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技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5:25: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等技术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等技术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规模发展迅猛,经过10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相应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专业发展研究、社会适应性研究、政策研究等相对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

(1)高职教育教学理论还没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很多仍然是舶来品,有的甚至与国情还不相符。

(2)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下设的分支学术研究机构,虽然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质量、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决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国际间学术交流与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虽然从宏观上把握各个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向教育部提出建议,为广大高职院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与服务,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为人诟病的地方仍然不少。

(4)教育部、各省市及高校创办了一批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如《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教探索》、《江苏高教》、《中国大学教学》、《复旦教育论坛》等14种期刊己成为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10刊物已经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类核心期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刊发了一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成果,它对推动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则相对偏少,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更少,中国高教研究2013统计,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关的论文不到10%,发文院校数只占高职院校总数的13%,作者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地区,80%多的高职院校一篇文章也没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清差距,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协同创新,才能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使之与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相适应。这是因为:

查看全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论文

(三)处理好技术更新周期与人才培养周期之间的矛盾

当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学生毕业时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过时的现象经常发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基层或部门的管理人员,除了职业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甚至国外实习的经历。

(四)实现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赢的局面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实现了共赢。有生产经验的、经过认真培养的专业人员对维持和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率及竞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的建议

(一)彻底更新观念,逐步建立区域性高职教育体系

查看全文

职业技术教育融入高等教育论文

摘要就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因素构成等展开,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并提出了心理障碍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防治措施

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波动性和迷惘性,他们正逐步进入成年人的角色,但对社会、家庭而言,因其不独立,思想不稳定,世界观尚未成型,实际仍是“未成年人”。

这个时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点,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自信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不断向上进取;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日间杂波。当主观和客观发生矛盾,情绪受到挫折时往往悲观失望,甚至无法解脱,紧锢在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致使心理失常而患病,轻者不承认自己有病,虽说能坚持上课,但是成绩十分不理想;重者会做出残害自己或者危害社会的事情,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就是个特别的例子。我校也有患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中有的休学或者失学,有的甚至长期不愈,不仅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我校有一位男生,无缘无故的焦虑,导致严重失眠,到我校门诊部求治,却查不出任何毛病。整日生活在焦虑不安的痛苦之重,这样的学生如果遇到特殊事情的激发特殊因素的刺激,难免会产生超常规的行为,这些都提醒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心理,改变以往“见病不见人”的旧生物医学模式和形而上学观点。

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探讨

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等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去,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信息化资源,提高它们的共享程度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一个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策略,希望对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和管理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教师备课的需要

单纯的书本知识很难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多媒体素材,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不是收集整理教学资料上。

2.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

查看全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探讨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由于培养目标缺乏自主性、培养思维具有局限性、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致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面临现实困境。探寻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职人”,具有综合素养和前沿技术的职业技术人才,走自信育人的培养之路,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社会需求

1996年,我国开始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道路“三改一补”,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校名进行规范(统一为职业技术学院)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定位和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培养目标日渐明确,内涵也逐渐丰富,在坚定办好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005年以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培养目标与时展的不契合使得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与社会进行有效对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口碑下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代化之路受到挑战,如何走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困境及原因

(1)培养目标缺乏自主性。由于培养目标缺乏自主性,致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陷入困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影响和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体系不合理使得高等职业技术培养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甚至高等职业院校中的教育者、管理者也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自信心不足,导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达不到知识型劳动力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度,形成为“恶性循环”。即使政府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政策扶持,但制度与法律层面并未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规划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缺乏具体的政策实践。被忽视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很难有机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依附主流教育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较少与社会发展前沿相联系。(2)培养思维具有局限性。由于培养思维具有局限性,致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陷入困境。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前景,在社会产业分类日益细化的背景下,拥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年轻劳动力无疑应该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技术企业宁可聘用毫无职业技术经验能力的大学生,也不愿意聘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进行过职业能力训练的学生。一方面技术企业“人才荒”,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除了就业信息更新不及时的原因,从主观层面来分析,更多是因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无法跟随时展的潮流所需,培养目标固化,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在用十几年前的老机器进行教学,也缺少及时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更新。(3)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由于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致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陷入困境。高职院校强调以学校为中心的培养方式,漠视甚至无视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在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活动中,与企业、行业、社会的联系处于劣势,与疏于校企合作的情境相比,准备应试考试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占有了较大的比重。在本就不利的社会生态下,双向高效互动机制的缺乏加剧了职业院校的孱弱。这种状况使社会需求难以及时反映到人才培养中,学校人才培养也难以得到社会支持。原因在于学校开设的课程大多源自传统教学课程,不能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吸纳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遇到阻力。

二、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路径

查看全文

职教专业设置发展定义和特征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市场化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而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专业设置和市场要求的有效结合能够极大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原则,并且提出专业合理配置的相关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它的发展与就业市场状况密切相关,按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经营职业学校,把握市场的要求,就抓住了办学的主动权。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脱离了与市场,离开了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脱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人才需求合理预测的前提下,在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下,经过反复认真地论证后,对专业设置作出理性决策。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查看全文

试议高等教育的职业化趋势

1自我组织或是“自创”系统

为了理解高等教育、产业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理论。在这里,我们采用Luhmann1984年在社会学理论中提出的自我组织(或称“自创”)系统的概念来加以解析。在Luhmann看来,人们通过开发个体的技能和大学的培训来满足行业的需求,而要达到供需之间的和谐发展只能依托时间维度上的稳定功能加以实现。在这个系统中,动力源于良好沟通中的功能差异、自我反思和自我组织。Luhmann特别指出:社会沟通体系与所谓的“个人意识体系”(即行动者)在结构上是相互依存的,也就是说,社会沟通体系如果没有沟通的个体就不能运作。可是,沟通的内容仅仅是信息(即行动),而不是行动者。这样,沟通行动对于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以及社会沟通体系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因为它们各自的参照系统不同。人们在互动中通过理解现实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然而,社会体系有着它独特的动能,它能够使得大学渐渐地被市场经济体融合在其中。当我们应用Luhmann的理论纵观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就不难发现不同的平衡是适应特定社会环境的历史证据。上流人士或公共机构官僚的学习需求通过高等教育实现,而职业技术教育只涉及一些不太受人尊重的职业。教师职业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在一些国家,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而成为小学教师,通过高等教育而变成中学老师。这些教师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则通过导师计划加以弥补,尤其在他们开始入职的第一年以及接下来的两三年中是如此。这样,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就总存在一个如何平衡的关系问题。近年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渐渐地要求要有一种新的平衡。社会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例如雇主、雇员、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政府也都在尽己之力,努力推动一种新的动态平衡的实现。日本通过建立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再以生态学的概念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过程。生态学关注的是生命的系统及其相互间充满活力的关系。适应性是生态学当中一项关键的生存能力。生态环境中有了稳定性,生态就取得一种平衡。当一种生态平衡被打破或受到干扰,替代物就会通过适应来做出反应。生态并不是一个模式或是一系列的发展进程,而只是一个导向。“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复杂、多样、充满动能且可适应的框架,并以此给予我们在当代环境中工作和学习的新视角”。

2趋势、关注点及解决方案

近期,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关系的讨论大致涉及四个领域,即政治、经济、认识论和人类发展,所展现出来的发展趋势与结构变化、知识经济需求、对于知识这个概念的诠释以及社会个体的反应和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等内容相关。至于环境的复杂性,我们还是运用Luhmann的理论加以理解,即社会体系拥有自己的动力,其运行的结果是高等教育被市场经济逐渐融合。在2005年于德国波恩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①上,专家学者提出,大学学位以及学术课程与劳动力市场分离的观念对于大学的发展而言是负面的,因为它忽视了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学生。学术课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分离的教育往往不能够为其毕业生提供足够的适用于就业的技能。许多大学和政治家都认为,高等教育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及机会相联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和重要议题,在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一个富有成效的动态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与实施教学和科研并列的大学基本使命之一[19-20][21]。为此,社会需要建立一套监管机制及框架,并根据现实的需要建立特定的政策。从发展趋势上看,专家学者们认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结构上出现了三大亮点:1)区分一流大学(拥有严格挑剔的入学标准的大学)以及普通大学(向所有高中毕业生开放的大学)的做法可能会使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院校变化的范围受到影响;2)在大学层次开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声誉,此举可以被视为拉近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的有效方法。中国大力开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们已经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分支;3)建立一个通用的资格证书框架体系,即涵盖职业技术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通过资格证书反映教育体系的证书构成和劳动力领域使用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构成,反映教育和社会的变化,这样就能够提供一种机会,使得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发展。站在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的角度,专家学者们认为会有如下几项发展趋势:1)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跨学科的联系,淡化学科界限,找出新方法,创造新知识;2)开发适合经济体内各行业所需的就业技能已经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科学生为了提升就业能力和机会,毕业后再修读一个学徒课程,这在德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22]。3)以终身学习回应知识的激增和市场的变化,这在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都已经成为基本的方略。再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以及社会个体的发展角度看,基于生活的学习能够促进政策以及实践的发展,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即自我导向的、情境化,工作生活相结合、整体化、学习者自我设计、可调整和可持续[4]50。面对上述变化和发展趋势,参加波恩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如下要点应给予特别的关注:1)社会各行各业为适应全球经济竞争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要求学校的毕业生要适应这种经济的发展;2)就质量和标准而言,人们应该划分出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供的短期和中期的资质证书课程,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通过教育档案体系,给人们提供长期学习以获取大学资质证书的机会,以此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和能够为大众提供长期实用的专业教育的目标[23];3)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与大学教育对接;4)社会需要大学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教师。这种教育既需要涉及专业知识,也需要有教学方法的培养;5)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满足所有的需求,因为各国高等教育职业化的环境各不相同。面对这样的发展现实,与会的学者们就高等教育职业化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法:1)在高等教育层面上,应该重新设计课程,融入更多的职业技术导向的内容,例如,将工作现场出现的问题用作教学资源,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包括实习期、现场实习计划、制定学习课程之外基于工作环境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规定等),允许个体学生参与到选取学习内容的讨论之中,开发现代信息技术、语言以及管理技能的课程,以此武装学生,帮助他们毕业时能够适应职业生涯的要求;2)在大学中实行跨系选课,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克服将知识条块化开发和学习的弊端;3)高等院校需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市场推广的方式推出自己的新课程,比如与商业、贸易以及人类学科相关的课程;4)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无关但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的活动(通常通过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例如在本硕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他们反思并记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在提高他们学术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个性成长并取得成就;5)在学习课程中嵌入属性发展内容,彰显雇主方的意见,保证行业代表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决策、制定策略以及实施过程当中。中国的职业院校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范例;6)在研究生教育中将顶岗培训及经历作为教育课程的必修内容(如医科学生),或根据行业协会的要求作为选修内容,以此作为学生投身专业的前提条件(如律师);7)在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中认可先前的学习经历。以上对高等教育职业化趋势、关注点及范例的讨论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在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我们可以把这些过程视作是经济、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各个体系通过解读它方动向和事件,在实现信息交换基础之上的自我组织,这种发展动态可被视作大学受到市场经济融合,走向和谐的过程。

3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明辨了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体系走向紧密的趋势。这些趋势涉及结构的变化、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于知识内涵的诠释以及个人的反应和他的行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等。本文运用了Luhmann的社会学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环境的复杂性,解释为何现有的平衡在特定的情境各不相同。我们应该以自我组织的概念作为我们制定新政策,实践新发展的一个有用的框架。

查看全文

市职业技术教育相关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本市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就业前的高等、中等、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非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属学历教育的职业班。

技术专科学校、高级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等实施的教育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实施的教育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班实施的教育属初等职业技术教育。

查看全文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启示论文

摘要:近几年,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在分析了台湾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后,指出:祖国大陆职教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在于终结性的职教模式和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相悖,从而导致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教改革的思路:构建一个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的、其内部相对完整的、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的开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建议。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终结性;普通教育;终身教育

当前,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台湾与祖国大陆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由于同属中华民族,二者在文化背景、社会心态等方面具有颇多的相似性,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目前的学制

台湾自1968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分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学生初中毕业后即面临分流,进入普通教育体系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普通教育体系包括普通高中、大学和研究所。普通高中修业年限三年,以“发展青少年身心,并为研究高深学问及学习专门智能之预备”为宗旨。大学指的是本科层次的大学及学院;台湾《大学法》规定,大学教育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它是通过在大学或学院里设置研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中心和有条件的学术研究机构也可以培养研究生。

查看全文

海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近几年,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在分析了台湾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后,指出:祖国大陆职教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在于终结性的职教模式和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相悖,从而导致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教改革的思路:构建一个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的、其内部相对完整的、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的开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建议。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终结性;普通教育;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01)25—0052—04

收稿日期:2001-04-16

作者简介:张晓峰(1973-),男,河南周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教育政策的研究。

当前,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台湾与祖国大陆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由于同属中华民族,二者在文化背景、社会心态等方面具有颇多的相似性,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