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20:36: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外文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外文学论文

英语国外文学的人文素养的培育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外国文学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外国文学教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文学的性质和作用上看,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最后探讨了几种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理论和实践,旨在说明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的可行性及途径。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素质教育;文学课

一、历史上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英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也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1]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职称论文。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出了“新政”,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1]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

在西方,文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倍受尊敬的教育传统,因此,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质疑的。伴随着这样一种教学观念,他们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的是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打好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基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学究式的教学方法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查看全文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研究

文学翻译作为中外文化有效交融路径,对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翻译历史久远,从古代就致力于了解国外文化,相较于本土文化,翻译文学或文学翻译作品属于模仿性、派生、第二位文学,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在众多翻译文学中,那些置于文化交融边界、民俗文学、民族文学的翻译内容,更容易受到文学研究人员的忽视。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学交融在“地球村”中已属于常态,越来越多的国外翻译文学涌入我国,为我国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透过这扇窗,人们可追溯文学的起源,在优秀的文学作用中,感悟先贤先进的思想觉悟,供养当代人的灵魂,填补灵魂成长的饥渴,使文学的芬芳永伴人们身边,为此现代翻译文学正以一种世人瞩目的姿态融入人们的文学知识体系中,其对推动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基于此,为使我国文学研究更富成效,思考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相关内容进行探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地位

我国文学翻译历史久远,早在古代就有翻译他国文学的行为,例如翻译佛家经典著作,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繁荣埋下伏笔,介于“”为新文化运动,从该历史事件为节点的翻译文学称之为现代翻译文学,他们在学习中国文化基础上,不断扩展文学视野,不断践行翻译事业,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纲要》(朱自清)、《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陈子展)、《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王哲甫)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下,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数量越来也多,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形成一股强劲力量,涌入文学史中使翻译文学成为文学史一部分的势头越发明显,然而翻译文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还未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在文学类别中仍属少数派。文学史中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地位崛起是在改革开放后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文化交融越来越紧密,为有效了解外国文化,翻译成为掌握多元文化的重要路径,随着世界交融态势的繁荣,文学翻译内容也逐渐增多,这些从东方人视角落实国外文学翻译的成果,逐渐在文学史中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并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在,除关注外国文学本身,依据外国文化背景、语言习惯、思想价值客观翻译文学外,人们也在文学史叙述中越发注重中国文化及背景,对国外文学的再创造能力,继而形成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虽然,在当今文学是中,仍有许多人将翻译文学视为外国文学,将其视为代表外国文化的符号,但是其与本土文学相互交融且难以割舍的现象却极为明显,以满足我国阅读习惯为前提,展开的文学翻译越来越多,成为充实现代文学史重要内容。作为下现代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同步得以发展,并在文学史中不断累积,提升自身文化影响力,逐渐成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不可小觑的文学力量,显现出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相互交融,所激发的文学包容力与发展活力。同时,作为展开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工作的学者,也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吸纳先进文学,提高翻译能力,使翻译内容与文学原著内容相差无几,使人们越发认可翻译文学,并成为吸纳国外先进理念重要途径之一,此外中国文学也通过翻译流向国际,实现文学交互目标[1]。

二.论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权属观念

伴随时展,文学翻译作为人们了解世界重要路径之一,其翻译成果不断累积,成为一股强劲力量冲击文学史,从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对国外文学自发关注的文学觉醒,到改革开放后期人们了解世界的自主探究,现代翻译文学始终在文学权属观念层面较为模糊,并在翻译文学数量与日俱增态势下,推动相关文学权属观念的发展,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权属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文本形式。我国以汉语为基准进行名著翻译,这表明翻译事实依托为汉语言文学,以中国语言文本为基础落实文学翻译;二是翻译文学流通场所。以汉语言为基础的文学翻译,其流通场所仍在中国,用以满足中国人汲取国外文学养分的需求,因此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始终在中国以汉字形式向国人传播,与我国文学协同发展并发挥自身文学价值,为人们了解外国文化奠定基础;三是是否属于原语文学。介于我国现代翻译文学所产生的文化氛围、文学翻译需求、翻译文学价值均在汉语翻译基础上产生,其与原语文学存在一定差异,旨在满足我国读者阅读需求,因此会在国外著作基础上,依据我国对翻译文学的需求展开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翻译,使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形成差异,已经不属于原语文学[2]。通过对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是翻译文学进行权属观念进行分析可知,以汉语言为载体,以中国文学发展需求为核心,以国人对翻译文学需求为出发点,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越发具有“非外即中”发展势头,介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已经跳脱原语文学形式,与中国文化深切交融,并在文学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累积,使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已经向中国文化文学一方靠拢,然而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存在一大部分极具民族风情与宗教特色的翻译文学,针对这部分文学产生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权属盲区,需依据客观实际,对文学内容进行考量,对其所属程度进行系统分析[3]。基于此,中外文化在改革开放后期出现极为繁复的交融状态,在交融过程中成为文学实体,为此人们需在明晰文化权属基础上,进行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是否属于文学史叙述整体,在此基础上,有关所属权的分析与论证需具有针对性与深入性,使其得以经得住重重考验与种种质疑,能以最佳姿态解答一切疑虑,使其得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中重要组成部分[4]。

三.论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概念的引入

查看全文

大学语言写作培训的思考

一、教师写作培训的目的

在高等学校,一方面学生要撰写毕业论文,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通过撰写科技论文来达到交流科技成果与推动科技发展的目的,因此论文写作能力就成为论文撰写的关键。从目前国内高校教师的任职经历来看,大多数教师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是通过自学、模仿或导师指导的方式而训练获得的。这种形式的能力训练突出的是自我学习和总结。作为一种科技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要求与特点,比如论文的框架组成、描述的用词与语句安排、图表与文字的搭配等等,都有着与其他语言作品显著的差别,而这方面的能力如果通过专门的训练会取得显著提高。目前能撰写外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英文)已成为对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但通过初步调查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方面还没有固定的机构或者组织,且已有的培训多注重形式,没有考虑到实践可行性,更没有可持续性的规划与实施思路。[3]最近几年,由于职称评定或者考核的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需要发表足够数量的科技论文,这种要求可能导致出现论文重复发表、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虽然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论文写作的系统培训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国外大学写作培训项目中,通常会安排专门的课程来讨论如何分辨重复发表、抄袭等行为,从而避免出现因疏忽而引发的不良影响。对比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大学(CSM)的语言培训项目可以发现,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撰写论文(包括学生毕业论文、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等)、论文的语法与表达、对英语是第二语言人员(ESL)的语言培训、论文相关的伦理与道德等。而国内写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学术规范知识。另外,CSM写作项目的初衷与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更具竞争力、更有自信、更易成功,并最终取得更高职位从而影响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甚至是整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开展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目的明确、意义重大。

二、写作培训的形式与方法

当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写作培训项目还比较少,尽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推出了在线培训课程,但课程只针对教师,且无法系统考虑写作培训目的,因此对比美国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探讨适合国内高校的写作培训形式与方法尤为重要。作为一种能力培训,讲授与训练必须相结合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首先应该明确培训的目的,根据目的制定培训课程大纲。可以通过集中讨论授课、集中专题讨论(针对某一方面开展专题研讨,如针对论文用词、语法和表达等)、分散教学讨论(针对某问题所涉及小群体开展的讨论)等形式进行培训。另外,还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在线培训。从实践情况来看,网络在线培训具有方便、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针对性差、不能起到积极督促作用等缺点,因此建议综合这两种模式,开展面授讨论与网上在线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以达到高校教师写作(包括学生写作)能力培训之目的。在具体培训方法方面,由于培训对象多数已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培训以理论方法为辅,实例讨论教学为主,并结合培训进展以及教师正在准备的论文进行实际训练点评,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由于培训内容涉及的面较广,因此针对不同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科技论文伦理道德培训方面,除了讨论辨别重复、抄袭的技术定义与方法外,更需要结合实例,辨明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等行为。另外,对学术不端涉及的法律、规范方面要做出解释,培养良好、严谨的治学与研究操守,这也是我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写作培训机构或平台

1.培训机构高校写作培训项目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如何去实施、如何保证实施的效果则还需要软硬件方面的保障。从国内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已经具备开展写作培训的条件,特别是有外语系或学院的高校,都已具备了培训所需的基本师资力量。但作为一项系统培训工程项目,建立相应的培训组织机构非常必要。[4,5]在CSM,写作培训是由人文科学与国际研究系来承担的,在美国的其他高校也基本是由语言与人文学科系来承担写作培训项目。通常情况下,培训机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但多数人员都是兼职工作。培训机构有自己的办公室与培训场地,机构运行所需费用来源于学校拨款和社会捐赠。2.人员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以及特聘的专家。人员数量根据学校规模不同从3~5人到十余人不等。专职的工作人员通常具有文学、语言学、科学与哲学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具有多年从事培训的经验。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对写作培训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以确保在用词、语法、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在我国,培训人员多由有中文语言学和英文语言学、文学等专业背景,同时兼顾科技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除了安排固定的培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聘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讲座或讨论,特别是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开展英文科技论文撰写的讲座。3.网站网站是现代社会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也离不开网站的建设与支持。培训机构的网站通常挂靠在所在学校的院系下面,主要作为两个方面的平台:信息平台与培训平台。信息平台用于介绍机构、培训科目的设置、培训人员组成,以及培训信息等。培训平台更多是一种交流平台,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培训相关资料,以及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问题交流。从CSM多年的培训经验来看,写作培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能力训练,这与学校的重视、培训教师的认真负责是分不开的。培训机构印刷了大量的培训资料,并免费发放给学员。同时,培训机构与其他高校的培训机构也建立了多方合作关系,以保证新思想、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快速推广应用。

查看全文

科技论文国内期刊首发环境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针对一些科研人员把肺炎暴发的研究论文首发在国际期刊上,2020年1月30日,科技部了《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科技人员倾向于把论文(本文特指科技类,下同)首发在国际期刊上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根据中国科技部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8)对世界上14个论文产出大国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论文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可以发现除了荷兰、英国、美国这3个国家属于论文流入国家外,其余11个国家的论文都在向外流失,而中国是论文流失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统计发现,中国至少有88%的SCI文章流向国外期刊,不仅数量而且质量也是远远高于国内SCI期刊。中国作者在国内SCI期刊所发论文的影响力仅为5.63,远远低于中国作者全部(国内国外)SCI文章的影响力(9.27)。为什么中国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热衷于把论文首先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呢?这里有许多原因,如国内人情稿的痼疾、重洋轻中的奖励机制等。国内各级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的绩效、职称、资助、奖励等的考核评定,包括院士等荣誉授予主要看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其数量,对国内期刊即使是优秀期刊的认可度也不高。这种机制已造成至少两个方面的副作用。其一,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不择手段,造成最近几年中国科技论文造假泛滥。如SpringerNature集中撤销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于2012~2016年发表的中国学者的107篇论文,原因是各种造假。a中国学者最近5年国际期刊论文撤稿量为1437篇,于2017年达到高峰(400篇);2018年112篇已被撤稿。其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撤稿达273篇(占19%),基本上每5篇撤稿就有1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根据艾普蕾全球撤稿数据库,截至2018年5月31日,全球共有15059篇撤稿,中国学者的论文6879篇(占45.68%),几乎是全球每两篇撤稿中就有一篇涉及中国学者。一些科学家(如贺建奎)甚至铤而走险、违背科学伦理,在实验室非法造出基因编辑婴儿,把抢先在国际著名期刊看得高于一切,高于伦理、道德和人的生命。其二,追求国际期刊发表,造成科研经费的大量流失。李警锐、韩莎莎(2018)和江晓原(2017)都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发现中国学者在国外刊物发表文章的版面费,粗略估计每年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刘彩娥(2018)则利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年度报告数据(2006~2016年),以2016年为样本,通过用WebofScience统计SCI期刊在2016年刊发的中国学者英文论文共321266篇为依据,测算出这些论文所耗用的科研经费大约为295.56亿元人民币。由于这些论文是用英语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因此国内同行科技人员要阅读这些文献,又不得不花费巨额资金购买国外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权或订购国外刊物。根据刘彩娥(2018)估算,全国“211”高校每年购买国外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权需花费十几亿元人民币,而这笔费用仅仅是购买一年的使用权。如何改变这种“SCI至上”和重洋轻中的情况?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意见》,要求“抵制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实行代表作评价”,规定今后“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等。李宇明等(2020)在《光明日报》发文响应科技部的号召,提出要“改变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提倡中文首发制,中国人包括世界华人最好最新的科研成果应先用中文发表,然后再用英文等外语发表或者中外文同时发表”。科技部的文件非常及时,李宇明等的建议也非常积极。但是应当看到,大多数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并不会因一纸文件而降低他们在国际期刊尤其是SCI期刊的热情,文件和倡议并没有解决这一日益突出的矛盾: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加大力量投入,国内期刊的现状日益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急需发表科研成果的要求。我们不能只堵不疏,而是要有积极对策,研究如何吸引他们把科研论文首发在祖国大地上。为此本文从3个方面探讨:(1)科研论文的发表机制;(2)科研论文的首发语言;(3)如何把科研论文吸引到国内期刊发表。

二、国内、国际期刊的审稿和发表机制

中国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倾向于把在国际期刊,除了奖励机制或国内刊物人情稿等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期刊审稿和发表的效率。如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a介绍,他们于2020年1月24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NewEnglishJournalofMedicine)发表的《2019年中国肺炎患者的病毒》(AnovelcoronavirusfrompatientswithPneumoniainChina,2019)(Zhu2020)一文,是基于该研究小组2019年12月30日从武汉金银潭医院采集的样本完成的。他们采集了3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RNA提取核酸,最后分离出的一种毒株,被命名为2019-nCoV。接着他们马不停蹄,写成论文,投稿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后者收到后,经过同行匿名评审(一般是3个同行专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正式刊出。从投稿到送审到发表,其速度难以想象。疾控中心的另一篇文章发表速度更快。这篇2020年1月29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Lietal.2020)的论文,是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总编辑、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系主任埃里克•鲁宾(EricRub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篇论文从提交,到数据核实、编辑发表,整个过程仅仅用了48个小时。b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同样如此。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胡子祺(Wuetal.2020)关于预测2019病毒在国内和国际传播的论文是2020年1月31日于《柳叶刀》在线发表(publishedonline)的,而该文在方法部分介绍,作者采用的是从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1月28日收集到的样本。最新数据是1月28日,刊出时间是1月31日,也只用了3天。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也是如此。根据澎湃新闻c,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于2020年1月20日向《自然》提交的一篇关于病毒的论文《可能由蝙蝠起源的病毒肺炎疫情》(Apneumoniaoutbreakassociatedwithanewcoronavirusofprobablebatorigin),确认“大多数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接触史,但现在该病已发展为人传人”。1月29日论文被《自然》接收录用,2月3日在线发表。从录用到发表也只有6天时间。由此可见,国际期刊往往有着非常灵活的发表机制。2020年第1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刊是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影响因子国际排名第3,为70.67,而中国医学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还不到3.0)根据中国的疫情,在第一时间集中刊登了各国科学家写的5篇关于病毒的文章。影响因子仅次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2)在网上集中刊登了《中国武汉2019病毒肺炎99个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描述性研究》等6篇文章。a《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Eric2020)在期刊首页刊登主编寄语,大意是,暴发,盼望世界各国科技人员分享这方面的论文,而且保证可以简化匿名评审和编辑过程,用预印方法先发表。对比之下,中国很少有一本核心或权威期刊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柳叶刀》如此处理稿件和的机制和效率。读一下2020年第1期(2月发表)的国内核心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影响因子1.22),按理说更对口,但没有一篇关于病毒的文章,发的都是老年人睡眠长寿、慢性病健康管理方面的论文。国内绝大多数期刊都是按部就班,准备在最近2~3期刊登的论文是好几个月前就安排定当了,再紧急的情况和再有时效的论文也很难改变刊登次序。可见,不改变国内期刊这种僵硬的审稿和发表机制,是无法把优秀论文吸引到祖国大地上发表的。

三、汉语、英语的首发语言考虑

Ronenetal.(2014)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9~2011年期间组织的、由150个国家翻译的大约220万部著作(涉及1000种语言),以及维基百科和推特(Twitter)社交网进行调查,并根据这些数据构建了世界语言网络结构。他们通过翻译中的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数量、比例、关系(如原作是先翻译成什么语言,再由这种语言翻译成什么语言,或只有一次翻译,等等),发现知识直接用英语写的最多,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也就是说,英语处在世界知识传播网络的中心,用英语写成的作品或翻译成英语的作品才能传播到全世界。其次是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等。而汉语则处在世界知识网络的最边缘,有趣的是越南语还位于汉语前面。汉语的影响力很小,只和周围同一语系的几个国家有关。因此,国际重要信息和科技成果都用英语发表,这已成惯例。以SCI为例,这个引文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个,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数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176个学科的9000多种期刊,尽管这些期刊来自40多个国家,有50多种文字,但用英语写的占到了95%(Hyland2006)。英语作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国际通用语,其作用是汉语目前无法替代的,这个事实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说我国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如果仅仅是用汉语来发表和交流,是很难及时传播出去的,是无法让全世界科技工作者的同行了解、分享和引用的,中国的科研影响力在全球就会大大降低。有些学者认为用英语在国际首发会“使国外过早了解到我国科研创新成果”,甚至会“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为其他国家获得并分析我国尖端科技的发展动向提供了直接或间接情报,带来严重的科技信息安全隐患”。(刘彩娥2018)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点片面。西方科学家把同样内容的科技论文首发在国际期刊上,他们为什么没有我们这个担忧呢?另外,同一内容用中文首发在国内期刊上是否就没有“科技信息安全隐患”呢?在今天知识数据信息化时代,论文只要公开发表,不管什么语言,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感兴趣的相关方获取。我们认为对科技成果用英语还是汉语首发要客观分析,不能一刀切。确实涉及科技信息安全隐患的文章,当然不应在国际期刊发表,但也不能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不涉及安全的科技成果,尤其是对危害公共健康的医学和食品等科研成果必须第一时间分享给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1月9日到2020年2月3日不到一个月时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自然》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医学预印平台(medRxiv)、生物预印平台(bioRxiv)(注:预印平台所发表的论文是为了抢时间而大多没有经过匿名评审的)等发表的方面的文章共68篇,涉及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和印度等国的科学家。有的文章涉及病毒传播模型构建,预测疫情走向;有的描述临床表现,提出判断指标;也有的提出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这些科学家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考虑的是用最快的速度让全世界分享最新的信息和科研成果,相互合作,共同应对世界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命运高于首发语言的选择,生命至上、与死神赛跑高于知识和技术保密的顾虑。无论从发表机制还是从语言优势,至少从目前看,国际期刊是最佳载体,英语是最合适的语言,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因此,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把科研论文用英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并没有错,我们中国科技人员和语言政策管理者就应该有这样的世界胸怀。我们赞成李宇明等(2020)提出的“中文首发,外文次发或并发的建议,以此保护中文的第一发表权”。但是实现“中文首发”或“中英文并发”在目前的国内期刊审稿和发表的机制下似乎不大可能。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情况下,我们能否按部就班地等待一个漫长的审稿过程和安排发表的过程?国内和国际期刊是否有容许论文用汉语和英语同时在国内和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机制?这些问题不解决,这样的倡议是无法落地的。

查看全文

悼词:萧三同志追悼会悼词

1983年2月4日9时55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萧三同志与世长辞了。我们党失去了一位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国际著名诗人,一位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的政治活动家和国际活动家。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和悲痛。

萧三同志1896年10月10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萧家冲。少年时代,他曾和同志在湘乡县东山小学同学,之后一起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他和、蔡和森等同志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并为同志主办的《湘江评论》撰稿。此后,他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与赵世炎等同志一同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期间,他参加了以“实行社会革命,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工学世界社”的组织工作,加入了赵世炎、等同志组织的“少年共产党”(即“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他经胡志明同志介绍和王若飞等五位同志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协助陈乔年、邓小平等同志出版刊物《少年》1923年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1月与任弼时等同志代表中共莫斯科支部参加了列宁的葬礼及护灵活动。同年夏回国。曾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共青团北方区委书记、中共张家口地委书记、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书记等职。1927年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筹备、组织工作,同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解放后,先后出席了第一、二、五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萧三同志对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斗争以及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28年,他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期间,就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30年他作为中国左翼作家常驻代表,出席了在苏联哈尔科夫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并主编该会刊物《世界革命文学》的中文版。1934年他出席了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会议,会见了高尔基,并代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了大会发言。经我党组织批准他参加过苏联共产党,担任过两届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在苏期间,他与鲁迅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并通过文艺作品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及其领袖人物,写了、等同志的传略,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一些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被译为俄、保、英、德、法、西、日、捷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萧三同志的作品,充满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歌颂党和党的领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映了国内外人民的革命斗争。他坚持文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群众性,力求使文艺和革命血肉一体。他的《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一书,一直在我国人民中广泛流传,同时也受到国外读者的重视和欢迎。由他主编《革命烈士诗抄》及其续集,成为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革命情操教育的宝贵教材。他坚持诗歌民族化与大众化的方向,努力探索革命文艺的道路,积极宣传、实践文艺思想,为中国新文学和新诗歌的成长、繁荣,付出了毕生的辛勤劳动。他的主要诗集有:《和平之歌》、《友谊之路》、《萧三诗选》、《伏枥集》,俄文诗集《湘笛集》、《我们的命运是这样的》、《埃弥?萧诗集》、《萧三诗选》等。萧三同志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是广为流传的《国际歌》歌词的主要译者之一。为了密切配合革命斗争的需要,他翻译了剧本《马门教授》、《新木马计》、《光荣》和影响广泛的剧本《前线》以及《列宁论文化与艺术》等名著。

萧三同志对我国文学运动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长期担任文艺界各种领导职务,做了大量的工作。1939年春回延安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和延安文协常委,文化俱乐部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委委员,并主编《大众文艺》、《中国导报》和《新诗歌》等杂志。1946年任华北文协主任。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顾问、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和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萧三同志又是一位著名的国际文化活动家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士。他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苏友好协会副总干事、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及书记处中国书记,并常驻书记处工作两年。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化战士和中国人民的和平使者,常年奔走于世界各地,出席历届保卫世界和平会议,访问过许多国家,两次出席亚非作家会议。参加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为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查看全文

儿童文学阅读调研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选择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人类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那么,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儿童时期的阅读是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的焦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在8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就已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了。

儿童早期阅读的材料是图书,其中儿童文学以独特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不仅具有认知和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儿童文学的特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对应相合拍的,它适合儿童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它将那些“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珍品”,呈现给儿童,为儿童看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所以,以儿童文学为小学生高年级的阅读材料,也为教师走入儿童内心世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供了一把特殊的钥匙。

2、课题的选择是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有人说,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阅读儿童文学它能让人善良,增强人审美的意趣,能让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培养和提升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态度、兴趣、习惯、和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语言、审美情趣有所感悟;促进和推动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同步和互动;培养学生延伸到成年生活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儿童文学的阅读,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儿童语言教育和自身发展。

查看全文

外语学科教师学术能力建构研究

摘要: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选取国内11种主要外语类专业核心期刊,采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三年内,河南高校外语教师在11种期刊上的数据和文献的引文量,分析河南高校外语教师主要关注的外语学科领域的焦点,探讨河南高校外语教师的学术能力,揭示制约河南普通高校外语学科的因素,并给出如何基于现状构建外语教师学术能力,促进河南普通高校外语学科创新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学术能力;外语学科;构建;创新发展

2016年启动的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和2017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标志着中国正在经历着由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1]。学科是以知识为中心,专业是以问题为导向,课程随着专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进行重组,这种重组是专业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变化的要求。作为课程和专业的实施者,教师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内涵,教师亦面临着重组[2]。

一、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教师研究历经外语教师地位的变换、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教师专业的理论发展到教师研究型、教师行动研究和教师共同体的建构等[3]。外语教师专业的发展应该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同时,关注和加强行动研究[4]。国内外针对外语学科重要性的争论亦十分激烈,研究的课题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身份认同、跨学科教学、学科相关理论等。胡开宝,王琴(2019)认为外语学科核心竞争力要素主要表现为三大要素,即学术要素、人才要素和机制要素。其中,人才要素是外语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涉及具体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学术要素是基础,机制要素是保障[5]。而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科研水平主要反映在“科研成果”“科研获奖”和“科研项目”三个方面。第四轮学科评估在一级指标“科学研究水平”板块注重学术质量,强调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强调期刊论文的他引次数[1]。对高校外语教师的要求由“量”升华到了“质”,只有教师学术水平高、科研强,学科方能强。

二、研究路线

查看全文

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统计学专业英语》是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我校在大四的本科生中开设32个学时的课程,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该阶段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英语基础。该课程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能够了解该领域先进理念和国外专业发展动态,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工作后再深造打下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围绕着教材讲授语言理论知识,开展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几点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路,供相关课程教学人员探讨研究。

一、构建微通讯软件学习平台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设备终端在学生手中已经随处可见,移动终端已经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硬件要求,移动互联网进入课堂将成为一种趋势[1]。通过移动互联网,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得到实时解决,提高了学习效率。根据柴阳丽[2]的研究,拥有智能设备的学生中有89%的人使用微信,并且学生普遍比较愿意接受微信的方式接受英语学习资料。以班级为单位构建微信学习平台,教师运用微信客户端创建微信组,将课前准备的和教学相关的信息,利用客户端实现资料传送,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加入“雨课堂”应用软件,学生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加入老师的在线班级。老师通过设置一些单选题,填空题等随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用手机提交答案后,软件能自动统计出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掌握知识点的程度灵活实施下一步的授课计划。同时,学生可下载英语翻译APP,辅助课堂的英语学习。在课后,师生可以通过微信实施远程教育,老师利用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亦可以下载各高校的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利用课下零星时间学习,实现碎片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统计学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的选取应具备典型性和权威性,让学生能够了解该领域在国外专业发展动态,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工作后再深造打下基础。所以,案例应该选取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统计学专业中具有比较典型分析方法的英文文献。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文的形式特点,文献的写作规范,英语单词的构词形式以及在进行翻译时如何做到准确规范,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通过案例分析能让学生在学专业英语的同时体会专业知识在国际上各领域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而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专业软件情景教学

查看全文

如何增强英语教学的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一、借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整合新材料、新知识,具体操作如下。记叙文: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主题与部分的关系,采用“5W”图和树状图引导学生掌握故事发展的顺序。说明文:注重说明顺序或者辨别事物之间的异同点,采用序列图和维恩图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议论文:假如读者的任务是研究复杂问题的原因以及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鱼骨图。教师在上课时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向学生展示已经排列好概念之间或主题之间的阶层关联的思维导图,或是一种不完全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连接线和结论进行标注,然后进行讨论,并按照理解把尚未完成的部分加以完善。课后,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所学课文进行复述,仿写相应的作文,实现以读促写。

二、贯彻“教学评一体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运用使得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和评估是同时进行、不可分割的。融入评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自查能力。比如以HaveyoureadTreasureIslandyetSectionA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进行分析。

1.课标相关要求

查看全文

西方文学疯癫现象研究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非协调发展,虚假的消费欲望所导致的个体被异化,以及持续增长的工作、生存压力和生活事件引发的个体精神分裂问题,天灾人祸事件给受害者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个人不满社会现状又缺乏适当的表达方式和宣泄渠道,导致社会上“被精神病”现象时有发生,连同病因性精神疾病,致使现代人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妨害了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低碳、生态、和谐社会的建构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发展,解决其心理和精神问题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因此对疯癫形象的研究就具有了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西方文学中疯癫现象的研究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界从哲学、社会学、病理学等方面对疯癫都作过深刻的论述。柏拉图的诗学理论早已提到迷狂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黑格尔《精神哲学》将精神疾病分为三类:痴呆、真正的傻、癫狂或精神病。此后经过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和萨特等的阐释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哲学理论。福柯的《古典时代疯癫史》对疯癫研究起到指导性作用。他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和19世纪的疯癫形象,发现了从理性堕落到非理性,最后变为恶魔和病人这样一个疯癫演变史,其中的权力观念、考古学研究方法,以及二元对立结构理论改写了传统的疯癫史和学者对疯癫研究的视角和立场。[1]但文学并不是福柯的研究重点。他曾说:“对我来说,文学是我观察的东西,不是我分析的对象或是借助用来分析的工具。在这方面……我努力地寻找某一特定时期产生的所有非文学的话语。”[2]对疯癫研究的影响在病理学方面首推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传统精神分析学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神经病症的构成和发生;新精神分析学理论家如霍尼、弗洛姆、沙利文等则侧重于从社会的精神文化角度研究个体的神经症。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中疯癫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疯癫研究的指导性理论。针对福柯和精神分析学的精神病理论,吉尔•德勒兹和菲力克斯•迦塔利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在“Anti-Oedip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3]中提出了精神分裂分析学说,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人格或主体性———“精神分裂”和“偏执狂”。它们是人满足自身欲望的两种方式:前者倾向于固守并绝对化某种特殊的观念或信仰,具有维持现状的功能;后者则否定任何绝对的权威、超越任何固定的边界,拒斥任何普遍的价值,具有颠覆和反叛功能。

此外,一些文论家对疯癫在文学中的地位也作了零散的阐释。巴赫金在《小说理论》[4]中提到骗子、疯子和傻子等边缘人物在文本中的作用和功能。特里林在《诚与真:诺顿演讲集(1969-1970年)》[5]中谈到文学中真诚与复杂的自我观念,认为真诚是公开表示的感情和实际感情之间的一致性,是一种道德要素。相反,分裂的混乱自我就是精神分裂。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高度发展,带动了文学批评理论的革新,形成了各专业领域的特色。学者运用各种理论对文学中的疯癫现象作了不同的阐释。国外PQDD网站和亚马逊网站收集相关论著百余种,具有如下特色和优势。首先,性别疯癫研究、男性疯癫研究渐渐取代女性疯癫研究。女性疯癫依然是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桑•古芭的“TheMadwomanintheAttic:TheWomanWriterandtheNineteenth-CenturyLiteraryImagination”[6]是女权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该书分析了19世纪女性作家的作品,批判了父权制文化对妇女和女性文学的歧视,认为在父权社会里女性作家被压抑,疯癫成为被压抑的叛逆的女性作家身份的隐喻。该书对后来的研究影响极其显著,对女性主义运动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不足之处在于,作者选择研究文本时并没有真正走出男权主义的立场。“GenderandMadnessintheNovelsofCharlesDickens”[7]通过对狄更斯小说中疯癫女性的研究,阐释了社会对女性精神错乱的界定及精神错乱的原因和表现,得出了疯癫具有性别属性的结论。在对待女性精神异常方面,狄更斯的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作者利用福柯的权力观点研究狄更斯的作品,为读者解读作品中那些被传统误读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新的观点。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疯癫被忽视,但佩德拉•瓦罗瑞重点研究了维多利亚时代作品中的男性疯癫,认为当今时代男性疯癫都是作家对社会伦理道德衰退和精神堕落表现出恐慌的隐喻,[8]并批判了男性精神表现较女性精神状态稳定的神话。20世纪文学中男性疯癫的原因主要是男性气质的丧失,帕拉迪斯•戈登对此作过详细论述。[9]此外疯癫女性作家的创作也是一个重要议题。瑞贝卡研究了泽尔达•菲兹杰拉德、普拉斯、苏桑娜•凯森、凯特米丽特、劳伦•斯莱特等女性作家的作品和她们的传记,发现了女性疯癫的两种形式:一是具有天赋的女性受精神疾病的摧残,二是因为蔑视社会习俗而被贴上了疯癫的标签。[10]其次,研究具有深度,多种理论被运用,整体研究成果丰富。除了常用的福柯的权力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符号学和隐喻理论研究外,学者还利用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读文本。如菲尔蒙•索莎娜通过对巴尔扎克、奈瓦尔、福楼拜、詹姆斯、拉康、福柯和德里达等学者的研究,探讨了文学、哲学和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以寻求文化之外文学“疯癫”的独特性。[11]其关注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讲述疯癫的话语,话语如何揭示文学与权力、文学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伯格斯托姆•卡尔运用福柯、巴赫金、德勒兹和迦塔利等理论分析了从让-马丁•沙可到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揭示了作者运用疯癫美学阐释现实和人类生存处境的方式方法。[12]国外学界对各断代文学史中的疯癫现象都进行过整体研究,包括古希腊、浪漫主义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8世纪、19世纪和现当代文学中的疯癫现象。“MadnessintheContemporaryAmericanNovel”认为,20世纪美国小说将疯癫隐喻为“荒原”,目的是要逃离“荒原”世界。[13]作者过多地将疯癫的起因归为外在环境的影响,忽视了主体自身的决定性作用。利廉•福德在“MadnessinLiterature”中将整个西方文学纳入研究范围,对疯癫作了明确的文学界定,即“一种无意识压倒意识,并控制了个人的观念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的状态,而根据当时的逻辑思维和相应的情感,这些感受和体验都是混乱的、不合时宜的”。

该著作系统地理顺了从古希腊至20世纪文学中的疯癫在各思潮中的作用,认为疯癫是对时代的医学、文化、政治、宗教以及心理学观念的反映和质疑。作者对众多作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疯癫文学史。黑人等少数族裔群体的疯癫形象及叙事研究是美国文学的特色。吉尔若•鲍尔结合人类学、医学和精神病学理论,研究了20世纪美国黑人作家的作品,认为黑人疯癫与美国民主有着密切的联系,疯癫是美国民主的隐喻,“哪里有平等哪里就有理性”。[15]国外疯癫研究主题多元化,可与爱情、复仇、谋杀、战争、犯罪等主题结缘。“Love’sMadness:Medicine,theNovel,andFemaleInsanity(1800-1865)”以简•奥斯丁、瓦尔特•司各特、夏洛蒂•勃兰特等作家作品中为爱痴狂的女性为研究对象,阐释了19世纪英国的医学作家和小说家对疯癫、女性气质和叙述传统的看法。[16]此外,“SensationNovelsofthe1860s:MurderandMadnessEverywhere和butRevolutionRepressed”等分别论述了小说中复仇、道德、谋杀、战争与疯癫之间的内在联系。[17]疯癫研究的文本对象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戏剧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其次是诗歌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成为重点研究的对象,强调疯癫在情节发展上的道具功能,以及演员对于疯癫表情的演绎。诗歌中的疯癫研究则更多地强调诗歌语言的非理性和诗人创作时感受到的迷狂和灵感。近年来出现大量疯癫主题诗集,揭示诗人进入疯癫的历程,以及诗人如何利用疯癫来表述自己的情感世界。在小说研究方面,科博•罗伯特研究了内省小说中的疯癫形象,认为它们为批判社会提供了舞台,因为疯癫能够从异常视角提出关于社会现实的另类“真理”,人物的内省是对当代社会传统的逃避和抛弃。[18]但作者将内省活动看成是疯癫者唯一的心理活动指向,忽视了文化的意义和作用。除英美等国的作家作品被研究外,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蒂莫西•芬德利以及非裔作家贝西•赫德等的作品也被学界广泛关注。汤普森在“UnderstandingRussia:TheHolyFoolinRussianCulture”中通过俄国特有的圣愚形象,从文化角度阐释了俄国的宗教样态、社会行为模式、民族性人格、政治心态以及知识分子的特征。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