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21:29: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学结合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学结合教学

工学结合教学设计探讨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笔者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作了总结分析,并依照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依据职业技能的需要构建教学框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教学,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直接到生产实习车间进行教学活动,实现工学结合。

【关键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工学结合;教学设计

1引言

随着机械制造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顺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教学中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学做结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笔者依照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依据职业技能需要构建教学框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直接到生产实习车间进行教学活动,实现工学结合。

2传统教学设计的利弊

技工学校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科型模式,学科型模式在教学上主要讲求循序渐进,学时安排集中,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且极限配合的知识部分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联系实际不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在工作岗位上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多数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有了较大的改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教学的主体从原来的教师的讲授活动变成学生的工作学习活动,从原来的教材的章节学习转变成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直接从工作中得到,掌握得牢固并且懂得运用,不会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查看全文

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中职财会专业是专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传统的财会专业教学,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拥有丰富的会计理论,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无法快速地适应岗位要求。由于财会专业有着较强的实践性,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给与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将主要研究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首先探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然后探讨中职院校如何开展工学结合教学。

【关键词】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概述

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所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也就是半工半读的模式,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现阶段,对于工学结合模式也没有统一的界定,可以概括如下: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起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以及企业的社会资源优势。工学结合的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该模式下,有着双重性的特征,教学主体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方面,学生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教学评价方面,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等。2.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中职财会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专业性。工学结合模式在中职财会专业的应用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首先,从职业院校的特性来看,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教育场所,开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就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工学结合的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目的,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其次,从财会专业的特性来看。财会专业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财会人员在从事日常的会计类工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工学结合的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最后,从时代的发展来看。当今时代人才成为重要的竞争要素,加上财会专业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对于财会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的提升。中职院校培养财会专业人才时,需要优化教育模式,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工学结合模式下,专业课程的建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属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可以将其理解为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在企业岗位进行实际工作的一种交替学习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交替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去应用和检验,一方面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和考试,忽视学生实践;工学结合模式,则更多地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职财会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做好财会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首先,课程设置方面。以企业财会工作的实际岗位需求出发,以此为基础,进行专科课程的设置。为了有效提升财会专业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可以将课程设置如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岗位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则是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文化拓展内容、德育等内容的教育。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平台和拓展两大项,有学科课程、会计实操以及一些拓展性内容。围绕企业财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完善现有的财会专业课程,使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其次,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完善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财会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让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工学结合模式下,财会专业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的完善合理,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对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的素质要求。2.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财会专业有着较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实训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实践能力。工学结合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共同致力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将实训基地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实训基地,另一种是校外的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积极建造高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让学生可以随时来到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操作。现阶段,中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就是学校加强校外企业的合作,通过加强沟通和合作的方式,赢得双赢的局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学校方为企业提供财会专业的人才,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积累一定工作经验,掌握财会工作的实际操作,为学生以后快速就业打好基础。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同企业保持联系,定期考查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3.工学结合模式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团队是教学活动的开展者,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院校需要建设“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教师既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可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需要做好相关的教师培训和教师激励,促使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培训,针对财会专业相关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等进行培训,保证教师的专业性;同时让教师更加清楚财会工作的内容、流程等。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性,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实际情况,选择教师参与到企业一线,让教师在一线企业去学习和锻炼,为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更加清楚财会工作的相关内容,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院校可以采取分批次的方式,将教师分批派送到企业一线,让理论和实际更加贴近,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院校组织教师进行财会专业教材的研发工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可以结合财会工作的实际,不断完善财会专业的教材。许多中职院校并不重视教材的开发,许多专业教材存在滞后的情况,教师未能及时地将外界变化同教学内容结合,导致教材一成不变,出现了教学和生产的脱节。面对这一情况,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企业一线的生产人员和教师共同参与到专业教材的编写中,这样专业教材则可以更加地贴近生产实际,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便掌握岗位相关的技能要求。与此同时,教师和工作者的沟通可以让教师对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有目的地进行人才培养。

查看全文

浅谈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

随着当前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理论已经远远跟不上电子商务实践发展的步伐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就需要真正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是遵循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顺势产生的。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必须融入能力本位的思想,确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这就要求学校与企业真实合作,建立校企共育人才的合作模式,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企业的真实任务引入到课堂中。下面笔者将以商品详情页设计为例,详细阐述笔者的教学设计理念。商品详情页是提高转化率的首要入口。商品详情页就像专卖店里一名好的推销员,只不过推销员是用语言打动消费者,商品详情页是用视觉传达商品的特性。一个好的商品详情页能激起顾客的消费欲望,促使顾客下单购买。那么,什么样的商品详情页才更吸引目标客户呢?这就需要根据商品特点进行分析了。因此,笔者设计了本课内容——商品详情页设计。笔者将从教学基础、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介绍这次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一、教学价值

1.电商运营课程在专业领域的课程定位和价值

笔者学校参加了人社部组织的全国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依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理论,通过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在进行学习领域转换的基础上,形成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核心课程体系。电商运营课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电商运营的必修课,是电商运营公司典型的职业活动之一。培养学生掌握电商运营的必备理论知识和基本流程,同时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营销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交流沟通能力。本课程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联系紧密,是连接学生学习与就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2.“网店商品管理”学习任务的作用和价值

选题内容是电子商务专业独立完整的职业学习活动,也是电商运营专员应具备的主要职业能力之一,具有典型性。除此之外,选题以点及面,从内容到课程、从课程到专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消费者需求中提炼商品亮点制作商品详情页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对学生日后工作中职业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学习任务“网店商品管理”是课程电商运营的第三个学习任务,根据网店商品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并商品。“网店商品管理”有三个子学习任务,分别是商品拍摄与美化、商品详情页设计、商品。三个学习任务之间呈递进关系,此项工作需要学生按顺序完成。本学习任务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商品拍摄技巧、商品美化工具的应用、商品属性的确定以及商品的。

查看全文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就会计仿真教学、会计感性知识教育、校外顶岗实践、会计全真教学、会计毕业实习等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讨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设置的专业,如何体现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有效地推行工学结合,是摆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工学结合的会计仿真教学

这是每所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都可以做到的。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会计手工操作模拟实训室与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设置会计模拟教学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会计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结算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让会计各岗位的业务都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有所体现,并能提供相应的操作模拟训练。还可以将各环节进行组合,体现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业务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学生可以以会计主管、材料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往来账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税务会计、出纳等不同的会计身份进行反复演练,也可以以供应商、采购商、仓库保管员、企业经理、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其他不同的身份进行模拟训练。在校内实训中,应当将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让学生知道会计手工操作与运用会计软件进行电算化操作的区别与联系。可聘请企业会计人员到实训现场指导,提高仿真实训的真实性。

查看全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论文

一、高职艺术设计工学结合的优点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通化,艺术设计教育快速增长。在这种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针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改革。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工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亲自动手操作,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工学结合是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工作阶段,学生与企业进行交流,完成方案的拟定、修改、设计、采纳的整个过程,并且可以在设计失败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新鲜的创意,还可以为企业招聘到适合的人才。

二、高职艺术设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环境

1.开放的课堂

工学结合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不同,其主张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到实际社会中去实践。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课堂是前提。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必然要接受改革。开放的课堂一方面要具备开放的教学环境,科学安排学生课程的教学场所,另一方面还要有开放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开放、创新。

查看全文

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研究

一、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对市场化的重要体现。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随着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就业的重要方式,工学结合模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市场发展有机结合,培养更多的面向市场的高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职业教育和市场对人才要求以及市场变化出发,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尽管我国教育部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都比较重视,各个高职院校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践。但从整体上,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有不少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是没有终点的,很多的制度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成熟完善的,需要不断的优化完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原本较为合理的管理体系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和晚上。

2.教学思想需要不断更新

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教学管理体系的灵魂,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管理理念,需要做好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工作。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这种思想理念。但是,思想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思想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多的教师教学思想受过去思想的影响较为突出。虽然不少教师和管理者已经接受这种管理思想,但是还有真正领悟和彻底贯彻这种思想,新旧思想还在进行着激烈冲突,尤其是教学实践过程中,还不能完全受新思想的指导。不少教师仍然习惯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引导形式,不少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一时还不能真正习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主动和企业保持长久的密切联系,需要深入企业进行研究和管理,需要根据企业工作环境和用人标准重新制定教学方案和管理方案,不少教师在思想上还有待进一步解放,不断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3.教学管理实施制度和细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策略体系研究

摘要:对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依此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有效改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同时为确保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文章以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机制、高职课程管理体系、多元监控与评价体系、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以及建立专兼相结合的师资团队管理体系等方面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形成一套有效的策略体系。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策略体系

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改革也步入了关键的深水阶段,而通过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极大促进了高职教育发展。跟传统教育模式不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要求更高,在实施该模式期间,需要为其提供更多方面的保障措施。针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策略体系,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保障环节。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的特点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构建具有可适性、可持性与超前性的教学管理体系。它的教学管理特点是比较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协同性。利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实施人才共育。例如,由校企双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计划,共同编制教材内容,协作管理、指导学生,共同开展对学生学习评价等。2.灵活性。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期间,学生需要不断的切换角色(既有学生身份,又需扮演企业员工角色),而且由于校企双方管理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需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协调机制。另外,受企业生产周期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不得不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调整教学安排,这就打破了原来的固定学期或教学周安排。3.实践性。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所以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在实践教学管理中,不仅包括实训条件、校内实训教学及校外顶岗实习管理等,也涵盖了其具体的管理方式、监管制度等方面。4.系统性。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与各教学环节息息相关。全面实现工学结合,需加强教学管理中的学习评价、专业课程、师资团队、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校内外实训教学等诸多要素的管理。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策略体系的构建

查看全文

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一、工学结合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作用

工学结合模式就是根据社会的职业需求,对大学生的四个就业维度进行有效实习规划,并且利用这些实习机会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采取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等因素,以及整合这些因素的特定工作环境和方式,特别是和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巩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还没有参加实际工作之前,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他们掌握的职业技能,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所具有的职业态度和对职业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抽象层面。其知识结构和知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实践。而工作态度和职业理想更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他们的心目中对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过于理想化,因此在这方面会产生许多幻想。而更多的时候,是缺乏对自己所掌握的职业技能的客观认知,过分夸大自己的职业能力,难以找到自己的合适的社会职业地位。工学结合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就业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储备中寻找与实际工作的契合点,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也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并且更进一步的明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二)工学结合能够提升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高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在更多的工作实践中与具体工作细节的有效磨合,更缺乏在实践锻炼中的验证与提升。专业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工作才能够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因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大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与应用的最好机会。在工学结合中,通过各种具体的工作实践,大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缺陷,并且基于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实践环节,去努力的解决这些问题,积极的完善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不足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基于实践锻炼的各种解决学习与工作实践问题的具体环节,也是学生深入学习优化自己知识结构、完善自己职业技能的良好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能够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更加积极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工学结合能够改进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展示能力。大学生的职业展示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他们职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更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实现更好就业的最根本素质。但是,根据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在学校品学兼优,他们既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掌握了熟练的职业技能,可以说在专业能力方面表现的很优秀,但是在具体的应聘环节就缺少了将这些优秀向用人单位很好展示的能力,从而让用人单位不能够充分的了解自己,这样就失去了许多很好的就业工作机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深入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专业职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培养自己更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能够具体的理解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因此能够在就业环节中提高职业技能展示能力,做出更好的职业展示,能够进一步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与欣赏,从而实现自己更好的职业发展。

二、当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一大批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的技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来保证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输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和教学能力。但是,通过对全国各职业院校的调查统计我们能够发现,这样的专业教师还相对缺乏。就当前各地职业院校的发展状况来看,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过去的职业中专和职业技校升级整合而成,其教师队伍也大多都是这些学校原来的教师。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后又相应的招聘了一些大学毕业生。这些原来的教师由于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其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已经明显的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更落后于行业职业的技术进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方面明显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更缺乏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因此,他们很难对学生的工学结合学习形成有效的指导和积极的促进;而那些年轻的教师,虽然具备了现代化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因此教学水平相对欠缺,教学质量自然就差强人意。更何况当前许多职业院校还在沿用传统的教材,其教学内容所体现的传统职业范畴、传统理论体系、传统职业理念和教学思想、传统职业技能等都已经在很长时期内没有结合现代化教学思想和现代化行业职业发展做出的积极改变与升级,因此很难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背景下职业发展的多元变化,很难能够站在行业技术的前沿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职业引领,很难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形成实质性的指导,因此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现代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二)缺乏法律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早就在。职业教育方面广泛开展的教学模式,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是这些国家对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方面构建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针对于人才培养机制所构建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例如,对于如何体现学生就业合同的公平性、学生的职业身份与他们的职业收入的关系、企业的用人制度是否合理、学生在企业中的权益等这些有关学生就业的一些问题的解决,难以形成有效的法律保障。一些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体现出的新的职场问题,迫切需要在切实有效的法律体系下解决。(三)校企合作形式较少。目前,各高职院校和社会以及企业所开展的各种合作项目还普遍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缺乏客观的认识。在企业的认知中,基于传统教学机制下的职业教育,还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传输,难以体现出对学生现代化职业技能的培养,认为许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社会职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这些企业失去了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信任,不能够积极地基于自己的职业人才需求和学校形成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形式。另一方面,学校的职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当前,许多高校的职业教育还是建立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教学理念上,学校不能够积极地深入社会去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够及时了解各种基于行业多元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新业态下的社会行业职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计划不能够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而实时的做出改变与调整,因此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各职业院校在开展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工学结合的特征,聘请行业部门的高级管理、企业相关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成立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专业技能培训等各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科学的研究论证。特别是要结合时展的特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站在行业职业发展的前沿,不断充实新门类、完善新工艺、优化新技术,一切围绕学生的就业这一中心目标。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各地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优势,要积极打造品牌特色专业,要通过优化具体的教学环节,将这些专业优势和专业特点转变为本校的教学优势,从而发挥更好的社会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优势专业积极寻求与社会企业的多元化合作。校企双方还要基于共同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形成各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二)强化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各高校在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和服务理念,特别要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挖掘各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体现企业在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师资力量、教学资金这些方面的有力保障。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校企双方要积极构建双方共同负责的教学督导机制,使得双方基于各自的发展诉求来积极完善与优化各种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以有效地解决各种教学计划实施和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于学生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环节,学校要专人负责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企业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要对学生的岗位指导、师傅帮带、生活服务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协调,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实践学习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并且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调整、技术攻关项目、生产工艺升级改造等及时的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效性。(三)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目前职业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各高校要利用校企合作途径,构建各种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的对接机制,形成各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将企业的职业培训体系有机地融入到高校的学历教育体系中,以体现对企业职业技能培养的借鉴与吸收;积极改善课程内容和教学结构,将职业资格评估体系嵌入高校的课程教育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应用行业的前沿最新技术,了解挖掘新的行业标准,构建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具专业性和目的性;引进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产氛围和创新环境,通过大氛围的熏陶与感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第一线急需的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加强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搞清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工学结合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在校内创造工学相结合的环境

1.建立仿真实训中心。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工学一体化的仿真实训中心,使其既可以进行技能训练,又可开展课题研究,既可进行实训实习,又可进行岗位实践,既能承担工程项目和生产任务,又可模拟仿真生产过程,既可为学生按行业要求设计实训项目,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过程、工艺流程、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又可为社会各界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职业培训、推广新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2.兴办科技产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专业办产业,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并通过校内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校办产业与教学单位紧密结合的关系,使工学结合统一在一个管理系统之中,形成院内工学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围绕建筑工程组织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生可以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开发,大大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

(二)在校外建立合作教育体系

查看全文

工学结合下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

摘要:对于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而言,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必须使其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但是,必须对原有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方可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工学结合为背景,对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相关观点及措施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背景;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合岗位需求,逐渐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现阶段,需要针对财务会计教学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方可促进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改革

从当前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结构来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部分,却很少涉及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从工学结合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融入案例分析、实践探究等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明确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其次,在规划课程结构时,要依据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穿插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内化,早日将其转变成综合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再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在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材当中,要融入一些新鲜的会计资讯以及国家最新颁布的会计行业标准,编写出符合学生发展以及时代特色的新型教材。只有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教学内容改革,才能建立起新型教学机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