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22:23: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古代文学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细致探讨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及其必要性,最后提出改革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贡献绵薄之力,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培养出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占的比重极大,同时也是社会建设与发展阶段保障人才供应的重要措施,充分保证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助力社会建设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是成人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逐渐了解与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体系、古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追求等,这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强化人才培养的水平,并有必要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用以助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实向前推进。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
课程思政指的是构建起全员、全程、全过程育人的形式,用以逐渐加强各种课程类型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程度,使其他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同步进行,从而逐渐在教育工作中形成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且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教育的最为根本任务,切实优化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实效性。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则可以全面提高教学所取得的成效,从而在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品质培养,令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以更加饱满的情绪状态面对各项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效率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之中逐渐构建起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核心的创新性教学形式,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并且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的目标。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也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进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
古代文学课教学研讨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科目,这门课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它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就是从民族文化典籍中挖掘优秀的文化思想,引导当代青年到经典作品中去了解中华文化,到经典作品中去了解贤者们的聪慧,到经典作品中去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研究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现状与发展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现状分析
1.时代变迁与认识偏颇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方向迷失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膨胀,整个社会更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工具化。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大学校园,古代文学远不如经济、法律、新闻、公关、市场营销等课程来得实在。学生普遍认为多背几首唐诗宋词不如多考过几个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更能获取就业机会,所以,在古文学课上看外语书、背外语单词的大有人在,在下面看小说、杂志的也不乏其人。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文学可学可不学,更不愿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多数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就是语言。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这门课离现实太过遥远,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这恰恰是忽视了文学与语言的必然联系,忽视了文学是语言载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其实语言和文学是彼此关照的。尤其是古典文学,它不仅包含着文学意味,又不失中国古文明文化和经典语词。
2·教学时数的缩减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流于条框的阐释经过几轮的教改,一般院校的古代文学课均降到200课时左右,甚至更少。于是,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停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简单勾勒。教师讲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学史》,而与之配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则很少有时间顾及,即使对部分作品进行分析,也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很少有时间对具体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另外,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总是把结论性的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给学生,至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对作品进行更多的剖析和理解只会使已经很紧张的课时变得更加紧张。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课后很少关照古代文学,考试的时候,也只是提前几天苦背,在考场再一股脑地全部交给老师。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少数民族文学的缺失导致古代文学教学的单一性使用最多的文学史教材有四部:第一部是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964),这部文学史目前是受批评最厉害的一部教材。第二部是章培恒、骆玉明编撰的《中国文学史》(1996),但教材内容偏重“心理”或“人性”。第三部是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8),但疏误不少。第四部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9),这是一部现在使用较多的一部教材,包容性较强,吸收了大量较新的研究成果,但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拼合、观点重复和论证混乱等现象。该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另外,《中国文学史》从其涵盖的范围来看,应该是指整个中国(包括少数民族)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综合。而已使用过的四部教材无一例外的都只有汉族文学,对少数民族的文学很少提及。其实,少数民族并非没有艺术水平比较高的文学作品,比如《格萨尔王传》等等。中国文学多样性的特点除文体的多样性外,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民族的多样性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对文学史上所强调的主流文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以其特殊的民族风格和气质展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标准,丰富了华夏文学宝库。在教学中如果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教学,只能使课时更加紧张;如果不加入,少数民族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技巧以及所蕴含的民族个性就会悄然流逝。
二、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改设想
国学素养培养古代文学教学探讨
【摘要】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古代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加强对国学素养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极为关键,只有如此,才能将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互相渗透的作用发挥出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奠定扎实基础。本文第一部分对国学素养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提出了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国学素养;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具体策略
大学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时期,此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国学知识,找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之间的契合点,这才应该是大学生必须要具有的基本素养。在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开展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及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解读,在把握其精髓的同时,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获得更加持久的发展。下面将围绕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古代文学教学进行讨论。
1国学素养概述
国学素养,是指通过对大量国学经典的阅读与研习,在对国学经典有正确认知的同时,灵活运用其内容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通过长期以往的国学经典研习之后,学生能构建起良好的价值体系,并且自身的涵养、素养、品质等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简言之,国学素养折射到教育中,其实就是一种人格教育,以不断的修身养性来孕育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当代大学生基本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个性张扬较为张扬,再加上网络的不断普及,他们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必然会有些偏差,加强对其国学素养的培养,势必能让大学生在不断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吸收过程中,逐渐受到有效的熏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弘扬与传播。
2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分析鉴赏古文作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职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有必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依据,通过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职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主干核心课程,它一方面承担着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庞大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能够正确全面地解读各阶段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能力的任务。但是由于受到“重知识而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未来教师岗位的职业需求,因此对该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
依据调查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原则,以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笔者制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通过综合分析问卷结果,笔者发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明显地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锻炼的教学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内容多课时少,无暇顾及能力锻炼。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庞大,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个部分,系统讲授从先秦至近代各个历史阶段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各种文学体裁的兴衰变异、各种流派风格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由于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代文学的授课学时受到了极大的压缩,目前每个学期每周安排三个学时,分四个学期讲授,共216个学时。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略讲文学史,压缩讲解分析文学作品的篇数,显然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谈论古代文学史的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公关文秘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中文系教学课时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门专业主干基础课。涉及古代作家、作品、文艺思想等诸方面内容,牵扯到古代汉语、古代文论、古代文化、古代艺术以及训诂学、考据学等多种领域的相关知识。学好这门课对于中文系学生打好专业基础非常关键,在培养中文系大学生文学素养和文明素质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是当代大学古代文学史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的历史。但在传统的古代文学史课中,有不少人习惯于把这门课看成是一门纯理论性的操作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偏重讲述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而对于“史”的要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有甚者,本课程的名称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师生称其为“古代文学”课,从形式上省略了“史”字,从而在内容上也忽略了“史”的教与学。这种普遍存在的意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讲述艺术成为主要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文学史的肢解,使学生窥一斑而难见全豹。强调识记、理解、表述和分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固然是一项重要手段,但还不足以替代整个课程的内涵。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古代文学史”课程中“史”的分量,使之真正成为文学史课,而非单纯的古代文学知识的罗列。史学家梁启超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然则凡属史的范围之事实,其必于横的方面最少亦与他事实有若干之联系关系,于纵的方面最少亦为前事实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历史的横断面上与当时的政治事件、经济政策、文化背景甚至社会动乱、民生疾苦都多多少少存在某种联系。在历史的纵向面上,每一种文学现象总与前前后后的历史时期有所关联。讲授古代文学史课,就不能忽略这些因素。反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了“史”的性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简明叙述基础知识,着重分析,加强各个知识环节中的规律探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思考人类社会、把握社会实践的能力。那么怎样做到借鉴“史”的教学思路呢?又怎样在文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这里以唐代文学史教学为例略作说明。
一、注重文学史的整体性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古代文学史课的教学内容即是中国整个历史时期中的文学状况。教学过程就要以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为全局,将各章节的具体知识纳入到全局范围中予以考察。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批评等内容都包括在内,组成了一个研究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文学的演变,试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把文学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授课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授课类型。例如,唐初五七言律诗的定型问题,就要从先秦时期的五七言诗句讲起,到两汉时的五七言民谣、文人诗,直到沈宋在其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可以举出相应的诗篇进行微观分析。再如讲述歌行体这一在唐诗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概念时,就必须明确歌行是一种开放性、流动性很强的文体,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受其他诗体的影响。
歌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行”为主的汉代歌行;以“篇”为主的魏晋乐府;“歌”、“行”并称的陈隋歌行以及唐代乐府七言歌行。由于历代文人在字法、句式、篇章结构以及声律方面不断丰富创新,歌行的体调在初盛唐发展到了极致。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引导学生贯穿起不同时代的零散知识,并由此深入接触了诗歌特性、语言规律等深层次的问题。以整体观的文学史教学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文学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以宏观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学史中的问题。
古代文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因课时减少、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较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明显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分类评价学生、挖掘传统文化精华、重视古诗词吟诵、介绍学术新信息等形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课时减少带来的消极影响;课堂讨论和撰写小论文、创作古诗词,有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撰写小论文;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部分高校国际教育专业和新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此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浩若烟海的文学遗产,时间跨度极长,作品极为丰富,因而所需课时相对较多。此课程除了传授文学史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承担着提升学生文学鉴赏和写作等方面能力的任务。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开设了更具实用性的课程,大幅度压缩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课时数,这使得原本就略显紧张的课时更是捉襟见肘。学生受公务员考试、考研(非古代文学专业)影响,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这非常不利于他们正常的学习。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不高,原有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可以说,当前的教学现状,难以满足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教高函〔2018〕8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打造成有难度和挑战度的“金课”,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个转身都有可能留给学生美好的记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对文学研究方法的研习,需要研读教师的科研论著,也需要课堂教育的体知”[1]。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学生,尽可能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取得进步。(一)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置问题,分类评价。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就必须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不同性格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评价策略,以期所有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对那些大胆、勇于表现自我的学生,应多提问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对其回答应在赞赏的同时客观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这类学生进步。对内向、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的学生,教师最初提问应以较易回答的简单问题为主,对其回答应以鼓励为主,使其增强信心,更愿意主动去学习。当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并尽可能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空前高涨。(二)挖掘传统文化精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浩若烟海的文学、文化遗产。继承其精华,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而且,因为“文学作品在描写、抒情、个性化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相关文化内涵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细致、鲜活的显现”[2],所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体认传统文化”[2],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来进行文化传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也是对在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重要指示的积极响应。作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尽力挖掘出课程中蕴藏的文化精华,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和强国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资源非常丰富。许多优秀作家,一生艰辛、坎坷,却始终具有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始终不忘对国家的忠诚、对民众的眷念。讲解相关内容时,教师除了围绕抒情性、表述方式、文体特征、个性化等概念进行文本阐释外,更应该突出表现其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讲解屈原《离骚》诗篇时,就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事迹,让学生深入理解屈原作品中的爱国情怀。讲解杜甫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对杜甫的生平遭际做深入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欣赏的杜甫诗歌。课堂上,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这些诗句的理由,再进行补充、总结。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上课时的发言就比较生动、精彩。学习白居易诗歌时,强调了白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关怀;讲解苏轼章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苏轼乐观旷达的精神。实践证明,通过积极主动地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个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三)用富有新意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随着信息交流日益变得迅捷、方便,大学生更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思维活跃,更喜欢新奇、生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教学时,应尽可能考虑到这一点。这样,教师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其学习主体地位的被尊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时,除了运用文字外,教师还要尽可能运用其他元素来刺激学生感官,提升其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在课堂上使用的幻灯片中插入一定数量的精美图片、音频资料,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精选中国大学MOOC网或者超星视频上一些名师授课的精彩片段给学生播放,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在讲解《离骚》《长恨歌》时,播放了相关的诗歌朗诵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优美的画面、悠扬而悲怆的音乐吸引,都情不自禁地盯着屏幕看,很自然地跟着吟诵。学生在感受深沉诗境的基础上,也记住了诗篇中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另外,为学生提供一些形象性的知识信息,例如用多媒体播放作家画像、作品的重要版本图片等,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重视古诗词吟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吟诵诗歌对于理解诗歌含义和思想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叶嘉莹先生曾言:吟诵诗歌“能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与自己读诗时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令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不息”[3]。吟诵诗歌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诗词的经典诵读视频,如乔榛和丁建华朗诵的《长恨歌》、方明朗诵的《蜀道难》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更好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当然,教师也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诵方法和技巧,如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低沉一些,仄声字要读得相对短一些、响亮一些;五七言近体诗句子的节奏应该是“2-2-1”“2-1-2”“2-2-2-1”“2-2-1-2”;词的朗诵,也要注意格律和平仄要求。另外,诗词在吟诵前也要特别注意理解诗词内容,确定情感基调。(五)介绍学术新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学术新信息、新动态,使教学始终贴近学术前沿,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课堂上最能够吸引学生的,往往是教材之外的一些内容,特别是与课本内容同中有别的学术新动态。当然,给学生作相关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尽量找权威期刊上的合理观点,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为学生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做一些启蒙工作。
二、优化教学策略,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与实践
【摘要】中华文明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对当代国民的行为意识、思维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深远的影响,古代文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也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国学素养;古代文学教学;培养策略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的转变。高等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前沿阵地,在开展教学改革中,也要积极迎合市场需求,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文学和国学素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渗透国学素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质,提升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具有正确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因此,高校要将国学素养培养融入到古代文学教学中,发挥其育人价值和育人优势。
一、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互相渗透
国学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其中渗透的不仅是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知识,更是各种思维观念、道德理念和价值信仰的碰撞与融合,是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和学派的文化印记。在开展国学学习中,需要借助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有效解读和深入研究,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开放古代文学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设备和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大大推进了古代文学教学进度,使得教育教学方式完成了历史化的变革。本文将主要探讨一下这种新型教育技术在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堂中的创新应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加大古文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集成化处理力度,摆脱原有僵硬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在多彩的文学世界中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教育形式,打破原有教育传统模式的束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古代文学;应用策略
灿烂的古代文学积淀了众多历史文人的智慧结晶,对后人的教育意义很重大。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古代文学课程旨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引领学生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逐渐强调自己对知识系统化的掌握和应用。而在现代教育背景的大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拉近了期望与现实的差异,其通过特殊教育形式满足了学生追求教育自由化这一大需求,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作用下其作为解决教学矛盾的工具,能够使成人高校学生适应现存社会生产关系,在新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具有正确的意识形态,使得学生产生预期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思潮,推动古代文学教师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深化对教育的认识,教师有意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无形中得以提升。下文将主要针对开放教育古代文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探讨。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物。科技不断发展,一些人的思想意识发生极大的改变,专家开始致力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经过不懈努力新型教育技术问世,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对教师行为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问世将教学现代化口号落实到实处,其能够真正优化教育内部结构中不合理的因素,有效消除了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避免其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消极阻碍影响。现代教学技术由原有的文字教学转向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推动资源共享,弥补了教师教学不足。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其以图像视频的方式出现,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结构体系。另外,此技术能够为教师系统的教学提供可能,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满足现今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的各项要求,其引发了教育结构的变化,教学内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变化而变化。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知识形态,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简单化。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系统的观点,为教师提供前进的方向,其与教学紧密-相关,能够延伸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应用教学资源,其能够优化教学配置,在信息技术的中介作用下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得以优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武装下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精选教学内容,能够加快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度。现代教育技术消除原有教学模式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不符的这一主要矛盾,技术与教育完美结合,有效提升了知识传播速度与速率。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可行性
人文教育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概述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综合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从这种意义上看,人文性是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基础所在。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历代作家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是先人生活信念和人文情怀的艺术外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古典文学知识和承接传统文化,还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其道德修养,提高其对美的感知能力的重要任务。
1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即在于“通过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命运有一种担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一分子对于全人类的责任”[2]。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层级推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推崇个性和个人价值,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日益淡化,存在着一种忽视精神力量的物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在物欲横流的喧嚣社会中,传统民族精神的回归尤为可贵。强烈的道德意识及责任感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从有记载的中国历史开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先人思想行为的核心。例如,屈原为实现美政理想,“虽体解吾犹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李白在61岁尚且主动请缨杀敌,为国效力;以婉约风格著称的女词人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后,写下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怆之句;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在病重之际还在不断地告诫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在66岁高龄时仍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文天祥被俘后虽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律;林则徐贬谪伊犁时,常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秋瑾在留学途中写下“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面对近代中国备受西方列强凌辱的社会现实,梁启超满怀豪情写下《少年中国说》,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等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讲述先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和震撼其思想,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其树立起“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2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已在《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一文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人文教育是育人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即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和情操。然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构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不当行为的屡屡出现,反映出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的缺失。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内容和特点,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对古代士人理想道德影响深远的“四书五经”,其中不乏古人对人格修养的记述。例如,《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君子的基本要求;《中庸》载“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要求君子具有修身、事亲的美德;《论语》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主张君子应取物有道;《礼记》载“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明确指出完善个人道德修养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基本途径;等等。除此之外,古人还通过自律内省作为传统的道德修养方式来实现理想人格,形成道德自律,以期最终成为“君子”。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成长无一不与自我道德的完善密切相关。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古代杰出人士的理想人格教育,使之成为大学生的道德典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内省与自律意识。
3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能力
古代文学教学人格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灵脆弱,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自觉地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自身较为全面的人文素养,并使其发展成为一种积极的自我转化过程,其本质性的转化应当是人格教育。古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传授古典文学知识、培养大学生对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既是大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文学即是人学”(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古代文学教学应以此为基准,牢固树立培育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现代意识,通过对作家的思想性情与所处环境及生平遭遇、性格心态的具体分析,积极探寻有益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结合点,因为“任何健全人格的构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当前经验与以往经验在文化积累中的一种综合”。为此,古代文学教学应在“授业”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传道”和“解惑”的作用,即通过解读古代文人思想及作品内涵,帮助当代大学生解决精神上的困惑,为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而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人格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想”的人格教育,“入世”的人格教育,“出世”的人格教育。
一、“理想”的人格教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应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过去的古代文学教学,一般看重于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总结,而对如何利用古代文学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等诸多问题,则很少重视。实际上,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中关于人文精神的品质、人格修养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例子不胜枚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就把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作为其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诉求。儒家所要追求的内在人格理想是要达到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突现的是个体很高的道德价值修为,儒家常把仁义礼智、孝悌廉耻等视为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要求社会中的个体要积极地塑造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大学》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致其知。”
即把完美的理性修为作为其人格完善的必备条件。儒家所要追求的外在人格理想是要求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去理政治国,可以使天下永享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正所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的进取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长久不衰的吟诵主题。以上这些都指出了理想的人格不仅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而且要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论语》里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明明知道“道之不行”,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以身实践的人格范型是后来的仁人志士强有力的榜样。它对后世的影响甚大,许多文人都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从先秦文学、汉魏六朝一直到元明清文学,不仅篇篇佳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因子,创造出篇篇佳作的文人骚客更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例如,先秦的诗人屈原,在今天的文学史中,我们是把他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实,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中,他首先是一位爱国人士,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次才是他倾吐不幸政治遭遇的伟大诗篇《离骚》。他那忠君爱国的思想同他的诗篇一样永垂不朽。东晋末年的大诗人陶渊明,虽然开创了田园诗派,基本称得上是一位隐士,可他也有过三仕的经历,也有过“猛志固常在”的理想,依然是生活在那个动乱的晋末并关心社会现实的人。
唐诗中,杜甫悲天悯人的儒家情怀,忠君爱国的人格魅力丝毫不逊于屈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些诗句造就了一位“诗圣”形象,也是千百年来感动我们心灵的主要因素。同时代的李白,虽以“诗仙”名世,可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一生都在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甚至不惜入永王李璘幕而造成了晚年的政治悲剧。中唐的白居易关心社稷民生,他的诗歌为君为民为事而作,晚唐的李商隐在牛李党争中夹缝生存,还不是为了实现“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理想?可见上述这些宝贵的人文精神,早已成为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条红线,古代文学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
二、“入世”的人格教育大教育家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诗大序》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意义和作用。这种崇尚德政仁义的诗教文化,把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理想化。此后,以诗歌救国救民、针砭时弊就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古代文人往往把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并在追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这不仅体现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更主要的是体现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意识和行为准则。这种“入世”的人格观念体现在创作实践上,就产生了大量的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形成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汉末魏初,社会动乱,硝烟四起,“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众多诗人感同身受,“缘事而发”,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诗歌。
曹操是一个用五言诗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人,《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作品思想深刻,笔力深厚,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真实场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诗亦是史,明代钟惺誉之为“汉末实录”。曹植的《送应氏》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洛阳城被焚烧后的情景。王粲《七哀诗》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亦是对汉末动乱现实的高度概括。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当推“诗圣”杜甫,他的诗十分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矛盾和历史状况,不仅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描绘可补史之缺载,即使是抒情诗,情之所系也未离时局。更难得可贵的是,他对天下黎民的关心、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是一个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情感的自然流动过程,这恰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推己及人”。可以说,杜甫的一生在用他的生命丰富着儒家思想的内涵。他的一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普通的人,平凡的一生是可以做到人格的完善的。而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一位平凡的人,在阅读杜甫的《三吏》《三别》时,在吟咏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候,不应该身受感动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