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大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11:58: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商大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前中国法学人才培育
一、高等教育应该是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
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很长时间争论不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扩展以及民众要求受教育的期望增高,高等院校的功能扩展为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国高校的本科法学专业也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从纯粹学术型,转到兼顾学术和应用性职业教育两个方面,既注意本学科高深学问的研究,维护其长远的发展,保证并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也要注意培养社会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法学是一门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实践性极强的科学。正如美国法学家波斯纳所言:法律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法学人才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还要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法学人才既要有直接参与国际诉讼的技巧和能力,直接外国人在国内的诉讼案件或直接到国外出庭参加诉讼,又要有处理投资、贸易、金融、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前沿和最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法律事务的技巧和能力[1]。随着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法律职业需要大批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法学人才,即复合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因此,培养复合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应成为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法学专业学生,难以胜任社会实践的需要,高校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局限性,尤其突出的问题是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其他国家在法律人才培养上对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方面的安排。无论在大学里还是在毕业后都没有安排专门的职业教育阶段,而实务界所需的正是能够直接参与案件处理,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这就造成了法学教育与社会所需相脱节的局面[2]。我国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设置上的缺陷现行法学课程主要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课程设置的包容性、跨越性不足,这一模式就难以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在统一的必修课中得以满足和发挥,自然难以实现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开设较少[3]。这种法学教育模式实际上主要是以培养法学研究人才为目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法学院系的毕业生进入法律实务界以后难以胜任和适应具体的法律实务,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实际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二)教学方法单一流行于我国大学讲坛的法学教育模式为/填鸭式0的讲授方法。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意识。虽然有些院校在课堂上进行了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但都没有脱离理论科学教学模式的框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三)法学教师队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我国的法学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法律的认知大都来自于书本,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性知识,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其教育教学工作也主要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理论研究中,不了解法律实务,就不可能培养出了解法律实务知识、掌握法律实务知识的法学人才。
三、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
构建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以课程体系优化为切入点,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需要的法学人才。(一)优化课程体系由于现行的法学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法学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如美国的本科后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学位模式,日、德等国的/两站式0教育模式等,可以看出无论建议采取哪种模式,其目的是使法学教育的内容更具包容性、跨越性和实践性。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法学教育课程体系。各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时,应在办学层次、培养目标、规模效益等方面明确自己的位置,注重通过加大选修课比例、增设跨学科任意选修课来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创新学分、增加第二课堂活动,优化培养过程。法学选修课种类和领域的扩增,不仅使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化,而且对学生各种潜力的发挥、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多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一些社会发展中新兴领域的法律知识,如商业谈判、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增开一些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课程,增强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的人文社科、文化底蕴及科技知识等综合素养。鼓励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使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从综合到专门、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设置,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较强的科学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科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4]。(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才规律,根据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实践教学,应当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辩论(讨论)教学,还应当运用诊所式教学。法律诊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成效,该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高,而且运作成本高,但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值得推广。根据教学相长的原则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如模拟法庭开展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个案件,然后让学生重构案情和场景,案件采取开放式结局,让学生的参与主导案情的发展,促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了解和熟悉在这种角色表演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大量的法律知识和理念,而不是按预定的结果去表演庭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增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应加强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现场的或网络的教学经验交流,使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迅速的传播和推广。
工商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好的实践平台。本文分析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背景,深入挖掘工商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是一项能够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平台。如何将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好,培养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成为众多高校亟待探索的实际问题。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就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迫切性
工商管理专业是高校管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是研究工商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培养掌握工商管理的前沿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的相关方法进行决策和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工商管理企业应用型人才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社会的发展急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通过到实习单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需要高校转变培养模式。传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导致学生操作能力较弱。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广告微电影形态与创作特色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后的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广告微电影在微时代又绽放着不一样的光彩。广告微电影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多方式表达、多类型样态、多情感诉诸、多故事角度的多元性广告微电影。本文从微电影入手,分析广告微电影在微电影时代下的形态及创作特色。
【关键词】广告微电影;多元文化;形态;创作特色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微电影时代的到来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且各自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微电影的分类有很多,除去按题材、时长、作品类型这三种常规的方法外,还存在一些没有归属这三类的微电影,包括音乐微电影、记录微电影等。而在微电影的众多类型中,最活跃、数量最多的、最有生命力的就要归广告微电影莫属。广告微电影不仅能达到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产生商业价值,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微电影形式。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微电影形态与创作分析
(一)广告微电影的样态。广告微电影基本形式是广告+微电影。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渗透,广告微电影逐渐发展为“广告微电影+”这一新兴的形态。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后的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广告微电影在微时代又绽放着不一样的光彩。广告微电影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多方式表达、多类型样态、多情感诉诸、多故事角度的多元性广告微电影。(二)广告微电影的创作特色分析。1.编剧大多注重产品内涵。广告微电影的目的是广告,载体却是微电影,所以广告微电影摒弃了以往生硬的叫嚣宣传。广告微电影侧重故事情节与品牌形象的融合,不一味追逐产品在影片中的曝光率,不过分强调产品在影片中的存在感。重在内容结构的设计,给观众讲好一个故事,以情动人。并且,广告微电影故事创意创新空间大,不受主流制度规则的约束,故事创意也不囿于成规,在进行故事创作时,可以云骥行空。哈根达斯制作的《因情圆缺2——相亲》就是软性植入的典范,讲述了一个由相亲阴差阳错获得真爱的现代爱情故事。哈根达斯在其中镜头不多,只作为男主爱吃的点心出现,没有广告的痕迹。观众看着这部微电影就好像是目睹了一场生活中正常的而又带点夸张戏剧的爱情故事。2.导演方式多元。广告微电影具备微电影同样的艺术表达,不论是镜头的语言、场面调度、拍摄手法都不再仅仅是以拍好广告片为目的,所以广告微电影的拍摄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微电影时代下出现的广告微电影,拍摄手法更多元,影片风格更多样,色彩感更强烈,艺术表现更有张力。英特尔的《给力啊,IT》就采用长镜头的拍摄手法,3分钟的影片,一个镜头到底,期间没有断续,只有中景和全景的切换,也没有加入蒙太奇手法。男主角在公路上前行是通过拉镜头的设计来完成的,这样的设计就好像主人公在不断向自己走来,同时会让观众觉得这条路不仅仅是主人公正在走的马路,还是主人公讲述的历史之路。3.大牌明星与草根演员并用。微电影时代下的广告微电影,在演员的选用上采用的是非职业演员和职业演员这两种。广告微电影会依据自己品牌、题材和故事来选择是启用职业演员还是非职业演员。而非职业演员在广告微电影中除去题材要求外,大都是朴实自然的真情表演,不矫揉造作,也不浮夸卖弄,演员不会刻意表现角色,而是将自己当做角色本身。但同时大牌明星的启用也很得当,符合产品特色。国际品牌在演员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大牌明星,因为产品本身的高档定位,以及面向的受众更为广泛,选用知名明星更能衬托产品特性,达到产品与角色合二为一的宣传效果。凯迪拉克的第二部微电影《66号公路》主演就是莫文蔚,莫文蔚是国际明星,演员本身的身份定位契合了国际品牌凯迪拉克的产品定位,让受众觉得凯迪拉克就是高大上的。4.后期制作精良。广告微电影的后期运用多种设备,素材、特效、音频、包装等处理更为细致精致。广告微电影有广告商的资金注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保证影片的质量会高于部分草根微电影。这尤其体现在后期制作上。资金源的良性供应,让制作者可以不必为后期制作捉襟见肘,在特效、剪辑等方面都能放心制作。比如卡萨帝的《独家》,整部戏观众看了影片后,不会调侃这是“五毛钱特效”,9分钟的影片就跟120分钟的美国特工大片一样刺激。
复合型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建立,我国的经贸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新形势,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又成为“北货南运”的新模式,内贸、外贸以及网络贸易的交叉融合对于高层次、复合型的一体化经贸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经贸类专业进行整合,如何改革创新传统的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经济形势、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贸易模式的需求,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深化经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也进一步强调,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贸易经济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归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这体现了经贸类专业施行内外贸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它明确指出,培养通晓内外贸知识又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2.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嵌套融合急需一体化的经贸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这种分工模式在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形成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的“中心-外围”格局。与此同时,在中国地区间存在着另一种依附格局,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专业化于低附加值的代工环节,而中西部地区成为低端要素的供应地,最终形成了“发达国家←→中国东部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食物链”。因此,我国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缩小地区差距,就要通过发展和延长国内价值链,使其与全球价值链相互嵌套融合,进而实现国家间以及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在这样的价值链重构与融合过程中,将需要大量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又了解国内商贸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贸类人才。3.新型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对复合型经贸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化技术风暴的冲击,贸易行业的结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跨境电商增速高达30%。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5.4万亿元,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外贸比例将提高至20%,年增长速度超30%。此外,为了解决“北货南运”问题,海关总署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试点,支持东北省份的内贸货物借道国际水域进行运输。这些新型商贸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对于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懂得内贸、外贸一体化,还需要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
二、目前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紊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从内贸、外贸、网络贸易的角度来说,经贸类专业包括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由于贸易经济专业在1997年教育部进行的专业结构调整时被取消,至2012年才正式回归目录内专业。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院校不多,2017年一共36所,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共400所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共588所。其中,3个专业都开设的有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21所院校。从经贸类专业的归属院系来看,有的在商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有的在管理学院,有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信息技术学院。由于对经贸类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专业间存在“单打独斗”“条块分割”的现象,因而大部分院校对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模糊,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缺乏明确的定义。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各高校经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千差万别,有的过于“宽”,课程开设庞杂,针对性不强,专业方向不明显。并且存在知识陈旧,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大类的重复性内容,纯理论课程多、实用性课程少等问题,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有的过于“专”,外贸不懂内贸,内贸不懂外贸,内外贸对网络贸易都一窍不通。比如,有些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内贸,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碰到外贸的机会,却因为不懂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缺乏跨国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因而错失良机。还有些院校将传统经贸类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完全割离,经贸类专业的课程丝毫不涉及电子商务的内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以计算机为主而很少涉及贸易的原理和实务。这造成经贸专业的学生缺乏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于网络经济时代下出现的新业态和新贸易模式背后的机理不了解,无法对接市场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3.实践环节薄弱,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目前,经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型教师,往往实训课程被压缩,实训内容单一。一些院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比如,实训课程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实验室完成,而经贸类专业实验室普遍缺少仿真条件与环境,即使个别课程的实训环节仿真度较高,但在专业层面来看,缺乏整体规划,内外贸与网络贸易之间的实践课程各自为阵,不能有机结合。在校外实训环节,不少校外实践基地只是签了份协议、挂了个牌,但缺乏后续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校外实践名不副实,造成学生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有些学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解决经贸类专业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企业主要采取到学校做报告、讲座的方式,而学校则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校企之间往往很难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三、复合型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建设探索
【摘要】在我国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数量逐年攀升、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特色化已成为专业建设与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特色化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特色化建设的路径和举措进行了初探,旨在为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特色化建设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公众自我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度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食品质量与安全已悄然跻身于食品领域十大研究方向之首。作为食品消费与贸易大国,近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有效构建食品安全防线以确保种类繁多的食品符合健康、安全这一基本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予以应对,除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外,在符合办学条件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兴专业的开设及人才的培养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队伍,缓解了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紧张局势,但就专业建设而言其目前尚未成熟仍处于逐步探索与完善的阶段。
一、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我国编外目录专业于2001年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2002年其正式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本科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也于同年开设了此专业[1]。历经十余载的建设与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农业、工业、商业、医学、综合类等近两百所高校开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且有多所高校申报并增设了专业硕士点与博士点。至此,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已形成本、硕、博多个层次的完整培养体系,初步具备较为充足的教学与科研资源,专业建设上已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5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然而,这期间也有不少“贪大”、“求全”、“攀高”的高校意识到未来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违背办学规律,忽视自身实际条件,纷纷效仿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致使该专业的建设、发展陷入特色化的“趋同”困境。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趋同等几个方面。此外,在快速规模扩张及办学层次提升的目标牵引下部分高校混淆了“一流建设”与“特色建设”两者的概念,忽视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要求,盲目将其它高校一流专业的基本特征嫁接到自身专业特色化建设的过程中,用一流专业的若干标准来规范和统一专业的特色建设。
二、专业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科学计量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摘要:以文献计量方法为依据,客观分析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提炼热点问题和研究趋势,为领域内的学者和决策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献计量法;CSSCI、CSCD期刊来源
农业可持续发展早期研究基本借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代际间公平。依据《丹波斯宣言》中的解释,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管理并保护自然资源禀赋,适时改革技术发展方向,以保障有足够的农业产出来持续满足当代及后代的需求”[1]。有学者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合理客观地选取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农业经营方式,凭借现代化的物质装备基础和科学技术条件,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保障当代及后代对农产品需要及实现农业长久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2]。近年来,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更多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多重目标的平衡。有从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持续性来综合评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3]。也有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协同生态、环境、资源三者的关系[1]。还有从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实力、资源节约程度以及资源反复利用率共同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4]。由此可见,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课题越发受到业界的关注,亟需对领域内研究现状加以梳理。故本研究以文献计量方法为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和现状进行分析,期望能为领域内相关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自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从检索方式分类,该数据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元检索和引文检索。本研究为文献检索范围,高级检索条件下,选择“期刊”条目,并且勾选CSSCI、CSCD期刊来源,以保证收集的文献具有一定科学借鉴价值。检索主题为“农业可持续”一词。
2结果分析
高校物业委员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市教委和*高校后勤研究会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理论研究,以标准化为基础、以规范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路径,深入探讨高校物业管理的规律,达到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自信、自强、自立,描绘高校物业管理的新蓝图。
二、开好年会,总结经验,推动高校物业管理
计划在三月底召开*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5年年会,会议内容为①进行*5年工作总结;②进行理论研讨,由北师大刘宏进作高校物业如何做大做强的发言、由*交大作如何应对当前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险问题、由工商大学作引进社会力量进行高校物业管理的利弊(或北航);③请浙江大学求是物业公司作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市场竞争的发言、安徽师大新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作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开创新型管理模式的发言。④请海淀区劳动局监察大队队长作如何执行劳动法的讲座。时间为二天半。
三、坚持理论研究,探讨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
1、集中精力,研讨高校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规程,争取在三月份开始,组织力量编写高校物业管理实操手册,以规范化的作业程序指导高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使理论研究与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有新意、有创造性、有成果,全面提升理论研究的档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物业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论文
首先,存款产品的创新通过其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就可以实现。美国银行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期限、开户起点要求、日均余额/联合余额、优惠(减免账户管理费、免费签发若干次支票、利率优惠等)、惩罚(收账户管理费、降低利率)等。这些基本要素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形成了美国银行市场上多种多样的存款产品。换言之,对这几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赋予不同的内容就是对存款产品的创新。美国银行一直以来都努力围绕着存款产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进行创新。如本文前面提到的1970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互助储蓄银行推出的一种新型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bleOrderofWithdrawalAccount——NOWAccount)。该账户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是对活期存款的一种创新。它的创新体现在既可使客户享受到转账结算的便利,同时又可取得利息收入。还有八十年代的新型活期存款帐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erNOWAccount),就是在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基础上提高了银行所支付的利息,并且多了能够随意签发支票的功能。这两种账户是美国银行业历史上较为经典的创新,体现出了存款产品各构成要素之间不同组合的强大的创新功能。
其次,注重市场细分。不同的存款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存款人看重帐户所能支付的利息,有的则看重账户的支付功能;有的存款人每月需要签发很多张支票,有的则很少签发支票。美国银行在设计其存款产品时非常注重这样的需求导向。如花旗银行的两种支票账户:BasicChecking适合每月签发支票次数有限且无法达到银行规定的帐户余额要求的存款人群体,而TheCitibankAccount是针对能够满足余额要求,而且每月需要签发多张支票的存款人设计的。或者,当存款人既能获得一定的利息,同时也能够满足银行的帐户余额要求时,他就会选择TheCitibankAccount。不同规模的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不同也体现银行选择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大银行的付息帐户余额要求要明显高于小银行(社区银行),这是因为大银行所希望吸引的客户群主要是市场上较为高端的,能保持高存款余额的那一部分客户;而小银行面对的主要是当地的社区居民,他们难以满足大银行的高余额要求。
第三,账户余额要求的作用突出。首先,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银行持续经营获利的重要源泉。账户余额要求是美国银行衡量对存款人所开立账户收费与否的一个标准。当存款人的帐户余额能够达到银行要求时,银行就会免收其账户管理费;反之,存款人就会被收取一个月5美元至15美元不等的账户管理费。而且,对于一些高余额要求的账户,银行还会对满足余额要求的存款人减免支票费、ATM跨行交易费、账单费等等。这些诱人的条件使得存款人会主动考虑取款的次数和频率,尽量保持自身帐户余额不低于银行要求,银行稳定和持续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其次,美国银行考察存款人账户余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求存款人的单个账户满足最低余额要求;二是要求存款人在本银行开立的所有账户余额加总后满足一个最低要求,即联合账户余额要求。一般来说银行都会选择实行联合账户余额要求+单个账户最低余额要求。这样的做法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吸引存款人在一家银行尽可能多的开立不同功能的账户。当存款人某种账户余额要求低于银行要求时,就可以用其在本银行开立的其他账户的资金余额进行补充,从而避免被收取账户管理费等各项费用。
参考文献:
[1]丁友刚.对银行收费的理性思考——基于银行业成本核算模式变迁与银行收费动因和依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2]李宝军.人民币小额存款账户收费问题质疑[J].金融会计,2005,(10).
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摘要:鉴于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业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教与学之间矛盾重重等现象,提出针对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架构承前启后、1+1+X、微课等模式的教学设计,构建研究式教学、实验点缀、启发性案例等教学手段,并通过减压式全过程考核、问卷式课后反馈,从而提高本科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责任;微课;案例教学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自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是判断人民是否过上小康生活最为直接生动的标准。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又用了一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再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社会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是预防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前提,更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1]。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高校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自2002年获批以来,至今已有超过150所高校增设了该专业[2],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食品人才教育的重视与决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集合了食品化学、食品卫生与检验检疫、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构与感官等多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等特点。本文从教师及学生两个层面对当前本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角度探讨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以求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达到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食品行业从业人才的目标。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师自身。纵观当下的本科教学,教师的主要症结是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教学过程,无法让学生思考、动手和表达,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满满的获得感,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教师的自身问题是何所致?首先,大多高校教师缺乏教学理论和方法。目前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近半为青年教师,他们多为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博士毕业生,特别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理工科青年教师,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得到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入职后也缺少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训,导致他们在从教过程中边教边学,时感力不从心,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当下本科院校科研任务繁重,部分年长、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为应付学校的考核,需花大量时间及精力申请项目、撰写论文,而忽视了他们擅长的教学;青年教师受家庭、经济、晋升等方面的压力,从发挥个人优势的角度考虑,往往将大量时间投入熟悉的学术研究,安排在教学课程设计、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方面的时间非常有限。再次,传统教学与网络更新速度的矛盾。现今的教学方法仍主要是教师课前查阅资料备课、现场PPT讲解授课,但各种信息日新月异,教师每一轮授课都要花费较多精力搜集、总结最新知识点;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国内不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曝光、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快速发展的经济所形成的利益风气也不免时常触及社会道德底线,造成教师备课时应考虑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1.2学生分析。目前,在读的大学本科生几乎均为“90后”甚至“00后”,这批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优渥、从小接触网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带有鲜明的特征[3]。第一,多为独生子女,群居经验少,关注自我,心理承受力较弱,个性化明显。第二,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干劲足但持久力差,追求新鲜事物却保持自傲姿态,各种矛盾心理集于一身。第三,受社会功利主义影响,注重利益最大化,崇尚回报,存在把个人理想和责任道德视为交易的倾向。另外,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除了各门功课的课前预习,课后经常还要花大量时间准备各种PPT,或者进行团队协作完成某项作业。比如我们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除每日上课外,还要做大量检测类、分析类实验,外加实验报告或者论文的写作,甚至到人群中做调查,导致他们的课业质量下降;另外,有不少学生还参加了各种社团和培训班,占用了大量课外时间和精力,上课时无精打采。
2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外国文学教学可行性和实践方法探析
摘要:产出导向法以新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创新、应用型能力中,在新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促成中,在改革陈旧的“背景-作家-作品”为主框架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是有其可行性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导论课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实践,输入材料的合理导入,网络教学平台对选择性学习假设的促成,均为产出导向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类似的尝试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
假设6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注重的是学用一体的教学模式,旨在解决我国外语教学学用分离的问题。在国内教学界,文教授的产出导向法已广泛地运用于大学英语及其他语种的教学中,而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中鲜有人提到和运用。故本文拟探析产出导向法运用到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运用其理论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几种方法,希冀能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产出导向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流程和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可见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是可行的。笔者所在高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需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运用母语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以及初步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政府机关和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人才培养的模式注重的是创新、能创业、擅应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后,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分析和研究世界文学有关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世界的视野,历史的高度,民主和科学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以上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其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核心是“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关键能力说”。“学习中心说”强调的是学习,强调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即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所强调的学生学习到的外国文学史的知识,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学史知识简单的学习,而是要掌握其规律、特质和精神,从而为“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及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学用一体说”强调输入与输出的无缝对接,事实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中来,实现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文化交流说”在产出导向法中是指“正确处理目的语文化与学习者本土文化的关系”[2],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同样的文化交流的关系,在异质文化的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学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杨义先生就曾谈到“血脉会通”的思想,认为“回到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是为了认识‘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是谁’的认识必须在与文化他者的眼光才能激发我们的对话的欲望,启发创造现代性学理的潜能”。[3]聂珍钊先生也提出,“我国原来的外国文学或世界文学在本质上就是比较文学”[4]的观点。这均是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与外语教学目标之所在,使学生课程学习的文化交流中能进行比较并能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他者。文秋芳教授在“关键能力说”中谈到,不同的授课对象应有不同的关键能力,并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相吻合。“外国文学史不仅是一门知识课程,更是一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5]正是基于同样的教学理念,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采用产出导向法是可行的。不仅如此,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流程和产出导向法的四个教学假设的比照中,也可见出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其中的可行性。产出导向法中包含有教学中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假设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经常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国文学教学虽然在课程设置上归属于不同的院系,针对的也是不同的授教群体,但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是通过课程的输入性学习,让学生能输出相应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输入的是英语,促使学生输出的是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即说、写、译等产出性活动,并使其成为教学的驱动手段和教学目标,将读、听等输入性活动作为其促成手段。外国文学课程输入的是外国文学的知识,也包括读和听,读文学作品和文学论文,听老师的介绍和分析,促使学生输出的是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分析和学习作品之后的运用写作,即写和析的产出性活动。“选择学习假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外国文学教学涉及到的外国文学史知识不仅时间跨度大,还有海量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要在有限的课时里穷尽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输入中选择性的学习也是重中之重。“以评为学假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极少运用,事实上采取教师评、学生评,能在极短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课时不足、知识量过大的困境,加上“丧文化”环境下成长的青年一代,受网络影响极大,一定的知识通过网络即可查找得到,学生难以提高兴趣融入课堂,却极易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这些问题也期待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来,也使产出导向法进入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成为可能。综上所述,产出导向法以新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创新性、应用型能力中,在新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促成中,在改革陈旧的“背景-作家-作品”为主框架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产出导向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