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9:23: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业化建筑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探析
1我国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国家建筑行业发展所消耗的能源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大量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能源用于发展商业类和住宅类建筑,而工业和运输行业消耗的能源约占总能源的三分之二。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科学技术水平高,所以建筑能源消耗量相对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较低,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所以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建筑行业上的耗能比也不一样,比如,每年在建筑方面耗能高达52%的为工业化国家,占25%的为前苏联,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约占23%。另外,在能源消耗增长方面,发展中国家每年的能源增长量约为6.1%,东欧国家和前苏联每年的能源增长量为3.4%,而工业化国家每年增长的能源仅为0.6%。面对严峻的能源消耗问题,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刻不容缓:第一,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紧迫,我们不得不重视能源问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仅仅依靠960万平方公里养育着14亿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所以,我国也只能算作“能源小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行业耗能严重这一现象,从源头做起,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第二,一直以来建筑行业的耗能都非常严重,如果将节能措施引入建筑设计初期,那么一定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繁荣发展效果不言而喻。因其行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将节能措施落实好,那么创造的节能效果将是非常显著的。
2建筑节能与我国的地域情况
建筑节能技术选择和发展方向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地域实际情况来决定。就拿日本来说,日本四周环海,陆地面积仅仅37.78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的三十分之一。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因地适宜,自创了建筑物换气系统、空调采暖、空气净化等一系列节能措施。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节能法律法规,健全了日本住宅方面的节能体系,推动了日本工业向节能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得出,推广建筑节能理念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协调发展,而且建筑节能技术的实施还需要与本国地域及社会条件结合起来。中国地域辽阔,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涉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五个温度带。由于区域跨度太大,所以我国各地区气候差异也比较明显,这样就增加了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制冷的能耗量。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我们可以将建筑节能科学观与我国的地域性问题结合起来,从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风情两个方面,提出科学可行的建筑节能措施。2.1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我国南方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例如,湖南省长沙市,全年温度较高,夏季室外平均温度高达35℃以上,而冬季最低气温约为-2℃左右。但是由于南方地区冬季不提供集中供暖,所以在建筑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的要求。屋面设计时,我们最好采用针对性强的节能设施,铺设保温层,以减小室外气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对于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夏季多发暴雨,所以我们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屋面的防水性,最好采用憎水性材料。此外针对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还可以在屋面引入植被,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达到隔热作用,一举两得。2.2温带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我国中部地区基本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幻明显。西北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域辽阔,但荒漠化严重,地下水资源短缺,所以采用科学的排水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另外西北地区雨季几乎没有,在屋顶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平屋顶的形式,方便屋面配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能源的消耗。2.3寒带地区的节能设计。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冬季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更加注重屋面及墙体的保温性能,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例如,采用蒸压砌块为墙体材料,用夹芯式的方法来实现保温要求。在门窗设计上,既要考虑房屋的采光与通风的要求,又要尽量减少门窗洞口的面积,所以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窗墙比。对于门窗的选择,要优先考虑气密性好的节能型门窗,使门窗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小,能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实现节能的目标。建筑节能工程与自然界和社会系统之间体现的是工程主体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我们倡导“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思想,使建筑物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系日益紧密。在传播建筑节能思想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各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及信仰,又要将“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结合起来,建设现代的、舒适的、科学的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地区优势适宜发挥建筑节能技术,使建筑节能技术造福千秋万代。
3建筑节能的发展
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必须依附于本国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建筑节能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如果将建筑节能工程看成一种社会实践系统,那么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社会依附性,所以建筑节能工程的发展必须基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就必须适应建筑现代化的要求,引入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更注重设计初期的节能技术和施工过程中的节能设计,经常忽略建筑后期管理方面的节能要求。但国外大量案例证明,提高节能体系的管理能力,也是实施建筑节能技术的关键。因为即使最高效的节能体系,在管理技术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没有好的节能管理措施,即使一个设计合理的建筑节能系统也可能变成高耗能的建筑。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物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观念落后、节能设备配置低,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目前管理方面节能技术水平低下的基本原因。因此,提高我国管理过程中的节能水平,引入先进的设备,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必将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提高后期建筑管理水平,也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数字化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数据说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智能建造取得显著进展。本文阐释了数字孪生发展优势及智能建造发展应用新需求、“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内涵,制定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并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数字孪生;智能建造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1施工项目数字化转型场景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专业工种多、工作环境复杂,工期长,且整体工业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因此施工项目管理难度极大。核心痛点:(1)工期时间紧,一般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时间较景,业务流程中存在大量重复劳动及不可避免的人为失误;(2)难点项目精度控制要求高造型复杂、空间结构多的重难点项目对于图纸的精度要求高,当前交付的二维施工图纸在建造精度上而无法满足高难度项目的需求。凭经验凭感觉的人为控制显然难以适用;(3)组织协调难,工程项目中不仅涉及人、财、物的调配与使用还涉及众多参与方协作(业主,资方,总包,监理,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专项分包商,劳务分包商等),个中关系交叉复杂,容易造成往来结算、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BM+智慧工地云平台以BIM和物联网为技术基础,将施工现场的碎片化应用集成至一个统一的云平台,并累和施工业务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形的成的据中心。通过建立统一主数据、统一入口、统一技术标准和数据接口,实现组件模块之间的协同与数据共享。同的基子平台内的数据中心,服务于多参与方的科学决策,为工地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作为一种融合多种学科的技术,数字孪生充分利用虚拟模型中的信息,为物理世界提供更加高效、实时、智能的服务。它的实现需要涉及信息、机械、材料、建筑等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
2“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内涵
利用信息化充分应用的工业化体系支撑传统建造方式,学习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建筑主体、过程、要素按照智能化要求进行解构、分析,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创新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得建造方式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智能建造是基于互联网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控平台,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完成各种操作,实现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建造要求深度融合的一种建造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使用的不断普及,工程建造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核心、面向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工程软件体系。新型深刻变革建造方式。其核心内涵:(1)实施手段有了变化—装备制造业有了突破、智能建造和智慧工地支撑了智慧建筑、施工机器人成为新一代技术人、现场施工的“简单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促使工程质量更高、进度更快、造价更低、更安全、更环保。(2)岗位能力发生变化—智能控制、物联网、信息化平台。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已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近几年发展迅速。虽然装配式工程有着工期短、节省材料等优点,但是由于造价高、设备限制等缺点使得装配式工程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且竞争力低下,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指标及指数的研究对装配式工程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装配式工程;造价指标;造价指数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装配式建筑工程开始进入主流视线,因此装配式工程的造价指标和指数研究相对重要了。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研究,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和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确定的特点出发,结合目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方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寻找适合目前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各方需要的、能够对合理确定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提供依据和帮助的理论框架和基础方法,改进现有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数据,帮助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1装配式建筑工程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然后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这种建筑工程叫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做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满足现在提倡的绿色生态化施工,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所以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虽然装配式建筑工程节省材料,工期比浇筑建筑工程短许多,只需将造好的构件运到现场,再像搭积木一样连接起来就完工了,但是运到现场进行组装时对放线、标高、预留孔洞位置等有精确要求,一旦不准确,就可能导致工期延误甚至需要将构件重新加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但是由于其鲜明的优缺点,使得出现以来一直不温不火,近几年由于政策大力发展,才使装配式建筑工程回归大众视线。所以说装配式工程的发展还需大量理论数据的研究以及生产实践。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指标研究就成为目前需要重视的重点课题。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
厂房与展览馆空间设计的联系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对厂房改造产生的影响理论方面:随着对工业建筑认识的深化,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工业建筑改造会从个体转向群体,甚至已经出现政府有意识地去再利用大片的工业厂区。一些大型工厂的改造,例如首钢,为城市改造制造了良机。顾名思义,改造实质不是重造、另造,它是基于历史基础之上的。历史是增加城市厚度的东西。当城市像豆芽菜似的增长时,历史就更值得珍视,品尝历史也更需要多元化,历史文化对今天的生活也更有渗透力。从厂房改造所具有的项目类型上看,它们并不是日常的必需品,而往往偏重于服务业型的娱乐、餐饮及文化产品,这说明它们是市民生活中附加值提升的指标。在厂房中设计有意思的项目,而不只是对立面的改造,才是对城市生活最有意义的行为。实践方面:我之所以选择分析厂房改造与展览馆空间设计关系的重要性,是因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化发展也日趋走向可持续、绿色发展,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与居住方面的环境要求不断提升。将原来的汽轮机厂房改造成具有株洲这个城市元素作为切入点,建成代表株洲工业新城形象的展览馆。对工业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因此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工业区的生产,使工业生产方更加有必要向市民展示本公司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传承”为设计主体,充分利用色彩与铺装及独特设计点塑造具出有空间性的空间形态。利用光与影的组合关系烘托出展览区的意境。利用质感特殊的材质等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展厅空间特色。力求为株洲市民营造出更好的公共开放交流空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为株洲市民提供一种休闲娱乐交流的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优雅舒适又具有文化底蕴的良好环境。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们的审美及情感领域得到满足,使现代绿色城市展览馆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国内外厂房改造
对当今建筑艺术的影响通过学习及查阅书籍和网上浏览资料,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展示空间设计的知识。大概了解了国内外对展览馆的研究情况。情况如下: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集聚扩大,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的最佳的经济效益,大量占据城市公共空间,致使公共用地紧缺,城市工业用地地区成了人们不愿意接近乃至厌恶的场所。因此工业区的重建和改造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改造的关键项目。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厂房改造的教科书。作为德国工业崛起奇迹的见证者和受害者,鲁尔区的改造备受德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瞩目。改造初期,德国人试图人为改变工业为这个地区带来的环境破坏,可是适得其反。后来,德国人决定让其以自然的力量自我修复,于是,德国人以同样的态度改造厂房,保留的许多工业设施,这才出现了餐桌放在工业锅炉旁的特色餐厅。我们虽然天天讲环境、文化、历史,但是对于这些元素的保护,发达国家无论从理论到实践无疑都走在了我们前面,所以,借鉴相似国外案例操作手法对于改造项目有着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工业区的重建和开发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改造的关键项目。
随着亚洲的经济起飞,亚洲各国在城市建设上的投资也迅速增加。无论如何,中国的城市化是势不可挡的。随着城市化的洪流,工厂厂房很快就已经或是马上淹没在城市之中。无论是正在利用的厂房还是已经废弃的厂房都将与地价不像匹配,大多数的工厂在经济利益的压迫下,面临着搬迁。也许从经济角度上来讲,拆掉旧厂房重新建设,可以使开发商和城市利益最大化。但是我国毕竟国情特殊,许多土地牵扯到资产流失或者归属问题,再加上有些开发商资金状况未必能够达到重新建设的要求。因此,厂房再利用的成了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从城市规划长远考虑,从需求的客观存在,研究厂房再利用还是有不小的实际价值的。值得保留的厂房有二,一是物业质量高的,一是有历史意义的。物业质量高的厂房并不多,因为中国的厂房本来就不是为了长期使用而设计的,很多人谈论798的时候忽略了它的一大优点,东德援建的厂房从质量到艺术性在国内厂房中都是少有的;有历史意义的厂房,比如首钢炼出第一炉钢的厂房、比如长春一汽下线第一辆汽车的厂房等,适合留下来做博物馆以纪念历史。因此一项成功的工业厂房开发工程,不仅可以改善人类交流与沟通环境,重塑城市历史文化,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而且往往能增加城市形象,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新的投资,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进而带动城市其他周边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国内旧工厂厂区开发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上的单一化、形式上的程式化和景观塑造上的贫困化等问题,如何规划和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工业区的潜力,是急需城市政府和规划师研究的课题。
作者:凌郦婕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遗产价值对于旅游业利用论文
[摘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文章对工业遗产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进而阐述了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并探讨了我国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价值开发利用模式
2006年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召开后,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强化了各级政府对工业遗产的重视,拉开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序幕。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
目前世界上对于工业遗产的界定比较权威是的2003年的《下塔吉尔宪章》,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基本概念的界定,宪章中指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2006年4月18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
二、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
模数在室内装修设计的运用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受益于此,我国的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工作也迅速发展起来。文章首先对我国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发展的现状展开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模数在其中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并重点说明了模数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期为我国现代室内装修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模数;室内装修设计;运用
1我国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发展现状
从开始着手研究的时间上来看,我国在这一方面工作开展的比较晚,但是从发展速度上来看,我国的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现在整体水平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下。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还有一部分的内容未能做到与整体水平一致,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导致在进行协调工作时不能够顺利的完成,在这些问题当中,表现较突出的就是建筑模数配合是否得当的问题。从目的上来看,建筑模数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整个建筑活动可以在标准、统一的要求下顺利的完成。但是从我国的现代室内装修设计现状上来看,模数协调方面还是不够完善,给设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阻碍。
2模数对于室内装修设计的重要意义
2.1模数协调标准是室内装修设计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想要完成室内装修设计的工业化要求,首先,就是制定完善的模数协调标准。在进行这一步骤时,应该以室内装修设计规范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将和本次装修设计相关的材料和产品等都加入到模数协调标准中去,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室内装修设计流程的有序性和统一程度。其次,在开展装修设计工作时,还需要按照行业规范选用标准配件,确保装修设计工作中所使用的配件可以进行有效的配合。最后,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设计方法以及日常管理规范,确定各方面的要求,以此来确保室内装修设计工业化可以顺利的开展。2.2模数协调标准有效的保障了室内装修设计质量化。从作用上来看,模数协调标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各个数列间形成有序的配合,而模数协调标准不是简单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或是参考同行业其他规范就可以制定出来的,而是需要依照长期的经验实践来制定的。在将模数的协调规范达到一致后,相关工作者需要根据室内的具体变量来进行标准构件的选取,这样有效地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得装修设计工作变得简单明了,提升工作的流畅性。2.3模数协调标准是室内装修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室内装修设计的发展,以往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够达到人们当前所需。在室内装修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模数协调标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行业内对其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而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模数协调标准必然会向着更加精密的方向发展,对于室内装修设计的作用也将更加重要。从这一方面来说,模数协调标准的实施势在必行,在当前阶段我们就应该将模数协调标准的应用作为现代室内装修设计的重中之重来对待,从而确保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可以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智能建造下工程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1概述
众所周知,建筑业现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91.93万亿,这其中建筑业占到了约24.56%,达到22.58万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表明:在91.93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占比约为24.56%,总产值近22.58万亿元。另一方面,虽然建筑业贡献了大量的生产总值,起到了经济引擎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建筑业仍然大范围的存在资源浪费、劳动密集、作业方式传统等弊端,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建筑业将面临从劳动主导型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化的必然要求。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对建筑业也将造成革命性的影响和历史性的机遇。各经济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立足本国国情制定了智能制造的战略目标,2015年,我国也正式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总理提出了要使得我国从传统的制造大国快速转变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也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建造模式,摆脱原先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所谓的智能建造,就必须将所有的建造要素实现数字化,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网络建模、网络交互,大规模计算、实现智能化决策,使得工程项目全周期由智能化推动,从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高效协同,最终实现了向业主提供智能化、绿色可持续的作品或服务。这种改变将使得建筑业完全抛弃传统的生产模式,很大程度提高生产力,然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发展智能建造,这个过程任务非常艰巨复杂,最关键的就是需要人才支撑,这对智能建造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足的智能建造人才支撑,才能使得工程质量朝着智能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不断迈向工业强国。工程管理专业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它是由多个专业或方向通过组合、兼并形成的既具备管理学特点又具备工学特征的复合型专业,近年来,由于建筑业的极速扩增,开设专业不断增多,数据统计表明,到2017年12月31日为止,已经有445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土建专业里排名第二。如何在全球“智能建造”背景下对工程管理专业课堂进行改造升级,开展以面向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的“新工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紧迫感和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2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工程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办学经验更加匮乏,其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往往采用了其他传统土木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混合而成,这种照搬的教学模式使得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的社会对智能建造人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体表现在:1)教学理念重理论、轻实践。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中很大比例是理论教学,教材大多采用了在学科领域权威院校编写的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对实践应用的讲解却篇幅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后,虽然掌握了一定学科理论基础,但走向工程岗位进行实践时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应用能力明显不足。用人单位也感觉毕业生上手慢,需要另起炉灶慢慢培养。教学模式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现象[3]。2)教学内容未及时更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教学内容未充分融入课堂教。课堂教学内容上面,教材未及时将应用前沿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融入课堂,如BIM技术,BIM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由Au-todesk公司在21世纪初提出,目前,通过推广在国际上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认可,在我国也得以迅速普及,BIM技术它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都离不开BIM技术。因此,未来BIM技术将对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产生全方位、颠覆性的影响。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如果不将BIM技术等课程融入相关课程,学生的知识体系必将与未来的工作方式方法完全脱节,应用能力也无从谈起了。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新方法(研讨式、翻转课堂等)未及时引入,学生参与度、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需对准备好的知识按部就班的讲解即可,备课方便,也不用担心学生提出课堂难以掌控的问题,备受老师欢迎。另一方面,这类讲授式教学,学生也无需太多主动思考,只需被动的接受知识,记住知识即可,在惰性思维下,学生也乐于接受,因而,这类授课方式在地方本科院校都普遍存在。但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却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没有学生主动思考的课堂,仅仅是记住了知识点,期末考试后,很多学生忘得一干二净,一旦面临工程问题,就会束手无策[4]。4)校企合作深度有待加强。当前,各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虽然与一些当地工程企业建立了一些校外合作基地,但很多校外企业由于学生上手慢需要长期培养或企业规模有限使得接纳学生进行实习的数量有限,学生很多是限于浅层的参观见习,未真正融入企业进行深入学习,使得知识和应用不能充分贯通,联系工程实际不够,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对应。此外由于现行的智能建造企业较少,更加难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使得毕业生与从事智能建造相关企业需求存在差距[5]。
3智能建造背景下的工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针对现行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面向智能建造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显得尤为必要。要培养学生针对于智能建造的应用能力就必须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工程案例,依托工程案例建立研讨式课堂。同时要整合教学内容,利用工程案例打通课堂教学、改变实践教学各自分离、各自为政的藩篱,建立课堂—实习一体化体系。最后还要在课堂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加强课程的育人功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全面建立研讨式课堂,并将知识点融入工程案例,学生进行分组(圆桌)讨论,提高参与度。摒弃课堂上老师为主体讲课,学生为附属听课的模式,转变为学生分组(圆桌)讨论式课堂。将课堂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整合、改编、设计、提升,由讲授式课堂全面转变为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课堂。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6]。2)任务驱动式教学促进学生课前预习工程案例,为课堂研讨做准备。所谓任务驱动将摆脱纯粹的知识讲解型教材,通过真实过程案例或改编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在这个情境里完成一定的工程任务,以教学任务作为课堂的轴,围绕这个目标去学习,分析,判断直至解决问题。这样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使得学生有更大的成就感。3)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内容融入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及时改写课程教学大纲,将传统的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工程造价等课程进行改造,形成智能建造、装配式施工、智能测绘等面向智能建造的课程,并形成对应的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内容改革以适应智能建造的需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4)充分挖掘校外实践基地案例资源,打造课堂教学—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与后续的实习教学内容各自分离,学生很难将课堂所授理论知识与实习现场相对应,到了实习现场,学生手足无措,造成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此项改革中我们直接将日后实习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工程项目、工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对实习项目有了充分的认识,经过案例研讨,学生针对智能建造项目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打造课堂教学—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5]。
国际建筑展与公共艺术项目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区域振兴诉求,从整体策划中整理出引入艺术作为手段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方面提升的策划方案,进一步解读在策划指导下根据当地独特空间环境进行创作的公共艺术项目,总结出在策划和项目两个层面上,艺术在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由此初步得出应将区域振兴策略与多元形式的公共艺术有机结合,以发挥艺术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埃姆歇;公共艺术;社会;经济;生态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美化空间、凝练精神,多作锦上添花之用。在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艺术能否为城乡发展服务,又如何为发展中面临的区域社会、经济、生态问题雪中送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中的公共艺术项目作为德国鲁尔区以重建为目的在艺术领域的首次探索成果,为艺术在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策略指引,给予我国建设美丽的新城镇以艺术的启示。
1埃姆歇地区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作为德国最大的城市群,曾以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之一而闻名。它的工业历史开始于14世纪,以煤炭首次在地表开采为标志。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采矿和钢铁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之形成了包括矿井、焦化厂、钢铁厂和矿渣堆在内的工业景观(图1、图2)。延续了150年工业历史的埃姆歇地区是德国鲁尔区中以重工业为标志的区域。直到20世纪70年代,工业蔓延、烟囱遍地还是这里常见的景象。1960年,鲁尔地区发生了煤炭过剩危机,10年后又发生了钢铁行业危机,导致该地区的工业遭遇重组,许多矿山和工厂相继关闭,从前代表蓬勃生机的工业景观转眼成了无人问津的棕地,亟待新生。埃姆歇地区作为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也面临着工业衰败、工人失业、生态恶化等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图3)。这是工业时代的陨落,也是振兴的开始。
2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艺术介入区域修复建设
保障房植物景观配置模块化设计探讨
摘要:针对保障房绿化设计中植物景观配置的核心要素,在南京市保障房已入住社区成熟项目景观中筛选案例,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保障房内部标准、回访数据,提炼出保障房绿化设计中的模块化理念,以工业化建造的方式解决目前保障房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保障房;景观规划;植物配置;模块化设计
目前,南京市保障房已初具规模,保障房建设除了健全的政策法规以外,其绿化景观设计也需要向工业化、标准化方向变革[1]。这既是实现保障房景观提升效果、缩短工期、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加速住宅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保障房绿化标准化开展研究,探讨具有适应性的标准化绿化设计体系和模块化设计策略,为保障房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1保障房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保障房景观绿化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急需解决[2]:入口绿化苗木规格偏小、缺乏特色;架空层外侧绿化缺乏,缺少灌木及地被类低矮植物,行人容易直接穿行;靠近住宅的灌木易招来蚊虫,住宅旁树木太高太密,遮挡住户阳光;中下层植物常绿植物偏少,绿化效果简单,层次偏少,无法形成多样化的景观;草坪面积过大且后期维护成本过高;乔灌木冠幅偏小,种植散乱,小灌木及地被绿化形式简单,并且与上层植物缺少关联,水电井裸露在外,严重影响整体绿化效果;停车位绿化不足,缺少遮荫,行人能随意穿行;活动区域树荫少,无法满足遮荫、隔音功能;围墙周边绿量少,无法阻隔外围的噪声及污染,不能形成墙内墙外2种景观的观赏效果;局部节点缺少绿化,缺少对居民活动范围的限制,行人踩踏会形成黄土裸露的现象;建筑物、小型构筑物、电箱、消防设施、地下出入口等周边无植物遮挡或仅有少量植物,无法阻挡居民的靠近,不仅影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景观小品的边角缺乏与植物的衔接处理;部分苗木修剪过重,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整体绿化效果;部分大乔木的支撑过细,支撑效果不佳并存在安全隐患。
2保障房景观绿化标准审控
小议商品化精装住房
【摘要】住宅精装修是商品住宅的未来发展方向,它可以解放生产力,规范装饰市场秩序,减少环境污染。但同时精装修商品住宅也存在千人一面的弊端。为了更好地推进精装修商品住宅的发展,必须解决精装修住宅的共性与购房者的个性的矛盾,在精装修住宅风格同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个性化参与设计,使每一住户的个性需要求得以实现,从而满足社会\商人\购房者三方面的利益,使建筑,设计行业得以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精装修设计共性个性
一、精装修----商品住宅的发展方向
我国现阶段已有不少住宅楼盘推行精装修菜单式精装修户型,政府有关部门也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如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出台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对从装修一次到位的全过程实施引导到装修材料选择与质量检查分别提出了要求。《实施细则》主要是针对新建城镇商品住宅中的集合式住宅.毛坯房的存在不仅容易造成材料浪费,装修扰民的情况,而且也很容易造成楼房结构破坏。推行装修一次到位则可以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住房,规范装修市场,促进住宅装修产业从无序走向有序。可见,住宅精装修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所决定的,是我国商品住宅发展的方向。
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处处体现的对人性的尊重,对个性的发展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精装修房的推行虽然解决了许多社会化的问题,但也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装饰式样、相同的室内设备、精装修只能满足住户的基本使用要求,而不能满足各住户的个性化需要,这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住宅精装修是商品住宅的发展方向.精装修住宅在建筑设计时应着重完善实用功能,在装饰空间上趋与中性化,留下可发展的舞台,让业主与室内设计师共同参与到后期的个性化设计之中.只有让业主的个性能无拘束地展现,精装修住宅才能不断发展,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
- 上一篇:历史文化培训范文
- 下一篇:广播电视网络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