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20:25: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教学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舞蹈教育的深入发展,迎合了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当然,普通高校开展的舞蹈教育属于普及型舞蹈教育,与专业性舞蹈教育不可同日而语。高校舞蹈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带来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新风貌,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涌现出来,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开始了深刻的变革。高校舞蹈教学需要大胆创新、改革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其实践技能、扎实其基础知识,引导毕业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一、舞蹈教学的内涵
舞蹈最初起源起人类劳动,渐渐发展成反映人们生活状态和美好愿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有“艺术之母”的美誉。舞蹈教学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审美教学,舞蹈教学就是教师讲授舞蹈知识、传授舞蹈技巧、锻炼舞蹈能力的过程。舞蹈教学以“创造美、欣赏美”为主要任务,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增强感受美的能力。舞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固定的舞蹈动作、编排技巧和表演方式,更是教会学生实现身体、心灵、大脑全方位的协调,集体舞蹈教学还能教会学生“合作和团结”。舞蹈本身包含形体、造型、服装、舞台等多方面的内容。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过程其实就是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舞蹈表演通常与音乐相结合,一来音乐作为舞蹈的背景,二来舞蹈也是对音乐的诠释,二者结合产生的美感更具体,也更形象。舞蹈教学是要教会学生通过身体的造型来表达内心情感和个人情绪,即引导大学生注重用肢体语言表达心灵深处和精神世界。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与其他艺术专业相比,起步较晚,条件不成熟,发展水平有限。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中,由于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直接导致了各高校中舞蹈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传授方法各不相同。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此大背景之下审视舞蹈专业的教学工作改革,可以发现,与最初相比,高校舞蹈教学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仍有欠缺。在多数学生家长和高校学生看来,舞蹈专业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极高,一要外形条件优越,相貌出众、线条优美;二要舞蹈功底深厚,身体柔软、四肢协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便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家长也会顾虑重重。普通高校开设舞蹈专业,主要目的不是输送舞蹈造诣极高的专业人才,而是为了丰富高校文化生活,不侧重舞蹈基本功的苦练,而是侧重成品舞蹈的编排。这对于功底不十分扎实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对于舞蹈教学,很大一部分学生站在观赏者的角度,而非参与者的角度。以此,不少高校的舞蹈教学主体局限性很大,仅仅是一些舞蹈特长生或者是院系舞蹈队,舞蹈专业的受众人群远不及其他艺术类专业,舞蹈教学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仍有欠缺。
高校旅游教学改革思考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新媒体的身影,在教育领域也在迅速渗透着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媒体,并且新媒体的应用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新媒体改革了信息形式与内容及传播载体和渠道,改变了大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及语言表达和心理状态。所以一定要对新媒体影响到高校旅游教学的变化有科学、客观的认识,并且要积极对新媒体视阈下旅游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影响
(一)新媒体高校教育信息来源的影响。新媒体中包含的信息量十分丰富,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新媒体,可以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进行满足,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新媒体的形式多元化,图片、视频、文字、音频等都是其主要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以及教师提高教学热情具有积极作用。将新媒体应用在高校旅游教学中,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有利于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二)新媒体对高校教学运行方式的影响。教学改革的体现就是高校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高校教学模式的选择性和可能性。板书是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课堂的主要框架就是粉笔、黑板及教师的语言。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程讲解时主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形式进行了丰富,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丰富了学生的眼界。新媒体技术可以在模拟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应用,通过模拟课程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教学内容,同时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得到加强,对学生进行难点重点的突破有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旅游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充分重视新媒体教学。新媒体的利用对高校教学过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高校充分认识新媒体教学的意义,并且高度重视其传播规律。新媒体结合教学理念及教学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程度,同时高校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性的利用,关注当代最新的旅游信息。(二)充分发挥及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高校旅游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新媒体影响高校旅游教学的重要体现。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生动、灵活的优势,所以高校应该对其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及利用,进行高校旅游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加大力度建设和开发旅游课件和旅游软件、精品旅游课程,通过新媒体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积极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在高校旅游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把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带到课堂中,通过营造现实旅游景观的情景,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真切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含义,并对其所表达的内涵进行理解,能=充分认识到旅游教学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世界旅游地理、模拟导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旅游教学尤其适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无法完全把传统旅游教学模式进行取代。在进行高校旅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参考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运用新媒体技术,应该结合传统教学和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把旅游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充分体现。(三)高校旅游教学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旅游专业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与学生为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新媒体视阈背景下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要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要突破传统师生观念的束缚,教师不一定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可以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对于现代高校的师生关系要重新认识,对于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要虚心聆听,并且要合理采纳,要让学生勇敢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对新媒体科学合理的利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和习惯进行掌握,因材施教,促进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三、结语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素质教育理念也因此被提出和广泛推广。本文就从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素质教育理念的融入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素质教育与现代武术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中融入策略,希望为广大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理念
一、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被广泛的推崇,我国的教学改革工作也日益深化。但在体育教学方面,素质教育的改革相对缓慢,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很多弊端,下面重点介绍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1、受应试教育思想的不良影响较大
目前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高校的武术教学仍然遵循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仅仅强调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学生武德及武术思维的培养。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的“实用主义”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武术能力培养,也使得学生的武术学习与终身体育的精神相背离。2、武术教学的课程内容陈旧当前多数高校的武术教学,仅是学习武术其型,教学内容传统老套,武术学习也枯燥无味。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数教师依然按照“老套路”进行学习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这样缺乏针对性的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高校琵琶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琵琶是艺术领域重点乐器形式,属于我国民族艺术重要产物,所呈现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十分丰富。为保证民族艺术文化得到合理地传承,高校需要针对琵琶乐器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琵琶专业人才。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当前琵琶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推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从而实现琵琶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
关键词:高校;琵琶教学;改革
在高校教育领域,琵琶作为艺术专业领域重点乐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学生艺术专业水平。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而琵琶作为民族乐器的代表,在提升我国民族文化自信心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因此,高校需要针对当前琵琶教学现状,重点加强教学改革,从而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
一、高校琵琶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有待整合。据了解,在当前琵琶教学领域,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1]。教师在围绕琵琶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时,所参考的对象通常以教材为主。而针对课外课程资源,缺乏有利发掘与整合,导致学生所掌握的课程内容,比较的片面。同时,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未能考虑到琵琶专业领域发展趋势,以及当下全新社会环境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导致课程内容设计不够护合理,而严重影响学生琵琶学习质量。再加上,教师在针对琵琶专业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时,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以及未来在琵琶专业领域的发展规划,导致学生的琵琶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深入发展,也阻碍了琵琶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据了解,高校在琵琶教学方面,关于教学方法体系仍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否则将严重限制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首先,在教学思想上,部分专业教师仍在延续应试理念,过于强调琵琶乐器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对于琵琶所具有的艺术文化内涵,以及具体演奏方法缺少有效地渗透。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琵琶专业知识、技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同时,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存在较大程度的局限性。很多教师一味延续灌输和讲授的方式,对琵琶课程进行笼统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枯涩,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导致课堂整体效率受到明显的制约。因此,在今后的琵琶教学领域,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合理。(三)教学实践有待拓展。在高校组织的琵琶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2]。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时,一味看重基础知识灌输,而忽略学生实践培养。导致学生在琵琶专业领域所形成的艺术修养存在较大程度的片面性,对提高学生艺术品格造成一定限制和阻碍。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忽略学生琵琶演奏强化训练。导致学生演奏水平受到限制,同时在演奏的过程中的心理素质表现,也不够理想。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加强思想重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地规避这一问题。(四)教学评价有待完善。高校在组织琵琶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更新[3]。就目前来讲,评价思想、方法和体系比较滞后,如果得不到合理改良和调整,将严重限制琵琶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首先,在评价思想上,很多教师保留应试理念,过于看重学生在测试中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导致评价结果比较片面,很难为琵琶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评价方法上,比较滞后和单一,评价主体单一,导致学生对评价活动和结果缺乏认可度。此外,在评价体系方面,教师忽略了跟踪性评价体系建设,导致评价工作反馈结果比较单一和片面。由此可见,高校在当前的琵琶教学工作当中,在教学内容、方法、模块和评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若想保证琵琶教学更加高效,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高校的琵琶课程实现深入改革。
二、高校琵琶教学改革措施探究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思考
一、高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这样的美术教学是存在缺憾的。高校美术教学的目标不能完全定位为培养专业的美术家,高校美术教学应当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使他们思维开阔,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不能一味传授学生绘画技能,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2.教学内容与时代的发展不符。现今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仍专注于绘画技能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授学生绘画技巧上。部分高校的美术教材和现代社会发展脱节,存在内容滞后、单一的问题,这是这些高校美术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所造成的。高校应当重视这一点,及时更新教材,使美术教学内容和时代挂钩。高校开设了不同的美术类专业,但是一些高校美术类专业之间的教学内容有所重合,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高校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美术教学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美术人才。3.美术教学方式不科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部分高校美术教师进行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学生个性的不同,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现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但一些美术教师仍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这样难以吸引成长于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学生。
二、高校美术教学的改革建议
1.建立科学的美术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高校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美术技法教学,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高校美术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不能将把学生培养为绘画大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人文内涵。2.设置合理的美术课程。高校设置美术课程的时候,应当考虑时代对美术人才的要求,改革固有的美术教材内容和美术课程设置。在设置具体的课程时要积极考虑美术专业的特点,将美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学生只有学好基础理论课程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美术能力。学生不能仅仅学习色彩、素描等基础课程,也应当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创作规律。高校还应当安排心理学、哲学、中外美术史等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3.采用多种美术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固有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高校美术教师应当采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新的美术技巧。教师可以使用协作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流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现今是多媒体时代,美术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学习美术,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契合不同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校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美术实践教学,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美术能力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一定声望的美术大师进校参与美术实践教学,将学生的作品交由大师评判,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高校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展览,让他们领略到不同的美术创作思想。教师也应当多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写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美术灵感,从而培养美术创造力和美术实践能力。
高校管理部门应当认识到教学改革对于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应当积极转变美术教学思路,引入契合时代要求的美术教材。高校美术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寻找新的美术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符合时代要求的美术实践能力。
作者:高常清 单位:景德镇学院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
一、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钢琴教学方式都非常传统单一,我们都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接受领悟能力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但是,现在许多高校都是在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无论怎样的教学体制,专业建设,不管是怎样的学生基础,老师都只是用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之间越来越拉开距离,也会是很多学生都对钢琴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首先,高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就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招聘,切不能让没有能力没有资历没有能力的人进来鱼龙混杂,影响教育。其次,学校应该定期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培训他们关于钢琴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让老师能够积极参与到钢琴教育的改革工作当中去。但是,最重要的是高校要定期对老师进行审查考核,鼓励激励老师能够不断的对钢琴课程进行学习研究,以提升资历的专业水平。高校也可以派遣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去其他有资历的模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人家有优势的方面,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我,并且带领学校的其他老师共同努力对钢琴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高校广告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新媒体带来的全新的信息传播形态,不仅改变着广告行业,也给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广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广告教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教学;教学改革
1引言
新媒体自出现以来便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信息传播能力,其与传统产业联合起来,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新引擎。而广告产业也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广告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广告运营模式也发生了变革,这就给整个广告教育界呈现了一幅全新的广告图景。高校的广告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潮流,重新调适,锐意改革。
2新媒体时代进行广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新媒体时代的呼唤。广告是依托媒体进行传播的,新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壮大,必然会影响整个广告行业的转变。陈旧的广告形式逐渐式微,新媒体广告日渐壮大。较传统广告而言,新媒体广告具有互动性较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投放形式多样,能准确跟踪广告效果等特点。可以说,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整个广告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广告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媒体广告行业的需求,出现了人才缺口,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广告教学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2.2当前广告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当前广告教学的内容陈旧。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快速发展,新媒体广告在广告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席位。但教材中对于新媒体广告传播的理论知识甚少提及,或者就算是提及了,也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教学,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知识脱节。其次,当前广告教学的方法陈旧。传统的广告教学一般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且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都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广告教学就导致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都差强人意。因此高校的广告教学亟须改革来适应广告行业的变革。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策略
一、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高校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要能够从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理论开始,要能够利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钢琴教学,促进教学的发展。现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没有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学活动,导致钢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作为钢琴教师本人,要全方位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能够具有教学观念革新意识,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高校钢琴教师的教学主导职能,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要突出学生的钢琴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能够营造出钢琴教学数字化的环境,使用钢琴教学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一些教学媒体设备等手段,进一步优化钢琴教学的环境不断促进钢琴教学的发展。
二、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授课方式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授课方式有一对一授课方式和集体授课方式,这两种授课方式各有利弊。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主观地选择某一种授课方式进行授课,很少考虑到教学目标的需要,这是不对的。其实,无论是哪种授课方式都必须要能够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只有这样的授课方式才是最好的,最优的。如果学生的钢琴学习进入了疲惫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以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为目标进行授课方式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选择集体授课方式,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钢琴学习的良好氛围,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学习时间,各自的学习效果展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竞争的热情,很容易形成相互追赶、相互比较、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如果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很高,存在着差别化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选择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开展区别化教学,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我学习的机会,更有益于学生个性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为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个体化的发展。选择授课方式需要以教学目标相适应,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增加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进行钢琴学习。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应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很难利用一种教学手段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钢琴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场景,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对于促进钢琴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合奏、伴奏的训练中利用钢琴的多音色和多人合作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在合作中的默契程度,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奏经验和伴奏敬经验,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钢琴专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之外,可以在钢琴教室内指导学生进行个别练习,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者是引导学生对个别钢琴教学现象进行探讨研究,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选择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钢琴素养的提升。
高校艺术教学改革途径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要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艺术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视。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艺术教育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从艺术分支的音乐与舞蹈八手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育改革教育现状改革途径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教授曾这样定义“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必须对现阶段教育进行改革。在素质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艺术教育也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从音乐与舞蹈谈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与其它教育活动都意在培养人的活动,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春秋时期孔子作出的著名论断,因而音乐教育的社会意义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广博易良,乐教也”孔子认为音乐能够对人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只有受过音乐教育的人才能称得上“仁”人,也就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在1990年之前我国高校长期忽视音乐素质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不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自1997年开始,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提高和人才需求模式的改变,国内高校也开始意识到了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在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开始了教学改革。
舞蹈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简单的蹦蹦跳跳和单纯的为锻炼部分肌肉群的形体训练,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参与力,以发现美和创造美为目的全身心的、综合性的艺术,因此舞蹈教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舞蹈教育也是为了顺应改革潮流,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参与力,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性教育。普通高校开设舞蹈课程,会教会大学生如何欣赏美、表现美和发现美,使普通高校大学生更近距离,全方位地去感受舞蹈各方面的美,使大学生的内心得到升华。
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探索
进入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完善,高校体育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当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颇为丰富,趣味性较强的球类项目、更加时尚、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体育舞蹈类、跆拳道、健身健美等项目深受大学生喜爱,而最具有锻炼功能与健身价值的田径运动,自高校体育改革以来关注度急速下降,选课人数、开课班级严重制约,至此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逐渐陷入尴尬境地。因此,该研究将在他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就当前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为今后高校体育田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浙江工业大学田径选项课174名学生及浙江省8所高校(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丽水学院)10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1.2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访谈相关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不同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其有效筛选,借助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高校田径选项课开展现状。2.1.1田径选项课开设情况。通过对浙江省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目前开设田径选项课的高校仅有浙江工业大学1所,由此不难看出,田径选项课在浙江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中早已被“边缘化”,即将成为时代的“弃婴”。在对浙江省高校公体课不开设田径选项课的调查因素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选课人数较少、田径课枯燥乏味、考核标准较高、教学内容陈旧”等因素是导致田径选项课开设失败的致命因素。在被调查的高校中,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唯一一所正常开设公共体育田径选项课的高校。调查显示,该高校于2016--2017上半学年重新开设田径选项课,每个学期仅开设2个班级,该课程开设至今,共有174名学生选择上田径选修课,高校体育改革后的大学田径体育课正处于摸索阶段,尽可能尝试着去适应当代大学校园体育发展,崭新田径运动的回归,大部分学生对其还不能够深入认识,短期内还感受不到田径运动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健身价值,大学田径课程需要重新生根发芽,重新让学生来认识它、了解它。2.1.2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对浙江省8所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中发现,大多数高校主要由于选课人数较少不得不取消田径课,主要源于两方面:(1)“三自主”的教学模式实施,使得学生选课更加自主,学生更愿意选择趣味性、娱乐性、难度较低的体育项目,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主要由于田径运动自身特点所致“枯燥无味、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考核内容过于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已寸步难行,如何改变田径教学现状?是田径运动重新回归校园的主要路径问题。通过对高校教师的访谈与调查,大多数教师认为田径课堂教学应打破以讲解技术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应从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的角度出发,采用游戏与技术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的兴趣。2.2影响田径教学的主要因素。2.2.1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的考评主要侧重于技术评价与达标结果,田径课程评价体系过于量化,缺乏客观性评价,仍以高度、远度、速度作为评定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态度、发展能力等要素,忽略了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再刻苦努力也难以达到及格标准,而对于体质较好的学生来说不需要刻苦练习也能取得好成绩。2.2.2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过于陈旧、古板。当前田径课程教学模式革新缓慢,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表现出大同小异,长期坚持变化不大的教学方法,教师思维方式得不到有效创新,使自己陷入教学的习惯定式之中,在技术教学中多采用“注入式”教学,上课模式过于程序化,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2.3大环境下学生从众心理严重。从众行为是当代大学生不成熟的一种行为表现,尽管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还未成熟,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区,缺乏主见和自信,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影响,这种从众心理出现在“三自主”的教学模式中就会影响学生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因此导致大多数学生在选课时东张西望,四处询问,那些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更加深受喜爱,这样就会导致选择人数较少、开班较难田径选项课难上加难。2.2.4田径运动功能逐渐被淡化。从近几年教育部公布的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作者:季盼军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