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01:30: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民道德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民道德论文

党建论文: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党建论文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需要分别对这10个道德规范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认识。

(1)关于“爱国”。爱国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要求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二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2)关于“守法”。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守法”强调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因此,一个有道德的公民,不应当将法律简单地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规范,而应当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

(3)关于“明礼”。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4)关于“诚信”。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教育研究论文

公民道德教育虽是晚近兴起的名词,但全民的道德教育却不离乎中国固有的传统。儒家所说的圣人"神道设教",《礼记·大学》所讲的"修齐治平"之道,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万民。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人的治国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来治理道德上成熟的万民,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社会。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但教育的方法和目标却是不同的: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而"新民",由"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平"的关键,则在于先修己身,率先垂范,示教万民,这也就是所谓圣人"神道设教"的意义。君子之德风,小之人德草。万民则以圣王为楷模,受其教化。这种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组成成熟的社会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根据这一定义,"公民"的概念相当于"国民",系指一国之民全体而言,固而公民教育也就是全民教育。除此之外,辞海还特别提到了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

凭借上述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解读,本文在此想提出并希望引发人们思考的两个方面问题是:我们面临着在这样一个远非成熟的社会,并且缺乏一个道德成熟的教育者人群的情况下,如何去进行以全民为对象、以道德成熟为目标的公民道德教育,并由此促成社会的成熟,换言之,如何使"内圣外王之道",不再是"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公民是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在海外流行的公民教育,舶入后便简化为公民道德教育。那么,在公民权利教育缺场的情况下,公民道德教育又如何展开,其展开又将会有何种可能的后果,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框架内,如何处理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

为了方便详细说明上述两方面问题,本文将相关问题归结为五个困境。以下分而述之。

一、公民道德教育地位困境

什么是公民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我们不妨参考一下1968国际教育大会第六十四号建议书《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有关"公民和道德教育"的部分:"公民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加学生对国家机构的了解和培养对它们的忠诚外,还应让学生熟悉国际机构在促进人类福利方面所起的作用,并给学生灌输增进这些机构未来有效性的责任感。""在道德和宗教教育方面,国际理解的教学应该直截了当,清晰明确,并强调人类团结的道德基础。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一种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愿望以及致力于和平的决心。科学和哲学的教学应该有相同的目标。"在这个论述中,比较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义务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在1992年国际教育大会的第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再次提到"发展伦理和公民价值观"的意义:"教育系统在伦理、公民和道德教育中应发挥一种基本的作用,并与家庭所起作用相互补充。教育系统应与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在此,对于公民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权利主体间的互相尊重和帮助,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权利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基础性作用论文

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有所不同。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靠强制手段来实行的;道德则靠人们的理想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教育等力量来维持的。道德诉诸人的内心自觉,而法律则诉诸国家的强制。

目前我国政策法规的监督体系缺乏独立性,有时显现出权威性不强。实施监督时受到干扰和阻力太多。对已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往往大事化小、避重就轻、将功抵过,减少了以权谋私者的风险,强化了违法违纪者的侥幸心理。

今天我们要倡导和建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加强“组织文化道德建设”的历史依据

从历史上看,我国有三种典型的治国方略: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道家的无为而治。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仁者爱人”。确立儒家“为政以德”、讲求“德治”的政治思想和理念,主要是指以德治君治吏,认为治君治吏是以德治国的关键。自汉武帝确定“唯儒独尊”后,礼义道德教化被置于治国的首位,从而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占统治地位的“德治”传统。儒家讲求“明道、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

中国古代的法家讲究“术”、“势”、“权”,视百姓为刁民,主要是重刑,使用强制手段。道家的无为而治往往兴盛于历经战乱之后,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对民众的压榨有所收敛,采取无为而治。

查看全文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一、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建设领域都收获颇多。全体社会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道德氛围正在形成。而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等。但是不能不看到在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社会建设领域,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公民在思想上对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在社会生活中有部分人认为道德可有可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用处,所以更加看重和崇尚那些能够带来直接效用的生活价值。道德往往被人们看做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追求,普通人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难以达到,所以只能在心理层面上表示认同和赞许。我们也总能看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一时利益而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如在公共场所吸烟、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等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同时道德价值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也被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严重伤害,社会中出现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社会冷漠事件,这对全社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道德氛围极为不利。其次,公民把道德建设与自身相分离。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一些人感慨人情淡漠,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又缺乏应有的热情,往往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一些人抱怨城市环境卫生差,但自己又乱扔垃圾不注意环保,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都会发生。这种现象生动地体现出了在道德建设中的“说”与“做”的矛盾,人们表现的道德态度与自己实际的道德行为相脱节,最明显的就是很多人非常容易地就某一个道德事实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并会对其做出善恶评价,但却仅此而已,当自己处于道德与利益产生冲突的情境中时,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就更为突出和尖锐。

(二)社会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新的起点上,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时常会有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出现。社会管理领域的薄弱环节越来越突出,社会管理的任务将更为艰巨繁重。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许多领域新的发展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实情况的变化,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存在很多无法适应现实状况的地方。例如社会管理的体制、格局与现在高度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公民的多元化需求不相适应;在维护群众利益、协调利益关系、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矛盾纠纷调节处理的机制上还存在较多缺陷;与社会管理相关的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有些领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法律空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仍然不高,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程度不够等。

二、同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坚持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相统一尊重并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对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其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民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中每个成员的发展是关乎社会的发展问题的重点,也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要不断强化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和平等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平等权利。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也意味着还要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树立把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总之,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每个公民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进步。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镇安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主要做法及当前镇安县公民道德建设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治镇安建设背景下镇安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强化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强化公民契约精神的培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强化公民诚信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抓好阵地建设。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做法;挑战;思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这就突出强调了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社会主义道德更加深入人心,夯实法治中国建设的道德基础,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培育丰厚的道德土壤,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2015年1月22日中共镇安县委十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法治镇安建设。在法治中国、法治镇安建设背景下镇安县如何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道德支撑法治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一、镇安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镇安县委、政府为了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把公民道德建设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突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搭建平台,开展多样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教育论文

公民道德教育虽是晚近兴起的名词,但全民的道德教育却不离乎中国固有的传统。儒家所说的圣人神道设教,《礼记·大学》所讲的修齐治平之道,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万民。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人的治国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来治理道德上成熟的万民,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社会。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但教育的方法和目标却是不同的: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而新民,由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平的关键,则在于先修己身,率先垂范,示教万民,这也就是所谓圣人神道设教的意义。君子之德风,小之人德草。万民则以圣王为楷模,受其教化。这种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组成成熟的社会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根据这一定义,公民的概念相当于国民,系指一国之民全体而言,固而公民教育也就是全民教育。除此之外,辞海还特别提到了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

凭借上述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解读,本文在此想提出并希望引发人们思考的两个方面问题是:我们面临着在这样一个远非成熟的社会,并且缺乏一个道德成熟的教育者人群的情况下,如何去进行以全民为对象、以道德成熟为目标的公民道德教育,并由此促成社会的成熟,换言之,如何使内圣外王之道,不再是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公民是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在海外流行的公民教育,舶入后便简化为公民道德教育。那么,在公民权利教育缺场的情况下,公民道德教育又如何展开,其展开又将会有何种可能的后果,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框架内,如何处理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

为了方便详细说明上述两方面问题,本文将相关问题归结为五个困境。以下分而述之。

一、公民道德教育地位困境

什么是公民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我们不妨参考一下1968国际教育大会第六十四号建议书《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有关公民和道德教育的部分:公民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加学生对国家机构的了解和培养对它们的忠诚外,还应让学生熟悉国际机构在促进人类福利方面所起的作用,并给学生灌输增进这些机构未来有效性的责任感。在道德和宗教教育方面,国际理解的教学应该直截了当,清晰明确,并强调人类团结的道德基础。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一种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愿望以及致力于和平的决心。科学和哲学的教学应该有相同的目标。在这个论述中,比较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义务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在1992年国际教育大会的第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再次提到发展伦理和公民价值观的意义:教育系统在伦理、公民和道德教育中应发挥一种基本的作用,并与家庭所起作用相互补充。教育系统应与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在此,对于公民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权利主体间的互相尊重和帮助,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权利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

查看全文

新中国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一、初步探索阶段(1954—1978)

1.政治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黑格尔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2]这种伦理型文化把“五伦”情理推广到社会一切领域,经数千年积淀、冶炼、传承,提升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为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宝贵遗产。”[3]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把这一思想凝练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服务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共产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道德规范体系。共产主义道德是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中产生的,其基本规范就是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这一时期我国非常重视弘扬共产主义道德,并根据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历史任务,开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精神动力和支柱。中国革命道德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逐渐形成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质。建国后,抗美援朝反抗侵略的国际主义精神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共产主义道德和革命道德在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生根发芽,成为公民的真诚追求。建国伊始,党和政府通过立法,把中华民族精神、共产主义道德精神和无产阶级道德规范由局部推广到全国。1982年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成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2.运动化教育方式

这一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运动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灌输教育法形式多样,一般有他人灌输、自我灌输、普遍灌输、个别灌输、形象化灌输、启发式灌输等。[4]另外,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了“树立标兵”“典型引路”等工作方法,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等先进典型为社会树立了一面面旗帜,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发向上,无私奉献。也正是在这些精神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在一定时期形成了正直廉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二十多年的公民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上述成果,但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公民道德建设难免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如“”和化运动中的“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生产瞎指挥风);政治挂帅、过度拔高道德理想;“人民”取代“公民”概念,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泛政治化、形式泛运动化;在十年“”期间,、“”鼓吹政治取代道德,污蔑讲道德就是不讲阶级斗争,就是“修正主义”;传统道德被视作“洪水猛兽”而受到冲击,未能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在树立先进楷模时,把先进经验公式化、模式化、绝对化以致弄虚作假。这些做法,导致人们的是非观念混淆,道德判断失准,心理失衡,道德和信仰危机加剧。[5]究其原因:一是从法律角度来看,尽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国家更强调公民的义务,而公民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张扬;二是从国家的体制来看,这一时期政治的泛社会化体制,必然导致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染上泛政治化的色彩;三是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在当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公民意识淡薄,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生成机制和外在保障机制都缺乏培育的土壤,对此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复兴与推进阶段(1978—2000)

查看全文

党建论文:发挥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

党建论文

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发挥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努力为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做贡献,谈点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宗教道德与公民道德相协调,应当为公民道德建设做贡献

宗教道德是宗教中关于信徒行为规范的教义或信条,是为满足信仰需要,调整信仰和被信仰以及信仰者之间的行为规范。实际上宗教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宗教徒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宗教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国有五大宗教,信教群众上亿人,尽管各宗教信仰不同,但在全国性的宗教组织领导下,共同倡导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扶贫救困、乐善好施等道德原则,其主旨与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对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其次,我国上亿信教群众作为国家的公民,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参与者。除了遵守社会公德,宗教道德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教众聚居地区,宗教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更为有力。再次,宗教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当然其社会功能的性质如何,取决于为之服务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否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道德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生产力发展的。所以,宗教道德应当并且可以为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宗教道德与公民道德相适应,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做贡献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公德,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规范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宗教界都是十分赞成和拥护的。有些如佛教的“五戒十善”,道教的“十善”,伊斯兰教的“斋戒”,天主教、基督教的“十诫”中,所规范的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不可恋贪别人的妻子、财物等等内容,与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有相同之处。所以,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应该可以而且能够直接为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贡献。其次,通过宗教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信仰和心灵的感应,通过他们行善积德的实际行动,宗教道德对公民道德的建设还起着间接的作用。如我省成立的“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就经常为社会和贫困人员实施救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和影响。第三,宗教道德与公民道德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他们能够与时俱进、相互促进,对社会和宗教自身进步同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查看全文

党建论文:德治是基础 法治是保障

党建论文

公民道德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就是必须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使得这两者都能取得明显成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治和德治必须相辅相成,相互凭借,才能相得益彰。

道德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存在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般是不需要专门机构或人员来颁布的行为规范,也不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而只是依靠社会舆论督促和人们的自我约束来自觉实现。法律要求全体公民必须按照它的规定去做,违者将要受到处置。尽管如此,法律和道德又都是产生于同一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且,都必须为同一经济基础服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法律和道德,都产生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也都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既然法律和道德是服务于同一经济基础的两种性质不同的行为规范。因此,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社会人们的一部分行为,即违法行为,要依靠法律去调整;而社会人们的更多更加广泛的行为,却要依靠道德去调整。所以说,道德对一个社会的作用,更有它特殊的不可忽视的广泛作用。如果说一个国家道德风尚极好,这个国家的犯罪率一定是很低的。反之,一个国家的道德风尚极坏,那么,这个国家的犯罪率必然是居高不下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形态,有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同时它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方面,更有着与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相矛盾的因素。因此,在一些人中,“私欲”、“物欲”膨胀,金钱至上、惟利是图、贪图享乐的观念上升,甚至于不择手段地去牟取暴利,运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确是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在当前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有一个适应全社会需要的简明扼要的公民道德规范。虽然我们已经确立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但是还要将这些内容进一步规范,产生一些人们好懂、易记、能用、可行的道德规范。譬如说,“安贫乐道”这四个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流传了好几千年,也自然成了一种美德,不少人正是用这四个字来支撑自己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做好工作的。如今不兴了,取而代之的是“发财致富”。如何用正当的手段来“发财致富”,总得有个为社会所能接受的道德规范吧。二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领导干部不仅是公民,而且还是公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但是,目前令人痛心的是,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非但不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起带头作用,相反却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吃喝玩乐,牟取私利,有的甚至包二奶、狎妓,凡是贪官,十有八九总有婚外情人,他们怎么谈得上有什么家庭美德呢。三是宣传舆论机构要大力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对公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影视了。在影视中确有不少精品,但却也有一些格调低下,甚至黄色、下流的东西。最近演艺界似乎流传一种时尚,凡是演正面人物,总是要刻划出他的一些毛病,而反面人物,又总要突出他在道德方面的某些感人事迹,这对公民道德建设有何好处?真是良莠不分了。四是社会的贫富差距不能拉得太大。道德本来就是社会经济关系自发的反映,不同的经济关系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首先必须是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而且先富和后富之间的差距不宜拉得太大,否则,将不排斥会出现道德标准二元化的可能。五是全社会都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单位、社会都有责任。公民道德教育要从低龄开始,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遇,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使公民道德教育大众化、社会化

查看全文

剖析小学教育阶段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研究

[论文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论文摘要]公民道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教育阶段。在小学阶段公民道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潜移默化法,树立权利意识法,重点时机培养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网络教育法,人际关系法;学校教育中的岗位服务法,课堂教育法,宣传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家庭影响中的榜样启迪模仿法,劳动体验法。要想发挥这些方法的最好效果,还必须建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