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15:45: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建筑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建筑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论文

1引言

本工程节能改造设计紧紧跟踪国内外先进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方向,立足西北地区气候、地理、水文等实际条件,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在综合办公实验楼改造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与产品,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工程概况

该综合试验楼始建于1987年,包括主楼一栋,附属建筑三栋,总建筑面积10800m2,主楼高度31.5m,为八层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执行《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距今23a,经全面检测,结构基本完好,能够继续使用多年,是典型的既有公共建筑。主要功能为:试验、办公、会议、多功能会议厅及配套设施等。

3技术目标

⑴建筑节能目标≥65%。⑵采暖-制冷低能耗。⑶建筑生活污水零排放。

查看全文

大型公共建筑消防应急的改进论文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近年新落成的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电源设计存在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技术规范亟待完善的电源设计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提高应急照明的可靠性,改善人员逃生条件,以适应“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社会发展趋势,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关键词:消防;应急照明;电源;蓄电池:分散供电

一、引言

近年,各地新落成了不少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体育、文化场馆等,这些建筑都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开放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和断电等事故,容易发生疏散混乱、相互踩踏造成伤亡事故,提高应急疏散照明的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一些技术规范未能及时修改和统一,设计时依据不同,设计思想有很大差别,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需加以完善。本文对应急照明技术规范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个简要分析,以引起从业者的足够重视。

二、有关技术规范

(一)《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l6—2008第3.1.9.1条:“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一级负荷容量较大或有高压用电设备时.应采用两路高压电源。如一级负荷容量不大时,应优先采用从电力系统或临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源,亦可采用应急发电机组,如一级负荷仅为照明或电话站负荷时,宜采用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

查看全文

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论文

1公共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公共建筑项目得到的发展,并占据重要的地位,给人们带来便捷,也创建了崭新的城市面貌。首先,公共建筑主要是具有公用性或公益性的建筑,其中包含办公、商业以及旅游等建筑。因此,可以将一般大众有权使用的建筑称为公共建筑,而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也被称为大型公共建筑;其次,公共建筑有着公共性的特点。其占地面积较大,消耗资源较多,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共建筑运用公共资源来提升城市中综合条件的基础,这也是建设公共建筑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做好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通过满足公共需求来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的质量[1]。

2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

2.1公众参与机制上的不足。我国的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发展历史相对较为长远,加之在初创、形成以及推广等阶段的影响下,现阶段中已经建立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公共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的影响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公共建筑项目涉及到公共资源的运用,在决策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民意上出发。但是在一些地区中所进行的公共建筑项目决策时,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首先,公众参与渠道上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参与形式过于简单。一些项目从开始到实际建设都没有设立听取民众意见的渠道,即便是设计了也存在着设计不完善的现象,这样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参与模式;其次,公众所提出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更多是将公众参与转变成为了形式化的现象,只是简单的对公众意见进行征集,对于是否采纳等却并没有明示。在这一现象的长期影响下,使得民众的参与积极性逐渐降低,最终也就使得公共建筑项目建成后使用效果上严重不足,浪费资源[2]。2.2规划设计难以满足。经济实用的原则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总用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对于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来说,其消耗上更加突出。主要是因为一些形象工程不断增多,加之其为了追求新奇等盲目跟随高标准,采取了较多的高能耗资源,并没有从节能环保等方面出发,不仅降低了公共建筑项目的实用功能,同时也造成了建筑规划设计的经济性严重不足。

3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首先,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确立出完善的公众参与公共建筑项目建设的措施,坚持从原则性的规定上出发,以此来保证公众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公共建筑项目中,项目的决策到最终的运行,往往被看作是政府部门或是拥有政府性质的投资公司来进行的内部工作,这样也就降低了公众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将参与权借助系统化的条文等进行明确规定,以此来实现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规范法律程序。对于法律程序来说,就要在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规范,且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从程序上来进行监督与约束,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效果;最后要建立出相应的听证制度。作为公众直接参与到监督中的形式,就要做好完善与健全工作,在必要时还要在不同阶段进行,突出其侧重点[3]。3.2完善信息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出相应的项目库。也就是说通过拟建公共建筑项目,在网络上进行评估与论证,尤其是要从节约能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上出发,始终坚持其环境标准。在评估阶段中不仅要从专家意见上出发,同时征集公众的意见,以此来提高决策的公共性,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只有在确保项目可以实现低能耗与少排放等目标后,才能优先获取支持。就项目库来说,借助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入库项目标注在电子地图中,通过点击电子地图等来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中已经成功建立出了项目储备库,因此在实际中要做好项目入库工作,通过完善与健全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果;其次,完善项目资料库。对于已经完成的公共建筑项目来说,就可以借助资料库来进行完善,以此来为项目或是类似的项目提供支持。对于一些完成的工程项目来说,通过项目资料收集工作,也可以为其他项目提供论证与评估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项目决策或是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分析与评价活动。从范围来说,在决策阶段中就可以对项目进行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实施阶段中,也可以对实施的情况以及项目中的环境变化等方面提供跟踪评估资料。在完成项目施工后,也可以进行后评估资料。通过将资料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出项目的实际效果,对前期所进行的预判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来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项目决策提供指导。就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估管理工作来说,存在着较为松散的现象,在政策与法律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支持,这样也就造成了后评估工作出现了形式化的现象。因此,在实际中我国就要不断完善后评估体制,同时还要健全相应的规则与方法等,充实后评估指标体系,借助法律的形式来实现固定与完善,健全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提高管理的效果。在项目库与资料库中,所收入的信息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想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则需要项目各个环节中所提供的信息支持,所以就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环节上的有效配合[4]。

查看全文

真空玻璃公共建筑节能论文

摘要:我们国家把节能降耗工作看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建筑节能在整个节能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建筑能耗在社会整个能源消耗中占到30%以上,建筑节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节能工作。特别是现有的许多大型公共建筑,数量特别巨大,能耗特别严重。目前,中国每年竣工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约为2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为4亿平方米。

年初,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当今,绝大多数公共建筑有一个共性,就是采暖能耗、空调能耗特别高。在公共建筑全年能耗中,大约60%消耗于采暖和空调,而其中的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在围护结构方面,由于此类建筑大多数都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因而,玻璃门窗设计得尺寸很大,窗墙比很高,或干脆设计成玻璃幕墙结构。

玻璃与其优良的透光性能和特殊的质感在建筑上的运用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长久以来,由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造成了玻璃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所要求的节能和舒适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大型公共建筑,过去,由于使用了不节能的普通钢化玻璃或普通中空玻璃制作幕墙,该部分建筑的能耗特别高,而且冬冷夏热很不舒适。

查看全文

真空玻璃与公共建筑论文

摘要:我们国家把节能降耗工作看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建筑节能在整个节能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建筑能耗在社会整个能源消耗中占到30%以上,建筑节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节能工作。特别是现有的许多大型公共建筑,数量特别巨大,能耗特别严重。目前,中国每年竣工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约为2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为4亿平方米。

年初,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当今,绝大多数公共建筑有一个共性,就是采暖能耗、空调能耗特别高。在公共建筑全年能耗中,大约60%消耗于采暖和空调,而其中的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在围护结构方面,由于此类建筑大多数都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因而,玻璃门窗设计得尺寸很大,窗墙比很高,或干脆设计成玻璃幕墙结构。

玻璃与其优良的透光性能和特殊的质感在建筑上的运用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长久以来,由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造成了玻璃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所要求的节能和舒适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大型公共建筑,过去,由于使用了不节能的普通钢化玻璃或普通中空玻璃制作幕墙,该部分建筑的能耗特别高,而且冬冷夏热很不舒适。

查看全文

公共建筑设计教学论文

【摘要】公共建筑设计课程在高校建筑学教学中占比较高,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公共建筑设计是重中之重。文中归纳了公共建筑设计思路的来源,总结了公共建筑设计思路的表达,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建筑设计,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灵感。

【关键词】公共建筑;教学;思路;表达

进入21世纪,高校建筑学教学模式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已进入通识教育阶段。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学习建筑知识,还要学习一些城市规划学、景观学、环境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学的核心主干课程,如何让学生把从课外学习到的知识转换到自己的建筑设计里,这需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导向能力。

1公共建筑设计的思路来源

学生在做公共建筑设计时,其思路来源并不是在脑海空想出来的,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会产生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们从建筑大师的成长经历、师承关系、地域文化、建筑思潮理论等多角度来剖析和深入理解其代表作品,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1.1成长经历作者:单位:建筑是一个综合的产物,要想理解一栋建筑,就必须思考建筑师的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以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为例,他的作品与其丰富的生活阅历有关。他在《安藤忠雄都市彷徨》一书中写道“旅行,也造就了建筑家”。[1]他年轻的时候,长期游历世界各国,参观过很多世界知名建筑,特别参观过万神庙,其对光线与几何形体的处理对他后来设计的“光之教堂”(图1)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所设计的很多公共建筑,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相关。贝聿铭先生幼时在苏州生活过一段时间,经常在自家的园子狮子林里游玩,狮子林的这种造园艺术手法潜移默化地映入到他的脑海与思想中,也正是这种经历,使得他认为中国建筑的设计不应该完全照搬西方的风格,提出了中西方思想结合的理念。这种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对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的提取,精炼和融汇贯通,为他后来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提供了设计基础(图2)。1.2师承关系作者:单位:学生在学习公共建筑设计时,除了要了解建筑师的成长历程,还要了解他在学习或设计的过程中受哪些知名建筑师的影响以及了解他对这些建筑大师思想理念的扬弃。在此以彼得•贝伦斯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后面简称密斯)为例,对他们的师承关系展开分析。格罗皮乌斯早期在彼得•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和学习,他的导师彼得•贝伦斯的一些教学理论与设计思想对他产生很深远的影响,这为他后来创办包豪斯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格罗皮乌斯继承和发扬了贝伦斯的理念。密斯同样早期因为机缘巧合在彼得•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和学习,他受彼得•贝伦斯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德国古典主义的熏陶;二是建构式花园的思想[2]。这些理念在他的前期建筑代表作品中均有体现。另外,密斯提出的“lessismore”也是受贝伦斯影响。[3]巴塞罗那德国馆(图3)中简洁的外墙、平屋顶、大片的玻璃、流动的空间,这些看起来似乎简单,却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密斯的设计理念“lessismore”。1.3建筑思潮理论作者:单位:纵观世界各国著名建筑大师,其所设计的公共建筑都有不同建筑思潮理论支撑。这些流派包括“芝加哥学派”、“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高技派”、“粗野主义”、“文脉主义”等。以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为例,他所崇尚的建筑思想为“现代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思想”,在其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正如贝聿铭所言:“我觉得苏州博物馆是个有文脉的建筑。当地政府想要的也是建筑文脉。在这个项目上,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我选定了灰泥、石材或者瓦片。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4]苏州博物馆另一个让人惊叹的便是丰富的内部空间。从入口进入苏州博物馆内部空间,一眼望去,屋顶的光线透过玻璃照射下来与室内空间形式共鸣,让参观者流连于其中。从大厅进入展览空间,通过走廊,墙面上的六边形窗框映入眼帘,窗外的小庭院种了植物,宛如进入了苏州园林,在其空间中行走,每通过一个部分,看到的周围环境都不同,贝先生把苏州园林的代表手法“借景”,“步移景异”运用得淋漓尽致。

2公共建筑设计的表达

查看全文

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摘要:结合绿色建筑理念,介绍了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从选址规划、围护结构、自然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旨在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夏热冬冷地区

0引言

绿色建筑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建筑的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回归自然和环境保护,创造出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步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将基于绿色建筑理念,阐述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并深入研讨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1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

在夏热冬冷的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要考虑整体设计的协调,坚持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原则,旨在为人们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查看全文

真空玻璃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分析论文

摘要:我们国家把节能降耗工作看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建筑节能在整个节能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建筑能耗在社会整个能源消耗中占到30%以上,建筑节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节能工作。特别是现有的许多大型公共建筑,数量特别巨大,能耗特别严重。目前,中国每年竣工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约为2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为4亿平方米。

年初,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当今,绝大多数公共建筑有一个共性,就是采暖能耗、空调能耗特别高。在公共建筑全年能耗中,大约60%消耗于采暖和空调,而其中的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在围护结构方面,由于此类建筑大多数都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因而,玻璃门窗设计得尺寸很大,窗墙比很高,或干脆设计成玻璃幕墙结构。

玻璃与其优良的透光性能和特殊的质感在建筑上的运用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长久以来,由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造成了玻璃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所要求的节能和舒适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大型公共建筑,过去,由于使用了不节能的普通钢化玻璃或普通中空玻璃制作幕墙,该部分建筑的能耗特别高,而且冬冷夏热很不舒适。

查看全文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研究

21世纪,上海涌现出众多为世界建筑业瞩目的大型公共建筑。在这些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国建筑、消防业界通常采用的指令性建筑防火规范在绝大多数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而言,指令性规范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何运用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这一建筑消防工程领域最前沿的手段来弥补我国指令性规范的不足,如何跟上国际建筑消防性能化不断发展的步伐,已是当时我国消防界同仁亟待解决的问题。2002年,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上海市科委下达的“大型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研究”课题,拟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综合评估和研究大型公共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同一年,当时上海最大的购物中心、以“成为整个华东最顶级的购物场所”为目标的正大广场进入最后的建设阶段。“正大广场的内部是一个敞开式的弧形空间,没有分隔区域,所以无法安装防火卷帘。当实际情况突破指令性规定时,该怎么办?”正大广场内部空间新颖独特的弧形设计带来的消防难题,正好成为了实施科委项目的最佳对象,于是我们想到了性能化设计。“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是一个舶来品,定义为:针对建筑对象的消防安全目标,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取计算机模化或数理推算的方法,确定合理的消防安全设计。简而言之,就是为建筑“量身定制”。2002年3月,在当时的上海市消防局统一指导下,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上海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率先在全国发起成立了“上海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推进小组”。推进小组确定了“深化上海消防科学技术革新,提升上海建筑的消防技术水平,指导服务于上海的建筑防火研究、设计和审核”的工作方向和指导思想。我也有幸成为了推进小组成员,推进小组组织研究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正大广场。以正大广场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为基础,我撰写了论文《大型公共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方法基本框架研究》,建立了性能化评估方法的总体框架。这也是国内第一篇有关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探讨的文献。为了提高推进小组成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及时了解国际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发展动态,全面掌握国外性能化安全的评估方法,我们先后和美国消防协会(NFPA)、美国罗夫简森公司(RJA)、澳大利亚国家科学研究院(CSIRO)、英国消防工程师协会、芬兰马乐古·卡屋瑞拉有限公司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广泛沟通和交流,开拓了视野。同时,整理翻译了美国《消防工程师手册》第三版中与消防安全性能化较为密切的相关内容。

对美国ICC规范、英国BSDD240规范也进行了部分翻译,使推进小组成员在相关理论知识方面得到了积累与提高,掌握了建筑消防性能化工作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了解了国际上消防性能化领域的新成果。在此基础上,为使上海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经过消防性能化推进小组研究,先后报经上海市消防局签发了《上海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实施意见》和《上海市消防性能化工作细则》,不仅明确了职责分工,还制定了上海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短期、中期及长期实施方案。同时,对性能化设计与评估的适用范围、报告内容、分析步骤、评审程序进行了规定,将此项工作纳入了正常轨道。在此过程中,我先后参与并完成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航站楼、上海铁路南站、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中科院上海光源研究基地、宜家(上海)物流中心、上海大众汽车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或评审工作。通过对大型建筑工程实例的设计尝试,我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和新方法。对如何确定工程项目的消防安全目标,确定评估对象的可接受判定标准,对如何模拟火灾场景,分析指定的火灾场景,针对不同要求运用相关量化分析的设计工具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为了让关心消防的人士对建筑消防性能化有较为客观全面的了解,推进小组成员沈友弟、曾杰和我分别以《性能化的推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性能化成就建筑与消防的和谐美》《性能化发展必须突破三大瓶颈》为题在《上海消防》杂志上通过访谈的形式作了科普性介绍。随着建筑消防性能化推进工作的持续开展,逐步建立起了日益融洽、通力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有效形成了一个由消防主管部门、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相关大学专业人员紧密协作,共同开展建筑消防性能化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

从那时起,上海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极富个性的现代化新建筑不断出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规模场馆建设,为从事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及评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以大空间建筑为代表的消防技术时代是消防技术变革成熟的一个里程碑,从内在机理上孕育了消防理论和学科的诞生。建筑消防性能化工作推动了消防设计对特殊工程的合理分析,推动了对消防火灾隐患的正确判定,更加强了消防设计和消防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也为当今消防工程师的培养运作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作者:韩新 单位: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查看全文

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探究

摘要:在能源形势紧张的大趋势下,高能耗的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以物联网技术及基础的建筑能源管理平台可以提供即时、准确、高效的能源管理策略。系统阐述了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建筑能源管理构建方法,对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能耗数据收集、能源审计、能源管理这三个层级探讨了这两者的应用结合方法,为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升级与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物联网,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建筑能源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的使用量也出现快速上涨的趋势。而建筑能耗、工业能耗和交通运输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主力,其中建筑能耗大约占据了总能耗的30%。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建筑耗能设备进行整体管理优化是当前节能工作的趋势所在。当前,我国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成为国家各产业结构转型改革的切入点和带动者,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物联网研究逐渐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物联网技术是信息科技技术非常重要的部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建筑能源管理平台的研究,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建筑耗能设备的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管理,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建筑能源精细化管理,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1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能源管理需求

多项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建筑能耗中,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尤其是运行能耗的控制水平整体偏低,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目前能源问题的关键。建筑能源管理指的是,通过系统化的控制建筑物能源消耗及能源消耗模式的策略,在满足建筑内舒适度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使得能耗量和能耗费用最小化[1]。建筑能源管理的前提是对建筑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统计,高效的能源管理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能耗监测和精确的能源统计之上。这就包括了对建筑用能系统,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的全面监测,以及对各类设备分类分项的能耗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而过往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能耗统计与分析,由于公共建筑设备数量和种类多样,设备数量、规格、型号、功率等各不相同(见表1,表2),因此能源统计获取的数据量庞大、数据类型多种多样,进行能源审计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对于建筑集群来说,传统的建筑能耗统计无法满足多栋建筑同时展开的综合能源管理。因此,随着公共建筑的类型和体量的不断增加,在建筑能源管理的体系中,亟需引入一种高效率、低成本,同时可以实现大规模建筑集群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能耗数据收集的新型技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选择,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建筑中各类设备的大量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收集,并整合到统一的能源管理平台,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从而帮助管理者对区域化的建筑集群能源消耗展开统筹管理。

2物联网技术的概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