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4 17:14: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程类专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计算机类专业开展工程的思考
摘要: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开展工程认证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从系统化规范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专业认证中校院的角色与作用,剖析专业建设的思路转换。然后,从深刻认识专业认证的标准与要求出发,结合实例分析如何构建专业特色。最后,结合多所院校专业认证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并提出关于计算机学科申报工程教育认证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引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对推动工科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国内众多高校以通过工程认证为契机系统化重构专业教学体系,并达到与国际上同专业产出“实质等效”[4]。数据统计发现,自2017年起申请认证数量逐年增加,成功率逐年降低,2020年通过认证的专业仅占申请数量的10%左右。在一流专业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挂钩后,专业认证引起了更多高校的重视并开始进行申请和认证工作。为此,本文探讨如何推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系统化转变,开展特色性的专业建设,持续推动专业建设。
1相关工作
近年来,专业建设的推动和发展更重视教学模式改革,国内高校纷纷启动认证工程。专业认证分为申请认证—受理申报—自评报告—专家进校—认证结论。专业能通过工程认证,需要专业明确毕业要求,建立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5]、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机制[6]、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7]。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指学习产出(成果)驱动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能力导向、目标导向),而非传统内容驱动(以学科、教师为中心)[8-10]。工程认证关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赋能专业建设[11],但专业的持续改进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从国内对推进专业认证工作而言,在不断加深专业认证整体层面的探索或从专业认证多个构成部分的特定角度进行分析。王庚等[12]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总结分析国外专业认证标准后,提出国内专业认证标准制定应具有中国特色,并给出了具体方向。戴先中[13]聚焦专业认证中的工程师培养,提出以专业认证为标准来确定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方式,对如何针对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行举证,并提出完善认证标准的建议。李志义[14]分析中国专业认证从形似转向神似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提出成果导向教育进入课堂是将“222”(2个产出、2个关系、2个机制)思维转变、落实为“333”(3个产出、3个关系、3个机制)思维的关键。刘思远[3]分析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发现了课程内容建设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从教师团队、项目式课程教学、课程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路。与此同时,专业认证工作也在不断下沉,各高校、专业均在探索如何深刻把握专业认证理念,并将其转化为专业建设中的持续行动。李辉等[15]分析计算机类专业认证标准,提出具有4层结构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并结合所在学校的建设情况进行实例分析。李文等[16]分析计算机类的专业认证标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一整套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陈晓亮等[17]以OBE理念为基础,提出基于专业认证要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在课程中进行应用并形成了评价案例。靳红梅等[18]分析专业认证所积累的数据,提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为实例进行应用与分析。综上,现有研究工作为专业认证与计算机类专业认证的推进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和实例支持。本文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多个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认证进行调研,提出计算机类专业认证“校院两级引领”的认证工作思路,分析了在专业认证中学校和学院的作用;以“校院两级引领”为重要支撑,对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思路转换进行剖析,并结合实例分析构建专业特色;以多所院校专业认证工作实例为基础,提出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建议。本文所提的“校院两级引领”是从学校、学院、专业角度共同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对专业认证引领下的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校院两级引领”的专业认证工作
航空类专业“工程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材料科学技术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工程材料学”是航空主机类专业学生学习掌握材料知识的主要渠道。本文以相关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研究了航空类不同专业对材料知识的需求,探讨了在不增加总课时的前提下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工程材料学”;航空航天专业;教学改革
“工程材料学”是航空主机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虽然仅有48学时,但承担着为未来的航空工程师构建材料知识体系的重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对该课程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研讨。
一、高度重视航空和材料领域发展对“工程材料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材料学既是基础科学,也是应用科学。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材料科学成为最活跃的科学领域,材料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工程材料学”以物理学、化学等理论为知识基础,系统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中提出的对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具有较长的开设历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工程类课程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必要以新的形势为背景反思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航空以众多学科知识、先进研究成果为基础,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大系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现代航空技术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探索天空,也使得飞行器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工作环境更加严苛。现代飞行器不仅要具有速度快、航程大、载重多等特点,还要满足节能低碳等要求。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一代材料,一代飞机”已成为飞行器发展公认的规律。这对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材料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飞行器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工作中,要全面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挖掘材料的潜能,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满足工作需要。面对航空航天迅猛的发展形势,仅了解和掌握已有材料的知识是不够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析材料领域的发展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同时要认真研究具体工作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要求,明确材料发展的需求。在新型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用户对飞行器总体性能的多种要求,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统一的优化。在落实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时可以发现,很多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飞机的航程和机动性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为了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需要对飞机进行一体化设计,要及时掌握各种设计方案对飞机主要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对飞机整体结构进行综合优化。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工程师都需要和材料系统密切配合,才能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降低全系统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材料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发展最快速的学科之一,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主要方向上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工程材料学”课程要系统讲授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使得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早期的航空工程结构以自然材料为主,如在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上,木材占47%,普通钢占35%,布占18%。随后,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具有时效强化功能的硬铝为代表,很多优质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使得大量采用金属材料制造飞机结构成为可能,也使得研究者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于金属材料的探索。相应地,这一时期“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也以金属材料为主。上世纪70年代以后,复合材料开始在航空领域应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优点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航空工程师首先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舱门、整流罩、安定面等次承力结构,而现在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等部位,向主承力结构过渡。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制造性能被大量应用在复杂曲面构件上。复合材料构件共固化、整体成型工艺能够成型大型整体部件,减少零件、紧固件和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减少装配,减轻重量。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先进飞行器的重要标志。相应地,复合材料必然要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飞行器具有更好的耐热能力,提高了发动机、蒙皮等结构的性能,有效解决了防热问题。“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反映材料科学在提高飞行器性能方面的新应用与新进展。与此同时,其他相关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主机专业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认真分析专业教学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不同要求
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内涵分析
【摘要】生物工程产业的新发展对我国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目标、素质结构与专业内涵建设方面进行分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内涵建设;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产业其创新性和发展趋势日新月异,产业的新发展相应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索不同育人模式和创新机制,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建设重要环节,是高校专业发展由规模化发展转向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1]。“生物制药工艺学”(Biopharmac-euticaltechnology)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学科基础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多门基础学科,为药物生产提供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以生物性成为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发酵、酶工程、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提供产品和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综合性强,集合了生物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体系,该课程的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目标、素质结构及专业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目标与人才素质结构培养
生物工程类专业包括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和合成生物学专业,生物技术革命极大推动了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发展,也推动生物检测试剂、抗体疫苗等产品的生产需求。如何挖掘新的专业特色、培养兼具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生物工程类专业人才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目标,对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满足新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在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生产、生产管理、工艺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综合化、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及其控制,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在学过生物化学、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离与纯化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类生物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等特征,并按照不同工艺的特点,确定天然原料、工程菌、细胞系、动力学等过程工艺与生产方法,并如何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2]。通过掌握生物工程科学原理和工艺技术过程等基础理论和技能,培养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开发推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生物药物制备的技术原理、生产工艺和纯化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生物工程制药的能力;运用生物工程知识进行制药工艺的改进、技术创新以及新药的研发,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求实创新的精神。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开展专业实验,包括制定方案、处理样品、开展实验、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等。
2“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方法革新
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研究目标、主要内容、观点和创新点
1.研究目标。电力系统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员工素质要求高,岗位技能标准高,如何通过学校的培养,使学生上岗后,上手快、能力强,是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本课题的研究将真正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做到目标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之间的完美统一。
2.研究内容。电力系统岗位需求及岗位要求分析;目前我国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面向电力系统实现岗位对接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建构;课程体系的建构;师资队伍的构建;实践环节及实训基地的构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构建;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估的构建。
3.研究观点。“岗位对接”是实现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定位不应该是片面强调动手能力,而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对于技术密集型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理论基础必须扎实;要正确把握“知识够用原则”。
4.创新点。借鉴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通过广泛调研,分析企业用人岗位和学生就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规格,岗位要求,确立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及实施思路
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探索
摘要:分析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面临的挑战,提出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线上教学需要从模式设计思路、平台选择原则与平台方案确定3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介绍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实践经验,给出藏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建议。
关键词:线上教学;计算机类专业;西藏高校;教学改革;新工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高校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将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大力推动建设发展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是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专业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更是天生契合在线教育的实施。学术界和教育界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文献[1]中认为推动计算机教育需要高度关注实践能力培养,并系统阐述了大规模开放在线实践(MassiveOpenOnlinePractice,MOOP)的概念、模型和体系;文献[2]中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应采用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混式教育”在线教育模式;文献[3]中通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引入信息化平台对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新工科教育势必要将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并提出了建设性方案。西藏的高校是中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是美丽新西藏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受西藏地区地理、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与中东部地区同等高校相比较为落后,特殊的区情决定西藏高校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教育发达地区高校的线上教学模式。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成为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1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1.1西藏地区网络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线教育的基本形式是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学习,良好的网络设备是在线教学的硬件基础。西藏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部分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实现百分百的互联网接入,一些偏远地区手机信号弱并且非常不稳定,同时受高海拔等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西藏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极不稳定。1.2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和资源储备滞后。虽然藏区各个高校都已引进一些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了一批在线课程,如西藏大学引进了智慧树平台,但是仅局限于开放通识性课程的应用。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此外,计算机专业课程对交互性、实践性要求较高,而目前藏区高校引进的多数在线教学平台缺乏教师在线互动教学模块、实践模块等,主要依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书籍等方式自主学习,不能满足计算机类专业的授课需要。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各学校没有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储备。1.3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及经验不足。西藏地区网络信息技术及教学管理水平较之中东部地区发展迟滞,网络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和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及资源储备的滞后,使得整个藏区高校的教学工作只能以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为主,鲜有教师尝试在线教学,导致教师队伍在线教学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线上教学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能够及时适应并使用好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和工具;其次,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打破传统线下教学的惯性思维,适应线上教学课前准备、课中授课、课后反馈的新要求;最后,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储备与专业技术提升,以满足线上教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灵活性需求。1.4学生基础薄弱,能力参差不齐。西藏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西藏地区的建设需要,因此高校学生构成中藏区的学生占多数。藏区学生的文化基础整体偏低,高考录取分数也非常低,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知识需求相对不高。另一部分来自非藏区的学生相对文化基础较高,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强,需求也就比较高。以往的线下教学模式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往往按照统一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存在一部分学生“吃不下”,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矛盾现象。线上教学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自觉性、自律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也给线上教学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如何灵活安排教学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西藏地区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模式设计与平台选择
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探析
摘要:汽车类专业属于实践型较强的专业,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就当前我国中职和高职院校中设置的汽车类专业的情况来看,实践教学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汽车类专业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就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汽车类专业的设置为社会汽车类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是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是汽车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1]。以下本文就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象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不够完善
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本文围绕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基于OBE理念重构实践教学大纲、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和建立全过程课程考核体系三方面阐述推进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OBE理念;实践教学
1引言
作为机械类专业较为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各个高校的机械类专业培养方案中,一般会根据自身的专业建设情况开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设计等实践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多层次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培养学生针对某一复杂工程问题,开展创新性设计、分析与建模,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解决方案,同时能够从不同的非技术性因素的角度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然而,长期以来,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各种原因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期望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切实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开展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研讨,探索实践教学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2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理念方面
生物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生物类专业主要涉及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由于该类专业所涉课程实践性很强,大多数课程均包含理论、实验或实践教学,一方面,理论教学可以指导实验或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临床实践或实验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师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吸收效果,教师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实验和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和对所遇问题处理应变能力。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活学活用,通过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生物类专业起到桥梁学科的作用,既是基础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又是科学技术和实际应用转化的桥梁。由于该专业各学科课程信息量大,很多知识间有紧密的联系,且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学生对专业知识难于掌握和吸收,进而影响学生的实验、实践和临床应用能力。为此,其理论、实践和实验教学亟待改革,我们在“生物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实验和实践技能培养,通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六方面:
一、明确教学专业目标体系
李凌岩等[1]总结发现只有制定和建立好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动物生产类应用型人才,使大学生更接近了解基层,为推进就业开拓新思路。目前很多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等特点,学校应基于学校办学特点和特色,建立相应教学培养目标。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存在科研基础和理论水平相对较弱问题,但可以增强实践实习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可以为技能性学校学生培养提供基础[2]。针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条件较差,为此强化了临床应用,为同类院校生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3]。天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通过系统性教学体系设计,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多层次的考核模式,对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进行深入改革,获得较好的效果[4]。姜锦鹏等[5]总结得出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调研提出了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修改调整建议,为提高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对相关行业企业、高校和毕业生先后开展动植物检疫专业现状调研。通过调研反馈信息,为完善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系统地加强本科学生专业科研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其他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6]。
二、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地质项目专业发展战略问题
地质类专业以地球作为研究对象,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建筑物地基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质灾害的治理和地下深部科学探测为服务领域,涉及到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人类一直在进行着四大科学探索工程——“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它们都与地球科学技术有深厚的联系。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文明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素。而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局部地方的工业公害转移到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上来,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资源的枯竭,迫使人类去勘探开发埋藏更深、条件更艰苦的新型资源;环境的恶化,则需要人类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根本上规避或消除影响因素。这些工作都需要科学家们利用地质的技术手段来了解最直接的信息。因此,在未来,培养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地质类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的根本问题主要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和培养多少人才的问题。
一、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1.我国地质工程专业办学现状
2O世纪9O年代,我国设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共有61所,分别属于15个部委、8个行业公司和省市政府。其中,工科类地质专业15个。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工科类地质及相关专业也有1O多个,主要有: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勘察工程、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等专业。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引导性目录中,将所有工科地质类专业合并成一个大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目前,国内办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长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焦作工学院、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石油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办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石油大学等2O所;办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24所。由于这些学校原属于不同的行业部委,其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原行业的需要和特色,在这个地质工程专业名称下,各学校根据需要各有不同侧重面,有的侧重煤炭,有的侧重石油,有的侧重有色金属,有的侧重工程等方面。因此,同一个专业,各学校设置的课程就有很大差异,培养规格也不一样,这对于专业评估、管理等方面都造成了困难。
2.国外地质类专业教育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积极致力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随之产生了诸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和灾害频繁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上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社会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法律和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十分错综复杂,这单靠科技进步和工程创新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手方能解决。因此,国外在培养地质工程师时,强调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严格说来,国外的高等院校内没有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科教育一般在工程领域,所设的地质类专业大多没有细分,只设“地质学”或“地球科学”专业所设课程除了数、理、化等基础课外,主要是地质学科的基本原理类课程,如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古气候学、结晶学等,方法技术类课程较少。从设立的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地质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招生规模较小,一般一个专业每年只招收1O余名学生。但是,要求学生对地质工作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在高年级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后,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地质工程实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仍然具有较强的科研实际工作能力,在走向社会后很快能适应自己的工作。
高校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提升模式
摘要: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是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基础。通过对制约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原因分析,从工程实践能力内涵、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途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4个维度构建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在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模式的基础上,从4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思路。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对本科院校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6.2项在师资队伍认证标准中要求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对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青年教师具有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观念新、工作热情高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工程实践经历少、工程教育意识淡薄、工程实践能力弱等劣势。实践表明,土建类专业具有交叉性强、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青年教师要成为一位成熟优秀、工程经验丰富的土建类专业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以满足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需求。因此,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方面,有关学者做了相关研究[1-5]。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机制和策略方面,还未建立形成完善的提升机制。因此,从工程实践能力内涵、提升途径、提升平台、培养制度等方面构建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全面提升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1制约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原因
1.1工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一,高校在招聘青年教师过程中,多重视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往往忽视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这类教师具有典型的“校门对校门”的特征,未参加过正规的工程锻炼,入校后又很快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工程实践能力薄弱[6];第二,也有部分引进青年教师参加过正式的工程锻炼,或已经具有多年工作经历,但比例较小;第三,企业外聘教师比例偏低,主要表现在学校不重视企业人才的待遇,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同时,聘请的企业人才没有足够的时间承担日常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