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海报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21:1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益海报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谈当代数字媒体艺术公益海报设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表现出很强的活力和冲击力,为现代公益海报的发展提供了符合当代潮流的新兴技术和美学支撑,从而人类社会文明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它帮助公益海报摆脱了传统设计形式的束缚,利用鲜艳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形符号化设计不断冲击着观众的感官神经,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甚至听觉等方面的多样化体验,也大大推动了公益海报传播的效益性、快捷性和覆盖性。本文旨在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设计特点来谈谈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发展。
关键词:公益海报;数字媒体;设计美学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为一体的一门新兴艺术。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是人的身体的延伸。数字媒体艺术相对于传统媒体艺术,不仅改变了表现形式和视觉语言,还提高了传播的效率。从杜尚的达达主义到安迪沃霍尔的大众流行文化,都将人的设计情感与电脑设计创作相结合,使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并以一种新产物呈现在观众面前。李四达在《数字媒体艺术史》中提到,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内容有艺术设计(艺术层)、信息技术(科技层)、大众传播(媒体层)、和社会服务(应用层)。1从其应用层来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但更多表现在广告设计、建筑和工业设计、多媒体产品设计、网络媒体设计或展示设计等。这种创作设计行为本身就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艺术创造性活动,特别要求设计师或艺术家按照人们对美的规律来设计或者时展中的艺术设计美学探究的需求来创作和呈现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艺术品或者服务型产品。旨在争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抓住观众已经麻木的眼球,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特点使作品在内容、意义和形式上都有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体验。
二、公益海报的概念
公益海报主要是指那些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来传达当代正确观念的一种以为公众谋幸福为目的而设计的非商业广告形式。其受众群体很广泛,制作方式便捷,影响力、号召力强。主要通过印刷张贴的方式展示在各种公共场所,通常都能引起大众文艺观众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关注,有利于直观地揭示社会现象本质。公益海报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来提高大众的自我道德修养、遵守道德规范,从而使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具有效益性、真实性和号召性等特点。公益海报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生态哲学,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这也是中国公益海报的三大主流方向。现在公益海报已经不只是社会组织宣扬正能量的手段,有些知名企业为向其消费人群阐释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表明自己并不仅仅追求商业利益,每逢节日或纪念日各大品牌相继放出品牌节日海报,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利用舆论向绝大部分观众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在推广品牌知名度,比如万科的公益海报就是业间制作精良的海报之一。公益海报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在视觉艺术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海报在选题上设计大胆,创作手法和形式多样,表现效果丰富多彩,重在作品阐释的意义。根据古代中国传统思想来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应该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天人合一首先要肯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不可拆分。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下的公益海报,“天”就是指自然及其发展规律,“人”就是人类社会及其焦点问题。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很多素材都可以进行加工处理,这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之一,我们应该如何在设计海报过程中做到“天人合一”呢?公益海报主要源于生活,强烈的真实感可以拉近观众与公益海报的距离,从而增强心理认同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海报的形式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带给观众疲劳感和机械感。《礼记•中庸》中指出:“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为君子达道中和之时,天地便会给其应有的位置。孔子主张的“中庸”思想要求人们的行为要把握一定的度,“允执其中”来保持事物的协调发展,这一点在公益海报的创作中是很受用的。
环保主题海报设计探究
摘要:为突出环保主题海报的主题、更有效地表达环保主题海报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寻找新的创意点。分析了“残缺”图形与环保主题海报各自的特点和两者的关系,以及“残缺”图形在环保主题海报中应用的“图残意连”、“换图意新”、“意全整残”这三种表现形式并举例进行探讨,总结了“残缺”图形要符合主题设计要求、不能破坏环保主题海报设计宣传,遵从视觉传达的应用原则。得出“残缺”图形的应用要遵从环保主题海报的主题内容。“残缺”图形在环保主题海报设计中应用在突出主题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达出环保主题海报环境保护的内涵,突显其教育性、警示性、公益性、宣传性等价值。
关键词:“残缺”图形;环保主题海报设计;设计师;残缺美设计师
通过“残缺”图形在环保主题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这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环境被污染破坏、来提倡人们对环境的保护的现实现状。“残缺”图形的应用通过“图裂意连”、“换图意新”、“意全图残”三种表现形式,使环保主题海报设计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传达出海报主题设计中关于环保的主要信息,使环保主题海报涉及内涵更具有价值特征,传达出其教育性、警示性、公益性、宣传性等重要价值意义。
一、“残缺”图形与环保主题海报的特征
(一)“残缺”图形的特征。“残缺”图形是指破损的、不完整的图形,是视觉图形一种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也是海报图形设计的主要元素之一。“残缺”图形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图形自身的残缺,另一种是设计师为了更有效地突出主题、围绕主题人为的造成图形的残缺。但是并非所有的残缺都具有残缺美的,因为受众的审视角度、图形的表达方式、广告受众的自身审美不同会直接影响其信息传达的效果,在设计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残缺能给作品带来不同于其他完整图形的别样韵味,具有一种残缺的美。残缺的美就表现在残缺的利用价值上,即残缺的美是残缺的运用之美。[1]其实对于“残缺”图形来讲,本身是没有体现什么美的,最主要是设计师或者受众自身的文化底蕴所带来的有意识的感知,那么只要是“残缺”图形是有其利用价值的,那么它就是美的。在心理学上“残缺”图形就是打破了人们心中的“格式塔”,也就是完整的图形被打破,引起了人们的视觉警觉,从而加快了脑部的活动,开始分析事物表面上的非常规性,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使人们对“残缺”图形加深印象。“残缺”图形的表现特征分为三种:(1)完整的图形被破损。在一个完整图形中某个部分的破损或者缺失导致了“残缺”图形的出现,这种形式的残缺也分为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主动因素是图形或者物体自身原因造成的残缺,被动因素是通过设计师的专业技术手段使图形造成的人为残缺;(2)完整的图形被“嫁接”。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设计师通过设计主题构思,把完整的图形分成一个或者多个部分,再把这些部分和另外的图形进行合并,按照设计需求组合出一个“完整”的图形;(3)完整的图形被遮掩。设计师利用电脑或者摄影技术手段把完整的图形部分掩盖根据设计的需求造成了“残缺”图形的出现。“残缺”图形作为一种视觉图形的表现形式、一种符号语言,如果恰到好处地应用到设计中,则会更具视觉冲击力。但并非所有的残缺都是美的,所有的“残缺”图形都是可以运用的,只有设计师在整体把握设计的基础上,有能力地把“残缺”图形进行巧妙创意,才能展现出图形的残缺之美。(二)环保主题海报设计的特征。环保主题海报是公益海报中的其中一种,主要的目的是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为的是呼吁人们树立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是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图形语言展现对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关注的重要载体,海报中相应搭配简警示文字和图形,使作品展现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具有教育性、警示性、宣传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环保公益海报更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它是一种与社会公共活动进行交流的媒介。它充满大众设计行为,促进宣扬社会公众意识和道德观念,因此它是一种社会性的,让大众受益的公益行为。[2]优秀的环保主题海报设计不仅仅是一种传递视觉语言中有效信息的工具,还是一件可以欣赏的作品,更是对人们起到了呼吁的作用。环保主题海报设计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这种公益类型的海报却并不讨好,随着当今海报设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海报设计的审美眼光也越来越高,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并不能达到观众的要求,因此环保主题海报设计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减小,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让环保主题海报在众多海报中脱颖日出,就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残缺”图形。
二、“残缺”图形在环保主题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公益广告中海报创新设计探析
摘要:公益广告是以通过广告形式向大众宣扬积极的道德规范为目的的,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及号召力是举足轻重的,具有自身独特的视点和社会价值。文章首先分析了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一步阐述了公益广告中公益海报的定义及特征,最后整理归纳了创新思维在公益海报中的运用。
关键词:公益广告;海报;创新设计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公益广告的数量和表现形式也与日俱增,在创作公益广告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创新制作的表现手法、运用创意设计思维以及注重传播路径,同时应该关注创作的情感因素的运用,从而达到引起大众共鸣、共情的传播效果,营造一种社会氛围。
一、现代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准充分展现了这个国家的精神文明面貌、道德水平及社会风气。从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公益广告起步较晚,且运作模式可以归为政府主导型运作模式。其发展状况可简单归纳为:(1)企业公益责任感弱,公益广告宣传路径窄。企业的盈利目的与公益广告背道而驰,尤其在这个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更多企业会关注能带来更大利益的服务形式,阻碍了公益广告的创作及宣传;(2)内容没有创新性,远离群众生活。我国的公益广告大多数内容平分秋色,内容不具备深刻的内涵且缺乏创新思维,情感诉求表达不到位;(3)资金支持不足。没有持续充足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公益广告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4)形式和水平有待提高。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网络平台的衍生,拓宽了传播的形式和途径,但就目前而言,公益广告传播途径利用率低,广告的格式以及内容也很单一,缺乏多维度创新设计。根据以上对公益广告发展状况的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未来公益广告的发展趋势:(1)政府与企业强强联手,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2)整合优化新媒体资源,为公益广告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宣传途径和形式,还可以从中学习创作方式、理念及思维,取长补短,融会贯通;(3)加强公益广告社会责任的传递。公益广告首要特性就是秉承着社会责任和使命。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建设,有助于公益广告的更好的发展;(4)明确公益广告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制度;(5)深入公益广告的理论研究,提升公益广告创新设计。应该鼓励开展公益广告学术研讨会和作品优选,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综合研究,助力公益广告的可持续发展;(6)公益广告的公共性与个性化创新的统一,公众性与个性需求的多元化。基于对公益广告如今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的分析总结,笔者以公益海报形式作为分析对象,以创新设计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公益海报的特征及创新设计在公益海报中的运用,为提升公益广告设计水平及各个群体对其的关注度助力。
二、公益广告中公益海报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与图形在海报版面设计教学的运用
摘要:海报版面设计具有综合性、现代性等特点,在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对海报版面设计教学非常重视,培养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者,首先就要拥有一流的海报设计水平,掌握版式应用技巧。海报设计中所涉及的元素比较多,如:文字、图形、颜色等等,海报设计具有一定创新性,要与时展接轨,还要超越当前潮流,不断寻找新颖的、朝气的、吸引人们眼球的新设计方案,所以在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一定要对概念与图形等基本技能的应用加以重点传授。
关键词:设计概念;图形元素;海报版面设计;平面
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主题概念以及掌握图形元素利用技巧,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主题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选题、选材等方面目标更加明确。图形元素的利用技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设计出创新且具有内涵的海报,可以说图形的运用是海报版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强化图形运用技巧的同时,也会使得海报版面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用视觉就能感受到海报所要表达的意义,这就是一幅海报的成功所在。
一、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设定范围广
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主题设定对海报版面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教师在主题设定方面为了图方便,便采用一些公益性海报、戏剧性海报之类的母题作为例举内容,而这些海报主题设定范围比较广,学生在拟定海报主题时,会根据自己喜欢的海报类型进行主题甄选,而在不同性格、不同思想观、不同审美观的主题构思下,学生们所挑选的子题也是各种各样,彼此之间差异性较大,互不相干,任其自为。
广告设计水墨要素应用
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融合民族元素的广告设计作品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广告设计领域里,包含水墨元素的广告设计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什么水墨元素在历经百年时间后依然屹立不衰,并且大量出现在现代广告设计作品中?水墨元素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独特魅力在何处?它体现的中国文化是什么?这种种问题促成了目前中国广告设计界一直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课题。
一、中国水墨元素的特点及发展
首先,中国水墨绘画简约、大方、寓意丰富,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表现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其次,中国水墨画讲求用墨和墨色的变化技巧。由毛笔中含有的水与墨的量的多少,以及笔法的抑扬顿挫,可呈现出不同的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变化丰富的墨色效果可以产生色彩丰富的画面表现,渗化的水墨效果和飞白效果的结合更是可以营造出诗样的意境和特殊的视觉张力,从而展现画家的修养和对古老中国文化的品味与人文情怀的传承。水墨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出现要追溯到唐代,后历经宋、元、明、清逐渐成为画坛主流。现代的水墨画家逐渐具备了开阔的文化视野,这样开放式的艺术态度也逐渐将水墨画从画种推向了艺术的高度。而水墨画之所以能从一个封闭的天地进入一个敞开的艺术空间,是无数艺术家大胆革新和开创的结果。虽然这中间经历了曲曲折折,但最终水墨画不再是陈旧的领地,艺术家可以自由地出入与回归,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出出入入的流动变换,中国水墨元素才逐步融入现代广告设计领域中。
二、现代广告设计与水墨元素的融合
现代广告设计是随着时展所形成的一种多元化、创新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中国水墨元素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逐渐引起了现代广告设计界的高度重视和运用。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逐渐影响了文化的全球化,而国际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牺牲文化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顺应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是与之融合、学习进而进步,而不是盲目跟从某一种文化而导致本土文化的丧失。当代的中国广告设计界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和综合创新的能力,只有对国外优秀先进的设计文化和理念进行学习和借鉴,再创作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广告设计,才能在世界广告设计领域中独树一帜,展现出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霸气和风采。现代广告设计中大量的水墨元素符号的出现,一方面是广告设计界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将其进行融合;另一方面也是一些具有传统修养底蕴的广告人对中国水墨元素及所表达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自身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说,水墨元素运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更需要设计师立足传统,学习西方设计理念,赋予水墨元素以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最大化地对中国水墨元素进行运用和传承。中国水墨元素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民族设计的源头,它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却是当下广告设计领域所缺乏之处。当下广告设计中往往过于注重形式主义,只存在表层意义,经不起深层的推敲和挖掘。水墨元素的融入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它以最深厚的内涵为基础,以现代的设计形式为表现,呈现出精神和外在相统一的设计形式,这一点在广告设计中的海报设计中有着生动的体现。
三、中国水墨元素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的独特表现
项目化教学实践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采用讲授法教学为主的教导方法较为落后,学生的作品创意无深度,无法适应社会用工需求。广告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应开启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和社会企业对接做准备。基于此,就广告设计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出发,并以此为基础,谈谈项目化教学实践在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广告设计;项目化教学实践;应用
广告设计课程是我校工艺美术专业的主干专业之一,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采用讲授法教学为主的教导方法较为落后,学生的作品创意无深度、千篇一律,无法适应社会用工需求。因此,我们在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探索好的教学模式。我们发现通过项目化教学实践,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用电脑辅助设计,校企合作,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和社会企业对接做准备。下面就如何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应用项目化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项目化教学实践的内涵
根据广告设计的类型,按照学习目标将课程整合、细化成若干操作性强的项目来进行设计的教学方法。在完成项目任务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比如,在广告设计课程中,我将教学内容分成:海报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等几个项目。这些项目还可以细分出很多小的项目,如海报设计,我们还可以把它分成公益类海报设计、电影海报设计、商业海报设计等多个项目。针对这些项目分别进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广告设计,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二、项目化实践教学法在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引导探讨
摘要:针对教育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心得体会,分析调整教学模式与思维定式,总结出实践性较强、思政教学目的完成度较高的版式设计课程课题,通过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以期让学生通过较为合理多样化的课题训练,利用版式设计独特的表现手段,摸索设计规律,启发设计灵感,同时树立学习设计学科为国家为时代做奉献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版式设计;德育
在设计教学中,《版式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与美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笔者所在学院近十年来累计上课人数约300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编排设计与表现形式的关系、版面设计的形式美及版面设计的基本规律,并且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将作品的思想内容清晰、有条理、更美地传达给读者。近两年本课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中的隐性思政教育题材,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思维能力、感受美、认知美、表达美的能力不断加强和提升,同时,将传统文化、廉政建设、热爱祖国、保护地球等显性思政主题融入实践练习,使德育价值观引领在课堂中得以有序进行,形成了育人与育才的协同效应,达成育人目标。综合来说,思政教学探索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进行:
一、确定课程德育目标,师生同步提高文化自信
《版式设计》课程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是德育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的良好载体。在达成课程技能目标的同时,促进思政教育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中的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有机统一,挖掘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学过程除对学生输出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外,对教师的自省、教学理念及教学水平都将有很大提升,能真正实现课堂的育人功能,提升教师育人职责。对教师而言,本课程在实际操作中,穿插德育要求,使得专业知识的教学具有连贯性的同时,完成德育目标,提高教师对德育渗透理解的深度,探索客观实践中可行性操作路径的可能性,提高专业课教师专业基本功与推动德育融入课堂能力的全方面素质[1],探索设计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路径,希望能给教师在专业课程中提高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学生而言,通过在版式设计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较好的技能技巧以提升设计素养,同时还与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知识相结合,在表现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得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体现。依托设计课程的特殊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专业知识技能要体现文化自信,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达,针对课堂提问、讨论和发言情况,使得德育教育不再是轻描淡写的略过,德育与文化自信所占分值要得到体现,将文化自信与德育融入到学生的实际技法,探索与课程实践当中,避免出现专业技法与德育目标落实成为两张皮的现象,一改之前的形式导向,变成内容到形式的重大创作过程转换。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艺术创作是从群众中来,最终将服务于人民群众,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学习设计学科为富民强国做贡献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党的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版式设计》课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出发,结合课程特色,从提升师生的文化自信层面,通过对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版式设计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版式设计表现,以艺术的感染力结合专业设计能力为手段,把艺术的情感表现与思想道德的哲理融会贯通,达到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目的。
二、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构架,灵活应用课程资源
平面设计图形符号的视觉认知分析
一、符号与视觉认知
1.符号的概述
人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符号,符号分为视觉方面、听觉方面、触觉方面的符号,相关实验显示,大脑通过视觉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占83%,视觉符号是最显而易见的,在视觉符号中图形符号是最易于认知和记忆的,图形符号已成为平面设计进行信息传达的主要形式。瑞士哲学家索绪尔提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组成,能指是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形式;所指是指事物所隐藏的深刻含义,简单来说,能指和所指分别指事物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关系,所对应的关系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符号系统,不是随意更改的。符号是某种事物独有的记号,符号的形式可以是图形图案、文字与图形的组合、标志性的建筑,甚至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或标志性的人物。例如,龙是中国特有的指代符号,一看到龙就能联想到中国,这就是符号所具有的指代性。在平面设计中,要充分理解符号的特性,透彻地了解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符号的特性很好地运用在图形符号设计中。
2.视觉认知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主体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将那些不符合主体审美和心理需求的东西自动进行了屏蔽,这就是注意所具有的选择性,比如去逛超市,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是一般只会选择符合自己心理和需要的商品。英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认为,“外界信息经过感觉器官到达短时储存器暂存,然后经过注意这一选择过滤器,将无用的信息‘滤掉’仅让那些要认知分析的信息进入知觉。”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将人的思维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认为人脑对信息加工的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类似,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认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的组织—对客体所指含义的理解,通过感觉收集到大量信息,输入大脑进行编码,然后再对这些信息和主体以前的经验、记忆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最后是理解识别图形符号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视觉认知过程主要受到人、图形符号本身、环境这三个因素的影响:①人的因素方面,认知主体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以及国籍等不一样,对图形符号的认知也会不一样,比如年老的人视觉的灵敏度会有所下降,对符号的感觉能力也会变弱;②图形符号本身方面,图形符号的背景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对认知过程也会产生影响,例如星巴克咖啡标志,左边是星巴克咖啡现有的标志,其背景是绿色,图形进行反白的处理,在视觉上便于识别,而右边背景颜色不变,将图形颜色变成背景统一色系的颜色,两者之间过于相似的颜色对图形的认知形成了干扰,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视觉的阻碍,避免这样的设计;③环境因素方面,图形符号的认知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会因观察的距离、观察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遇到下雨的天气,路边的交通图形符号就不易被识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图形符号的视觉认知分析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与意义
平面设计范畴及其特征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设计在生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笔者认为,设计在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尤其影响着新时代青年人(1980年后)的生活.当代人的生活不仅限于吃饱穿暖,富有创意的精神生活才是其现代追求.所谓设计,就是指用新颖的设想、想法、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将其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1].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意,生活是创意灵感的第一来源.设计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它就像一缕阳光,悄无声息地触及人们心灵最深处,令年轻人在最平凡、最繁重的学习与工作压力中也能够拥有一片美丽而宁馨的空间.
1平面设计的范畴及其特征
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平面设计大致可分为3类:包装设计、一般平面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CI)[1].其中,一般平面设计包括:版式、字体、广告、海报、插图、CD策划、展示、画册、摄影、网页等设计,而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平日看的报纸是版式设计的使用;市场销售的商品是包装设计的展示;日常所看的书是装帧设计的体现等.总之,平面设计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设计形式,几乎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平面设计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决定性因素包括社会标准、经济市场、人的基本需求、技术条件等基本要素.平面设计是为社会、经济、市场和人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设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设计虽然是生活的反映,但生活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必须从生活中提炼真金.它贴近社会生活,既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又提升审美品位.设计师的任务,就在于把掌握的生活真实提升为艺术真实,创作出作品.平面设计虽然源于生活,但是为大众服务的,要回归生活,所以社会生活是检验设计是否具有社会价值的标尺.
2平面设计对青年人现代生活的影响
现代青年人出生在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之始的20世纪80年代,生活于数字网络时代的他们是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特征的一代.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在价值取向、思维方法、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彰显着自己的个性,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审美观、消费观及文化认同感都有着与其往代人不同的观点.
2.1对青年人的审美情趣的影响
互联网服装品牌设计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会上掀起了网上购物热潮。如今,网络购物体系日趋完善,网络购物发展蒸蒸日上,专属于互联网的品牌应运而生。文章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互联网服装品牌—茵曼的审美营销策略展开研究,为互联网服装品牌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服装品牌;营销
茵曼是广州汇美服装有限公司旗下的棉麻生活品牌,由董事长方建华于2008年创立[1],该品牌以“棉麻艺术家”为定位的原创设计享誉互联网,是中国成长最快、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服饰零售品牌。茵曼从初创至今已有12年,在这12年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该品牌采取了独具特色的设计营销策略。本研究深入探究茵曼服装品牌的网络营销策略,并对此进行了整合与分析。
1茵曼的设计营销策略
对于一个服装品牌来说,产品是核心竞争力。一件好的衣服,不仅需要好的材质,更需要好的设计以及优秀的营销模式。茵曼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与一般的服装品牌不同的是,茵曼的设计营销策略不局限于服装本身,还体现在品牌的每一个方面。
1.1审美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