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时间:2022-12-21 08:48:00

导语: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背景知识

2014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14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14年2月1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

中部指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部六省对中部崛起战略非常拥护,并报有很高期望。河南、湖北希望藉此“中原隆起”和形成“武汉经济圈”;山西、湖南希望借助中部崛起政策,加快自身发展;安徽、江西既“东张”又“西望”,一方面积极融入东南沿海,一方面渴盼与中部其他省份一道崛起。中部六省希望中央加大对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部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支持中部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中部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部解决交通设施的薄弱环节,支持中部治理生态和环境,支持中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支持中部减轻财政负担。

事实上,“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中部六省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在这一地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助推“扩大内需”这一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其次,我们要了解“中部崛起”提出的大背景。大家都知道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丰富,又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才荟萃,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虽然中部地区具有如此的综合优势,但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如意。中部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周围地区的发展过于缓慢,这就是所谓的“中部塌陷”。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中部崛起”提出的重要性,在2014年的经济工作中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部地区的看法和期望。

政策链接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在促进中部崛起中有更大作为的决定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在江西省省级领导班子和省直机关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已经结束,其他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将分批进行。为认真总结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巩固扩大试点工作的成果,走出一条中部欠发达省份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更大作为,特作如下决定。

一、深化思想认识,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抓住提高思想认识这个关键环节,紧密联系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紧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着眼江西崛起,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近年来,江西省改革发展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根结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我们要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加快江西崛起,实现富民兴赣,最根本的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长期坚持,认真落实。要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意见和《江西省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快江西崛起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准确把握形势,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发展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要清醒认识,江西是一个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实现崛起的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困难更多、难度更大。同时,必须充分认识,从总体上看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特别是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我们克服困难,战胜危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牢固树立不加快发展不行、不科学发展更不行的理念,把江西的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中来认识、来谋划,始终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

(三)继续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更是加快江西崛起的重要法宝。要着力在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解除加快发展的后顾之忧,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取向,作为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重要制胜之道。要着眼于科学发展、加快崛起,牢固树立奋发向上、奋力赶超的理念,树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市场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的理念,树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树立集约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树立开明开放、互利共赢的理念,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理念。要勇于自我革命,坚决扫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利益和体制障碍,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党的执政规律,把解放思想的成效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处理上。

二、立足基本省情,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发展力度,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增强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坚持科学发展抓项目,加快做大总量优化结构。项目是发展的载体。要把科学发展抓项目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特别要抓好关系地方发展、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抓好左右经济发展态势、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抓好就业岗位多、资源能源消耗少的重大服务业项目,抓好有市场前景、能强县富民的中小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增强后劲、带动就业、推动发展的“经济引擎”作用。要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项目建设机制,努力提高非公有制资本投资项目建设的比重。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崛起加快江西崛起。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实行激励性财税政策,加大对重要产业、重大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以“十百千亿工程”为抓手,重点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十亿、百亿、千亿元的企业、园区和产业,大力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及拳头产品。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使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集聚、向骨干龙头企业集聚、向工业园区集聚、向中心城市集聚。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工程,加快重大技术发明的成果转化。突出抓好一批对外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江西,鼓励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精心实施“高新矿产经济工程”,集约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着力做大做强铜、钨、稀土等资源产业。做大做强光伏、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推动江西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按照“两个下放、一个确保”,即下放企业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权、下放企业干部管理权,确保职工补偿金到位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尤其要在产权多元化、薪酬制度改革、市场化运行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切实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制定实施加快推进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着力提高江西省的城镇化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持南昌、九江、赣州等已具备较强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和条件的中心城市加快发展。认真研究推进以南昌为中心的城市群和沿沪昆线、京九线城市带建设问题。同时,着力建设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功能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环境比较优美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使城市经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极。深入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切实提高江西省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水平。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大力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新增百亿斤优质商品粮生产能力工程”,确保江西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不动摇,确保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减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每年都有新增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等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抓紧研究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探索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路子。

(五)坚持对外开放和全民创业并举,实施外源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双轮驱动。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融入全球化”步伐,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注重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降低招商成本,增强招商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提高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分工的能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同时,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进一步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开辟和拓宽创业领域,完善创业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形成人人思创业、谋创业、敢创业、善创业、发愤创业的社会氛围。

(六)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竞争力。投资发展环境既是一个地方最大的品牌,也是一种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良好的环境,对外是吸引力,对内是凝聚力。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度重视并着力抓好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商务配套设施建设,下大力气完善资本、人才、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加强对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对好项目、大项目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下大力气整治乱作为、不作为的现象,坚决纠正不讲诚信的行为,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投资环境、千方百计营造投资环境的良好风气,以改善环境的实际成效取信投资者,吸引更多的省外境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参与江西省的建设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高社会的和谐度。

(一)大力抓好民生工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动态解决城镇家庭“零就业”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劳动者(包括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微利商品房、普通商品房相配套的住房供应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步增长。加强市场监管,强化价格调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抑制通货膨胀,确保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大力推进扶贫开发,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实施全省新增财力支出重点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建立健全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民生支出的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提高济困助学水平,对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实行免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建立健全各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确保所有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大力发展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妇幼卫生事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尽快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报刊业、广播影视业、出版业、演艺业、文化旅游业以及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壮大江西省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成为江西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加全面、便利、有效的公共服务。

(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社会管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及信访工作,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抓好煤矿、烟花爆竹、交通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危险品和消防安全等长效监管机制。做好灾情监测和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努力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高社会的和谐度。

四、推进生态立省,着力抢占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生态环境优美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要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将生态核心竞争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努力实现生态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

(一)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鄱阳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促进鄱阳湖区域和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为依托,以五大水系为纽带,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壮大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创造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对湖体核心区,强化生态功能,控制经济活动;对环湖平原区,强化经济和人口聚集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效益型工业、农牧业、第三产业和生态城市群建设,提高鄱阳湖区域的经济实力与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成为对全省其他地区具有重要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生态经济圈、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和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二)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切实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生态型产业发展。认真执行“三个坚决不搞”,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坚决不搞,黄、赌、毒项目坚决不搞,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产业发展。严格执行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对影响全省减排目标完成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行重点管理,依法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考核工业企业“四率”的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润率、资源能源利用率。加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和相关法规建设,实行项目准入的环保部门否决制、环境责任追究制、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

(三)积极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坚持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出台关于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风景旅游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意见。以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加快城市生态型、功能型、环保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抓好市政府所在地、县城、乡镇和村庄的绿化以及其他裸露地的绿化,进一步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和水、空气等环境质量,使更多的设区市和县城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工作,认真落实《江西省加快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年内所有县(市)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五、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

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体制活则全盘活,机制新则局面新。要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设计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通过科学评价、科学考核,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方式方法,注重通过满意度、景气度、信心指数等指标了解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身感受。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作为评价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考核内容,健全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约束性指标任务完成不力的,实行问责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施展才干创造条件。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财税管理体制。以建设公共财政为目标,综合运用预算、税收、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发挥财税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特别是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增强财力的有效途径,大力培植财源,壮大骨干税源。坚持依法理财、长效管理,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重点公共服务领域投入。进一步理顺省、市、县、乡的分配关系,既保证各级财政平稳运行,又保证省级财政有适当的调控能力,为省委、省政府实施各项重大决策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

(四)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建立和完善激发创新活力的人才制度,切实加快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以“第一资源”支撑和促进“第一要务”。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实践锻炼与交流提高相结合,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十百千万工程”、“科教人才兴赣工程”等,着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对优秀人才在生活待遇、工作条件、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加强人才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五)建立健全科学的民主决策和执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党委政府研究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创新操作执行机制,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从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中聘请科学发展监督员,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产业导向、环保约束等机制,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要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增强改革创新能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努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敢想、敢试的环境和氛围,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帮助失误者、批评空谈者、查处诬告者,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更大的舞台。采取干部轮训、赴沿海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挂职锻炼以及出国学习培训等方式,努力培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善操作的干部。

(二)增强统筹兼顾的能力,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着力研究和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善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尤其要妥善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不断提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水平。

(三)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提高能力的基本要求,作为转变作风的基础环节,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实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了解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虚心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注重总结实践中的创造,使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能体现群众意愿。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建立调研联系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省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调研时间不少于2个月,市县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调研时间不少于3个月。

(四)增强真抓实干的能力,确保科学发展落到实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既能宏观把握,又注重抓具体、抓操作、抓细节、抓落实。要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求实绩、负责任的浓厚氛围,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不让那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人吃亏,决不让那些只说不做、弄虚作假的人得利,引导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围绕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强化责任,善于操作,一抓到底。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和组织群众,使中央和省委关于科学发展的决策部署为广大干部群众所了解、所掌握,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使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秉公用权、正确用权、谨慎用权;自觉摆正个人和组织、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淡泊名利,一心为民,当好公仆;管好自己的亲属,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时刻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倍加珍惜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的机会,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志做大事、成大业,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好队伍,带正风气,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人心,凝聚全省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江西崛起而努力奋斗。

延伸阅读

区域协调战略升级

白津夫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是自然、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区域的发展,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特别是作为区域发展“短板”的中西部地区,以其后发优势呈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一些增长指标连续超过东部地区,对缩小地区差距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在增长速度上,中西部连续3年领先东部。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西部增长17%,东部增长11%左右;二是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上,中西部也呈领先之势。2014年中部增长33.5%,西部增长26.7%,而东部增长21.3%;三是在产业发展空间、市场需求和要素资源及环境条件方面,中西部显现出更大的后发优势。

区域发展协调是相对的,不协调则是常态,区域经济正是在均衡与非均衡中不断发展的。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过程中,如何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各方要继续破解的大课题。

(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主要问题

当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差距仍比较大。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

发展水平差距继续扩大。用人均生产总值来衡量,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西部的1.86倍、中部的1.56倍,到2014年分别扩大到2.39倍和2.05倍。

经济总量差距拉大。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分别为50.3%、29.06%和20.63%,到2014年分别为59.27%、23.36%和17.37%。东部地区的比重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从经济增长的绝对值来看,东中西部的差别也较大。据初步测算,2014年东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8万亿元,比中西部之和还高出约3万亿元。

实际投资量差距较大。2014年中西部合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万多亿元,比东部少近5000亿元。在新一轮保增长投资中,虽然覆盖了全国各个区域,但是由于东部的产业集群优势,成为投资和产业振兴受益最大的地区。

区域收入差距较大。从分地区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2014年1~3季度)来看,2万元以上主要是东部地区,其中北京38977、上海35639、天津26660、江苏21850、浙江23294、广东23188、西藏30947、宁夏20564。而低于1.5万元的主要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其中黑龙江14620、江西14993、河南14329、海南14850。

而且,在新一轮投资增长中,地区差距有拉大趋势。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度较高,比较早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为帮助这些地区企业渡过难关,采取了一些应急性救助措施,更多惠及东部这些地区,包括保增长所采取的重大投资,也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加上东部地区本来经济实力就比较强,自救性投资规模远远超过中西部的投资。可以预料,经过这一轮大规模投资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无论在经济规模上,还是在结构改善上,都形成新的优势,势必会进一步扩大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除了地区发展差距之外,当前还存在一些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地区保护主义抬头,影响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目前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各行政区域实际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政府事实上承担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正因为如此,各地方政府以“我”为主,着力强化经济发展目标,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实现比较优势最大化。在竞相加快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有可能诱发地区保护主义行为。最近,为保本地经济增长,有的地方出台“购本地货”的优惠措施,还有的提出优先保证本地居民就业等,就是比较典型的地区保护主义。

区域无序开发,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国有资源分布于不同行政区域,导致这些资源事实上被行政区域化。有的地方对于存在于本区域的国有资源采取越权审批、化整为零审批等多种手段,把本应由国家统一规划开发的宝贵资源转让给不同开发主体,分割成多个资源区块,通过无序开发,从中谋利。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也导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和一系列环境问题。

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财税体制仍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还需进一步规范,目前专项转移支付名目繁多,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还需要在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如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就尚未形成。

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较大。由于公共服务需要加大政府投入,一些地方政府缺少应有的财力,从而缺乏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这种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情况,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平均负债水平比较高,有的地方政府连正常开支都难以为继,不可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大规模投入。

区域合理分工尚未形成。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使得东部沿海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单纯依靠廉价的劳动和土地要素维持一段时间高增长。一些地区经济的集聚已经与当地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造成能源、资源过度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有的城市由于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盲目开发、滥上项目,导致无地可批、水资源枯竭、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而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却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五策

当前,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通过政策支持、区域互动和加快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条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其一,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按照区域总体战略和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赋予地方以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加快发展。要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对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要及时补偿到位。建立和完善资源地区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这些地区能够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得合理的回报。

其二,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基础做起,国家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使这些地区尽快补上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欠账,缩小与发达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这是实现均等化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于新增公共服务投入要统筹规划,适度向中西部倾斜。

其三,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通过产业转移、投资合作等方式,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定向转移,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促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鼓励就地解决料件,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深加工。同时,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增强配套能力的同时,增加吸收就业能力。

其四,鼓励全民创业,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从不同地区的发展来看,发达与落后可能会有许多原因,但创业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一些地方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从外部条件说,可能是资源禀赋差、投入不足;从内在条件来说,主要还是缺乏创业环境,民众参与创业程度不充分、个人创业本领短缺、创业能力不足。相反,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整体富裕程度提高,恰恰是全民创业的结果。发展源于创业,只有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创业活动得到充分的保证,经济才能蓬勃发展,社会才能和谐进步。

为此,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政策,首先,建立创业支持制度。通过风险投资、创业援助、贷款担保等,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其次,要加大对创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创业能力培训上,要增加财政支出比重。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第三,要实施鼓励创业的政策,对于创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和一定的补贴与奖励。第四,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全民创业提供平台。

(三)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我国已经进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就是要从过去优势地区优先发展,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促进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要求,这是从我国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我国国土开发格局经历了由计划分工主导向市场优化方向转变的过程。改革以前,国土开发格局更多地体现了计划分工的要求,体现了与行政区划相重合的特点。改革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计划分工条件下的国土开发格局进行了调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重新区划国土开发格局。

首先是以倾斜式发展模式取代均衡发展模式,把政策和资源优先投放于东部沿海地区,通过这些地区的率先发展来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常做法,也是发展的次优选择。实践证明,倾斜式发展符合我国的实际,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其次是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各类经济区,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带动力。经济区域的积极调整,为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分布不平衡,加上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和生产活动,加剧了国土开发中的矛盾和问题。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就是要在调整国土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的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形成以开发区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均衡、和谐、高效和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

全面推进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现代信息技术使全球联系畅通无阻,而产业分工的深化进一步使世界变平。国际化催生了生产要素国际组合与区域合作新模式,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到区域共同体,从贸易自由化到生产国际化、从离岸生产到离岸经营,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和机构应运而生。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朝着紧密化、一体化方向发展,统一市场、战略同盟、共同发展,成为区域合作的主题。

一体化不仅增加了基于市场的贸易和金融流动,而且在制度的融合上还广泛涉及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税收制度、产权形式和其他各种调节制度。为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发展均衡化,也就是在经济区内以发达地区带不发达地区,形成区域整体发展,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核心是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流动。

首先是产业一体化,重新规划区内产业发展,以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最大化为原则,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形成区内产业的有机联系;其次是市场一体化,形成区内市场资源和要素的有效组合,促进贸易顺畅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第三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体化,形成区内公共资源共享。

当前,区域合作正在不断深化。继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出台后,北部湾地区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地区的合作发展规划正在酝酿之中,这对于推动新一轮区域资源整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首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照走西方城市化的道路,也不可能走传统城市化的老路,即农村人口单纯向城市流动,人口向少数大城市规模集中。这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人口大国来讲,并非明智选择。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其次,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引导城市群之间有序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使城市群成为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龙头,成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经济集约的增长高地,从而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发展、支撑全国发展的作用。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的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通过城乡产业相互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这是经济成长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从世界发展来看,当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就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并且农业和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支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开始实行反哺农业的政策。许多国家在这一阶段大规模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反,有一些国家没有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则导致城乡发展失衡、社会矛盾突出。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工业化整体上已经进入中期后半段,在城乡产业发展上,开始从工业化初始阶段靠农业积累资金支持工业发展、靠农村支援城市建设,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充分。

以城市为中心产业集聚发展的扩散效应增强。对于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城乡产业内在联系,促进城乡资源共同利用、产业相互支撑发挥积极作用。

农村产业水平提升,加强了与城市工业的互动。工业化提升了农村工业水平,以乡镇企业为代表,其规模实力增强、技术水平提高、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对接城市大工业形成较强的配套能力。

现代技术对城乡产业融合起到催化作用。新技术改变了原有产业分类,促进了工业与农业的融合和新产业发展,既包括直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也包括农业转型为工业,如把种植业与能源工业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生物制能源产业。这些新产业的形成,打破了原有产业界限,促进产业在更深层次上融合发展。

服务业对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起到了衔接作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产业与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服务业的大发展对于有效衔接工业与农业、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及农业产值比重降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产业;加上城市产业发展的空间限制、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这些因素对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为此,需要调整发展思路,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出发,以促进产业融合为重点,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整合城乡产业资源、协调城乡产业分工,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有序发展。

一要统筹城乡产业规划。把城市整体规划与城乡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开发。实行工、农、三产综合协调开发,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发展协调起来,使工业化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动力。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对接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促进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延伸、与制造业相互融合。通过建立链接三次产业、沟通城乡,融研发、科技于一体的贸工农产业链,加强城乡产业的联系与互动。

三要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立足“专业分工、错位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一批优势产业、扶持一批新兴产业、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催生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横向联系和纵向一体化,形成更加紧密的配套体系、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