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危机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6:23: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风险危机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急诊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风险和危机管理。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10月间我院急诊科护士24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护士入科的时间、年龄、工作经历等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护士(规培和刚刚轮转到急诊室的低年资护士)未来得及给予规范化的风险和危机管理;观察组是工作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科护士。另外再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再让两组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现风险和危机环节的发生率、风险和危机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发生风险和危机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急诊护士实施风险和危机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而且还可以降低急诊各环节风险和危机的发生率,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危机管理
急诊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病情种类多,病情急、复杂多变且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的责任较重,因此是一个体现医院真实水平的科室,因为急诊护理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极易发生医患矛盾或护患矛盾,这对急诊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医疗纠纷,不仅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1-2],而且会大大打击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就是研究对急诊护理进行风险和危机管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10月间我院急诊科护士2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另外再选取5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诊的标准并且都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且已签署相关同意书。50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在28岁到79岁之间,平均为(51.3±1.6)岁。24名护士均为女护士,年龄在22岁到42岁之间,平均为(28.4±2.1)岁;有中专学历3名,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11名,;根据护士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同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名。其中对照组护士年龄平均为(28.3±2.2)岁,有中专学历2名,大专学历6名,本科学历5名,;观察组护士年龄平均为(28.5±2.0)岁,有中专学历1名,大专学历4名,本科学历6名。两组护士的个人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观察组护士已给予规范的风险和危机管理,具体为:(1)对护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让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慎独意识强,用法律来约束自己。(2)让护理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定时定期外出学习和培训等,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性。(3)认真执行各项核心制度(4)护理人员要对急诊仪器进行规范管理,并熟练使用,定期清洁及保养,确保所用设备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5)急诊护理工作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操作性强,因此护理人员之间学会相互协作和配合,提高临床上的工作效率。(6)护理人员要做好文书工作,对护理文书要书写要规范,做到内容客观、真实、准确,(7)培养急诊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1.3评价指标。1.3.1患者发生风险和危机的环节。根据研究可得知,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发生风险和危机的环节主要包括接诊环节、问诊环节、护理操作环节以及抢救环节。1.3.2患者发生风险和危机的具体情况。根据风险和危机管理的统一规定得知,急诊患者风险和危机管理的具体情况包括投诉、差错及事故三类。1.3.3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当研究结束后,研究人员向患者统一发放对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该项调查为匿名调查,待所有患者均填写完毕后再统一收回,根据患者所填写的实际情况,研究人员可将结果分成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类。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就是采用了SPSS20.5的统计学方法,研究人员用该方法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用t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风险沟通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背景下,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成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风险沟通是针对风险演变为危机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展开的疏导风险和改变风险的进程。本文分析了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风险沟通的关键点,从危机教育、系统内风险沟通、舆情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风险沟通在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险沟通;高校公共危机;危机管理
经过3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结构的变化速度快、程度深,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浮出水面,对公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导致公共危机发生的因素明显增多,整个社会的公共危机发生频率升高。高校由于自身一些特质,面临着较大的公共危机挑战。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成为人口十分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加之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载体,成为政府、社会、媒体的关注重点,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高等教育自身处于改革关键阶段,高校面临的公共危机风险因素增多。近些年来,高校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增高,威胁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以及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危机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置,否则可能引发严重事端,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成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针对风险演变为危机的可能性和危机发生的危害性,可以进行风险疏导和风险改变,这个进程就是风险沟通。“风险沟通”最早在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提出,背景是风险社会的逐渐形成,风险沟通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这个特殊环境中,风险沟通如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作用,本文对此做出探讨。
一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界定和含义
高校公共危机是指由高校内外的某种异常性因素所引发,在高校内部突然爆发并快速传播的公共危机。高校公共危机会影响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甚至带来破坏性后果,高校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决策并进行紧急回应。高校公共危机是突然发生的,具有不可预见性、危害性、不可控性等一般危机的共同特性。由于高校是青年学生的聚集地,高校公共危机又具有人员密集性、主体活跃性、社会敏感性等特征。从高校公共危机的风险因素来看,可分为外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和内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外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②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③社会问题,如政治事件、社会矛盾、利益纠葛、反动言论等都有可能引发公共危机。内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①安全管理不到位引起公共危机,如火灾、食物中毒、医疗事故、设备爆炸、意外及故意伤害、诈骗盗窃等;②师生行为失范或失常引起公共危机,如行政领导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行为,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学术腐败等,学生出现暴力冲突等;③行政管理不当引起公共危机,如因为领导层判断失当导致学校没能把握住重要的战略性发展机遇,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改革方向或节奏出现偏差,专业设置盲目,人才使用不当等,致使学校失去持续的竞争力,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或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再如学校在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改革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没有从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导致师生与校方矛盾激化甚至造成集会、游行等群体性突发事件。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就是要有危机意识,在危机观念的指引下,对高校的危机诱导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进而采取措施预防危机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危机进行应对和挽救,尽力降低高校及其利益相关者可能遭受的损害,保障高校能够安全运行、持久发展。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涉及校内外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多个受众群体。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包括高校管理机构、学生、教职员工、校友、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媒体、社区以及其他公众等。高校内部直接相关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包括校级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学生工作职能部门、辅导员、保卫处、后勤管理机构、校医院、网络中心等。
二风险沟通理论的核心思想
危机管理风险制造与规避分析
【摘要】在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同在的中国转型期,政府主体在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规避的任务环境带来了其与风险制造的行动后果之间的悖论。因果信念的完全性程度和欲求标准的明确性程度影响着风险管理行为。转型社会中危机管理要注重目标引导与知识管理,直面社会不确定性,在监管总结、知识分享、案例学习、预案预演等方面加强对因果关系知识的把握。
【关键词】风险管理;应急管理;风险制造;风险规避;目标引导;知识管理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共时性,危机与风险也在相互裹挟、相互叠加中侵袭着这个社会。在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推进是不断创造新风险的过程。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突发性和非常规性社会风险的衍生与叠加,不少人发出了“生存即风险”的感慨。危机管理与风险防范已成为转型社会发展避免走向失败而不得不面对的时代问题。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2015年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安监局、监察部、交通运输部、环保部、全国总工会和天津市等有关方面组成调查组,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聘请爆炸、消防、刑侦、化工、环保等方面专家参与。次年2月,国务院批复调查报告,查明事故直接原因为硝化棉积热自燃引爆硝酸铵,瑞海公司严重违法违规经营,处分五名监管不到位、职务失范、失职渎职、违法操作的省部级官员。此事件提醒我们,要从理论层面认清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异同,尽力减少不同类别风险的叠加与嵌套,防止不同程度风险的交织与冲突,防范风险升级和危害扩散。
一、来自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
(一)理论的角度: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第一,时域上非共时性:风险强调未来,存在概率;应急强调当下,已成事实。风险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可能性范畴,是对未来状态的一种感知与预测,与不确定性、可能性不可分。风险管理是对未来存在着发生概率的风险进行早期处理的系列程序,注重防患于未然。不同于此,应急是一个事实性范畴,指向现在。《钱伯斯词典》把应急定义为“突然发生并要求立即处理的事件”。应急管理是为应对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灾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也称为“紧急事态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强调危机管理的即时性,是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狭义上是对眼前突发的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机进行应对的活动。第二,阶段隶属关系:风险管理是对社会风险和危机进行系统性管理的过程,包括建立背景、识别、分析、评估和治理风险五个行动,应急管理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应急管理被定义为处理和规避风险的学科,主要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管理是斯蒂文•芬克危机管理四阶段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和痊愈期)的发作期,是罗伯特•希斯有效危机管理5R(缩减、预备、反应、恢复、恢复力)模型的反应阶段,是米特罗夫危机管理五阶段论(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损害、恢复、学习)的控制损害阶段,是奥古斯丁危机管理六阶段论(避免、准备、确认、控制、解决、获利)的控制、解决阶段。计雷等指出,“按风险发生概率的大小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干扰情形、危机状态和突发事件三种情形,与此相对应有三个管理层次:干扰管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1],应急管理是对已发生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阶段。第三,本质的共同归属:主观决策。风险管理是人们面对或预测社会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选择或做出的一系列决策的总和,应急管理是在非常规状态下人们为了最大化减少灾害损失而做出的一套决策性反应。两者本质都归属为应对客观形势的主观决策性行为,旨在通过主观作用于客观而改变不良状况。(二)实践的角度: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略胜一筹。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常态化、持续性、多参与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美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在整体治理能力基础上,通过法制化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括在体系中[2]。加拿大以《综合风险管理框架》为界标形成了以突出风险规划、注重决策、融入实践、持续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风险管理模式。英国基于“无法了解应扮演的角色,无法取得公众的信任”的管理风险,专设国内意外事务秘书处,将风险要素纳入政府部门日常管理中,构建管理职能流程,承担制定规章、服务照顾、实施管理三方面职责,尤其注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风险管理。日本基于不同种类突发事件建立了组织完备、责任明确、运行有序、精干高效的应急管理协调体系。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少国家多以管理理念的前沿化、组织机构的专业化、协调体系的有序化、应急行为的规范化等举措来避免政府自身风险管理行为引发次生风险。其他国家在治理风险时多将注意力放在应急处置上,即使这样面对危机依旧捉襟见肘、低效无序。在当下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要借鉴国外风险管理实践模式,在防范社会综合风险、政府内部组织风险和外部运营风险过程中,注意政府组织自身行为,防止风险管理过程中制造新的风险。
二、任务环境与行动决策的悖论:风险规避与风险制造的共生循环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风险社会已经到来,使得一些社会公共危机难以自行化解,最终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当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根据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以提升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水平,防止矛盾的激化。
关键词: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构建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仅可以规范了社会秩序,而且降低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目前形势下,由于受到市场失灵、政府管理失灵的影响,导致风险社会应运而生。因此,要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当前社会大环境,制定并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从而消除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缓和和调节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进行分析
风险社会,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贝克提出,当时处于工业社会背景下,从《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书籍中,贝克以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并将其看作是当时工业文明下的一种社会危机,之后对风险社会有了初步的定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逻辑性和扩散性,二是风险社会将会影响到社会正常运行的各个领域,它关系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等。从目前社会运行的现状了解到,风险社会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受到政治、经济、生态或者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均会引起公共危机,这种情况下,一旦风险社会真正到来,会影响到人类的主观意识、认知能力及判断能力等,在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时,导致风险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后果。而公共危机是风险社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它具有传播性的特征,例如: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发生危机时,各种媒体信息平台下就会迅速传播,且这种传播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引起复杂的公共危机,使得政府政策失灵、市场机制失灵等,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研究分析在对急重症科室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面临的各种危机因素和危机防范、应对等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取得的不同效果。结果通过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各医护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危机事件显著减少,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大幅提升。急重症科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面临诸多危机因素,通过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范、应对、化解这些危机,从而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水平,有效避免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危机管理模式;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应用
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急、重症患者,作为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诊疗护理工作将面临着高风险,危机因素普遍存在,稍有疏忽各类突发事件、医疗纠纷随时可能产生。它是医院中危机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1,2]。为了及时预判并有效化解各种危机,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诊疗与护理,尽快康复,需要从心理上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合理的危机管理模式。心理危机管理是现代医学中有关急诊诊疗护理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作用是将危机因素带来的危害及影响降到最低。它要求医护人员预先对可能发生危机的因素进行预判和评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3]。因此,在急诊诊疗护理中应用危机管理不容轻视,本研究探讨的是在我院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其中男9例,女38例;年龄19~47(29.1±3.8)岁;高级职称3例,中级职称10例,初级职称28例,实习人员6例;本科以上学历20例,大专学历23例,中专学历4例。观察、记录并分析研究对象在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的有关指标的变化,具体指标涵盖:医护人员危机意识、工作能力的状况比较,急诊科危机事件的发生数比较,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满意度比较。
小议从次货危机看商行风险管理
摘要: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剖析次贷危机成因,深刻反思借鉴教训,研究探索风险管理对策和措施,提升风险控制水平,确保我国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步发展。
关键词:资贷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高潮,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时期。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了信用的滥用,给社会经济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次贷危机。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次危机,就成为我们金融内审工作者当前探讨、分析的热点问题。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危机管理中领导者风险应对能力的体现
摘要: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也是风险全球化的加快。在政府对社会展开公共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处理常规的各种事务,更是需要应对各种突发性、紧急性和无法确定性的意外事件。故而,危机管理当前已经成为了政府公共管理当中的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内容,危机管理过程当中,对于领导者的风险应对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领导者风险应对能力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分别是,领导担当能力、领导分配工作能力、领导用人能力、领导统筹能力、领导善后能力以及领导其他能力,以下主要对这六种能力在危机管理当中的体现展开深入的分析,以下为详细内容。
关键词:危机管理领导者风险应对能力担当能力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再加上疫情的出现,可以说,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到达了一个频发期阶段,并且公共危机事件特点包括出现频次高、危害大、组织性强、多元化等,这个过程当中,领导者应对风险管理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最终的危机事件处理结果的好坏,领导者应对风险能力更是已经成为了衡量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一大指标。本文主要对于危机管理中领导者风险应对能力的体现从六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领导担当能力的体现
领导危机管理当中,担当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危机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在危机事件出现之前,领导就应该充分做到先导者的角色,做好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回应,坚持遵循预防在先,有备无患的原则,在危机事件出现之前,就对于危机可能造成的结果做出各种预测和准备,在这个过程当中收集各种有效信息、听取专业人士的各类意见,并制定解决预案,积极与公众和社会各界展开交流沟通,在危机事件出现初期,就尽快的采用相关的有效措施避免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减轻危机事件带来的各种危害。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当中,领导者的担当能力的体现,在于领导者面对危机事件时,要做到当断则断,打破常规手段对危机事件加以处理,摆脱传统框架的约束,科学使用各种紧急原则,并启动各类反应禁止,以避免危机事件将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需要对于善后工作加强进一步的管理,以确保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能够尽快使社会恢复稳定性和和谐性、秩序性。领导担当能力在危机事件处理当中十分重要,领导者应该在危机状况下勇于进行风险角色,而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由于应对时间紧迫,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常规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适用,此时领导者应该要做到当机立断,快速收集分析信息,从而做出准确判断和科学决策。
二、领导分配工作能力的体现
亚洲金融危机和风险管理的应用
众多商业文献对亚洲金融危机都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危机的发展过程并探寻其起因、影响和IMF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运用历史数据和国际金融基本理论来进一步理解和分析这场危机。在清楚了这场危机的实质之后,本文介绍了诸如VAR这类风险管理技术,并讨论了在亚洲市场上运用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可能性。最后,我们探讨了在未被开发的中国市场上进行风险管理的可能途径。
一、亚洲危机及其发展过程
Chart1:15个国家的名义汇率指数
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南韩公司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到了大约1200亿美元,泰国借了790亿美元,中国借了710亿美元,而指望在建完世界上最高的双塔(危机开始前刚好完工)后就开始着手建成东南亚硅谷的宏伟计划的马来西亚则借到了690亿美元,随着美元币值上涨超过前两年(Chart1),将本币与美元挂钩的一些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也同样上涨。突然之间,像韩国汽车、泰国的服装这类产品的生产比在中国进行租赁经营的美日制造商生产同类产品成本要高得多。但这并没有阻止韩日建立起年产5百万辆小汽车的生产能力(是韩国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10倍)。也没有阻止泰国修建起空无一人而锃新发亮的办公大楼。同样,它也没有阻止西方国家借给这些国家更多的钱,因为毕竟他们是公认的新千年的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去年夏天泡沫开始破灭并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典型的市场恐慌。货币投机者大量抛售泰铢、印尼比索、韩元,这些国家的政府动用了数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拼命想抵消其影响以维持本币对美元的联系汇率。但他们失败了。失去了政府的支撑,这些货币币值直线下跌,跌幅达70%甚或更多。(Exhibit1)突然之间,一些以本币盈利而以美元归还债务的国内银行和制造商发现随着其业务经营日益困难以至停顿,他们的外债也严重膨胀了。一小串破产演变成了普遍的趋势。其中典型的牺牲者就是所谓的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Yamaichi,于11月底破产。如果Nikki股市价格持续下跌的话,日本的银行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可能会耗尽它们积累的全部储蓄。
亚洲危机严重打击了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韩和日本。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东南亚的问题是世界级金融危机的标志,影响深远。比如,亚洲危机在1998年头三个星期里带给美国股票债券承购人的不仅仅是一场惊吓:市场上没有一笔初始发行。虽然到二月初时这一停滞状态有所改善,采用高技术经营业务的银行家们仍然焦躁不安-------亚洲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比一般刊物描述的要严重,而在接下来的一两个季度中其严重性可能都还不能真正感受到。
独家原创:浅谈金融危机下的外汇风险管理
一、整体金融形势现状分析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外资出逃,国内资金紧张。直到2008年8月份央行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同时又由于市场本身需求不足,企业贷款意愿也在减弱,再加上投资资金回流银行,存贷比下降。由于基建行业对内需拉动的潜力并不大,十多年来国家对基建一直都维持着极高的热情,财政投入一直都是扩张的,各级官僚金融机构为此欠了很多的银行债,对内需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这是一条贪腐链,和房地产一样,只会造成财富集中和基层债务膨胀。汇率的微调已经不会再对出口造成决定影响。无论美国是不是通过救市计划,全球金融监管将会趋严,消费信用将会收缩,美国都要准备过几年紧日子休生养息。这不但客观上造就全球需求不足,而且还会引发各国就业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汇率的波动相对影响较小。内需不足、出口下降,外资将会撤离。这种连锁反应才是对外贸依赖性经济结构最致命的,尽管官方哇哇大叫中国经济还会持续增长,但企业对市场变动最敏感也最具决定意义。农村改革受体制影响效果不会大。内需不足是分配结构问题,也是一个体制问题,目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根本无法监管庞大的官僚体制,因此内需也是一个顽疾,同样逻辑也可以推导出农村改革预期不大,设想中的利益分配是一回事,操作中的利益分配是另外一回事,而且中国的农村地域实在太广了,连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基层官僚都管不好,以目前的体制,农村根本就不能有效监管。
二、央行货币增发的现状
增发货币通常是为了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更充分地满足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流通所需,使交换更便利更通畅,所以货币供应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量——通缩会造成流动性不足,影响劳动者收入;通胀则会造成流动性过剩,使收入缩水。因此,央行在进行货币供应时,一般都谨遵“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它紧盯两个指标:一个是经济增长,一个是就业增加。中国自改革开始,近三十年基本就是印钱经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贯穿始终——如果说改革前是货币供应的波谷,那么改革后则完全是印钞经济的浪头与波峰,而这种经济的最大败笔却在于,它没能让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有丝毫进步;相反,它倒成了分配不公,巧取豪夺,官府、豪强、劣商收刮盘剥百姓最得心应手的优质工具。因此,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本质上就是一个“杀贫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肮脏过程——它与效率几乎毫无关联——直到现在,中国的投放产出比依然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在原地踏步……也正因此,我们的社会财富增加也极其缓慢,人均国民收入也不过区区1300美元。而也还只是个均数,如果从总量上算,80%的穷人占有的也不过其中的20%的财富,这些人的收入远远还没有这么多,也可能是几十美元,几百美元。那么印的钱是怎样流进官府、豪强、劣商腰包的呢?就是说,钱从哪里出去,又怎么流动,最后又到了哪里?首先钱从银行流出,但它绝不一定就流入效率高的经济部门。国有商业改革前的情况是,谁给银行信贷人员的回扣高,钱就流进谁的手里;谁有权力,就放贷给他指定的谁——这种机制造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大量坏帐,但钱却进了个人腰包——行长、信贷主任、官吏、贷款人等等;所以说“银行是大(贷)款加工厂”一点也不夸张——钱从银行流出,可能一分钱价值都没创造就被内鬼和外鬼合伙瓜分个八九不离十了。银行这样干下去会倒闭,但在中国却不会,因为这些所谓的“政策性贷款”和“历史性坏帐”最终将由财政部兜底,用纳税人的票子冲销——银行改制后,财政部首先给建行注资225亿美元,之后其它今天看似强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分别得到数额不等的巨资注入,而这些票子都是老百姓的税钱。钱从银行这样流出去,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进入市场流通,而是越来越多地揣进个人口袋。可是,贪到钱的这少部分人在国内消费又有限,所以市面流通的钱就会越来越不充足,那么就继续印钞放贷——如此往复循环,最后变成了死循环。国有商业行业改制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本质变化却不大,金融腐败案依然不减,建行王小石案就是典型一例;同时,信贷资金流向仍然也不一定是效率较好的经济部门。钱还没出银行大门口就被内鬼和外鬼卷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流向哪里呢?那就是银行们认为效率高的经济部门。问题是中国本就没有效率高的经济体,相比之下,国有垄断企业虽然效率不高,但收益还过得去——最关键的是,它是“国家的”企业,背后是政府,所以风险为零,只赚不赔——就算赔了也归政府埋单,所以银行流出一部分钱进了这里。除此之外还有贷款余额怎么办?还有钱就存入央行作为超额准备金,就购买国债,挣稳稳当当的利息——这也算银行们认为“效率高”的非经济体。对于中小企业,就算它成长性不错银行也常常惜贷,因为银行们认为这些经济体“效率并不高”,而风险却不小——这也是地下钱庄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银行业的这种赢利特征让中国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市场上缺钱的的时候,银行不但不放贷反而惜贷;而市场上钱多的时候,银行则拼命放贷,尤其他们认为“效率高”的经济部门。中国银行业可能是世界上赢利能力最差的金融机构,但它的赢利模式却可能是世界最保险的——贷给大型国企,存入央行,购买国债都是零风险收益,仅凭这点它就可长盛不衰,但这样的稳当收益还是不能保银行不亏,因为内鬼和外鬼不但可以把赚来的钱用发放贷款的方式钱分掉,而且还能把老本也搭进去——事实上,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正是如此。所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黑洞也最大。二次改制以后,中国加入了世贸,也获得了奥云会主办权,同时还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即所谓的出口驱动型经济——于是,为了经济增长,也为了奥运风景,投资、消费、出口三架拉动经济快速奔跑的动力同时启动。私有化完成以后,政府开始大力鼓动个人投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投资信贷规模——因为政府给银行注资后银行又有钱了。为了鼓励投资,政府一方面降息并加征利息税,另一方面则扩大财政支出,纷纷上马超大项目。在消费方面,为了弥补国民收入偏低造成的消费不足,政府首先给公务员加薪,美其名曰“高薪养廉”;同时,国企推行年薪制。对于非公务人员群体,政府努力让全国城乡8万亿存款拿出来投资或者消费,尽管何清涟在当年已经指明其中49%是公款私存,全国包括富人在内的老百姓实际存款也只4万亿左右,但政府还是“医疗市场化、住房货币化、教育产业化”了——百姓的钱不花也得花。政府为进一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特意开放了个人消费按揭市场,而且消费信贷力度和信贷规模还不断扩大——现在没钱不要紧,花将来的钱。为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府可谓服务上门了——实行双休制,从国家机关开始,另辟五一、十一两个长假,全面供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时间。出口方面,政府把扩大招商范围,加大引进外资规模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了招商引资,支持出口企业,地方政府除廉价划拨或出让土地外,还给予减免税收,“帮助解决贷款”等方面的优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依旧不能彻底摆脱府控制,官员仍然可以用它来兑换政绩。另一方面,中国廉价的劳动、资源和环境输出,以及出口退税政策,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错效益,银行资本自己也闻风前来,想分食一部分利益。银行的钱在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主导下走出银行大门口便流进这些经济部门和个人信贷帐户。在这些经济体中,银行最为追捧的是房地产业,因为这个行业对银行来说“风险小效率高”。在此轮通胀中,除政府外,房地产业是加速通胀的最主要的罪魁和祸首,下面我们就单独把房地产业拿出来为例,看一下银行资金流向和通胀成因。在中国,土地只有两种所有制形式,一个是国有,另一个是集体所有。国有土地由国家垄断经营,归国土资源局批发。如果你购买的房子在国有土地上,那么不管你是50年产权还是70年产权,实际上购买的都是使用权,也就是你租地50年或70年。但是,国土局不会直接批发给你,而是开发商,因为只有开发商有资本实力能够成片开发。这实际上就形成了地租的垄断性经营,而它的背后内质却是权力与资本勾搭媾和的垄断性获利(地租)。银行资本早就看好透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这一特征,所以在政府规定开发商自有资金需在35%以上之前,开发商持有7%的自有资金就能从银行得到货款——这一方面跟中国的经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源于房地产业的获利预期。事实正是如此。住房货币化、加快城市进程,以及房贷政策大大刺激了住房需求——住房需求旺盛逐渐从预期变为现实;而这种现实又造就了另一个投机群体——房屋贩子(炒房机构和个人)。地方政府加国土局、银行、开发商和房屋贩子共同希望房价高涨,因为这样可以使:国土局高价并大量批地;银行迅速收回贷款和利息;开发商和房屋贩子获得超额利润。政府之所以愿意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一方面可以制造虚假繁荣,另一面可以全面增加财政收入。房地产业不但可直接带动钢材、水泥、建材、电梯、电讯以及其它房屋配套设备行业的业绩增长,而且还可带动运输、装饰、家俱、家纺、装饰材料、家用电器、工程机械,以及相关劳务和服务行业的业绩增长。所以对房地产业投入,可以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更广泛地传导到其它行业,进而使政府扩大税源,这样财政就大幅增加了。近些年房地产占GDP一半以上,而财政收入更是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至07年,国家财政税收已达五万亿。这些行业和企业(包括外资)以及政府都赚钱了,那么钱是哪里来的呢?答案当然谁都知道——是房奴。问题是房奴的钱又是哪里来的?房奴之所以叫房奴,恰因为他们没有多少钱,否则他就不叫房奴了。房奴的可怜在于,当他们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决定愿意一次性为国土局付清70年地租时,他便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了,而成了银行的奴仆——购房合同一签,房奴就把自己的积蓄作为首付交给了地产商——出这笔钱,算对国土局和开发商的一次性了结,但却又在另外一面负起了巨额债务——房奴从这一刻起,余生的一大部分,甚至整个部分则全部交给了银行——房奴要用自己的后大半生伺候这个吸血鬼——而这个过程,正是政府通过上述诸多行业和企业把他们未来的税钱提前征走了——一部分人花未来的钱,另一个集团则征未来的税收,赚未来的银票,收未来的利息……房奴用从前的积蓄和未来的收入供应了这个团伙现期和远期的所有利益。房地产业最大的获利者是银行,而非地产商。银行给地产商的短期贷款能在房价不断攀升中迅速收回并得利息,所以银行愿意货款给“效率高风险小”的地产商——06年政府就在紧缩房地产投资信贷,但该项贷款仍以27%的高速增长,因为这里面除包含着集团利益之外,还隐含着巨大的腐败利益——卖地者,放款者、开发者都是利益黑洞的最大受益群体。房奴为所有公开的、黑暗的、合法的、非法的利益埋单,银行帮房奴完成了这一切。房奴虽然在银行获得了贷款,但他由始至终都不会看不到他贷的一分钱——银行没有交给房奴一分钱它就开始收息——这样的事银行当然愿意做;所以06年政府紧缩房屋消费信贷时,房屋消费信贷也还是努力避开相关政策,甚至用造假手段(如拥有多套住房者仍可用手续造假获得首套房贷款等)让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银行是地产业最大的获利者,它一头赚开发商的利息,另一头赚消费者的利息,同一个物品,两头收息,何乐不为呢?所以它希望地产就这样一直涨下去,哪怕是盖房和买房的靠的都是贷款,最后将吹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泡沫它也不管,因为银行也是“国家的”,交给政府去管,银行先赚钱分钱再说。中国地产商是个掮客,准确地说是勾结官府共同倒卖地皮的二道贩子。地产商很明白房价不可能永远涨下去,所以它降低风险的办法是:一面勾结官府便宜买地,另面则尽量将风险转嫁给银行,但前提是把房子卖出去,如果房子不能出手,一切风险还是自己的。正因于此,地产商总是想提前并且大量地圈地,以此降低成本风险。同时,他们还要动用一切力量吹高房价,甚至用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作走狗一起制声造势,以促进销售——只要房子出手,风险就成银行的了。然而,地产商最终还是金融资本的玩物,银行的所有贷款都有抵压,并且评估价格远低于市场售价;但开发商的土地却没有,它只能自己给自己担保。开发商最知道房价高涨,地价也在高涨,而这种高涨正好抑制了有效需求,所以圈风险也会越来越高,尤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更让他们的风险系数不断加大。我自己做过一次统计,06年时,上海的收入房价比就达19.2:1,远远高于欧美。近期又有研究者表示,中国的房价不但相对价格过高,而且绝对价格也高于美国。那么以中国当前的收入水平,平均空房率应是极高的,很多售出房屋也可能仅仅就是炒房者握在手里却难以出手的一堆钢筋混凝土。这种市场状况下,圈地风险是极大的,圈地成本也是极高的;但如果不圈,预期成本可能会更高,所以开发商一旦圈地,资金动用必然巨大,这样,资金面上还要依赖于银行。中国某房地产公司在某年获得某国外大财阀的某某等级的信用授信,享有多少多少的信用额度……而实际上,那不过就是一种闹剧式的炒作,它不过是用一种拙劣的手段向市场示放一个信号罢了;不过这也正好说明,地产商最终还是金融或产业资本的玩物——地产商能赚大头的时候,银行也能赚大头;地产商不能赚大头的时候,银行仍能赚大头;地产商破产的时候,银行还能借地产商卖出的房子继续赚钱。中国的地产业是个经济小丑,它对中国的生产力没有任何贡献,自身也做不出什么名堂,它仅仅就是政府经济的一枚棋子,也是银行业的吸血的管道,所以它从一开始就是个经济怪胎,它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而是帮助既得利益集团榨油的,最满足上层需要的;当然,它自己也浑水摸了不少鱼——本质地讲,它就是榨取民众油脂的工具。所以时寒冰说“取消开发商”是完全有道理的——那些今日里自我感觉不错的地产界大佬,不过多是一群借荒谬体制屠杀民众幸福的刽子手——如果没有这种体制,他们或许连白痴都不如;即便今天他们看上去是那样的发达,其骨子也不过是权力和资本的走狗和奴才!如果不是生产和商业用房,房屋最终还是消费品,而非资本品——尤其在出租、倒卖预期不能实现的时候,其实际效用价值为零,而非市场售价;如果出租、倒卖预期实现,那么它的效用价值就是租金和房价,这时它就成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消费品。我们知道,消费需要支付财富,当我们没有存储足够财富,更没有创造更多财富时,整个社会却用未来预期获得的的财富集中消费,那么泡沫也便产生了——生产大于消费,我们的财富会有剩余;如果消费大于生产,那么我们积聚则是大量的泡沫——这就像我们借钱装修房子,当一时的豪华过后,剩下的日子就是还债了——美好的生活将象泡沫一样破灭。消除泡沫除了需要时间,还需要我们更加勤奋的工作和劳动。泡沫经济把民众现期和远期财富偷得空空如也,让民众用血汗换来的,以人民币为标志的那一点点财富化成了一滩水……那么民众的财富蒸发了吗?没有,它进了政府的银库、贪官的腰包;进了银行的钱柜、中、高管的工资袋和奖金袋;进了外国资本家、权贵资本家、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新兴资本家的保险柜;进了专家、学者的红包;进了地产骗子和这个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主、中、高管的钱袋子;进了所有权力与资本勾结在一起每个角落和角落里每一个人的大钱匣子——尽管他们只这个社会极少极少的那一个集团,那一部分人。
地产业仅是此轮通胀的一个标杆行业,在金融领域,在资本市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国内外金融和产业资本是如何利用泡沫经济把股民榨干的——他们没有为社会制造一砖一瓦,没有为中国添加一草一木,却在那里拿走了数以万亿计的社会财富——中国股市十大名人无一不背景深厚,裙带复杂,他们可以不稼不啬,用政府拙劣的经济政策和他们掌控媒体公开诈骗的优势瞬间变成亿万富翁。
三、金融危机下的外汇风险
对经济危机下投资与交易风险管理模式考虑
目前看来,无论是国外商业银行还是国内商业银行,都在本次经济危机中遭受冲击。投资与交易类业务不仅涉及到市场风险,还涉及到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等,风险的传递和转移起到了加剧和共振的作用。即使是风险管理体系较为完备的著名跨国商业银行,也无法发挥其在资金交易风险控制方面应有的作用。有人怀疑,是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投资和交易业务发展的管理需要了。在笔者看来,风险管理模式尤其是投资与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因为风险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各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技术,决定各机构是否能对主要风险加以识别或有效管理。
一、不要孤立地看待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在很多人看来,投资与交易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方面。但是仍在持续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无论是国外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尤其是拆借利率的急剧上升,还是国内商业银行对外资机构人民币短期融资的谨慎交易,都反映出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的风险溢价在增加。在信用类债券资产方面,次贷类相关债券资产的价格大幅下挫,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房价大跌,引致债务人违约率和预计违约率大幅提高,由此产生不能还本付息的信用风险。国内债券市场虽运行良好,但是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下,行业、产业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小视,部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人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导致严重的信用违约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银行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务证券化的市场环境下,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等息息相关。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边界也愈发模糊,比如前面提到的次贷类相关产品,包括抵押贷款证券(ABS、MBS)、担保债权凭证(CDO)等,还有很多结构性产品、混合证券,其还本付息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状况。传统市场风险管理模式与现实市场存在差距,这些产品创新的风险包含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部门认为它们主要包含信用风险而疏于管理,信用风险部门则由于该类产品被定义在交易账户中而认为应属于市场风险管理的范畴。因此,不要孤立地去看市场风险或者信用风险,在交易和投资方面,三大风险联系紧密,风险形态不断变化,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交易和投资业务进行适当的风险整合,避免风险管理漏洞。比如成立专业团队负责投资与交易业务的整体风险防控等。
二、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得以体现是关键
经济危机也让人思考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体现。风险经理是否要负责审批相应的业务?是否有业务否决权7这些问题似乎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至少要保证风险经理可以独立地思考、判断,对商业银行整个投资与交易的风险水平进行独立地监测与报告,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实际情况设定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头寸限额。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必须从组织设计、用人制度、绩效考核上给予保证。一是实行资金交易部门的风险经理派驻制,派驻风险经理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部门对派出风险经理进行考核、评价,还有一种派驻经理是双线报告制度,由资金交易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考核与评价,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考核的权重要高于资金交易部门。二是风险经理要有一个独立的报告路径,以确保管理层能够及时全面知晓全行的风险状况和所承受的风险水平。三是要求管理层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不仅仅是站在业务发展的角度,更多要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中按照既定风险偏好和经营原则处理两者关系,要维护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并不断强化独立性要求。如果说,风险经理只是一个建言者,笔者认为这不足以保证风险管理部门在体制和机制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和理顺管理决策机制,给与风险经理相应的权限,保证业务经营在既定的风险管理框架内进行。
三、市值重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安排和偏好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