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资产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8:2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资资产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资资产管理

实地调研国资产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与问题分析;成因分析;经验介绍;对策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有资产一般分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体、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因为这次资产清查是由各单位上报,可能会出现经营性资产瞒报问题、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混乱,收益都落入各单位“小金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运行效率不高,闲置浪费严重、管理体制不顺,导致产权不清、出资人缺位、管理目标模糊、管理机制缺乏,不能进行客观评价,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统一接收、管理、经营该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做好存量管理基础上更要管好增量部分,开展绩效评价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由于体制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管理。随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被提上历史日程。各地都不断探索新模式来进行管理。探讨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已刻不容缓,但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通过实地调研,从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现状入手,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借鉴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议对策,希望能对加强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一般分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参与市场经营,不直接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为公共事业服务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体,但是行政事业单位除了拥有为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行使权力所必须掌握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外,还拥有一部份经营性国有资产如宾馆等。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里面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还包括社会大众共同占有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国有资产[1]。所以一定要注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区别,不能把两概念简单等同。本文研究的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包括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两部分。

一、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与问题分析

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由财政部门负责。2006年财政部要求进行全国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国有资产282.45亿元,其中净资产194.12亿元。资产构成:流动资产占47.33%,固定资产占52.25%。行政单位财政供养人数为17.3万人,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数为6.9万人。行政单位附属未脱钩经济实体有72个,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有66个、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由67个、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有68个。固定资产中,土地、房屋及构建物所占比例最大为72.29%,其次为交通运输设备为14.26%。出租资产原值为29.2亿元,取得年收入为24.7亿元,出借资产原值为0.4亿元。行政事业单位附属后勤服务单位情况:资产总额9亿元,其中净资产3.3亿元,收入5.7亿元,净利润-0.8亿元,当年实收收益0.1亿元。行政事业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情况:资产总额67.7亿元,收入57.6亿元,净利润-9.1亿元,当年实收收益0.1亿元。(1)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国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行为,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并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公共)财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管理:

(一)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由县政府授权统一交给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备案,委托给资产占有单位管理,即:各单位把合法的产权证原件及固定资产清单移交给国资局管理,无产权证的,由各单位把资料补齐,补办产权证。

查看全文

完善国资产管理体系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建立完善的法制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必须立法先行、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体制并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立法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司法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法制文化建设、强化对授权经营公司运营的内部和外部的有效监控、财务上的监管、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必须定期向政府的监管机构详细报告自己的财务状况及负责人个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功能、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一级政务和党务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构筑和完善自上而下的激励、约束系统等,具体请详见。

我国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为了改变旧的传统体制下由部门分割形成的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职能分散的弊端,建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这个部门在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配套改革没跟上,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任务。

一、建立完善的法制化管理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必须立法先行。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之所以效率偏低,浪费现象严重,且大量流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制化程度较低,没有坚持依法设立,立法先行。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体制并严格执行,普遍树立“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巩固全民所有制经济。加强法制化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国有资产管理立法建设

我国虽然已经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但还没有达到成龙配套的程度。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一些新法规,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关于国有资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如尽快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母法,即《国有资产法》,通过法律规范政府行为,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权限,并从国有资产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等方面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刚性,以巩固我国国有资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纵向的继承性和横向的配套性。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二是规范不同主体之间的活动,保证企业活动在不损害国有资产范围内进行。三是对现行各种法规修改完善。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来清理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凡与十六大精神相抵触的,该修订的修订,该废止的废止,该新订的新订,该升格的升格,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法制。

查看全文

市国资委年终资产管理工作报告

我市国资委自去年月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迅速开展组建工作。今年月,“三定”方案正式下发,明确了市国资委的职能定位,工作人员也于月上旬全部到位。近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国资委的具体指导下,全委同志团结一心,克服了办公场地小、工作经费紧等诸多困难,在监管企业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使我市国资监管工作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和开局。

一、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了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组织开展了市属国有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基本掌握了企业的资产、人员及生产经营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首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事业名单,已上报市政府待批。还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和股份制企业的国有股权进行了初步摸底,为加强监管打下了基础。开展了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了企业产权变动、注销的动态监控,现已对家市属国有企业进行了产权登记。同时,为做好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准备工作,我们积极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相关制度,起草了××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新酬管理暂行办法,待监管企业明确到位后即可组织实施。

(二)规范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针对一些部门单位擅自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我们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机动车辆处置管理的通知,与市监察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市属国有产权转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了促进国有企业规范改制和产权有序转让,我们率先在全省市州级成立了比较规范的产权交易所,制定并下发了××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基本操作程序、××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分别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批准制度、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重要环节,以及产权转让场所、转让方式、转让程序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评估、拍卖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对他们的执业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有效地规范了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

(三)狠抓了委机关的内部建设。国资委作为一个全新(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政府特设机构,人员新、工作内容新,我们把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边干工作边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为了确保我委机构的高效快捷运转,我们制定了国资委机关涉及议事、管理、学习、纪律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按照市机构改革的统一安排,尽快完成了科室组建和人员定岗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不断档,不延误。我们还多方查找国资监管的政策文件和有关资料,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国资监管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全体干部进行思想作风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促进了工作。

总之,我委起步之年的各项工作实现了较好的开局,为今后深入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由于监管企业尚未明确,国资委的各项职能还不能完全履行到位,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委机关办公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等。

查看全文

评估国资产管理绩效建立激励体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的形成;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公共产品与公共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自然垄断和外部性为国有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释、政府应主要承担提供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纯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公共项目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比之于一般企业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要困难得多、比较明确地判定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不理想的、准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准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物品和服务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由于存在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绩效评价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就难以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将从公共产品角度来探讨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问题。

【关键词】公共产品;国有资产;绩效评价

一、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的形成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它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本身的效用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在技术上不可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享有,它具有联合受益和共同消费的特点。二是非排斥性,就是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个人独享,要是排斥他人,在技术上做不到成本也很高。三是非竞争性,就是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会排斥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享用的数量和质量。

自然垄断和外部性为国有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尤其是由于自然垄断和外部性的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某些方面是缺乏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的。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也需要财政配置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手段,即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进行的,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就需要投入资本,从而形成国有资产。

查看全文

资产管理体制演变及目标模式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数十年中,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巨大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怎样全面提升公有经济的有效利用率、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资产管理体制通过不断探索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形成了资产新兴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企业经营效率也有很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成为了事业单位的重点发展课题。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进行分析,对我国的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建议与帮助。

关键词:资产;管理体制;演变历程;目标模式;改革策略

资产即为以行使国家权利为基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获得并认证的,或国家采用多样形式对企业投资及投资收益产生的各种财产与财产权利。[1]资产是国家资产的重要部分,其属于全体劳动人民所有。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初步形成,国有资产在发展过程中承担的压力不断增加。为保证资产保值增值,推行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是有效渠道之一。

一、我国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我国资监管风险管控体系日趋完善化,并积极建设了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的责任体系,其有助于完善资产结构与处理事业单位低效运营的问题[1]。本文以时间为分界点,对我国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做出如下分析。1.第一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形成的初期。自1978年起,我国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做出一系列调整,陆续推行了拓展企业自主权、以利益分红为主导的经济责任机制、利改税和承包营销责任机制等改革项目。1988年,国务院创设了国家资产管理局,明确了对中国境内外所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其目的在于强化国有资源管理的统一性,保证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与资产所有者各自职能的清晰度,并建设明显的对立关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议,促使事业单位改革,结束了承包责任制囚禁,进行了与产权相关的制度改革。在这一时期,事业单位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管理部门推行做好事业单位产业,提升经济水平的战略,在维护初有基本框架基础上,采用以下办法实现改革:(1)放权,即赋予企业管理层经营管理的自主权;(2)利润共享,允许企业管理层和职工与国家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创造的实际价值;(3)监管,加强党政机关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监管力度;(4)增加投入,采用多样方式增加事业单位的资源投入额度。2.第二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深度的拓展进程,“抓大放下”已经演变成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调整国有经济部署形态进而迎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采用的管理措施可概述为:(1)企业化,从1993年伊始就全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化的目标之一是应用《企业法》限定政府在事业单位中的角色———股东,进而从源头上处理所有制与市场经济间兼容性的问题。(2)股权多元化。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做出大多数大中型事业单位应建设以股权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提议,其目的是将一种制衡机制导入至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不断强化政府角色的规范性,规避独资企业在发展中暴露的缺陷。(3)对中小型事业单位实施开放政策,其目的是减缩国有经济战线。(4)破产兼并。即一些事业单位因为经营不善而真正破产,一些事业单位被非事业单位兼并或收购旗下,以上举措均有助于减缩国有经济战线。在这一时期中,我国资产管理效果欠佳。例如在企业化方面,因为国家在大部分企业化的事业单位中持续掌控股权,资产管理制度改革进程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中央政府发挥“关火”的作用,而地方政府机关实施“纸上谈兵”、“各自持政”的策略,出现无中小企业推出、大部分进行制度改革的企业发展不规范、相关人员利益受损等多种恶性现象,促进并激化了社会矛盾,企业发展成本增加,电脑制度改革后绩效却没有明显增加。3.第三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发展时期。因为政府机关改革滞后性显著及各部门间利益冲突未及时化解,在1998年政府机关改革进程中,我国资产管理体制建设了由政府数个部门分别执行出资人职责的方法,被称之为“五龙治水”。尽管如此,资产管理方面面临的体制性障碍却没有真正解除,政府机关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资产出资人职能存在交叉点,此时资产出资人职能有数个部门行使。在这样的发展局势下,导致资产出资人职能不能全面落实,政府机关对事业单位过度干涉,政企分离目标难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建设受阻,最后很可能造成资产流失与资产无效率现象共存的问题。

二、资产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分析

查看全文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三种模式,结合高校资产管理的特点,提出根据归口管理、信息化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四项原则,合理划分不同层级管理机构职责权限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归口管理:业务模式

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管理专职管理部门、各类资产分管职能部门、实际使用单位组成的资产管理体系,教育部财政部也出台了多项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甚至具体到资产使用、处置要申报哪些材料都进行了规范。但从实际管理效果分析,高校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小事抓得紧、流失管不住”的现象。本文梳理了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总结了三种业务模式,并探讨业务模式改进思路。

一、当下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机构设置

国有资产管理需要校内各级管理部门组成的系统共同完成。目前该管理系统中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四类机构:1、校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简称校国资委);2、校级国有资产专职管理部门(简称校国资办);3、房产、设备、基建、后勤等各类资产分管职能部门(简称分管部门);4、使用部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分析,这20所部属高校都按照财政部、教育部的要求建立了校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其中,大部分国资办与房产、设备或后勤类实务管理部门合署办公,少部分挂靠在财务处等非实务管理部门。

查看全文

地区国有资产管理指导意见

为理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规范国有资产经营行为,维护资产安全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就加强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截止2011年底,国有资产总量达到8.96亿元。这些资产是全县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国家机构运转和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保障。继续深入完善我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强化国有资产收益征缴,对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合理配置政府资源和有效经营国有资产,提高运营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国有企业抵御危机、迎接挑战,有助于发挥其在“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县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全县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督管理所出资企业国有资产和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依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其他重大事项。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查看全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通过近几年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不少城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可贵探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如深圳、上海、北京、武汉、青岛、石家庄、满洲里等。这些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尽管各有特色,但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深圳模式(如武汉、满洲里等),另一类是上海模式(如青岛、石家庄等)。

一、深圳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一)深圳模式的特色

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经过了几年的改革和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以产权管理为主线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国有产权制度和运营体制模式。

第一层次: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市国资委是市政府领导下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决策和领导机构。它是按照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要求而建立的一个职能机构。对全市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并直接对三家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行使管理权。

查看全文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层思考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体制也正在不断完善,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改革。在目前我国的改革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必须准确地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文章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层思考

一、引言

在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工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我们必须根据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性

(一)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