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4 10:49: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基础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教中公共基础课教育内容革新
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然而,很多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远远不及对专业课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今全球性科技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因此,加强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薄弱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却无法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而从高校、高职走出的大学生呢?有的成了书呆子、考试机器,有的成了机械的机械操作手…也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症结”在哪里呢?一句话,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够好!要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么不重视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丝毫不沾边,事实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各自独立。
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虽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没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是懵懂的,甚至是浅薄的,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认识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的领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创新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了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方向。高职公共基础课面向各个专业,在学生初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年开设,对打好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学习、思维、实践、沟通及心理等方面的基础至关重要。本文在界定了创新素质的含义和分析了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创新素质;融入
一、创新素质的界定
“创新”一次最早可追溯至《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文中的“创新”是指“另立新的宫廷选用制度”的意思。英文中的“innovation”一词则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于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书中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时至今日,“创新”一词早已超越了其中文和英文的原始定义,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对其加以解读。从生物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属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探究未知的天性;从社会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人类要发展就必须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明天。《辞海》中“素质”的释义之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精神、思想上的稳定的性质特点,可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结合上述词义梳理,“创新素质”是指人在进行创新性质的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质。它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作用所习得的,对创新活动的进行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基本品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性人格(意志坚强、主动性强、勤奋善思、兴趣度高等有助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的心理特质)、意识(对探索、了解、掌握未知领域的强烈的愿望)、精神(不满足事物的现状,不迷信权威,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或对事物进行改造的意志、信念和勇气)、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积极的求异性和活跃的灵感)、知识体系(某一领域的较高造诣或独到见解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等方面。
二、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建立在文化底蕴、工匠精神和健全人格培育基础之上的创新素质教育。1998年国家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2015年10月教育部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强调“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职教育而言,要达到理想的创新教育目标就需要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一方面从体制上可建设创新教育专门课程,建设大学科技园或创业园,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另一方面可从机制上进行探索,采取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鼓励措施。以上措施目前在高职教育领域均可做到有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定可遵循,学校完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细化执行。
公共基础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1研究背景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占普通高校的53.2%;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22所,在校生699.42万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1]。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职业院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学时[2]。公共基础课是促进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开设及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情况备受关注,本研究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开展了分析研究。
2调查过程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中选取了非概率的配额抽样方法,根据我国职业院校的性质和教师人群进行配额,第一层配额为职业院校的性质,选取了6所高职院校、4所中职学校;第二层配额为教师人群,教师主要分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调查发放教师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5份,回收率为91.2%。研究者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实施监控和抽样复核,剔除了部分不合格问卷。整理审核后的有效问卷经数据整理形成调查数据库,采用SPSS22.0版进行统计处理。调查对象的分布特征见表1。
3调查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公共基础课开设情况、教学资源与效果和教学手段与不足四个维度对公共基础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3.1人文素质教育认知。3.1.1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关注情况。从统计数据看,调查对象选择“非常关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比例占总人数的57.4%;选择“比较关注”的占31.6%,选择关注度为“一般”的比例为11.0%,调查对象中没有人“不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院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3.1.2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度评价。调查对象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程度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总人数的42.6%;选择“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总人数的23.2%;选择“感觉一般”的占总人数的34.2%。可见,教师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度偏低。3.1.3对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态度从调查对象的视角看,认为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都很重要、都应该重视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71%;认为二者有主次之分,专业教育最重要的比例占17.4%,选择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比例占总人数的11.6%。可见,教师重视专业教育的倾向较为明显。3.2公共基础课开设情况。3.2.1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基础课开设必要性。调查对象中有151人选择了“非常有必要”“有必要”在职业院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基础课程,占参与调查的总人数的97.4%;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必要”开设此类课程的占总人数的2.6%。可见,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职业院校应该开设此类课程。3.2.2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基础课开设现状调查对象认为本校没有按要求开齐的人数最多,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36.1%;选择“不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5%;选择“开齐了课程但课时不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2.6%;认为“按要求开齐所有课程”的比例仅为14.8%。可见,职业院校按要求开齐人文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院校相对较少。3.2.3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调查对象认为本校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丰富、教学效果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9.7%;认为本校组织过实践教学活动、效果一般的人数占41.9%;认为组织过实践教学活动、效果不好的人数占5.2%;3.2%的教师选择了“不关注”。3.2.4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从对本校公共基础课程开展人文素质情况的满意度统计数据看,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教育不满意、很不满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4.5%;选择感觉一般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6.8%;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的人数占38.7%。由此可见,当前教师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偏低。3.3教学资源与效果。3.3.1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情况。调查对象选择本校公共基础课使用“学堂在线”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22.7%;使用“爱课程”“超星平台”等平台的人数占73.5%;选择“没有使用”教学资源平台的占3.8%。可见,公共基础课教师使用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种类较多,使用平台的教师人数也比较多。3.3.2信息化课堂教学管理平台使用情况。调查对象使用“蓝墨云班课”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6.1%,处于第一位;选择“雨课堂”“智慧课堂”的人数占57.5%;没有使用平台的教师人数占6.4%。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3.3.3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对象认为本校公共基础课程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的人数占41.9%;认为本校教师能满足开课要求的占总人数的21.9%;认为师资不足无法按要求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人数占20.1%;而选择“各类公共基础课均组建了充足的优秀师资队伍”的人数最少,所占比例仅为总人数的16.1%。可见公共基础课师资不足、队伍不稳定现象较为显著。3.3.4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师教学态度方面,调查对象选择教师教学态度“非常认真”和“认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7.7%;选择教师教学态度“一般”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2.3%。其次,从教师教学效果来看,认为教学效果“很好”“较好”的人数占79.4%;选择“一般”“不好”“很不好”的比例为20.6%。对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效果两个变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0(p=0.000<0.05),两者关系为高度正相关。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态度越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将可能取得越好的教学效果。3.4教学手段与不足。3.4.1教学手段使用情况。对最适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手段进行选择的统计数据显示,调查对象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人数占参加调查的教师总人数的35.9%,排在第一位;选择多媒体教学的人数位列第二,占30.6%;认为慕课等在线教学手段最适合的人数占16.9%,选择传统和其他教学手段的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4.0%,2.6%。由此可见,大部分认为应该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3.4.2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和重视不够的人数所占比例排在第一位,占调查对象20.8%;认为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9%;选择“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课程种类不丰富,课时安排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7.5%,16.4%;选择其他原因的部分调查对象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特色不突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不够等不足。
公共基础课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覆盖人们的生活,计算机、手机等网络设备的出现较好地推动了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创新。信息量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在教育方面尤为明显,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并且,社会发展导致人才获取信息的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较好地推动了计算机、手机等一些移动设备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在当前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更是体现出当前教学模式的更新。文章对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管理模式展开探析。
关键词:慕课;手机移动平台;公共基础;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更多的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到了教学中,特别是计算机的加入,使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再像传统的教学课堂一样枯燥无味,计算机的融入使如今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入课堂的学习中,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慕课的出现让更多的学生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课外应用计算机设备也同样能够进行学习,在课外也能够获取足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丰富;手机移动平台的出现和慕课一样成了当前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重要网络平台,手机移动平台的出现让学生们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学习。学生们有了更加方便的学习平台。而当前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体系[1]。
1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简介
慕课英文名字是MOOC,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大型的开放型的在线课程,慕课的学生成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人数不相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几十个或几百名学生组成,而慕课的规模较大,一般由几千名甚至是上万名的学生组成,其中慕课学习成员最多能达到16万人;这种学习模式通常是学生通过创建自己的学习账号,然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网上选课,通过计算机设备进行视频课程的收看,在慕课中进行学习,慕课这种学习平台是不分国籍的,任何想要借助慕课平台进行学习的人都可以进行学习;学生借助慕课进行学习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些学习资源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不需要进行下载就可以直接观看,非常方便、快捷。慕课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的,跟大学中的一些课程是相似的,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并且成长为高级人才,慕课的课程中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其中科技学科的内容含量非常多,特别是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慕课中都有非常多的学习资源,并且慕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能够让学生免费进行学习,并能够获得相应的证书。慕课是一门专为有学习需要的人群所提供的一种学习平台。手机移动平台从表面上看是借助手机登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较好地推动了移动学习平台的发展,而手机移动平台快速发展的实质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移动设备较好地体现了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高水平,通过推广手机移动平台,不只是学生,还有更多的想要进行学习资源下载的学者都能够借助手机移动平台获取到学习资源,借助手机移动平台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非常方便、快捷。手机移动平台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更加追求简单的查找设计,不设计过于繁杂的查找方式,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简单的查找方式;手机移动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是一些公司将其所具有学习内容进行优化、整理之后的,并且要求其整理的学习内容尽可能的精炼简短,突出重点,方便学生查找[2]。
2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职教基础课课程革新
摘要论述如何重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高职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处理好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做好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课程设置等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药学课程体系设置调研
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按照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开设药学专业规定的主要课程,保证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将药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我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进一步开阔办学思路,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提高我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2010年10月对目前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状况在药学和中药学专业的2007、2008、2009级全体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归纳和分析,旨在进一步优化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基础厚、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的药学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体系。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及抽样方法采取整体调查的方法,选取我校2007、2008和2009年级的药学J、中药学二个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6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100%。
1.2调查方法参考国内其他医学院校课程开设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以学位课程设置、调整和增设的选修课程、专业前景和就业意向为主要内容,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法,由被调查人自己填写。
1.3数据分析由SPSS统计与案件分析,采用率及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单元素描述分析,其中对合理性调查结果采用X检验。
2结果
院校国际贸易优化及人才培养诠释
随着我国由对外贸易大国向对外贸易强国的转变,外贸企业对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员工能够迅速开展对外贸易业务,不需要企业再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的生产、市场、物流、金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动为,把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人才。(2)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投资效益、资源配置效益以及办学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对人才培养的效益进行专业的评估,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以能力为中心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职业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这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通过对岗位和职业进行系统分析,把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和工作情景相融合。
2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很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如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选修课较少,且主要是“艺术类”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缺少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一块。因此,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应相对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开设社会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必修课,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除了重视实践教学外,理论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宽”、“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职业发展潜力,而不能象高职专院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3)专业课。①专业课程中大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较少,并且和外贸岗位的联系性不够突出。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专业课与国际接轨不够。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相对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③缺少产品和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产品是国际贸易的对象,一个外贸人员必须要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能在产品的营销、报关、报检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区域研究对外贸人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这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倾向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④实践教学偏少。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得职业能力与外贸人才市场的要求脱节。⑤专业课一般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比较晚,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大四的时候学生又往往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精力来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工商管理课程机制调节措施
课程体系是指学校为了达到其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及其构成要素的总和。它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长期以来,国内高校一直没有摆脱“精英教育”惯性,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以理论传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但是,随着专业知识的急剧累积和更新,企业的迅速成长与升级,就业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以及社会管理思潮的此起彼伏,这一课程体系逐渐显露出多种弊端。所以必须基于合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作出适当调整,以帮助推进当前盛行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弊端
简单说来,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弊端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失调,不能强化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与优势;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造成课程体系刚性过度,选修课比例不足,学生缺乏选择的余地;课程内容务虚不务实,不能适时而变,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和时代的真实需要;课程之间缺乏逻辑构架,内容重复,甚至前后矛盾,学生没有知识的整体感;专业理论课越开越多,而教材和讲义中很难看到对实验和实训的妥善安排,同时,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管理技能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结果是,学生只在其中完成了对事实知识(know-What)和原理知识(know-Why)的学习,而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两类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却难以找到实践的机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隐性课程的开发严重缺乏,使正式课程功能的不足得不到及时的消除与弥补。
2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原则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诸多缺陷,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其中应该贯彻一些新的课程设置原则。一是柔性原则。柔性原则是指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灵活多样,弹性充足。灵活多样是指从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需要出发,在不违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课程选择自由,以避免他们认知体系的千篇一律。弹性充足是指课程体系具备适应环境变化随时动态调整的功能,不仅设定固定经典的教学内容,还动态地补充反映企业诉求和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二是精练原则。知行之间的天然矛盾表明,学生学过的管理知识再丰富,如果不能在模拟或者真实的情境中重现所学,也难以形成用人单位看重的行动技能。除此之外,学生在特定时期内信息容纳能力有限,同时,宏大知识系统也会出现信息过载,产生更加强烈的前抑制与后抑制效应。所以,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要一位追求全面宽泛,让学生陷于无休无止的理论学习,倒不如精练课程及其内容,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梳理、巩固和应用所学管理知识。三是系统原则。现代管理知识的爆炸,催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和课程,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工商管理专业的系统性绝非易事。许多多年从事本专业教育的专家和学者都不太清楚究竟哪些课程的组合能够构成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尽管如此,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要努力找到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前呼后应、构造紧密的有机整体,以免学生在零散的知识体系下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路径。四是务实原则。许多高校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时总是免不了追求理论内容的高深和完美,脱离了职业实际,这是“精英教育”的固有思维,给学生造成了“学不能用”的严重后果。所以应当秉持务实的原则,使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紧跟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五是技能导向原则。有人认为丰富的知识和海量的信息保持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格调,他们担心在培养过程中如果强调管理技能,就会使大学本科教育退化到职业教育的水平。笔者以为,很多时候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反而优于本科毕业生是讽刺这种想法的一个完美注脚。如果本科毕业生不能首先在技能上获得优势,而把自己的优势凝聚在那点在实际职场中难以发挥作用的知识上,无疑是给自己的职业搜寻设置了一道隐性的障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缺乏技能的严峻现实,失去技能巩固和强化作用,所学一系列管理知识则最终在脑海了遗忘殆尽。其实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经断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所以用人单位需要的不一定是“纸上谈兵”型的知识性人才,但一定是能“身体力行”的能动性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抛弃陈见,建立技能导向的课程模式,综合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技能导向原则要求以用人单位管理岗位应具备的管理技能作为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技能需求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3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措施
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程对职业能力的培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公共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软实力”作用正逐渐演变成“硬实力”,对学生交流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奉献精神、责任感、价值、梦想等培育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在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应采用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等途径,促成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职业能力
社会向信息化、服务化转型决定着职场对人才的需要从侧重于熟练掌握某一专业技能过渡到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决定着社会的竞争已从“技能”的竞争转向“心”的竞争。在职场上,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录用的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技能的竞争成为基本门槛,诚信、态度、人格、价值观甚至梦想等成为用人单位的首要考虑要素。作为直接面向职场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对接”,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注重职业能力的培育,而不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要完成此转变,势必重新认识和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在培育学生职业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公共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常把课程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政治理论课、道德理论课、法律课、心理课、计算机、高职英语、应用写作、高职语文、高职数学、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中国文化概论等。公共基础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各类教育中,只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在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职场上需要大量出校门就能进厂门的人员,所以当时的职业教育以“胜任岗位”为目标,侧重培养学生掌握某种职业技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重专业轻基础,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未随着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而有所变化。1.教学时间“压缩化”。职业教育一旦仅瞄准学生当前的就业,其培养目标就势必定位于学生掌握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压缩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就是一种必然,因为职业技能基本上是由专业课程来完成的。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技能,毕业后即能走上就业岗位,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再被削弱,课时均让位给专业课程。不仅校领导层、教师层,甚至一些用人单位、学生都认为学习公共基础类课程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根据河北省教育厅2014年的调研得知,在河北省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均不到整个教学时间的40%,而且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内,由于领导不重视,教师不用心,学生在公共基础课程上的上课率也很低,大部分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教学形式“实践化”。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以实践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动手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来讲,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上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必然选择,但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为了突出特色,彰显其与普通高校的不同,也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加大实践课时的力度,从课程体系结构到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应用、课程考核方式等均要求必须体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有的院校甚至规定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学时必须达到的百分比,也有的院校把实践2016年2月上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作为检查、审核、考核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标准,一时间,公共基础课程理论讲授部分遭遇了“滑铁卢”,不能与实践性教学部分同日而语了。3.教学目标“从属化”。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学习,这就决定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势必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严格来讲,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智能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旦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学生的眼前就业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某项具体专业技能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被弱化了,就只能从泛泛的角度来认识公共基础课程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能力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少有学者系统论证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仍被认为是专业课教学的附属品。公共基础课程的上述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是一种“舍远求近”的职业教育,仅定位于学生的当前就业,不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其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学生只学到一时的技术,但发展的后劲不足,一时就业,但长期失业。
二、公共基础课程在培育学生职业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发展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掌握有一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技术培养和专业人员培养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培养全面型的综合人才,高职院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各个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等方面较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知识体系结构、实践体系结构上要有主次之分。本文在课堂教学、基础课程上机训练和综合实践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2课程体系结构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在教学、上机和实践等多个方面要考虑全面性,其原因是各个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掌握程度不同。针对我校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整个体系结构的组成是由三部分来组合,每一个部分对学生的最终成绩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知识教学主要是完成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机训练主要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和掌握;综合实践教学则是利用公共基础课的多个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练习,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3课堂知识教学
理论知识学习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较多的方法,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针对我校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公共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实例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方式,即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点,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导学生,利用实例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度,从而讲解过程中,将知识点与实例进行很好的融合,达到课堂知识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