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实训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02:04: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服装实训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教学手段
论文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它承载着教育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发展需求,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让教师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服装工艺》是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在服装裁剪、服装设计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的专业课,是集综合性、设计性、技术性于一身的特色课程。自1994年开设以来,通过十多年教学历程与教学积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为推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教与学方法的更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探索出了适应产业需求、与产业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调研。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追踪反馈信息及本专业对教学的要求,确定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改革思想,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的原则,结合企业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大胆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设置建立在职业行为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课程模式
我们对诸多服装专业职业岗位进行了职业分析和界定,设计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课程。从该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出发,了解并分析服装企业对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特别是制板、裁剪、工艺、质量检验等实际需求量较大的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我们确立具体岗位应具备的职业专项能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调节实际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帮助不同特长和就业方向的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专项能力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强化学生服装设计能力和服装制作技能的基本训练,选择相应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八大模块:通过女装、男装、职业装、童装、创艺装等教学项目,进一步拓展校外“产、学、研、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校内实训逐渐过渡到校外实训,从单一的课程实训到综合性技能实训,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课程内容中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以实践操作为主
艺术设计类专业信息化教学管理思考
摘要:教育信息化应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与应用为核心和重点。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只有通过打造创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及应用模式,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管理;教学应用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拥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和推广意识,经常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和实践。专业教师每人建设了2门以上的空间课程,包括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总结、讲评提纲、互动答疑、教学课件、理论讲授视频等课程资源,并在“学生中心、工学结合、多方共建、动态更新”四个原则的指导下将各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链接形成了服装艺术设计系空间课程大观园。空间课程大观园教学实践应用反响很好。师生通过“世界大学城”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实现教学和学习资料共享,网络课程资源的开放、互动、透明性与及时性,满足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和在线交流的需要,使空间课程成为一个“永不下课的课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时代在发展,现代信息化社会瞬息万变,新的时代对教育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信息化教学应用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引入,标志着学校将教育信息化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同时,学校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保障空间课程、特色空间等项目顺利实施,以达到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有相应的管理与之相适应,这种管理必须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空间教学进行有效的督查、并能有效调动教师利用空间教学的积极性,使空间教学改革能形成共建共享、互通有无、良性发展、开放包容的的学术氛围。如何进一步提升空间教学管理建设和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一、空间教学依据云技术手段,教学管理也应该网络化、数字化,以形成节约型、现代型、开放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已经迈出了空间管理的步伐。如十项检查中五项:“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成绩、讲评提纲”已经上挂空间。教务处督导、系部督导已经利用空间进行常规教学检查了。空间教学管理可更进一步在空间展开。例如优秀作品展,除了每课结束后,在实训室进行展出外,教师在自己的空间设立优秀作品展出区,各系部将网址发给学校教务处教学空间管理站,管理站将全校各系的优秀作品集中展出,可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优秀作品展示区,供学院及校内同行交流学习,相互提高。如:实训报告单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以往的实训报告单,有些学生不认真对待,有相互抄的现象。课程结束,实训报告单上交后,老师很少能有机会再与学生就课程进行交流与互动。如果采用空间方式提交实训心得,由老师在个人空间发贴,学生跟贴。学生所有的实训报告单排列在一起,学生也能自律而真情实感表达对课程实训的体会。老师就学生的留言,可以进行互动交流。由传统方式转向依托空间进教学管理,一方面,可节约办公成本,另外,也可形成开放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增加管理透明度。教学的评价,除学生、督导、系部外,老师可通过空间了解其他教师的空间教学实施的优秀之处,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空间教学管理应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并制度化
现代艺术的服装设计研究3篇
第一篇
一、现代艺术影响至今探因
19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思想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思维的不断涌现,催生了许多新美学风格的出现。到了20世纪之后包括文学和语言学、绘画以及各类美术、表演艺术以及音乐、影视作品等所有文学艺术领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且影响久远。现代艺术最早的代表性艺术家应该是早期印象派绘画领域的一些杰出人物,如马奈、莫奈、雷诺阿等。他们的突破点在于逆向于古典传统素描的明暗技法,重视色彩分析,如莫奈和雷诺阿着重表现在阳光下绘画的各种绚丽的颜色质感,毕沙罗创新的点彩思路画法等。但真正开创现代美术潮流的是有着“现代绘画之父”称号的著名法国画家塞尚。塞尚大半生都是独自生活和作画,始终不渝致力于用颜色质感和色彩语言来阐述描绘对象的最基本的外在造型,简单地讲就是强调色彩关系中的造型概念。此后的印象派代表高更、梵高等人的画风大变,以主观、粗犷的色彩造型,替代了色彩感清晰的当时的主流绘画。在后来的主流艺术史论类型的书籍作品中往往将塞尚之后的印象派称之为“后印象派”。在此之后,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风格逐渐在历史舞台崭露头角。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致力于艺术家本身的直观艺术表现,并且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意念对作品的影响,如通过作品描绘直觉和梦境感应等。他们的作品的笔触多比较奔放,辅以感染力极强的色彩语言,加上不拘一格的外部造型,这个风格中的代表性艺术家便是马蒂斯。另外还有以毕加索为主要成员的西班牙立体派风格,以改变结构而独领风骚,也就是利用艺术家的思维扩展出的概念来替换现实的客观实在的外形概念,作品的视觉感受比较独特,需要有主观的分析才能理解作品所阐述的意义。而在当时的俄国以康定斯基为领军人物的抽象主义风格,则致力于描绘“艺术的抽象”、“主观艺术精神”的绘画理念,以不拘一格的色彩构成、线条构成来展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这时,众多绘画流派都以最时髦的口号、主张和表现手法,纷纷亮相,皆以表现新的思路著称,如达达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风格等多种思路流派都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名称各有不同,但都主张艺术思路要具有开放性并适应未来的需求,主张艺术的直观印象,主张自我表现。这些画派聚散不定,由于各人的行为动机和个性差异,或分道扬镳,或另立门户,或貌合神离,因而很不稳固。以致到了后期,有些人根本上否定艺术本身,强调精神表现,乃至丧失了美的表现和表现美的艺术本性。现代艺术发展至今,之所以还是具有较大影响,原因就在于其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内容,其所表达的内在含义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因为现代艺术是“将被禁锢的人们的思想和被封闭的人们的视野一一打开,让人们认识到艺术的多样化、多重性和多境界。”[1]所以,时至今日,现代艺术还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就服装而言,它对服装的设计风格,表现为一种艺术的纽带之缘。
二、设计风格结缘
风格一词,现代社会出现频率较高,诸如说话、办事、穿衣等,都可以概括出“某某风格”,它是一种个人特点的显示。艺术领域的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2]就目前设计界而论,服装的设计风格,是指在整个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倾向性的设计个性和艺术特色,它可以是设计师个人的,也可是企业的,或两者兼而有之。
(一)波普风格的设计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论文(共6篇)
第一篇
一、服装表演专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和新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穿着方式逐渐从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向注重形式美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场合都需要以不同形象的服装来实现个人的角色转换,人们的衣着仪态甚至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态度的衡量因素。服装设计作为当下中国较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各种服装及相关行业群体在良性的大环境中寻找企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突破。因此,服装行业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服装相关专业的人才资源,这也成为国内各高等院校顺应时展及社会需求从而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建设和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直接原因。服装表演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国内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纺织工业发达的上海。进入90年代,以1989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现苏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代表的一些高等院校纷纷开始设立服装表演专业。如今,全国开设有服装表演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有90多所,不断为服装设计行业及相关行业提供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策划、服装表演教学、服装会组织编导、时尚机构演职员等各种相关人才,使服装表演这项活动开始渗透到高层次的社会舞台。一场优秀的服装会不仅可以倡导一种服饰理念、传达服饰的流行趋势,还可以带动服装行业、广告、媒介等周边产业的发展,扩大商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可以说,服装会是企业设计力量以及企业综合水平的一次完美展示。因此,它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那么,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服装汇报表演活动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目前,全国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已开设服装设计及服装设计表演专业,而在每年的毕业季,各院校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及经费实力因地制宜地举办规模不等的服装汇报表演。通过策划人员的编排导演、模特人员的精彩演绎及舞美灯光的融合呼应将设计者倾力设计、亲手制作的设计作品以一种动态、绚丽多姿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充分展示了在校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体现了年轻设计师的敏锐触觉及创作理念,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如北京服装学院、东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大规模的服装会已经成为高校服装设计师生每年关注的教学成果,并汇报给业内人士。
二、服装设计表演对服装教学的意义
(一)对设计者的意义——体现学生的创造水平,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感及成就感
服装是一种流动的艺术,舞台秀场的表演是对服装设计效果与最终魅力的一场展示,一场成功的服装表演能最大程度地体现设计师所要表达的理念及情感。而高校服装表演作为校级的学术汇报活动,能够将服装、服装模特表演、化妆、造型、音乐灯光和舞美等所有视觉艺术融合于一体,将设计师对大自然、对生活以及对生命的感悟通过精心的设计、选材进行恰到好处的裁剪和制作,让模特在T形台伴随音乐有节奏地进行表演,从而展示其创造的主题和设计师所传达的理念。学生将设计的作品通过服装汇报表演的形式展现在T台上的过程,是有积极意义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发创作才华、激发创新精神的过程。在创作期间,学生一般会比平时做作业更仔细、更投入、更有积极性。因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专题研究、市场调研等形式,大量收集专业资料与时尚资讯,无形中积累了更多专业知识,从而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审美眼光,强化了专业技能。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受益匪浅,也体现了他们的个人价值及成就感。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分析
【摘要】其实,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服装开发、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与宣传评论这些工作的专门人才。其属于综合学科,并且直接面向于市场。因此,在这一专业之中,尤其强调其具有的创新性以及实践性。然而,如今这个专业在对人才乃加以培养期间,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所需人才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学校需要将此课题展开重点研究。本文旨在探究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希望能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着重培养是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毕业医护可以到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有关工作的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如今,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教师需着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的素质,这样才可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所需人才相符合。
1革新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
在新时期,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目标就是为行业以及企业发展不断培养出动手能力较强、素质较好以及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在此目标具体指导之下,需要对该专业现有实践课程加以改革,按照现阶段服装行业具体发展趋势和招聘要求,从课程设计的项目化这一角度实施改革以及创新,按照职业能力具体要求以及服装产业整体发展要求来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打破过去的教学形式,借助项目设计以及实施开展教学。具体操作期间,需要做好下面几个工作。第一,教师需在实践教学当中融入一些和专业有关的课题,以此来引领学生围绕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1]。第二,把封闭式实践教学变成主动开放形式的实践教学。例如,进行服装生产及管理教学期间,教师可模拟实际当中订单加工做的何种模式开展实践教学,通过成本管理、成品质量的控制、生产工序质量控制这些环节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提前对生产实践加以感受,便于其在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
2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学活动
印刷工艺实训室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许多艺术设计类高校的印刷工艺类实验实训室教学,更多采用的是专业学习,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尤其是新工科、课程思政、项目教学等多学科的融入较差。从目前各艺术设计类高校印刷工艺类实验室授课内容可以看出,其培养方向多数都强调传统型的技法教育,缺少科研、实验、校企合作项目等创新创业教学所需要的内容,就是相关的科学知识涉猎得太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远远达不到创新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文章主要表述了如何将实验实训室的理论授课与实践授课相结合,如何将校内实验实训室教学与校外企业实习相结合。从而培养出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系统性的全面性人才。
关键词:印刷工艺实验实训室;校企合作项目;理论授课
1目前艺术设计类高校印刷工艺类实训室教学出现的问题
目前艺术设计类高校印刷工艺类实验实训室教学基本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1创新创业教育比较薄弱
在传统的实验实训室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理论教学的一种验证,或者为企业进行一定的项目制作,但围绕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还是比较少的。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与流行趋势探讨
服装设计本身就是一门极具美观性、趣味性的艺术课程,正因为如此很多中职生才对这门课程有很浓厚的学习感兴趣,但由于学生起步晚且无扎实的服装设计基础,为学生设立高端设计师的培养目标很可能事半功倍。服装设计课能激发学生对服装专业的学习兴趣,此门课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服装设计方法,对服装的不同设计风格、款式进行识别和简单运用,还能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升学进修提供基础保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绘画,对设计理念的创新更是概念模糊,在这种学生尚未开阔时尚潮流眼界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对服装进行设计并制作成衣绝非易事。笔者在八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中,针对各种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反思总结,现提出将流行趋势与服装设计结合的实践尝试。
一、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服装和很多电子产品一样更新周期较快,然而服装市场的变化却不能及时反馈到服装设计教学课堂,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变为教材内容。这种教学机制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导致教学内容难以紧跟时代潮流,加之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了基础理论知的传授,在设计理念的创新上不能与流行趋势巧妙结合,导致学生设计的服装样式不尽如人意。在我国多数中职服装专业设计课程中,教学理念及方法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教师在服装设计教学上侧重于规范化的服装设计形式,不能结合流行趋势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目前的服装设计课程在与流行趋势的结合上主要遇到两点问题,一点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流行趋势融合力度不够,使学生学习到的内容陈旧零散。另一点是学生自身对于流行趋势的理解方向有误,不能很好的捕捉到流行元素,致使设计出的服装作品缺乏时代性。
二、服装设计教学与流行趋势结合的实践尝试
教师是服装设计教学的先驱力量,对教学成果有直接影响。中职服装专业设计课程要想培养出符合大众消费观的设计人才就要结合流行趋势设计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流行意识,引导学生以敏锐的视角发现当前社会的服装流行元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均有效提高,为以后的设计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会展专业综合实训规划
摘要:文章以会展专业全真实践教学设计为例,针对职业能力具体化、知识组织、如何使学生掌握完整工作过程,怎样保证学生“做起来”等实训教学难题,从教学设计分析、课程模块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效果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展;全真实训;教学设计
会展专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由于会展项目涉及调研、策划、营销、组织、服务、管理各环节,筹备时间非常长,企业对实训学生的容纳量有限,客观上难以与教学上的任务的时间人数要求衔接,因而,目前高职业会展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的不足,特别是真实环境下的仿真或全真实践教学的缺失的情况,不利于培养会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筹经费、自主办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教学设计分析
(一)课程设计思路
“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涉及筹展全过程,教学目标为:第一,职业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会展管理、会展营销、公共关系、现场管理、活动策划、财务管理、公文写作、消费心理等必修课程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筹展办展的具体问题,而且要从总体方案规划、生命周期到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第二,职业技能目标:熟知展览策划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内容;能设计调查问卷、能胜任宣传资料的编印工作、熟悉会展新闻管理工作,具备会展文案写作能力;能进行业务面谈、现场管理和展后跟踪分析。第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有坚韧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应变能力和诚信的职业操守。
市场分析技术课程开发探析
一、《市场分析技术》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项目化课程开发难度较大,不可能依靠学校老师独立完成,需要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企业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提出对学生的技能要求,然后确定项目化课程。继而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调查项目,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派出资深员工或业务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的课程实训指导。
(二)以工作岗位要求来确定能力目标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目标,而是以企业市场调查分析工作岗位要求来确定技能目标及态度目标,保证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体现就业为导向。
(三)以项目实施过程来重构教学内容项目化课程要求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独立的项目,所以不同于以往的以章节逻辑顺序编排的课程内容,而应该基于学生完成这个独立项目或任务需要的知识为原则,所以项目课程教学内容要根据项目实施过程来重构。
(四)以行动导向教学来驱使自主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主动结合实训项目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实现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角色,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设计课程与行动导向行的教学方案,搜集大量的案例以组织教学项目,主要起到引导、总结、把控进程的作用。
二、基于“四位一体”设计思路
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服装专业教育的现状,结合服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推行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将教学项目与实际企业生产相结合,实现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与服装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使学生贴近市场、贴近社会,提高实战能力。
关键词:服装设计;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的起步比较晚,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本土服装设计师。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尚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体系不完善等[1],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理论与技能割裂”表现的较为明显,教学按“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三段式进行[2]。不同科目的教学“各自为政”,联系不紧密,且课程没有和市场动态、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导致一些学生直到毕业还不清楚服装生产流程、不熟悉生产工艺,设计作品与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相去甚远。这样一种脱节现象使得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不明确。从市场反馈来看,用人企业普遍反映刚步出校门的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很快胜任。不冲破这些问题症结,我国高校服装教育的发展则无从谈起。如何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实战水平,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接轨?作为为服装设计市场输送人才的“主力军”,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索一套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新一轮的主要任务。服装设计教学需要在专业发展及教育模式方面寻求恰当的切入点,进行改革创新。同时,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推动课程改革,不单单做课程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引导者,教师应从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入手,提高专业课程与市场的贴合度,形成课程特色,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3]。
一、项目教学模式的开发依据
服装企业的设计完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从设计、制板、生产、营销策划到销售都围绕着每一季度产品来进行。检验服装设计成果成败的关键是其设计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这就要求服装设计教学结合服装市场来展开,为了打破传统服装专业教育体系的三段式结构,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无缝连接,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理论实训一体化的课程中推行项目教学模式,把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真实活动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模拟服装企业一个季度的生产任务,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融入企业的生产流程,在模拟情境中强化实践技能,学会解决实际的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毕业生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就业。
二、项目教学模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