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8:06: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英语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英语教育模式改革
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特别强调“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为了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职业教育这篇文章做大,做好,通过教育结构调整,一批新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运而生。经过社会多渠道投资办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结构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而外语,特别是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国际竞争的武器。英语是当前国际上各行各业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外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单位越来越多,而且对英语的听、说、读和写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毕业后的学生无法正确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学英语教育的彻底改革势在必行。
一、树立正确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加强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传统上我国的高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不少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尽管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但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不大,与社会需求有差距。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搞应试教学,把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与毕业证挂钩,学生关心的是最后的分数而不是学到的真实的英语知识。这就形成教师上课时讲知识、语法较多,学生下课后主要在背单词,做习题,而忽略英语技能的提高,造成“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
现代化是职业教育迈向21世纪的必然走向。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育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封闭,不能适应整个观代化的要求。
大学英语如何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我们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切实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要采取新的教学改革模式授课,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改革方向,打破“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听说并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并将口语融合到精读课的教学之中,强调综合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处理好听、说、读、写、译的相互关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分类指导,分级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进策略
[摘要]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师范生成才的重要基础,但部分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恰当运行造成了学生基本教育知识不扎实、课堂训练僵化死板、见习环节敷衍了事、实习时期挫败感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范生培养的质量。正因为如此,地方高校应直面这诸多问题,从教育见习、课题研习、课堂训练和教育实习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入职之前必修的综合实践课程[1]。它对于师范生提高英语语言理论知识、深化英语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综合技能、了解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际和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且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师范生将理论和实际合二为一。实践教学通常包括专业见习、课题研习、课堂训练、教育实习环节,这四个环节在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相辅相成、意义重大,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地方高校、实习学校和师范生三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十分必要。
一、改革英语教育专业见习,提升师范生的见习质量
(一)英语教育专业见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专业见习是大学教学计划里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实习的前奏[2],其在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与教育实习不同的是,见习通常为期一周(个别院校每个学期一次),耗时较短,且以教师指导辅以师范生近距离观摩为主,主要是在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实习之前,使其实时观摩学习专业教师课堂表现及管理方式、了解学生基本特点、明确基础教育的教育现状,同时促进师范生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兴趣,并从半参与者的角度提出新见解新思想,促使其在心理概念上向专业教师过渡。但在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普遍认为见习环节可以等同于实习环节,会出现见习环节师范生力求学分而敷衍了事的情况,部分高校压缩师范生专业见习时间、简化专业见习流程,造成师范生对专业见习环节不熟悉、不了解。见习学校因为工作安排原因,对师范生的指导不够,师范生见习还处于“看热闹”的状态,无法进入“看门道”的境界[3],因而其作用也无从谈起。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1.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课程内容繁重,专业见习时长一再压缩;2.学院对于见习环节的重要性并无深刻认识,不少学校中的教育见习还处于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状态,见习次数少、频率低、效率低的情况还比较普遍;3.见习学校对于师范生见习环节内容缺乏研究,最终导致指导工作无从开展;4.师范生缺乏课程意识、缺乏热情,因而也未对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了解。这导致英语教育专业见习问题丛生,质量效果大打折扣。
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研究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以基于课本教材内容的灌输式为主,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不利于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其语言应用能力。从丰富英语教育资源角度来看,教师需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宗旨,开发接地气的英语教育资源。日常生活是英语应用的重要场域,立足于日常生活进行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从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休闲娱乐、社会活动等方面着手,使英语学习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英语综合能力。本文中,笔者拟对立足日常生活开发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意义、方法等进行阐述。
一、立足日常生活开发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意义
立足日常生活开发教育资源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与中学英语教育相比,高校英语教育以理解英语语言文化、突出口语表达能力或较高水平的翻译和写作能力训练为主,而不是强调语法训练、单词背诵、范文记忆等。也就是说,高校英语学习要求更高,学习面更广,学习层次更深。学校的英语教育资源通常都是从教材、教材辅导书中提取的,其内容往往较为过时且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而立足日常生活开发英语教育资源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英语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英语自学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使学生走出传统哑巴英语的学习困境,实现开口说英语、主动学英语。(二)有利于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应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为目标。首先,英语学习兴趣源自学生内心对于英语的美好感受。如果将英语学习局限在课堂上、采取枯燥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肯定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立足日常生活开发英语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开发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资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把对日常生活的兴趣转化为对英语的兴趣,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养成日常积累英语知识的好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日常生活中可开发的英语教育资源
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公共场合的英语标识牌、日用商品包装上的英语说明和文化产品中的英语表达。这些资源都是比较容易获取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公共场所的英语教育资源开发。很多公共场合的英文标识都可以作为英语教育资源。例如,商业中心的公共设施:收银台(cashier)、卫生间(toilet)、开水间(waterheaterroom)、出入口(entrance/exit)、消防栓(firehydrant)等;酒店、饭店、机场、火车站等地方的英文标识:总服务台(informationdesk)、始发站(departurestation)、终点站(terminalstation)等;博物馆、旅游景点、剧院等文化场所的英文标识:非公莫入(staffonly)、贵宾通道(VIPonly)、停车场(parking)、紧急通道(emergencyexit)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方的标识,观察其是否规范、正确。通过发现、记录、对比公共场合中英语标识的方式拓展英语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二)日用商品中的英语教育资源开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日用商品包装越来越国际化,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不少商品都采用英语来描述产品特征、使用方法等。这些英文说明是很好的英语教育资源,尤其一些从英语国家进口的产品包装上会有很地道的英文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相关表达,并对同类产品的不同商品进行对比,看商品包装的英文表达是否合适。有心的学生就可以将这类进口商品作为英语学习素材,积累相关表达,并对一些国产商品的英语表达进行判断,思考其表达方式是否合适等。发掘日用商品包装上的英语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欧美国家对于商品的相关介绍并感受其地方文化。(三)文化产品中的英语教育资源开发。高校英语学习中涉及很多英语文化方面的内容,而英语文化产品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其主要包括英文书刊、影视作品、广播节目、戏剧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英文版本的名著、收听英文广播节目、观看英语电影,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对于不能完全看懂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字典来查询,进而培养英语自学能力。除传统媒体之外,新媒体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渠道,如观看NBA网络直播赛事听英文解说、浏览英文国际新闻了解各国时事、与国外笔友进行电子邮件沟通等。
三、立足日常生活开发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方法
浅谈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各国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外交、信息需求量随之增多。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在交往、获取信息上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地显露出来。为了适应国际社会的高效合作,高校英语教育需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上,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分析出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跨文化能力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法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指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作为国际化语言的英语,在进行交流时首先要有对别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也就是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模式,只需要会读写译,能考高分就是英语好,不重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高校开设有听说读写课程,同学、老师重视度不够,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本不能满足当今国际化需求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为适应这一需求,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十分必要了。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和外国人交往时,一般可以容忍你的语音或者语法错误,但是如果不遵循讲话规则,则会被认为没礼貌。在交际中,文化错误要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文化方面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那么交际可能会失败。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法能力、语言能力等。然而在我国,“文化教学”理论只是针对英语专业的提出,并非所有高校学生。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其他历史因素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两个截然分开的不同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言形式,语法规则,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背景,教条式教学充斥着各种英语课本。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转向语言能力的培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高校英语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对信息进行传播时,载体和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当下常用的则是新媒体工具。网络技术对新媒体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众所周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互动更为深入,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且操作系统也较为简洁,这就使得新媒体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尤其是可以保证时间、空间带来的限制被切实打破。因而在开展高校英语教育时,对新媒体技术加以利用可以使教育效果大幅提高。文章主要从新媒体视角出发,对高校英语教育展开探析,寻找切实可行的创新之策,以期使得教育效果能够达到预期。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高校英语教育;创新发展
一、新媒体产生的影响
(一)新媒体丰富了教学资源
为了使高校英语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应该要对多媒体加以充分利用,建立起新媒体平台,保证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更为顺畅。将多媒体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使教学资源更为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传统工具、网络资源能够切实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创新目标的真正达成。将微信群予以利用的话,可以促使学生将个人感受表达出来;通过网络来收集所需的学习资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提高。教师也可对传统学习方式开展创新,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促进专业知识延伸
高校英语教育茶文化研究
文化融入,是语言学科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内涵所在。选择合适的文化机制具体应用到整个语言学科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其所实现的目标和价值,不仅仅是丰富多样的,更重要的是文化理念和内涵,也是我们目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无法忽略的重要元素。所以,假如当前我们对茶文化体系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将其与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内涵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教学创新与完善。当然,也能使得教学素材的内容实现了全面丰富。
1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推进实施的具体诉求认知
高校英语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相对于以往的实施状况看,其有着全面而多样化的发展,无论是教学机制的完善度,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以及具体的应用价值,都实现了“跨越式上升”。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整个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有着自身特殊性,尤其是文化理念内涵的深度融入和全面应用,这不仅是实现教学内涵深度沉淀的关键,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前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诉求予以具体调整。事实上,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英语是语言应用学科,其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和思维内涵,更需要的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认知,从而更好去指导学生们参与到整个实践活动之中。因此,英语学习的重点是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英语实践技能的充分应用及全面提升。所以,我们在具体衡量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效果时,不能去看学生的成绩,或者整个教学内容的推进及应用状况,应该从整个学习活动的全面诉求出发,通过全面深层次分析,加上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不足,进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推进。诚然,英语学科的特征,高校阶段的特殊性,也赋予了该活动的特殊性,尤其是高校实际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集大成阶段,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实际上是对学生所具体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和全面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只有深度、成熟去挖掘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素,才有可能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2文化传承、价值应用: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及应用价值
结合整个茶文化资源的实际状况看,茶这一生活元素与整个文化机制逐渐融入,从而造就了丰富完善的艺术文化思维和价值理念,这不仅是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诠释和具体表达,思维理念、价值内涵是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和内涵性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整个茶文化艺术体系的内涵,其归根结底,就是社会大众生活文化,与价值理念综合融入、深度发展的重要产物。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对整个茶文化实现全面应用和认知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对其中所蕴含的具体理念进行品悟,当然,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具体去感知茶文化的过程。不仅如此,随着近代中西方文化之间融合深度不断加剧,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更加成熟、普遍,而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也突破了单一的文化机制形态,尤其是英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世界茶文化体系的丰富发展与完善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客观上看,茶文化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背后也离不开语言的全面推动,尤其是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时,不能忽略了语言机制的全面应用。所以,这就使得我们在全面开展高校英语教育活动时,可以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融入其中,通过内涵上的丰富与表达,进而有效应用该文化。
3内涵应用与文化思维并重:高校英语教育的实施价值理解
高校英语教育自主学习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空前的重视。在自主学习课程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被全面激发,学生兴趣也会得到提升,进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现今社会,学习对于人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各方面要素,是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自主学习;课程
虽然高校英语教育与初高中英语教育的相比,授课形式有很大不同,但“讲教材、做习题、背答案”仍旧是经典的模式。英语教师对着指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教育观念飞速更新的今天,如果我们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仍旧采取这种模式,那必然无法实现打造会学习的学生之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聚焦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主思维的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是进行外语学习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模式。自主学习是有学习者自身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这种形式中的主导性非常明显。在自主学习的体系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爱好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依赖程度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功能弱化,而是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自主学习课程对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语言透视文化所内涵的思维导向,文化的发展演变也影响着语言的更新与演进,文化与语言间的关系在重叠中互动。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起着加速剂的作用,英语教育本质上就是本土的文化与英语文化间的思维转换,重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加强人才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从本质上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文化教育;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文化交流
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教学安排中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从初学英语时,学生一直被灌输为对英语语法以及字词句篇章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上也从主动转变为被动,对英语的学习方式上也走向固化呆板。究其本质是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观念,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和汉语学习类似,从字词的识记中逐渐就能掌握运用,恰恰就是这种方式将英语学习带向死胡同,文化是动态的,英语学习没有配套文化教育就会失去语言教育的灵魂,因此要重视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一、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英语教育作为跨文化教育必然要注重文化间的思维跳跃性,文化的相似性决定了文化可以相互的学习,而文化的差异性又导致在学习交流中会出现一些误区,语言上的学习必须要考虑到这层差别并在运用中勾兑两种迥异的思维模式。文化教育应用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增强丰富的历史底蕴,加快对语言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思维
多元文化视角高校英语教育创新与实践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不仅是一种沟通的工具,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英语的学习备受国家关注,各级教育中英语也被列入必修课。但我国目前对于英语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效教学”还有待实现。由崔淑娟、吕波、王明洋编著,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创新策略》一书,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及相关的工作者,提供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该书从高校英语语言教学实践理论基础入手,系统地介绍了高校英语语言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并详细介绍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实践活动、文化体验式英语语言教学实践活动的策略,以及演讲式英语语言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帮助读者了解把握语言实践的概念与理论的发展,并从不同的方面来呈现出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与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该书为高校英语实践活动教学的策略作出创新和贡献,同时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性,对高校英语教师及相关英语工作人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当前,文化沟通与交流活动,逐渐朝着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前进,教师通过多元文化对学生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还不断地推进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基于多元化视角下,对大学英语展开深层次、多方面的分析,为高校英语教师探索出创新发展路径,提供更多的新型英语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尤为重要。
一、丰富英语多元文化教学内容
英语文化教育,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元文化引入课堂中,不仅能激发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和教师,忽视了多元文化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重创。由此看来,高校和英语教师,应该将多元文化放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位置,借助多元文化的优势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深化和推进与学生学习的文化融合,以此来转变过去英语在学生心中的“刻板”形象,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明确英语多元文化教学目标
在推进多元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堂过程中,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设置重点、难点,并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安排与制定教学方案,明确英语多元文化的教学目标,确保英语多元文化教育工作开展的合理性、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并根据新时代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还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阶段、水平等来划分成小组,以便根据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
三、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策略
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现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构成了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时时刻刻对语言产生影响。文化在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前高校英语教育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尚有短板。当前高校英语教育主要将着力点置于外国语语言的教育上,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少,甚至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出现在大学课堂。这导致高校学生一度错误地认为洋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崇洋媚外的心理与行为在高校比比皆是。针对此种现象,有必要推行语言文化教学的本土化,这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远远不够。以笔者正在讲授的两门英语专业课程为例,第一门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精读课程,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及意义是:“通过阅读题材、体裁广泛的英语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并深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其中特别提到了深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对汉语文化的态度则较为淡漠。《英语精读》教材四册共60余篇课文,大多数是取自于英文的原版文章,涵盖西方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文化习俗、建筑理念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内容,但却没有一篇文章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另一门课程是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重点课程《高级英语笔译》,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外翻译的简史和主要的翻译流派,理解翻译的各种术语表达、掌握国外主要翻译家及其代表性的翻译观点,了解并掌握国外各种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在翻译实践中。在其教学目标中,中国文化直接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目前在为英语专业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其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教师也经常鼓励学生阅读原版的英语著作,欣赏原版的英文电影。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使许多高校学生产生了英语比汉语更有优势的错觉,甚至会产生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更为优秀的错误思想,个别极端的学生更是产生了传统文化已经不再符合时代趋势的错误论断。作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师生,在讲授和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应该担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的重任。高校英语教育中,不仅应将有益的外来文化巧妙移植,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传播,勇于破除传统英语教学的桎梏,将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育,以积极的姿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纵向传承并推陈出新,横向传播至西方国家发扬光大,进而创建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世界文明接轨的全新教学模式和理念,彰显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的新特质。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一)传承与传播的主体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英语不再是一门单一的交流工具,还肩负着交流文化的使命。在以人民群众、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学者、作家、企业员工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传播队伍中,教师无疑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切实提高教师文化底蕴是实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前提,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不仅要语言专业知识扎实,还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中英语言的掌握应该谙熟于心,深刻理解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比如中西方文化对于“dragon”这个词的不同理解充分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在东方文化中,与“龙”有关的成语都与褒扬有关,比如“龙跃凤鸣”形容才气横溢,“龙马精神”比喻精力旺盛,“龙”在中国更是象征着神的力量,主宰万物生灵,其地位等同于西方万能的上帝。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通常被想像成一只巨大的蜥蜴,在基督教中,“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因而在绘画中匍匐于圣徒与殉教者足下,因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代表的都是邪恶。在课堂上将两种语词文化进行对比讲解,可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传统文化的教育深入人心。
(二)传承与传播的内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校团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