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1:50: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思政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思政教学

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多元化发展不断深化,多元文化已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渗透,不仅冲击着很多行业,也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及挑战。如今,多元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理论问题,而是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理念及价值观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如何抓住机遇并积极应对挑战以及实现教学改革就成为一个亟须探讨的问题。从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入手进行分析,探讨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的新机遇和挑战,并详细阐述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政教学;机遇;挑战;改革路径

政治、经济、文化在新时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单一的文化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因此,单一文化必将被多元文化所取代。现代多元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领域,对高校构建思政教育管理载体以及实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以管理作为思政教育载体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以此为基础,将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管理载体的功能得到提升。此外,在多元文化的推动下,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许多新鲜的思想文化冲击,因此,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审时度势,能够以文化多元的视角大力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改革,进而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我国各高校的思政教学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有效地吸收了世界先进文化,为我国高校思政教学融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促进了思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换而言之,多元文化的出现为高校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优质思政教育理念和资源可以更好地吸收,使我国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完善。概括来说,多元文化思潮的渗透对高校思政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多元文化能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隔离机制彻底打破,可以吸收其他优秀的文化成果,进一步丰富思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内涵。思政教师在教学中有很多外来文化思想可以接触,所以应保证在教育中坚持与时俱进、持续更新。二是学习方面。依托于多元文化背景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也拓展了学生本身的文化视野,学生有了更多机会去接触文化,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学生也能找到更多与自身趣味和个性相符合的契机,最终实现全面发展[1]。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的新机遇

查看全文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管理方向思考

摘要:就普通高校来说一般的思政教学模,各方面仍旧比较落后,因此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后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实现的需要,所以需要思考高校教学管理方向,改变思政教学管理模式,找到一套适合的管理新模式。而本文则是对高职思政课现有矛盾进行谨慎审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魅力和亲和力,促进思政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高校教学;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一、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各高校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

现如今随着社会各种文化的相互冲击,许多高校学生的思想的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变得更加开放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不良文化的侵蚀,产生了许多高校的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我心态的遗失、弱化整个民族的向心力等现象,而思政教育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人的正确发展,同事时也有益于推动着一个国家的前进和稳定,另也是形成各高校学生保持民族精神的关键基础。

(二)有益于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人才

查看全文

高校思政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是高等院校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高等人才的思想价值及道德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高等院校的各个阶段,都坚持加强思政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政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当下新形势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创新模式构建。

关键词:新时期;思政教学;高等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渠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伟大的革命历史所遗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当下大学生能够了解和熟知的,同时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下,尽管在革命年代中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依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对于每个人都是新的挑战与考验。当下大学生担负着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很大的责任。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和修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2015年,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其中详细具体的阐述了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和内容,为思政教学的创新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高校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学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十分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思政教学的工作缺乏有效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思政教研工作投入不足,导致教研工作缺乏经费,许多理论研究及实践课程不能够实施。二是思政课程的排课占比较少,导致教师的教学很难起到一定的效果。三是思政教学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导致教师的授课压力很大,没有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研究和创新改革上。高校对思政教学工作的不够重视,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地对课程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面对课程的考核中,过于简单的考核内容和形式,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基本就放弃了对思政内容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这样就会逐渐失去了思政教学的意义,使得思政课程形同虚设。(二)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修订不够完善。高校的思政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托的,但是对于思政内容来说,有强的时效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每个社会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社会理论内容,指导着国家近期的工作。而思政课程教材的修订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一些新的社会理论形成之后,大部分的思政教材都还来不及进行更新或者修改。这样的话,不仅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高校学生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几年的时间,若是这个阶段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不规范,或者是处于落后的状态,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学生在毕业之后再也不会以课堂的形式来系统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奠定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基础的。(三)思想政治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来说,专业教师的个人理论素养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一般来说都是理论和概念地堆积,学生很难进行个人的理解和转化。而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教学,则是对学生思想渗透的主要形式。甚至有些教师,能够通过个人强有力感情和博学的理论知识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思想理论和崇高的个人追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政课程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及创新改革的主要因素。(四)缺乏改革创新的手段。高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基本实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已经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目前来看,当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来实现的。这样的教学形式效果并不够理想,教师试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理论的死记硬背来实现思想上的提高,是根本不切实际的。另外,当下学生习惯于互联网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同时会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和掌握一些新鲜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价值。这样不仅给高校的思政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理论价值观。教师缺乏对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手段,只会导致当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越来越空洞,形式越来越无趣,单凭教师的理论讲解,很难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社会主义新形势的特点

查看全文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识分析

摘要:问题意识是课程思政理念创新的源泉和实践发展的动力。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源于对新时代如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问题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问题的回答,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在基本理论问题的明晰、重大时代问题的关注、学生需求问题的关心、考核评价问题的注重中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问题意识

一、引言

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顺应时展、聚焦世情国情、直面现实矛盾,深刻回应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当前,学界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集中如下:第一,研究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内容上的同向同行问题,“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两者不能简单互补,也不能完全替代[2];第二,从体制机制、教师素养、学科视野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3];第三,以具体学科为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例如,公共英语课教师要力图精选和提炼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基因式注入课程教学[4]。总之,学者们侧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路径的理论探索,并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态势。相关研究尚未涉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主题,而问题意识不仅是课程思政理念创新源泉,也是课程思政实践发展的动力。各高校在争相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不忘本来,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二、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源于问题意识

课程思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任务,通过开发各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理论问题,系统回答了此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各种实践问题。(一)立足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发表了系列讲话,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这些表述包括: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6]。近年来,高校在学深悟透讲话精神的内涵实质基础上,不断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思路,受到了普遍认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课程思政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问题,凸显了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有助于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而更好地落实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二)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困境,有效解决了高校思政育人渠道单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7]表述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也间接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其他渠道。“主渠道”并不等同于“唯一渠道”。而在部分高校,现实的行动逻辑是“主渠道”被误解为“唯一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课的事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其他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无涉。这不仅违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被错置,功能被无限放大,使得高校育人工作呈现出只见“主干”未见“枝叶”的一花独放现象。实际上,育人工作具有复杂性,往往需要各学科、各方面协同发力,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了思政课程的“孤岛化”境地,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三)立足于专业课程育人效能有限的实际,有效澄清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知问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教书”侧重知识的传授,“育人”侧重思想价值的引领,教师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曾强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5]然而,现阶段高校许多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离理想的教书育人状态还有不少差距。有些教师认为,专业课教育与思想价值无涉;有些教师采取迎合策略,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授,忽视价值引领,等等。这些现象都造成了专业课程育人效能有限或阙如。这种“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教育,绝对要不得。真正的教育是“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课的讲堂上讲授教材时,不要只是毫无感情的说明真理,而是要使青少年沿着科学艰险道路做一次富有探索精神的、充满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动机的旅行。”[8]这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和价值归宿。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重申了教书育人的宗旨,再次肯定了专业课程的育人指向,从思想上澄清了部分教师的教学认知。

查看全文

高校思政教学的瓶颈及策略

本文作者:宁丽新樊东霞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网络时代思政课面临的各种变化

网络的发展速度很快,其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的特点给现阶段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带来了各种变化。第一、教育环境方面:在前网络时代,传统的教学环境通常包括教材、教师、教室。高校思政课教学沿袭着这样的教学环境,学生们只需具备一本教材,教师也只需一本教案,整个教学环境十分简单。这样,学生只要记住课本知识,能应付考试就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数量都是有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和内容能实现一定程度的监督,。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丰富、新颖和快捷的网络信息都能够在校园中得以迅速传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通晓天下事。信息资源无限丰富,但也鱼龙混杂,从而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这使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变得复杂起来,所谓的传统监督方式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如何使得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二,现实基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基础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即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实基础。“网络社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交往的时空限制基本上消失了,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你就可以实现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与交往。但是,这样的交往是虚拟的,非现实的。所以网络世界里的一些人可以毫无顾忌的为所欲为,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盛行,这样的情况可能给高校学生造成政治思想观念淡薄,自我迷失,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第三,学生地位方面: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只是处于被教育的客体地位,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谈不上是德才兼备。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在高校中的普及,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被打破,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思想,视野变得开阔,由以前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可以对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进行自主选择。但是,当面对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时,许多学生又面临着新的自我的迷失,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保证学生面对丰富的信息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第四,教育方式方面: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往往偏重于道德说教和思想观念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收,没有个性和主见。其教育教学方式单调,主要的形式就是讲课。而讲课的主要方式就是老师在台上辛辛苦苦地讲,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地听,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就是考试,学生应付考试的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而且思政课往往被安排在大教室合班上课。学生们在知识结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教师也不可能做到因人施教,肯定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现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又给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新的挑战。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

网络的发展是一面双刃剑。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拓宽了信息的来源渠道,鼠标只需轻轻地一点,各种各样的相关主题信息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出,其内容可以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这样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大学阶段,学生的意识形态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强。一些形形色色的意识和思潮也会给他们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邓小平同志说:“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可见面对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都应该积极改革,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提出新的对策。第一、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本身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社会存在。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个性的核心。所以思政教育教学要贴近生活,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主体性的人。目前,高校招生面对的都是九零后,这批学生早早接触网络,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善于运用网络,喜欢了解新事物。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很充分,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学生渴望被尊重,他们希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对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进行自主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注意教会孩子们如何选择,思政教育要善于创新各种师生互动形式,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上交流工具与学生沟通,这会给他们更多的自主空间,体现师生的平等交流,可以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这种无障碍沟通模式还会有利于学生产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效果,这样打破了传统说教却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目的。第二、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模式,善于利用网络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网络新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课堂讲授式,“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我讲你听,我考你答”这样的方式简单、呆板、教条,忽视了大学生的感悟性和实践性,这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厌烦心理,所以教学方式必须向丰富多彩转变。思政课教师应该接受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简单培训,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现二者的充分结合。课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教材体系为主线,以选择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名人讲座、爱国主义影片等为内容,运用声、像、视频等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使教学内容的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使学生在声音、图像与文字的三重感官刺激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与把握,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外,可以建议学校教务处排课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合班课排成小班授课,或者相近专业同排,这样有利于教师教学过程有的放矢,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第三、教育者——提升人格魅力面对网络的冲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应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据统计,教师中经常上网的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如果教师对网络领域不甚了解,或者明显落后于青年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教育者人格魅力的下降,吸引力减弱,而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有时决定了教育的效果。所以,思政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必须了解网络,善于学习,保持好奇心,建立与学生沟通的网络信息渠道,笔者本人开通微博后,与学生的交流顺畅,学生的信任度大大增加,使上课的师生互动比较充分,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在进一步的体现。总之,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适应网络教育的需要,那么,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第四、教学内容——改革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党团基本知识、形势与政策、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法纪与公民意识、学风与校风、创新精神与竞争观念、美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对于这些理论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做深入地分析研究,应尽可能让这些理论内容贴近生活,融入学生实际,从而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现在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有与高中政治课内容有相雷同的地方,在高校的教学中应该淡化雷同,深入讲解学生们关心关注的部分,甚至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改革中来,组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共同体一起推进课程改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主动性增强,使得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内化心灵,外化行动,达到实效性。总之,网络信息的发展已经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它已经深刻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年轻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等的影响尤为明显,我们只能顺势而动,培养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注意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实效性,从而推进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查看全文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和育人功能决定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价值,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是新时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大庆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凝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增强时代使命感和提升遵循科学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驻庆高校享有得天独厚的大庆精神育人资源,通过明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拓展课程思政实践以实现大庆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庆精神;驻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19年3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凸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6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制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2]大庆精神是龙江精神的优秀内核,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实质,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内容供给,为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深化了理论层次和目标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劲的精神力量。

一、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3]。大庆精神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发挥出更强大的精神力量。诠释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要从以下4个方面出发:首先,在格局上体现爱国。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放在首位,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节点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形势,在格局中应变局,以变局谋全局,力求实现爱国站位高远。其次,创业主要体现在改革创新上,“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而向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4]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用创新思维审视当前的发展,积极创新进取,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再次,在科学创新上体现求实。求真务实是实现科学有序发展的必要标识。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赋予了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的历史使命和理论遵循。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发展的规划和方针,为我们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准则。最后,奉献主要体现在艰苦奋斗上。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努力奋斗、艰苦创业、实现大庆新时代的新发展。

二、大庆精神的育人功能

查看全文

高校思政教学研讨

本文作者:余进军工作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网络的特征和形式

网络是一个“无地域”的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地域文化、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阶级文化所共生的地方,是一个文化与信息的大杂烩,其中真理与谬误并存,科学和伪科学同在。网络时代使个人成为内容的制作者、传播者和分享者。网络上人人都可以在其中自由发表言论,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能够体验到现实无法做的事情,如发泄不满。它的自由、欢快与现实生活的拘谨与克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网络传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简单的,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是复杂的。复杂网络传播不是说网络是复杂的,而是人们用复杂思维和复杂网络的眼光来看待网络传播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互动模块被开发出来,如博客(Blog)、QQ、微博、论坛、电子邮件等,这些都为大众提供很好的便利条件。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像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和更新。它为公众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和观点,交流情感和信息,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以腾讯为代表的QQ在2011年底,其用户已达5.521亿人。QQ的广泛使用使人的社会性得到空前延伸和发展。博客和QQ空间是否受到欢迎,主要是看人气指数,而人所指数的衡量是以点击率作为标准的。现今大学生几乎都有自己的QQ号,大学生成为QQ使用的主力军,而“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流群体,他们的成长与网络的发展是同步的,其对网络的依赖性极高。微博,就是微形博客,可理解为“一句话博客”。在微博中,每名注册者都可以“关注”和“被关注”,只要你去关注,就形成以你为中心的小圈子,只要你被关注,你就成为其他圈子里的一员。由于你被关注,你的圈子也与其他的圈子就形成了“小世界”。论坛,又称BBS,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模板,用户可以在上面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及时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在BBS站点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信息,进行讨论、交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懂得如何进行网络交流和沟通,就不能更好把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不能准确判断网络中舆论行情,就无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及时性和共享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和知识信息,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加强正面的宣传及影响,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及其他民族的道德规范、价值观的积极部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精神理念,以敏锐的现代信息意识和民主化的教育观念,准确地捕捉、分析、判断网络信息。同时,网络的平等性、自主性、隐匿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在进行网络交流中,应鼓励其大胆地表露想法,以便教师能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状况,帮助其解答某些敏感或困惑问题,尊重保护其隐私,增强其对教师的信任。在网络环境中,它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覆盖面,改善了信息传输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有效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信息是可以掌控的,也很容易对错误的观念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或加工,但在网络环境中,信息可任意地供网民、浏览和下载,某些西方国家借着网络大肆宣传符合其政治、经济利益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1]。某些信息打着民主、平等、人权和自由等幌子宣扬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信息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侵蚀作用,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若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可能导致某些大学生误入歧途。但要控制和过滤这些有害的信息源却极其困难,为此高校急需建立一支熟练网络技术、懂得教学规律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宣传,健全网络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养成道德自律,这对有效预防有害信息的渗入很有帮助。

网络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查看全文

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对策

摘要: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对策进行讨论。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管理思想不够先进,管理方式较为传统,管理者队伍建设不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意义主要包括为学生营造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对策: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全面践行人本主义;创建学生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学与管理的互动;实现实时性的学生教学管理,创新学生教学管理方法;优化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团队,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创新管理方式,培养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应积极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成效,优化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学生教学管理工作;融合对策

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职责,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能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其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能大幅度提升教育水平,健全学生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多措并举,全面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融合,更好地提升融合成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思想不够先进,部分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不高

我国当前的教育水平及教学成效较以往有所提升,但从思政教育来看,部分高校采用的是一种政策解读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会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深度不够,管理思想不够先进,一些学生不擅长对问题进行主动性思考。高校的教育方式与高中阶段不同,很多学生不太适应高校的学习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不高。

查看全文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课堂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媒介。无论育人作用还是专业知识,均是借助课堂进行且实现的。本文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基本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教师需要强化德育意识、提高个体综合素养,专业教师深化思政理论学习、加强思政教育能力等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工作与培育什么样的人、为谁培育人和如何培育人这一基本问题息息相关,所以学校应坚定将立德树人视作核心环节,将思政工作融入学生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把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高校教师无论专业与学科,均应把育人这一核心思想铭记在心,借助课堂这一教育媒介,融合专业教学特征,以育人视角提升专业教学价值,把专业教学内容通过思政方式进行升华,真正发挥专业课程教学中蕴藏的思政资源,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思想水平以及政治觉悟,令学生真正成长为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基本特点

(一)融合性。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一便是融合性,其注重各个主体、各类知识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充分融合。众所周知,思政教育资源和思政元素蕴藏在各个专业课程当中,与各个专业课程相关内容及知识密切相连。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所适用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等,把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充分结合,所以具有明显的融合性[1]。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相关知识讲解时,应重视课程教学所蕴藏价值的正确引领。比如,高校文史类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课教育内容关联较深,可以更为便利地发掘审美情趣、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等思政教育元素,并且能够有效运用马克思理论观点客观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三观。(二)潜隐性。一般来说,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所注重的是隐性思政教育,诸多学者和专家对于隐性思政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即在专门思政教育工作以外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中所进行的,也不被学生着重关注的思政教育种类。而与隐性和潜在性相对的便是显性,普遍出现在高校专业课程当中,属于显性课程,教育形式亦普遍具有显性特点。思政课程作为经典的显性课程,呈现于教育形式与教育资源层面。换言之,传统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依托于专业教师显性的注入式教学,注重显性教育。

二、高校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高校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内容摘要】课程思政是提升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经。《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大类的基础课,提高《管理学》课程思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当前《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管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院校;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对于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所以应用型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我国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必须是既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二、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一项工作要做好,科学的规划必不可少。《管理学》课程需要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才能取得课程思政的应有效果。这个规划主要体现在《管理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方面。当前,很多高校《管理学教学大纲》中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对于思政方面的内容融入不够。或者,有象征性的表述,但是不够具体目标,导致执行起来较为困难。(二)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很长时间以来,更加关注的是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专业技能是否具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这方面的意识普遍不足。很多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应该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与专业课关系不大。在如何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如何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这些方面,很多教师能力不足。(三)教学内容和方式没有体现课程思政的特色。课程思政要求结合专业课的内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方面的相应内容。由于课程思政的概念正式提出和实施时间较短,很多《管理学》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融入窗口和融入内容。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课程思政的特点,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生硬的融入一些思政因素,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效果不尽人意。教学方式上,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较多,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都没有达到要求。(四)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考核机制。《管理学》课程思政效果如何,该如何改进《管理学》思政课程?这些问题缺乏反馈机制,也没有完整的考核方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