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申报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3:13: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个税申报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个税自行申报制度研究论文
申报纳税是指纳税人依照实施税法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自己计算应税的计税依据及税额,确定纳税义务的具体内容,并将此结果以纳税申报的形式提交征税机关。申报纳税制度的建立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推进税收民主化,保护纳税者基本权利,促进税收效率的重要体现。200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获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同年12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6年1月1日施行),明确“国务院规定数额”为年所得12万元,2006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2007年1月1日施行)明确规定年收入12万元以上,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获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纳税所得但没有扣缴义务人代为扣税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等五类纳税人,需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申报年收入等信息。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是纳税人按2005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自行纳税申报的第一年的申报期。然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截止3月29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人数仅137.5万人,实际申报人数仅占专家估计的应申报人数的1/5。个人所得税申报结果不尽人意,申报制度遇冷,暴露出了我们现行税收法律制
度的不少问题。以此为契机反思我们的税收法律制度,有利于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
一、个税自行申报遇冷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个税申报制度权利义务配置失衡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法律规则下的行为人时刻都在进行得与失、利与害的比较分析,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方案加以符合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上,合理配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妥善安排守法利益与违法成本。而个税申报制度的设计只对征税机关有利而纳税人享受不到任何直接好处:自行申报只有纳税人向税务机关补税的可能,而无税务机关退还税款的可能,同时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纳税人计算其税收收入出错时的申报修正制度,《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第35条还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的调整权,仍体现了税务机关主导性的管理色彩。而且更为突出的是,缺乏相关的激励措施。在征管不严格,应该申报而事实上没有申报的纳税人比较多的情况下,诚实的纳税人如实申报,计算并补交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款,而不诚实的纳税人既不申报也不补交个人所得税,不利于激发纳税人的申报热情,反而影响更多的人不主动申报纳税。
个人纳税申报制度权利义务配置的失衡折射出了我国长期受“国家本位”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摆脱浓烈的政治色彩和功利特征,过多关注国库的利益,关注公共财产的取得,漠视纳税人权益的维护。在具体法律制度设计上更多的是规定纳税人的义务,而对基本权利的规定相当不足。由此产生的是税收立法的失范和失序以及财税执法的随意和恣意,造成纳税人对税收法律制度的认同感低,税法意识淡薄,自行纳税申报积极性不高。
个税自行申报研讨论文
内容摘要: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举措,保证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个税自行申报在很多地方遭遇尴尬,自行申报纳税面临实施困难。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导致个税申报率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理清申报渠道、提高申报兴趣、加大处罚力度、加快个税改革等方面提高个税申报率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自行报税,税源监控,惩罚机制
2006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宣布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纳税。一场以自行申报为起始的税制改革正在中国悄然启动。
自行申报纳税推行进展如何?1月5日《信息时报》以“个税申报首日无人捧场”为标题的一则报道反映了个税申报不容乐观的现实。其实,广州的情况并非个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可知,新年伊始,个税申报遭遇尴尬的情况在各地普遍存在。
为什么自行报税面临如此大实施困难?笔者选择了各税申报率极高(90%以上)的美国,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了导致我国个税申报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自行申报纳税困难大、报税渠道不畅
贯实个税漏洞整治方案
申报纳税是指纳税人依照实施税法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自己计算应税的计税依据及税额,确定纳税义务的具体内容,并将此结果以纳税申报的形式提交征税机关。申报纳税制度的建立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推进税收民主化,保护纳税者基本权利,促进税收效率的重要体现。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获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同年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国务院规定数额”为年所得12万元,年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日施行)明确规定年收入12万元以上,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获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纳税所得但没有扣缴义务人代为扣税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等五类纳税人,需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申报年收入等信息。年日是纳税人按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自行纳税申报的第一年的申报期。然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截止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人数仅137.5万人,实际申报人数仅占专家估计的应申报人数的1/5。个人所得税申报结果不尽人意,申报制度遇冷,暴露出了我们现行税收法律制度的不少问题。以此为契机反思我们的税收法律制度,有利于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
一、个税自行申报遇冷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个税申报制度权利义务配置失衡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法律规则下的行为人时刻都在进行得与失、利与害的比较分析,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方案加以符合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上,合理配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妥善安排守法利益与违法成本。而个税申报制度的设计只对征税机关有利而纳税人享受不到任何直接好处:自行申报只有纳税人向税务机关补税的可能,而无税务机关退还税款的可能,同时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纳税人计算其税收收入出错时的申报修正制度,《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第35条还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的调整权,仍体现了税务机关主导性的管理色彩。而且更为突出的是,缺乏相关的激励措施。在征管不严格,应该申报而事实上没有申报的纳税人比较多的情况下,诚实的纳税人如实申报,计算并补交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款,而不诚实的纳税人既不申报也不补交个人所得税,不利于激发纳税人的申报热情,反而影响更多的人不主动申报纳税。
个人纳税申报制度权利义务配置的失衡折射出了我国长期受“国家本位”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摆脱浓烈的政治色彩和功利特征,过多关注国库的利益,关注公共财产的取得,漠视纳税人权益的维护。在具体法律制度设计上更多的是规定纳税人的义务,而对基本权利的规定相当不足。由此产生的是税收立法的失范和失序以及财税执法的随意和恣意,造成纳税人对税收法律制度的认同感低,税法意识淡薄,自行纳税申报积极性不高。
地税局信息推广指导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夯实完税证明开具工作基础,根据市局关于印发《市地方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2年6月起,在全区全面推广应用个税系统。为保证推广应用工作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区个税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区局成立推广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领导协同抓,举全局之力,周密部署,妥善安排上线各项工作,人人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二、推广目标
为贯彻落实总局个人所得税“四一三”工作思路,现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其总体目标是:全面建立以个人身份证明号码为主要标识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汇总所有扣缴义务人、纳税人信息资料,建立和完善个人收入档案制度、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申报与扣缴情况的交叉稽核和监管,实现对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收入项目纳税情况的收集汇总、查询、统计、分析和完税证明开具功能,有效加强对个人收入的全员全额管理,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和对税源的源泉管理,全面提升个人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
三、推广对象
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计税方式分析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发放相关规定及实际发放工作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文章认为科研经费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相关管理制度个税涉税条款的清理和检查;尽快修订现行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管理办法,让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计税条款与个税法同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适时动态调整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发放标准;全面加强和提升个税信息化建设,提升个税申报、清算和退税的便捷性。
【关键词】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个税
2017年9月4日,财政部颁发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管理办法》(财科教[2017]128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由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列支的专家咨询费,全部以税后的方式进行发放,同时,专家咨询费的发放要求由发放单位按照国家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然而,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个税法)开始实施,个税从原来的按月计征变为按年计征,同时将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劳务报酬等四项所得纳入到居民个人综合性收入进行统一计税,这直接导致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在发放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时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发放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计税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无法真正执行税后发放标准,难以准确计税
根据《办法》第六条规定,由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列支的专家咨询费,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专家咨询费标准为1500—2400元/人天(税后),其他专业人员的专家咨询费标准为900—1500元/人天(税后),院士、全国知名专家可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专家咨询费标准上浮50%执行。同时,《办法》第十三条还规定,专家咨询费的发放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比如,2020年3月1日专家甲在A单位取得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5000元,根据《办法》规定这5000元是税后金额。按2019年之前的《个税法》中关于劳务费个税管理规定及计算要求,A单位关于该项咨询费相关发放金额及应纳个税计算过程如下:假设单位A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根据《办法》规定专家甲取得的为税后收入5000元,相关个税由A单位承担,根据2019年前的个税法中关于劳务费计算规定可列出计算等式X-(X-0.2x)×0.2=5000,经计算后X=5952.38(元)。也就是说,单位实际因此而支付的劳务费金额为5952.38元,其中专家甲实际获取税后收入5000元,学校为专家甲承担个人所得税支出952.38元。2019年1月1日新个税法开始实施,对居民个人所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四项所得(简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同时,根据新个税法第六条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界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就是指居民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照新的个税税率进行超额累进计税。因此,如果按照2019年新个税法规定要求,劳务费报酬所得按年度合并计算纳入个人综合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作为发放单位A此时就面临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单位A,在发放时点2020年3月1日根本就无法获得专家甲从年初到该时点所取得个人收入数据,更无法获取专家甲本年度未来时间段所能取得的收入数据。而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新个税法按年度计算个人综合所得税的计税规则,即便单位A能及时获得专家甲当年度个人综合收入数据,同样的一笔咨询劳务费,在发放年度的不同发放时点,由于其当年累计综合收入的动态变化,根据其综合收入计算出来的该笔咨询劳务费应缴纳的个税也是一个动态数据。事实上,在新个税计税规则要求下,针对同一笔劳务收入,计税时点越是靠近劳务费发生当年年初,其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通常会越低;越是接近年末,同样的金额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可能就会越高。同时,根据《办法》规定,即便是同样职称和级别的人,如果二者就职单位不同,即便是在同一时点、同一单位领取同样金额的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由于发放专家咨询劳务费时点各自当年应税收入总额可能不一致,如果按《办法》要求采用个税法规定进行计税,发放单位实际为此支出的金额也极有可能不一致,这无疑会造成实际发放标准的混乱。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办法》规定的关于科研项目专家咨询费税后发放方式,在新个税法规定下不具有可行性,发放单位也无法对所发放的专家咨询费进行准确计税。
纳税申报管理工作思考
*年,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施行长达10年之久的《个人所得税法》被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一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值得瞩目的变化,当是新税法扩大了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的范围。自*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开始承担年度自行申报的法定义务。
个人自行纳税申报是对现行代扣代缴制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是未来税制改革的基础。然而,这一崭新的法律规定也是对个人所得税管理提出的一道难题,是对税务干部管理能力和税务机关征收能力的一个真实考验,是对个人所得税管理水平一次严峻挑战,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个人所得税管理乃至整个税务管理模式的深入思考。
一、自行纳税申报的经验总结:信息化开启了税务管理的新时代
个人所得税是涉众群体最大的一个税种,北京直接面向的纳税个人有400万人,其中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有26万人。完成自行申报工作,仅仅依靠手工劳动是难以实现的,最优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而信息化恰恰是北京市地税局管理的优势所在。以信息化统领、覆盖、支撑税务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北京市地税局长期遵循的工作思路。北京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化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从*年至今,先后推出了个人所得税管理一期、二期、三期信息系统,每一步均实现了率先全国、保持领先。
*年10月,北京首次推出了重点纳税人管理信息系统(个税一期),实现了为重点纳税人建立电子档案。
*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个税二期)上线运行,实现了每月约400万有税纳税人的网上申报。
美国不设统一的起征点
每年4月15日是美国人申报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的最后截止日期,据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估计,今年将有1.83亿美国人申报2004年度的个人所得税。那么,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如何设计的?今年美国人申报联邦个税是怎么计算的呢?
两套个人所得税系统并存
美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可以说是两套系
统并存,除了常规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系统外,还有一套针对高收入纳税人的特殊税制系统,即“可选择最低限度税”(AMT)。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要按常规系统和AMT分别计算出全年应纳税额,然后取二者中的大者作为其当年实际需要申报缴纳的应纳税额,若AMT应纳税额大,则需按AMT缴纳个人所得税。
AMT制度始行于1969年,当年美国有155名调整后的总收入超过20万美元(相当于2004年的120万美元)的巨富利用税法漏洞,没有缴纳一分钱的税款,美国国会由此出台了AMT制度,以使这部分人纳税。AMT的计税方法为:常规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税收优惠项目、个人和赡养人口扣除、标准扣除与分项扣除二者中的大者三项之和是可选择最低限度税应税所得,现行AMT制度实行两级累进税率,即26%和28%。由于AMT制度设计的缺陷及其扣除额不按物价指数逐年调整,使AMT制度已偏离了专门针对巨富征税的初衷,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也需按AMT缴税。去年美国有4%的纳税人按AMT缴税,据估计到2010年将有20%的纳税人需按此缴税。由于AMT制度的复杂怪异,极有可能在美国新一轮税改中被废除。
不设统一的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优化措施
摘要: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是还存在纳税人操作失误等风险问题。本文基于个税汇算清缴参与者的调查问卷数据,从个人所得税APP汇算渠道,分析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面临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优化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APP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次个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居民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以下简称“个税汇算清缴”)。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于2018年12月31日上线了个人所得税APP,用于进行个税汇算清缴。该APP在贯彻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提高税收治理能力、提升税收遵从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得到广泛使用。然而,通过几年的实践,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在数字税务背景下,如何完善和优化汇算清缴系统,满足广大汇算清缴者的需求,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以个人所得税APP在实践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个税汇算清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个税汇算清缴的优化措施,促进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贯彻落实,提升税收治理能力与税收遵从度。
二、个税年度汇算清缴概述
1.概念
个人所得税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在全年取得的各项应纳税所得征收的税,其目的是调节贫困差距,实现税负公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从年起,我国开始施行新个人所得税,其较之前的个人所得税而言更全面、谨慎,且更加贴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新个人所得税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税制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已有40余年,随着经济的增长,个税起征点从800元到现在的00元人民币,并且经过多次改革,个税日益增长,相应的配套措施也得到了完善。最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是在8年8月审议通过,并于次年1月开始实施。这次修改也是从根本上进行了改革,向低收入者靠近,在调整了起征点的同时,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让不少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减少了一定的赋税压力,提升了个人实际收入,缩小了社会的贫困差距,让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幸福指数也随之提升。但是,在修改后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并且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地解决。
一、新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1.居民对于纳税的意识还较为薄弱,不利于有关部门工作的开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来源也跟着提升,但由于目前个税的申报方式大多是以代缴的形式进行,人们和税务机关接触的时间较少,导致对纳税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也没有自觉纳税的意识,因此有部分人员在多处取得收入,且有可能是来源于不同地区,居民对于这部分收入并未及时的纳税,导致漏税现象的出现。再则由于信息化共享在我国还不够完善,信息跨地区传递存在着信息差,导致税务机关在信息获取及个税征管上还有待提高,另外,由于税务机关工作较为繁杂,税收信息难以进行验证,导致征管漏洞的增大,这就需要加强企业之间的监管,增加与工商、社会保障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以缩小不对称的信息差,保障个税能够更好地执行,从而起到其调解收入分配的作用[1]。2.新个人所得税的修改更多是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纳税的整体情况,而忽视了部分创业、再就业人员我国大力倡导全民创业,并鼓励毕业生及下岗人员进行创业或再就业,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但在政策上却没有给予合理的调整及支持,使得这部分人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就当前调整的征税点来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纳税人的压力,使得纳税金额减少,但就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言,00元作为征税点依旧没能达到纳税人内心的标准,使得收入差距、社会公平并未真正体现出来,对于个税的减免政策来说,涵盖的范围还有待调整。3.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还有待调整,并且在这些扣除项中还存在着举证难现象8年第七次修改的新个人所得税中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其中涵盖了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等问题,让居民享受到了一定的福利,但附加扣除项目也是日常生活中给大部分人群带去压力的主要部分,对此,新个税的减税力度还有待提高。当然,专项扣除还存在着其他问题,如:地区之间发展情况、不同家庭与地区之间的差异问题等,地区收入不同,但扣除标准相同是否合理,并且不同家庭结构、消费支出等差异,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是否能够针对性地调整专项扣除标准等。除此之外,目前个税是通过代缴、个人线上申报,根据纳税人自身家庭情况进行填报,并要求其对信息的准确性负责,但对于项目的扣除问题却存在着举证难的现象。例如: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上,夫妻双方在分配上的比例问题该如何界定,多子女赡养父母的分配问题,每个家庭中会存在着收入差异,有的收入低,未达到起征点,有的收入高并超过了起征点的,通过运用政策指定分摊享受了政策优惠,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让不少人打着法律的擦边球享受着福利。
二、解决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的对策
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矛盾及应对方针
【摘要】虽然陕西省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不断加大,但个税的征收仍出现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以5000份问卷调查为主,对陕西省个人所得税征管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构建纳税收入模型且进行有效运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征收模型;征管对策
一、陕西省个税现状
近年来,陕西省个人所得税收入得到较快增长,个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个税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7.8亿元,占到本省地税总收入的13.71%①,2009年陕西省个人所得税收入63.7亿元,增收15.89亿元,增幅达到33.2%,截至2010年3月底,全省个人所得税已经完成收入24.36亿元②。但是在个税收入中,大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以2008年为例,全省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的59.22%③。而应作为个人所得税主要群体的高收入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个税总收入的5%左右。这与“高收入者多交税,工薪阶层少交税,低收入者不交税”的原则和宗旨相背离,因此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是陕西省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陕西省个税征管的主要问题
笔者于2009年5月发放了5000份调查问卷,经严格筛选,实际可用有效问卷3664份,占发放比例的73.28%。在对问卷的统计中,发现陕西省个税税收征管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