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6:50: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遗文化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的传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先辈在日常生活中保存下来的文化财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自然的出现并不断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由于现代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影响、人口流动的变化和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的转变,越来越少的人了解和喜欢非遗文化知识,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非遗的宣传推广、传承和保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文《坡芽歌书》在中小学的传承现状,提出一些非物质文化在中小学传承发展的解决措施及方法,希望以此能让更多的人重视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中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保护与传承;坡芽歌书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非遗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步恶化,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式,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如何保护和继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呢?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传承是当下最佳的、最有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而中小学生是教育的重点,中小学校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重大责任。
一、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背景
2006年,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发现了《坡芽歌书》。坡芽村位于云南与广西交界处右江上游,这个村子居住着55户壮族人家,村中的房舍都是干栏式的建筑。在村民农凤妹的家中,存放着一块宽约一英尺,长余二尺的白土布,它绘有81个物象符号,如月亮、星星、树木、稻叶、犁、斧子、和鸟等。白土布上的每一个图案都代表着一首固定的民歌,每一个图案的功能相当于一首歌的标题,共记录有歌曲81首,均为壮族情歌。《坡芽歌书》整首歌集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年轻女人从相遇、认识、坠入爱河、一起变老的情感过程。《坡芽歌书》在村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一些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部图载歌书”。
二、非遗在中小学保护传承的传承现状
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探索
摘要:课程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教学资源建设是课堂革命的关键。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课程建设,联合行业专家、非遗传承人等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围绕“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对课程进行分库设计与分类开发,并基于各类学习者差异化要求,进行课程组织规划,实施知识点的重构,促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创新了中华茶文化非遗技艺人才和茶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传承创新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为原则,致力于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茶业人才的培养,拓展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茶业行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是重要抓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资源的重构与拓展,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平台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准确把握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的建设定位,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茶文化各项目化课程,按照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平台的系列化微课、视频、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在校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选择学习,提高茶文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基础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沿茶产业链“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器设计-茶叶包装-茶文化空间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文化传承”系统性功能;三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长嘴壶茶艺、民俗油茶、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项目,开发中英以及东盟小语种课程资源,形成茶文化国际交流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以及“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院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海外“丝路茶学院”,开展国际茶文化与茶科技研修与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动品牌,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功能。(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思路。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联合全国茶文化行业的泰斗级专家,聚集全国开设有茶类专业的院校、著名茶企业以及国家茶产业链相关非遗传承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基于茶业文化传承及创新以及沿茶茶叶类技术技艺传承要求,系统设计结构化的课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类使用者差异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科学性、有效性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丰富冗余的“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上相关的课程在“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建设内容
音乐教学在非遗文化木偶表演的实践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历史古国,在这几千年的沉淀中先人留给了我们无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的布袋木偶就是其中之一。在学前专业加入木偶表演不仅能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还能让学生掌握另外一种音乐形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音乐教学在学前专业非遗文化木偶表演课程中的应用,以期能有所贡献。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前专业;非遗文化;木偶表演
门德尔松曾经说过:“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音乐不只是听觉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也是人类传递语言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早在人类还不懂得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时,音乐就已经存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也有了不同的不同形式,但无论是何种音乐,它传递的都是人类的感情,表达着谱曲人的心境。在学前音乐中添加木偶表演课程,不仅能为音乐课程教学增添活力,让学生明白音乐可以用多种方式诠释,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漳州非遗文化木偶表演的了解,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音乐教学在学前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不成熟,教材不统一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都是活泼好动的幼儿,想要未来更好地教育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单纯学习文化知识是不够,学生还需要学习音乐、舞蹈、手工、绘画、表演等,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学前专业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丰富,音乐这门课程在学前专业存在的时间比较短,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教材。部分中职院校在选择音乐教材的时候不仅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存在逻辑错误,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知识缺乏兴趣,音乐教师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脱离,导致在音乐教学中,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日久天长,学生就会对音乐教学产生抵触心理。
非遗文化产业与就业创业教育的互动机制
【摘要】当前,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本、进课堂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育体制,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是传统文化的引导者,另一方面,高校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人才。基于此,笔者对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与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非遗文化产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互动机制
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同时,高校应加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先育人再育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川剧是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艺术的融合体,是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川渝民俗文化的艺术“内核”。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戏曲教育,不仅能够传承地域文化,还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非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构建更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机制,可以将非遗文化产业融入校园,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实行产教融合,以对外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继承和发展高校川剧的现实意义
(一)继承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开展川剧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由川剧艺术的自身特性决定的。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川剧融合了各大声腔体系(高腔、弹戏、昆腔、灯戏、胡琴等),并结合地方性语言特色,将“唱”和“舞”相结合,用身体语言讲述人物故事,逐渐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地域风格。川剧是巴蜀文明的精华,早在2006年就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步唤醒了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川剧教育也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将川剧艺术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割裂,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甘孜州非遗旅游发展策略
1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
1.1资源丰富、含金量高
截止2008年,甘孜州已成功申报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3项[1],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简称《公约》)中分类的4个类别。如果州内外学者将来突破以“山洞”算法的历算[1]考证与研究,甘孜州将填补“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类非遗空白。2005年色达藏戏团应波兰共和国扎科帕市邀请参加第37届国际山丘民俗艺术节,此次演出分别获得“演唱类金奖、演奏类银奖、表演类优秀奖、主办政府奖、记者最满意奖”5项大奖[2]。在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的项目中,仅甘孜州就占四川省通过项目的23%,居全省首位[2]。
1.2康东、康南、康北非遗各具特色
根据甘孜州的地理特点,习惯上将全州分为康东、康南、康北三路[3]。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①藏族的生活、民族崇拜、信仰等元素是甘孜州非遗文化的主要基质。表1显示,有12.81%的全州性项目分别为“格萨尔文化史诗”、“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噶玛嘎孜画派传统绘画技艺”、“川西藏族山歌”、“藏历年”,分别反映出区域民族的历史侧面[4]、宗教信仰、审美、生活习俗。②康东。有利于观赏的民俗类非遗资源独占鳌头”。③康北。有利于旅游商业化的藏族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资源呈明显优势。④康南。适宜观赏的高品位人非遗与绝美的自然景观同存。此外,甘孜州全州各地均遍布民间歌舞项目。
1.3康东旅游相对成熟地非遗密度较高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报告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国家前进的动力。为贯彻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文体广旅局依托本地特色,开展各项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深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区文体广旅局结合工作实际和青少年成长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青少年活动阵地作用,结合“我们的节日”,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体验活动和青少年免费培训活动,让青少年感受文化、热爱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2020年以来,我局共组织开展“趣味猜谜”、“我们的节日—迎春对联我书写”、“同心战疫”亲子手抄报、品味端午包粽子趣味大赛、传承扎染、团扇制作等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10余期,开展青少年书法、绘画、舞蹈等免费培训30余场次,服务人数近千人,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播。
二是创新传承模式,让青少年更有参与感。
区文体广旅局摒弃传统“讲学”模式,以体验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的课堂搬到学校、社区和舞台,通过校地合作、研学活动等形式不断激发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依托川菜川剧之父调元故里这一本地资源,打造川菜川剧之乡,建设文化基地,培育川剧小梅花;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和三国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迎春庙会、《名垂凤岭》仿古祭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销及传统民俗地摊等活动,弘扬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自觉做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2019年,区庞统祠博物馆与区图书馆、区实验小学共同举办的“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开班50周,讲解三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知识100余次,培训学生超2000余人次,极大的丰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非遗文化周期间,区文体广旅局组织学生到潺亭记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糯米咸鹅蛋制作技艺体验,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热爱。
三是关注需求与期望,服务年轻一代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走访,分析保定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在媒体设备普及、非遗数据智库、网络移动平台和大众媒体传播方面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2013年,立足全球,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实现中国同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赢。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时空淬炼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弘扬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是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的沟通桥梁,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共建“一带一路”,扩大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随着新时代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数字化技术手段推陈出新,数据库、数字博物馆、新媒体等平台的广泛使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突破。
一、文献综述
第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内容建设的研究。通过研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非遗数据库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以及分享传播方式的指导性建议。如柳霞(2008)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应包含存储、著录、数据处理整合、检索、备份等模块;裴张龙(2009)提出包含采集信息、加工、管理、、服务和分类在内的六模块。第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非遗数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如赵倩(2009)以胶州秧歌为例,通过与传统保护措施相比较,提出构建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方案;李艳丽(2014)以昆曲为例,探讨了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数据资源在非遗保护与青少年学习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的研究。主要涉及数字化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有效作用以及应用的局限性。如黄怡鹏(2008)、杨海波(2009)、常凌翀(2010)、代俊波(2013)、卢川(2014)分别对广西壮剧艺术、山东民间武术、西藏口头史诗《格萨尔》、满族民俗、荆州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数字化保护传承实践研究。综上所述,前期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与效果。然而,非遗数据库建设体系的研究相对不成熟,缺乏统一标准,现有研究大部分基于一个具体项目或技术,缺少宏观角度的整合协调分析,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共享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调研相关部门、走访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等方式,分析当前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析数字化手段在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途径。
二、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高职护理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鉴于目前高职护理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护生塑造理想人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和职业规范。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职护理;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1],其凝练出的“仁、爱、精、诚”职业精神,为大中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在高职护理院校第二课堂不仅是专业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绝好路径。高职护理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形的内容和理念与无形的感染和熏陶结合起来,有利于塑造护生的理想人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其良好的道德修养。
1高职护理院校第二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1.1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不科学。高职护理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围绕社会需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往往片面追求高护考通过率或就业率,过多重视学生工作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育,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2]。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往往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实现,课程设置往往是教师自定教学目标,自发备课、上课,课程内容的选取也多是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简单讲解或读几本传统经典著作,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1.2传统文化授课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了对高学历人才、专家的引进力度,但引进对象往往偏向于专业课教学人员,对于拥有深厚传统文化知识的高学历人才引进较少,为学生配备专门导师的比例更少。现阶段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主要是辅导员和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的教师,缺少高层次的传统文化传承人,传统文化授课师资力量严重不足。1.3传统文化课堂备课不充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更倾向于教师的专业课教学情况和科研工作成绩,对传统文化授课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大,其结果是高职教师平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课的教学和科研,除非学校硬性要求,很少有人主动去指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第二化课堂活动,而承担第二课堂主要指导工作的专职思政工作人员又因工作繁杂而无暇顾及[3],对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堂活动细节的设计和内容选择、指导存在不足,课程整体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获得更深层次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1.4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学习主要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自发选择。第二课堂的开设一般不组织相应的学业考试,也很少进行书面作业等布置硬性要求,缺少必要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少学生便将第二课堂作为日常放松的时间,往往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学习的主动性、认真程度不高。同时由于学校缺乏专项资金、活动场地有限等因素,在传统文化课堂中多是进行理念式的宣讲,让学生深入体验的实践课少之又少,很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多层次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在大力倡导回归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大环境下,高校理应优化改进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实施中有机渗透文化教育、情感教育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基于此,文章简要论述非遗传承对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新要求,重点结合对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从翻转课堂、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驱动式教学四大方面探究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音乐教学模式
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弘扬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其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形成兼具文化内涵与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从音乐教学模式构建及课堂实施的实际成效来看,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解传授、轻学生内心体验,重教师解读分析、轻学生个性化见解的问题,导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文化意蕴一知半解,难以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对其音乐素养提升、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价值。为改善此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需进一步深入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及技术优化改进音乐教学模式,将音乐课堂塑造为文化交流阵地、文化创新园地,以此在提升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激发其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性。
一、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新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具备文化遗产属性的各类文化形式,还涉及文化所依托的民俗生活、实物、自然环境等,是一个动态且与时俱进的文化生态概念。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为显著的便是将学生视作音乐学习活动的主体,致力于激发潜藏在学生内心的对传统文化的本真追求,以多样化、丰富性的教学活动为非遗的融入提供契机,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文化浸润,进而彰显高校音乐的育人价值。
二、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多层次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要:民族音乐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传播,该音乐形式是由劳动人民自己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民族音乐源自于民间,在民族土壤中生根,积累和传承了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化。针对群众文化建设来说,民族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带来长久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以体现:首先,娱乐方式与群众生活相贴近,在日常生活中群众对民族音乐的普及和创新,能够引导群众文化的发展;其次,在民族音乐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下,群众具备了更强的民族意识,从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角度来说,极大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使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中的建设得到了推进。
关键词:民族音乐;群众文化;建设意义
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的培育,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根据艺术性以及道德文化修养,从整体上做好对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同时,需要以此为目标做好对群众文化的建设。自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建设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加大了对精神生活的进一步需求,通过对群众文化和音乐文化的推动及发展,能够使广大群众获得更好的文化生活。群众精神生活的满足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能够从生活质量和艺术修养方面,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提升,能够作为重要力量,推动全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群众文化建设通过民族音乐能够得到凸显,能够实现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引导和促进。
一、民族音乐的发展与群众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民族音乐作为历史积淀,使社会思想和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对我国的优秀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最后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生活,能够作为一种坚实的基础,使精神文明在我国的建设中得到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音乐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民族音乐形成于商周时期,到现在为止,从创新和发展的角度来说,群众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影响,两者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古至今,音乐文化与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世俗性以及社会性的角度来说,民族音乐也最具特点。民族音乐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长期以来有着多样化的发展局面,从种类、内容、形式等方面,促进了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实现了对明显特征的具备。群众文化在我国民间的流传很广,并且该文化形式得到了最大化的普及,能够作为广大劳动群众的真实写照,有着更接地气的乡土气息。所以,从民族音乐和群众文化的角度来说,对两者的发展和建设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民族将群众音乐文化作为民间的重要内容,其将群众文化作为创作和发展的源泉。以群众文化的兴起为基础,对民族音乐进行创新和发展,能够实现彼此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二、民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实现对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理论范文
- 下一篇:艺术文化经营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