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02:52: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轨道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探讨
摘要: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越发的重要,然而通过对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管理岗位的调研,比较人才培养院校专业实训室的配置,发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实践实训教学等方面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完善的培养体系。因此,分析运营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总结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归纳在人才培养时实训建设的指导原则并提出实训室标准配置的建议方案,从而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建设提供指导意见,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建设标准配置
1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迫切的人才需求
2016年末,全国26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16条,线路总长度3618公里,预计在2020年地铁通车运营将达到6000公里。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巨大与培训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从业人员缺口大。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6年底的统计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按照每公里配备60人运营人员计算,“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15万人左右。二是在职人员培训需求难以满足。当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呈现出集约化资源共享等一系列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不论是基础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都需要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三是行业缺乏健全的培训及教学体系,面临着政策空白、标准缺失、培训机构匮乏等问题。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中,运营管理类岗位占在编员工总数的比例高达到30%-40%,因此,分析当前城市轨道运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及院校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教学实训设施装备现状,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及实训室的规范化、标准化配置,对于加强院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及加快行业人才培养,辅助行业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培育高质量的教学培训机构,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专业。本专业学生要求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城市轨道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工作,并能够熟练的使用运营工作相关的设备设施。所以,我们力求通过对运营企业的调研,从运营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及作业技能两个方面分析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实训项目。以下是对华中、西南及西北地区等中心城市轨道运营企业的站务员与值班员这两个典型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进行了调研。通过站务员与值班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分析了站务员中票亭岗、站厅岗、站台岗的典型工作任务,值班员包括了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详细内容见下表1。
城轨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以基于浙江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项目紧扣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围绕浙江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有关培养新时代轨道交通类工匠型人才。立足浙江轨道交通类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基于城轨产业链的轨道交通类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轨道交通;产业链;人才培养
我国于2013年提出产教融合的概念,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1-3]。2021年2月5日下午,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纲要的起草过程、主要内容等。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浙江将着力于高质量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四通八达、上天入地、互联互通的交通网,进一步提升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其中2025年,浙江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规模将达到1300千米,实现轨道交通重点城镇覆盖率达到60%,日均保障近800万人次出行[4-5]。
一、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浙江地铁产业发展迅猛,轨道交通类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趋势
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行线路12条,总长514.19千米,全省在建总长594千米。以杭州为例,至2022年亚运会前杭州将形成10条线路,总长度423.5千米的地铁网络;远景规划建成14条线路总长度642.2千米的地铁线路。[6]近年来,国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为了缓解公共交通压力,城轨交通得到迅猛发展。自2012年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杭州正式进入地铁时代。随后5年间,地铁2号线全线、4号线一期南段也相继建成通车。根据规划,至2022年亚运会前杭州将形成10条线路总长度423.5千米的地铁网络;远景规划建成14条线路总长度642.2千米的地铁线路。轨道交通网络全面升级,城市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
1设计思路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在第四学期就签订了就业协议,鉴于提前明确就业岗位使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具体化,特别是提前上岗,已经使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进入“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状态。基于现状,在充分听取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大量删减了理论性过强且艰涩难懂的课程。同时,为强化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加大了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的比重,重构了“学作结合”课程体系。
2课程开发与设计
2.1设计依据
依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开展社会调研,总结归纳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工作岗位(群),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学生的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线路工,主要工作内容有:作业防护;线路基本作业;钢轨作业;轨枕作业;道床及路基作业;简易测量和识读工程图;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2)桥隧工,主要工作内容有:桥面作业;桥跨作业;桥台作业;涵渠、隧道作业;施工作业;桥隧检测;桥隧巡守。(3)施工员,主要工作内容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铁路桥梁工程施工、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施工现场管理。(4)测量员,主要工作内容有:交接桩和施工复测;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构筑物施工放线、监控测量及数据分析;工程测量方案、监控量测方案编写;建立测量仪器台账,按时对测量仪器进行维修保养。(5)试验员,主要工作内容有:各种原材料试验;施工配合比设计;各种材料的取样、送检、试验、化验、检验、复验工作及报告;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结构物自检、抽检等试验工作。
2.2构建基于“学作结合”的课程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研讨
摘要: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紧贴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强调“宽基础,强能力,有专长”,注重学生多方面协调持续发展,特色鲜明,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文章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改革举措,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通过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专业知识,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或者新产品的培训学习时,可以发挥专业特长,正确地分析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解决难题,服务于生产运营一线。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高等教育,也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故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或者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模式。如何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办学特色,提高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是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亟待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专业人才培养相关问题,以供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部分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明确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却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的知识多而杂,最终应用性不强。2.课程体系设置特色不鲜明,部分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教材内容陈旧,偏离行业需求,实践环节偏少。3.缺乏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在学科知识结构方面,过分强调专业的宽口径,使得专业学习变成空中楼阁,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机会较少,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经验缺乏。在专业知识传授方面,没能与轨道交通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忽视了特色建设。4.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地方应用型大学尤其是独立学院大部分师资来自重点高校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相关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应用型人才任务难以落到实处。5.实验实训设施配套不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二、应用型本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施举措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诊改思路为题开展分析与研究,首先诊断了目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建设方面的思路,以期可以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优秀的铁路交通人才。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践教学;标准建设研究
1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现场实训困难大,教学效果甚微。首先,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火车速度快、旅客密度大、工作条件恶劣的影响,往往存在很多不安全、不确定的因素,增加了实训的难度。其次,铁路行业从生产到运输不间断运行,工作性质非常复杂。通常情况下,完成一项工作需要不同工种的人员相互配合,例如车站值班人员、调车人员、信号员等。实训过程中,考虑安全因素,学生只能简单到现场参观,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导致实训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效果甚微。1.2企业兼职实训指导教师不足。高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教师在工作经验方面没有硬性要求,只要专业符合就可以上岗。这些教师大部分刚从学校毕业,虽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影响了学生实训的效果。另外,由于学校在外聘方面给予的待遇不足,不能吸引到更多的企业兼职实训教师,从而影响了实训课的效果。1.3现场实训条件达不到要求。铁路实训场地投资成本昂贵,其中计算机仿真设备、大沙盘地面光电站场都需要几百万。由于高校专业资金分配有限,购进以上设备不现实。当前,学校的实训场地只能提供简单的实训演练,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另外,在很多实训活动中,学生往往扮演观摩的角色,并未真正参与到实际操作当中,不能独立完成活动项目。由于实训效果不高,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胜任工作。
2实践教学体系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对专业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师资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较少,青年教师比例偏大,学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不足。2.2实训室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本专业部分实训室资源为专业共享,设备购买期限较长、利用率高,很多设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老化耗损现象,实训设备需进一步更新。同时,随着铁路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知识的更新,造成很多实训设备无法满足新技术、新方向的发展需要,相应课程无法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2.3学生实践活动内容要丰富、层次要提高。近几年,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举办相001关的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学生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还十分有限,一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效果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活动内容不尽科学合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工具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程教学,文章结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指出了在该门课程中开展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并举例说明了“电力电子技术”微课教学的应用情形,最后总结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微课应用的特点。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微课;课程教学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呈现信息化、多样化、移动化的态势,出现了微课、“慕课”等新教学手段,也出现了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专业课教学,尤其是在电子类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还需要不断探索。
一、微课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典型应用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采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模拟一对一教学情景的一段视、音频。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其特点是“小而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专业课,具有电路拓扑结构多、波形分析复杂、应用性强等特点,导致学生对传统模式的教学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改变教学方法手段迫在眉睫。现在的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喜欢接受新事物、喜欢观看微视频、习惯碎片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如果结合课程特点,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会大大改善教学现状。为此,“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尝试了采用微课嵌入课堂的教学方式,挖掘、组织、制作优质的微课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1.微课在课程导入中的作用。课堂导入具有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教师应结合课堂的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合理设计课程导入的内容,为后续的讲解做好铺垫。以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负载)为例,该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在整流技术方面简单又典型的应用。本节课的导入需要5分钟,内容是回忆电感的特性。电感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其电能和磁场能转换的过程复杂,如果以照本宣科的形式帮学生复习,很难达到课程导入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电感特性又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其具有非线性的特点,重点强调电感储能的动态过程,动态过程用动画表现会很直接有趣,因此,这个环节非常适合通过微课来呈现。为此制作了电感特性的微课,通过微课学生能够快速的回忆起电感负载的特性,达到导入的目的。上述导入内容,如果制作成微课,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行预习,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实现翻转课堂。2.微课在课程重难点上的应用。课堂教学要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出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抽象、枯燥、动态变化等类型的内容比较多,适宜采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或者是采用动画、微视频等方式提高授课效果。以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负载)为例,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路图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分析,难点是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主要是分析负载两端电压、电流的变化,因其是内部动态的变化,不易观察和理解。利用微课多媒体可视化的教学特点,可以将电表的数值变化与波形的变化同步在一起,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借助此微课,教师可以灵活开展教学。如教师先将学生分组,播放微课,提示学生从波形的正半周和负半周的负载电压、电流变化曲线观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与纯电阻性负载波形相似处和不同点,并试着分析原因,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再系统性讲解其工作原理和参数的计算。该重点借助微课来完成,实现了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师生共同协作,改善了课堂气氛,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3.微课在实训操作中的应用。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为工学结合,实训内容的比例很高。通过实训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符合“感性—理性—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在实训的过程中,职业素养、安全意识的培养也很重要。“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比较多,接线复杂,又涉及三相电源,电压等级高,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熟知操作规范和步骤,而教师在实验前常规实验内容的讲解和安全教育是不够的,但迫于学时的要求,也只能在做实验时反复和学生强调安全,示范操作,导致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时间不足,实验效果不理想。因此,将实验的安全要求、操作示范等内容制作成为微课,可以在实验前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观看,加深印象,提高实验效果,从而达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4.微课在习题和拓展方面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习题涉及公式多,计算难,电路复杂,教师可以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详细、清晰地介绍解题过程,方便学生反复观看,益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电力电子技术”是电力变换的主要技术,应用领域很广,如风力发电、柔性直流输电、航天器、轨道交通等方面,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的应用领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因学时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教师可以将各个领域的应用制作成微课,作为拓展学习的素材,给学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观看,扩展学生的视野。
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微课应用的特点
轨道交通专业课程碎片化教学与实践
摘要: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程度,提升学习效果,一直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提出一种理实结合的碎片化教学模式,将轨道交通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利用现代媒体工具、互联网等技术和方法进行碎片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在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后期实现标准化建设及流程化管理。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职教育;碎片化教学
1引言
轨道交通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轨道交通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特点就是在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给行业输送合格的职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设计也应该更具象化、直观化。本文从探索更适合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出发,提出碎片化教学的思路,在轨道交通专业高职教育中利用逐级模块化细分知识点,系统梳理分析课程所包含的知识模块,再以底层知识点为最基本的单元建立碎片资源库。本文以高速铁路概论课程为例,分析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及脉络,找准适合高职学生的碎片单元,并利用现代媒体工具、互联网等技术和方法进行碎片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在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后期实现标准化建设及流程化管理。
2在高职类院校轨道交通专业中探索碎片化教学的必要性
2.1轨道交通专业课程的复杂性、多元性
高职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学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提高学生对混凝土和钢筋等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实践运用能力,文章提出了II型混凝土轨枕制作这一教学任务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便携上网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学生可以轻松获取所需问题的答案。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越发显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对于活泼好动的高职学生,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身为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顺应时展趋势,将手机和网络由被动学习的阻碍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助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深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由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学习任务,学生基于对任务的理解,充分运用已学知识,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分组协作,达成任务。在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提供导向性的针对辅导,及在浩如烟海的网络知识库中为学生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学生这一学习的真正主体也确实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导。在这种多维、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目标明确且循序渐进的学习状态之中,会在没有感受到学习压力之下自主完成课程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主要讲授水泥、混凝土、钢筋等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具有知识点庞杂且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对于实践经验不足且普遍不擅长记忆背诵的高职学生来说,该课程显得知识点过多、枯燥乏味,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且多年来,因受本科教材的影响,其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偏重于材料组成原理分析而不是工程实践应用技术,这也与高职学生未来实际就业方向的需求不符。针对这一教学实际问题,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铁道工程专业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高职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设计李超1李杨2(1.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2.锦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锦州121000)《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学习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首先和最为关键的步骤。任务设计内容应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情特点,拟合就业方向。任务工作量应饱满,难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大多入职土建工程施工员、测量员、监理员等施工现场一线作业技术人员。受学历所限,他们几乎不可能直接进入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从事材料研发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现实,以从事施工现场一线技术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常用工程材料实践应用技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材中过于偏向材料组成及原理分析的内容则应适当删减,节省下来的学时应投入到实训教学,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因具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条件,故《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已实现在一体化实训室授课,且以往多届的实训教学时间均已超过了课堂教学时间,实训条件完善,经验成熟。经过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行业调研、毕业生座谈并结合已有实训条件,笔者设计了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铁道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学习任务,即II型混凝土轨枕制作。(二)任务设计。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应用技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应用具体工程材料制作实际构件。混凝土轨枕是铁路现场最为常见的小型混凝土构件,其尺寸小,制作难度相对较低,适于学生动手制作。尽管其尺寸不大,但制作过程中需合理运用水泥、混凝土和钢筋等常见工程材料,掌握正确的施工操作方法方可成功制作。II型混凝土轨枕作为我国铁路现场目前保有量最大的混凝土轨枕,在后续《铁路轨道》等专业课程中也会详细学习,提前掌握其制作会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在II型混凝土轨枕制作这一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主动掌握施工图绘制及识读、模板加工及固定、钢筋下料及绑扎、混凝土浇捣及养护等实践技能,并最终通过对制作的混凝土轨枕与正规厂家生产轨枕的对比,获取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直观评价,从而加深学习印象。
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包括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将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理与编排,便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提取及使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不断更新资源库的资源内容,同时采用动画、VR等形式呈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课程;资源库;整合;开发
一、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长春轨道交通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起来,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轨车辆技术专业每年都会向长春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但是随着城轨车辆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通过对往届毕业生上岗后的调研发现,城轨车辆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覆盖全面,但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对接不够顺畅,城轨车辆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种形式,理实一体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两种课程虽然教学侧重点不同,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高质量的技能实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亟待优化。通过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便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优化方式。
二、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整合
城轨车辆专业课程的资源整合过程中,遵循广泛收集、重点筛选的原则,确保教学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及实用性,兼顾优质性。教学资源整合成果以课程资源库的形式呈现,其优势在于:教学资源分类整合,形成清晰完整的类别,便于查询及使用;教学资源优质全面,便于教学及科研资料的搜集;资源库持续更新,为校企间的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根据本课程现阶段可整合的教学资源,在课程资源库内设置四个子库,分别对师资、教学素材、企业案例、相关文献进行整合。1.教师资源库。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轨车辆技术专业既是校企合作专业,又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师队伍包括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行业专家,师资信息量庞大。通过教师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整合,然后定期对库内信息进行更新及分析,进一步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建立立体化教师资源库。在教师资源库的建设过程当中,先将校内教师、企业师傅、行业专家的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内容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从业领域等方面。然后按照理论授课、实践授课、社会培训、科学研究、课程开发这五个类别进行整合,同一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同时录入多个分类。通过以上过程,完成教师资源的整合,在今后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的布置时,可直接入库查询,进行信息提取,达到科学分工、择优选取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资源的优势。2.教学素材库。教学素材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内容杂的特点。对教学素材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筛选及整合,既节省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备课效率,又规范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时也丰富了知识点的讲授形式。在教学素材整合过程中,建立教学素材库,将收集到的教学素材分类整合成四类,分别为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动画/视频素材、动态素材。在教学素材库建立的过程当中,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素材的数量,而忽视教学素材的质量。教学素材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欠缺的资源可以进行开发,但绝不能将劣质甚至错误的教学素材收录到素材库中。另外,在教学素材收集的过程中,不要只局限于本校课程组内教师教学素材的收集,可以汇集多方资源,采用多校联合、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强化共享应用,通过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吸收更多优秀的教学素材,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造条件。3.企业案例库。企业案例库建设的原因:其一,城轨车辆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理论性强且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偏大,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容易导致学与用的脱节。其二,教师缺乏实务基础,部分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的工作经验,而案例教学法,又非真实简单的举例说明,所以教师很难编写出兼顾理论知识点和企业工作实际的教学案例。其三,现阶段,因为没有进行企业案例的整合,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及精力,往往直接从网络新闻、报刊杂志上截取案例资料,缺乏对案例的深入发掘和开发。通过企业案例库的建立,可以对行业企业中相关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在企业案例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编写,深入发掘案例的理论内涵,还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点设置思考问题,形成符合教学需要的优质案例。4文献库。通过文献库的建设,将与城轨车辆相关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供教师进行查阅,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加深教师对专业的理解,为课程开发及科研工作提供全面而又专业的文献资料。文献库的建立也为学生完成开放性学习任务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文献资源,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文献库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拓宽视野。文献库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多方收集,购进与城轨车辆有关的书籍;在网上搜集电子期刊文献,必要时进行文献数据的购买;收集行业企业相关技术资料,最后整合入库。资料选取要注重其广度及深度,既要有满足教师教科研层次的文献,又要有让学生拓展阅读层次的文献。要保持文献库的更新,确保资源的实效性。
有关港口认知见习汇报
收获挺大的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更多的东西,整个实训周结束了通过这周的学习认知。一种乐趣,也感受到实践教学的作用,实践教学可以使我更加把知识渗透到脑海中,同时也更为有意义,可以激起我信心与兴趣,当然,这过程中我也发现到自己的缺乏之处,还有很多知识是需要我再继续努力学习,不过这是好事,可以通过不时的发现而来不断的改善,这对于我来讲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次的实训周很有意义,期待下一次的实习!
星期五,年月号。这一天我港航班全体同学戴上了平安帽、坐上了校车前往观赏码头,大伙对这次的观赏港口认知实习都感到很兴奋,动身之前叽叽喳喳谈论个不停。原本是下周五的计划,提前到今天去参观,心情有些兴奋,对真实的港口充溢了好奇心。
预先在网上了解了一下大概的情况:区濒临南海,观赏区的时候。座落在狮子洋畔,地处,紧靠,西望莲花山,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一衣带水。新沙一期工程已建成10个3.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目前10个泊位包括煤矿泊位三个,集装箱泊位三个,散粮泊位一个,汽车滚装码头一个,杂物和通用泊位共两个,采用的机械设备为目前国内、国际最先进。
路途有点遥远,由于区位于。所以在车上大家都选择睡觉或是听歌,终于一路奔走了一个多小时,校车接近了堆场外围,这时大家都差不多醒来了个个都瞪大着眼睛外车窗外看,虽然车还要再开多二十多分钟才干真正到达港口办公楼,但是窗外已经看到各种各样的公司名称,有中粮的中远的粮食等等,也有看到海关大楼、检验检疫机构等等,同时我也看到类似于集装箱堆场,后来我看明白了原来那些堆得一层层的集装箱是海关所抽查的箱子。校车逐渐接近港区了一些码头设备逐渐进入我眼帘,个个伸长了脖子外窗外看,因为外围有集装箱,所以我看到小叉车,然后就是集卡,远远看去,还看到大型设备,例如堆取料机、门座式吊机还有抓斗等等。同时我也关注到颠簸的小路边缘是小铁轨,说实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前往港区的小路并不好走,行驶途中不时的有卡车相对而过。校车颠簸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快到达闸口了这之前我看到中粮粮食有限公司的招牌,同时看到一辆油罐车,车罐身上面写着,仅供装运食用油,那时候看到那黑乎乎的车身,心里不由得噔了一下,难以想象。
班主任联系了区人事部的一位负责人,待我停在办公楼下后,就开始由负责人帮我通关并引导我开始观赏码头,由于我坐在后面,而负责人是前面解说,所以听到东西比较少,不过班主任则在后面给我解说,首先看到应急疏散通道,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所走得疏散平安通道,区有两个堆场,一个是外贸堆场,一个是内贸堆场,而此时在两旁看到内贸堆场,而堆场里面都是排着编号的有煤炭、有矿砂也有铁矿石等等,前面的负责人告诉我说这些煤炭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然后这些散货都是由抓斗跟门座式起重机进行装卸船的路的两旁,都是一排排喷洒水管,据负责人介绍,水管一直在喷洒着水,目的为了清洗过路的车以及降低堆场温度,由于煤炭在高温下容易自燃,所以必需采取措施,降低煤炭损耗,接着。即使如此,经过一堆堆煤炭的时候,仍可看到有一小局部煤炭在自燃并冒着白烟,除了通过喷洒水来减少自燃损耗还可以利用机械翻滚煤堆的方法降低温度,但是总结觉得这些方法的效果都不是很显著,而且挺费工夫的思考应该还有其他比较好的方法来解决自燃这个问题的时候,班主任提出了让我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但似乎国内外的港口码头对解决此问题都无更好的对策。
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煤堆的场地以水泥地面最为理想,地面不宜铺垫空隙度较大的炉渣等物,以防空气由此进入煤堆而增加自燃的危险。场地四周应设有排水沟与煤泥沉淀池,以便排除积水及回收煤泥。煤堆的地势最好比四周稍高一些,以保证排水的通畅,减少水量积聚。尽量在较低的温度下贮存煤炭,避开中午烈日下进行堆煤,以减少热量的携带。粉煤单独贮存时可以用推土机一层一层地压紧,尽量减少煤堆里的空气,这样也就不易引起自燃。煤堆的存放时间应根据煤质牌号而定,一般无烟煤和贫煤的存放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以不超过4个月为宜。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和褐煤的堆存时间以不逾越一个月为宜。煤堆局部采煤后,应防止煤堆顶部出现凸起的面积过大,以减少雨水的聚积及阳光的照射。临时未用的煤堆,有条件的话,煤堆上可铺放一层粘土,夏季也可在煤堆上喷洒一层石灰水以减少煤堆的吸热。煤堆旁应布置足够的水喷淋装置,以便煤堆自燃或外表温度异常上升时降温,水喷淋系统用水可采用电厂处置后的工业废水,以节约水资源。应该强调,采用水喷淋降温是防止煤堆自燃的下策,如果喷水量不足,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另外,有条件的话,应在煤场煤堆中布置测温元件,以便及时控制煤堆的自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