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6:43: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素质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融合思考
1.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依据
为了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必然要大力推进现有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坚持倡导和贯彻素质教育,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我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颁布了一定的法律法规来推进教育改革工作,这些规定包括《教育法》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等。
2.高校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校的老师逐渐重视体育教育的素质教育,同时学生们也要求将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在一起,以实现自身能力与知识的共同进步。体育老师不能仅仅是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应该发扬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文化,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而不仅仅只是在体育课堂上加强自身锻炼,能够将体育活动延伸到其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师要发挥素质教育精神,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和训练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出学生们的个性,展示他们的体育才能[2]。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总之,素质教育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已经越发引起重视,并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一定的创新性。
3.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必须要在体育教学方面融合素质教育,使得受教育者不仅仅是具备为祖国努力奋斗的能力,更能够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为了展现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重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将体育教育放在较高的位置来发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从人的身体素质来说,有多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比如说有生活习惯方面的原因,少部分人会由于遗传的因素而影响到身体健康,更多的人是缺乏体育锻炼[3]。因此,为了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就需要发挥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动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有充沛的经历学习其他知识。高校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的作用显而易见,详细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加强体育锻炼,能够使得人身体的各个方面素质都有所提升,同时还能提升人的意志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其次,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推动素质教育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运能技能,能够让学生的力量与运动速度等方面都得到提升;最后,将体育运动与素质教育融合起来还能使得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因为推动素质教育能够弘扬体育文化,让人民都重视体育运动,而不是只在老师的督促下开展体育运动,同时还能够加强人们在参加竞技运动时的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思考
1.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我国高校的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健康的体格,把握运动的技巧;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具有沟通交流的思想,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和周围的人处好关系;可以正确辨别事物,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所进步;还要加深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对体育充满兴趣等等。
2.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2.1我国的高校教育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我们在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虽然这种教育方式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还是相当大的,往往导致同学对体育的理论知识很了解但是行动能力却不行。另外因为考试的存在学校和老师还是有“争第一”的情结,思维存在一定的误区:只抓尖子生而忽略了普通的也是大多数的同学。因此这样的观念很有必要更新转变,才能达到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
2.2现在多数的高校对体育的重视得不够,课程设置整体比较单调
高校排球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当前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指出了实现高校排球教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最后就实现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校;排球教学;素质教育
一、引言
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中排球教育逐渐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重视,如何利用排球教学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1]。目前我国高校排球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就高校排球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二、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排球的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教学形式和评价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率较差。此外,高校排球教学中,教材内容的单一也是导致教学有效性较差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关注,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育要把握关键环节,做好对体育教育的有效管理。自课改提出与不断深化,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可喜。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依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本研究以此为核心,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可行性的计划,做出理性反思,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实效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实困境;理性思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健康成长。而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成熟度,将直接影响和左右人才的培养效果。但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下出发,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寻求改变,把握体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最终从多角度着手,提出可行性方案。
1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环境面临革新。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出发,其创新变革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其一,经济环境的转变使得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则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是人才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从企业的需求角度出发,要求人才拥有较强的专项技能和身心素质,且具备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体育教育管理则是以人才的综合培养为核心,从而达成体育教育的目标;其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而言,核心则是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明显,如何准确的把握管理工作的核心,使得体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对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只有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才能够发挥体育教育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教育环境下主体地位已然发生转变;其三,学校的规模效应,使其本身要寻求管理方法。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校园人数增加,学校规模扩大。这对于体育教育管理而言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原有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很难发挥作用,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1]。综上所述,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来看,多元需求下的管理效果并不乐观。
2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实困境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思路
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首先要对高校综合素质教育有一个基本认识。所谓综合素质教育,就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综合能力为前提,按照一定的评测标准来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的科学教育理念。人文素质教育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主要是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1]从狭义上理解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的发展,通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言传身教,来提升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如何修人品、长学识,尊师重道,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从高校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人文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国学、史实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高度;人文修养,旨在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粹,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打好基础;人文精神,旨在重塑学生精神文化品格,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务实”的作风,培养既有思想又有行动能力的综合人才。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重要作用
1.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面对信息发展的社会对当今的大学生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在高校中合理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成为我们更多关注的课题,而人文素质教育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应对社会、民族、人生的精神力量和素养,使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能以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素质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大学生精神品格的教育,是对“成人”的教育。如何成长为“完整的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人文教育更注重学生品格的修养和精神层面的塑造,对于学生今后认知世界、感知世界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2.有利于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深究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不足的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归纳了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问题,针对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不足
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高校十分重视信息素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奏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随着教育部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及1992年《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文献检索课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普及,并成为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不足是不容人们忽视的。
1.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探析中俄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比较
摘要:中国与俄罗斯在艺术素质教育方面有较大的区别,两个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的因素都有特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体系。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艺术素质教育更注重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我国艺术教育应吸取其他国家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了解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比较中俄两国艺术素质教育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借鉴,提高人们对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中俄教育;高校;艺术素质
艺术素质教育不仅在于向学生教授艺术的基本知识,也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现代的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该结合当代的审美要求和艺术追求,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人文特点,在充分借鉴国外教育理念的同时,建立属于我国特有的艺术素质教育体系。而俄罗斯的艺术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式比较符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又存在很多大胆创新和改革的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相对而言,现在俄罗斯国民的艺术素养普遍较高,所以,要吸取俄罗斯在艺术素质教育领域上的成功经验,深度发掘我国艺术素质教育事业的潜力,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
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组成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当代青少年的艺术鉴赏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丰富其内心世界,降低其沉迷网络和游戏、不爱学习的可能性。艺术素质教育关乎到人类未来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不只是对个人魅力的塑造和培养,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的艺术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现代化科技不能代替的,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基本手段。艺术素质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本国的民族特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人文气质,使青少年不贪恋于物质和财富,从小培养高尚和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进而从个人的层面升华到社会的层面,在社会上形成尊崇艺术的风气。
二、中国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浅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拓展各种有效途径,发掘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一、关于人文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到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等都呈现大幅增长,面对这些振奋人心的成绩,有些问题和不足也不容回避。从某种角度讲,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仍是制约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和研究就持续高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员所认可。关于人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定义,相关研究也表现出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采取具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将人文素质定义为: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这一定义强调的是人作为社会个体,其自身内在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代表着先进积极的文化印记。而人文素质教育则以此为依据,界定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身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牢固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树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这种概念基于一种实践论的取向,强调的是外界的干预和影响,对于个体内在思维、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推进和引导。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面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以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等问题,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不足,强化此种教育的意义则更为凸显。高校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中间力量,他们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尺和高度,同时他们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全新文化的创造者与推进者。从宏观角度分析,高校培养的绝不仅仅是一群具有完备学科知识的“高级技工”,这里没有贬低技工的含义,而是强调高校毕业生不仅仅要拥有良好的就业技能,还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任。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尤其是上个世纪末以来,陆续出台多份决策,包括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等都明确要求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力度。在高校进一步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在新媒体急速发展的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又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寻找新媒体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探究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路径和方法,成为相关人员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作用
摘要: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更多的人将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理论的高度,而高校素质教育里的音乐审美教育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不仅能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来提升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是高校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高校教育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音乐审美在高校教育中不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审美;高校素质教育;作用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更多的人将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理论的高度,而高校素质教育里的音乐审美教育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不仅能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来提升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是高校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高校教育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音乐审美在高校教育中不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使得现代高校教育也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对知识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得高校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审美素质的培养上,音乐审美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因为音乐是人类生活上最好的伴侣,也是因为音乐艺术是最有效的审美教育的手段。在高校音乐教育主要是用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而想要提升音乐学习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提升了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才能避免低俗的音乐对高校学生危害,使得高雅、优质的音乐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情操得到升华。
1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怀的重要途径,所以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1.1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教育
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提高普通民众的素质,而提高专业人才和普通民众的素质都离不开学校教育。高校的素质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及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财经类院校在生源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一些独有的困难,如素质教育缺少顶层设计、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生的实践参与度不高等。因此,应结合财经类院校的教育特点及现实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多元化的考查考核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及社会公民。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一、前言
党的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报告明确指出了“发展素质教育”与“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间的关系,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和社会公民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素质教育”一词,当时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提出的,后来逐渐拓展应用到各级各类教育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学界一般认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强调学习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发展,以达到个体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一种教育形式。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及业务素质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我国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财经类高校是以会计、财政税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为特色的高校,这类高校学生的就业面广,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3所财经类高校进行了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所选的3所财经类高校分别代表新申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类院校,具有较为显著的代表性;3所财经类院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源广泛,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的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包括一线专任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其中学生400份,教师1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9份,其中教师78份,学生391份,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93.8%。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了财经类高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
二、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现状
(一)学生在思想上普遍认可素质教育。调查发现,63.74%的学生认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54.95%的学生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学生中认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占91.21%,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占83.52%,包括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的占64.84%,包括业务素质教育的占57.14%。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对素质教育基本概念的认知比较清晰,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认可程度比较高。(二)素质教育缺少顶层设计。调查结果显示,72.82%的教师认为目前高校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合理,主要以满足教育部的要求科目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军事理论类课程、体育课和就业指导类课程,缺少体现财经类高校教育特色和本校教学特点的校级课程;在已开设校级课程的教师中有94.15%的人认为所在高校素质课程的开设,如书法课、哲学类课程和音乐鉴赏课大多是由教师自发、自由申报的,学校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方面并没有进行统一的协调和顶层设计。3所财经类高校中有63.74%的学生认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单一,69.23%的学生认为已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科学发展前沿,34.07%的学生认为素质教育中有关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课程设置不够。3所财经类高校中有69.23%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财经类高校的课程体系设计强调了专业课程设置,忽视了人文素质类课程和财商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普遍缺少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笔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旧有的高考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学校对学生进行了过早的文理分科教育,学校和学生对与考试无关的素质教育都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参与。(三)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结构、实力和素质。3所财经类高校中有74.36%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主体单一,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来自本校教师,缺少素质教育的名师和大家;素质教育的师资培训开发普遍缺少组织性、计划性;素质教师的课程设置和讲授内容不稳定,随意性较大。调查发现,3所财经类高校中有41.7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26.15%的学生认为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37.3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提升,27.4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业务素质不过硬。这说明,素质教育的任课教师在各方面均与学生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有待提高。(四)学生的实践参与度不高。3所财经类高校中有62.82%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有59.34%学生认为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偏重于知识传授,课堂讨论和互动交流较少。还有75.64%的学生认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考核形式相对宽松,只要上课就有学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取学分而选课、上课,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3所财经类高校中有74.36%的教师认为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大多敷衍了事,仅仅为了完成学分而来。其原因在于高校的素质教育无法完全用分数量化,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就业目的性较强,学习目标就是为了顺利毕业和就业。因此,学生们无形中就会把精力、时间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备考上。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高校目前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形式比较传统和滞后,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其结果就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进而使得学生不能主动适应未来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通过对3所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素质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已经凸显,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财经类高校的素质教育,仍需要高校和素质教育教师不断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