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
时间:2022-02-25 04:46:00
导语: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曾经多次命中过申论考试的题目,教研中心的部分同事和一些学生总是说我猜得很准。听了这些不知道是恭维还是嘲笑的话我从来都不置可否,我的“猜”是有依据的,确切地说不是猜,而是推。
申论考试考什么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二是考试大纲;三是历年的真题。
当前国家政策主要有两大口号,一是和谐社会,二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立足于现在,侧重讲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的基本保障的问题;科学发展是展望未来,侧重于国家的开拓创新。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了两个主题,一个是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这个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另一个话题是科技创新的问题,这个话题侧重讲国家未来的发展。
涉及稳定和发展这两个主题的话题很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和这个两个主题相关,那么如何把复习范围缩小?这就需要钻研公务员考试大纲: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这段内容告诉我们,申论考察的对象是社会问题。既然申论考察的是社会问题,我们就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是一个现代汉语,是从西文society翻译过来的,这个词的基本意思之一是有共同利益和文化及追求的共同体。在西文中社会(society)一方面和国家(nation)相对,另一方面和个人(individual)或者私人(personal)相对。国家的问题一般只和掌握政权的政府相关,比如我们的外交、军事、宗教等问题,甚至包括我们官僚的治理等等,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政治问题。私人或者个人的问题只与个人相关,比如商业买卖等,这种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事纠纷。在这两者之外还有一类问题就是与这两者都相关,但是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这类问题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公共性
公共性,简单说来,就是指这些事件是共同的事,不只是某些主体自己的事。从否定的方面说,它不是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地区或者哪一个时段的事件。从肯定方面说,它是涉及整个社会甚至是人类的事件。这些事件是需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这里的大家包括多方面:国家、集体、行业、企业、中间机构、个人……比如药品安全问题,政府有责任进行监管,行业有责任自律,药品安全检测机构有责任进行监督,企业有责任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个人有责任协助调查与监督。公共事件具有社会性,这样的事件没有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力量能够把它处理好。2014年的三农问题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农民自己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出现从原因上来说,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原因,从后果上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给社会、国家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所以,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了。再比如2014年的汽车发展问题,看起来也是一个单独的行业发展问题,而材料反映出的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样的发展和公共交通的关系问题。
2.长期、普遍性
社会问题不会今天突然出现,明天就消失了,而是持续的;也不会是这个地区特有而别的地区没有的。我们知道有的地方公务员考试看起来考的是本省本区域的问题,尤其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特别明显,但是2014年3月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考的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曾考过社会保障和公平的问题、能源危机的问题,没有一个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它只是结合了一些当地的例子来把这些问题引申出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加不用说了,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环境污染问题,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涉及的技术落后创新不足的问题等等。很多同学在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时,总是想去收集地方时事热点,这是没有必要的。我经常开玩笑说,你想要知道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要考什么,你就看看从中央到地方,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每年都要解决,但是总是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这就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要考的话题。
3.与现实条件和价值判断的相关性
我之所以把这个两个特点概括为一点,是因为这两点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前面说到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但是在每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其突出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都是属于社会问题,它们之间有时候会存在矛盾,一旦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有取舍,两者对于我们的政府来说哪一个更加重要呢?这就要看现实条件,也可以说是历史背景,如果是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那么经济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而现在,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尽管遇到了金融危机,但我国的经济还是呈较快速度增长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保护就显得更加重要。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考的是招商引资问题,材料里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不足,对策是我们如何更多更好地进行招商引资的。2014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同样考的是招商引资问题,材料涉及的内容和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涉及到的内容的恰恰相对,主要是说盲目招商引资,把环境污染和一些骗子都招来了。这里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时代变化了,经济发展了,资金的地位下降了,对生态效益的要求提高了。时代变化也带来了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前政府单纯地强调GDP,现在加了两个口号,一个是绿色GDP,一个是单位GDP能耗,同时还提出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文化建设等等概念来消解GDP作为考核官员和政绩的核心地位。
能不能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张小龙老师再结合历年考试的主题来进行分析:
2014年:环境污染导致的纠纷
2014年:药品安全问题
2014年:网络安全问题
2014年:安全生产问题
2014年:汽车发展现状和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问题
2014年:农村的建设
2014年:突发性公共事件问题
2014年:征地纠纷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
2014年:水电开发中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
2014年:国家的科技发展与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的问题
可以看出,具有社会问题的上述三个特性的主题很多,我们再把范围缩小一点。就现在申论的命题走向来说,基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紧贴民生的原则。也就是说,申论考试侧重关注民生问题。什么是民生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民。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是“以劳动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我们把它说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要靠劳动吃饭的人,这样的人是什么人?是最普通、最广泛、最一般的人,这是民的最基本含义之一。此外,民还特指一部分人,哪一部分呢?这就有必要说说民与人的区别了,有学者为了某种目的,曾把民与人分开,我们在讲到民的时候多是说小民、草民、难民、*、流民;在讲到人的时候都说大人、官人、先人、贤人、达人、神人、圣人。在金文里,民是跪着的,人是站着的,孔子说到民的时候会说,役民、使民,民是被动的,是被驾驭驱赶的对象,说到人的时候就讲仁而爱人,人是被尊重、被理解的对象。有人就说,民是被统治阶级,人是统治阶级。我们现在没有阶级了,但是在我们的社会发展模式之下,有强势群体,也有弱势群体,那部分弱势群体就是我们的民。弱势群体是那种按照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他们的生活可能会越来越糟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需要我们的政府予以更多关注,并进行调节。
从上述的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主题来看,没有一年和民生没有关系,要么是关系到最普遍的人,要么是关系到某部分特定的弱势群体。根据这个原则,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主题中,我们首先可以排除那些只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关而与老百姓的生活很远的宏观的大话题,如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划发展纲要之类的;其次可以排除那些与强势群体相关的话题,如股市的问题、商品房的价格问题等。有人会问,股市问题为什么不是民生呢?道理很简单,炒股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资本和文化的,不是弱势群体,我们国家目前也还没有达到全面炒股。商品房的价格为什么不是呢?我的回答也很简单,要买或者想买商品房的那部分人是人不是民,如果要关注住房问题,政府主要要关注的应该是基本的住房保障的问题。
第二,关注社会稳定的原则。说得通俗点,申论考试会侧重考查那些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主题。有的人会说,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的科技发展问题不是锦上添花吗?仔细阅读了材料就会知道,为什么要谈科技创新和发展,是因为如果不发展科技就会影响到企业、社会和国家的生存。申论考试曾多次涉及到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不解决,安全得不到保障,谈什么发展。另外申论考试也多次涉及农村问题,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结构失调,都会给国家的稳定带来隐患。就这点来说,在近几年,申论考试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之类的话题可能性不是很大。没有文化,我们还可以创造文化,解决不了就业,经济不能发展,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这些才是我们政府认为的头等大事,正所谓稳定压倒一切。
通过上述分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能考什么主题相信大家都有一个自己的判断了。我一直认为,考怎么样的的主题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掌握答题的语言表达和思路。即便是知道了考试的主题是什么,离赢得考试还很远。我不希望大家仅仅把这个考试当作一个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工具,而是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考试,让大家了解社会问题,关心社会发展,培养起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些基本能力。
【后记】我之所以用科学发展这个词而不用科学发展观,是要把这两个东西做一个区分,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筹之下,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而已。
大家可以在这些历年公务员考试的主题中看到,每一类问题都是具有公共性、普遍长期性、与现实条件和价值判断的相关性的,在此就不逐一分析了,接下来我们要给申论考试的主题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让大家对背景知识的了解更加具有针对性。采集者退散
这样的说法是很牵强的,孔子还有很多说法。孔子到底怎么想到我也不知道,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万不可道听途说。在这里说这个只是借其解释来说明一下我们申论考试的主题,以使大家更加清楚明白。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别扭,恰当的说法应该叫既得利益者,但是我并不确定这样说是否合适,权且用之。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很多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也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有些地方公务员考试考试命题非常不规范,甚至连题干都出现错别字。
我写这样的文字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负罪感,命题者的意图是想借助申论考试让大家了解社会,而我的工作就将这个功能大大弱化了,或者说是阉割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划分了考试范围能让大家更加有针对性,有深度的发觉问题,也可能会起到另一种作用。我一直在追问培训的意义,尤其是公务员培训,这样的追问让我痛苦不已。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培训,要么应该传承文化和知识,要么宣传一种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价值观念,要么培养能力和技术。我也希望这个培训不仅仅是个培训,起码能够使其做到其中的一个功能,我在努力,但是困难重重。
- 上一篇: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