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15:55: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遗传承创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非遗传承与发展观念探讨
“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国家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在新经济、新消费、新常态的发展态势下,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而与之相应的传承与发展观念在很多方面却还显得较为滞后。因此,探讨新时期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观念,进一步厘清其发展思路,意义重大。
1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观念与实践探索的流变
非遗根植于民间、传承于当代,具有活态流变性特征,是最为鲜活与生动的民族文化精华。非遗理念及其实践演进的重要线索是发现非遗的重要价值并促进其活态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关键是要使其在当前社会空间中继续繁衍,发挥思想、文化、经济的多元作用,而不能仅仅将其作为文化标本、档案与历史记忆[1]。事实上,非遗及其保护发展的认知与实践历程并不长,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文化趋同化与异质化使得人们将目光投向保护文化多样性这一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潮开始蔓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保护的大力倡导与积极推动下,中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由此开启了一系列积极的非遗探索与实践,并在政府机构改革、法规健全、政策完善、理念深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道路,陆续形成并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本真性保护、活态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及立法保护等一系列保护概念与方法。如今,在消费拉动与新技术推动的共同作用下,非遗领域的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显现,非遗的深层价值在新业态的涌现下被更充分地发掘与呈现出来,这些凝结在非遗文化与技艺中的价值内涵、审美哲学等内容,正是有效满足大众精神消费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这一背景下,非遗的传承发展决不能被困于狭小封闭的循环中,而要树立“非遗的抢救保护是重点,但非遗的资源化及其管理是核心”的新发展理念[2]。从把非遗作为一个狭窄的历史遗存的抢救保护、历史文化现象的挖掘整理,到把非遗作为历史文化信息与传统的保护与活态化传承,再到把非遗作为一种资源状态进行保护与发展这样一个开放的、宽视域的非遗观念的形成,不仅是其保护发展不断深入的结果,更是其保护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非遗量大、点多、分散及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态发展状态的生存需求与价值呈现[3]。
2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非遗资源管理问题。非遗资源管理问题是提升中国非遗保护与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非遗保护与发展既要立足于我国非遗发展的现实基础,又要服从与服务于世界文化艺术发展格局和世界产业发展格局。非遗资源管理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非遗理论及其前沿实践的研究与总结能力,实施总体规划布局与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尤其要关注非遗资源重点环节的管理问题;二是在管理体制及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提升,如建构完善非遗管理的支撑体系与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监管,从法律制约、政策引导等方面完善监管,推动非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2.2非遗推广与传播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非遗的推广与传播决定着非遗发展的未来。目前中国非遗在推广与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也较为严重,最为突出的就是其推广与传播的能力不强,亟待提升。从根本上看,一是非遗传播推广的能力建设问题,其中首推非遗资源的活化能力问题,如传承人的培育与管理、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与技艺的资源化、系统化,非遗资源的转化尤其是其数字化转化,非遗推广与传播平台建设,推广路径及方法建设等。其次是非遗体制与政策的支撑问题。一直以来,在强势当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非遗的推广与传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对其发展不仅需要在战略地位上进一步确立,还要在相应的体制与政策支撑方面予以增强。二是非遗融合发展问题。一方面,在非遗资源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要积极吸收不同元素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对非遗资源及其要素开展跨界融合。当前在非遗实践领域中开展的非遗要素与当代设计融合,以及非遗与相关市场及产业业态融合等就是重要的非遗推广与传播路径。融合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非遗的发展创新,加速非遗新业态的产生,而这些创新的方向与全新的业态正是探索中国非遗推广与传播的重要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非遗的推广与传播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立体状态,按相应模式与历史可将其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推广与传播;二是基于非遗资源数字化的媒介融合环境框架下的推广与传播;三是以深度体验为核心的体验传播,这三个基本阶段相互交叉、共融发展,在当前阶段,其相互交叉存在的属性尤为显著[4]。2.3全球化进程中的非遗安全问题。全球化进程的内在逻辑在于,政治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而经济与政治全球化共同推动文化全球化。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影响共存的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土壤正遭受到急剧破坏。在这一背景下,非遗价值及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再认识、再发现,非遗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关于非遗安全问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非遗传承发展的独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二是非遗的抢救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发展关系问题;三是非遗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出新”与“变异”之间的界限关系问题;四是非遗活态化生产保护与非遗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五是非遗的民族性与非遗是人类文明的关系问题;六是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拓展推广利用的关系问题;七是非遗发展的大众化与法制化关系问题等[5]。
3中国非遗发展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研究
摘要:为了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艺术系将非遗项目化教学嵌入传统专业教学中。文章主要研究曹州堆绣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对曹州堆绣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服装系听障学生的特点,将曹州堆绣艺术体系与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相融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和教学评价研究。
关键词: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特殊教育;服装专业
近年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技艺和非遗文化方面的研究,多次组织师生考察和调研旗袍、泥塑、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刺绣、扎染等相关非遗课程,逐步形成了“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2]。研究曹州堆绣项目化教学,前期已经对曹州堆绣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对师资培训、设备完善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具备了研究的基础条件。
1应用目的
研究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以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曹州堆绣的艺术特色,将曹州堆绣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将当地非遗技能传承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非遗项目化教学,要符合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就业特点,通过非遗项目化教学,培养“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选择面[3-4]。研究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在非遗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成果转化,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旅游贡献力量。
2应用方法
高校美术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高校美术教育应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高校美术教育应从艺术传承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构造非物质文化艺术性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邀入高校美术教育课堂,注重言传身教;从艺术创新的角度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打造全新的文化遗产发展体系。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传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我国人们的精神支柱。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文化或多或少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袭,因此在此背景下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美术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创新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并且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各种观念表达、技能知识、实物工具、手工艺术等,其中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风俗活动、传统的手工工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风俗节日庆贺以及民间传统实践和知识,还主要包括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传承性和活性态的特点,是活性文化表现的一种基因,具备着对古老生命的记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主要依靠口头传授,很少有非物质型的文化遗产是由书籍保留下来的,传承者需要用心领悟,然后一代接着一代认真的继承下去,具有可发展、可继承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承者将文化中的主要内涵传播给人们,同时在传承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活性态化石。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美术教育之间存在的渊源
舞狮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新化舞狮是贵州省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村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民俗传统活动,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剖析体育非遗新化舞狮在传承角度下的体育文化价值,找出新化舞狮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存在“舞狮”文化保护意识认知不强、舞狮传承人断层缺失、缺乏政策扶持,原生态传承缺乏创新、新化舞狮产业文化开发单一等问题。传承发展路径: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政府和群众对其的重视,注重传承人的栽培,加强非遗保护政策,结合体育业和旅游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加融资渠道,促进新化舞狮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相关的界定概念
1.1舞狮“龙狮运动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衍生出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重大意义”。[4]舞狮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舞狮有南狮北狮两种,南狮也被称为是醒狮。舞狮是狮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它是狮子的形态与舞蹈相结合的产物。人们认为舞狮是驱邪避灾的吉祥瑞物,每逢重要节日都有舞狮表演助兴。“舞狮运动是集武术、音乐、舞蹈、表演、竞技于综合一体的多元社会文化现象,舞狮是一项综合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项民族风俗”。[5]
1.2新化舞狮新化舞狮起源于明清之际,发展高潮是在民国,且新化舞狮系北派舞狮系列,以表演威武雄壮的“武狮”为主,[6]是新化传承久远的民间文化活动,至今已传承六百余年。2007年新化乡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了“舞狮文化艺术之乡”的著称,同年也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形象逼真,动作矫健活泼,擅于表演高难度动作。能强身健体又能娱情怡志而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因其浓厚的汉文化色彩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原属于移植的民间文化,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已经与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民俗民风融汇在一起,形成独树一帜的锦屏特色体育文化。
2新化舞狮的概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的新化舞狮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政府对民传体育的扶持力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增大,并且建立专门体育工作机构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来促进新化舞狮运动的展开。新化舞狮逐渐成为当地政府的品牌特色,舞龙舞狮活动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以一定的流程展现的,它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有仪式感,可传承文化的活动。通过实地调查和与传承人交谈得知,新化在早年活动的舞狮道具靠自己用麻袋和布料做成狮子的毛发,在长布条里塞谷子或是锯木灰做成狮子的脊背,是新化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因其形象性逼真、动作矫健活泼。狮头圆又大且不失灵活,前额突起和黑亮有神的眼睛,凸起的鼻子,操纵自由的大嘴,威武灵动的双耳是新化舞狮的典型造型。头顶上的彩球是由彩绸扎成的憨态可掬的模样,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2007年新化乡被授予了“舞狮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同年也被贵州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寻找手艺创作研究
摘要:在纪录片《寻找手艺》中,导演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讲述非遗故事,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呈现非遗魅力,弘扬非遗精神,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些纪录片不仅全面挖掘和呈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和生态环境,调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意识,使非遗保护转变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而且通过影像的忠实记录和广泛传播,赋予非遗更为持久和鲜活的生命力,多维度演绎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蕴、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寻找手艺》;创作要义
近年来,《留住手艺》《手工云南》《我在故宫修文物》《薪火相传》等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呈现井喷之势,合力记录与传播我国丰富多样且工艺独特的非遗文化,受到了观众的热爱与追捧,但却日益陷入叙事模式单一化、故事内容同质化的窠臼中。因此,本文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对象,具体剖析其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以讲述非遗故事,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以呈现非遗魅力,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以弘扬非遗精神等方面的创作要义,以期为当下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讲述非遗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传统中,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推崇以旁白来统摄叙事,展露上帝视角,诗意化地关注现实问题。直接,电影主张以观察为主,保持旁观者地位,让生活自然流淌于影像的呈现中。真实,电影强调以访谈为主,融入主观色彩,在创作者与访谈者的对话过程中生发出复杂多义的诠释意涵。自我反射式的纪录片将旁白、观察与访谈等语汇手法全部囊括其中,甚至将创作者同时作为观察对象,以多重呈现的方式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尽力祛魅被遮蔽的真相,追求逼近人物灵魂深处的本质真实。在《寻找手艺》中,导演以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生动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还将追踪记录与回访相结合,真实还原非遗的传承困境。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赋予影片更为多元的文化想象和阐释意义。
(一)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
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探讨
摘要:非遗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中开发保护非遗、发展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非遗生产性保护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产品,推动非遗产业化,使非遗在生产中得到保护。宁波提出非遗“三位一体”传承模式:做到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三联合;创建非遗展示馆,做到政府、企业、个人三联建;加强生产性保护,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三联动。这种模式非常有利于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和生产性保护,对非遗传承创新具有探索性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非遗产业化;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机遇,推动我国农村非遗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更是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而非遗产业化正是新农村建设中开发保护非遗,发展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非遗产业化是指由政府主导、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引向市场参与竞争,借助市场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非遗生产性保护是通过“产业化”经营而达到“非遗”核心技艺和核心意蕴的保护。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非遗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产业化的前提,非遗产业化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升华。在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对非遗生产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遗产业化为非遗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农村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理念
近年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我国国情和非遗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基本方针、原则、理念,并指导了我国非遗保护政策法规、名录体系、传统工艺振兴、抢救性记录、传承人群研培等工作实践。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处理好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切忌损毁非遗核心价值和表现形式,滥用开发非遗,切忌非遗产业化。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基本理念:一是非遗传承要有整体文化观。非遗是我们身处其中,并以自己的日常生活来体验、实践和传承发展的文化传统;是由主体、载体和实践构成的文化现象整体,单个的工具、产品乃至技艺,可能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要素,但还不是非遗的整体。在这样的非遗观下,保护非遗的工作,实际是保护人们运用相应载体开展相应实践的文化氛围。二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息息相关,失去了特定的环境,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只有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才能确保非遗的生命力,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因此,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成为人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三是非遗是实践的。实践是非遗延续的核心,是非遗活力的基本体现。四是非遗是不断发展的。传统与再创造的密切互动,融铸了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正因为有继承,有发展,有创造。五是非遗保护要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这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原则。
二、可行性工作和影响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近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相续制定印发了《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非遗指导性文件。二是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国第一家成立的专门的省级非遗保护机构。各市县也在群艺馆、文化馆设立了相应的工作部门。三是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及传承人制度已经建立。为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管理,我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了代表性传承人年度审核的“动态管理”制度,有的被取消资格,有的警告。四是财政性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二)加强宣传展示,促进传承传播。一是展示传播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形式多样,亮点频现。打造了一批非遗品牌活动,如已连续举办了11届的“江西民俗文化节”,以丰富的板块呈现、精彩的项目展示、独特的互动体验而广受群众欢迎,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非遗保护门户网站——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档案资料数据库,创办了非遗微信公众平台。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提高了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二是“非遗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面向青少年的非遗普及教育深入开展,采取日常教学、基地建设和展览、展示活动相结合等多种举措和形式,越来越多的优秀非遗项目进入校园、课堂。先后组织举办了一系列规模较大、覆盖面广、层次较高的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等,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三是挖掘整理成果成系统出版。近年来,组织全省开展非遗项目抢救性记录整理。四是构建新型非遗传承传播体系。推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委托部分大学和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了多期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工艺、传统戏剧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的研修培训。(三)遵循非遗特点,开展多样性保护。随着工作不断深入,非遗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保护传承方式多措并举。一是“抢救性”保护,开展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我省共有3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列入抢救性记录建设任务,由省非遗保护中心建设实施。二是“生产性”保护,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命名了多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三是“整体性”保护,开展了省级文化生态示范区、传统节日示范地创建活动,公布了数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统节日示范地。四是“数字化”保护,建立了第一家省级非遗档案资料数据库,开展了非遗数字化保护,已存储了10T非遗资料。此外,还开展了近百年省级非遗传播基地、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等创建活动,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体系化发展。鼓励和引导一些高校、企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播和保护,我省非遗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正在渐入佳境。(四)注重合理利用,惠及人民群众。坚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创作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培育了一批非遗品牌企业。发挥非遗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政策扶持、宣传推广等方面予以倾斜,部分非遗项目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产业。二是坚持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各种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节庆旅游等等广受游客欢迎。三是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开展非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全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让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相得益彰。四是坚持非遗+互联网,培育引导非遗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工艺品的电商平台建设。(五)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发展。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规划性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及“非遗+扶贫”等重点工作。以全国“非遗+扶贫”试点丰宁满族自治县为重点,推动全省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发展。二是积极推进长江流域非遗保护。以非遗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为冬奥会增添人文内涵。
三、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全面高效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规,以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关讲话为指导,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保护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主导,增强责任使命感,依法推动并监督落实各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非遗保护的法制化。非遗保护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应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发改、财政、住建、教育、民宗、旅游、文物等多部门统一协调联动的长效保护工作机制,为非遗保护营造有利外部环境,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依法开展非遗名录体系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建设,并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制度化;遵循非遗自身发展规律,谋定而后动,重视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更应重视保护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推动非遗保护的科学化;实行动态保护制度,加强对非遗项目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动态管理,不断了解非遗发展的新动向新需求,协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健康化。(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为非遗保护提供物质保障。进一步加大非遗立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推动落实《非遗条例》第五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定,争取省财政大幅度提高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加强对非遗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强非遗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发改、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对非遗展示、展览、传习等设施建设进行调查、规范编制和实施。鼓励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场所以及民间博物馆、传习所等,开展非遗传习展示活动,努力突破非遗传承场地有限的瓶颈。(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非遗人才支撑。采取有计划的教育培训、理论研究评奖等多种途径,促进非遗从业人员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非遗保护专门人才。实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并扩大到更多门类,最终形成覆盖非遗各门类的研培工作体系。(四)进一步转变思路,促进非遗创新性发展。一是积极拓展非遗保护传承思路,力争使我省非遗保护进入一个与时代接轨的新阶段。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将通过各种宣传展示、培训交流等途径帮助传承人群转变思路,深化对自身所传承发展的非遗项目的认识,提高再创造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力争落实到实处。与教育部门合作,编写非遗教材,在高校设立非遗专业,并给予一定的招生计划,或开设选修课,设立学分制,把非遗传播教育活动更好的纳入教学工作范围;三是宣传展示力争开启新的窗口。充分利用江西省民俗文化节、“我们的节日”等已经成熟的全省性大型非遗宣传展示品牌,在场地、规模、范围、方式等方面争取突破原有模式,将保护成果更大范围惠及人民群众,使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成为培育社会思想道德的重要平台。
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策略
摘要:伴随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到来,数字乡村的发展迎来新机遇。该文以广州市从化区凤二村的客家非遗文化为例,通过党建与非遗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凝聚政府、高校、企业、当地村民、媒体和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创建融媒体传播矩阵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经济资本,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成新的文创产业输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创新扶贫方式。希望该研究能为促进乡村非遗传承、文化重塑和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策略借鉴。
关键词:融媒体;非遗文创设计;品牌文化;产教融合;乡村振兴
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即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是乡村民俗、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等乡村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各种物质载体的结合,通过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和开发,在展示现代社会元素的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非遗文创产品既能有效诠释乡村非遗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商品的实用价值,并能基于消费者反馈不断调整和增添新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1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创的联系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指出,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202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着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过程中开展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提升行动[1]。根据以上党的政策指引,基于乡村本土非遗特色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打造乡村非遗文创品牌,是保护、传承、发展和宣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也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
2广东省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
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一、拯救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阎老师和俊文老师做了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做的事,他们二位几十年如一日的奔跑在拯救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道路上。在拯救过程中,像王效端这样有造诣的民间艺人一位接一位离世,国家才意识到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刻不容缓。王效端对几乎所有祁太秧歌传统经典剧目剧情了如指掌;随便提出任何一出祁太秧歌戏,无论生角、旦角唱段唱腔他都熟记于心,张嘴就来,行腔婉转自如韵味独特;说起剧目剧情更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先生主要编创作品有《秧歌要唱给咱老百姓听》、《妇女自由歌》、《宽心谣》等。秧歌名家康志强演唱沁源秧歌《十劝人》。
二、发展保护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7月21日——9月20日,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山西工美集团主办: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保护,传承,转化,发展。非遗传承人——古交武四新的民间撕纸艺术已走出国门。中国民协授予武四新“中国民间(品牌)艺术家”称号,山西省民协授予“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称号,武四新老艺术家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六一”节期间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展示撕纸艺术,让学生们近距离的认识、认知、亲身体验非遗。2018年11月28日上午,太原师范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河曲二人台、祁太秧歌开班仪式隆重召开。这次研培计划使广大学员“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更好的发展山西文化,传承民族瑰宝。
三、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音乐学家田青希望山西在民歌传承上有更多担当。著名音乐家田青在2019年2月19日来到了山西左权县与盲人宣传队艺人、民歌王石占明、左权县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一起欢度元宵佳节,现场成了民歌的海洋。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说“让年轻人爱上民族音乐,就是艺术的传承”,他说“挖掘整理民歌资源只是基础性工作,要让民歌传承下去,关键还得扩大民歌的受众群体。”山西民歌的打捞者任俊文,他说:“学习民歌很多时候在于引导,只有真正接触原汁原味的民歌,大家才有机会去了解并且喜欢上中国的传统音乐。”搜集、传承、传播经典民歌,就是抒发一段记得住的乡愁,留住一份流淌着民族基因的文化记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音乐文化素养的积淀就有多丰厚。山西省著名民歌艺术家、作曲家、山西师大教授芝达林教授对山西民歌有很深的研究,创作了很多民歌合唱作品,他的作品被国内很多合唱团演唱并获得金奖。坚持民族的肯定是主流,是趋势!但也别否定西洋,拿来主义,有用就借鉴。著名音乐家李光曦说“将基本功化作自己的血肉才能感动观众”。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唱法,不管什么形式,但民族音乐的基因不能丢。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思考
1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留下的无形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正在逐渐走向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已刻不容缓。1975年,国际图联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有四大社会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及开发智力资源[1]。公共图书馆有义务投入到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去,并发挥积极作用。各地公共图书馆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更是责无旁贷。本文以金陵图书馆近几年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为例,通过分析这一案例,同时结合其他图书馆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帮助公共图书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我国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2]。之前国务院的《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多次提出各级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单位,担负着保护人类遗产和社会教育的职能,应该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这是法律要求、文化担当,更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2.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通过人的活动来展现,这一活态性要求公共图书馆对其的保护一方面要从资料的保存入手,另一方面要从活动的开展入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在保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复合资料,有文献、音频、视频、图片等,这必将大大丰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同时,图书馆要利用好自己这一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展社会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结合起来,举办展览、沙龙、讲座、培训班等主题活动来宣传、推广和传承非遗,这也将大大拓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南京为例,目前,南京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项,其中,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剪纸)、古琴艺术(金陵琴派)等4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还有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工艺、留左吹打乐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4项;六合民歌、南京白话等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0多项[3]。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稍有不慎,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南京评话为例,2008年,最后一位南京评话演员孔幼平因病逝世,他的离世意味着南京评话这一说唱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京传统文化中黯然消失。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方法,要在宣传、推广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