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化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7:08: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古典文化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日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选文研究
在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作出了诸多新探索,不但增加了古典文学选文数量,也力图多样化地呈现各类古代文化。对于国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与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我们的邻国日本就对本国传统文化教育非常看重,鉴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境遇方面的相似性,日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许多经验和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日本在国语教材编纂方面,无论是教材设计、选文体系,还是资料链接、课外阅读等内容都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为原则设计编写,力求展现本国文化特色。从日本国语教材出版看,东京书籍、光村图书、教育出版社等都是日本教材出版的主要出版单位,其中东京书籍是日本最大的教科书出版公司,在基础教育国语教材编辑与出版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其中学国语教材无论在选材还是编写上都较为优秀,可以作为日本现今国语教材的典型代表。本文拟选取东京书籍出版的中学国语教材《新编新国语》(1~3册)作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比较研究对象。从教材的选文系统切入,分析两套教材传统文化教育的异同,进而总结日本国语教材在传统文化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上可供我国教材编撰借鉴的成功经验。
一、关于选文编选背景的比较
传统文化教育政策是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编写的重要依据。中日两国政府为了加强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都实施了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教育作了一系列制度设计,这也是两国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各学段教学目标中都有关于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表述。同时,教育部于2014年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作了详尽指导,对于各学段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作了清晰说明。从认知、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方面看,初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在于“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1]。《纲要》也列举了初中阶段传统文化学习的具体内容,如阅读文言文,欣赏古诗词,了解传统艺术、传统习俗等。《纲要》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归结为“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2]。根据《纲要》的要求,传统文化教育应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将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联系起来,最终的目的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与之相应,日本政府在21世纪初期就对日本《教育基本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教育目标一项特别强调了对本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注重,即“尊重传统与文化、热爱孕育传统文化的国家和乡土”[3],这是以法律形式保障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分量和地位。日本政府在200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2017年修订)将传统文化的学习目标确定为:“接触古典文学文化、体验古典文学世界的美、对古典文学世界和文化产生亲近感。(初中)让学生思索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普遍价值及其能够流传至今的魅力所在,并达到尊重传统和文化,爱祖国和家乡的目标。”[4]同时,日本《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古典作品教学的要求:“奠定学生对古典文化和汉文的理解基础,养成爱好古典作品的态度,加深对我国文化和传统的关心。所选教材,要采纳那些能够唤起学生关心古典文化的作品,容易理解的文言文和格言、成语故事,能使学生感到亲近的古文,以及与学生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作品。”[5]针对中学古典文学教学,日本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情感;一方面强调教学难度要适宜,选编与中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古典作品。对比中日两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设计,可以看出两国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都强调知识教育与情感态度并重,在学习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在传统文化教学难度上,都提出根据学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适宜的教学内容。当然,两国的政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有一定区别,概括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注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结合,从文化自信、国家发展等宏观视角认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而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注重日常性与趣味性,“尊重”“关心”“亲近”是日本《学习指导纲要》和《语文教学大纲》谈到传统文化教育时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可见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和古典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感受传统的影响。
二、关于选文编选体系的比较
从总体上看,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凸显主要是传统文化阅读内容的增加,不但古代文学经典选文占很大比重(全套书古诗文占总篇目数的51.5%),而且教材向外延伸的拓展资料中也有大量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日本《新编新国语》中的传统文化选文数量少于统编教材,但《走进阅读》这一读书栏目却包含大量介绍传统文化的书籍,可供选择阅读;在“资料篇”中也提供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以配合“本篇”的学习。深入选文系统方面比较两套教材在传统文化教学上的异同,将会更明确地认识到两国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不足。具体而言,可以从选文内容、组元方式、选文教学设计等方面比较两国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学的倾向性,而其中的重点则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1.教材传统文化选文类型比较从选文与阅读教学的内容看,两套教材的相同点在于都包含两类选文。一类是古典文学选文,两套教材都遴选古代文学经典,将最能代表本国古代文学创作成就、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作品选入教材,这类选文是传统文化教学的主体。另一类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文,这类选文虽然是现代文体,但其内容却是介绍传统文化的。比如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的说明文,统编教材中的《苏州园林》《梦回繁华》《无言之美》等,分别是介绍中国古代园林、中国古代绘画名作、古典艺术审美的选文;而《新编新国语》中的《鲣鱼干——享誉世界的传统美食》《白川乡——流传至今的人字形木屋顶建筑》《落语的秘密》分别涉及日本饮食文化、古代建筑、传统曲艺。同时,两套教材的传统文化选文都注重文体的多样性,除了文学作品,对说明文、议论文的编选也力求展现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其中古典文学选文,统编教材中分别有古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等文体,日本《新编新国语》中则编入了物语、短歌等文体。与以上两类传统文化内容选文相配合,两套教材都推荐了古典文学作品或传统文化相关书籍,以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统编教材“名著导读”中直接将《儒林外史》《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作为阅读书目,另外每册教材设有《课外古诗词阅读》栏目。与此相同,《新编新国语》在资料篇中也链接了多部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供学生学习参考,如《古事记》《土佐日记》《源氏物语》等,在三年级教材的“用书拓展世界”中又介绍了多部以日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书籍,包括日本古寺建筑、日本传统艺术、日本武士道精神等。以上内容将传统文化教学由单篇选文扩展到整本书,由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对传统文化选文体系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使两套教材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趋合理和完善。当然,中日两国中学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选文内容上也有一些差别。这种差异因素是由两国传统文化教育政策与语文教材编写思路上的区别所导致的,表现为选文内容的倾向性不同,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日本尤为重视中学阶段的母语文化教育。日本中学国语教材将语言知识教学、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与母语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本国语言文化,感受语言的审美特质,将日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日本民族文化的精华,认为“日本人习得国语,就能认识日本历史和文化,具有日本人特有的思想和情感”[6]。因此,日本教育界普遍认为关注母语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内容。《新编新国语》第一册的第一单元便是“感受语言的魅力”,第一篇选文题为《说话的方式是怎样的呢》,这是一篇介绍日语特点的文章,以分析日语语速来说明如何运用日语自由流畅地表达;接着便是《诗之心——发现的喜悦》,通过《云》《土》《虫》三首小诗展现出日语柔美、轻盈、自然的独特美感。这两篇选文从表达与审美两方面呈现了日本语言文化的特质。与之相比,我国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则缺少介绍本国语言文化的选文,虽然《无言之美》《驱遣我们的想象》涉及中国古典艺术,但直接展现汉语文化特点的文章则相对缺乏。第二,由于日本文化传统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日本教材会选取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编选依据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定。如诸子百家散文和唐诗都是对日本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中国古代经典,《新编新国语》选入了《韩非子•矛盾》《论语》及杜甫的诗歌(日本国语教材称其为汉诗),这些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并立,共同构成古典文学的教学内容。同时,《新编新国语》第一册还选入了由古希腊《伊索寓言》翻译而来的《伊曾保物语》,也作为古典文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相比之下,由于两国传统文化形成因素、形成过程的不同,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古典文学选文只编选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以多民族国家的自生文化传统为主,按历史时期和文学体裁选文,将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古典小说等均匀分布于各册教材中。这可能是由于中日语文教材选文分类原则不同,日本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范围不限于本国,而中国语文教材则是时间和国别的双重标准,依据惯例可以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分类。第三,日本国语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多视角地理解与反思问题,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新编新国语》中有一篇题为《看到狼的眼睛》的选文,这篇文章历史性地看待人与狼的关系以及日本狼文化的演变,古代日本人受农耕文化影响奉狼为神,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后,人们开始认为狼是一种凶恶的动物,大肆捕杀狼,从而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生态危机。文章感叹日本狼文化的泯灭,告诫人们观念会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促使学生历史性地看待问题,理性地思考文化现象,这对保护传统文化无疑具有警示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文大多侧重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成就、价值,其文学性和审美性较为突出,但明显欠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解读传统文化变迁及其衍生的社会问题的文章。2.教材传统文化选文编排方式比较从传统文化选文编排方式上看,中日两国语文教材的相似之处是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现代选文一般分散在各单元中,不单独组织单元集中学习。对于古典文学的组元形式,两套教材则略有不同。《新编新国语》三册都单独设立古典文化教学单元,选取古典文学经典,凸显古典文学在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文学组元则按学段设计,七年级两册不单独设立单元,按主题与现代文一起组元,避免了低学段学生学习古文的畏惧心理。八、九年级四册则将古代文学单独组元,尤其第九册基本按文体设置教学单元,目的在于使学生集中学习古文知识,从第七册到第九册的组元设计依据学段实现梯度教学。另外,日本《新编新国语》古典文学组元上的独具匠心之处在于资料篇的设计。《新编新国语》不仅本篇设立古典教学单元,资料篇中也编入各类古典文学赏析、评价及其他学习材料,教学上以资料篇与本篇配合,对古典文学著作作进一步整理和挖掘。比如《新编新国语》第一册本篇古典文学教学内容为《伊曾保物语》《竹取物语》《矛盾》,资料篇中鉴赏的作品为《古事记》《土佐日记》《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方丈记》等;第二、第三册本篇中的作品是《枕草子•徒然草》《平家物语》《汉诗》《万叶•古今•新古今》《奥州小道》《论语》,资料篇中的作品为《清少纳言和紫式部》《汉诗的世界》《接触古典艺术》《〈奥州小道〉之旅》《古典的语法》等。由此可见,日本国语教材的古典教育是将古典选文与古典作品评论结合,资料篇中的内容或是对本篇教学篇目的背景、理论介绍,或是相关材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学习本篇,也增添了阅读趣味。
三、基于选文比较的几点启示
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而在教学中渗透、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神圣职责。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课内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濡染传统文化的光辉,并体现在行动中,如此方能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日常;行动
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摆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时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借助大学语文课程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传统文化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具体的日常行动中,而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在知识考试之外,主要还应在行动中验证。
一、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想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就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传统文化。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内心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濡染这种文化。
(一)通过热播影视剧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智与美
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1加强中医本科人才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日本高中语文教育改革启示
摘要:本文主要研讨日本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改革的面向及其启示。首先从日本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入手,分析日本高中语文科目的改革要求,得出重视实践和追寻传统的两大面向。其次从日本《第三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草案)出发,探讨日本语文教育改革目标背后的深层社会心理。最终,将日本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与中国现今的教育导向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对中国高中语文教育有所裨益的经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中国;日本
从历史角度而言,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中华文化的直接影响,同时至今依然在事实上处于汉字文化圈之中。此种文化联系反映在现有教育体系之内,则体现为中日两国的语文教育共享部分内容资源和文化资源。由是,日本高中阶段语文(日本称“国语”)教育改革的基本面向及其经验教训正有如他山之石,其中的优秀部分将为中国语文课改带来积极的教益。
一.《学习指导要领》对于语文科目的改革要求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要领》)每十年制定一次,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部分,其文本地位类似于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其中,每次的细则改订都规定着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日本高中阶段现行的《要领》于2008年(平成20年),从2013年(平成25年)开始实行(数学和理科从2012年开始实行)。针对之前旧有的《要领》,其改革方向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涉及语文教育。首先是充实言语活动(见于日本文部科学省:《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改订要点》),即:起始于国语学科,延展至其他学科,注重扩充针对提升批评、论述、讨论能力的学习模块。在重视个体与社会联系的日本,这种从语文教育出发的能力几乎构成了社会人生存能力的基础。为达到这一标准,侧重于实践的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从语文课程的课时量而言,在本次教育改革以后,高中语文的标准学时数从18个增加到了19个(见于日本文部科学省:《高中各学科教学科目及标准学时》),这一改革措施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具体课程的调整,相对于原有的六个模块(国语表现1、国语表现2、国语综合、现代文、古典、古典讲读),调整后的课程(国语综合、国语表现、现代文A、现代文B、古典A、古典B)增加了现代文的比重。这种对现代语言典范的沉浸式学习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从而间接提升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是充实与传统和文化相关的教育(见《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改订要点》)。现阶段日本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囊括许多方面,如历史、宗教、古典、武道、传统音乐、美术,甚至与衣食住相关的文化知识,集中于国语、保健体育、艺术、家庭、地理历史、公民等高中教育诸学科之中。和语文教育相关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古典这一层面,即对古文和汉文的学习和理解。鉴于汉语和汉字文本对日本文化形态的深远影响,先秦古典、唐诗、成语在日本语文教育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此外,由于语言的变迁,日本的古典文献对于现代人日本而言,也已经非常晦涩难读,对于这方面的授业也在持续进行。这一面向古典的教育方式并不在于浅层次的背诵,而是注重对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核的理解,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的亲近态度。
二.日本语文教育改革的预期结果
高校古典舞蹈教学模式分析
我国具有深厚的舞蹈文化,传统的舞蹈代表我国不同时期的艺术发展形式,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瑰宝。古典舞在我国高校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舞蹈学院是我国古典舞教学的代表院校之一,经过长期的古典舞教学模式探究,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系统,我国古典舞教学发展光大。
一、高校古典舞蹈教学的概述
中国开展古典舞研究最早的学校是北京舞蹈学院,从1980年开始设立对应的古典舞教学活动,通过系统性地研究古典舞,将其融入教学中,用实际的教研成果展示古典舞在教学方面的突破。北京舞蹈学院的资深学者与专家花费10年时间,逐步将原有的基础性古典舞教学转为高等教育方向,并在此期间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古典舞教师,他们曾为古典舞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自此以后,其他院校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带动下开设古典舞专业,为古典舞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现今古典舞已然是高校舞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仅融汇几代舞蹈人的努力,更是将中国的传统舞蹈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培育高素质的舞蹈人才。古典舞将我国古代文化生活更好地彰显出来,不仅通过肢体展示当时的舞蹈形式,还通过肢体语言向世人传递中华文明,所有古典舞具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的每个动作都有深意,每个舞步都要表达情感。古典舞的关键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个舞者,如敦煌舞没有专门的舞蹈资料,很多舞蹈动作都是从敦煌的壁画上临摹下来的,这就要求舞者将固定的动作进行流畅组合,每个动作的过渡都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构建古典舞的教学模式
1.现存的古典舞教学模式
(1)衔接型古典舞教学形式古典舞教学活动中衔接型教学模式是关键,该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让艺术院校中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系统性衔接。简而言之,即具有中等专业教育的教学基础,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该类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完整的学科建设、雄厚的师资、稳步的科研水平、较强的学生素养。(2)创作型古典舞教学模式关于古典舞发展方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典舞剧目创作研究和表演形式研究,通过这两点能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永不停歇地进行创新才是这个时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真理所在。高校开展古典舞教学活动要有雄厚的资金作支撑,通过不间断的创新活动让发展更平稳。近几年,很多好的古典舞剧目涌现出来,它们具有特殊的编排形式和表达形式,教师通过创新古典舞的编排方式提升自身的编排能力,训练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使学生在契合古典文化对古典舞的人物表达和文化体现上有新的突破。很多舞蹈教师推陈出新,将古典舞与现代舞或者街舞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舞蹈形式,通过古典诠释现代,通过现代解读古典,现代舞蹈形式与古典舞蹈形式的配合可谓相得益彰,为古典舞的发展添砖加瓦。
初中文化教育现状及意义2篇
第一篇
一、农村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在农村,许多家长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本着“树大自直”的家教思想,更别说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坏习惯。有的孩子没有劳动习惯,缺乏自理能力,处处依赖家长;有的孩子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骄纵蛮横的性格;有的孩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以啃老为荣……这都是缺乏起码的《三字经》《弟子规》中相关内容教育的恶果。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将来对家庭、对社会能做多少有益的贡献。众所周知,由于受升学率等功利化因素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不少农村初中除了重视必考科目外,传统文化教育十分薄弱。于是,初中学生中穿奇装异服、出口成脏、打骂老师、厌学弃学、追星媚洋、自杀凶杀、读书无用、盲目攀比等不良观念和现象屡见不鲜。
2.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我们常说孩子就像一块空地,不种上庄稼就会滋长杂草。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各种不良现象日益凸显:不守孝道、不懂感恩、不讲信用、金钱至上、见利忘义、享乐主义等无时不在腐蚀学生的心灵。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一、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原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讲究自然,防止生硬刻板。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素材。比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建筑、陶瓷等。要讲究“因势利导”,形成正确启蒙,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亲子教育,共塑儿童完美性格。
二、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
1.形象教学法
幼儿的思维方式,0-3岁是直观行动思维,3-7岁是具体形象思维,7岁以上才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面对幼儿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选用图画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形象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示、图文等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进行教学的方法。
2.表演教学法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背景探讨:困境与机遇并存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毋庸置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留存下来的文明典范,蕴藏着中国精神的一系列密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开阔文化视野,陶冶艺术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和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精神上找到自己的根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可以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潮流中,保有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仁爱、尽责、诚信、正义等积极的社会风尚,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复兴。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教育正深受“内忧外患”之扰。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一直未能顺利地在社会环境中继续发展。先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思想的打击,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的教育环境,后是期间的挫折,到后来应试教育带来的重压,传统文化遗址未能在人们的心中稳固形象。改革开放后,全球化的潮流形势又给传统文化及其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科教兴国、应试而学等重实用价值的功利教育理念又使“文教”受到抑制,承载着大部分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学、艺术类课程被视为无用之学。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大多也是“民族固有文化的缺氧者”,他们要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中青年,要么就是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年轻一代,没有机会接受传统文化典范的熏陶,“文化知识量偏低,文化情感单薄和教育意识不足”。以上诸多原因,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体系在现代教育中屡遇挫折,问题重重。比如,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上,要么比较单一,认为仅仅是学习“四书五经”;要么过于艰涩,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上,过分依赖课堂教学,重知识技能,轻情感体验。在传统文化的学习理念上,更多的是虔诚的模仿或者是没来由的怀旧,甚至在有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只是一个“造型艺术”,仅作为展示宣传和吸引眼球的道具,而缺乏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蕴。近年来,社会对文化软实力的需求和重视日益上升,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大环境的变化,让传统文化教育回归到了民众的视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代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是国家未来几十年整体文化水平的直接体现。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又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如何突破传统教育的困境,创新教育手段,让青少年能够走近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在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展开,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特点。参照钟启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解释,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将学生置身于生动的、现实的、有趣味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传统文化的知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与原则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优
1.对话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和操作,是一种从直接经验中进行学习的“做中学”模式。它重视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注重学生对外在社会的关注,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充分重视学生内在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这样的活动中,传统文化不再是从现代文化中被割裂开来的标签,而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生活。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寻找家乡的味道”引导学生对家乡的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探访老作坊、学做家乡菜、回忆老味道等系列活动中感受乡土文化的亲和力,了解其中的民俗民风,品味其中蕴含的人生意趣。
2.开放与灵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课程形式,从内容上看,可以因地因人制宜,从组织形式上看,不受太多原则和方法的束缚,从时空安排上看,学校、家庭、社会都可以作为活动的场所,在评价方式上也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自由的环境可以突破以往传统文化给人刻板、僵化的印象,给目前仍处于复兴发展初期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大的自主发挥余地。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摘要: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够始终在世界文明的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皆因我们有绵延不断、薪火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作为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就更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然而近几年的“国学热”暴露出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书院、学堂遍地开花,但师资的低层次化、教学手段的简单粗暴化、教材选择的随意化甚至粗陋化都使这些地方成为敛财的小作坊,很难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应让我们提高警惕的是借机愚民、传教。要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建设专业的教育团队,学校、家庭齐配合;必须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陶铸性灵,砥砺人格。
关键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是基于我国教育和道德现状经过审慎思考提出的。如王开岭所言,“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逻辑说教和结论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信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①回望传统的经典教育,“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在解决信仰的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结果是,“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②中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立基树本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陶冶高雅情操、铸就君子人格,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大有裨益。从个人层面讲,“仁者爱人”的大爱思想、“民胞物与”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社会层面讲,可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国家层面讲,培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观念,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关乎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本文以鸡西实验中学为例,探讨在中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队伍建设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由学校和家庭努力之。由于功利化的教育观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初会不同程度遭到非议。教育者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也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受到制约。建设好施教者队伍,把教师和家长全面纳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来是有效实施国学教育的关键。(一)做好顶层设计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谋篇布局“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白虎通•三教》)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组织好校园经典教育,教育的领导者必“先之劳之”,从研习《大学》《论语》等经典开始,确立“明德、致知、务本、日新”的人文核心理念,使校园教育体系德行光明,与日俱新、与时俱进。建设“智慧的领导文化”:以“四化”建设人文队伍,化修养为品德———明德、化知识为智慧———致知、化理念为行动———务本、化创新为制度———日新。以“不迁怒、不贰过,无伐善、无施劳”的国学教育理念开展工作。通过分享研习经典的心得,提升教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素养。(二)着力培养师资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地生根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校要着力建设“清高”的教师文化:“清”是清白、清醒、清正廉洁,“高”是高雅、高贵、高风亮节。“清白”的教师文化是不同流俗、固守德操的精神风范。鸡西实验中学的教师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师工作相结合,创作了《鸡西实验中学教师人文修养歌》。还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组织教师赴人文名校学习,如北京一零一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采取“请进来”的方法,邀请孔子七十五世孙、儒学专家孔海钦赴学校讲学,师生、家长通过听取《国学思想与当代教育》《中华文明与齐家之道》《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等专题讲座以实现对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启蒙。成立鸡西文儒书院,系统开展国学教育师资的培养。借助“互联网+”,以微信群为平台创办《论语》一社、《论语》二社、《大学》、《道德经》、《弟子规》国学研习社。派副校长担任社长,通过微信群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学习机制。定期开展以交流研讨为目的的“文儒雅集”、国学知识竞赛以及太极拳、书法课等活动。当前国内中小学担任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的多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教师,这使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一个单独的学科,不利于全方位传统文化育人。因此,要树立全员学习国学的理念,提升教育者自身的传统文化水平。当数学、物理、体育教师在教育中适时引经据典时,学生们印象更深刻。因此,学校可以不分学科开展《论语导读》的网上微课堂,以“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学教师队伍”。①(三)构建书香家庭涵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家风学校教育如不能得到家庭的支持仍然不能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氛围。把学生家长组织起来,成为课堂教育之外的学习者和教育者,才能更有效、更扎实地做好国学教育工作。互联网提供了组织可能,建立好互联网学习平台可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儒清音•公益国学诵读堂”成为鸡西实验中学师生、家长共同学习的线上平台,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风讲堂、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加强沟通,推广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方能赢得更多家长的认可。
二、课程建设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载体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客观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强,求知欲望强,并且乐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的同时,国内的大学生成为首先一批受到影响的人群。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厌恶陈旧呆板的事物。在大学的任何一台晚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的摇滚音乐、流行舞蹈,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节目越来越少。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而厌恶陈旧事物,这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确实的重要原因。
2.西方文化强势入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与此同时,世界也处于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打开国门,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中,接触并了解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大学生作为年轻人,思维活跃,对外来事物反应敏感,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外,近年来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的交流逐渐增多,更多的中国大学生有机会到国外的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3.高校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达,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首先,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教育,使孩子失去了传统文化教育了解的土壤,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孩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偏见。其次,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课本,而课本上的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有限,内容远远不够。同时,应试教育致使中小学教育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重视“语、数、外”而忽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的传播受限。第三,社会给予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关注的是社会热点,注重的是吸引众人眼球,忽视了被掩埋在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由以上可见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知识途径的欠缺。
二、重塑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对策
1.加大高校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首先要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道德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两课”中恰当的引用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能使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引进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背景的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并对现有的非专业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系统培养。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授课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重大课题和项目。最后,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达到“以著供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读本,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