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研究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9 19:04: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程研究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程研究论文

农业工程研究论文

[摘要]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加快,大规模的围垦工程相当密集且处于无序化状态。虽然增加了耕地,却使珠江水系的水利形势恶化;广东地方当局为此不得不加强对珠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工程的管理;在南海、顺德的低洼地因水患加剧,采用了具有防涝作用的基塘工程。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围垦工程、基塘工程与水利工程和珠三角的水患有密切关联;并对今后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围垦工程;水利工程;基塘工程;生态平衡

一、前言

珠江三角洲不象长江、黄河三角洲那样是单一河流冲积而成,而是由西、北、东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复合状态的三角洲。平原原为漏斗状的古海湾,珠江水系夹带着上游大量的泥沙,由于潮水的顶托作用在珠江口沉积下来,逐渐形成沙洲或沙坦。沉积方式有海湾回流处的淤积发育,沿河岸发育,沿岛屿台地发育,以及两主流之间发育等类型。最后形成平原上河水纵横交错、纠缠复杂的状态。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的历史,就是当地人民与水争地的历史。他们运用围海工程改变了珠江平原自然冲积的状态,使沧海变成良田;为了与洪水、潮水作斗争,他们不断地修筑水利工程,捍卫民居田土;他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基塘生产系统。

农业工程是对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对农业环境的改变,它不是单家独户的农户行为,而是

有目的、有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农业生产活动。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围垦活动,水利设施的兴建与维护,连片基塘区的出现都有这样的特征,可称之为三大类型的农业工程。

查看全文

工程投标决策技巧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标前决策在实际工程投标活动;综合决策等对工程投标决策技巧研究。综合决策包括投标报价策略、投标技巧、资格预审、研究标书、现场考察、调查竞争对手、标价计算等内容。

【摘要】文章将投标决策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即标前决策和综合决策阶段。其中标前决策阶段详细讨论了决策的步骤、影响因素与方法;在综合决策阶段分析了常见的三种报价策略及其适用情形,并结合投标的各个阶段提出相应的投标技巧并强调报价技巧只是一种手段,投标决策才是基础,切不可本末倒置。

【关键词】投标;决策;风险;报价;技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颁布以来,绝大多施工企业都须通过参与市场竞争而取得工程承包权,但由于我国建筑有形市场建立时间尚短,与招、投标法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主体监管机制尚未形成等原因,必然在一定时间内造成施工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将面临诸多风险.所以为了规避风险,施工企业必须进行投标决策以决定是否投标,一旦决定投标,施工企业还需认真研究决策的技巧以决定如何投标。一般来讲,投标决策可分为标前决策和综合决策。标前决策是在业主颁布招标公告前施工单位通过相关渠道获取到该项目的有关信息,针对这些信息,结合本企业自身实际,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决定是否进行投标.一旦决定投标,施工单位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其他主、客观条件,做出如何报价的决定,这一系列的后活动称之为综合决策。公务员之家

1.标前决策在实际工程投标活动中,众多企业往往重视投标的本身活动而忽视项目的甄别和前期的风险研究,一旦参加了投标,往往在投标的过程中即发现所投的项目不适合本企业:或者该项目的环境恶劣;或者该项目经营风险巨大;或者企业缺少必要的资源来实施该项目等等。这时候企业就处于两难境地,如果选择继续投,必然就采取高报价的策略,这样就势必造成同等条件下的竞争力弱化;如果选择不投,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素,这样势必造成浪费和影响营销人员的士气。为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建立一套标前决策机制和程序:“知己分析”即分析本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包括企业目前的管理能力、资金能力、机械设备能力、技术能力等。“知彼分析”即分析与投标工程相关的一切外界信息包括项目基本情况、业主的诚信及美誉度情况,当地市场环境情况、竞争对手情况等。“风险分析”即对以上两类分析中出现的各种因素进行风险分类并排队,分别为各个因素确定权重;然后将每个因素按出现几率大小分为很大、比较大、中等、不大、较小这五个等级,并赋予各等级一个定量数值;最后将每项风险因素的权重与等级分相乘,求出该项风险因素的得分。若干项风险因素得分之和即为此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总分。显然,总分越高说明该项工程风险越大,就要按照企业内部既定的程序进行仔细分析,组织企业的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并最终决策投不投标或以什么策略进行投标。

2004年5月,我公司在内蒙一城市通过竞标承揽了一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进场后不久通过成本预测就发现存在诸多潜亏点,潜亏额近300万元。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造成潜亏的原因主要有:

查看全文

综合布线工程研究论文

要:文章介绍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配线架规格,并就综合布线系统分别推导出了语音系统和数据系统在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中配线架规模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综合布线配线架计算

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是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信息点的数量计算出各类配线架的规模则是管理子系统设计的基础。本文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推导出了根据信息点数计算配线架规模的公式。

1语音配线架规模的计算

在目前的综合布线工程中,语音配线架大多采用110配线架。常用的110配线架有50对、100对和300对等几各规格。下面将分别推导出采用这几种配线架中的某一种时的计算公式。

1.1楼层配线间语音配线架规模的计算

查看全文

工程索赔控制研究论文

一、工程索赔与控制

(一)工程索赔的概念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索赔要求,但建设单位索赔数量较小,而且处理方便。可以通过冲帐、扣拨工程款、扣保证金等实现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而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则比较困难一些。通常情况下,索赔是指承包商(施工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对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业主给予补偿损失的一种权利要求。而业主(建设单位)对于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责任造成的,且实际发生了损失,向施工单位要求赔偿,称为反索赔。

(二)工程索赔的性质

索赔的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索赔属于正确履行合同的正当权利要求。索赔方所受到的损害,与索赔方的行为并不一定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导致索赔事件的发生,可以是一定行为造成,也可能是不可抗力事件引起,可以是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导致的,也可能是任何第三方行为所导致。索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协商方式友好解决,若双方无法达成妥协时,争议可通过仲裁解决。

(三)工程索赔的意义

查看全文

集雨工程研究论文

一、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是中外水资源紧缺的客观要求

(一)世界水资源告急

1997年1月,联合国在《对世界水资源的全面评价》的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也许有人会问: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江海湖泊还会出现水资源的紧缺吗?回答是不但紧缺,而且告急。据《中国水利大百科全书》介绍,地球总储水量约13.86亿立方公里,但96.54%的水储存在低洼的海洋中,而且97.47%(分布于海洋、地下水和湖泊水中)为咸水,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35%,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占68.70%)和地下(30.36%)之中,如果考虑到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实际上人类可利用的淡水量远低于此理论值,主要是因为在总降水量中,有些是落在无人居住的地区如南极洲,或者降水集中于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缺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大量降水很快地流入到河流海洋中去。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多,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

虽然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但更新时间长短不一。据1993第一期《水污染、世界环境》杂志介绍,大气中的水只需8天时间就更新一次,永久积雪更新一次需要9700年,地下水更新一次需要1400年。这种更新周期告诉我们,对于近似于不可更新的水资源而言,在开发利用时,必须慎之又慎。

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水资源脆弱国、水资源紧缺国、水资源贫乏国,按此评价法目前世界上有5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缺水。目前的趋势和预测已经表明,到21世纪,水危机将成为几乎所有干旱半干旱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至83亿,生活在水源紧张和经常缺水国家的人数,将从1990年的3亿增加到2025年的30亿,后者为前者的10倍。发展中国家城市面积也将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利用淡水资源,控制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否则,全世界将有3/4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总之,从全球来看,水危机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水环境污染局势的加重,水资源危机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水源,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严肃课题。

查看全文

工程合同谈判技巧研究论文

摘要:当一项工程,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获得中标资格后,接下来便是极为艰苦的合同谈判阶段,许多在招标、投标时不想说清或无法定量的内容和价格,都要在合同谈判时,准确陈述。因此工程承包合同的谈判,预算的核对谈判,是企业取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工程合同项目管理

在以往的工程合同谈判实例中,一般来说谁的知识面宽,谁的谈判策略运用得当,谁就能在工程合同及预结算中,做到游刃有余,掌握主动权。

1.对方开口的策略。

让对方先表明所有要求,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并隐藏住自己的观点,拿对方提出的重要问题做交涉,争取他让步。如果愿意也可以在较少的问题,做一些让步,以获得对方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轻易让对方获得,不要让步太快,因为他等得愈久,就愈加珍惜,也不要做无谓的让步,每次让步都要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多的益处。有时不妨作些对你没有任何损失的让步,如“这件事我会考虑一下的”这也是一种让步,让对方从心理上有所缓解,或给对方留下余念。

2.要好意思说“不”。

查看全文

工程地质研究论文

摘要:工程地质学科目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处境尴尬,工程地质勘察的市场竞争也有真假之别,工程地质分析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工程地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尚有较大差距,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留下的隐患具有长期性和隐伏性。工程地质面临的困境,向工程建设敲响了警钟,也向地质师们提出了更大的难题。

关键词:工程地质岩土工程

1.工程地质学科的争议

教科书对工程地质学的三种定义:①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②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③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

从以上三种定义的实质中均不难看出,工程地质学强调的工程和地质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近年来工程地质学科却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学被异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被称之为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界有此呼声,学术界有此呼应,一些大专院校也纷纷效仿,甚至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在高校也被取消了。一时间,似乎工程地质已经成了守旧传统,岩土工程才是先进时髦的,才是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的。这是近年来分歧最大的争议。

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勘察的不景气以及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化,工程地质勘察队伍增加了岩土工程的业务是完全必要的,但将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救世主,则值得商榷了。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已占据研究生教育的50%左右。如何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1]。2013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提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做到需求导向,引行业、企业主动参与研究生全过程培养,这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出路,也是根本。土木工程专业兼具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性和社会服务性,培养需求导向型研究生[2]。因此,为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从需求导向角度出发在培养目标和方法上建立校企协同联合培养机制。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联合省内外高校开展研究生培养,通过研究工作站建设,构建了需求导向型土木工程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需求导向与校企协同的内涵

(一)需求导向。我国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系列导向理论,如学业导向、能力导向、就业导向、供给导向、实践导向,等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需求导向理论由国外学者率先提出,并逐步引入我国,逐渐在国内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能力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3]。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谓需求导向,就是高校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创造条件使研究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调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外在需求,创造更大效益。因此,需求导向综合了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就业导向等理论,非常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二)校企协同。校企协同在国外称之为“合作教育”,由美国学者赫尔曼•施奈德于1906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首先提出,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校企协同的内涵不断扩大[4]。清华大学于1995年在国内首先成立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样离不开校企协同,即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高校与企业资源及其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利用各自的目标和优势,校企双方结合人才培养、企业需求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同步培养,以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最优化,克服了高校在培养专业型人才方面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二、“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分别介绍基于需求导向和基于校企协同(简称“双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一)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基于企业、行业的现实需求,为此,不仅需要研究生在高校环境里通过理论学习、学术交流获得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在企业里由企业导师全过程指导参与实践项目,并通过实践考核获取学分,实现高校、企业的双重培养贯穿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基于需求导向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需求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框图如图1所示。(二)基于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培养,通过校企协同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胜任力,图2为基于校企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框架,主要包括校企共同参与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基地、校企共建科研平台、校企共同开展纵横向课题合作等等,在此基础上,高校、企业还可以围绕研究生培养开展其他工作,如,校企联合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校企专家互访与交流,等。

三、土木工程“双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查看全文

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为基础,以1990~2000年各领域发表文章的关键词检索统计为依据,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的阅读与比较,回顾了20世纪最后十年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和特征,对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重点就热点问题的形成、热点问题内容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它将对我国21世纪初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主体及资助主体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查看全文

机械工程技术史研究论文

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的发明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一项主要标志,机械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基础和核心地位。机械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是源远流长,它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史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发展也不平衡。微观研究方面的工作较多,而宏观研究方面的成果较少。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的探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亟待加强。本文主要探讨古今的机械概念及其演变、中国机械工程机械史的范畴与方法、中国古代机械史的分期与研究现状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一、机械的概念规定与机械技术史的范畴

1、机械的现代定义

研究机械工程技术史,首先需要明确机械的观念规定。在我国现代的机械学著作中,“机械”一词是机构(mechanism)和机器(machine)的总称。尽管各种机械的构造、性能和用途各异,但从它们的组成和运动形式来看,却有两个共同特征:

1)它们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

2)它们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