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法制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5:18: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中法制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小学主干课程教育工作方案
为在中小学相关课程教学中全面、规范地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中小学主干课程法制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主干课程,包括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小学主干课程法制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作整体设置,既要坚持各个学段法制教育的一以贯之和相互衔接,又要根据各个学段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同需求,体现不同学段法制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螺旋式上升,避免不必要的简单重复。
中小学主干基础型课程法制教育的内容如下: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着重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启蒙教育。
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
一、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政治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在中职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中职政治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应该找准合适的契机,将法制教育渗透到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使得法制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师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时,应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向学生说明撒谎、旷课、夜不归宿的危害,让学生列举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行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违法和犯罪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法制教育,无论是中职院校、教师还是学生对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中职院校在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只追求教学效果,虽然对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教学任务进行了一定的安排,但是教师在法制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其重视起来,许多中职政治教师认为政治课的地位较低,学校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积极性较低,认为中职政治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可有可无。
2.政治教师专业性较低,教学效果不佳。通常情况下,担任中职政治课的教师都没有法学专业的基础,中职政治教师的法律知识、法学素养与专业的法律教师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中职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中职政治教师对法律的知识一知半解,没有经过细致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就传授给学生,这就导致中职政治教师往往无法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职政治教师专业性较低,对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不透彻,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无法在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功能。
3.法制教育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我国中职院校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大多局限于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和中职院校法制安全讲座,中职院校法制安全讲座每年的举办次数较少,有的中职院校甚至不举办法制安全讲座。很多中职院校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活动,补分中职院校模拟法庭、社区普法,但是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走走过场,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法制知识不感兴趣,不能切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法制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导致法制教育成效较差。
高中生法制教育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依法治国”政策的确立,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只有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避免因法律知识单薄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深化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显得分外重要。本文主要从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产生的原因和深化高中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素养;法制教育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建设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构建成为较为完善的法治社会。作为高中学生,应该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素养。学校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活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也加强了法制教育。
一、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目前的高中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明显不足。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针对高中学生的普法活动力度,媒体也针对普通大众制作了很多普法节目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但是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十分淡薄。
1、法律意识薄弱
高中语文法制教育论文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兴衰荣辱的承担者。有德有才者,精品;有德无才者,半成品;有才无德者,危险品。由此,立才育人是我们教育的一大重要职责。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身的基础性学科,就更应该承担起渗透法制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渗透;法制关爱
高中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社会不断富强的承担者。正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少年渐趋成熟,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好奇心盛,模仿能力强,追求个性,在追求新奇刺激的体验时,易受不良思想影响陷入犯罪泥潭。据有关媒体的报道与权威部门的公告,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约占违法犯罪的16%,部分城市甚至高达20.4%。这一严峻的数据与现实给我们学校、家庭与社会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也是当前学校要切实开展的工作之一,更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即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必先育德,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语文课堂为阵地,渗透法制教育。但语文课不是司法课,把法制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把普法知识渗透到语文学科中,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1深究教材,定“法”切点
高中语文学科更多的是人文情感以及生命教育,几乎没有直接进行法制知识讲述的,要在没有法制知识的文章中进行法制教育,就要努力对教材进行再挖掘,找准法律知识的渗透点。苏霍林斯基说过:“课堂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得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处于一种思索活动。”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课中法制教育的契机和教育因素,把握课堂时机进行思索活动,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的熏陶,避免空洞的说教。如《氓》,女主人公惨遭男子抛弃,就可渗透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四十五条: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思索女主人公为何被夫家休弃的活动环节时,学生可以逐步认识到古代“三从四德”“七出”等对女子的束缚,加深学生对男女平等的法律知识的认识,让女生树立平等观念,加强维权意识。
2丰富活动,“法”“文”相融
履行法制校长职能 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从2000年开始,我应邀担任县二中法制副校长,近年来,自己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方面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师生增强了法制意识,特别是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法律知识水平。
一、主动协调,增强学校的法制教育,仅靠法制副校长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协调,发挥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只有这样,学校的法制教育才有坚实的基础。近两年来,在担任法制副校长中,我经常与学校联系,帮助学校建立法制教育新机制,做到网络健全,措施扎实。一是建立学校法制教育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我先后几次到学校与校领导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1名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我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团委书记、保卫干事为成员的6人组成的学校法制教育依法治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法制教育情况分析会,半年和年终各召开一次小结、总结评比会。二是建立班级法制教育辅导员制度。在建立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的同时,我帮助学校各个班级建立了以班主任及政治授课教师为主的法制辅导员制度。为增强法制辅导员依法教育的意识和提高法律知识水平,我协助学校征订了“四五”普法教材干部读本、学校阅览室征订了有关法律方面的刊物的报纸。配合学校每季度组织法制辅导员集中培训和学习一次。三是协助学校建立法制宣传组。初中、高中分别建立了3个宣传组,法制宣传组的组长由年级组长担任,同时,吸收部分有绘画、美术特长的学生参加,每个组有6到8人,法制宣传组的任务是负责出墙报、举办校园法制期刊,负责校园法制宣传。近两年来,县二中法制宣传组,共出法制宣传墙报20期,学校法制期刊10期,举办学法作文竞赛6次,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法制教育。
二、形式多样,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使学生喜闻乐见。具体做法是:第一,开好全样性的法制教育报告会,法制教育报告仁般由我讲课。近两年来,共组织法制教育报告会4次。如“校园如何抵制暴力犯罪”、“青少年学生应该远离法轮大法”、“学法守法,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新时尚”等,每次计讲课我都认真备课,从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到违法犯罪安全的列举,使青少年学生想听、爱听、愿听。每次法制报告会,师生们都踊跃参加听课,自觉遵守会场纪律,普遍反映法制教育分行会讲得有声有色,吸引力大,效果较好。特别是通过法制教育报告会,广大学生都能从违法犯罪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个别有总是的学生,听了法制报告会以后,主动找班主任谈心,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受到大家的好评。
第二,组织学生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接受法制教育。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感染力的吸引力,丰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两年来,我与省少管所联系商定,将省第一少管所作为溧水县法制教育基地,并举行了立碑揭牌仪式。几年来,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我每年组织学生到省第一少管所接受现实的法制教育,去年,300多名师生先后两次赴省少管所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省少管所的领导的干警也积极配合,组织学生开展发“五个一”活动,一是参观大墙内服刑人员的生活及生产情况;二是听一场法制教育报告,由少管所的干警结合少管所劳改、劳教人员的情况开展法制教育;三是组织观看一部录像片,录像片主要介绍劳改、劳教人员积极改造、重新做人的情况;四是给学生每人发放一本法制教育的书籍;五是听一场违法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通过开展“五个一”的活动,使学生们深受启发和教育。表示一定遵纪守法,做一名时代的好公民,很多学生参观学习回来后,还写了感想,自发出了2期墙报。
第三,举办法制夏令营和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在开展法制教育中,我还注重发挥学校团委的作用,让学校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去年,县二中磁针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法制夏令营活动。在法制夏令营活动中,开展了读一本法律书籍,组织一次法制文艺晚会,组织一次学法作文竞赛、上一堂法制教育课,召开一次“法就在我身边”演讲报告会等活动,使法制夏令营活动成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增长法律知识的良好契机,同学们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同时,我还指导校团委在全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全校一千多名学生踊跃参加。
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深化研究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法律建设也在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国家领导人尤为重视我国教育,特别是法制相关教育,他们曾很多次的在各大会议中指出,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就是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让他们具有法律观念,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才会越来越好。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自身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法律教育体制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相对来说较为乏味,没有一点特色,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导致学生在法律认知上较为匮乏,他们法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二、加强高中学生法律素养,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就是为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国之栋梁,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通过近些年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逐年上升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当前高中生法律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可以说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而产生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少年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不懂得法律知识,甚至在做出某些行为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碰了法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而高中学校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了深化法制教育的策略。这样做,第一,能够让高中学生知法和守法,紧守法律底线,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避免学生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三、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我国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学习法律知识,具备法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高中生的法律教育这一板块上却存在着让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法律观念极其薄弱,存在明显缺陷。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根本不关注,对于我国的各种法律也只是停留在听说的范围。他们只知道我国有宪法、民法以及刑法,却不知道这些法律都用作于哪些方面,他们从不感觉这些法律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在各高中学校里产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很少有学生会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所以当他们自身权益被侵犯时,往往都是无可奈何,根本不知道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知晓的法律知识也少的可怜,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有很大关联。现在,我国倡导实施法律教育,但是法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大于法律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尤其是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国外思想的侵袭,让他们在法律意识上产生了很大矛盾。高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正在调整、定型,也是最容易受到波动的时候。他们容易被传统思想所禁锢,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一知半解,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觉得周边事情与自己无关,容易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二)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我们容易冲动、暴躁,无法对自身进行良好的情绪控制和情绪管理。同时也因为处于这个敏感的阶段,我们对于学校所展开的法律课程并不感兴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法律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在对法律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再加上当前的高中学生个性比较张扬,攀比心理、拜金心理和享乐主义都比较严重。一旦遇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问题时,他们难以使用法律途径来解决自身问题,而是将其寄托于各种渠道,这也表现出了当前高中学生依据法律开展利益诉求的能力比较低下。(三)我国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整体法制水平比较差。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且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所以十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与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和法制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的关系,首先我国整体法律意识就比较淡泊,国民整体都对法律不够重视,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和手机都比较发达,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观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很多违法犯罪案件,高中学生十分容易就受到影响,走下坡路。例如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案件等等,都一直是典型的案例。总而言之,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律环境对高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四)从思想观念上缺乏对法律的深刻认识。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十分了解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从思想观念上我们对于法律就缺乏深刻的认识。虽然高中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法律类课程,但是很明显迫于高考的压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课程,学校不够重视。每年只有很少的几节课来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授课时间段、授课方式传统无趣,学生很难在这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在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以及理综等几个部分组成,法律教学只属于文综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一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其次,学生接触的法律教育渠道也只有法律讲座、网络法律知识学习等形式了。但这些比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最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课程安排,特别是在高中法律课程中出现了很多漏洞。
四五普法总结(学校版)
×五年来,我校在认真总结三五普法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结合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具体实际,切实制定四五普法规划,加快学校法治化进程,为创建安全文明单位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组建班子完善网络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的法制教育,在四五普法期间,组成了由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整合法制教育资源,统一协调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学校分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中层干部负重责的工作格局。同时,聘请镇法律事务所、派出所干警、为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社区工作委员会,构建了学校、家长、社会相联系的法律宣传教育组织网络。在法制教育工作中,学校实施了条块承包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层层落实,形成了上下一心、内外结合、人防技防、整体联动的喜人局面。
×二、学法普法形成共识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学校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多年来,学校始终把法制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把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管理,分线规范运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法制宣传已形成特色,在法制宣传教育中,他们实施了“五项工程”。
×道德奠基工程:学校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指导,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进行《做一个合格小公民》的征文竞赛和演讲比赛。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论文
一、宏观层面原因分析
(一)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定位欠准确
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相互结合起来,但高校法制教育本身不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从理论上来说,法律与道德存在很大的差别。从产生方式来看,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发地形成的。从表现形式来看,法律表现为明确规范的外在形式,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从实施方式来看,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则无强制力保障。正是由于法律与道德存在上述巨大的差别,在对21所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的访谈中,大部分被访谈教师认为把《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不合适”,其中的理由就包含了“不好安排法制教育的教学”、“会影响法制教育的实效”等。这些访谈的实证资料也说明了国家对高校法制教育课程的不恰当定位是导致我国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之一。
(二)法制教育设计存在缺失与断层
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提高应用法律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当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对法制教育设计在不同学龄教育阶段存在缺失与断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接受的法制教育没有有效衔接。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也没有专门设置相关课程。进入大学阶段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人生理想,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已基本形成,由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没有专门接受过法制教育,要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植入大量的法律知识,其难度显而易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开设法制教育课程,但在现有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升学没有多大帮助的法制教育的课程难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且开设法制教育课程需要专业的师资,这一点中小学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问卷调查统计数据也验证了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与高校法制教育未能有效衔接的事实。当大学生被问到:“您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基础部分课程内容与中学法制课教学衔接程度”时,有7.3%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衔接非常高,有23.7%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衔接高,有14.6%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衔接不太高,有50.3%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衔接一般,有4.1%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衔接很低。
(三)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存在不足
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研究
一、在法治赣州建设中建立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法制教育在“依法治国”、法治赣州建设中极其重要。在“依法治国”、“法治赣州”的大环境下,法制教育为青少年的素质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力度不够,“依法治教”的理念没有得到贯彻,赣州地区的中职院校也是如此。然而新时期国家教育在“依法治教”上大有需求,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合法化的方式将法律常识进行普及,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建立健全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促进区域的社会稳定和中职院校的长治久安。2.“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加强法制教育,只有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能够进行基本的法律运用,才能保障自身基本的人权,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并通过法制教育体系的建立,促进学校依法调整和规范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校园的氛围。3.中职学生必须有道德底线。随着中职院校的不断扩招,招录的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较低的不在少数,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行为因为单亲、留守、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不知道行为的底线应该在哪儿,这时法制教育就应该发挥作用。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应该提高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为学生的行为划定红线,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明确权利与义务,从而减少校园暴力或犯罪事件的发生,夯实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二、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现存问题调研与分析———赣南地区、浙江省、福建省部分中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对比调研
1.调研概况。调研内容涵盖学生的成长环境、基本法律常识、学习法律的主动性、适用法律的意识强弱、学习法律的途径、使用法律维权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认可法律的作用、对于学习法律形式上的需求等方面,通过对比,找出中职学生较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弱的不同及其原因。调研学校包括赣南地区的赣州农业学校、赣州技师学院、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福建省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这几个学校,各进行了200人次学生的问卷调查与走访。2.调研结果总结与分析。3个月的调研结果显示,中职生较高职生法律素养更低,基本法律素养不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成长环境与学习环境中法制教育的缺乏。成长在城市的学生比在农村的学生法律意识更强,接触法律的方式更多,父母的法律意识更强,因而在城市成长的学生法律意识更强一些。总体来说,家长自身法律素养不高是导致在农村成长的学生法律素养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学习环境中,由于高职学校的法制教育体系更完善,普法的方式更多更丰富,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到法律,因此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会比中职学校学生法律意识更强。(2)基本法律常识的缺乏。问卷调查显示,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的学生,都缺乏整体的法律常识体系。他们不知道可以保护自身基本权益的基本法律有哪些,遇到纠纷时选择的维权方式也往往不能达到最佳效果或者选择忍气吞声,只有毕业季才开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当然,也因为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法律素养较低,无法预知自己的行为后果,使得校园霸凌、网络侵权等事件在校园时有发生。(3)学习和适用法律的主动性差。大部分中职学生年龄尚小,没有适用法律的经历,不认可法律在自己遇到实际纠纷的时候能起到作用,因而学习法律往往流于形式,较少主动学习法律常识,更不可能密切关注最新的立法动态和社会重大法律事件。遇到侵权事件,要么选择视而不见,要么盲目地出手相助而忽略了自身权益的保护。这都是因为对于法律了解较少,法律意识较弱。(4)中职院校缺乏系统化的法制教育体系。比较高职院校,大多数中职院校并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对于法律的普及仅存于课堂,大多数法律常识的普及是建立在思想政治课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这样法律常识的内容相对比重就少很多,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更低,法制教育活动的形式也极其传统与单一。同时由于大家并没有认识到法律常识的重要性、缺乏学习法律的氛围,就忽略了生活中众多的学习法律的途径。
三、法治赣州建设之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
通过对四所中高职院校的调研,结合当前的现状,可以尝试建立“四位一体”的中职法律教育体系,从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各个主体上各个击破,创新校园法制教育的形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方法,提高中职学生基本法律素养,指引学生正确的行为导向,利用网络的便利实现校园的和谐、文明与安全,让法制教育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逐步促进法治赣州建设在中职校园领域的实现。1.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中职院校完善法制教育体系。教育部可以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之外,制定相应的法制教育课程类文件,促使全国的中职学校都更加重视法制教育体系,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地方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加快制定《建立健全学校法制教育体系的计划》这一地区性的引导性政策,来指引区域内的各类学校乃至于中职院校建立完善、科学、合法、合理的校园法制教育体系。这一计划应当在“依法治教”、“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强调建立法制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同时可以给出一个基本的范本来给各类院校提供参考,一般包括课程设置、师资人力、合力教育等主要内容。2.学校牵头形成与社区、家长、学生之间的全方位教育合力。落实学校与社区、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多方位共同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学校重视法制教育,要紧密联系所在社区,通过社区的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给学生以普法教育、警示教育,提高学生对学习法律的新鲜感,让学生了解触犯法律的代价,感受法律带给被侵权人的帮助。与此同时,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也应当明确校园霸凌等侵权行为的教育与惩罚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让学生明确法制教育不仅在课堂中,更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让法律的警告、震慑、指引等作用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得以显现。3.丰富校园法制教育形式。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形式单一,与社会脱轨。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课堂、社团、社区、官网、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法律专题讲座、法律常识竞赛等渠道进行循环式的法制教育,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如: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组建普法类社团,定期开展知识讲解和公开课的讲座,帮助学生掌法律常识;利用学校公共平台,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利等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元化的视角引导和教育学生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4.教研组建立专门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当前许多校园暴力事件、侵权事件在中职院校时有发生,许多弱势学生不懂得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保护自己,足见仅有道德教育不足以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学校应当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放到同等高度,相辅相成,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说,学校各部门领导、教师及法律顾问都应当是法制教育体系下专兼职的师资队伍,定期根据自己所教授的不同专业或所处的行政岗位进行基本的法律素质培养,学习法律知识,促进法制教育在学校的加强。除此之外,教研组可以组建一批专门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德育教师可兼任,确保每周每班至少2个课时的法制教育。综上所述,基本的法律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法制教育能够帮助道德教育解决难题,因此健全完善的法制教育体系意义重大。帮助中职学生确立法律目标,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和学生,能够促进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引导自身与他人和谐相处。向学生宣传权利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权利救济途径;向学生普及义务,树立规则意识,可以明确权利的边界。在培养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上,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指引作用。青少年阶段是学生最重要的综合素质塑造的阶段,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是和谐校园的任务,是“依法治教”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的需要。
法律进校园推进依法治教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县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贴近学校、贴近教职工、贴近学生,根据县委《县依法治县实施意见》(县委发〔2014〕5号)和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深化“法律七进”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县法组办〔2014〕1号)精神,结合实际,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为切实开展好这项工作,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兴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关于建设法治中国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弘扬法制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打造法治校园”为主题,全面贯彻县委《县依法治县实施意见》,落实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坚持以提高学校法制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系统特别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使全县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自觉守法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校园违法乱纪现象得以有效遏制,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
三、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