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应急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00:11: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风险应急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风险应急管理

交通厅事故风险应急管理讲话

同志们:

这次经验交流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认为有四个特点:一是会议准备时间比较长。安全处20*年上半年就着手准备,并做了许多调研;二是时间比较特殊。这个时期是我们交通安全工作的敏感时期和重要时期;三是内容比较丰富。既有经验交流,还有业务培训。四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面广、层次高。包括厅机关的相关处室、厅直单位、市县两级交通局的领导。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总体要求,总结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交流体会,从而推动全省交通安全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刚才,松原市交通局、永吉县交通局、白城市地方海事局、省高管局公主岭管理处和吉运集团等五家单位分别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应该说这些经验很好,很有特点。说明大家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是动了脑筋的。尤其是单位领导重视、责任机制落实、部门基础工作扎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这些单位一个突出共同特点。其他进行书面交流单位的工作也各具特色。厅安委会办公室要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经验做法,进行认真归纳总结,并在全省推广,提高我们的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这次会议省安监局非常重视,特别是省安监局丁喜忠副局长、王工一处长在百忙中专程前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刚才,丁局长就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丁局长的讲话站位高、针对性强,对我们的工作既给予了肯定,对下步的工作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家回去后,一定要在工作中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

下面,就当前和今后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我代表厅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做一个负责任行业”的理念,始终如一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1、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行业的稳定大局。安全是厅党组提出的交通工作三个永恒主题之一。过去是“质量、成本、安全”,现在变为“安全、质量、成本”。在每年“文明在交通”活动中,把安全纳入并列入重要位置,实行一票否决。对此,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做一个负责任的行业角度出发,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当头等大事来抓,尤其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牺牲职工生命为代价;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有了安全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和谐;要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不抓好安全生产,就没有全面履行职责。各单位、各部门和企业,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查看全文

浅谈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发展正在由粗放式的发展转向更安全、更环保、更有效率的发展模式。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其要求也日趋严格,论文撰写者通过对近十年来接触不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经验和不足,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现阶段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立的模式方法。

关键词: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立

安全之于企业生产,如同呼吸之于人类,没有了安全企业生产如同无稽之谈。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没有危险就意味着没有风险,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则会导致事故,根据海因里希法则,企业生产事故中导致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件数比例为1:29:300。这就意味对企业建立良好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对基本企业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生产过程的任何风险,都离不开人、环境、设备这三要素。根据风险的三要素,安全生产风险控体系的建立也就有了针对性,撰写者根据专业知识,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现阶段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立的模式方法,并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分成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员工培训、应急管理、检查审核与改进五个部分。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建立企业自己的安全管理机构,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覆盖到厂、车间、班组,并设立各层级负责人,在企业日常生产中起到监督生产,及时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行为,并进行指导教育。企业安全的主要负责人要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建立企业其它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企业的二级负责人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所设立的安全管理机构,必须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其必要的作用,很多企业在生产中的管理结构形同虚设,所导致管理环混乱,权责不清,一旦发生事故每个人推卸责任,不顾一线员工的安危。安全管理机构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如同一块厚重的基石,只有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机构,才能使管控体系发挥其作用。企业的安全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企业生产方式和机构组织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对安全管理机构进行改进和更新,使安全管理机构符合企业的生产模式和规模。

2风险评估

查看全文

“僵尸肉”事件谈肉制品安全风险管理

摘要:2015年“僵尸肉”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中国肉品安全信任危机。本文对事件发生后的新闻舆情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了肉制品风险信息管理需把握的三大重要问题,旨在为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制品;预警;风险;监管

2015年6月下旬以来,部分媒体、网络以“僵尸肉”为关键词报道转载了海关部门查处走私冻肉案件相关情况,一些评论性文章指向监管体系漏洞和相关部门监管能力不足。“僵尸肉”泛指走私冻肉以及贮藏时间过久的肉品。

1“僵尸肉”事件

1.1事件起因

据媒体报道,海关总署于2015年初部署包括冻品在内的重点商品的集中专项整顿,并在6月部署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稽查抓捕行动,至6月底,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冻品走私犯罪案件141起,查获走私冻品42万t。天津、大连、沈阳、广州、长沙、南宁等海关先后破获一批走私冻品大案,包括鸡翅、牛肉、牛(猪)副产品、三文鱼、银鳕鱼等,部分冻品因大大超过保质期而严重腐败变质[1]。舆情追踪显示,6月19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以“猖狂的冻肉走私”为题报道了深圳查处某冷库走私冻肉相关情况,央视网络当晚上传了节目视频,当时未出现“僵尸肉”提法。6月23日上午6时许,侨报网以“70后僵尸肉你吃到过吗?从美国等国走私至中国”为题,配以多幅查处现场图片,配图文字称这些“僵尸肉”主要来自美国、巴西、芬兰、德国等国家,并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长达40年。23日11时30分新华网刊发《新华调查: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该篇文章被迅速较快转载),13时许刊发《10万吨走私“僵尸肉”销往全国窜上百姓餐桌》,引发广泛转载,舆情迅速推向高峰,随后媒体网络笼统称之为“僵尸肉”,寓意其“死而不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1.2事件舆情概况舆情跟踪监测显示,该议题已经持续引起媒体网络热议,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事件[3]。截至7月9日10时,共监测到相关媒体报道13000篇(含转载),相关微信文章31000篇,微博主帖19万条,讨论网民81余万人次。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搜狐、新浪等众多媒体对相关新闻进行了报道和转载。微博@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头条新闻等均了相关微博。从舆论走势来看,新闻和网络关注度持续成为社会热点,主要经历了3个波峰:第一波在6月24日达到峰值,主要是一些媒体网络以“10万余吨僵尸肉销全国,部分肉龄达40年”等为题,内容中“僵尸肉”、“70后鸡爪”、“80后猪蹄”等特别抓眼球,迅速引起媒体和网民广泛关注;第二波在6月30日达到波峰,引燃源为媒体称“僵尸肉”主要来自国外战备肉,很多腐败变质;第三波主要是7月5日前后,一些评论性文章将舆论关注点引向食品安全监管。

查看全文

美国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在应对日趋频繁、复杂和严重的灾害风险过程中,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局限性凸显,客观上要求推进应急管理模式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社区为中心,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和主体外移。美国适时提出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其先进经验亟待剖析和总结。基于对美国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理念、原则、实施策略和路径等关键要素及其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概述,总结美国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特点并得出启示。

关键词:美国;全社区应急管理;灾害风险

伴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环境的急剧变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灾害风险持续增加。①面对日趋频繁、复杂和严重灾害风险的挑战,世界众多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资源、能力已不能解决灾害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②而社区在灾害风险治理中却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③鉴于此,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纷纷推动建立完善基于社区的应急模式、机制和管理体系,实现由基于政府的应急管理模式向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转型。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很多国家开始想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转型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经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应急管理起步早,经验丰富。近年来,随着灾害风险形势与日俱增,美国推进应急管理模式改革。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于2011年提出了“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并在7个社区展开试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应急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在我国进行应急管理模式改革亦是大势所趋。尽管各国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变化情况、城市化进程、信息化程度、社会制度环境等存在差异,以及各国的应急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不同,但各国应急管理模式的诸多方面均具备比较借鉴价值。美国全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是应急管理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其成功的经验亟待剖析借鉴。然而,针对国内外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本文将在对美国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理念、策略、实施路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经验和启示,以期对国内应急管理改革起到指引作用。

一、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理念、策略与实施途径

(一)基本理念。针对美国灾害风险新形势,FEMA关于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中政府与社区的地位与关系、社区资源利用、公众参与以及社区防灾减灾目标等都形成了新的理念。第一,关于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改变了以往应急管理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理念,提出政府、社区多中心,社区“领导”应急管理的理念。FEMA敏锐觉察到政府在应对灾害风险中的资源和能力的局限性,提出政府不能包揽灾害风险应对的一切事务,在应急管理中应该起到主导、指挥、协调作用,而不是“领导”作用。社区作为灾害风险的直接受害者和主要应对者,在应急管理中应该起“领导”作用,而不能被动“响应”。第二,关于社区资源,FEMA认识到社区有着丰富的人力、物力、社会关系网络等资源,在灾害风险应对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和进一步加强。第三,关于公众参与和网络治理,提出社区公众有效参与对于防灾减灾起着关键作用,要运用各种途径倡导社区公众参与应急管理,提高社区公众在灾害风险应对中的地位,发挥其作用,并推动形成良好的政府与社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实现应急管理网络治理。第四,关于社区防灾减灾目标,应急管理不应仅仅着眼于防灾减灾短期目标和绩效,而应以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灾害风险的复原力,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二)主要原则。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是全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模式,其目标的实现和社区复原力的提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关键因素有三个,也即全社区模式的三个主要原则。第一,了解并满足全社会的实际需求。各个社区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网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应急管理者应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安全状况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公众参与应急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全社区模式下,由于社区公众的广泛参与应急管理,这为应急管理部门深入地了解社区居民对于防灾减灾方面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发动社区广泛参与并赋予其权力。社区由公共部门、私有部门和公民不同类型的社会公众组成,具体包括社区服务的团体和机构、宗教团体和残疾人群体、学术团体、专业协会,以及私人和非营利部门。政府应急管理不能满足应急管理需求的情势下,应发动社区公共部门、私有部门和公民广泛参与应急管理,使社区公众成为应急管理队伍的一部分,并赋予其应有权力。当社区公众与政府能有效进行应急管理对话时,它就能充分表达其真实需求以及提供解决这些需求的资源,也能促使社区作出切合社区实际需要的应急规划,提升当地防灾减灾能力以应对各种威胁和危害。第三,实现社区应急管理与社区日常工作的有机统一。全社区模式要求调整政府与社区关系,整合社区已有的组织、资产、技术和网络等资源,以及协调个人、家庭、团体组织的关系,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和关系做好灾前准备,以及灾时应对和灾后恢复。(三)全社区应急管理实施策略。为推进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FEMA基于部分社区的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社区的六个主要策略。1.认识社区的复杂性社区相互依存,有其共同特征,但社区在人口、地理、资源、政治、经济、组织、政社关系、犯罪状况、社会网络形式以及凝聚力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因此,社区具有其独特性、多维性和复杂性。应急管理者应根据社区的这些特征制定社区参与策略和合作方案,以满足防灾减灾实际需求。了解社区人口特征、人际交往、资源、需求和解决方案有多种途径。目前,美国比较常用的途径是社区地图,这是一种直观的认识社区能力和需求的方法。应急管理人员可使用社区地图收集相关数据,如社区人口状况、人际交往和社区资源等信息。掌握社区基本情况有利于应急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公众的需求,进行社区应急管理。2.了解社区需求和能力了解社区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是有效参与防灾减灾规划和行动的前提,也是实现防灾减灾目标的关键。随着灾害风险形势的变化,社区应急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应急管理必须着眼于社区不断变化的应急需求,解决社区面临的新问题。政府部门和社区公众要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能力,通过相互协商,形成对社区实际需求的共识,共同寻求解决这些需求的途径与方法。为全面准确认识社区防灾减灾真实需求和能力,美国一些社区运用自我评估方法来评估面临的威胁、危害和备灾情况。如墨西哥湾海滨社区复原力重点项目研究团队开发的一个自我评估方法——社区复原力指标(CRI),该评估方法可用于以下方面社区灾害应对能力的评估:关键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交通状况、社区规划、防灾减灾方案、商业规划和社会系统等。社区复原力指标能有帮助应急管理者找出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和差距,促进社区应急管理人员交流、沟通与协商,提高社区抵御灾害能力,以及评估灾后复原力水平。3.建立与加强与社区领袖的关系社区领袖是应急管理部门与社区公众以及社区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与社区领袖联系与合作是应急管理部门在社区内获得更广泛信任的重要途径。社区有各类正式和非正式的社区领袖,如社区组织领袖、地方议会成员和其他政府领导、非营利组织领袖、企业领导、志愿者或宗教领袖等,这些领袖在学识、能力和资源等方面各有所长,他们对社区应急活动情况及其公众参与积极性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社区领袖和合作伙伴可以协助应急管理部门了解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据此推断何种防灾减灾活动会使居民易于达成共识和接受,并号召社区公众参与社区应急管理工作。4.建立和维持多元伙伴关系建立和加强与社区公众的伙伴关系是确保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应急管理、开展集体应急行动和有效防灾减灾的重要组织策略。建立加强公私伙伴关系、优化协调机制和激发合作的动力能有效保障合作的持久性。另外,多元伙伴关系能促使社区公众对防灾减灾达成共识,并促进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支持。鉴于此,在全国第一次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复原力会议上,FEMA行政长官克雷格福格特(CraigFugate)提出,“在应急管理中我们不能割舍任何一个部门,因为相互依存关系太大……我们希望私营部门成为应急队伍的一部分,公私部门间应是协作关系而不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建立伙伴关系的关键是要寻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采取有效的合作途径。为此,一方面,要采取合适的与社区公众及当地领袖的沟通方式与途径,如通过简报、会议或志愿者活动,以确保应急主体沟通顺畅和信息对称,保证应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公众的合作伙伴的应急准备活动(如应急演练),这是保持应急管理活力的途径。5.授权地方行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风险形势,仅仅依靠政府已不足以应对各种灾害风险,必须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移和权力下放。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指挥-控制”管理方式,①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由此造成下级部门和社区公众对应急管理部门的过于依赖。为此,FEMA提出应急部门的职责应该是积极推动和协调防灾减灾方案的确定、争取救援、行动实施和结果评估等防灾减灾行动,而不是直接“领导”应急行动,而社区公众的职责不应只是响应,而应是“领导”应急行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就成为促进社区领导自身进行防灾减灾行动的重要因素,它为社区的防灾减灾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部门协同与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格局一旦形成,防灾减灾效果就会日益显现,并产生持久的效力。加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应建立对各方的角色和责任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赋予地方相应的集体行动权力。应急管理部门应该清晰地传达防灾减灾愿景,使参与组织能在长期内投入足够的资源,并清楚地了解所期望的结果。特别是农村社区由于基础设施(如电信设施、交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薄弱,以及应急管理人员往往是兼职员工,因此,赋予地方行动对于农村社区尤为重要。②6.加强社区管理服务设施、网络和资产的利用和建设利用并加强现有的社区基础设施、网络和资产是指利用社区已有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运用于应急管理活动。社区在资金、物质、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并有一系列的控制各类资源的社会行为团体、机构、协会和网络等组织。社区长期以来已形成组织和管理这些社会基础设施的可行的方式。无论是招募志愿者或接受捐赠来储备当地物资或动员邻里建立预备组织,社区都有较强的能力来完成这些应急准备需求。应急管理部门介入社区常规管理工作并引导社区逐步将社区资源运用于应急管理对于应急响应和灾后长期恢复至关重要。为此,第一,应急管理部门要支持和加强社区常规活动,如为公众提供会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资源以支持当地的活动,并推动拓展新的伙伴关系,以扩大资源共享。第二,通过参与社区常规工作的讨论和决策等活动来加强社区已有能力,并以开展应急管理活动来发展社区的伙伴关系。第三,应急管理部门还要与社区内非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与合作,倡导他们参与应急活动,发挥他们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四)全社区应急管理实施途径。由于社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各地区的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实施途径也不尽相同。FEMA通过与NPOs、学术界、私人组织和各级政府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实施途径。1.掌握社区真实需求首先,对应急管理人员开展社区多样性教育,对他们的文化竞争力进行干预,并对他们进行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的教育培训,推动他们建立一个多语种的志愿者关系,促进他们与社区各类群体进行互动。其次,了解社区的群体特征,并发动公众参与社区重要问题讨论与决策,为社区制定防灾减灾战略提供建议;掌握社区公众间的交流语言和方式,以及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情况;了解社区公众讨论和决策的场所,社区公众议事并非总是在议会场所,也在其他一些社区场所,如社区中心、社区聚会、社区俱乐部或宗教场所。抓住机会了解社区有关应急,如业主协会的季度会议是获得当前的社区问题和重要的公共信息的机会。2.建立与社区的伙伴关系应急管理部门首先要确定社区应急管理利益相关者主体范围,包括童军团、俱乐部、家庭学校组织、宗教团体和残疾人组织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多年来在社区已经获得了广泛信任,并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成熟的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应急管理部门应与这些利益相关者建立并保持经常性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此外,对于在美国受灾害影响的外国居民和游客这类利益相关者,可通过他国驻美领事馆或使馆代表建立联系以获得国际合作伙伴支援。3.有效促进社区公众参与社区公众广泛参与是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核心问题。FEMA提出了有效促进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主要有:加强与公民委员会(CitizenCorpsCouncil)的联系,以此增加应急管理部门与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增强公众的风险意识;雇用有代表性的员工,组成多元化应急队伍;使用社区各阶层都能理解和接受的交流方式,保持与社会各阶层的良好的沟通;推动社区各类组织在社区应急活动中扮演正式角色,促进社区公众参与培训活动和应急演练;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建立双向信息交流机制,及时报道和跟进灾害风险消息,并做好沟通和宣传工作;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应急教育,推动个人、家庭和社区开展应急准备活动;制定包括社区公众均能充分参与的恢复计划;召开综合性社区会议,并将应急规划事项纳入社区会议议程;合理安排应急会议,充分考虑影响参与应急会议的因素(如参会者缺乏育儿人手、交通不便和时间冲突)和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组织社区会议时充分考虑社区残疾人群体的身体状况、程序和交流方式等的需要。4.激发公众防灾兴趣,促进公众与社区组织对话通过主办市民会议,并通过参与社区常规工作会议,加强政府与社区公众的对话,促使社区公众参与应急规划过程;听取公众的需求,探讨公众在规划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确保地方电台、广播等媒体与居民沟通的畅通,以回复用户关于应急管理咨询以及征求公众的意见;实行应急执行中心(EOC)部分职能的对外开放,邀请学校等组织机构实地考察,介绍社区备灾所使用的设备、组织及协调方法。5.抓住社区公众参与应急活动的兴趣点,促进公众参与提升社区复原力的讨论建立和加强与当地有号召力的人物和意见领袖的联系,并了解社区公众的兴趣所在,以调整应急管理活动内容,满足他们的兴趣;了解社区不同群体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措施,协助探索解决应急需求的方法与途径。6.推进应急管理改革与创新了解在应急管理中如何与社区合作伙伴分享和加强资源,如为社区合作伙伴提供紧缺的设施、设备等;与社区机构协作,了解它们在灾害风险中预防、保护、转移、响应和恢复的各种措施,并对他们的应急活动和资源给予支持,避免与社区合作伙伴的相互竞争;掌握为社区提供支持的组织的信息,确定这些组织在不能支援社区的情况下的接济方案。例如,若物资储备机构定期发放的食物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时候,应急管理部门应提供备用食物给物资储备机构,以帮助他们在灾时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利用现有的社区组织和活动,如当地家长委员会(PTA),应急管理部门要推动社区应急响应小组(CERT)为这些组织提供培训,以提升社区组织应急服务能力。7.加强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加强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实现双方信息畅通与共享。一方面,社区公众应尽早向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便应急管理部门更好地对灾害风险实行预防、保护、转移、响应和恢复。相反,应急管理部门应向居民提供关于组织基本情况和职能的信息,以便居民需要的时候及时得到援助。推动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方式。一是推行多方位的信息共享项目,这是一个维护社区应急伙伴关系的良好途径;二是定期召开社区领导和合作伙伴的正式会议和非正式会议,以加强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活力;三是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对私人组织在业务规划制定等方面的支持。

二、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实践及经验

查看全文

城市安全风险动态图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部分城市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结合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出城市安全风险动态图系统的设计,并从设计方案、设计思路、核心功能和系统特点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安全;风险;动态图系统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发展模式、产业布局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安全风险与隐患随之增多,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多个城市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人民的生存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暴露出城市运行和管理的一些短板。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织密灾害事故的防控网络,全面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安全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开展相关研究,探索通过创新技术手段进行城市安全风险管控,理清城市安全风险数量、种类和分布,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实现城市安全风险的动态管控。

2.问题的提出

城市管理是一个庞大的运行系统,城市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很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处发生事故都可能危及所在区域或者整个城市的安全。安全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把住安全和质量关口,将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势在必行。近年来,各个城市纷纷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以清单和报告形式作为成果的评估工作结束后,里面蕴含的大量数据被束之高阁,没有挖掘,难以利用,风险管控没有可持续性。因此,如果将收集获取的各类安全风险源、减灾救灾资源、关键设备、物联感知设备等信息时空化、可视化映射到地图上,就可以通过地图精准掌握风险动态变化,全面知悉风险态势,打造城市安全管理的“智慧中心”。城市安全风险动态图系统(以下简称“动态图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靠人解决不了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动态图系统可以实现城市风险分色预警、分级响应、分类处理,实时记载风险管控的责任部门和单位,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准确、高效地解决城市安全风险动态管控问题。

查看全文

公共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

[摘要]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已成为城市稳定发展的支撑,其安全运营就成为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分析了大型公共建筑安全运营的风险管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为日后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管理

1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现状

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指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幅度越来越强,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规划要考虑综合开发与建设的可能性,从应对灾害、突发事故、人文、环境、海绵效应等多个角度入手,展开分析,提出建议,才能更好地提高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2大型公共建筑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损失大、风险大

查看全文

新公共政策媒体舆情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必然有一批现有的公共政策要进行微调或者改革乃至废止,由此带来的普遍性的、非短期和非个体部门能解决的新公共政策舆情风险会不断考验我们的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把握新公共政策的舆情风险呈现的新趋势,认清当前新公共政策的舆情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并从理念、策略和制度方面建规立制,有效疏导与规避政策的舆情危机。

关键词:新公共政策;舆情风险;评价体系

自2014年,习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关于新常态的研究成为了理论界的热点。经济新常态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失衡,而这种发展失衡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为了解决这种失衡的经济社会态势,必然有一批现有的公共政策要进行微调或者改革乃至废止,那么与之有利益关系的群体和个人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会产生社会风险和公共政策的新媒体舆情危机。

1当前新公共政策的舆情风险评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虽然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但是也必然会损害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和当得利益,这在政策的制定中会有所规避。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利益阶层的逐渐固化,新公共政策的推行过程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出现的一定的社会舆情风险是不能完全规避的。仅从公共政策制定和推行的主体来说,其面临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1.1部分地方政府社会舆情风险意识不强现在中国社会仍是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很多地方政府仍以传统的管理方式来制定和调整政策:权大于法,谁执政谁行令,有部分法规朝令夕改。高调的顶层设计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全面介入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这种政策设计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参与社会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受到的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大数据的发展程度和利用方式不断改变我国传统的政治生态,各种网络政治现象、网络民主现象有了全面升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在这样近似均衡的政治生态下,公共新政策制定一旦有所偏颇,必然会引起与打破这种互动形成的平衡格局。1.2社会风险意识的培训不到位,以致对社会风险的辨识度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培训,其培训内容往往集中在政治理论和业务素养的培训,而忽视政府公职人员的社会风险意识培训。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在部分班次也有相应的危机管理内容的涉及,但是深度和力度远远不够。虽然2003年“非典”之后,我们政府也意识到了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我们对于这方面的培训还是做的远远不够,特别是基层组织,虽然有部分的应急管理内容培训,但是也仅仅集中在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的事后救助上,重“减灾”轻“预防”,而对政策调整引发的社会性危机很少涉及到。在基层党校和行政学院的课程设置当中,这方面的培训也是一个薄弱环节,还有待于加强。1.3社会风险的评价体系不完备、评价标准不健全当前我国的应急管理处与一个起步和摸索阶段。基于当前我国条块结合的政府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应急管理体制,其重点也在于角色的定位和权力的分配,而据此形成的应急管理框架的原则、责任、行动的准则、评价的标准没有形成科学的标准,导致危机来临之后部门之间有效地协同运作能力不足。特别是单个部门政策实施或调整引起的社会舆情风险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更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多地方政府基于“一案三制”体系下的社会应急和管理系统,对于新公共政策的舆情风险评估标准和体系建设还是一项空白和缺失。同时这种社会舆情风险的评估基本是基于政府内部的职能部门,或者是通过授权组织临时的独立调查委员会,科技新闻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中立性和客观性。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第三方应急评估体系,以致在这种体系下形成的风险评估标准缺少客观性和实效性。1.4社会舆情风险管理的演练、策划、检查和监测工作不到位当前各级政府基本都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一案三制”,但是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很多部门的“一案三制”流于形式、流于应付检查,缺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演练系统,重规定、缺细则,重形式、轻内容,这是很可怕的,是对社会、对公众的极度不负责任。同时社会风险特别是政策性的风险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持续的推进而不断地发酵,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动态的思维,把风险意识转化为部门和个人的日常行为,内嵌到我们的工作中,做到学会判断风险、及时报告风险、敢于面对风险的长效机制,但是这方面的机制在很多基层还是缺失的。

2适应新公共政策的舆情危机的路径选择

查看全文

化工企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对策

摘要:预防和处置化工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必须从项目建设上注重环境风险评估,科学预测评价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在项目建设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全程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要强化现场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和安全意识。

关键词:化工企业;突发污染事件;预防;应急处置;对策

化学工业在中国发展迅猛,化工产品不仅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一些化工企业急功近利,在项目建设上违反法律规定,出现先建设后环评、不环评就建设等现象,有的即使经过了环评,但对环境风险的评估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缺乏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不强,且疏于安全管理,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预防和处置化工企业突发污染事故,科学的对策与措施必不可少。

1项目环评中注重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对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2004年12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明确指出:为有利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在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要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3]。通过环境风险评价,可以预测不确定因素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严重程度及波及范围。从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和物质(包括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火灾和爆炸、泄漏等次生/伴生的危险物质,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主要环境风险源的扩散途径(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的识别,发现事故隐患,找出项目存在哪些风险,哪些是重大风险,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同时,通过源项分析和后果预测,确定事故产生的后果和发生几率,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一旦事故发生,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手段,使污染降到最小,危害降到最低。

2项目施工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

查看全文

市安委办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根据《年网格化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现制定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精准防治,有效控制事故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规范基层风险管理,落实“一案三制”,提升全市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镇街的风险评估完成率达到90%以上;各有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进行风险评估,重点行业(领域)完成率达到80%以上。重点风险目标得到有效防控,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基层应急管理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三、工作内容

查看全文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探讨

[提要]后疫情时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即将变成政府相关部门的必要能力要求。沈阳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曾暴露出风险预判、分级预警、应急处置的短板,必须强化政府与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有针对性地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关键词:沈阳;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应急管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带来巨大影响,在各地区紧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组织应急救援治理的同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再一次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沈阳市在此次疫情防控治理过程中,也曾几次出现疫情反复的情形,依然暴露出在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监测、识别、预警以及应急处理方面存在短板,亟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对社会秩序、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甚至还会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带来破坏,事件发生后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经济衰退、社会恐慌以及次生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突发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往往是难以预料也难以避免的,虽然在事件发生之前也会存在一定特征与预兆,但是想要准确识别预兆并对其进行风险预判往往较为困难,因为大多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先预兆并不具备特殊性,或在过往不曾出现过,以至于难以准确识别。但是,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全面风险监测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的突发性,能够尽可能做到有效预警及迅速响应。(二)紧急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性主要体现在事件发生之前没有任何预兆,或者预兆事件较短,事件一旦爆发扩散就格外迅速,如果有关部门应急管理能力较低,会让事态影响程度进一步加剧,造成社会恐慌和秩序混乱。因此,紧急性决定了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布有效、真实的信息,而这又再次对获取信息途径、公众参与机制、多方知识协同等提出了要求。(三)扩散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害严重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其扩散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常以传染性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形式出现,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扩散性,而现代交通技术的发达,人员、物资流动性的加快,大城市人口密集度的提升等因素,也进一步让公共卫生事件突破地理因素的限制,扩大传染的范围。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短短1个月时间就已经席卷全球上百个国家,且除了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足以证明其扩散性特征。(四)反复性。从新冠肺炎疫情可以明确地看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复性特征。这种反复性一方面是源于病毒会反复持续地侵害人体免疫系统,难以被根除,哪怕人体产生过抗体,但随着免疫力降低、适应性免疫反应不足等因素,也会导致再次感染;另一方面是源于病毒本身的季节性表现,很多呼吸道病毒会在特定的季节重复出现,且再次出现时容易与同时期其他病毒互相作用,造成更严重的多重感染、重叠爆发,这种重复性也让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系统和医疗卫生体系面临更大挑战。

二、沈阳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及应急处理中的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