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20:28: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经贸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经贸论文

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分析论文

一、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形成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格局,而且对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是国际化人才?虽然对国际化人才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和固定的标准,但人们普遍认为,国际化人才的素质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

国际视野包括对本行业、本领域国际上的整体格局、最近成果、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了解;对国外主要的社会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有相当认知;对世界发展的规律和潮流能够准确把握。同时,在迅速变化的时代,国际化人才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灵活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通晓国际规则和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办事成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这就迫切要求国际化人才能够熟悉国际法、国际条约等国际规则。缺乏这些知识,要想在国际交往中做到平等互利、捍卫民族利益,只能是一句空话。

查看全文

国际经贸电子商务论文

一、普及电子商务有助于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观念

电子商务能够有效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国际经济贸易的环境以及形式均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且对传统的贸易形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确保我国经济贸易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是未来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向人们普及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想电子商务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提高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我国的繁荣富强。政府部门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大力普及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观念,以实现我国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并研究相关技术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各种信息之间的传递上。因此,信息技术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水平,进而决定了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水平。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国家对设施的建设工作的投入不够大,使得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比如在网络的建设上、在光缆的铺设上以及对电脑硬件的普及上的设施投入力度均明显表现的不足,必将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由此可见,为确保电子商务能够充分发挥出对国际经济贸易的促进作用,就必须完善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并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力度,从各个方面支持电子商务,从而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因此通过不断强化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力度,确保党电子商务在发展途中出现各种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解决好,不至于对国际经济贸易造成影响。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并研究相关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子商务的促进效率,使得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此外,对于与国际经济贸易有关的行业,如外汇保险、银行、税务等,应做好相关保密和安全管理工作[3]。这些行业的顺利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协调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作用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国际之间应加大合作力度

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特点,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标。然而电子商务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同一商业代码等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并适当开展有关国际经济贸易的正常交流大会,以解决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促进效率。各个国家通过加大合作力度,努力为自身国家的经济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以扎实的电子商务技能作为经济贸易发展的坚实的后盾。

查看全文

国际经贸争端解决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所抬头,国际经济贸易争端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在WTO背景下,如何解决国际经贸争端,协调争端各方的利益,为争端解决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行方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提出一些个人初浅的观点。

关键词:国际经贸,争端解决,WTO

国际经济贸易中会产生争端,解决这些争端的办法也就应运而生。国际经贸争端作为国际争端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48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为解决这些争端提供了一个场所和一系列规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世贸组织,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继受者,通过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自动程序、交叉报复,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上诉程序等有效措施,对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完善。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经贸争端的解决难题就此迎刃而解。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中,仅仅依靠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无法圆满解决问题的。因此,探究WTO背景下的国际经贸争端解决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国际经贸争端的新趋势

当今世界,国家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其间所发生的磨檫近几年来,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查看全文

国际经贸争端解决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所抬头,国际经济贸易争端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在WTO背景下,如何解决国际经贸争端,协调争端各方的利益,为争端解决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行方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提出一些个人初浅的观点。

关键词:国际经贸,争端解决,WTO

国际经济贸易中会产生争端,解决这些争端的办法也就应运而生。国际经贸争端作为国际争端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48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为解决这些争端提供了一个场所和一系列规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世贸组织,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继受者,通过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自动程序、交叉报复,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上诉程序等有效措施,对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完善。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经贸争端的解决难题就此迎刃而解。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中,仅仅依靠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无法圆满解决问题的。因此,探究WTO背景下的国际经贸争端解决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国际经贸争端的新趋势

当今世界,国家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其间所发生的磨檫近几年来,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查看全文

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论文

一、自贸区战略下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一)良好的综合素质。不同于国内市场,外国市场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涉及到语言、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国际经贸人才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强劲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文化阅历。具体表现为:首先能够掌握外语并能流利地用外语沟通;其次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最后,由于现在是法治社会,对外活动中也经常会遇到法律纠纷,这就要求我们的国际经贸人才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二)较强的实践性。对外商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是光靠理论研究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和外国相关部门或者个人实际洽谈才能完成,需要我们国际经贸人才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和谈判技巧才能完成。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能够高效便捷完成相关事务的人才,而不是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的员工。(三)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管理人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外向型企业实现了由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向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变,而海外经营需要考虑不同员工的文化背景、相关国家的政策、不同国家的公司运作等方面。因此,目前对于我们国际经贸人才来说,仅局限于传统的进出口相关业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实现跨国公司的良好管理和运行是新形势下给我们国际经贸人才提出的另一更高要求。

二、对接自贸区战略人才需求,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一)对接自贸区战略人才需求,吸收国际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生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是吸收国际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主要专业之一。随着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国际留学生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的越来越多,这既为我国及这些国家(地区)培养了符合自贸区战略需求的人才,也加强了与这些国家(地区)学生的学习交流与文化交流。(二)依据自贸区战略人才需求,调整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坚持依托现代产业、服务地区经济,瞄准上海自贸区战略的人才需求,以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主动融入自贸区战略。专业定位为: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兼备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面向自贸区战略,培养能在服务业、制造业、涉外经贸部门及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三)为实现自贸区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严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实现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计并实施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实践能力”的基本培养模式,通过建设两大课群(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群、国贸实务操作课程群),突出两个特色(区域性、应用型),夯实两个基础(学科+英语),搭建三个平台(一课堂、二课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六大能力(专业技能、英语、计算机、语言沟通、组织协调、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培训考证→实习基地实践→就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四)建设自贸区研究和“双师型”为特色的教学团队。高等院校应前瞻性地认识社会的人才需求,客观清醒地认识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发掘自身办学优势,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合作,围绕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培养青年教师,挑选与自贸区内或有自贸区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邀请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专家到校开办讲座。同时,安排教师到实习基地参与工作,使其具备一线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学院教师申报自贸区相关课题,集中形成一批自贸区研究的教学、科研成果,建设自贸区研究和“双师型”为特色的教学团队,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五)因材施教,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培养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英语教学,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摒弃传统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方法,转向实用能力的培养。以中教和外教协作教学、反思教学的方式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形成了听说结合、读写结合、生存英语与学术英语结合、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的特色英语课程体系。每年聘请国内外优秀老师和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多元化的师资构成给学生带来了新的视野并促使学院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改以“小班授课”、“分组教学”与“合作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Seminar)、观点陈述(Presentation)等教学方法,将学术规范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同步进行,让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实行全程导师制度,导师个别辅导每周一次,以便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从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转移到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上来,即尊重个人见解,重视个性和差异,鼓励在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

三、不断改革创新,形成鲜明的自贸区人才培养特色

(一)强化国际服务贸易专业方向。主动适应全球贸易投资新规则的重大变化,积极对接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强化以国际服务贸易为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定位于复合型、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工科背景下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的优势。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针对全球贸易投资规则新发展和上海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新要求,围绕国际服务贸易专业方向,新开设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外包等专业课程,新增实践教学课程服务外包业务实习,编写出版了《国际服务外包》等系列教材。(二)加强双向交流的国际化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突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多门专业外语和双语课程。2012~2016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30多位学生赴美国、瑞典、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国际交流或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境外学生显著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来自港澳台、蒙古、越南、老挝、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2015年、2016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招收境外学生61人,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5级本科生总数的20%以上。(三)坚持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和校企互动的教育特色。坚持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发挥工科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优势,坚持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和校企互动的创新教育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专业平台”加“实习模块”的教学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突出学科基础与专业特色课程的构架,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人文素质,培养学生走“宽、专、交”的成才道路。

查看全文

外贸合同规范国际经贸良性运作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外贸合同概述;外贸订立中存在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经贸商务发展迅速、国际货物买卖正是以这种合同为中心进行的、构成一项有效的外贸合同的必备条件有几方面、争取合同文本的起草、起草合同的文本,需要做许多工作,这可以同谈判的准备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外贸合同的中英文翻译、合同一般都采用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写成,而且两种文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翻译过程中,尽量使用确切的法律名词、术语和用词、各种贸易术语慎重使用、外贸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合同管理、将进出口合同中的一系列问题统一由监督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等,具体请详见。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经贸商务发展迅速,并且面临不少挑战。作为法律文件的外贸合同也将在规范国际经贸运作,促进国际经贸发展,防范国际支付风险,巩固国际经贸成果等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外贸合同订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外贸合同概述

外贸合同是买卖双方通过磋商就某项或某些商品在国际间的买卖问题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外贸文件中最常见的形式。国际货物买卖正是以这种合同为中心进行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都应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倘若发生不属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免责范围内的不符合同规定的行为或不行为,就构成违约,违约方就应赔偿对方因此而造成的失。如违约方不赔偿或不按对方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对方就有权视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取得法律保护。

一般而言,构成一项有效的外贸合同的必备条件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是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其二是国际贸易合同是买卖双方的法律行为,不是单方面的行为,所以,必须双方当事人表示意思一致,这种合同才能成立;其三是国际贸易合同是商务合同,是有偿的交换;其四是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其五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审批手续。

二、外贸订立中存在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查看全文

经济贸易专业课程创新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学科中心型”和“岗位应用型”两种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以“三种需要”为依据、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案,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门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整合课程体系。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查看全文

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矛盾和对付策略

摘要:在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后,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已呈现式微之势。作为相对更适合实行双语教学的国际经贸专业,其双语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分析了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在教学师资水平、学生外语素质及参与主动性、双语教材以及双语教学管理与支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经贸专业;问题;对策

作为教育部于2001年要求率先实行双语教学的六个专业之一,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已为各界所认识。随着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对外经贸领域迫切需要大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精通WTO规则以及国际经济贸易业务规范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中国高等教育也需要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在此态势下,国际经贸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通过教学改革实行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双语教学在中国仍属于新生事物。虽已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但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制约,近几年来,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正呈逐渐萎缩之势[1]。在此大背景下,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也不能独善其身,其推行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学质量亟须提高。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双语教学的实际体会和观察认识,分析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促进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有所裨益。

一、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因素,一般可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两类。前者指社会文化环境与社会性质、国家双语制度、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性质与规模、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后者则包括师资水平、学生外语水平、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2]。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与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类似,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更突出地表现在后一类因素方面。

查看全文

本科毕业论文组织模式改革与创新综述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监控创新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冲击,质量出现滑坡,作者分析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探索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其核心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在本科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形成共识,有待加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按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化的研究进程,系统完成的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消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初步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标准是: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论据要翔实,论据要严密。但近年来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受到内外界诸多因素的冲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滑坡,分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并探索出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是当前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