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工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15:59: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遗传承工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寻找手艺创作研究
摘要:在纪录片《寻找手艺》中,导演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讲述非遗故事,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呈现非遗魅力,弘扬非遗精神,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些纪录片不仅全面挖掘和呈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和生态环境,调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意识,使非遗保护转变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而且通过影像的忠实记录和广泛传播,赋予非遗更为持久和鲜活的生命力,多维度演绎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蕴、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寻找手艺》;创作要义
近年来,《留住手艺》《手工云南》《我在故宫修文物》《薪火相传》等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呈现井喷之势,合力记录与传播我国丰富多样且工艺独特的非遗文化,受到了观众的热爱与追捧,但却日益陷入叙事模式单一化、故事内容同质化的窠臼中。因此,本文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对象,具体剖析其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以讲述非遗故事,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以呈现非遗魅力,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以弘扬非遗精神等方面的创作要义,以期为当下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讲述非遗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传统中,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推崇以旁白来统摄叙事,展露上帝视角,诗意化地关注现实问题。直接,电影主张以观察为主,保持旁观者地位,让生活自然流淌于影像的呈现中。真实,电影强调以访谈为主,融入主观色彩,在创作者与访谈者的对话过程中生发出复杂多义的诠释意涵。自我反射式的纪录片将旁白、观察与访谈等语汇手法全部囊括其中,甚至将创作者同时作为观察对象,以多重呈现的方式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尽力祛魅被遮蔽的真相,追求逼近人物灵魂深处的本质真实。在《寻找手艺》中,导演以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生动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还将追踪记录与回访相结合,真实还原非遗的传承困境。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赋予影片更为多元的文化想象和阐释意义。
(一)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
高校美术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高校美术教育应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高校美术教育应从艺术传承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构造非物质文化艺术性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邀入高校美术教育课堂,注重言传身教;从艺术创新的角度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打造全新的文化遗产发展体系。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传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我国人们的精神支柱。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文化或多或少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袭,因此在此背景下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美术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创新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并且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各种观念表达、技能知识、实物工具、手工艺术等,其中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风俗活动、传统的手工工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风俗节日庆贺以及民间传统实践和知识,还主要包括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传承性和活性态的特点,是活性文化表现的一种基因,具备着对古老生命的记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主要依靠口头传授,很少有非物质型的文化遗产是由书籍保留下来的,传承者需要用心领悟,然后一代接着一代认真的继承下去,具有可发展、可继承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承者将文化中的主要内涵传播给人们,同时在传承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活性态化石。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美术教育之间存在的渊源
阳江漆艺非遗美育传播
摘要:阳江漆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技艺、经验与精神,其活态传承就是在集体记忆、情感需要和文化认同层面的传承。数字时代,有关人员应从美育角度出发,有效利用地方非遗民间美术资源实施美育教学与传播,培养大众认知。无论是阳江漆艺与中小学美术课堂的结合,还是阳江漆艺的融媒体传播,抑或是阳江漆艺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皆是数字时代美育视域下值得考虑和实施的非遗传承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阳江漆艺非遗文化美育传播价值
路径明清时期,中国漆器品种众多,地域特色日益明显,其中以漆皮箱和漆皮枕著称的阳江漆器成为当时地方漆器的代表之一,“老义和”“广泰成”等漆器店铺生产的漆器畅销海内外。20世纪30年代,阳江漆艺一度萧条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漆器厂与广东省内外的漆画名家保持高水准的交流,使阳江漆艺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20世纪90代末,由于生产方式的革新,在物美价廉的工业制品冲击下,阳江漆艺产品设计的创新应变能力滞后,加上阳江漆器厂转制等诸多原因,阳江漆艺再次走向衰落[1]。21世纪初,阳江漆艺在相关人士的推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2011年,阳江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拓展名录,阳江漆艺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提升了行业的认知度[2]。阳江漆艺非遗传人、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漆艺家纷纷开设个人的漆艺工作室。2014年,阳江漆艺院建成,成为广东省漆艺创作研发基地。笔者在阳江当地走访调研时发现,普通市民对阳江漆艺知之较少,阳江漆艺传承后继乏人,漆器制品产销两滞。
一、阳江漆艺非遗文化存续的困境
1.阳江漆艺非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与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阳江漆艺的构成人员总体可以分为四类:继承阳江漆艺的非遗传承人;曾在国营漆器厂从业的工人师傅;传承人、工人师傅所带的学生或学徒;高等院校或中职学校毕业的漆艺创作者。阳江漆艺仍属于小圈子范围内的活动,并不为大众所熟知。非遗传承人和曾在国营漆器厂从业的工人师傅人数不多,但不论是制作漆艺产品还是制作漆板、漆坯,他们的技术都过硬。由于他们常年在行业中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口碑,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因此收入稳定。但是,他们年龄往往很大,后代大部分没有从事技艺传承。传承人、工人师傅所带的学生、学徒以及高等院校或中职学校毕业的漆艺创作者以年轻人居多。其中,有的是因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暂时入行当学徒,短期内往往会选择另谋出路,有的急于求成,学了一些粗浅的技艺就自立门户,真正喜欢漆艺又能沉下心坚持学习的只是少数。这造成阳江漆艺在艺术审美和技术表现两方面都存在不足,产品失去了应有的竞争力,再加上产销渠道不完善,盈利微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阳江漆艺的传承[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理念
近年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我国国情和非遗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基本方针、原则、理念,并指导了我国非遗保护政策法规、名录体系、传统工艺振兴、抢救性记录、传承人群研培等工作实践。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处理好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切忌损毁非遗核心价值和表现形式,滥用开发非遗,切忌非遗产业化。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基本理念:一是非遗传承要有整体文化观。非遗是我们身处其中,并以自己的日常生活来体验、实践和传承发展的文化传统;是由主体、载体和实践构成的文化现象整体,单个的工具、产品乃至技艺,可能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要素,但还不是非遗的整体。在这样的非遗观下,保护非遗的工作,实际是保护人们运用相应载体开展相应实践的文化氛围。二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息息相关,失去了特定的环境,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只有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才能确保非遗的生命力,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因此,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成为人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三是非遗是实践的。实践是非遗延续的核心,是非遗活力的基本体现。四是非遗是不断发展的。传统与再创造的密切互动,融铸了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正因为有继承,有发展,有创造。五是非遗保护要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这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原则。
二、可行性工作和影响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近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相续制定印发了《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非遗指导性文件。二是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国第一家成立的专门的省级非遗保护机构。各市县也在群艺馆、文化馆设立了相应的工作部门。三是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及传承人制度已经建立。为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管理,我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了代表性传承人年度审核的“动态管理”制度,有的被取消资格,有的警告。四是财政性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二)加强宣传展示,促进传承传播。一是展示传播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形式多样,亮点频现。打造了一批非遗品牌活动,如已连续举办了11届的“江西民俗文化节”,以丰富的板块呈现、精彩的项目展示、独特的互动体验而广受群众欢迎,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非遗保护门户网站——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档案资料数据库,创办了非遗微信公众平台。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提高了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二是“非遗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面向青少年的非遗普及教育深入开展,采取日常教学、基地建设和展览、展示活动相结合等多种举措和形式,越来越多的优秀非遗项目进入校园、课堂。先后组织举办了一系列规模较大、覆盖面广、层次较高的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等,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三是挖掘整理成果成系统出版。近年来,组织全省开展非遗项目抢救性记录整理。四是构建新型非遗传承传播体系。推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委托部分大学和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了多期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工艺、传统戏剧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的研修培训。(三)遵循非遗特点,开展多样性保护。随着工作不断深入,非遗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保护传承方式多措并举。一是“抢救性”保护,开展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我省共有3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列入抢救性记录建设任务,由省非遗保护中心建设实施。二是“生产性”保护,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命名了多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三是“整体性”保护,开展了省级文化生态示范区、传统节日示范地创建活动,公布了数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统节日示范地。四是“数字化”保护,建立了第一家省级非遗档案资料数据库,开展了非遗数字化保护,已存储了10T非遗资料。此外,还开展了近百年省级非遗传播基地、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等创建活动,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体系化发展。鼓励和引导一些高校、企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播和保护,我省非遗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正在渐入佳境。(四)注重合理利用,惠及人民群众。坚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创作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培育了一批非遗品牌企业。发挥非遗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政策扶持、宣传推广等方面予以倾斜,部分非遗项目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产业。二是坚持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各种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节庆旅游等等广受游客欢迎。三是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开展非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全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让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相得益彰。四是坚持非遗+互联网,培育引导非遗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工艺品的电商平台建设。(五)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发展。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规划性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及“非遗+扶贫”等重点工作。以全国“非遗+扶贫”试点丰宁满族自治县为重点,推动全省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发展。二是积极推进长江流域非遗保护。以非遗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为冬奥会增添人文内涵。
三、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全面高效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规,以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关讲话为指导,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保护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主导,增强责任使命感,依法推动并监督落实各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非遗保护的法制化。非遗保护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应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发改、财政、住建、教育、民宗、旅游、文物等多部门统一协调联动的长效保护工作机制,为非遗保护营造有利外部环境,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依法开展非遗名录体系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建设,并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制度化;遵循非遗自身发展规律,谋定而后动,重视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更应重视保护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推动非遗保护的科学化;实行动态保护制度,加强对非遗项目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动态管理,不断了解非遗发展的新动向新需求,协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健康化。(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为非遗保护提供物质保障。进一步加大非遗立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推动落实《非遗条例》第五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定,争取省财政大幅度提高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加强对非遗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强非遗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发改、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对非遗展示、展览、传习等设施建设进行调查、规范编制和实施。鼓励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场所以及民间博物馆、传习所等,开展非遗传习展示活动,努力突破非遗传承场地有限的瓶颈。(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非遗人才支撑。采取有计划的教育培训、理论研究评奖等多种途径,促进非遗从业人员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非遗保护专门人才。实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并扩大到更多门类,最终形成覆盖非遗各门类的研培工作体系。(四)进一步转变思路,促进非遗创新性发展。一是积极拓展非遗保护传承思路,力争使我省非遗保护进入一个与时代接轨的新阶段。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将通过各种宣传展示、培训交流等途径帮助传承人群转变思路,深化对自身所传承发展的非遗项目的认识,提高再创造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力争落实到实处。与教育部门合作,编写非遗教材,在高校设立非遗专业,并给予一定的招生计划,或开设选修课,设立学分制,把非遗传播教育活动更好的纳入教学工作范围;三是宣传展示力争开启新的窗口。充分利用江西省民俗文化节、“我们的节日”等已经成熟的全省性大型非遗宣传展示品牌,在场地、规模、范围、方式等方面争取突破原有模式,将保护成果更大范围惠及人民群众,使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成为培育社会思想道德的重要平台。
民间艺术课程体系分析
关键词:非遗;民间艺术;传承;课程体系
一、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概述
2009年国际文化财产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IC-CROM)提出“活态遗产保护方法”(LivingHeritageApproach,简称LHA),突出核心社区对于遗产价值认识与阐释的重要性,成为一支推动遗产文化价值延续的遗产保护理论流派,并初步建立起方法论的框架[1]。文化活态、活态保护、活态传承也是世界各国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中的核心理念。活态概念的提出和早期研究,源于19世纪下半叶,以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法国社会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干、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格雷布内尔等为代表。活态保护作为一种保护理念,不是简单等同于动态记录,而是保护文化的生命力,保护文化的现实性和成长性[2]。活态保护内涵包含了由传承持有人到传承环境再到传承流变的逐层递进关系。首先体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持有人(非遗传承人)记忆和技艺上;其次是文化遗产存在必然依赖一定的生活、文化、空间环境,即文化生态场,活态保护同样体现在对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场的整体性保护上;最后,活态保护更体现在传承过程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上。
二、民间艺术传承现状与问题
民间艺术传承主要以亲缘传承、业缘传承、地缘传承三种方式进行。第一,亲缘传承。民间艺术在工艺制作上具有纵向性、延续性、系统性特点,不像现代工业分工合作的单一性。民间工艺的传承多以家庭传承或师徒传承的形式存在,但亲缘传承由于学习环境差,现代年轻人愿意去学的不多[3]。同时这种纵向传承方式缺乏创新,容易与市场相脱离,导致作品缺乏市场性,造成工艺的失传。第二,业缘传承。民间艺术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在技艺的比较、提升、传承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业缘传承也存在一些问题: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缺乏约束,较为松散,并且缺少未来规划和可靠资金保障。而且就工艺技巧而言,竞争性、排他性大于融合性和传承性。第三,地缘传承。充分利用物质文化遗存的地缘空间,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环境。一些文化遗存区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和配置作用,赋予民间手工艺经济地位和前景,既让遗产持有者得到经济收益,又让民间艺术得到普及,从而手工艺得以传承。地缘传承由于适度经济原则的把握不准确,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容易一味迎合市场。
三、非遗活态传承机制下高校民间艺术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研究
摘要:为了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艺术系将非遗项目化教学嵌入传统专业教学中。文章主要研究曹州堆绣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对曹州堆绣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服装系听障学生的特点,将曹州堆绣艺术体系与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相融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和教学评价研究。
关键词: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特殊教育;服装专业
近年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技艺和非遗文化方面的研究,多次组织师生考察和调研旗袍、泥塑、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刺绣、扎染等相关非遗课程,逐步形成了“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2]。研究曹州堆绣项目化教学,前期已经对曹州堆绣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对师资培训、设备完善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具备了研究的基础条件。
1应用目的
研究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以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曹州堆绣的艺术特色,将曹州堆绣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将当地非遗技能传承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非遗项目化教学,要符合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就业特点,通过非遗项目化教学,培养“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选择面[3-4]。研究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在非遗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成果转化,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旅游贡献力量。
2应用方法
贺兰砚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发展
摘要:生产性保护作为贺兰砚主要保护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在贺兰砚生产过程中,以保持其核心技艺、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贺兰砚,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制作技艺。随着中国非遗保护的发展,宁夏贺兰砚在发展过程中,有辉煌也有瓶颈。重生产轻保护、盗采贺兰石、技艺人员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政府政策倾向性不突出等问题制约其发展。必须从实践出发,以需求促发展,充分利用政府相关职能、数字媒体等手段,保障贺兰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贺兰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作为一种制度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1],是中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得以保护的有效路径。贺兰砚作为宁夏传统工艺品,始于唐代,因取材于宁夏“五宝”之首贺兰石,故称贺兰砚。2011年,贺兰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第三批),2017年银川市西夏区被评为“中国贺兰砚之乡”。贺兰砚作为传统工艺类遗产,保护与开发既要凸显其地域性,又要在实践中得到具体保护,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互动。
1贺兰砚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银川市旅游业的发展,贺兰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名录的6种名砚之一,影响并带动社会各界的投资加盟。贺兰砚手工艺雕刻制品因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涌现出了《九龙套砚》《牡丹亭》《荷塘青翠》《西夏图腾奶壶砚》《枸杞》《西夏古风》等一批佳作。目前银川市贺兰砚生产企业70余家,仅西夏区近40家,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47名。贺兰砚技艺带动创业就业近千人,主要分布在西夏古城、贺兰山农牧场、军马场,贺兰砚产品总量达到4500方(包括大小印章、首饰挂件、摆件等产品),年销售总额达到5600万元左右,详见表1。
2贺兰砚生产性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走访,分析保定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在媒体设备普及、非遗数据智库、网络移动平台和大众媒体传播方面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2013年,立足全球,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实现中国同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赢。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时空淬炼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弘扬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是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的沟通桥梁,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共建“一带一路”,扩大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随着新时代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数字化技术手段推陈出新,数据库、数字博物馆、新媒体等平台的广泛使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突破。
一、文献综述
第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内容建设的研究。通过研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非遗数据库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以及分享传播方式的指导性建议。如柳霞(2008)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应包含存储、著录、数据处理整合、检索、备份等模块;裴张龙(2009)提出包含采集信息、加工、管理、、服务和分类在内的六模块。第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非遗数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如赵倩(2009)以胶州秧歌为例,通过与传统保护措施相比较,提出构建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方案;李艳丽(2014)以昆曲为例,探讨了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数据资源在非遗保护与青少年学习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的研究。主要涉及数字化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有效作用以及应用的局限性。如黄怡鹏(2008)、杨海波(2009)、常凌翀(2010)、代俊波(2013)、卢川(2014)分别对广西壮剧艺术、山东民间武术、西藏口头史诗《格萨尔》、满族民俗、荆州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数字化保护传承实践研究。综上所述,前期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与效果。然而,非遗数据库建设体系的研究相对不成熟,缺乏统一标准,现有研究大部分基于一个具体项目或技术,缺少宏观角度的整合协调分析,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共享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调研相关部门、走访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等方式,分析当前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析数字化手段在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途径。
二、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甘孜州非遗旅游发展策略
1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
1.1资源丰富、含金量高
截止2008年,甘孜州已成功申报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3项[1],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简称《公约》)中分类的4个类别。如果州内外学者将来突破以“山洞”算法的历算[1]考证与研究,甘孜州将填补“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类非遗空白。2005年色达藏戏团应波兰共和国扎科帕市邀请参加第37届国际山丘民俗艺术节,此次演出分别获得“演唱类金奖、演奏类银奖、表演类优秀奖、主办政府奖、记者最满意奖”5项大奖[2]。在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的项目中,仅甘孜州就占四川省通过项目的23%,居全省首位[2]。
1.2康东、康南、康北非遗各具特色
根据甘孜州的地理特点,习惯上将全州分为康东、康南、康北三路[3]。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①藏族的生活、民族崇拜、信仰等元素是甘孜州非遗文化的主要基质。表1显示,有12.81%的全州性项目分别为“格萨尔文化史诗”、“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噶玛嘎孜画派传统绘画技艺”、“川西藏族山歌”、“藏历年”,分别反映出区域民族的历史侧面[4]、宗教信仰、审美、生活习俗。②康东。有利于观赏的民俗类非遗资源独占鳌头”。③康北。有利于旅游商业化的藏族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资源呈明显优势。④康南。适宜观赏的高品位人非遗与绝美的自然景观同存。此外,甘孜州全州各地均遍布民间歌舞项目。
1.3康东旅游相对成熟地非遗密度较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村寨旅游发展路径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从最开始独立的产业逐渐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发展,无论是对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还是对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都极具意义。从产业融合和传播学的视角出发,以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研究案例地,探讨现阶段非遗传播与民族村寨旅游融合发展的问题,对此提出非遗+苗寨VR体验馆、非遗+苗寨演艺竞赛、非遗+苗寨主题学习馆、非遗+苗寨住宿群体、非遗+苗寨餐饮群体、非遗+苗寨文创店六种融合路径,旨在让苗族非遗文化能同苗寨旅游的发展一起大放异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民族村寨旅游;西江千户苗寨
近些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日益兴起,旅游业已从最开始的独立产业逐渐与文化产业相融合。2016年国务院的《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文化方面,规划要求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打造传统节庆旅游品牌。推动“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镇。可见,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在西江千户苗寨中,旅游发展的速度与苗寨内非遗对外传播的广度、深度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从产业融合和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民族村寨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出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传播属性
201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随着文化传播学近年来的兴起说明文化是具有传播属性的,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因此它也是具有传播属性的。早在2013年何湘华学者就在自己的书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本身就包含了传播的要求,传播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的必然要求。
2西江千户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