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3:08: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等农林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林专业特色舞台教育
艺术是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文化感染力教育、引导学生。自由、民主、创造、开放的大学文化精神,正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灵魂。艺术的思想和观念总是置于年轻、前卫、探索的艺术首创时空中。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创作、策划、编排的校园原创作品和文艺赏析,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化。高等学校开展特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效果不言而语。
1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
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以设立农林学堂为主要标志;建国后,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建立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60年的高等农林教育,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一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源艺术修养不高。由于受到一些世俗偏见和国民功利化倾向的影响,重点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都在重点批的最低线,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令人满意,高等农林院校录取的生源都处在同类招生层次的最低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给高等农林教育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生源质量和办学规模有所提高。但是,市场化的取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配置高等农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强烈取向,使高等农林教育处于不利地位,高等农林院校招收的学生,农村及边远山区生源比例较高,多数学生从小缺乏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更谈不上艺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基础较弱。二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不浓。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教育革命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这一时期较多地借鉴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设置单科性专门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高等农林教育一直白成体系,与理、工、商、医类高等学校相比,由于学科和服务面向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大多院校远离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这些学校办学规模较小,学科专业单一,仅有农林类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科少见,不可能形成学科交叉渗透和对学生多种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也就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样形成的那种无形的、相对单调的校园环境,严重影响着学校的人文艺术氛用。高等农林院校经过l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学科专业数量急剧增长,新上了人文社科及艺术类专业,但学科专业水平不高。学校人文艺术氛同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积累有其自身的规律,更何况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有其发展惯性;在短期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难以与其他高校同日而语。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不少。
2《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建校于1958年,是浙江省一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学、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3000余人的省属本科院校。浙江农林大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实践的典型成果。作品也许还略显稚嫩,但她如实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艺。2008年5月,撰写《茶人j部曲》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携200余名师生创作了舞台剧《中国茶谣》。《中国茶谣》具有典型的“农林”学科特色,是一种带有民族性的舞台艺术呈现形式,融合了民歌、舞蹈、茶艺、器乐演奏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共分为十个部分,即喊茶、采茶、禅茶、下茶、仙茶、施茶、会茶、讲茶、礼茶、祝茶,分别向观众呈现了茶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茶有关的文化故事。学校艺术团学生参演了采茶、下茶、施茶、会茶,讲茶。其中,采茶和会茶由校艺术团舞蹈队和礼仪模特队的同学出演,下茶、施茶与讲茶由梵风剧社的同学出演。采茶中愉悦轻快的采茶舞和会茶中清新独特的盖碗舞,体现了茶的民俗唯美。下茶、施茶与讲茶中戏剧性的表演形式体现了茶的民族精髓,使得整台演出淋漓尽致。2008年5月15日,《中国茶谣》在杭州大剧院进行了专场试演,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的几百位各国人士观看了这台独具东方魅力的的演出。2008年5月28日,《中国茶谣》舞动在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的舞台上。2009年12月27日,《中国茶谣》(正式版),在浙江农林大学影剧院进行首次校内公开演出。80分钟的时间里,我校茶文化学院和艺术团梵风剧社的200多名师生演绎了舞台魅力非凡的《中国茶谣》,表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在座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听觉享受。同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文化部门的领导与学校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茶谣》的舞台呈现,从创作到排练,200多名师生都伞身心投入其中,点点滴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那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和悠扬的歌声似乎仍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这歌声不仅唱出了大学生明朗、清新和欢快的青年时代,也表达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学生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一次高水准的展示。
3成效及探讨
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思考
【内容摘要】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是为我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目前已普遍设立设计专业。由于农林类大学往往行业特色鲜明,但艺术氛围薄弱,所招收的设计专业学生多数为非艺术类考生,艺术素质普遍较薄弱,因此艺术教育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基于现实情况,农林类院校的艺术教育不应沿用艺术院校的传统模式和方法,而要面向专业培养目标,基于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对教学计划与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采用一种面向创新设计的、围绕专业特色的,并贯穿专业教育始终的艺术教育模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艺术教育;中国农林类高等教育
近15年间,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千所高校开设了设计专业。目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达239所,且绝大多数为综合类院校或理工类院校。目前,全国41所农林类院校中2/3以上已设立设计专业。由于农林类大学往往行业特色鲜明,几乎所有学科、专业最初都脱胎于农业或涉农专业,设计专业面临规模小、易处于边缘化等问题。农林类院校所招收的设计专业学生多数为非艺术类考生,艺术素质普遍较薄弱,视觉表达能力较差。如对学生开展的艺术教育方法不当,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使学生失去专业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
一、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专业,机械工程和艺术学被作为专业的两大主干学科,呈现了设计中功能与形式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中国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呈现“工学”与“艺术学”的双轨式发展。尽管业内已有普遍共识,认为设计中工程与艺术发挥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普通的人造之物以“艺术化的情感外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工程设计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学科平台、招生方式、师资来源以及所面向设计对象等诸多差异,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方案中,工程素养与艺术素养的培养往往难以真正平衡,通常呈现艺术院校重艺术素养、理工类院校重工程素质的情况。而对于数量占绝大多数的非艺术类院校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如何调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在相对有限的学时内快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美学修养及视觉表达能力,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一)中国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情况
多媒体时代农林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探讨
目前的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及设备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深入,将图文结合、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农林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改革与现代化发展,同时对农林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一定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加强多媒体教学技能培养与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极为重要。本文结合《高等农林院校多媒体教学质量探索与研究》一书,深入了解多媒体教学的价值与作用,详细分析当前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部分有效参考策略,以期帮助农林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多媒体时代的挑战。《高等农林院校多媒体教学质量探索与研究》是一部由沈文华、范双喜、吴晓玲等人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高校教育教学指导与研究图书。全书由五大篇幅构成,分别为课题研究报告篇、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设计制作篇、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实践篇、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研究篇以及多媒体教学管理制度篇,具体内容涉及农林高校多媒体投影教学成本费用浅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多媒体教学优势等诸多问题,该书主要围绕高等农林院校进行展开,深入研究了各类多媒体教学质量相关问题,力求推动多媒体教学与管理的规范化,并且为农林院校多媒体教学的综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借鉴价值。总体来看,该书知识内容详细具体、理论实践结合得当,适合相关行业工作人员阅读参考,也能够作为广大农林院校的教学指导图书。
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及作用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相关设备创设一个直观且切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同时激发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发散性思维,这种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贴合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愉悦、舒适的课堂氛围中发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获取课程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影音播放功能可以克服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充分向学生展示许多无法实际操作的试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原理、规律及实际变化过程,有效优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合理把控教学节奏,使教学进程和学习节奏趋于科学化,调动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可以很好地消化学习内容并掌握知识技能,由此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的挑战一是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偏差。多媒体教学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有效作用,在现代农林院校教育教学中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认知仍然不够全面,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设备、网络信息技术紧密相关,更加适用于与这些技术相关的课程教学,对大多数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二是现代教育理念不够健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处于现代化改革发展阶段,在信息科技不断革新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教育理念也需要紧跟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然而部分教师思想转变速度较慢,难以快速接受现代化教育理念,以致在教学活动中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教育效率的提高和教育工作的发展。三是多媒体教学技能不熟练。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及其设备功能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创新中,从而导致许多教师难以熟练掌握其使用技能,只能依靠固定的教学模板,缺乏足够的创意性和设计感,无法与实际教学内容紧密贴合,没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作用。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第一,强化思想培养。农林院校应当结合多媒体时代特性与教师实际情况,针对全体教师制定科学的多媒体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育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教师普及多媒体教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现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并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作用和实用意义,由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及运用多媒体教学技能。第二,完善教育理念。农林院校需要加强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宣传与普及,帮助广大教师意识到当前社会形势和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实情,使他们能够根据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多媒体教育理念,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由此既能够有效推动多媒体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及效率。第三,开展培训课程。专业化课程培训是提升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农林院校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力作为培训课程核心内容,注重课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大力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教学思维能力及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使其不仅是简单地操作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教学,而是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实现教学内容和多媒体功能的紧密融合,最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性提升。
作者:韩创举 郭涓普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处
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农林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现状,提出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模块化;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根据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主要分为三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另外针对农学门类还特别设立了农学门类数学联考。大学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一、推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推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国家的需求,对学生、教师乃至学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大学数学教育改革2018年1月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突出强调理论数学等基础学科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数学特别是理论数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1]当天会议确定加大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措施。指出,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数学等基础学科研究要着眼于未来,但必须从教育抓起。(二)高考高招改革需要大学数学课程改革2014年9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从初步试点的情况看,因为采取了“3+3”成绩标准(除了语、数、英外,其他可选科目不加区别),高校按大类招生,导致不同专业入学生源质量差异进一步加大;即使同一专业生源,由于选考科目不同,虽然考生分数相差不大,但是学生学科差异明显,对传统“按专业授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改革给大学教育带来的冲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作为“双非”的农林类地方院校,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冲击影响尤其巨大,面对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制定合适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要,要做到既不拔苗助长,也不能“一刀切”,要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发挥潜力成长上升的康庄道路。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必须担当起大学教育的责任,而数学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农林院校高校主要培养的是以农林专业为主的人才,主要教授的数学课程为数学公共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和线性代数三大门类课程,其中高等数学是重中之重的课程,考研数学高等数学部分比重几乎等于另外的两门课程之和。因此,做好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
二、农林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小议农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实施途径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及其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并借鉴国外有益的东西。笔者认为,借鉴和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一个可行的途径。AHP是美国科学家萨迪经过多年研究和结合社会经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法[4]。将AHP应用于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可以摆脱传统教育中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隔开来的弊端(学习成绩定量化,操行评语定型化),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变单一的学习成绩考核方法,引入新的统计分析方法,使之更为科学。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可以采取四个步骤:第一,合理分析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各基本要素,如学习态度、劳动价值观、自律能力、实践能力、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意志品质、身心健康等,在教学和评价中注意区分层次。第二,对待同一等级的学生要从其他方面去比较,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然后绘制表格,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判断。第三,根据所制表格从中分析哪元素占有更为有利的位置。第四,计算各个元素各个方面的分值,然后比较最后结果[5]。在AHP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当前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主要原因,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教育者的素质,双方所处的环境,运用的方法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只有从多方面分析其原因才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实施原则
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评价的有效性,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制定和遵守一定的原则。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其实就是培养农林院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只有将两者结合才有可能更为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农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实施有效性评价时应遵照以下几个原则。1.客观实践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原则要求农林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要素,做好调查分析;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禁止个人主观思想和人为因素的掺杂。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对象的认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有效性评价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2.动态评论和静态评论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论主要是指对大学生有效性评价结果的评论,它主要注重的是结果,描述了大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某个阶段思想的状况;动态评论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做出的评价。通过静态评价,我们可以获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段时期内,是否达到我们先前设定的标准,然后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这段时期的表现做出最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既看到对大学生真实状况的评价,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实事求是地反映大学生的真实思想。3.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对于学生进行评价,往往是在学校内部由教师或校方来实施,评价主体单一,因此,应遵循内部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校外评价,比如说企业的评价,变一元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这就要求农林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加强理论的学习,实现内部评价;另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习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获得外部评价。总之,通过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实现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顺利实施。
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实施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育者的素质、双方所处的环境、运用的方法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弱化,只有从多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才可以改变这种现状[6]。因此,应在准确把握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将有效性评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完善和改进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讲授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态度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课下积极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情况,从思想上抓住学生想要什么,然后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更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学习、感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好地感染学生。2.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多角度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应积极组织辅导员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沟通,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同时也纠正家长的错误教育观点,只有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才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农林类院校应该建立和平互助、互相关爱、平等诚信的学习氛围,在生活中应该依照所学专业建立一些兴趣学习小组,与此同时,适应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感染力和吸引力。3.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第一,要求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定期组织培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坚定信念,积极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来弥补我国教育的弊端。第二,应该定期开展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会,开拓创新,吸取其他兄弟院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本校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挖掘课程德育功能的一种理念与实践探索。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通识类公共基础课程,覆盖学生面广,授课持续时间长,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从高等数学课程特点与现有教学模式出发,分析高等数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并阐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及效果。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农林院校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教育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的本质职能是人才培养,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中国高等院校的使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是每一门课程教学的任务。高等数学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本文作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高等数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是一种“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回应社会变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促成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与使命的回归,解决校园思政课程孤岛困境的需要[3]。高等数学作为学生入校后的一门时间跨度长、覆盖面广、重要性强、学生投入精力相对较多的必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大学学习生活,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割裂的现象,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纯自然的课程,课堂教学应着重传授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而思政教育应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来完成。长期形成的这种理念导致数学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考虑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教育,一定程度上轻视了育人育德这一根本任务。作为农林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教学活动中融入“知农爱农”“三农情怀”,对增强学生专业的认同感、学业发展定位、引领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农林院校高等数学教师,应当深度理解“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深入挖掘数学基础理论及各教学环节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强化育人理念,认真做好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将“课程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大学数学教学中心提出了“围绕育人目标,拓展育人理念,构建多元化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高等数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就业需求课程体系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农林院校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正确理解其内涵及特征、理性分析其面临的困境、科学规划其实施路径,能够卓有成效地加快其进程,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创新创业;协同培养;特色发展
1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义
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内涵要素认识的偏颇,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层面的误区。根据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创新力的教育活动。在这里有几个关系需要厘清。
1.1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厘清的三种关系
创新和创业的关系。美国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指出:“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创业的核心与本质是不断的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发展,创业是创新理念、要素行动化的体现形式。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创新的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和高增长的创业形式和模式。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不是创新和创业的简单叠加,说到底是一种双生关系。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空洞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教育形式。有学者运用生物学上的共生理论来解释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别,认为这二者既不是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也不是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而是对称互利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特殊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一体化共生关系”,一方面,要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化我们的专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元素,在不打破原有专业知识体系框架下,扩展专业教育的空间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特殊群体和全体学生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是特殊群体,还是全体学生这也是需要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公司潜质的学生开展的专门技能性教育和训练”,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农林院校产品设计论文
摘要:该文首先分析了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发展概况和“三大构成”课程学情,探讨了“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思考,同时提出了改进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关键词: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思考
一、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发展概况与“三大构成”课程学情分析
1.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以学科门类划分界限的情况正在不断改变,以学科门类命名的大学在办学范围上也在不断扩大、跨界与融合。农林院校依托既有的学科专业基础孕育发展出一些设计类专业,如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以这些学科专业为基础不断拓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设计类学科专业。农林院校中设立的产品设计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有着典型的工科性质,强调从材料、工艺转而演进设计的逻辑关系。在面向行业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多以家具、家居、家饰、家纺等产品类型为设计对象,与一般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相比,有着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特色。2.“三大构成”课程学情分析。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在招生方式上归于艺术门类招生,生源相较其他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并无二致。“三大构成”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程的统称,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与核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高等设计教育体系。目前,各设计类专业均开设了“三大构成”课程,“三大构成”课程已经成为设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三大构成”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美到理性美的过渡,从绘画思维演变到设计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设计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任何类型产品的设计都需要进行点、线、面、色彩、空间和质感等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也是“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在设计认知还是设计创新方面,对构成规律和方法的运用都十分重要。由于“三大构成”课程的专业基础性课程性质,目前在教学中,部分学校仍未能很好地根据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服务行业等特点与要求,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专业差异与侧重点,往往还是进行宽基础、通识性教学。“三大构成”课程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比较僵化,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注重技法、忽视创新、缺乏现代先进技术运用、难以实现创造力与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以往的“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强调对练习习作的重视,学习过程由教师主导,忽视理论与实践学科的关联,启发式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不足,学生自主深入思考问题的空间太少,对课程教学训练的完成过于模式化等。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三大构成”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已经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求,亟待创新。
二、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思考
1.创意与技法。长期以来,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技法的重要性,而往往忽视了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性课程的练习,让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并在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中融会贯通,是专业基础性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正在于此。如何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是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有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导入叙事性设计概念的做法,对学生不仅有技法的要求,更有思维的要求,要求学生选择设计题材,并理性分析叙事内涵,提炼情感元素,完成设计构思,在课程中训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基础与专业。“三大构成”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第一学年,此时学生并未接触到专业课程,对于专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同时,由于“三大构成”的任课教师往往过于专注于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市场的结合度不够,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做到基础与专业的交叉与融合,课程内容往往不直接与设计实用目的联系在一起,而强调纯粹形式上的创造与练习。如果“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停留在构成本身,失去与专业设计之间的有机联系,呈现出与设计相脱离的表征,则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势必降低“三大构成”课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与引导性作用,进而流于形式。如果“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没有联系到具体设计案例或应用途径,势必造成学生无法了解“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与使用价值,教学效果必然无法得到保证。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课程是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服务的,并且两者之间是一种基础与提高的关系,“三大构成”课程应与具体专业设计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农林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面向专业所服务的产业,应将后续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前端部分,抑或是初步设计部分与“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3.西学与中学。“三大构成”课程来源于西方设计教育体系,在进入中国设计教育体系之后,被中国设计教育界所广泛接受。从“三大构成”课程开始,中国现代设计教育逐渐摆脱了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三大构成”课程对于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然而,手工业时代的传统工艺美术并未完全失去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义。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主要面向家具、家居、家饰和家纺等产业,这些产业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传统工艺美术因素引入“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有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与合理性。如,传统图案从表现形式上看,有节奏、韵律、对称和均衡等,与平面构成原理极其相似;同时,传统图案更能体现精神领域与文化价值上的内涵,所涉及的题材有因物寓意、物古图祥、言必吉祥、立意独特的特点,形成了独特、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4.表象与内核。目前,“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忽视实质内核的现象。教师过于强调构成形式和技法,而对于构成理论和法则则谈论较少。个别高校甚至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没有设置理论课时,完全采用实验方式练习,忽视了理论传授这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理论体系部分缺乏讲述与分析,而是让学生直接进行构成形式练习。学生由于缺乏构成理论的指导,往往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参考甚至模仿、抄袭所能查阅到的图例习作,没有很好地在构成原理指导下进行实践创作。形式上的训练如果不与本质思考相联系,则无法指导学生从事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与设计实践,造成“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表象与内核的脱离。
浅谈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应用型本科;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农林经济管理是我国农业院校的一个老牌专业,其根本使命是服务“三农”。目前的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出能满足现代社会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背景和意义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不同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人才;职业型、技能型的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1]。其中第二类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即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定位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培养农林经济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培养高质量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功能的必然选择。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紧紧围绕“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改思路,跟踪农牧行业经济发展和管理需求,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根据人才就业岗位能力要求,不断整合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突出专业特色,探讨实践了“双主体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改造专业、促进就业”的产学研用并举的专业建设发展之路。
二、“双主体、统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