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点评之九
时间:2022-01-04 09:55:00
导语: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点评之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消费券,在充当新年“送温暖红包”的同时,还能否发挥撬动内需、拉动消费、刺激经济之“魔棒”的作用?
春节前夕,杭州拿出上亿元财政资金向市民派发每人100元或200元的消费券,惠及人群达67万,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响。不少网民称赞这是政府关怀民生的善举,但也有人表达不同的意见和疑虑。
消费券,在充当新年“送温暖红包”的同时,还能否发挥撬动内需、拉动消费、刺激经济之“魔棒”的作用?
投资搞项目与出钱发“红包”
杭州市政府19日开始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发放面值为20元,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的消费券。
据悉,消费券春节前生效,有效期三个月,使用商家达到400多家,包括联华华商超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行情股吧)、银泰百货等品牌商业网点,华立通信、金松电器、摩托罗拉手机、华日冰箱等杭州本地电器制造商,48个杭州旅游景点以及当地主要影剧院和体育场馆。持券消费享受一定的让利折扣。
消费券发放的第一天晚上,联华华商超市就接待了一位老年消费者,他拿着全家300元消费券在超市购买了年货,最后尚余8元不能找零,超市又找了几棵菜给他作为补偿。
联华华商超市庆春店店长章娟说,票面规定消费券到24日才生效,但20日开始每天都有几十位消费者持券消费,消费券的确刺激了老百姓的购物热情。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消费券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从增加居民收入入手,国家应采取配发购物券等手段,积极启动消费,强力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他说,如果光是投资,老百姓不购买产品,会出现产能过剩,对解决经济危机还是无济于事。我国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群众消费意愿不够强烈,加之贫富差距大,高收入人口总量少。只有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强力拉动社会消费才能在短期内解决企业产品滞销问题,为企业转型改造赢得时间和资金,同时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只要老百姓花钱买东西,工厂的机器就会转起来,经济就能活。”他说。(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特别整理、推荐专题)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当前的问题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导致员工失业,失业导致消费能力低下,解决这个恶性循环根本出路是拉动内需。他认为,“拉动经济,眼前靠投资,长远来看还是要靠消费。”
送上门的“温暖”能否变成GDP
杭州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券的使用原则是“财政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市民拿一点”,以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放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达到刺激内需的效果。
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此前在多种场合建议中国政府发放消费券。他认为,中国在1个季度内发放1万亿元的消费券,将带动每人消费800元,可以拉动3个月GDP增长的14%,这样的增长率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经济下滑局面。
据了解,前段时间,成都发放的3800万元消费券全部送给困难户和低收入者,杭州市的派送范围除了市、区两级持证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外,还扩大到企业退休职工和中小学生。显然,这些人群并不是消费的主力人群。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扩大内需,不如说是换了种形式的“送温暖”。刺激消费是让手中有“余粮”的人有信心花钱,而困难群众拿到100元消费券,更多的是花在米和油这些刚性需求的生活必需品上,这本来就是日常生活雷打不动的基本消费。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一篇专栏文章指出,从日本的例子看,消费券增加购买的量仅占总金额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是没有发放消费券也会进行的消费——只是持券人改由消费券支付,而将原本用于消费的现金又转为储蓄。(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特别整理、推荐专题)
该文说,日本于2014年支出6194亿日元实施“地域振兴券”,每人发放2万日元。但该年日本境内因消费券推动的新增消费总额为2025亿日元,仅占名义GDP的0.04%。有人据此认定日本该次消费券计划无异于失败。
但对这次杭州市拿出财政资金向市民派发消费券,记者接触的采访对象多数人还是持正面看法的。这个消费券政策是建立在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出力原则上的。为了鼓励市民多消费,达到有效刺激经济的目的,参与商家也提供了一定比例的打折让利,例如在超市使用时,100元的消费券作价105元使用,而购买彩电冰箱等电器时,100元消费券可以作118元使用,到指定的旅游景点或电影院使用时,100元消费券可作120元使用。
国民保障体系:一张永不过期的“消费券”
一些没有加入消费券使用的杭州商家表示,无论是打折还是政府发“红包”,营业额只能是暂时冲高,他们担心这样做业绩在春节后就会急剧下滑。政府发消费券的数目毕竟有限,只有东西卖得出去、有市场需求的企业才可能渡过难关,否则单纯靠政府投入“扶着走”,许多企业最终还是不能存活。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证券经济管理总部的马瑜说:“打折和政府发‘红包’虽然有效,但更多的是一种即时行为或是减少库存的方法,必须通过政策刺激让居民拥有一种比较持久的消费动力。”
一些与马瑜持相似观点的专家建议利用目前日益完善的个税申报制度,出台消费退税政策,因为这一政策能对具备购买力的中高收入群体产生明显作用。不少人指出,如果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不能及时跟进与配套实施,进一步消除老百姓在上学、看病、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老百姓的消费意愿与信心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彻底的释放。
世界银行有关人士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重心应该由投资及出口转向个人消费及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增加对医疗、教育及社会福利保障的投入,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帮助低收入者渡过难关并增强人们的消费意愿。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老百姓的存款是为了生存,甚至是救命的钱,基础设施搞得再好,老百姓也不敢花钱。中国要真正拉动内需就要把现在的非消费型社会变成消费型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保持持续增长的经济大国。(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特别整理、推荐专题)
他指出,一定要加大投入用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改革、教育改革,才能真正为消费社会建立制度基础。中国如果不能建立消费社会,就不能保证国际经济秩序的公正性,无法真正和西方竞争。一个可能发生的局面就是中国人积累,发达国家消费。
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这些年地方政府已经作出了一些尝试。如2014年财政收入达到130多亿元的宁波市鄞州区,推行小学到高中12年免费教育,还对困难大学生每人每学期提供补助,最高达4000元。财政出钱保障农村医疗,农村医生工资奖金全部由财政支出,药价平均压低33%。社会制度的健全完善鼓舞了居民消费的信心。该区姜山镇居民陈翠君对记者说,2014年准备多出门旅游几次,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说,自己比从前敢花钱的原因,就在于区里推出的免费教育和医疗新政策“替咱解了后顾之忧”。
"消费券"官方表态与网友观点列举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日前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的办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姜增伟称,成都、杭州等城市前段时间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是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他表示,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应该作为扩大消费的主要举措,同时也要保证建立覆盖面宽的社会保障体系。
“消费券”发放要关照弱势群体
新华群英会:商务部给“消费券”的“定调”使对其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基本定论。作为普通百姓,我觉得地方政府“消费券”发放正当其时,既可以拉动内需,又可以切实地改善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群众生活,这种双赢举措,短期内“何乐不为”呢?
乐享其成:就经济状况的现实看,消费券的发放是可以有效拉动民间消费的,因为它就相当于“真金白银”,而且就杭州等地“试水”情况看效果确实不错,只要“消费券”发放确实按规定针对了最需要群体,它在特定时间内就可以成为重要的惠民举措。
王林:消费券的作用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较低收入人群,如果在不贫困人群特别是富裕人群中发放,就丧失了政府发放“消费券”的题中应有意义,既谈不上找到了拉动内需的有效增长点,更谈不上帮助群众共度难关,反而易引发新问题。
严防公权力部门借机为己“谋福利”
穿鞋的兔子:“消费券”在特定时期发放是好事,但同时要注意其可能产生的连带问题,特别要严防借机滋生的腐败现象,这样造成的不公平,将可能使原本的好事变成“众矢之的”。
爱拼才赢:有的消费券属于购物券,限在指定商场消费,有的消费券属于购买服务,这样的话,指定哪些商家成为消费券定点消费单位,很容易给权力寻租拓展空间,不能不防!
石评:由于消费券层层下拨到多个部门操办,又涉及商家之间的“定点”竞争,财政资金在这些环节中很容易“跑偏”,甚至衍生权钱交易的腐败,而且,这期间如果公权力单位借机为自身“谋福利”,很容易激起其他群体的非议,引发新的矛盾。
消费券虽是“镇痛药”,但依然有效果
什么都无聊:发放消费券是当下经济积极运行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但如果要确保我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序健康发展,在危机中尽快复苏,还需要多种经济手段进行调控,“消费券”拉动内需只是“救急”的好手段。(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特别整理、推荐专题)
说两句:“消费券”并非万灵丹,只是“镇痛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其短期效果尚可,而想让当地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薄薄的消费券还是很难做到的。
小半仙儿:当然,拉动内需的最好方式还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保障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安心消费、放心消费,所以想要从根子上提振经济,“消费券”发放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合力政策推动要赶紧跟上。
发消费券只是一种形式,主要是体现政府对市民的一种关怀,100元或者200元,数目尽管小,但至少表达了一种心意;发消费券只是一种信号,它告诉我们一定要齐心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办好。而且,这样消费,一方面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家的内需……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怕消费,不敢消费?说到底还是有顾虑,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是未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各方面制度建设的完善,老百姓“荷包”愈发“暖和”,大家消费不再顾虑,那时,中国将真正会是一个消费拉动型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将会更好,更滋润。
反对发放“消费券”观点集锦
对反对派的理论观点,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特别整理如下:一是消费券存在替代效应。消费者使用消费券的同时,可能减少相应数量的现金支出。本来就要花100元生活费,先用了消费券,现金就节省了,可以存在银行。民众总体的消费支出并无增加。日本派发消费券后,当年GDP仅为此增加0.1%。也是由于大量对消费券没有使用需求的人,仍旧将其转化为储蓄。
二是消费券没有乘数效应。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涉及的产业链比较长,可带动机械、建材、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为后期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环境。而消费券只适用于流通链条的末端,并且有时间、范围等的限制,带动能力很弱。
三是消费券治标不治本。一次性的消费券,不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政府没有办法持续发放消费券。长期来看,政府应该将大量支出投向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才会放心消费。
此外,消费券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消费券适用的特定人群应该怎么确定?消费券的流通,会不会导致黄牛党的投机行为?出于利益的诱惑,会不会出现伪造的消费券?发放消费券的工作量和成本不小,会不会增加政府财政成本压力?凡此种种,都是消费券受到诟病的地方。
范文例举:完善社保比发消费券更重要
[新东方刘源老师选编自“人民时评”,原作者:龚雯]
近段时间,成都、杭州、南京等地相继派发购物券、旅游券等消费“红包”,受到居民欢迎,带动了即期消费,也引得其他一些城市眼热心跳,纷纷酝酿发放消费券。
作为政府转移支付和再分配的特殊手段,消费券能在短期内较快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不少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萧条期曾多次使用。发放具有一定期限的消费券,不会形成现金沉淀和被动储蓄,能及时全部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并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以政府财力为支撑的消费券发行能推促民间消费,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欧元之父”蒙代尔建议给每位中国公民发放百元购物券,据此测算,若限期3个月内花费,可最终拉动经济约1.33万亿元,相当于单季度GDP的18%。
目前,4万亿元投资大单正逐步落实,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等客观因素,投资成效尚需一段时日才能显现。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还未见底,经济前景预期不明朗,存钱过“冬”成为众多居民的选择,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安全感尤受影响。发放消费券,不仅直接刺激消费,也有助于改善民生,给低收入者添送暖意。成都向全市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共计发放近3800万元消费券,反应热烈,消费率达100%。无疑,在非常时期推出消费券这一非常之策,是可行的选择。
发券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得更好,还得多动脑筋。比如,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不断扩大消费券的受益对象,包括广大中等收入者。此外,除了发放购物券、旅游券,可借鉴国外的做法,按不同群体消费需求,探索其他券种,如对老年人发放家政券、护理券、养老券,由社区家政公司提供相应服务;对学生发放教育券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等假期参观券;对普通市民发放健身券、体检券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以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发放就业培训券,让这部分人群享受免费技能培训。相关部门可与遍布城乡的超市、商店签下采购协议,尽量方便居住分散的农村困难群众“券”尽其用……
当然,消费券的作用不必过于放大。扩大消费需要发券等“短平快”的措施,但发券可救急,不治本,千万别把发券当作扩大消费的万灵仙丹。有的地方在促消费中,开始倾向于将“宝”押在消费券上,这种意识要不得。至于个别城市提出要从工资、福利中硬切出5%—10%以消费券形式发放,则未免强人所难。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长期收入的变化。我国消费率偏低,老百姓不敢花钱,根子在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人腰包不够鼓;在于医改、教改迟迟不到位,养老、失业等保障不健全,家庭后顾之忧太多,金融危机不过是加重了忧虑。一张消费券不可能实质性改变一个人的消费心理。扩大消费,关键是算大账,干实事,真正通过增加收入、藏富于民来提升消费能力,真正通过完善社保、减轻压力来释放消费意愿,这比发多少消费券都重要,也更急迫。毕竟,扩大消费是为了持续的繁荣,而非短期的热闹。
-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保障话题
-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点评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