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03:54: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管理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管理知识浅析
一、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1公共管理的基本定义公共管理,同样是时展所衍生的新概念,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不同,它不是着重于对政府职业文官的培养,而是在包含这一内容的同时,更看重以最低的成本达到目标以及管理者对结果负责的相关内容。简要而言,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的主要任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如何更为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
2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概述在共同促进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间日益形成无法分割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最先大量运用知识管理的企业虽然拥有很大的自主性,但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它必须得到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配合与支持。为发展知识经济而实施的知识管理,离开公共管理的配合和支持是难以奏效的。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例如知识转移活动、专利、商标、基础设施等,均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诸多关于政策、法律、法规等属于政府行为的方面。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提高公共组织的效力,公共管理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知识管理的理念,积极推进各项措施的出台,如大力发展学习型组织,努力构建知识型政府等,不断为实现自身管理水平的跨越增强助推力。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关系,这种密切的相关迫切要求当前公共管理必须落实对知识管理的应用措施。
二、知识管理应用的相关举措
1最大限度地营造知识管理的发展环境众所周知,只有适宜的环境才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知识管理需要尽量发挥集体知识和智慧的作用,需要个人乐于奉献。因此就需要营造适当的风气和环境氛围,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公共管理领域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譬如说,企业文化要以诚信为本,员工要有敬业和乐业精神,重视效率、质量等等,从而让知识管理建设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概括来看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要有领导人、专门小组和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很好的范例。②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③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要不断开发数据库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④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研究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如无形资产组成指标法,计算知识管理的投资回报率等。这一系列的相关内容就形成了知识管理实施的大背景,并最终构造出知识管理的坚实平台。
2需要循序渐进和全面联系。既要注意普及,又须重视提高。这一点使得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变得非常必要,动员非政府组织积极投入到发展教育的行列,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且也为知识管理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行使提供了契机,但国家并不能因此而有丝毫懈怠。发展各种教育设施,鼓励自学成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奖励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以及发展文艺、体育、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博物、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都应该在培养人才计划中作为政府工作的题中之义。
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研究
摘要:当下中国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为西方话语所覆盖,构建中国话语是学界重要使命之一。传统行政管理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理应得到接续与传承。特别是在当下计量方法与标杆管理过于弥散的状况下,通过思想文化的参照和介入,在研究路径上以追循意义或价值为主导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重。将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纳入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以期增加中国元素,构建中国话语。
关键词:中国话语;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严格而论,当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四十年来,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基本是以西方话语为主导。2000年世纪之交,有厦门大学朱仁显教授大作《中国传统行政思想》问世,开创了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研究之先河,却也声息微弱,“其言似不足者”,最终在计量研究的沙尘暴中湮没①。因而,挖掘和传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与智慧,以构建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中的中国话语,应当是21世纪中国学术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我以为懂得中国才能真正懂得管理,为此略抒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懂得中国才懂得管理
传统管理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对于这一文化传承的定位不能局限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视角,而是要置放在中华历史与文化的宏大视域中审读。(一)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历史定位。近年来,在很多场合我都发表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特色”的表现之一是中国文化具有特殊性。从政治文化的层面看,主要表现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出来一个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对上是权力基础,对下是民间领袖,成为维系社会与政治“结构性稳定”的中坚力量。中国古代社会有分合治乱,统一王朝除了元朝九十余年,其余差不多都是三百年左右。其中,两汉最长,达四百年。君主政治时代行政手段十分落后,对于全社会的掌控能力也很低下,却何以能使一代王朝周期维持在三百年左右,而中央集权君主政治体制直贯两千年?原因甚多。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看,关键有二:一是儒学成为官学,二是文官制度。关于一,西汉初年,儒学从民间学术上升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影响政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由此达成两个效果。其一,一种思想培育出来一个士人阶层。这个阶层凭借儒学政治特权的优势,得以通过察举或科举介入体制,居官为宦。士人群体作为官僚集团的后备资源,构成君主政治的权力基础。同时,相对天下士子而言,能够介入体制的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士人考取功名,虽然未能入仕,但也有了不同于黎民百姓的特殊身份。依据功名的等级类分,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如免除本人徭役、见官无需跪拜等。加上“致仕”回乡的官员,他们称为士绅或乡绅,从而得以号召乡里,领袖地方。士人阶层对上是权力基础,对下是民间领袖,实质上构成君主政治时代的社会中坚力量。不论王朝危机、天下大乱或王朝重建,必然有士人环绕其间,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历史上,出身豪族或平民者都能做皇帝,在前朝的废墟上重建帝国,就在于有士人的帮衬。其二,形成阳儒阴法治国方略。儒家的治国理念以德治仁政教化为主,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代无助于一统天下,故而秦的统一实是法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的胜出,但是秦统治者的强制管理和暴力统治致使强秦二世而亡,于是汉代统治者以秦为镜鉴,转换战略思维,以儒为主,法治为辅,“本以霸王道杂之”,谓之“汉家制度”。这一治国方略注重调节,倡导惠民仁政,有利于缓和社会冲突。同时以法制为底线,守住治国根基。软硬两手相辅相成,形成政策原则,天下得治。关于二,与西方中世纪贵族制君主政治相较,中国古代社会是“官僚制中央集权君主政治”。中国古代社会的官僚制体现了高度政治理性与相对完备的管理、组织技能,为世界之最,而且影响了18世纪欧洲官僚制的形成[1]。士人是官僚队伍的主要构成,当然其中不乏贪腐之辈,但历代总有些清官、贤臣、循吏在国家治理、王朝兴盛中起到重要作用,得以名垂青史,教化后人。与世界其他民族相较,古代中国的君主政治延续时间最长,天下或有分合,统一是主线。促成这一发展趋势有多种因素,其中重要一项便是缘于士大夫阶层的相对稳定,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坚定不移的认同。史实表明,即便面临其他古代民族及其文化的强行介入,也能运用中国文化特有的政治智慧化解之,融合之,并用确凿史实验证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运作客观规律之一:征服者被征服①。“由比较野蛮的民族进行的每一次征服,不言而喻,都阻碍经济的发展,摧毁大批的生产力。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由于征服而面临的比较高的‘经济状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多半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2]。这恰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内含高层次的文明以及政治理性与智慧,这才是中国文化真正特殊之所在。要言之,中国古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在治国理政方面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有比较稳定的社会中坚力量为作为社会基础;二是有高度理性的制度支撑;三是有符合历史进程和实际社会政治状况的政策原则保障。历史经验表明,这三点是国家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基本条件。构建这些条件的是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以及成为其载体的士人阶层作为社会中坚。士人阶层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介入政治,覆盖社会,他们传承、积累政治经验,也能或多或少地有所创新。这一阶层的精英群体接续和积淀的政治理性与智慧汇聚为行政管理思想,凝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这正是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历史定位。(二)走出标杆管理的刻板思维。依照我的治学理念,多年来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就是要从传统的政治理性与智慧中有所收获,以参照并作用于当代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这个学科很兴旺,进入90年代,逐渐式微。这当然也影响中国行政管理思想研究的发展。事实上,在中国学界,行政管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渐次从政治学学科独立出来,其知识体系和理论架构基本是西方即美国的。标杆管理既称标杆分析法(benchmarking),即“重定向自标杆管理”,也称作基准化分析法。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企业管理方法,嗣后为行政管理学科所借鉴。将管理目标基准量化,强行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并作为基本方法论纳入新公共管理知识体系。21世纪以来,标杆管理风靡中国行政管理学界,风尚弥久,已然近乎刻板思维而影响全局。标杆分析法作为现代学科研究方法,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完全西学化的知识体系与方法论能否真正解读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却颇可怀疑。政治学的基础学科谓之“两史一论”,即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学说史和中外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是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行政学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科中,则没有这样的设置。据我了解,当代中国不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视野褊狭,过于实用,连“政治学原理”这样的基础课程也被取消,以为学之无用,遑论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有个别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基本都是近代部分。而且往往难以持续,随着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深入,渐至取消。兹非固陋而何哉!《论语•子罕》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非唯学子,师者尤甚乎。事实上,如前所述,中国古代社会积累了丰厚的政治经验,其中包括丰富且实用的行政管理经验和理论。平心而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文化涉及诸如国体、政体这样的理论问题,如墨子的自下而上,层级上(尚)同思想;孟子引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见《孟子•万章上》);韩非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见《韩非子•扬权》);贾谊的“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此其辟也”(见贾谊的《新书•阶级》)等,但他们并没有展开讨论。在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政论家们看来,国体、政体类的问题已经解决,就是中央集权君主政治,无须讨论。他们更为关注的是施行何种政策,建立何种规制,如何才能达成某家天下的长治久安。于是,治理、管理就成为论争的核心问题,德治、法治、人治、礼治、教化,以及刑名之术、南面之术、德主刑辅等论题成为热议,恒久不衰。“唯与二千石治天下”“明主治吏不治民”“汉以孝治天下”则被奉为得以治理成功的至理名言。事实上,古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也充分说明了传统管理思想及其制度化业已取得成功。如果说,无论古今,人类的智慧总有其相通、相近之处,那么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内含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当然会有其比照和借鉴的意义。其中有些段落,譬如“官箴”“政书”蕴含的管理经验与智慧,“中国特色”至为鲜明,很有价值,作为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优秀构成,值得今人了解、借鉴与传承。从另一个角度看,与古代中国相较,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行政制度和管理方式经历重大变革,但是作为制度文化的传承,其中仍然含有传统文化的因子。要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器物、制度还是思想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中断过。这种文化的长期延续,遭遇近代的狂风暴雨,酿成剧变。其中变化的深刻程度,显然是器物、制度和思想的依次排列。也就是说,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当以思想文化的传续、存留和影响最为深刻。从表象看,近代以来思想文化的变革也是天翻地覆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视角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内里,从政治价值及其观念的视角来看,其传续的坚韧度,着实令人吃惊。关于这一点,我们瞥一眼当下国人的权力崇拜、官本位和身份等级观念等现象,即可明了,这里无赘言。因之,从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层面考察、研究中国公共管理的特点与路径,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认知参照。唯有走出标杆管理的刻板思维,才能融汇古今中外相关认知而构建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中的中国元素。一言以蔽之,懂得中国才懂得管理。
二、两种研究方法并重
公共管理知识场域策略
[摘要]:公共政策知识结构是一个空间巨大、内容丰富、层次明晰的如布迪厄所言的文化场域。研究公共政策知识的内容结构,首先要了解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科和公共政策科学三个概念的关系。这三个概念同属于一个层次,只是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在公共政策科学体系中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范式,即属于“学术社区”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属于“实践社区”的公共政策分析。理解和研究公共政策知识场域对于目前公共政策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乃至MPA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场域;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科学;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
一公共政策学
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经结合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过程,对其内涵作了分析。他首先认为公共政策学“的确具备与基础科学不同的工学的性质。就像工厂制造产品一样,公共政策也制定具体的政策。生产产品需要一定程度的基础研究,制定政策同样也需要成为其支柱的基础学科。这门基础学科就是公共政策学”。[1]在这里,药师寺泰藏将公共政策视为是实际操作过程,而将公共政策学看成是一个为实践服务的基础学科。药师寺泰藏接着又指出,公共政策学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形成过两个分水岭。第一个分水岭是由这一学科的创始人拉斯韦尔构筑的。由于他过分地强调将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公共政策,结果“把公共政策学变成一门‘冰冷’、‘生硬’的学科”,它不可能对执行具体政策的人产生任何冲击,从而这一分水岭也就脆弱地崩溃了。显然,在拉斯韦尔那里,公共政策学更多的是提供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构筑学科基础的理论体系。[2]
药师寺泰藏认为公共政策学的第二个分水岭是由以色列学者叶海卡?德洛尔构筑的。他运用“系统群研究”方法,建立了“政策系统”。德洛尔指出,公共政策学是从各相关科学,尤其是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结合中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的。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单纯方法论进行了批判。他提出的“总体政策”是一种“超”政策体系,是促进公共政策学发展的指导方针。到德洛尔这里,公共政策学成为政策理论的科学。但是德洛尔却“试图在统一的公共政策学的旗帜下统率其它各相关学科”。药师寺泰藏认为,这也正是公共政策学第二个分水岭失败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德洛尔那里,公共政策学实际上是公共政策的“政策”即公共政策的原则、规范。
但是,正如药师寺泰藏所指出的,德洛尔同时对公共政策学研究教育机构进行了探讨,并推动美国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设了公共政策学课程。在这一点上,德洛尔又把公共政策学视为是一个学科。它具有特定的研究和教学体制。
公共管理人才管理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公共管理理念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培养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当前公共管理理念传播越来越快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管理需要与公共管理知识结合起来,借鉴其中的优势以达到发展目的。本文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探讨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指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新的培养管理方法途径。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生管理培养;创新;以生为本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培养现状概述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行业飞速发展,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生队伍组成人员复杂,思想政治意识薄弱,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学校设施等更新不及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较多,所涉及到的事项也比较多,与此同时就造成了高校对于学生管理培养模式的忽略,影响了提高学生发展的效率。另外,现在的高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开展活动任务等都应该将学生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考虑位置,但很多高等学校并没有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也就是忽视了这一基本要求,在根本上就没有把握好,可能无法进行高效率的管理。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内涵及意义
(一)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核心政府管理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是当代乃至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一门学科。顾名思义,公共管理就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既强调“公共性”管理,又注重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性”管理。原有公共管理模式起源于政府,在此基础上,公共管理开始引申到其他一些如学校等非营利机构之中发挥作用,也就产生了现在被大家认可的公共管理模式。添加了公共管理知识,高等学校的管理中融入了相对成分的企业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高校的发展效率。(二)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意义。高等教育目前进入了普及阶段,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大学,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成为了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一种挑战,使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理论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发展。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是由学校统一管理规划,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加入公共管理知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因此,将公共管理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会使得学生管理培养模式更加的规范,更容易进行管理培养。公共管理中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相较于其他方面,高校中的公共管理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在高等院校之中学生可以很大的实现自身利益,谋求未来发展。
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研究
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现状和问题
20世纪4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自觉地对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进行反思,先后经历了三波反思和争论,经过这一系列的争论,公共管理研究已经进入了方法论的多元化阶段,但是目前中国大陆关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却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单一化,无法回应公共管理实践的多样性。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在介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时候,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仍是主流,通论性教材往往侧重介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科学”研究的部分,主张公共管理研究的任务在于寻求公共管理客观事实中的经验性因果联系,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寻求,发现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1]与此相关,目前国内的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MPA)教育亦以“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等作为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这些课程的主导方法也是实证主义,难以凸显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事实上,公共管理研究是科学发现、技术设计(政策设计、制度设计、组织设计、机制设计等等)、公共评估、诠释和批判的统一,需要实证的、诠释的、批判的多元方法论的合理使用和组合,阐明多元方法论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的逻辑,才可能有效地反映公共管理实践的多样性。
2.程序性方法与实质性方法之间存在鸿沟。公共管理实质性方法是形成公共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逻辑和价值观,是公共管理知识成果中蕴含的,形成公共管理知识的途径。公共管理研究的程序性方法则是公共管理研究过程中设计和实施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程序、步骤和技术。公共管理实质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是侧重点是不同的,前者侧重研究的逻辑,后者侧重研究的操作性程序和技术。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文献中,程序性方法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体系也较为成熟,比如:盖尔•约翰森(GailJohnson)[2]等人所著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著作。这些著作以选题、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报告撰写为经线,以定性和定量研究为纬线,共同编织起公共管理学的程序性方法论体系。不过,很少有文献探讨实质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导致了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很多困惑,比如:当我们从事一些属于技术设计类、诠释类、批判类、评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时,大多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著作难以提供有效的指导,甚至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规范和标准衡量这些公共管理研究成果,造成了研究的方法论标准“缺位”和“越位”的现象,形成了方法论标准的单一化和有些研究没有有效方法论指导的尴尬局面。
3.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实务和咨询方法脱节。公共管理研究作为使用科学方法探讨公共管理问题答案的活动,包括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公共管理实务、公共管理咨询三种基本形态。但实践中,三者脱节的状况较为严重:从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的学者们撰写大量的论文,充斥着繁杂的统计数据和生僻的词语,往往被束之高阁。公共管理咨询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与学者们的高深研究难以接轨。造成这种脱节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三者统一的“公约数”缺乏坚实的理论共识。事实上,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公共管理实务和公共管理咨询的“公约数”是解决公共管理问题。公共管理学术研究重点关注科学发现类、评估类、诠释类和批判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是公共管理实践问题解决的过程,其本质是公共管理者运用适当的途径———诸如战略设计、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弥合公共管理主体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虽然公共管理实务以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提供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但是公共管理实务的方法论框架是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框架,与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框架存在本质的差异。公共管理咨询所使用的方法论框架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论框架,往往通过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和实践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框架,为顾客提供知识、技术、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和服务。
4.公共管理方法的学术关注度失衡。“公共管理方法”一词可以做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的公共管理方法是公共管理领域中思维方法、行动方法、研究方法的总称。狭义的公共管理方法则指公共管理实践或公共管理实务活动的方法,属于行动方法的范畴,即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认识工具(比如战略管理中SWOT分析模型、钻石模型、利益相关者分析)和行动工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外包、凭单制等等制度、机制、程序、手段和技术等管理手段)的总称。目前国内已经出版了一批侧重研究公共管理行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的著作。但目前关于公共管理学科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著作仍然较少。公共管理“思维方法”的著作更是少见。这导致了公共管理思维方法、行动方法和研究方法学术关注度失衡的局面,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入手,寻求公共管理方法的共同基础,提高公共管理学科认同度。
公共管理话语体系构建的三维度研究
摘要:公共管理中国话语体系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话语构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主要综述并分析公共管理中国话语构建的三个维度,即构建融入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的话语体系,构建本土化的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和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并尝试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公共管理中国话语体系;传统文化;本土化;学科体系
一、公共管理中国话语体系问题的提出
中国历史上对于行政管理的研究,古代称之为“行使政治权力”,其核心内容是管理国家和使用国家权力。古往今来,帝王术、资治通鉴等记录下来的大量行政经验,再加上儒家文化的道统思想和教导,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国家管理的思维和话语体系。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行政改革和管理制度建设同步发展,引进了大量现代西方公共管理的理论、思想、方法及话语体系,经历了重建、引进、迅速发展的阶段,已在两百多个高校建立了公共管理系、所或者学院,全国五百多家高等学校中都建立了公共管理类本科,为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平台。话语体系,是对某一思维进行表达和诠释的一种语言系统,由于后现代思潮在西方社会的兴盛,近年来对话语体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其目的是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突破固有思维体系和制度构建,重构思想语言的基本单元,解放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至更高层次的自由。如“现代”(modernity)“后现代”(post-modern)“重构”(re-construct),“解构”(decon-struct)”“话语体系”(narrative)”“权利要求”(claim-smak-ing)“权威表述”(authenticdiscourse)“多中心”(multiplecenters)等都是后现代思潮的关键词语,它将追求层级更深、范围更广的民意民主决策和民生的权利作为核心目标,而这也是思想家探索如何突破现代模式的不可或缺的理论路径之一。关于公共管理中国话语体系的建立,知名学者们对其有着不同的见解:前MPA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朱立言教授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唯一源泉,公共管理知识的生产应当更紧密地与实践相结合,紧跟实践的步伐,创造出能够切实解决中国所存在的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话语体系。著名公共管理学者蓝志勇教授立足于哲学的层面和跨文化的视角,认为公共管理学的建设不仅要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传承,而且要能够与世界文明有效沟通,提炼出包容的话语体系。在清华大学薛澜教授眼中,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本土化实际上包含着两个相互促进的方面:一是非西方语境下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重新定位;二是我国公共行政话语体系的本土化与发展。中山大学王乐夫教授认为公共不按理取代公共行政成为新的有效的公共部门管理理念,并把公共管理划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在此基础上来建构公共管理学科。厦门大学的陈振明教授则认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立足点是顺应新时期国家的发展需求,顺应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增强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影响力,以完善的理论体系来引导国家和地方的创新发展。山东大学葛荃教授认为当代公共管理学不仅要反思和质疑当前现有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同时要与世界主流学术话语体系交流和融通,将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纳入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以期增加中国元素,构建中国话语。广州大学王枫云教授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就可以提炼出丰硕的管理经验,道家、儒家、法家的政策观都可以作为政策科学本土化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的源泉。关于中国的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研究,将部分学术界以纯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为核心的介绍型研究剔除后,可将其余的公共管理中国话语研究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将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和文化纳入公共管理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丰富中国元素的中国话语;二是重视中国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公共管理话语体系;三是兼顾借鉴与创新,构建学科化的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
二、公共管理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三维度
(一)构建融入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的话语体系。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唯一一个古代文明从未终止过的现代民族国家,多数时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历史上曾经开创过多个“盛世”,其治国思想、行政思想、行政实践历史渊源流长。现代中国公共管理知识体系被西方话语体系覆盖严重,因此,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将其纳入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中对于增加中国元素,构建中国话语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场合都会提到“中国特色”,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基于政治文化层面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士大夫阶层,对上是权力基础,对下是民间领袖,体现为维系社会与政治“结构性稳定”的中坚力量,儒家的治国理念核心是以德治仁政教化,而秦在统一时采用的是法家思想,秦统一时的暴力手段与统一后的强制管理使秦二世而亡,因而汉代统治者以此为戒转换战略思维,以儒为主,以法治为辅,“本以霸王道杂之”,谓之“汉家制度”。在这一治国策略中以调节为主,倡导惠民仁政,可解决社会冲突,再结合法制,可守住治国根基,软硬结合,得以治天下。古代统治者和思想家对于治国理政方面,解决的问题有两个,第一需要具备稳定的社会中坚力量为社会基础,第二是需要有高度理性的制度为支撑。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体现出精英群体接续和积淀的政治理性与智慧汇聚为行政管理思想,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这便是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历史定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知识体系和理论架构均源于西方,然而纯西学化的知识体系与中国的管理问题存在很大的水土不服。中国政治思想史是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但从研究根本上看,当代中国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都不够全面,过于偏重实用性,甚至取消了“政治学原理”基础课程。非唯学子,师者尤甚乎。目前学界对于中国公共管理语言体系的构建研究较多,但被人接受的只有计量研究和田野调查。这种研究趋势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术界深刻反思了在此之前教条化、僵化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点是国内学界在国际交流和对话中,体现出的传统研究方法落后国际学术界的现实,难以实现对话。通过以上分析,将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增加到现代基本西学化的公共管理学中,对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具有以下优势:其一,汲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将中国元素添加到现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中,提升对当代中国公共管理话语的解释能力;其二,重新认识公共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正当性考量,促使量化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互融合,增强现代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研究的“反思、批判”和“精准描述”能力,推动社会政治的改革,加快政治管理的科学进步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实践;其三,加快现代西学意义上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文化积淀的融合,与中国当代社会政治实践的融合,推动公共管理学术视域的中国话语的形成。(二)构建本土化的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本土化”是指中国的公共管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公共管理面对的对象,且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公共管理学只能是一种国别性的存在,本土性表现得非常突出,而这便是本土化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存在的最合理解释。著名公共管理学者蓝志勇在相关领域研究中提到,“中国正处于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国际,让国际了解本土的时代。”中国公共管理本土化是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它使中国更有效的与国际沟通,并从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文化中汲取精华。然而,公共管理学在学科属性上并不属于自然科学,而是人文社会科学,而公共管理活动作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活动,并非客观的自然现象。无论是哪个国家,其公共管理的政治性、民族性都非常鲜明,并与本国的经济社会情况、历史文化、政治体系相连,而这也是公共管理活动存在国别差异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公共管理针对的除公共管理活动之外,还在于可以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路径与方向上的借鉴,中国的公共管理对象与其他国家不同,因此在理论支持上也同样存在差异,而这便是本土化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存在的合理性。本土化并非掩盖公共管理学的普遍性,中国的公共管理学也必须体现出活动自身的规定性。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在诞生时、成长中都存在一定缺失,这是由于西方理论的影响,但应该明确的是,西方理论不但无法回应中国问题,还会给出错误的方向,仅依靠西方理论下的公共管理学的中国转化,并不能塑造带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话语体系,它忽视了中国公共管理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忽视了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独特道路。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及思想的汲取和采纳,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随”或简单地“按部就班”。判断西方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能否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相适应,要考虑它能否与中国主流的价值观念相一致并准确反映时代的精神;能否与我们的传统管理思想体系进行有效的对话,并能够以此为契机衍生出新的思想、观念和话语。“本土化”强调的是中国自己的公共管理学,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话语体系,若偏离这一核心,无异于缘木求鱼。据此,基于本土化的公共管理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明确中国的表达方式,即需要以中国的汉语作为表达工具,这是让中国公共管理学走出国门、获取国际话语权的必要道路,且汉语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念;第二,强调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正面直视鲜活的中国公共管理现实,构建反映中国实践的话语体系,西学理论下的话语体系不仅会对中国公共管理学产生损害,同时也会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指偏方向,只有本土化的公共管理实践构建的话语体系,才是具有穿透力的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第三,明确中国的经验总结,即以往西方理论侵入严重,导致我们忽视了本国的经验,若依然用西方理论的“中国化”来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是无法改变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跟班”地位,只有真正立足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总结中国公共管理经验,才是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正确道路;第四,明确中国的文化根基,即中国公共管理学是指具有中国文化的公共管理学,因而源于中国文化情境的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才具有指导性,这也是构建基于中国文化根基的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原因。(三)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也称“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即从传统行政学重视“公平、正义”等行政价值转向20世纪80年的重视“工具和效率”。公共管理阶段主张B途径,即向企业学习、市场化改革、放松规制、提高管理效率等。当新公共管理传入中国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行政学科的面貌,形成强势的公共管理学科,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21世纪初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学习榜样,全国拥有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学的相应学院多数更名为公共管理学院,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中国公共管理话语学科化,指的是在公共管理学话语表达中,强调逻辑性和体系性的严密,在固有的观念或者理论基础上,对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尝试在公共管理学的多个概念之间形成逻辑关联。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独特的话语体系,且一般情况下一门学科的话语体系的功能表现在两点,即理论交流和理论指导实践,然而,当前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并未体现出这两点功能。非学科化的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是以话语主体个人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主体对公共管理活动的思考,主体的特色不同也造就了语言表达的行政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特征,如孟子的治国理念通常以鲜明的对比、生动的用词、灵活的问句、整齐的对偶等形式来表现;又如孔子的为政主张是以大量匀称和对立的范畴来表示,如“性”与“命”、“智”与“愚”、“善”与“恶”、“学”与“思”等等,都体现出孔子行政思想的深奥,展现出其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化最初是源于西方,自20世纪初,国内学者对国外有关行政学著作进行了翻译,如美国的《行政纲目》、日本的《行政学总论》等,从此中国公共管理学形成。基于学科化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偏离了公共管理实践。公共管理学的实践性很强,但当前却存在忽视现实问题的学术旨趣、偏于研究西方理论的缺陷和问题,而学科化的中国公共管理语言体系的构建必须将其特点考虑进去,思考公共管理实践与经验,才能提炼出话语体系。第二,回应系统化的公共管理实践。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与实践是相互的,但当前却依旧存在试图以某种固有的观念或理论框架为入手点,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并引导实践的实际情况,消磨了公共管理实践的丰富性。第三,反映话语体系的去价值化,基于学科化的公共管理中国话语体系,无论是从思维层面,还是方法、文字的表达上,都更加注重理性主义,看似体现的客观、理性,但实际上却失去了话语体系的价值判断和实践关照。不仅如此,由于工具主义观念,公共管理活动愈发完整就越被认为是由孤立存在的单独要素构成,逐步瓦解了公共管理的有机统一。面对这种现状,基于学科化的中国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这三点:首先,融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即注重“感性的整体体悟”,这与西方强调的“严格的理性检验”是不同的,在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中的作用巨大,更是营养基础;其次,重视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实践与话语之间的关系密切,话语来源于实践,实践依靠话语表达,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在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总结更新的范畴、概念及表述,让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与时俱进;最后,对西方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保持批判和借鉴,汲取有用的理论,不可盲目追随。
协同视角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向着全球化方向的转变,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中国的民族文化以及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由于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严峻,各地政府可以说是处于一个风口浪尖的状态,除此之外,中国人民群众以及社会都会对政府的职能发挥情况给予密切的关注。政府的职能在于保障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民主自由以及社会安全,然而,对于政府来说,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职能,并且在其中不难发现,这些职能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社会公共性,还不能够完全通过市场来进行控制。对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叙述,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实施性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公共管理模式;策略研究;协同视角;经济建设
1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公共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之下,中国的经济建设还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阶段,但是就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经济建设与公共管理之间匹配程度不高。基于此,如果在公共管理方面中国无法全面对其进行改革,就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中国政治人员的道德水平这方面还需要进行提高,需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另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政府官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极低,甚至还会出现官员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滥用职权,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为了能够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社会公共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就必须对中国目前的公共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1.2公共管理方式使用不当。在最近几年中,社会上频频出现关于政府公共管理的负面新闻,多个问题公共管理工作事件中,共同点是所选用的公共管理方式没有针对经济这方面进行调节,除此之外,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内容来执行公共管理工作,并且采用行政手段来进行相关工作。由于使用具有强制性的公共管理方式,使群众产生不满心理,拖慢工作进程,甚至使中国公共管理失去自由的空间,在以后的工作中无法使用科学、稳定的公共管理方式。1.3对公共管理知识以及管理模式的理解不深刻。如果仅仅将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停留在传统的政府统治管理思想上,就会慢慢发现对公共管理知识以及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慢慢就会使政府官员产生懈怠、侥幸的心理,在后续工作中极易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更严重的可能就会触碰到法律的底线,利用自身的职位之便来谋取不正当的收益,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给国家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巨大的不良影响。基于此,解决问题要从根源着手,根源就在于对公共管理知识以及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从这方面有针对性地入手解决,才能实现理想中的社会公共管理状态,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和恶劣影响。1.4公共管理部分存在严重的“分散化”现象。就目前中国公共管理的情况来看,职能和地域这两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散化”现象。地域这方面的“分散化”指的是在某一个地域范围内的政府对该地域的某部分具有一定的统治权,但在该地域却不具有统一的政府单位;职能这方面的“分散化”指的是政府对职能进行分割化处理,不具有单一的政府部分来统一履行这些职能。社会的公共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通常在政府工作中会将公共管理的领域划分为多个职能部门,后由每个职能部门履行专门的公共管理职能,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这种将公共管理按照功能进行划分的专业管理方式,能够使中国公共管理部门有条不紊、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也为今后的社会公共管理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普及,中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这种公共管理“分散化”的工作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由于目前公共管理是以分散的板块来履行相应的职能,这就导致不能统一地对整体公共管理的工作进行管理,致使公共管理的“碎片化”严重,主要存在的弊端有各部分公共管理理念不统一、公共管理的职能划分存在隐患。
2协同视角的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2.1强化公共管理体系的改革。根据大量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对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视度较低,基于此,长此以往就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妨碍其发展,从而为人民群众与国家的经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除了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中国的公共管理体系,还要站在协同的角度上对社会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并维护科学合理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为了使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得到保障,在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减少工作中的行政成分,还要提高政府官员的社会服务感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以此来使政府监察制度的完善得到保证。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要对相关违规违法、滥用职权、嚣张跋扈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的处理,绝不姑息养奸,要做到斩草除根。2.2加强对公共管理知识和模式的理解。根据中国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现状来看,缺乏对公共管理的知识以及模式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会使政府官员中存有侥幸心理以及思想觉悟较低,自控能力差的官员出现利用自身职权,擅自获取非正当盈利的现象,对社会产生极其严重的恶劣影响。这就极易使人民群众心中国家政府的形象崩塌,除此之外,还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及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公共管理现状,在对公共管理进行改革时,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植入到社会公共管理的中心思想中,积极地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并且采取其可实施性的建议,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在工作中全心全意地做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才是社会公共管理的本质。政府开展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下几点:①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②为了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③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的公共管理模式,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另外,在进行公共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社会经济建设,不能忽视其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的长久发展和创新改革都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建设,国家有了经济的基础支持,才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2.3扩大行政监察职权。要以协同视角为基础对社会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构建,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扩大行政监察的职权。要增强行政监察部门的处罚权利,给予行政监察部门信心与权利,仔细地落实行政监察工作,在工作中不必忌惮监察目标的职位与权利;行政监察机构还要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分力度,不可有一丝松懈,对那些违法违纪人员做出及时的处理,以法律法规为根据,有权对其进行警告,降职甚至是拘留的处分;要赋予中国行政监察机构进行经济处罚的权利,对于给中国经济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的违法违纪官员,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2.4实现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目前,中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五个体系,分别是组织、制度、运行以及评价和保障体系,这五个体系相互独立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协同公共管理模式。如果想要实现中国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告别以往的“分散化”管理时代,就要不断地从政府内部进行优化工作,积极地与外界相互合作,以实现公共管理服务一体化。公共管理服务一体化指的是针对上述内容中公共管理模式导致资源管理分散、服务质量与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的改善方案。要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进行,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公共管理机制;在政府这方面打破各个部门数据分立的壁垒,实现数据的共享,以促进公共管理的各个分管部门具有一个统一的战略目标,并且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可以考虑引入商业以及其他各个机构的数据来丰富社会公共管理的数据平台。
公共管理课程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优化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将这些方式合理地运用到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使公共管理课程得到真正的优化和改革。
关键词:公共管理课程;问题;对策
公共管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置的一门新专业,这门专业设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我国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比较年轻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于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够,因此,为了使公共管理教学有效的开展,我们就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方法,对公共管理课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下面针对于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
基于协同视角公共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由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严峻,地方政府可以说是走在发展的前列。这就使得我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将更加密切关注政府的运作。政府的职能是保护我国公民的个人财产、民主自由和社会保障等。然而,就政府本身来说,它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不同的职能;不难发现,上述这些功能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面向社会开放的,不能完全由市场及其他机构控制。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公共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协同视角就如何构建公共基础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公共管理模式;策略研究;协同视角;经济建设
随着经济向全球化的转变,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年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带动了我国民族文化和百姓生活水平的良好发展。公共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从而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这项工作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经济的提升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影响,但是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将协同视角应用于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中,能够极大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保障。
一、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公共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时至今日,国内各经济建设仍处于关键转折点,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经济建设及公共管理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依旧不尽人意。除此之外,现今社会我国部分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意识也亟需进一步完善。最为直观的一点就是相关政府行政单位的执法工作存在一定漏洞。例如,少部分行政人员缺乏基本的基层服务意识,管理尺度、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一些官员滥用职权,通过职务之便钻法律的空子,甚至根本忽视相关法律,违法乱纪行为屡禁不止。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完善公共管理的质量,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国内现行的管理体制,这将对我国全面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二)公共管理方式不当。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近年针对行政公共管理的负面信息频频出现在社会上。在许多公共管理问题上,问题的共性就是现行的公共管理方法并没有以经济情况为依据进行调整。此外,公共管理并不具备严谨的法定程序进行指导,大部分工作是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的。由于强制性管理方法的使用,导致管理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不满的情绪,工作进度相对延缓,甚至国内的公共管理也失去了自由空间,长此以往科学稳定的公共管理方法也很难在今后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三)对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模式认识不足。公共管理不能像过去一样单纯依靠政府强制管理,长此以往,很难真正形成对公共管理知识和模式认识。而一旦出现这样的不良影响,很容易使政府公务人员出现懈怠和侥幸的心理,滥用权力的情况将频繁出现,甚至铤而走险,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开后门,更严重的可能出现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通过非法的手段谋取利益,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将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一不良现象,就要从问题的源头为出发点,就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刻领会并掌握公共管理知识和模式,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构建完善的管理模式。(四)管理存在严重的“分散化”现象。从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的实际出发,无论是职能还是地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化”问题。地域“分散化”这意味着某一地区的政府对该地区的某一部分拥有一定的主权,但该地区没有统一的政府单位。这方面的职能下放指的是政府职能的划分,不是由明确固定的政府机构统一行使相应的职权。社会公共管理并非一项单一的工作,其中包含了很多领域,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都包括其中;通常情况下,相应政府会将公共管理分化为多个行政部门,同时使每个行政部门具备行使相关公共管理的职权,同时也要履行并承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不可否认,上述这种分化职能的专业化管理方法有效促进了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但这种方法也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和隐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我国早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上述“分散化”管理的漏洞也逐渐显现出来,职权“分散化”直接导致该工作无法进行整体统一的管理。
二、协同视角的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当中,公共管理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同时公共管理学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十分重要。本文将重点放在了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和一些实践的讨论与分析当中。尤其是针对公共管理教学当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教学法;理论;实践;研究
案例教学这一方法最早应用在医学领域以及法学领域等学科当中。因为这些学科的实践性比较强,所以案例教学是比较适用的。在20个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就提出,在对于管理人才进行相关培养的时候,可以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来提升教学的效果。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与实践,案例教学法也逐渐获得了很多学校和教师的认可与使用,散播到世界各地。案例教学法也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在1986年的时候,有相关权威报告指出,案例教学法本身在实际教学当中的价值是比较高的。我国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在20世纪末期,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加强了对于高等教育公共管理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应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很多高校为了辅助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都建立起相应的案例库中心。公共管理课程在开展的时候可以使用案例库当中的资源,完成对于案例的开发、写作以及教学方式的研讨工作。
1研究背景分析
实际上,案例教学法指的就是一种情境重现的方式,让学生去进入这个模拟的情境,感受这个案例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同时要通过一定的讨论所进行的一种教学的方式。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对于案例的了解,深入分析案例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从中能够汲取到经验和教训,继而抽象为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听取他人对于案例的理解和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看待问题的深度。当前科技发展迅速,渗透到大学教育和生活当中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多,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加复杂。很多大学生都沉迷网络技术带给自己的便利以及虚幻的快乐,所以在课堂上也经常陷入智能手机的世界。传统课堂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式的落后。当前学生群体认知方式发生变化,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所以大学生可以从新技术手段当中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显得更加迫切,但是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新的场景,学生和教师都处在这个场景当中,体会案例发生的背景,通过对于案例的分析来解开公共管理的知识链。将案例当中涉及的公共管理的原则、概念、操作方式以及实际效果等进行提取。案例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就是生动可感,把教材当中非常抽象化的公共管理知识内容呈现到具体实际当中,使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明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变得更高。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究公共管理知识理论,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的扎实与牢固,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