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申论热点--发展现代农业

时间:2022-04-25 04:19:00

导语:2014湖南申论热点--发展现代农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4湖南申论热点--发展现代农业

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

2014i湖南申论热点--发展现代农业

陕西警官学院教师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祖华

一、中央第九个关于“三农”问题一号文件的内容

2014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关于“三农”问题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4年至2007年,中央连续发的4个一号文件都有不同的鲜明主题。“在前3个一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对于保持党的农村政策的连续性,根据发展阶段逐步地来深化农村的改革,明确农村的政策,引导中国的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是会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二、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新农村建设首位的原因:

一、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把现代农业的建设、农民收入的提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扎实、健康地向前推进。

二、在目前农业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没有扭转恶化趋势的情况下,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求农业转变增长方式。通过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来实现农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中国目前已经达到需要或者可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阶段。只有加强农业这个薄弱环节,才能使得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向前推进。

首次提出农村人才智力支撑

农民素质低是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和制约问题。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的5大支撑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才智力支撑。一号文件把这个问题提得如此高,这在以往还未曾有过。”

关于提高农民素质,今年的一号文件有3个特点:

第一,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投入的力度。

第二,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和针对性更强的形式,对农民加强培训。一是提高在家务农农民的种田水平,二是要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文件特别提到,要在农民中培训一批中高级技工。

第三,注意帮助提高农民的竞争能力,强调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另外,在农民中培养现代农业的经营者。要提高为他们服务的农村的公共人员的能力。农业投入规模会超过去年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和技术进步缓慢是中国农业发展中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因此,政府这几年连续不断地在这方面增加投入。

中央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增加300亿元至400亿元。2006年和2005年相比,中央财政用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增加了422亿元。

今年一号文件里,就农业投入提出了3个“继续高于”:第一,今年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继续高于去年;第二,中央财政对于农业支持增加的资金要继续高于去年;第三,用在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直接投入要继续高于去年。

今年对农业的投入,中央和地方都会比去年增加。具体数字是多少,政府部门正在做预算,最后要经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后才能向社会公布,“但是增加的数量一定会超过上年的水平。这些都是这次文件中一些新的提法。

农民素质整体上相比城市居民是偏低的,这是历史造成的。长期以来,应该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做得不够,尤其是在农民接受教育方面。历史造成的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增加投入,对农村进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培训,才能逐步改变这一状况。

三、一号文件为何“锁定”现代农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激励政策、调控政策、支持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粮食生产21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产,农民收入21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幅超过6%。

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对此,一号文件用三个“依然”作了概括:“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

数字显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目前一年的灾害损失达千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第三产业的1/4左右;农村劳动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投入。在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上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我国农业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然而,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满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据估算,粮食需求每年增长80~100亿斤,而资源约束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农业还承担着农民增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任务。面对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因此,必须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

2014年12月23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发展,而发展生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将作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

这里面包含了三层积极的意义:第一,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近三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三方面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总产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增幅越来越小;二是单产虽然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2014年单产增加1.4公斤,2014年预计增加1.9公斤;三是种粮亩均纯收益不断下降,粮食增产增收潜力很有限,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一方面要稳定粮食面积,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强化科技、完善设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践表明,稳定粮食面积难度很大,扶持政策有限,不可能年年出台新政策,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第二,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生产能力,还必须要有竞争力。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将促进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据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以2014年的出口额计算,农产品出口共创造约5400万个就业岗位。

第三,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调研表明,2014年种植业收入仅相当于农民纯收入的1/3,打工收入占1/3,而且,非农收入比重越来越大。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使农民通过农业产业本身增加收入,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才能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2014年各地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继续实施“三大战略”,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四大支撑”,努力构筑优质粮食、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健康养殖、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生物质和生态、农业服务“六大产业”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工作,即: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念和方式。从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发展思路看,今后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措施,必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继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国家建设资金将更多转向农村的基础上,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了“三个继续高于”原则: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与此同时,在2014年中央财政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增加到6亿元、实施范围由500个县扩展到全国1126个县(场)的基础上,2014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投入,实现“五个扩大”:一是实施范围扩大。2014年购机补贴将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并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村倾斜。二是补贴机具种类扩大。由2014年的六大类19种,增加到七大类24种。三是补贴试点范围扩大。国家将积极稳妥地扩大玉米收获机械、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补贴试点,花生收获机械补贴试点也将启动。四是县均投入规模扩大,并向粮食大县和农牧业大县倾斜。五是单机补贴额度将适当扩大,并适当提高血防区农机补贴的比例。据悉,2014年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总量将达到7.4亿千瓦,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40%;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将实现新突破。

2014年财政部门将坚持把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深化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促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2014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三补贴”和综合直补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粮食直补规模要在现有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

“十一五”期间,将把农村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将工业领域和农社领域的经费比例从原来的7:3调整到5:5,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和“973”计划等主体计划中,都要向农业领域倾斜,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十一五”期间第一批项目初步安排30亿元,“863”计划拟投入14亿元。

六、专业术语: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