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23:22: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中学生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中学生体育艺术教育论文
一、前言
中央7号文件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要求学校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及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体育艺术兴趣,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校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理念从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为切入点,对高中学生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人格不断完善,体质不断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二、研究目的与任务
(一)向着开发体育艺术校本课程的方向努力。(1)让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以田径、花样跳绳、球类项目、啦啦操、音乐舞蹈、摄影为内容的体育艺术项目,定期开展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二)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强调,学校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层面上育人。多年来,我校特别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让学生自主参与并分享体育、艺术教育过程的快乐,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研究过程与分析
(一)向着构建体育艺术校本课程的方向开展体艺教学活动。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将体育、音乐与摄影相结合,开足开齐体育与艺术类课程。向着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而努力,利用大课间和体育课普及、推广健身跑、花样跳绳、健身操、啦啦操、三大球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红歌和轻咅乐,能够会唱610首脍炙人口的红歌。选编40首红歌和15首班得瑞轻音乐作为我校音乐校本教材。(二)让体育艺术2+1项目成为学生的必修项目,将其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内容。(1)向学生推荐体艺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开展选项体育教学。体育:田径、三大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跳绳。艺术:红歌40首、器乐(含民族乐器)、舞蹈、书法、摄影。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并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体艺活动项目,开设选项体育教学,成立艺术社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艺术素养。(2)将体育、艺术科目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中.目前我们正在探讨考试的组织方式和考试的内容(尤其是艺术类考试),将其作为学生评优、毕业的重要依据。(三)打造学校“体艺教育”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艺体能力的舞台。举行体育艺术文化节和有纪念意义的大型文艺演出,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舞台。通过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班级板报艺术设计、体育技术技能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参与,引领学生边学边练,以练促赛,以赛促练。在校运动会中将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活动融入其中,激发运动激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音乐欣赏能力。同时,将体育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艺术活动,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推向社会。
高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1.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
1.1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是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的内容都是不同的,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但是当今的高中学生,由于迫于高考的压力以及其他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涵的科学世界观的理解非常的浅薄,这样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并且依据于此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显得非常的不足,因此德育教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以实践为源头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
1.2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观点,德育教育归根到底最后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也不能空谈理论,这样只会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的心理源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
1.3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高中学生安全教育总结
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的日常和中心工作之一。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20**年3月31日是第13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班广泛开展了以“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预防校园侵害,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班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全体师生对安全重要性
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自我防护能力。
为配合安全教育日活动,落实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学校政教处组织了安全文件的学习。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接到通知后,我班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我班可能出现的校园侵害事件、案件的特点,一点一滴地挖掘,
进行布置。
二、积极开展活动,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实处。
体育锻炼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摘要:体育锻炼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全,是否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主席说过:“体者,载智之车,寓德之舍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全,是否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无疑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高中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锻炼身体,更是为了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身心健康。然而,由于应试教的束缚,高中生更是认为分数重要,而忽视了体育课本身的影响力。另外,高中体育教师本身的教学方式传统落后,仍然仅限于跑圈、准备活动等形式,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所以导致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这种体育教学现状让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失去了培养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让学生也不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了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明确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生活目标要切合实际。(2)情绪稳定乐观。(3)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4)有适应能力。(5)能保持人格完整。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体育教师要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培养高中生的达观精神和自信心,更能够调节高中生的情绪。高中阶段的学生作业繁多、考试频繁以及对未来的未知而产生焦躁不良情绪,通过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高中生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从而养成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意志品质,更能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品质。例如,体育教学中有800米、1500米等活动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从而磨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高中阶段学生仅仅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交往,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和人际关系的疏远。尤其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与其他同学结识的机会,使他们之间产生信任,达成默契,以此来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另外,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过程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增强。这不仅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使学生从学习压力、心情抑郁等方面解脱出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性比赛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配合精神,从而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更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在教育理论课中增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的方法,使其能够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驾驭自己的感情,学会在运动中寻找最佳心境,在各项运动中去感受运动的快乐。
关心学生,坚持教书育人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责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不仅要组织、指导学生锻炼身体,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发展,要拥有饱满的热情,温暖的情怀来感染学生,用优美的示范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他们在学习中的紧张或恐惧心理,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及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不仅是在室外的广阔空间,而且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接触与交往中进行的。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往,这无疑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调整了学生的个性,使自己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以及建立自己的自信。如何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关系到高校后备人才的培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1.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自身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个人成长的作用。教师要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课程,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全面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全社会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并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就可以确保高中生的健康成长。2.要明确教育目的。高中阶段学生要面对沉重的课业,往往忽视了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要明确教育目标,有序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进而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宣泄不良情绪,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一旦发现心理问题,应及时疏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3.加强体育锻炼,创新教学方式。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面临沉重的学业,而且生理意识的增强,他们喜欢关注异性,也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早恋现象普遍。所以,我要经常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育游戏活动中,达到锻炼身体、缓解心理疲劳,增强心理素质的效果。体育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互动,关心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多交流,只有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后,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进而打开学生心结,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学业以及各种生活问题,直面挑战。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更能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提高中学生思想教育心得感悟
近两年来,随着社会办学力量的兴起,职业中专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与此同时,中学生“厌学”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迟到旷课、不做作业、考试舞弊及违纪违法的事件也日趋增多。
本人从事中学生管理工作多年,对当前中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以及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谈点肤浅的意见和看法。
一、当前中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
(-)中学生素质低下,入学不要分数线,不需要政审,也不需要档案,可以直接注册入学,这就导致了中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劣迹斑斑,给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中生年龄小,识别能力弱,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差,这些学生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三)学生管理经费少,组织学生活动少,寓教于乐的氛围欠缺。
高中生法制教育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依法治国”政策的确立,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只有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避免因法律知识单薄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深化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显得分外重要。本文主要从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产生的原因和深化高中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素养;法制教育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建设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构建成为较为完善的法治社会。作为高中学生,应该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素养。学校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活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也加强了法制教育。
一、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目前的高中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明显不足。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针对高中学生的普法活动力度,媒体也针对普通大众制作了很多普法节目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但是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十分淡薄。
1、法律意识薄弱
综合高中德育模式建构策略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变化,时代的不同,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的公民道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当代高中学生由于受到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德育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要想解决这些问解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课育改成一门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注重优化学校教学环境。对此,本文从综合高中德育模式的建构意义方面入手,对综合高中的德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建构综合高中德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德育模式;建构研究
一、综合高中德育模式的建构意义
建构说的明确点可以概括为建设和构思,综合高中德育模式的建构所指的就是高中学校的工作者应当在平时的德育工作当中按照高中学生们的德育目标,然后与社会道德准则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德育理念的具体指导之下完成适合他们的道德素质内化,从而建设和构思形成德育模型。其中建设和构思是属于非常适合综合高中学生特点的一种德育模式,建设与构建对于高中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处于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们正是完成道德素质内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这一过程。
二、综合高中的德育现状
(一)高中学生对于理想的追求不够明确。现在的大多数高中学生都把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放在首要位置,他们虽然尊重与服从国家利益,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愿意牺牲自身的利益与价值,而且他们大多数人都存在的问题是不想把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自己的利益相联系,从而不想为社会、他人提供帮助,他们永远把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还有一些高中学生比较注重实惠,从而缺乏远大的理想。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高中学生虽然把理想目标进行了世俗化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高中学生就再也不注重实现自身的价值了。
学前和高中免费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创造适龄儿童、少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提高我县义务教育及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现就全县实施学前三年及普通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制定如下方案。
一、实施时间和范围
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已经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将免费范围扩大至学前三年;同时,在全县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其中学前免费教育实施对象包括全县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及小学附设学前班在园、在班年满3周岁的幼儿;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实施对象指具有本县户籍,且有县中学普通高中学籍的在校学生。
二、主要内容
(一)学前教育实行“一免一补”,免除学前幼儿保教费、补助经济困难家庭幼儿生活费。其中,对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幼儿及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免收保教费;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幼儿按照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予以减免。
(二)普通高中实行“三免一补”,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体检费、住宿生住宿费,补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费。
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深化研究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法律建设也在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国家领导人尤为重视我国教育,特别是法制相关教育,他们曾很多次的在各大会议中指出,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就是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让他们具有法律观念,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才会越来越好。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自身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法律教育体制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相对来说较为乏味,没有一点特色,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导致学生在法律认知上较为匮乏,他们法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二、加强高中学生法律素养,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就是为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国之栋梁,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通过近些年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逐年上升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当前高中生法律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可以说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而产生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少年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不懂得法律知识,甚至在做出某些行为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碰了法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而高中学校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了深化法制教育的策略。这样做,第一,能够让高中学生知法和守法,紧守法律底线,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避免学生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三、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我国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学习法律知识,具备法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高中生的法律教育这一板块上却存在着让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法律观念极其薄弱,存在明显缺陷。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根本不关注,对于我国的各种法律也只是停留在听说的范围。他们只知道我国有宪法、民法以及刑法,却不知道这些法律都用作于哪些方面,他们从不感觉这些法律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在各高中学校里产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很少有学生会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所以当他们自身权益被侵犯时,往往都是无可奈何,根本不知道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知晓的法律知识也少的可怜,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有很大关联。现在,我国倡导实施法律教育,但是法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大于法律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尤其是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国外思想的侵袭,让他们在法律意识上产生了很大矛盾。高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正在调整、定型,也是最容易受到波动的时候。他们容易被传统思想所禁锢,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一知半解,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觉得周边事情与自己无关,容易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二)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我们容易冲动、暴躁,无法对自身进行良好的情绪控制和情绪管理。同时也因为处于这个敏感的阶段,我们对于学校所展开的法律课程并不感兴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法律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在对法律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再加上当前的高中学生个性比较张扬,攀比心理、拜金心理和享乐主义都比较严重。一旦遇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问题时,他们难以使用法律途径来解决自身问题,而是将其寄托于各种渠道,这也表现出了当前高中学生依据法律开展利益诉求的能力比较低下。(三)我国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整体法制水平比较差。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且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所以十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与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和法制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的关系,首先我国整体法律意识就比较淡泊,国民整体都对法律不够重视,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和手机都比较发达,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观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很多违法犯罪案件,高中学生十分容易就受到影响,走下坡路。例如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案件等等,都一直是典型的案例。总而言之,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律环境对高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四)从思想观念上缺乏对法律的深刻认识。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十分了解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从思想观念上我们对于法律就缺乏深刻的认识。虽然高中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法律类课程,但是很明显迫于高考的压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课程,学校不够重视。每年只有很少的几节课来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授课时间段、授课方式传统无趣,学生很难在这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在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以及理综等几个部分组成,法律教学只属于文综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一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其次,学生接触的法律教育渠道也只有法律讲座、网络法律知识学习等形式了。但这些比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最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课程安排,特别是在高中法律课程中出现了很多漏洞。
高中生语文思维培养方法
摘要:本文从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入手,讲述了思维能力具有广泛性、交流性、渗透性三个特征;阐述了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培养
在现代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学校和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实行“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高中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高中语文老师已经开始注重学习与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取措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
在日常教课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语文思维能力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广泛性、交流性、渗透性。思维能力具有广泛性。之所以说语文思维具有广泛性,是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学科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物理、历史、政治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各科的学习效果。思维能力具有交流性。高中学生在学习某一科目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语文学科中的一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这与科学研究不同。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我们能够对这些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弥补我们某些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具有渗透性。语文是一门艺术学科,它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给高中学生以音韵、意境等方面的美感。
二、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现状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