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08:35: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中历史课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中历史课堂

构建“历史味”的高中历史课堂

新课标明确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历史问题,并认真地探究历史问题。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将教学成绩作为重点,而是要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感悟。然而,构建“历史味”的高中历史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教材特点,不断地去填充历史课堂的历史味,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意义。

一、明确历史情境,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讲究的是客观存在的状况和景象,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发生改变。人们常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又是各有不同的,同样的历史情境绝对不会再发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历史情境,从而为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历史情境只能是历史的复原和再现,在不同的侧面通过历史资料来给学生展示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历史复原的过程中,复原的历史与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尽量保证历史的真实性,还原历史课堂的历史味。

二、整体呈现历史知识,讲清历史因果

教师要整体呈现历史知识,为学生讲清历史产生的因果关系。历史一般是按照时间和事件来进行叙述,因此教师的讲述要有侧重点,注重历史因果关系。在讲课之前,教师就要明确讲课的主题,掌握重点和难点的知识,构建历史讲课框架。例如,在教学《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教师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解,让学生知道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整体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明确工业革命“造就”了西方对东方的统治,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又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涉及到的内容特别多,时间跨度特别大,即从1640年一直讲到了1832年,如果教师不补充历史事件,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1832年的改革。同时,教师在讲解到1832年改革的时候,要为学生讲解1689年成年男子才能当选为议员以及在1830年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化,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要求政治权利,从而引出1832年的改革。这样,教师为学生讲清历史因果关系,学生就会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

三、补充历史资料,充分进行论证

查看全文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

【摘要】史料作为无法代替的课程资源,正在逐步引入到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史料并进行分析,能够增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和说服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史料教学的理论,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建议;效率

高中历史的教材经常充斥着大量的史料,高考的命题方式也习惯用史料作为材料分析题的素材,而且多为文言文的形式。学生一致认为,要想提高对历史史料文献的理解,必须具备很强的文言文功底,否则对材料题中涉及的历史文献的原句一知半解。针对这种尴尬的情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把历史史料很好的融入到历史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史料的理解中学习历史知识,增强感悟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理论

史料的定义很宽泛,主要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所留下来的通过史书和文献记载的痕迹,史料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帮助人们对特定历史下的情境进行再现,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文化载体。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学生由于和历史所处的年代相差很大,因此对于特定历史的事件理解出现障碍,不能真正的理解特定的历史行为和现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将历史史料用于教学中,不仅能起到历史情境再现的作用,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更有说服力,提高主动探求一定朝代下历史事件的真相的积极性,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将史料融入到课堂讲授的环节,这种教学方法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经过很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历史的存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历史。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建议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

一、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现状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然这里的开端必须是良好的,是有利于事件发展的因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优质的导入,对于一堂新授课的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用一段精彩的导入,一方面可以达到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集中且具有目的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由于受高考的压力,高中历史课的课时安排,再加上教师自身对导入环节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种因素,导致教师对历史课堂导入环节的漠视和忽略。为了抓紧时间,直接进行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这一事实,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低下,这显然不利于历史课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

二、如何进行高中历史课堂导入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积极看重导入环节的应用,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导入的方式,给予阐述。其一,温习导入策略。由于新知识和旧知识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师在新授的时候,充分地对旧知识进行温习,进而激活新旧知识的关联。在学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时,就可以这样进行:在中法战争中,表面上清政府是没有战败,但实际上清政府战败了,法国最终达到了侵略的目的;再到后来,清政府与日本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北洋舰队,受到全军覆灭的打击,紧接着就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这一系列的战争,把清政府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上,一场瓜分中国的灾难一时席卷而来。教师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也交代了新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去。其二,典故巧妙引入策略。学生爱听故事,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进一些历史典故,可以通过对典故的讲述,进而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去。比如,我们接触到的“闻鸡起舞”“约法三章”“卧薪尝胆”“草木皆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典故故事。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可以引入这些典故,通过典故把学生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其三,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导入策略。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整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生气活力。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充分引进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的声频、视频、动画功能,能够迅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蒋家王朝的覆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剪辑出一些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解放军胜利时刻的视频,以及气势昂扬的音乐,教师通过向学生播放这些声频、视频资料,迅速抓住学生学习的激情,驱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四,谈话导入策略。在所有导入方式中,谈话导入是其中最为普通的一种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导入法进行导入,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实用的方式。当然,在谈话中,谈话的目的不在谈话的本身,而在于谈话是有所期待的。“有所期待”是我们谈话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进行中,应该积极地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内容进行谈话,用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其五,悬念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充分地设置一系列的悬念,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导入策略。因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悬念设计的目的有两点:一方面是可以迅速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就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对学生进行悬念设置,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置,且难度适中。问题设置不当,进而达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是如果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学习的内容,则又会减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说:太平天国的发展,其势头本身是很迅猛的,比如在1856年的东征胜利时,其政权,就已经达到了全盛的时期。但是,在领导阶层,由于他们内部发生一件大事,导致其政权发生了急剧变法,良好的一片大好形势,突然间急转直下。那么,这件重大的事件又是哪一件呢?

三、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引用导入策略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灵活地运用导入策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良好的导入,如同良好的桥梁,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很好地建立起一种联系,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准备动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导入环节给予正确地重视,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灵活而恰当地使用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策略,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导入,该导入哪个地方,也应该明白。同时导入也要量力而为,注意对时间的控制以及逻辑上的连贯性。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课堂沉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历史课堂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之一就是在历史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变化。然而,在当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中,课堂沉默是一种十分消极的学习现象,在这种现象下,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情况,更无法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文章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当前高中历史的课堂沉默现象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历史课堂;对策

2014年12月,教育部开启了关于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有关工作,根据这次修订工作,现今的高中历史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或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都必须要依靠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来达成,最终都需要借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达成教学目标。而当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课堂沉默成为常态,这已然成为高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障碍。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保持沉默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使得“沉默的螺旋”现象逐步形成。“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属于大众传播学的范畴,这一理论最早见于1974年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继而,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又在《沉默的螺旋———我们的社会皮肤》中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当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首先人们会自觉形成关于身边环境的相关“意见气候”,同时会判断自己的意见在其中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发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支持时,他们便会主动参与进来,那么这一受到支持的观点就会更加大胆地扩散;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赞同的观点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支持,即使赞同也不会表露出来。这样,意见的一方保持沉默便会使得意见另一方的增强,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沉默的螺旋”。①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大众传播学的理论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因为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也属于一种传播过程,我们可以将课堂中的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在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媒体,它们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课堂,还是现在新型的开放课堂教学,都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解释课堂问题。所以,本文将该理论置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剖析当下高中历史的课堂沉默问题,探讨该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高中历史课堂陷入“沉默的螺旋”的原因

1.沉闷的课堂环境的影响。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使得当下的素质教育始终没能得到落实,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下,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长期以来,教师往往过于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来完成知识的传授。②那么,在这种历史教学下,学生通常只需要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学习目标,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就背什么。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便会陷入“沉默的螺旋”。此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是老师的“满堂灌”,几乎每个课时都按照同一个模版将不同的知识点装在里面灌输给学生,学生几乎都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以及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比如,以笔者在某中学旁听的一堂历史课为例。该课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一课,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所准备的教学材料不断把问题丢给学生,包括古代希腊民主产生的条件、奠基、发展、顶峰以及衰落的原因。尽管教师试图与学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提出连续几个问题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反应和思考,导致课堂中大多数的同学都低头不语。这样的现象当然不是个例。很长时间以来,课堂中的话语权一直由教师掌握,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权威几乎很少敢于反驳。一般来说,课堂的话语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一阶段学生依旧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在这一阶段常常会有很多学生碍于教师权威不敢表达。第二阶段是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自我表达。第三个阶段就是学生能够在与教师进行深入对话沟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能够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且在于教师的互动中能够抛弃教师传统的权威形象,敢于思考和表达。那么,当下我们的课堂常常是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如今的知识传授上需要进行思考与反思。2.“意见领袖”的树立和“满堂问”的提问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课堂提问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更是师生间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优质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历史课堂问题的讨论中。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来看,在班级这个小环境中,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他们及时判断整个班级中的“意见气候”,也就是所处班级环境中意见的分布的情况,他们可以从中判断哪些观点是被认同和否定的,哪些观点是在得到强化和弱化的。③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常常会把关注力聚焦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也会常常优先选择他们,那么这样长此以往,班级中其他的多数学生便会依据自身“准感官统计”的能力来判断这些少数优秀生的意见是属于强势意见,这便在无形中树立了班级中的“意见领袖”。班级中“意见领袖”一旦产生,与此同时,其他的学生便会加入这些意见中,长此以往在课堂中就会变得懒惰,变得不去思考,不去探究,在一些课堂提问的环节,就会默认那些好学生的意见,盲目地跟从。在这种情况下,少数的好学生被老师过多关注,其他的学生会为了避免意见被孤立而放大发言的顾虑,同时也就越来越容易受到其他意见的干扰,那么大部分学生的沉默会造成少数好学生意见的增强,如此循环,于是便陷入了“沉默的螺旋”现象。同时,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被否定,取而代之本应是“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然而在这个转折的过程中,出现的却是“满堂问”的方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存在着明显的数量化和浅层化的问题。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要么不提问题,要么提一堆问题。不仅如此,在“满堂问”的情况下,学生习惯了被提问,被动地去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更是不敢奢望,这种强大的惯性会导致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降低,出现学生不敢提问、不愿提问的现象。比如教学片段:(隋朝的统一)师:隋朝经过了隋文帝的统一和发展,现在隋朝缺乏什么?生:缺乏人才。师:对,那么缺乏人才隋炀帝采取了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科举制。可以看出,上面的对话是十分简单的师生互动,根据老师的引导,由学生的回答直接引申到课本的内容。虽然师生之间产生了互动,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也就没有产生有效的师生互动。还有的历史课堂,老师提问无非是某个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然后直接将学生需要思考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或者直接让学生在教科书中画出问题的答案然后背下来,所谓的“年级越高,问题越少”就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产生的一种倦怠现象。3.学生“害怕孤立”和从众心理。“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三个命题: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达与“沉默”的扩散是一种螺旋式传播的过程,也就是指意见一方的沉默会使得意见另一方的增强,使得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这种强大还会使得其他不同意见转向“沉默”;第三,大众传播可以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⑤那么通过前两个命题来分析,高中历史课堂出现的课堂沉默现象,是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造成的,即害怕孤立和从众的心理造成的。既然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那么首先,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其基本属性便是社会性,大多数的人会使自己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种态度而产生孤立,所以他们会避免将自己置于孤立的状态,这是人的本能。一般来说,每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或意见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便会积极地参与其中,那么此类意见就会愈加发表和扩大,而发现某一意见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支持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其次,高中生还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期,主要表现为一种不稳定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是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的一个时期,青少年容易产生自我统一的危机感,如果处理不当会迷失个人方向,出现自卑、消极的人格特征。在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的这一时期,中学生思维很活跃,但容易偏激,尤其是在社交方面,会出现困惑和焦虑,甚至还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那么,学生在课堂中会判断课堂的意见气候,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的时候,出于本能和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就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甚至,当某些学生的意见受到其他同学迎合的时候,另一些学生即使有其他想法也不愿甚至不敢说出来,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担心说出来被其他同学嘲讽,害怕会被批评,最后就可能变成人云亦云。

二、高中历史课堂走出“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对策

查看全文

如何激活高中历史课堂

摘要:如何把高中历史课上地生动、有趣、有效,使师生在历史教学中产生情感互动,让生生产生动态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使历史课堂出现生机活力,产生一波波涟漪,形成一个个高潮,这就是我们所有高中历史老师孜孜以求的梦想结果。这也要求我们历史老师要精心备课酝酿,细心摸清班情、学情,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大胆质疑,敢于展现自己青春洋溢的个性:动心、动眼、动口、动手,把历史课堂打造富有激情四射的精品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激发兴趣;活力课堂

由于历史真实的反应古今中外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像写文章那样可以艺术加工,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加之历史“教书匠”们对历史“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抱残守缺,缺乏情境性、生动性、趣味性、技巧性、艺术性,使教出的一些“书呆子”们,只能对历史知识采取“死记硬背”方法,最后导致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致使历史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失去了本该应有的生机活力,导致低效甚至无效课堂。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春风的沐浴,那么如何激发历史课堂的生机活力,这需要历史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创设新颖、新鲜的情境教学,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让生随课动,师从生动,这样老师富有激情的教,学生富有兴趣的学,这样的历史课堂想不激活都难。

一、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载体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理念下,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是知识的化身,不准质疑,哪怕历史老师讲错了学生也不敢挑战,学生完全变成了接收机器,没有自主权、没有话语权,没有师生互动、没有生生研讨交流,整个的历史课堂只有历史老师一人在无拘无束、自娱自乐的表演,此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展示,抹杀了灵性和反应问题的敏捷性,使整个历史课堂毫无生机活力可言。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课的深入,历史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为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打成一片,用微笑教学、赏识教学、惊讶教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老师温暖的眼光普照到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亲和的形象,拉近师生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克服教师中心论,把历史课堂让位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真正使学生实现“我自主、我参与、我思考、我快乐”的理念,真正实现历史教学因学生参与而精彩,因学生展示而高效,更好的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课堂史料实证分析

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并通过课程标准建立课程目标的层级体系。我国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后,各个学科随即制定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课要想体现本学科特色,史料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有的课程体制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导致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有时一堂历史课上得很像政治课,那么要想让历史课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使历史课有“历史味”。什么是“历史味”?赵枝刚在《让历史课“有血有肉”有“历史味”》一文中是这样定义的:“通过历史细节感知、品味历史,模拟历史现实,作为历史事件的体验者、同情者,让我们看到立体的历史,‘有血有肉的历史’,是历史学科的语言表述与历史内涵的合理呈现,这就是‘历史味’。”[1]要想让历史课有“历史味”,史料实证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增味剂”。下面结合我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的实践,阐述如何使历史课有“历史味”。

一、以史料支撑历史细节,体现课堂中的历史味

“历史细节指的是组成历史事实的一系列具体环节或情节,它与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社会变迁等密切相关,是构成历史事件的最小单位。”[2]叶小兵教授指出,“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3]历史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知识比较零散,是表象的,不能展现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细节,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补充相关的史料,使课本的知识更加丰满、立体。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中关于宪法制定的过程,课本仅用一句话带过:“1789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在这节新授课中,我给学生介绍了这部宪法制定过程的艰辛。1787年5月25日,费城十二个州的55位代表聚集在一起,初衷是拟订可使《邦联条例》足以应对联邦紧急事务所必需的进一步条款,但是会中“弗吉尼亚代表伦道夫提议建立一个国家级最高政府”[4],使会议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直到6月25日才初步达成了国家政府形态,也就是三权分立的初步状态。在介绍三权之间的权力分配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介绍了会议过程中各州代表的意见。例如给学生展示了“弗吉尼亚方案”和“新泽西方案”[5],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历史的细节感受到当时会议中各方代表的矛盾与利益冲突,最后通过“康涅狄格方案”达成了一致。通过给学生补充知识细节,使历史更加饱满、真实,体现出历史课堂原有的本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以史料为依托,体现课堂中的历史智慧

“所谓的历史智慧,是指历史上的人们对事物能够认识、辨析、判断和处理、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指他们关于对待社会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才智、智谋。换言之,所谓历史智慧,是历史上的人们所创造、所积累的智慧。”[6]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总是希望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能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历史智慧。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中,关于美国成立之初采用邦联制的原因,我增加了部分相关史料,即“吾等在上帝面前共立誓约,自愿联合为民众自治团体。”(《五月花号公约》)“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赋之权。”(《独立宣言》)“为确保共同安全和自由,各州一致同意成立友谊联盟。”(《邦联条例》)“政府的强大会暴虐地侵犯自由。”(汉密尔顿)通过所展示的史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国在其建国过程中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契约精神的注重。在教学1787年宪法制定的过程时,给学生展示相关史料花了较长时间,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美国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交织,例如,关于大州与小州矛盾的解决,就历经了很长时间,从6月6日到7月16日,主要是“弗吉尼亚方案”和“新泽西方案”之间的激烈辩论,如果双方之间互不相让的话,新生的美国就要面临分崩离析的境地,最后康涅狄格州代表提出了方案,即参院各州议席相等;众院各州议席按人口比例选出,国家所有法案均需获两院多数人的支持才可通过”,这个也被称为“大妥协方案”。又如,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过程中,参与宪法制定过程的十二个州当初就非常注重地方的自由与权力,但是如果过分地强调自由就有可能失去了国家,最终各州也与中央政府相互让步,即让联邦政府拥有高于各邦的权力,包括政治、外交、经济等,同时各州仍然保留有一定的自治性。从这两对矛盾的解决,学生可以感受到是这部宪法是妥协的产物,更能够反映出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体现的妥协精神。本节课宪法制定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自由的追求,注重契约精神”以及“妥协精神”就是历史课堂中给学生留下的历史智慧。当今的美国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超级大国,能够在国际上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与它注重“对自由的追求”注重“契约精神”等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课堂课上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智慧还是很重要的。正如瞿林东教授所说“正如人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一样,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割断历史智慧同现代科学知识、认识能力之间的联系。”[7]

三、以史料为载体,体现课堂的历史情境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分析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高中历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文章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应用历史图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分析了历史图片在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最后有针对性地就如何更好地应用历史图片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历史图片;教学效率

党的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对高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受到重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体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就需要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历史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因而应当更加重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且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模式进行应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历史图片在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历史图片,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由于历史图片都是历史事件的“印象”,在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历史图片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再辅之以教学内容的细致讲解,会使学生的学习脉络更加清晰、了解更加透彻,进而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模式,强化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历史图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比如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历史图片组图,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入的研究、深入的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科学应用历史图片的创新方法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分析

在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对课堂提问更加重视。在听取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后,笔者发现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提问确实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在教师提问的主体、问题的次数、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教师课堂提问的主体偏颇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参与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课堂提问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提问能够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现实课堂中,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提问主体集中为教师,忽视学生这一提问主体,“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对学生提问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历史课堂中,经常提问的学生占比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很少提问或从来不提问。不愿意提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怕提出的问题幼稚,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嘲笑”和“本想提出问题,但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和机会”,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是有问题意识的,只是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提问过程中教师的预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甚至无视学生的提问权,从而把学生主动提问扼杀在萌芽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次数偏多“国内外很多资料均表明教师提问偏多,尤其是在国内,教师几乎完全霸占了课堂”。这种现象在高中历史课堂也不例外。提问过多,学生不能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思考价值也不会高,这样的问题不会对学生思维有实质性的激发,“后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限制其主动性发展”,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缺乏认同感也就不足为奇了。新课程改革虽然强调“探究式教学”,但“探究式教学”不完全等同于“问题教学”,更不是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密集的“问题轰炸”。我们的历史课堂需要适度的提问和有效的提问。

教师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但在历史课堂提问的内容和难度设计中,大多数教师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及考试要求来定,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学的目标没有跳出高考的框框,问题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从而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反映了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特点的关注,缺乏对学生个体能力、情感目标的把握,忽视了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课堂提问缺乏启发性“启发性”指所设计的问题要抓住要害,切中肯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让学生由这一问题而产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课内到课外的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具有启发性。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并非随意而提,都有情景设计的痕迹,但“有时会,公开课居多”,这说明大多数老师没有把问题情境的创设变成教学的自觉意识,而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目前课堂理解型提问占比较高,评价型、运用型、综合型提问这些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教师在课堂上涉及较少。对于基础性的知识,要求学生能达到记忆、理解层次是完全应该的,但缺乏层次上的提升,造成低水平提问重复,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不利的。教师有效提问少,启发性提问更少,课堂自然不能在“问题纽带的碰撞中闪现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在思维自由驰骋中享受智慧的精彩”。

教师课堂提问的对象“窄化”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探讨

课堂导人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课内容,对于实现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髙中历史教师而言,课堂导入的方法及理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深入探讨。如何让课堂导人更加高效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

一、巧用多媒体导入历史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因其在呈现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在基础教育中得以普及。历史课堂导人环节巧用多媒体呈现多元素材,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髙效达成教学目标。如教学河姆渡与大汶口等远古时期的文化时,可借助多媒体呈现相关遗址复原图或文物图导人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形象地理解相关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教学开辟新航路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航路图让学生对航路图和地缘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再引人相关内容教学;教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搜集并播放如交通工具的百年演变等相关影像资料,这样的导人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构建学习情塊导入历史教学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不是个体头脑内部的事情,知识的建构需要社会情境的支持,可见构建学习情境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历史事件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趋势。因此,课堂导入中,可针对历史事件构建虚拟的趣味情境,让学生融人学习情境思考问题,随之展开交流讨论,实现对话教学视域下的及时反馈。如教学王安石变法时,可从变法内容引入变法失败的结果,以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为背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王安石,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变法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导入,既融人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从反面(避免失败)思考,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王安石变法相关内容的理解。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将意见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分组展开辩论。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渗透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和历史背景,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学习思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借助辅助元索导入历史教学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摘要:对话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有意义的交流,深入探究与有效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一种教学法。在对话教学中,对话的展开始终围绕着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问题决定了对话的质量与深度。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历史为背景,基于对话教学理念,具体探究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以便使师生之间展开高质量对话。

关键词:对话教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教学就像一场特殊的艺术表演,需要与“观众”沟通、交流才能产生共鸣。而在这种形式的沟通中,问题是桥梁,“表演者”通过问题激活“观众”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究。因此,在教学历史这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时,教师应重视提问艺术,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从对话教学理念出发,将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提问中,能够提升问题的深度与内涵,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能力提高。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精准定位提问角度

提问的角度是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时机、利用合适的问题快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多层次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精心设计问题。首先,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培养学生能力和锻炼学生能力的要求,找到合适的角度设计问题;其次,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精准定位,提升问题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最后,教师要明确提问目的与意义,从问题本身出发,制订调整问题角度的不同策略,以保障问题的合理性与全面性[1]。例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讲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在一次次战争中不断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需要记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赔款内容、影响,以及我国人民反列强斗争的战役和影响。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厘清我国沦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过程,重点掌握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2]。根据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教师的提问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剖析,根据中国近代列强入侵的结果和我国的表现从根本上分析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的史实分析中国在面对列强入侵时的表现,接着,向学生提问:“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需要从多角度入手,同学们刚才仅从应对战争的表现上进行了分析,那么思想文化、社会环境等角度的表现如何呢?”这一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陷入了深思,虽然问题的难度提升了,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部分知识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问题角度关系学生思考的角度与方向,要想实现问题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教师必须清楚问题的目的与意义,精准定位问题角度,这样才能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

二、基于进阶性理念,合理控制问题难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