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层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5:12: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风险分层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务分层监管理念企业财务风险调控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观目前有关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公司财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而,规避和控制的手段也是全方位、多角度,成本高、耗费大,但效果不明显,且缺乏层次感,二是受传统部门财务观念影响,将财务风险控制的主体定位在财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理所当然应该对企业的所有财务风险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将财务风险作为一个由财务部门加以控制和防范的整体,往往权责不清、目的不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同管理层次所拥有的财权和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一、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与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公司财务管理是分层次展开的,管理主体及相对应的责权利是不同的。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三位教授分别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财务经理的财务观以及财务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这一理论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主体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其中,出资者财务是以股东及股东大会决议名义直接行使的对重大公司财务事项的管理,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其所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经营者财务是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行使对公司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重大事项的制定权、执行权,其管理对象是全部的法人财产,经营者既要承担对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又要承担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财务经理财务则是经营者财务的具体操作性财务,它属于较低层次的财务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公司财务风险是否具有层次性特征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能否采用分层管理的关键。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和财务分层管理理论,我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具有层次性特征的,理由如下
1财务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财务目标有着不同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具体到不同管理层次又有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出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目标不同,风险各异,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层次目标有着不同层次的风险,尽管某些风险影响因素可能影响各个层次,但每个层次对这些因素的反映以及应该发挥和所能发挥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2财权在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分配决定着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不同。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不同管理层次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职责权限不同,各个管理层次的财务权限不同,承担的职责也就不一样,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财务分层监管理念中公司财务风险调控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综观目前有关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公司财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而,规避和控制的手段也是全方位、多角度,成本高、耗费大,但效果不明显,且缺乏层次感,二是受传统部门财务观念影响,将财务风险控制的主体定位在财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理所当然应该对企业的所有财务风险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将财务风险作为一个由财务部门加以控制和防范的整体,往往权责不清、目的不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同管理层次所拥有的财权和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一、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与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公司财务管理是分层次展开的,管理主体及相对应的责权利是不同的。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三位教授分别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财务经理的财务观以及财务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这一理论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主体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其中,出资者财务是以股东及股东大会决议名义直接行使的对重大公司财务事项的管理,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其所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经营者财务是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行使对公司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重大事项的制定权、执行权,其管理对象是全部的法人财产,经营者既要承担对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又要承担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财务经理财务则是经营者财务的具体操作性财务,它属于较低层次的财务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公司财务风险是否具有层次性特征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能否采用分层管理的关键。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和财务分层管理理论,我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具有层次性特征的,理由如下
1财务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财务目标有着不同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具体到不同管理层次又有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出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目标不同,风险各异,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层次目标有着不同层次的风险,尽管某些风险影响因素可能影响各个层次,但每个层次对这些因素的反映以及应该发挥和所能发挥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现代企业两权分离分层管理财务风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两种风险的涵义和特点比较;两种风险的内容比较;两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比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静态风险、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制度性财务风险、企业经营者担负着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和债权人债权还本付息的责任、出资者财务是由提供资本者对其出资及其应用状况进行的管理、经营者财务主要关注企业具体的经营、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股票期权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同企业股价表现以及企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筹资数量上注重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要从现金流入和流出两方面着手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随着企业财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与之相对应,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通过对两种风险的特点、内容以及防范与控制措施的比较分析,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风险应进行分层管理。
[关键词]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财务监督机制
一、两种风险的涵义和特点比较
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与出资者财务目标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出资者面临的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其特征如下:
1.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财产所有权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经济权利,企业设立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和扩张。所以,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其风险程度是企业最高的风险程度,其他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都应以符合出资者财务风险限度为前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
摘要: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深,以及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探索性全面改革,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新机遇,如何实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提升企业财务抗风险能力,已成为企业管理层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企业内部优化财务管理指标分为传统和新增两大部分,构建出基于模糊分层方法的上市公司风险评估模型,为实现判断结果科学合理性,通过专家决策群模式,进行各项具体指标权重评分,并以上市公司C为研究对象,实现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估预测。最后,依据上市公司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上市公司内部优化财务管理控制策略,包括科学合理构建股权框架和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关键词:内部优化管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及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国家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增长,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化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优化办法;另一方面,2013年,我国投资类人群数量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作为投资者,更加需要依据企业财务稳健化管理和信息公布,进行自身投资策略选择。可见,上市公司内部优化的财务风险控制,已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容易受到来自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且财务管理风险始终贯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任一环节。不断优化上市公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实现企业高效率盈利,确保企业和投资者的资产成本利益,构建上市公司科学发展观下的财务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陈雪浅指出,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加大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投资和汇率等金融不稳定因素发生概率值,这种金融不稳定将会直接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巨大不利影响。王团现指出,企业有序稳定的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重要基础性保障措施,企业的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可以对于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完善指导和管理,从而实现管理和控制有机结合。上市公司内部优化管理和财务风险融合,将会构建出企业发展可持续平台和体系结构性完善,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值。袁晓波选用回归模型上市公司中的ST为研究对象,选择公司连续5年的财务数据和指标,分析结构表明公司的盈利利润额度和公司股东持股比例,直接影响上司公司的ST概率值。上述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企业财务风险和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也有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内容和问题,即在财务风险控制的预测性方面,应更加强调定性指标和非个人主观影响。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发展外部生存和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化和激烈化,企业必须要强调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值,制定更加合理的内部优化控制机制,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模糊分层方法,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以C上市公司为例,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预测和控制策略研究。
二、基于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评价
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竞争外部环境激烈程度值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现状和发展概率,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同时涉及到企业发展各个环境和步骤,两者之间产生更为紧密协同发展的关系。可见,只有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价机制,评价上市公司企业财务风险因素指标值,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风险判断,并及时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预防和控制。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指标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将会直接通过企业的财务变量进行体现,即财务风险必然引起财务指标上异动,如企业资产负责率可以表示为企业的融资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分层授权措施
摘要:在生产指标优化,经营管理规范化趋势下,电力行业构建了成熟的、稳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但随着高速电源点建设,电力市场供需逐渐失衡,经营形势越发严峻,急需依据经营管理特性,落实分层授权,以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带来良好综合效益。据此,本文以电力设计企业探究了经营管理分层授权风险防控策略。
关键词:经营管理;分层授权;风险防控
1经营管理中分层授权的现实意义
1.1业务层面。就业务模式而言,电力设计企业业务板块不断增多,直接决定了电力企业的横向分层授权趋势。企业领导时间与精力有限,无法全方位了解所有业务板块管理能力要求,落实横向分层授权,可实现专人专项,保障各项业务顺利开展。此外,授权还可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队伍。1.2管理层面。就管理层面来讲,电力企业行政色彩越来越厚重,这就需要企业不同层级人员权力分配的分层授权,促进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构建。分层授权可均衡分配权力,防止领导层专权。授权可促使员工参与决策过程,以此改变被动完成业务的工作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1]。
2经营管理中分层授权的风险
2.1法律风险。分层授权极易引发无权与越权现象。其中,无权就是在不具备权的基础上进行行为,而越权则是超越权限的行为。无权与越权不会导致无效,但会直接损害企业利益,而且在实践时,相对方会以表见为抗辩,要求承担连带责任,为企业造成严重损失,添加更多诉累。2.2管理风险。企业的授权管理中经常出现各种漏洞,即授权管理制度确实,内控制度授权要求确实,授权岗位独立性欠缺,授权办理程序缺乏规范性,授权书内容不完善,难以确定授权行为责任主体。管理漏洞则会导致法律风险,所以,分层授权法律风险与管理风险是相伴而生的[2]。
LPR对银行业挑战及对策
摘要: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LPR是当前全国经济增速放缓,顺势推出的逆周期调节工具;为银行发放贷款提供了有效的定价参考;降低了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但也直接压缩了银行的息差利润,使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本文将重点研究利率下行背景下,LPR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LPR;银行业;对策建议
一、基本概况
作为金融活动的核心媒介,银行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利率一方面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加大了风险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从5个主要经济体实施的效果来看,负利率未必能够力挽狂澜,且其政策效果仍需时间检验。在此大环境下,人民银行于8月出台的新LPR,打破了银行原有的固化利率下限,成为负利率潮流下的一道“清流”。LPR与负利率一样,均是调节经济的政策和工具;后者着眼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需求端刺激经济。而前者将着力点放在疏导堵塞点上,即打通国内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从供给端的侧结构性改革,疏通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障碍,强化与市场利率的联动。
二、银行业的挑战
我国结合自身实际,顺势推出了LPR政策;通过政策利率→LPR利率→贷款利率的传导链,使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高度联动;按月报价的频率;18家银行最优报价利率……市场利率的变化莫测,给银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打破垄断竞争局面,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前期银行业依赖制度红利,其垄断竞争并不充分;依靠利差吃红利的模式及应对风险能力均未得到实质改变与提升。LPR使得其垄断竞争局面被冲击;资产端收益被压缩,而成本端又难以在短期内转嫁,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二)重塑银行风险偏好,中小银行加快优胜劣汰。LPR为是银行给予最优质客户的报价利率;优质客户有更为主动的定价自主权;一方面,给银行的业务营销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在市场利率下行时期,中小银行为维持息差或主动权,必然会逆向选择,即提升信用风险偏好,降低信贷标准,将资金配置在风险更大、收益更高的资产上。在当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企业违约事件频发或将导致中小银行不良率上升。因此在与大行的竞争中,中小银行经营风险增加,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三)迫使银行调整业务结构,考验风险管理能力。LPR使得逐利空间锐减,迫使银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如创新新产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多样化经营;此外随着利率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存贷款两端的利率水平波动较大等,均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极大的挑战。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估及控制策略
[摘要]上市公司所采取的内部优化管理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组成部分,企业通过运用内控机制实现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完成风险控制。本文首先结合相关内控机制理论研究成果,对上市公司的内部优化管理方式进行论述,随后针对企业上市后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上市公司所采取的财务风险评估方式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上市公司的风险控制方案。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优化管理;财务风险评估;风控策略
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内部优化管理,实际上是将管理控制作为基础核心,将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构成多层次的控制方案,用以对上市公司存在的不合理投资行为进行调控。结合上市公司的管理方案和管理策略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内部优化管理实际上在于通过内控机制来实现财务信息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完整性,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往往需要以内部优化管理机制为基础。
1上市公司的内部优化管理机制
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内部优化管理,一般需要与市场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进行内部机制的调整。目前上市公司所开展的内部优化管理主要依据内控机制当中的五要素来进行优化控制策略的实施,其中环境、风险评估以及控制活动几方面的要素与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上市公司内部优化管理当中,主要需要应对的内容。其中,环境要素主要是指在优化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所形成的、有益于管理优化策略实施的客观环境。作为企业内控机制的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优化环境往往是优化策略实施的基础,通常以企业内部文化、发展规划和组织架构为基本形态。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引导之下,企业内部优化管理需要将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权责分配,从而使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与政策措施、管理机制高度整合,实现责任明确、行政执行落实彻底的企业风格。风险评估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企业内控机制当中内部管理优化所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一般由企业内部管理层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方案制定,而在实际的执行当中,则需要通过目标编制、权重划分等手段,对可能存在的预期风险及风险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衡量,其中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需要直接对应上市公司自身的承受范围,避免风险不可控。控制活动则是内部管理优化当中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执行机制。上市公司管理层应当根据风险的识别方案、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风险问题的出现提出可行的控制策略。在内控机制当中,企业所进行的控制活动需要具备计量、审核、校对等多个环节,方可形成可被贯彻执行的政策程序[1]。管理层需要结合行业特征、市场环境以及企业活动来保证控制管理活动的程序合理性。
2内部优化管理机制中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识别
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高质量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开启“十四五”阶段建设新征程,正在朝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金融发展在面临更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商业银行要在巩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基础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以高质量风险管理支持和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新形势下银行风险管理面临新挑战
(一)迈入新发展阶段,客户需求更加多样,防控复杂化风险面临新任务
新时期,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个人客户需求多样化,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速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健康金融和服务金融需求多样化,金融错配风险增加;企业客户需求多样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企业转型寻求突破,往往形成跨区域跨行业多样化经营,结构复杂、边界模糊,风险隐蔽性大;产业升级需求多样化,我国部分行业已进入夕阳阶段,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过程中,产业迁移加速吸引信贷、债券、理财、信托等社会资金聚集,风险发生机制更加复杂。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加速双循环,防控关联性风险承担新课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客户间链式、网状联结不断延伸,互相交织,关联更加紧密。加速行业循环,既有产业链、供应链纵向流动,也有行业间横向流动,点面交互动态变化,要注意防范风险跨市场共振传播;加速城乡循环,银行客户下沉,触角深入城镇乡村,如何精准定位客户与需求,如何有效获取信息,成为需要破解的难题;加速政企循环,政务互联和政企互联层层深入,银行服务呈现场景化和非接触等新模式,通过场景捕捉和管控风险,特征提取难,场景画像难,客群定位难;加速生态循环,客户围绕产业链、资金链、物流链与信息链,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群落,风险管理从客户管理向客群管理的转型难度大;加速跨境循环,全球已有171个国家与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国内有21个自贸区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境内外互融共通,要注意防范输入性风险。
电力稳定性与风险防范
一、有关《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的概述
《实施指导意见》共5章25条,包括总则;教育培训;作业安全风险管理;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电网安全风险管理;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说明了作业层、企业层、网省公司及总部层开展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内容。这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基本原则、体系内容、工作机制、重点要求等,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阐述,和实事求是的定位,对于公司各单位立足实际,正确理解和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实施指导意见》基本原则和思路可以概括为24个字6句话:“坚定方向、理清思路、分清层次、分清专业、弄懂会用、持续改进”。
二、电力市场稳定性与风险管理措施
1、首先我们要坚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们知道,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我们现阶段在公司系统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逐步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既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我们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客观要求。通过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使各级人员弄懂学会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解风险管理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流程,供电公司各项工作,我感到抓的特别紧也特别实,我们现在搞宣传培训,实际就是在做这项工作,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我们自身安全风险分析能力和安全管理控制水平。
2、理清风险管理的工作思路。在这方面,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还要贯彻“分专业、分层次、抓培训、理流程、建机制、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奠定安全风险管理的良好基础。
3、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和工作特点,不同管理层次负责控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安全风险,逐级落实安全责任。一各部门有各部门管理的安全风险,班组长有班组长管理的安全风险,员工也即直接操作者邮资机的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具体来说,在工作中要掌握好一个首要任务和一个目标,首要任务就是供电企业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风险;目标是无论供电企业也好、还是基建施工单位都要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重点防控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中断事故风险;基层班组、工区、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各类作业安全风险。
肝癌放疗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研究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较为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肝癌患者以肺转移较为多见,对于原发性肝癌已出现肺转移者,因原发性肝癌患者5年存活率较低且目前临床研究对肝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3]。随着近年来护理模式的转变,更多的学者认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降低癌症患者在放化疗中并发症发生的概率[4,5]。为此本文收集82例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0(CDK10)表达阳性的肝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CDK10表达阳性的肝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意义,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CDK10表达阳性的肝癌患者82例。入选标准:①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CDK10表达阳性的原发性肝癌者;②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者;③行立体定向精确放疗者。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患者;②卡氏评分[6]<70分者;③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以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1例患者。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5.63±9.49)岁。主要临床症状:右上腹隐痛者26例,其中14例伴有轻微乏力和纳差;腰背部酸痛不适7例,骨痛7例,无明显症状者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5.97±9.81)岁。主要临床症状:右上腹隐痛者25例,其中13例伴有轻微乏力和纳差;腰背部酸痛不适6例,骨痛7例,无明显症状者3例。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给予患者营养指导、记录患者放疗毒副反应并根据医嘱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内容[7,8]: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主要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构成,其护理核心为降低风险,定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条例、放疗基础知识培训,以指导护理人员辨别、预防放疗过程中可能将出现的风险问题,在排班过程中将护理人员科学搭班,以优势、劣势互补。②建立放化疗风险管理流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往经验,商讨肝癌放疗风险管理流程。本次流程操作:识别患者个人风险项目→评估患者个人风险程度→分析风险发生状态→实施针对性护理策略→护理效果分析。③实施分层风险管理模式。本次护理管理中才采用“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分层管理模式,责任护士负责评估患者放疗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下一步护理。④加强护理人员放疗风险环节培训。对小组内护理人员进行放疗基础知识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对放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专业处理,掌握内容包括用药指导、毒副反应护理、饮食指及心理辅导。⑤加强风险环节管理。放疗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病情状态、实验室资料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积极有效的毒副反应控制策略。1.3观察指标。①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放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如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等。②满意度评估标准:满意:满意度调查表得分≥90分;较满意:满意度调查表得分61~89分;不满意:满意度调查表得分<60分。③比较两组护理1个月后生活质量水平情况。采用生活功能指标(FLIC)[9],包括生理、家庭/社会、情感、功能状况,最高分得分分别为28分、28分、24分、28分,总分最高108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以珋x±s来描述计量资料,通过χ2检验计数数据,进行t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发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2.3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3)。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