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00:10: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安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警察机制公安管理论文
【摘要】激励机制是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激励机制在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警力资源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公安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培养民警健康正确的需求观、增强民警危机意识、完善榜样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激励机制;警察激励;公安管理;积极性
按照现代人力管理的概念,激励是一定的组织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条件,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期望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简单而言,激励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利用激励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人民警察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主要力量,毫无疑问,更加需要采用激励手段提高民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警察激励是指公安机关通过适当的手段和载体,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警察个体的行为,以有效实现公安机关及警察个体目标的系统活动。警察激励机制是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推行公安工作改革、履行工作职能、激发工作潜能、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警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马斯洛根据心理学的特点,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警察作为人的个体也不例外,追求未被满足的需求。因而激励对警察组织管理者来讲就表现为对警员的需求欲望给予适当的满足或限制。一般而言,我们将这种需求简单的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前围绕着这两种需求警察激励机制的手段和方法主要由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构成,具体包括了薪酬激励、效绩考核激励、晋升激励、授权参与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文化激励、保障激励以及惩罚激励等。但在我们实际的警察管理中这些激励手段和方法往往只是简单的拼凑,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警察的积极性未被真正彻底的调动起来。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我们在运用警察激励机制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警察激励机体系难以制度化
公安档案信息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安档案信息化的现状,知识发现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及其对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公安档案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在警务领域应用知识发现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档案知识发现公安数据库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突出表现是犯罪率明显上升,新型犯罪不断涌现,大案、要案层出不穷,犯罪的滋生速度快速递增。这一严峻形势使公安机关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而公安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警务创新、提高执法效率、更有效地打击与制止犯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档案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日益进入信息化时代,公安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公安机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公安机关的档案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公安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实践中努力解决。
1公安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目前,公安部正在实施金盾工程,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公安机关的档案存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各地各警种分别建设了各自的数据库来存储相关的档案信息,不仅刑事案件档案资料(包括犯罪痕迹物证、被盗抢车辆或物品、犯罪嫌疑人等信息),而且居民户籍、旅馆流动人口、出入境人员、在逃人员、重点监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消防管理等档案资料都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加以存储,并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根据在逃人员数据库进行网上比对来抓捕通缉犯,极大地提高了抓捕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公安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警方目前只能从这些档案信息中进行简单查询和统计汇总等工作,从而制约了档案信息效能的发挥,阻碍了警方工作效率的提高。
公安局巡警管理论文
工程概况
贵港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办公楼位于市区主干道路旁,总建筑面积3790.2㎡,层数6层,建筑高度22米。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经济指标:1000元/m2;
地质条件:50cm表以下为亚粘土,地基容许承载力标准值为220——250KPa;
施工条件: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以上。
建筑平面基本规则,总长62m>55m,宽9.6m,按照规范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一条。为不影响建筑美观要求,采用后浇带代替变形缝,带宽500mm,位于⑧轴线和⑨轴线的中间。
公安机关内部财务管理论文
一、公安机关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些年,公安机关的改革进程逐步加大,出现了很多新的业务,但制度并未及时修改,对新业务的制约和引导性不足。会计制度、会计法规不完善的情况较为严重,成为了公安机关加强财务管理的障碍。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尽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公安机关有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松散的现象,派出所重视采购,轻视管理流程的某些方面:如不及时将资产项目计账,或不能跟进,不按照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盘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维护和维修,设备运行也是非法的,磨损严重。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不是通过公开招标,或走过场转售,严重低估固定资产的价值,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缺乏固定资产管理资产分配合理的标准,资产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不能相互协调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管理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工作缺乏。
(三)内部控制不健全
行政法价值定位分析论文
一、行政法的主要职能是控制行政权力,而不是保障行政权力的行使
西方学者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行政权,行政法是控权法。如美国行政法学家施瓦茨明确指出:“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力行使的原则以及为那些受行政行为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济。”在不同的国家存在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差异,但行政权的性质是相同的。行政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政权的存在及运行有可能损害他人的利益,需要行政法加以控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讲控权就是由人民来控制政府,使政府能依法行政。加之现代行政权扩张倾向的事实,使“控权”必然成为行政法的重心。
强调控制行政权,我们应对行政权的授予和行政权的保障有明确的认识。行政权的授予是一个法律问题。在现代法制国家,所有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赋予,否则任何行政机关不能享有和行使任何权力。与此同时,任何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来制约和控制。西方学者麦迪森说过:“首先你必须使政府能控制统治者,然后还要迫使它控制其本身。”对于行政权的保障而言,行政权本身就无须行政法加以保障。因为行政机关有足够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赋予其行政权的其他法律)实现其意志,惩罚违法者。相对一方的个人、组织处于被管理和支配的地位,相对于拥有强大力量的行政机关是弱者,从这一角度看,行政权更不须以行政法加以保障了。明确了控权、授权及保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行政权应是足够强大以管理社会而又必须受行政法的控制。正如西方学者所说:“政府必须强大到足以维持社会安定并抵抗手中掌握的权力的人施加压力,如果政府认为应当这样做的话。但政府不能强大到企图使它的官员不受法律控制的地步。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否则“公民生命、自由必然要成为滥用权力的牺牲品”。我们认为行政法应当强调对行政权的控制作用,内容上以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政行为侵犯为目标,因此,行政法是控权法。
二、行政法以控权为主,不仅仅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平衡论”观点认为:行政法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行政法监督和控制行政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另一方面,行政法保障行政权的运用,防止个人、组织滥用权利。“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即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论者认为,在我国,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和总体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平衡论的客观基础。在平衡的具体表现上还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以及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等,认为平衡是行政法的基本精神,是行政法追求的价值。平衡论者还认为,平衡(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平衡)是现代行政法的实质,是行政法的精义。我们认为,当行政权力与相对一方权利发生冲突时,就无所谓平衡的问题了。而兼顾论者所持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看法,是我国法律普遍的价值准则,并非行政法所独有,故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似乎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行政权具有支配性和强制性的特征,行政机关是权力的主体,而个人、组织是权力的客体,在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双方无平衡可言。在行政关系中,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恰恰是以不平衡为特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平衡论”只能是一种理想。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历史,人治重于法治,不可能有所谓的平衡。要实现行政法制的目的,做到依法行政,更需要的是控权,而不是所谓的平衡。
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探究论文
一、行政法的主要职能是控制行政权力,而不是保障行政权力的行使
西方学者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行政权,行政法是控权法。如美国行政法学家施瓦茨明确指出:“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力行使的原则以及为那些受行政行为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济。”在不同的国家存在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差异,但行政权的性质是相同的。行政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政权的存在及运行有可能损害他人的利益,需要行政法加以控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讲控权就是由人民来控制政府,使政府能依法行政。加之现代行政权扩张倾向的事实,使“控权”必然成为行政法的重心。
强调控制行政权,我们应对行政权的授予和行政权的保障有明确的认识。行政权的授予是一个法律问题。在现代法制国家,所有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赋予,否则任何行政机关不能享有和行使任何权力。与此同时,任何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来制约和控制。西方学者麦迪森说过:“首先你必须使政府能控制统治者,然后还要迫使它控制其本身。”对于行政权的保障而言,行政权本身就无须行政法加以保障。因为行政机关有足够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赋予其行政权的其他法律)实现其意志,惩罚违法者。相对一方的个人、组织处于被管理和支配的地位,相对于拥有强大力量的行政机关是弱者,从这一角度看,行政权更不须以行政法加以保障了。明确了控权、授权及保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行政权应是足够强大以管理社会而又必须受行政法的控制。正如西方学者所说:“政府必须强大到足以维持社会安定并抵抗手中掌握的权力的人施加压力,如果政府认为应当这样做的话。但政府不能强大到企图使它的官员不受法律控制的地步。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否则“公民生命、自由必然要成为滥用权力的牺牲品”。我们认为行政法应当强调对行政权的控制作用,内容上以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政行为侵犯为目标,因此,行政法是控权法。
二、行政法以控权为主,不仅仅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平衡论”观点认为:行政法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行政法监督和控制行政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另一方面,行政法保障行政权的运用,防止个人、组织滥用权利。“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即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论者认为,在我国,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和总体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平衡论的客观基础。在平衡的具体表现上还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以及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等,认为平衡是行政法的基本精神,是行政法追求的价值。平衡论者还认为,平衡(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平衡)是现代行政法的实质,是行政法的精义。我们认为,当行政权力与相对一方权利发生冲突时,就无所谓平衡的问题了。而兼顾论者所持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看法,是我国法律普遍的价值准则,并非行政法所独有,故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似乎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行政权具有支配性和强制性的特征,行政机关是权力的主体,而个人、组织是权力的客体,在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双方无平衡可言。在行政关系中,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恰恰是以不平衡为特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平衡论”只能是一种理想。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历史,人治重于法治,不可能有所谓的平衡。要实现行政法制的目的,做到依法行政,更需要的是控权,而不是所谓的平衡。
发电厂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9〕67号)及《电力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5号),现就2009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发电厂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9〕67号)及《电力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5号),现就2009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发电厂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9〕67号)及《电力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5号),现就2009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发电厂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9〕67号)及《电力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5号),现就2009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