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5:58: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风险管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风险管理学

金融风险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专业课程需要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文章以专业基础课程金融风险管理学为例,结合团队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和在线技术应用、考核评估方法、课程实施和学生准备六个方面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育人;教学设计

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展开良性互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国内学术界经过研究得出一致的观点,认为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020年疫情期间,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了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全国高校教学大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全国高校课程在线开课率达91%,教师在线教学认可度达80%,学生在线教学满意率达85%,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线上教学模式的运用帮助全国高校成功应对了疫情带来的停教、停学危机,推动了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当前,线上线下相融合已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结合以往在商业银行的从业经历,发现以教材为主线,纯粹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业务需求相脱节。基于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结合多轮教学经验,文章以“金融风险管理学”为例,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构建途径。旨在借助教学改革机会,探索转变教学模式,力求做到课程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1.1教学的丰富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注重教师的“教”,课程内容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为主,方式较单一。混合式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使得大学生的学习从教师导向的范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范式。

查看全文

透析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摘要: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受到风险的困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就风险管理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风险管理;理论;认识

1风险管理的概念

根据COSO委员会提供的定义,所谓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由COSO的定义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概念包含了风险管理主体、风险管理客体、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程序等。据此,笔者认为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科学,是风险管理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处理的过程。对于风险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1风险管理的主体

根据COSO的定义,风险管理的主体应是公司和其他组织,笔者认为,风险管理的主体应更广泛,不但包括企业,还包括个人、家庭、非营利组织、政府及国际组织。不论风险管理主体的组织结构、性质如何,风险管理所依据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是相同的,都是寻求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佳的处理风险事故的方案。但是,风险管理的主体不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个人、家庭的风险管理是对人身风险、家庭财产风险和责任风险的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对企业生产风险、销售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从事风险的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不同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政府的风险管理是以维护政府机构业务活动和人民生活安定为出发点,是对整个社会生命、财产和责任风险的管理。

查看全文

探究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摘要: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受到风险的困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就风险管理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风险管理;理论;认识

1风险管理的概念

根据COSO委员会提供的定义,所谓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由COSO的定义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概念包含了风险管理主体、风险管理客体、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程序等。据此,笔者认为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科学,是风险管理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处理的过程。对于风险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1风险管理的主体

根据COSO的定义,风险管理的主体应是公司和其他组织,笔者认为,风险管理的主体应更广泛,不但包括企业,还包括个人、家庭、非营利组织、政府及国际组织。不论风险管理主体的组织结构、性质如何,风险管理所依据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是相同的,都是寻求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佳的处理风险事故的方案。但是,风险管理的主体不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个人、家庭的风险管理是对人身风险、家庭财产风险和责任风险的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对企业生产风险、销售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从事风险的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不同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政府的风险管理是以维护政府机构业务活动和人民生活安定为出发点,是对整个社会生命、财产和责任风险的管理。

查看全文

探索财务风险管制意见

摘要:当今社会,财务风险管理已经备受企业和各国政府重视,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越来越快,不仅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和程序的研究,而且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借鉴国际研究经验和成果,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积极拓展财务风险理论研究的领域,是我国财务风险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更是带动我国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一、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加上无法摆脱我国传统财务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对国外研究几十年的成果重视程度、消化程度不同,使得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如在财务风险概念的研究上,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争,财务风险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管理基本职能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而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的财务风险目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认识和概括。同时,由于财务风险及管理内容的研究没有与实证研究直接相联系,所以,概念上的含糊对定性的理论推导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由此,增生出财务风险理论诸多“研究成果”,深刻与肤浅共存,正确和错误并生,应该说不利于我国财务风险理论向纵深发展,影响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进程。所以,今后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如美国,现代财务理论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活动的目标函数,把各种财务决策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构建了前后一贯、逻辑严密、浑然一体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的、运用极广的理财学及经济学研究方法。美国理财学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如多篇论文研究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理财学的面貌,使理财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体系中的主流成分之一。充分吸收国外财务理论研究成果,在财务风险基本理论上注重实用,讲究科学方法,少走弯路,取得共识,达成统一,以推动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深入。

查看全文

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热点可视化分析

摘要:文章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探索未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相关(2007~2018年)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总共得到677篇文献(样本数据),然后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作者合作分析、发文机构分析、关键词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热点集中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金融、网络环境、新形式方面的风险,同时研究了对这些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Citespace;研究热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政府更加关注供应链发展,希望通过供应链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2019年财政部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财办建【2019】69号),加强农产品和商业的联系,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产品供应链就像一个滚动的网状链条,将农产品从起点的农户传输到终点的消费者,途中经过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配送中心等节点[1],使供应链风险增加。因此很多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将风险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农产品供应链中。但对于国内学者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为主题的研究,现在还没有一个量化的总结。本文选择677篇中文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知识图谱,从而得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数据分析

1.1样本来源。登陆中国知网(CNKI),选择高级检索中的期刊检索,主题词输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含“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时间选择2007~2018年,期刊来源选择SCI、EI、核心期刊、CSSCI、CSCD等期刊,最终检索结果得到217篇文献。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去除综述类、会议类等文献,最后得到210篇文献。选择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中的博硕论文检索,主题词输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含“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时间选择2007~2018年,最终检索结果得到467篇文献。将两部分的文章合在一起,总共得到677篇文献(以下称为样本数据)。将这些样本数据按照Refworks的格式导出,在Citespace软件中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转化,得出需要的数据类型。1.2样本的分布。本文对导出的677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图1,从折线的走势上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趋势2007~2017年逐步上升,一直到2018年有所下降。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一直被国内学者所关注,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查阅中国学术会议网发现与农业技术相关的学术会议情况,本文推测2018年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文章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与这一年国内研究农业关注点放在农业科技的方面有关。在这一年,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粮食和农业技术会议(ICFAT2018)、第四届可持续农业科技国际会议(ICSAT2018)等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会议。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农业科技发展改变农产品的品种、产量等,也是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有相关性的。文献数量和发表年份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y=4E-116e0.134x(其中x表示文献发表年份,y表示文献发表数量,E表示10的幂)趋势线和实际数据的拟合度R2为0.7203,这说明实际数据的指数函数关系可靠,文献数量呈指数函数趋势上升。总的样本数据中有210个样本数据是来源于期刊,所以本文对期刊发文量进行统计,绘制表1。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发文量前6位的期刊:《商业经济研究》(22篇,约为10.5%)、《农业经济》(12篇,约为5.7%)、《江苏农业科学》(11篇,约为5.2%)、《物流技术》(10篇,约为4.8%)、《农村经济》(7篇,约为3.3%)、《软科学》(5篇,约为2.4%),其中《商业经济研究》的发文量最多,期刊类型包括:商业经济、农业、物流、科学和技术方面,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话题相关的文章受到期刊的广泛关注。1.3作者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收集到的677个样本数据进行作者合作分析,时间切片(TimeSlicing)选择12,NodeTypes选择Author,SelectionCriteria选项下的TopN设置50,然后运行程序,得出图2。从知识图谱中可以发现,作者节点比较分散,说明各作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研究者分布广泛。但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小团体之间的合作;以伏红勇和但斌为主的合作,以曹武军为中心的小团体合作,章得宾、黄慧和徐娟之间的合作,颜波、石平和王凤玲的团体合作,颜廷武、张俊飚和张童朝之间的合作,等等。在这些作者中,发文量处于前5位的作者是伏红勇(7篇)、但斌(7篇)、曹武军(7篇)、隋博文(5篇)、张蓓(5篇)。伏红勇和但斌发表的文章主题是与天气期权、风险外化、保证订单契约相关的文章。曹武军研究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将风险分散,并且提出保费分担机制,以此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效率。隋博文研究的方向与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相关,多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张蓓注重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风险,并建立相关的控制模型,控制质量安全风险的产生。这5位作者研究的风险和解决措施都不同,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追求农产品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1.4机构分析。运用软件进行发文机构分析,NodeTypes选择Institution,其他设置不变,运行软件,得出图3。根据图3,本文发现发文机构分布较为分散,但是有些发文机构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重庆大学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和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一共8个合作关系。从合作的发文机构来看,相隔距离较近的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从发文机构本身来看,农产品供应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学校、物流学校这一类高校。这些发文机构中,发文量前3的机构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1篇)、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篇)、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7篇)。发文量前3的机构分布在我国的中南方,发文的学院是经济或者管理学院,说明经济或者管理学院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

2研究现状

查看全文

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结构安排及实践教学优化。百色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构建系列化、多层次、阶梯状的实践教学体系。百色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应用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较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优化满足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经管类财务管理专业开设投资管理学课程的并不多,投资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课程实践性很强。百色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投资管理学课程教材选自杨胜雄主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精品系列教材。课程设置有六大模块,导论(投资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现资管理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投资战略管理(投资战略分析方法、投资战略管理、投资战略决策、投资战略的实施)、证券投资管理(证券投资、证券投资风险管理)、项目投资管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管理、项目投资过程管理、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投资权益管理(投资权益的持有管理、投资权益变动管理、投资权益管理与投资绩效评估)、行为投资管理(行为投资管理模型及其投资策略、公司行为投资管理的发展)。

1百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投资管理学

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及实践教学现状百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掌握投资目标的管理技能、投资计划的管理技能、投资策略分类技能、投资策略的制定技能、投资组织的管理技能、投资方法的应用技能、投资风险的管理技能、投资绩效的衡量技能、投资绩效评价的量化指标技能、投资绩效评价的质化指标技能,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坚韧自信品质和踏实勤快作风,能从事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工作,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有谋划能力、眼有洞察技能和手有成事本领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投资管理创新创业人才。第一,课时安排不足,实践课时较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由这几部分构成:学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科特色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又包括学校规定的创新创业课程、毕业论文、课程实习、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前专业见习。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由基础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组成。根据学校模块和教育部需求,一些课程不能变动,由于学分紧张,受学分及总课时的限制,投资管理学课程总课时45个课时,其中理论课时70%,实践课时30%。课程六个章节理论知识32个课时,实践课时13个课时显得不足,实践课程的开展受学时的限制,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第二,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百色学院目前教师团队以年轻教师为主,大多数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直接进入学院工作,实践经验欠缺。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技能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少。百色学院目前发展前景壮观,但是地理环境条件不是很好,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很难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投资管理专业人才。第三,实践基地的数量少。目前学院的实践基地有田阳古鼎香集团基地、广西长江天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广西联润实业集团见习基地、百色闻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见习基地。学生去基地实践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见习,老师带队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等很多因素,一般外出实践见习三个小时很难接触到投资管理方面的专业实践,实践质量不高。

2构建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近年来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如与广西西红鑫国际云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联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学院的发展以及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院扶持教师队伍发展,分批派老师去企业实践一个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引进校外企业高级人才担任相关实践课程的讲授,丰富学生的实践课程知识。第二,打造庞大的双师型团队。为提高百色学院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推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学校加大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政策力度,学校成立了百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工程系列专题讲座培训、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开展双师型教师技能培训等。第三,创造学生校内校外实践机会。每学期末工商管理学院都会组织老师带队带领学生去企业实践见习,每学期举办财务管理十佳能手技能大赛、炒股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投资管理专业知识融入校内和校外实践。

3百色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优化

查看全文

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

【摘要】西方财务管理学并非像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完美,贫困化依然是当今财务管理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财务管理学的贫困化,既体现在其内容的严重偏离实际上,也体现在其与相关学科的严重断裂和对环境性挑战的滞后反应上。走出贫困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扩展财务管理学的内容,转换财务管理学研究的视角,并开拓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财务管理困境出

财务管理学①作为一门学科究竟产生于何时,理论界的看法不一,但多数的解释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过50多年的努力,财务管理学无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内在有机的方法体系,并成为商科学生必需的主修课程。如同WilliamL.Megginson所指出的,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经历了时间的检验,而且将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的进一步反馈,肯定还要被修正和更新,但它们绝对不会被完全否定或过时。财务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来分析并规划出具体方法,从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中译本,2002)。但是,整体来看,这个学科真的就已经成熟了吗?这个被公认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学体系真的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吗?

当人们热衷于去讨论具体的财务管理热点问题时,却忽视了一个对推进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从总体上把握财务管理学的特征并用整体主义的思路来思考和审视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时,也许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现象并重新审视和评估这个学科迄今为止的发展状况。而一旦我们沿着整体主义而不是局部很有意义的现象,那就会发现,这个学科目前仍处于贫困化的状态之中。

一、财务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及总体特征之把握

查看全文

金融体系工程同风险监管的新进展

金融系统工程就是指以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研究应用予金融相关的微观和宏观经济问题,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理论视角,研究金融系统的动态特征和风险规律、预测与防范金融风险、应用金融工程技术进行金融创新等问题.金融系统工程把金融市场看作一复杂系统,可从系统内部的结构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考察这一系统的特性,以便揭示金融市场演化的规律与金融风险形成的机理,是对系统工程的延展概念,丰富和拓展了系统工程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7年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标志着次贷危机的正式爆发.从这一次由次贷危机到信用危机,到金融危机,再到经济危机的演化过程看,全球经济、金融活动成为~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去评估经济、金融系统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预见周期性波动的路径,防范、处理危机,是全球学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自次贷危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学者对金融风险传导机理、金融风险的度量、金融市场的监管、行为金融、金融创新、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以及政府政策展开了全面,集中的研究.

为了加强国际学术界在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2003年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发起组织了“金融系统工程国际学会术研讨会’’和“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系列会议.

2008年10月18日-20日,第五届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暨第六届金融系统工程国际研讨会在重庆成功举行.在金融海啸全面蔓延全球的时刻,召开风险管理和金融系统工程的国际研讨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重庆大学主办,天津财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教授和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张维教授、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星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来自美国、日本、香港特区、台湾省及中国大陆的50余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0余家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齐聚一堂,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视角,对金融系统的动态特征和风险规律以及金融风险管理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特别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冲锋教授,以及美国毕马威财务审计公司。

SpectrunPrimeSolutions,SarclaysCapital,ZAISSolutions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有关专家都针对这次全球金融海啸从不同视角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本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成为海内外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人员深入触及中国金融创新实践脉搏、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发现前沿研究课题的重要平台.

查看全文

财务管理论文: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西方财务管理学并非像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完美,贫困化依然是当今财务管理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财务管理学的贫困化,既体现在其内容的严重偏离实际上,也体现在其与相关学科的严重断裂和对环境性挑战的滞后反应上。走出贫困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扩展财务管理学的内容,转换财务管理学研究的视角,并开拓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财务管理困境出

财务管理学①作为一门学科究竟产生于何时,理论界的看法不一,但多数的解释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过50多年的努力,财务管理学无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内在有机的方法体系,并成为商科学生必需的主修课程。如同WilliamL.Megginson所指出的,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经历了时间的检验,而且将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的进一步反馈,肯定还要被修正和更新,但它们绝对不会被完全否定或过时。财务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来分析并规划出具体方法,从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中译本,2002)。但是,整体来看,这个学科真的就已经成熟了吗?这个被公认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学体系真的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吗?

当人们热衷于去讨论具体的财务管理热点问题时,却忽视了一个对推进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从总体上把握财务管理学的特征并用整体主义的思路来思考和审视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时,也许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现象并重新审视和评估这个学科迄今为止的发展状况。而一旦我们沿着整体主义而不是局部很有意义的现象,那就会发现,这个学科目前仍处于贫困化的状态之中。

一、财务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及总体特征之把握

查看全文

财务管理学研究论文

一、财务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及总体特征之把握

财务管理学究竟是研究什么问题的?此问题的表述各异。1994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美商学院12个顶级教授之一的AswathDamodaran(2001)在其《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一书中前后一贯的表述是:公司财务的研究对象是公司所制定的具有财务意义的所有决策。这些决策可分为三大部分:与资源分配有关的决策(投资决策)、与项目筹资有关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与制定再投资或退出经营现金额度有关的决策(股利决策)。Brigham和Ehrhardt(2005)在《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提出,大部分财务管理知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一个特定公司的股票价值通过什么因素产生;(2)管理者如何选择增加公司价值的决策;(3)管理者如何保证公司在执行这些计划的时候不出现资金匮乏?Ross(2002)等人在《公司理财基础》一书中认为,财务经理必须关注三类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着眼于企业的长期投资(资本预算);第二个问题着眼于企业对支持其长期投资需要的长期筹资的获取和管理方式(资本结构);第三个问题着眼于对客户收款和向供应商付款等日常财务活动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若进一步考察这三本及其他财务管理类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就会发现西方学者对财务管理学框架的认识还是大同小异的,即:一个目标函数、四个模块的内容和一个财务管理工具箱组成。其中,一个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四个模块的内容包括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或资本结构)、股利决策和营运资本管理;财务管理工具箱里有四把工具,即会计报表与比率、现值、风险收益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②。

任何学科都是建构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Damodaran教授曾将建构财务管理学的基础性假设归纳为四组,即经理与股东目标函数一致性假设、债权人利益得到完全保护假设、市场有效性假设和社会成本为零假设。尽管Damodaran教授认为这些基本假设还远离“现实世界”并已受到来自很多方面的严厉批评,也尽管他试图想寻找一种新的目标函数和理论体系来解决“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活生生的这样或那样的财务冲突,诸如经理与股东的冲突、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公司与社会的冲突等,但迄今为止仍没有找到完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假设仍是构建现代西方财务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本前提。

进一步地考察发现,以这些基本假设为前提建构的西方财务管理学体系,其所具有和显示的一系列总体特征,也正如它赖以建构的基本假设一样的远离现实世界。这些总体特征包括:

1.以资本市场为背景展开。财务学所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几乎都以资本市场为背景展开,着眼于解决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融资及其所派生出来的股利分派问题。因此,现代财务管理学实际上是以上市公司为对象的“资本市场的财务学”。断言以资本市场为背景的财务管理学缺乏指导和应用价值显然并不合适,而断言这种财务管理学对所有企业具有普遍的使用性也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以上市公司为对象的财务管理学对非上市公司而言其适用性是很差的,而这些缺乏适用性的非上市公司通常要占到一国公司总数的90%以上。财务管理学的建构显然是关注了重点的少数。其次,以资本市场为背景展开,必然使财务管理学所关注的重点集中于资本市场中的投融资问题,而被企业所实际关注的内部财务运作和控制问题,尤其是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流程问题,就很难融入财务管理学体系,或者占有它应该占有的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学了财务管理学而仍然不会设计企业内部财务运作和控制体系的重要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