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感恩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5:00: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感恩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思政理论感恩教育融入分析
一、融入感恩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融入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教学使命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必然需要关注“感恩”这一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基本的范畴。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完善自己的生命和道德人格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便对感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感谢与奉献是高尚道德情操的标志,而同时又是基本的人品,没有它,我们将会边变得愚昧无知”。[2]人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归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能有效地在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中完善大学生的生命和道德人格,促进了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健康成长。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是当前不少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实要求当前,一些大学生忘记了父母的艰辛,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自己却在学校里盲目攀比、摆阔,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所占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知识与能力素养相对偏低以及在教育资源分配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等因素,使得他们的身心更为脆弱,对于外界的冷落与嘲笑也更为敏感,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极易产生苦闷、消沉,甚至于怨恨、仇恨等不良情绪,导致对他人和社会充满对抗与不满,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在当前这样的环境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积极融入感恩教育,努力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帮助和训练他们发现美好并对其感恩的眼光,使他们学会关心、懂得关爱、给予、帮助和宽容,这对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三)融入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实效性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关注和切实解决大学生面临的感恩意识缺失这样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发现这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让他们感受这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恩惠,并对此心存感恩,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更具吸引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的“人学空场”与“情感空场”的现象,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四)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凸显了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研究的紧迫性虽然学界越来越认识到感恩教育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意义,也从多方面对感恩教育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感恩教育的意义与实施路径,到西方感恩教育经验的借鉴,再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调研与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研究。也越来越认识到,要将感恩教育渗入各学科教育中去,并且也有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如纪锋在《初探感恩教育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一文中,对化学课堂如何进行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而刘叶琴则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一文中,呼吁在生物课中加强感恩教育,改变学生不懂感谢、忘恩、不会感动的现象;更有大量关于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却几乎难以查到关于感恩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只有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的寥寥无几的研究。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需求,以及学界对于感恩教育要渗入各学科教育中的越来越重视的趋势,与当前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研究极度缺乏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加强这一研究必要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校困难生感恩教育现状与路径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愈加重视,建立了完整的“奖、助、贷、勤、减(免)、补”资助体系。但是存在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受助观念存在歧区、受助学生感恩意识薄弱,本文基于高校困难生的感恩现状,进一步分析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较完善的资助制度和感恩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识;资助
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经过多年的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导向、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奖、助、贷、勤、减(免)、补”资助体系。但是,在资助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资助之后出现负面的情况,部分困难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感恩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各高校在进行困难生资助时,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学校以及感恩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位人,将感恩教育贯穿到资助育人的全过程,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站查询发现,有142篇期刊是以“感恩教育”“感恩意识”“高校困难生”为关键词,主要研究高校困难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研究发现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受助观念存在歧区、受助学生感恩意识薄弱。基于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探索出较为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困难生资助现状
(一)部分贫困生在自尊的表面下存在自卑心理。即便是家里经济特别困难,他们依旧不愿意去申请国家资助,对各种帮扶资助有抗拒心理。他们担心受资助的身份一旦“公开暴露”,同学们会轻视或者嘲笑。相关负责人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再三劝说,学生仍然百般推辞、拒绝,甚至觉得是在强迫他申请,迫使得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低人一等”,在这种自卑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二)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虚假申报。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并未达到贫困的条件,或者学生的家庭已经脱贫甚至趋于富裕,但其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贫困认定的相关材料,心怀侥幸的心理去申请贫困生认定,填写虚假的家庭经济信息,希望能够申请到助学金作为“零花钱”,使得国家资助政策和资助资金未落到实处,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帮助,这种风气长期存在会存在不良的导向作用。(三)部分贫困生存在赖皮心理。认为自己属于国家资助对象,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在自己有能力、他人有需要的时候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从2019年秋季开始,建档立卡本科生将享受免学费、每个学期给予生活费补助,为了不让一位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学习,国家推行的资助政策越来越多,资助力度也越来越大,学生经济上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已经解决,现阶段存在最大的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上的“贫困”,引导学生怀揣着感恩之心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是当下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四)部分贫困生存在虚荣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过贫困认定、国家助学金的申请获得了相关资助,但是获得助学金后不是用于发奋学习,而是用于享受、攀比用于购买高端消费品、吃喝玩乐等,使得国家助学金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发挥助学的作用。
二、高校困难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从高等学校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出发,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校受助贫困学生知恩图报、爱国爱党、诚实守信等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孟子曰:人有五伦、五常、八德。感恩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核,其思想内涵包括忠于祖国、敬畏祖先、孝敬父母、尊长爱幼、敬师重友、珍惜自然、感恩社会等等。弘扬感恩意识就是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个人思想深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进而使博爱之心广泛传播,正能量得到纵深传递。当今高校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是一个普遍现象,导致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很多,深入分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教育策略,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发展精神冲击的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普遍缺失,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感恩意识也同样亟待加强。当代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为:1)不知恩。对家庭亲情的漠视,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对朋友友情的漠视,是自私行为的表现;对社会恩情的漠视,是毫无感恩之心,漠视他人恩情,理所当然的享受帮助的表现。2)不感恩。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受资助后并没有报恩的行动。3)不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资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受助的学生理应对社会及资助者做出力所能及的回报。但是其中不乏缺乏社会责任感,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其负面影响广而深远,如何避免高校贫困生成为高学历低情商的人,值得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思考。
2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文章首先论述了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其次从思想认识、师资队伍、教育途径三方面分析了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达到感恩、报恩和施恩的目的,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1]。感恩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加强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也强调,教育当以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优先。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摘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并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叙述高校大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认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的帮助由衷地怀着感恩的心理并真诚地回报的一种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高校大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高校中,很多“9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人物,部分大学生出现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这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
1)认知方面,即大学生认同和知道自己从外界所得到的帮助,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经调查发现,有88.3%的大学生认为感恩是很重要的,并有79.8%的大学生有过感恩的经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恩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想要回报社会、回报自然、回报他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这种感恩意识的来源,大多数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获得的。2)情感方面,即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进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感恩的行为。据了解,辽宁某高校内,总计5000余名学生,有4859人表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非常辛苦,对此表示感恩;有3726名学生表示老师对自己照顾有加,生活中嘘寒问暖,工作上经常指导,学习上一直帮助,对此也表示感恩。但仍然有极少数学生认为:父母生我就必须养我,在学校是教了学费的,老师就必须时刻帮助我。从以上数据当中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正确理解感恩、心存感恩,但仍然有少数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环境的影响,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3)实践方面,对于感恩的实践做法,就是将这种感恩情怀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有65.2%的大学生清楚的记得父母的出生年月日,有20.3%的同学仅知道父母出生的月和日,却记不清父母的属相;有78.8%的同学会在父母生日当天送去电话祝福或者小礼物;在对除接受父母以外的人的帮助时,也会适时地帮助别人,分享其他人的喜怒哀乐,偶尔还会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些大学生的感恩积极性并不高,也就是说,没有进一步地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在思想上也没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群体感恩教育状况
(一)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缺乏是当前受资助贫困生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包括物质上的帮助,也包括情感、心理、精神上的关爱。但很多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恩意识。例如:对父母的辛劳付出不知感恩,认为父母这样做事天经地义;对学校的资助不知感恩,个别学生还对资助金额抱怨有加,认为不公平,有的甚至为争取学校资助,造假材料,办假证明,瞒天过海,做出一些违背做人原则、社会公德的事情;不知感恩政府和社会,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资助时,认为是理所应当,丝毫没有感恩之情;部分学生在接受社会资助时,当时表现得乐观积极,甚至做出诸如回馈社会、回馈他人之类的承诺,一旦资助到手便将承诺抛之脑后,个别学生甚至做出与当初承诺相违背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与学校声誉。
(二)缺少应有的感恩行动
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受资助的贫困生能深切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理解受到资助的重要意义,但一些学生在实际行动上却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使资助的效果大打折扣。一是生活不能节俭如一。部分贫困生过分爱慕虚荣,盲目与其他学生攀比,或怕被其他学生嘲笑,在接受资助后,生活依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二是不能做到自立自强。为减轻贫困生学习生活上的经济压力,许多高校针对贫困生都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但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勇敢担当,有的贫困生对助学岗位挑肥拣瘦等。三是不能做到诚信还贷。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设有助学贷款政策,但部分贫困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不能按照当时的协议承诺认真履行还贷义务,找各种借口推脱,致使国家遭受损失。
(三)缺少应有的报恩回馈
地方高校感恩教育实践探索
摘要:在社会变迁中,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甚至逐渐缺失,导致高校愈发重视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加强和改进,但效果却不明显。文章通过对感恩教育的形式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找准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在社会变迁中,不仅社会本身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人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等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他们既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却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大量事实证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甚至逐渐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愈发重视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加强和改进。笔者通过对所在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形式和效果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找准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地方高校感恩教育的现实矛盾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感恩教育现状,笔者针对所在高校的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了928份问卷。从调查结果分析,学校主要通过主题班会、推文、征文征稿、公益活动、阅读刊物、出版黑板报等方式开展感恩教育,有84.4%的学生表示所在的学院经常或偶尔举办感恩教育活动,但是从学生感恩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7%的学生会经常向父母、老师、朋友表达感恩之情,而61.1%的学生偶尔才会,甚至有3.1%的学生表示从不会主动表达感恩,特别是对受资助学生的调查、访谈和分析,结果显示仅有29.8%的学生会在得到资助后会主动向资助人表示感谢。这就说明,学校试图通过多种手段开展感恩教育,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可见如何运用有效手段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地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挑战,也是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进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地方高校感恩教育成效不明显的原因
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感恩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得以传承,做好德育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以及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必要性
近年,社会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甚至忘恩负义的不良行为,让舆论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种种质疑,给高校的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这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究其原因不仅是学生个人问题,同时也是高校感恩教育苍白无力的表现。尽管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但因为存在感恩教育理念落后、感恩教育途径单一、感恩教育内容匮乏、感恩教育方法陈旧以及教育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感恩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尽人意。而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结构,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以培养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道德情感的高校感恩教育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了。
一、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个体对社会、他人、自然给予的恩惠和帮助且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感恩戴德的情感和报答恩情的情怀,是一种道德的强化物,是人类自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人类个体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和良知,也是人们在社会生存最起码的生活态度。感恩作为非与生俱来的品质意识,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建立起来的。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以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以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为本质任务,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包括三个层次:认识和了解自己所获恩惠并在心里产生认可的认知层次;认知基础上产生幸福与愉悦情感并转化为自觉感恩意识和有回报冲动的情感层次;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行为进而养成乐善好施、无私奉献习惯的实践层次。
二、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1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
高校贫困生在接受物质资助以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乐观生活,参加工作以后努力工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的帮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薄弱,把国家、学校、社会上给予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高校贫困大学生领取补助根据评定的等级不同从而领取的补助金额也不同,有些学生没有领取到最多金额会怪怨老师做事不公,不会去考虑其他同学的实际情况,觉得所有的资助都得有自己的一份,丢掉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还有一些大学贫困生心理失衡,毕业之后好几年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按期偿还。目前贫困生的学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感恩意识的缺失,觉得国家、社会、学校很多资助都是理所应当,拿着补助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成谜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多门不及格。有些贫困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学校以及社会上提供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积极地去面对遇到的困难。一些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生怕档案里留下自己曾接受过资助的相关信息,毕业之后不愿意回报母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
2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有很多,笔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现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个消极心理、家庭教育失衡、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2.1个人消极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困难原因主要有:孤儿、单亲、残疾、军烈属、重病、父母离异。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学生,生活历经过磨难,有的甚至非常不幸,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些同学会产生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大学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健康心理。
2.2家庭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大多形成于家庭。在贫困大学生家庭中有几种情况较为常见:(1)父母为生计忙碌奔波,有的还在外地务工,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关系较为陌生。子女体会不到父母工作的辛劳,对父母的付出不能知恩。(2)父母本身的生活态度就存在着问题,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将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为社会的不公,政府的不作为。存在着仇富心理,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外界原因所致。(3)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的身心发展。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的疼爱甚至是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更不指望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意识。
高校受资助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摘要: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在高校的实施已经基本健全,“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等资助体系也基本覆盖全部家庭困难的学生。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也给了他们成长和成才很大的动力。但是,部分受资助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感恩意识方面却有一定的缺乏,出现了“攀比消费”、“自我”“一味索取”、“以怨报德”等错误的价值观导向。因此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更好的成才。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教育是立国之本,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出台了很多的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要求,高校也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了国家的资助与关怀。随着资助项目增加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他们在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不断下降,感恩的意识缺失。下文是对受资助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分析。
一、高校困难学生在感恩意识方面的现状
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和人文方面不断提高,对于感恩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依旧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于感恩的意识比较淡漠。一些困难学生在收到资助与帮助后认为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恩与回报,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意识参与公益性的志愿活动帮助他人;有一些学生在收到资助后,与同学之间攀比,购买奢饰品,昂贵的电子产品、鞋包等,甚至超前消费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也没有意识到这些给与他资助的意义。所以高校对于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