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3 08:39: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改造技术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改造技术论文

核桃种值改造技术论文

论文关键词:桃核园;低效;改造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8%,自2000年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退耕还林9333.3hm2,其中栽植核桃3600.0hm2。由于良种核桃苗紧缺,栽植了部分实生核桃树及部分品种不对路的核桃树,致使核桃园产量低、品质差、总体效益甚微,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伤。为此,笔者开展了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最高收益达64275元/hm2。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

1.1高接换优园确定

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树势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树龄3~15年的实生或劣种树。对于立地条件较差、树势较弱的实生树或劣种树,先扩穴改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树势由弱转强后再进行改接;否则在改接后由于产量提高较快,营养跟不上,导致树势早衰或死亡。对于过密的核桃园,可以进行隔株改接,未改接的树,待高接树成活后予以间伐,利用早实品种改接留450~600株/hm2为宜,晚实品种保留225~300株/hm2较好。

查看全文

枫河线防雷技术改造论文

摘要1974年建成的220kV枫河线在设计上先天不足,防雷水平低,投产后雷击故障频繁。通过分析雷击故障频繁发生的原因,并对照枫河线防雷技术改造几个阶段的效果,得出了降低地网接地电阻是防雷最有效措施的结论。

220kV枫河线北起枫树坝电厂、南至河源变电站,全长115.9km,全线基本上沿东江顺流而下,90%线路经过雷电多发的高山、丘陵地区。1974年建成投运时,全线共有杆塔315基,其中耐张塔36基、直线塔19基、钢杆148基、水泥杆112基,全线采用GJ-50钢绞线单避雷线保护。投运后,由于线路雷击故障频繁以及多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对这条线路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项:

a)1981年至1985年分4期将全线的单避雷线改为双避雷线(均为GJ-50钢绞线);

b)1988年底对卓峰山段进行防雷改造,在其中6基(100号、102号~106号)杆塔加装某公司生产的半导体消雷器,并进行杆塔接地网改造(加降阻剂);

c)1993年至1995年分3期对早期的一根避雷线进行全线更换;

d)1995年11月和1996年6月分2期对全线315基杆塔接地网进行改造;

查看全文

小水电站技术改造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水电站技术改造方法措施

[论文摘要]我县拥有小水电站154多座,大多数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运行,这些小水电站设备陈旧,电气老化严重,绝缘性差,控制保护方式落后,机组振动及噪音大,整体故障率高,能量转换效率低,甚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电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急需进行技术改造。该文分析了平和县已建小水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小水电站技术改造的方法、政策和保障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平和县的小水电站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水电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机组设备本身存在缺陷。由于当时设备制造技术水平所限,加上这些年来企业对老电站维护投入不足,导致整个机组跑、冒、渗、漏现象严重,机组整体故障率高,发电能力大大下降。

(2)设备陈旧。调查中发现,有的电站机组已超期年限,电气设备老化严重,绝缘性差,绝大部分器件已属淘汰产品,备品备件解决困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查看全文

核桃种植园改造技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桃核园;低效;改造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济源市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包括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放任核桃树的改造以及加强核桃园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当地核桃园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8%,自2000年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退耕还林9333.3hm2,其中栽植核桃3600.0hm2。由于良种核桃苗紧缺,栽植了部分实生核桃树及部分品种不对路的核桃树,致使核桃园产量低、品质差、总体效益甚微,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伤。为此,笔者开展了核桃低效园综合改造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最高收益达64275元/hm2。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实生树或劣种树高接换优

1.1高接换优园确定

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树势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树龄3~15年的实生或劣种树。对于立地条件较差、树势较弱的实生树或劣种树,先扩穴改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树势由弱转强后再进行改接;否则在改接后由于产量提高较快,营养跟不上,导致树势早衰或死亡。对于过密的核桃园,可以进行隔株改接,未改接的树,待高接树成活后予以间伐,利用早实品种改接留450~600株/hm2为宜,晚实品种保留225~300株/hm2较好。

查看全文

毛竹林培育与改造技术浅议论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材用毛竹林与笋用毛竹林的培育方法,以期为毛竹林的培育和改造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毛竹林;培育;笋用;材用

安徽毛竹林多系人工栽培,大别山区是毛竹自然分布区的北缘。毛竹枝细叶茂,蒸腾作用强,春笋与幼竹生长发育阶段要求充足的水分与较高的相对湿度,鞭根稠密,根系呼吸代谢旺盛,极不耐积水,一旦林地排水不良,在数天之内即导致窒息死亡,故要求土壤湿润,疏松通气。土壤以发育在砂岩、页岩、千枚岩、花岗岩等母岩、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壤土为好。现将毛竹林的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材用毛竹林的培育

1.1护笋养竹

护笋就是护养冬笋与小年竹笋,冬笋能生长成竹而且材质较好。毛竹林入秋后逐渐进入孕笋阶段,每年都有大量鞭芽萌发,其中80%以上不能出土而死亡,或出土后成为退笋。竹鞭上发笋多的、瘠薄地段、距离母竹远的退笋多,尤其是露尖早的浅鞭笋与密生笋,退笋率最高。对材用竹林最好不挖冬笋,对笋厂加工或大年需要挖冬笋的,要有计划合理挖笋,挖笋后将笋穴填平。清明至谷雨发笋最多,约占笋期总数的75%。一般出土较早的竹笋,成林质量和数量都较好。春笋合理留养,分期适当挖去孱弱、个体小或稠密的竹笋,以利于留下的竹笋旺盛生长。留养小年竹是解决大小年提高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露土的春笋40%~50%不能成竹,成为退竹,要及时挖掉。大别山区大量退笋的时间为4月15~20日。

查看全文

小水电站技术改造方法分析论文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平和县的小水电站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水电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机组设备本身存在缺陷。由于当时设备制造技术水平所限,加上这些年来企业对老电站维护投入不足,导致整个机组跑、冒、渗、漏现象严重,机组整体故障率高,发电能力大大下降。

(2)设备陈旧。调查中发现,有的电站机组已超期年限,电气设备老化严重,绝缘性差,绝大部分器件已属淘汰产品,备品备件解决困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3)机组主要性能参数与电站实际运行参数不匹配,水轮机处于非最优工况区运行,导致机组运行效率低、振动及噪音大,而且机组使用寿命也将大大缩短。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①早期建成的一些小水电站,由于当时客观条件限制,常常出现“有机找窝”或“有窝找机”现象。②许多老电站的机组生产于特殊年代,不按电站具体条件而硬性套用定型图纸,而我国早期编制的水轮机模型转轮型谱中可供各水头段选用的转轮型号少,不少小水电站只能套用相近转轮。③电站设计时由于缺少必要的水文资料,导致电站建成后实际的来水量和水头与设计工况不符;或电站由于泥沙淤积,下游水位提高,使得电站的发电水头降低,导致机组的运行工况偏离最优工况。

(4)电站运行管理技术、方法落后,监控、操作、记录等均需人工进行,自动化管理程度低。当机组发生异常、状态发生变化或参数超限时,难以及时报警,安全可靠性差。值得一提的是,该类电站职工长期在噪音严重的机组旁值守,其身心健康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查看全文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研究论文

中型氮肥厂是我国氮肥工业之母,不仅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化肥和化工原料,而且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氮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97年,我国中氮肥行业的合成氨能力达600万t,约占全国总能力的18%,尿素能力539万t,占全国总能力的24%。加上近几年从小氮肥发展起来的己达到中型规模的厂,全国中型规模的氮肥厂约有100家,总计合成氨能力1000万t/a左右,占全国合成氨能力的26%,尿素能力也在:000万t/a左右,约占全国总能力的40%,可见中氮肥是我国氮肥行业的主要力量。

我国中型氮肥厂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肥厂的合成氨装置主要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工艺技术,如常压固定层煤气化、拷胶脱硫、热钾碱法脱碳、往复式压缩、高压合成等;尿素生产主要采用水溶液全循环工艺。以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也是国内开发的。只有以气为原料的部分厂采用引进技术。总的说来,我国的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均较为落后,尤其是以煤、焦为原料的一些工厂,五六十年代建成,有些厂先天不足,设备陈;日,能耗高,运行了多年,更新改造力度不够。而且现有的中氮企业绝大多数单系列装置规模偏小(一般合成氨为6~8万t/a,尿素为13万t/a,公用工程潜力大,人员多,竞争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还有的工厂三废排放高于国家标准,急待改造。“八五”、“九五”期间,虽然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对中氮肥实行技术改造(如利用亚行、世行贷款在12个工厂新上12套8一131程,还有20多个工厂的技术改造主要是增加2~3万t/a合成氨、3~5万t/a尿素),但改造力度还不够大。在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利用近几年新开发的新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中氮肥技术改造的力度,进一步扩大装置规模,降低消耗和成本,缩小和国外以及国内大型氮肥厂的差距,提高竞争能力,势在必行。究竟如何改造?综合大家意见,我想就此提出一些思路。

一、要突出技术进步

中氮肥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国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对它的技术改造也要紧紧依靠国内研究、设计和大专院校等科研部门所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

1.合成氨工艺技术的改造

(1)造气造气炉采用新型炉底、炉箅,造气采用用微机控制、优化操作;采用过热蒸汽制气,提高造气废锅蒸汽压力,并改造造气风机,增加吹风强度,提高单炉产气量。

查看全文

毛竹林栽培与改造技术探究论文

关键词:毛竹林;培育;笋用;材用

摘要:介绍了材用毛竹林与笋用毛竹林的培育方法,以期为毛竹林的培育和改造提供参考。

安徽毛竹林多系人工栽培,大别山区是毛竹自然分布区的北缘。毛竹枝细叶茂,蒸腾作用强,春笋与幼竹生长发育阶段要求充足的水分与较高的相对湿度,鞭根稠密,根系呼吸代谢旺盛,极不耐积水,一旦林地排水不良,在数天之内即导致窒息死亡,故要求土壤湿润,疏松通气。土壤以发育在砂岩、页岩、千枚岩、花岗岩等母岩、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壤土为好。现将毛竹林的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用毛竹林的培育

1.1护笋养竹

护笋就是护养冬笋与小年竹笋,冬笋能生长成竹而且材质较好。毛竹林入秋后逐渐进入孕笋阶段,每年都有大量鞭芽萌发,其中80%以上不能出土而死亡,或出土后成为退笋。竹鞭上发笋多的、瘠薄地段、距离母竹远的退笋多,尤其是露尖早的浅鞭笋与密生笋,退笋率最高。对材用竹林最好不挖冬笋,对笋厂加工或大年需要挖冬笋的,要有计划合理挖笋,挖笋后将笋穴填平。清明至谷雨发笋最多,约占笋期总数的75%。一般出土较早的竹笋,成林质量和数量都较好。春笋合理留养,分期适当挖去孱弱、个体小或稠密的竹笋,以利于留下的竹笋旺盛生长。留养小年竹是解决大小年提高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露土的春笋40%~50%不能成竹,成为退竹,要及时挖掉。大别山区大量退笋的时间为4月15~20日。

查看全文

县城电网技术改造论文

摘要:针对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所辖县城电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提出县城电网改造的措施和建议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网改造;县城电网

1问题的提出

广西从1997年开始一直到2005年,对农村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得90%以上的10kV线路及低压台区得到了整改,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减少了线损,降低了电价,大部分偏远山区用上了电。

然而,广西县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1%,全区73%的人口集中在县域,目前我区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非农化程度比较低,整体实力与全国有一定差距,因此,加快广西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县,潜力在县,后劲在县,出路也在县。随着县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新形势下,电力需求发展迅猛,比如广西的靖西县,就是较典型的例子,从2002年至2004年,用电量从181Gwh发展到455Gwh,平均每年增长58%。

但是,县城电网改造力度远滞后于农村电网改造,县级公司的主网架相当薄弱,有些县城仅有一座中心变电站,或一条10kV挂灯笼式供电,10kV供电线路还存在超供电半径进行供电。供电能力不足和供电质量差已成为制约县城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查看全文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研究论文

中型氮肥厂是我国氮肥工业之母,不仅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化肥和化工原料,而且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氮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97年,我国中氮肥行业的合成氨能力达600万t,约占全国总能力的18%,尿素能力539万t,占全国总能力的24%。加上近几年从小氮肥发展起来的己达到中型规模的厂,全国中型规模的氮肥厂约有100家,总计合成氨能力1000万t/a左右,占全国合成氨能力的26%,尿素能力也在:000万t/a左右,约占全国总能力的40%,可见中氮肥是我国氮肥行业的主要力量。

我国中型氮肥厂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肥厂的合成氨装置主要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工艺技术,如常压固定层煤气化、拷胶脱硫、热钾碱法脱碳、往复式压缩、高压合成等;尿素生产主要采用水溶液全循环工艺。以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也是国内开发的。只有以气为原料的部分厂采用引进技术。总的说来,我国的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均较为落后,尤其是以煤、焦为原料的一些工厂,五六十年代建成,有些厂先天不足,设备陈;日,能耗高,运行了多年,更新改造力度不够。而且现有的中氮企业绝大多数单系列装置规模偏小(一般合成氨为6~8万t/a,尿素为13万t/a,公用工程潜力大,人员多,竞争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还有的工厂三废排放高于国家标准,急待改造。“八五”、“九五”期间,虽然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对中氮肥实行技术改造(如利用亚行、世行贷款在12个工厂新上12套8一131程,还有20多个工厂的技术改造主要是增加2~3万t/a合成氨、3~5万t/a尿素),但改造力度还不够大。在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利用近几年新开发的新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中氮肥技术改造的力度,进一步扩大装置规模,降低消耗和成本,缩小和国外以及国内大型氮肥厂的差距,提高竞争能力,势在必行。究竟如何改造?综合大家意见,我想就此提出一些思路。

一、要突出技术进步

中氮肥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国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对它的技术改造也要紧紧依靠国内研究、设计和大专院校等科研部门所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

1.合成氨工艺技术的改造

(1)造气造气炉采用新型炉底、炉箅,造气采用用微机控制、优化操作;采用过热蒸汽制气,提高造气废锅蒸汽压力,并改造造气风机,增加吹风强度,提高单炉产气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