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4:31: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治意识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治意识研究

新时期工商法治意识培养论文

工商法治意识培养的展开

1.工商法治意识是社会需要和工商法律之间的中介环节和纽带工商法治意识对建设法治国家有着深刻的能动作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形成、法律制度的完善尽管取决于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法律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社会需要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为人们的法律要求和愿望,才能最终上升为法律。因此,工商法治意识是社会需要和工商法律之间的中介环节和纽带。法治意识培养有利于提高公民﹙包含执法者本身﹚的法律素质,逐步培育公民对于法律的信任和依赖,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准备主体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所必须包含的第一重含义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2]。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基于法治意识的养成,将对工商法律知识的了解、运用上升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赖,又进一步把法治意识向导下的行为模式选择转化为具体的外部操行,科学实现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从而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市场经营环境和经营秩序的优化,以及对某些个体行为的矫正。2.工商法治意识培养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属于积极行政范畴在中国,法治道路不是自发的选择,而是在世界文明大潮的冲击下对先进政治文明的吸收和接纳。但是法治不是简单地建立在纷繁的法律规范的罗列上,在规范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观念和力量在支配着它,那就是法治意识。与西方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传承千年的专制政治制度和儒家文化中义务导向的价值取向都制约着人们权利观念的萌发和自主性成长,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尚未形成市民社会,也就无法产生社会力量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法治演进模式,因此政府就需要采取主动措施推进法治进程。历史证明,任何缺乏民众支持的变法运动都必然以失败而告终,因而,政府不仅应当主动推动法治进程,还要积极地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将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法治模式与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社会自发演进法治模式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采取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法制研究和依法治理的手段,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3.工商法治意识培养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具有柔性行政的特性工商法治意识培养是一种柔性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不具有强制力的行为。工商法治意识培养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响应,而依据工商法律政策采取的非强制性的行为,工商法治意识培养的工商行政管理具有柔性行政的特性。它主要是通过指导、引导、劝诫、鼓励等手段对公民进行法治意识培养,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上海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都不是强制性规范文件,而是一种指导性文件。

工商法治意识培养的途径

1.法制宣传随着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不断深入,关于法律与法治,以及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的理论创新为进一步开展普法工作拓展了新视野,普法被赋予了新的更深的内涵与外延。广义地讲,法制宣传不再是最初意义上法律常识的基本普及,它承担着培养法制观念、引导法制行为的社会责任,肩负着传播法治文明、弘扬法治精神的历史使命。笔者以为,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不仅仅是管制与约束的工具,更多地体现着公平正义,体现着规范、有序、和谐。法治的精神在于通过法律遏止人的不正当、不合法的私欲,从而规范人的行为。法制宣传的终极目标是将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扎根于人的观念中,使人在处理矛盾纠纷时,理性一些、文明一些。因此,工商法制宣传应当是工商部门主导实施的,向公民普及工商基本法律知识,将法律的功能价值、理性精神渗透到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渗透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进而演化为具有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操守的公共服务活动。其倡导者和组织者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相关部门,活动的内容指向工商基本法律知识、法律的功能价值与理性精神,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或效果是“把法律铭刻在人们的心里”。当然,工商法制宣传不像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那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调整,工商法制宣传更多的是以党委、政府转发的规划和人大作出的决议为指导,受国家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需要政府相关司法行政部门的合力来共同推进。工商法制宣传需要在两大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增加法制宣传的资源投入,既包括物力资源的投入﹙如项目活动经费、宣传设备的购置等﹚,也包括人力资源的投入﹙如法制宣传队伍的培养、宣传网络的建立等﹚,还包括无形资源﹙如公益类电视频道的使用、媒体的各类公益广告等﹚;二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如可以通过吸收社会捐款、建立法制宣传基金、扶持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等措施,使社会力量成为工商法制宣传教育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从而推动工商法制宣传事业持续发展。2.依法治理法治化治理是当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治理模式[3],依法治理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原理在地方管理、行业管理和基层管理的具体落实。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国的实践推进,如果说依法治国更强调国家管理宏观体制的架构、管理理念和手段的转变,那么,依法治理则更侧重于具体管理。[4]依法治理可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进行,如对工商行政事务的治理,可采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刚性手段,也可采用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柔性手段,后者更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再如对公共权力的治理,可采取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方式进行,如司法对工商行政的监督;也可以采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权力的方式进行,如建立地方立法听证制度、行政公开制度和行政听证制度等。依法治理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避免职能过宽,权力集中。权威来自权力,适度集中是必要的,但不要过度,职能过宽伴随着权力的集中,最终将产生决策失误、信息失真、阻碍民主发展等负面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有意识地引导社会自治组织的建立,以培育社会自治能力。二是使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协调发展。当今治理社会,在治理方式上更要求强制管理与自愿合作、互信互利相结合,并且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后者。单纯的指令性强制管理与当今的“治理社会”有一定的偏差。从实际效果看,强制、处罚等刚性管理虽然容易获得相对人表面的配合,但常常会导致相对人心理上的抵触,不利于行政管理中平等与合作关系的形成,而且管理成本也很高。适度调整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分配,以人为本,兼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柔性管理方式,强调相对人的广泛参与、强调平等、尊重、协商、服务,将会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治理方式改革的一种趋势。三是形成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治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未来走向。现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发展不畅,具体体现在双重管理造成一系列的障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行业协会就是“两结合”的管理体制,这虽符合国情,但管理权限、具体落实在实践中有一定困难。其次是指导与服务意识不足,一些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不能充分认识到市场管理是个多元治理的过程,对市场管理的服务性、公益性认识不足,指导与服务意识不够,制度与政策也不协调,导致监管失灵。3.法制教育可以肯定,对任何一个法治欠发达的国家来讲,法制教育无疑是提高民众法律素质、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当今时代是一个权利备受关注和尊重的时代,这就意味着现代法制要求尊重公民自身的合法权利,促成公民合法权利的积极实现。而要促成公民法定权利的积极实现,除了要求主体的守法行为外,还必须注重其法律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因为用法保证权利的实现,守法强调义务的履行。社会主义法律最终归结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也归结为守法与用法的统一。在以往的法制教育中,主要强调懂法、守法和不违法,而在公民享有的法律权利和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合法权利方面宣传不够,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倡导法制教育的同时,应更加突出和注重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只有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法制教育才因其诚信、尽责、以人为本而更具说服力和示范意义。法律权利意识教育,对于帮助公民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国家、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律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反过来,这对于调动和激发他们学法、守法的积极性,促进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消解不必要的冲突,无疑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可根据市场监管实际,加强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二是可联系典型案例辅助教育,教育者应当利用法制教育特有的优势,注意从工商执法实践中挑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将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法制教育中去,让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懂法也懂得维权;三是可联系教育对象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上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法制意识。4.法制研究法制研究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导的,为法制提供理论基础的、以工商法制的基本原理、工商法制的历史发展、工商法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工商法制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的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正确与否会起很大的作用。好的研究方法就能顺利地实现研究的目的。法制研究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有共性的研究方法,也有个性的研究方法。这里主要探讨几种个性的研究方法。一是密切联系工商当前实际的方法。法制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导工商法制建设,为其提供理论基础,解决法制建设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因此,进行法制研究绝不能闭门造车,搞空对空的抽象理论,而必须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密切联系工商法制建设的实际。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后如何监管的新课题,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诸多问题,对市场主体而言,市场经济领域的投资、经营风险不可回避,然而,经济领域的波涛牵动着政治的神经,投资、消费、出口放缓,汇率变动,人力资源与工业原料成本高导致企业生存遭遇困境,就业率降低,失业率增加,贫富分化加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无法回避这些客观实际,找到有效的监管策略疏导和消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只能是联系工商监管实际。二是结合法律、法规和制度等进行研究的方法。法制建设的核心是依法办事,无论是立法、守法,还是执法和护法,贯彻法制的方方面面,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法律法规本身。离开了法律法规等,也就根本无法制可言;离开了法律法规等来研究法制,其理论必然会流于空泛和不切实际。三是历史考察的方法。研究法制不仅要联系工商法制建设的现实,而且还要联系工商法制建设的历史。为此,就必须利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列宁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科学的问题,为了获得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被一大堆细节或各种争执意见所迷惑,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将来是怎样的。”[5]我们研究工商法制应当遵循列宁所指出的历史考察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即考察和分析工商法制同各个时期的社会条件的关系、各种行为规范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通过对工商法制的过去和现在分析比较,既可以看到其继承性,也可以看到其由于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历史差异性,从而科学合理地加以推演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显然这对当前的法治工商建设和科学决策工商行政管理也必将大有裨益。

本文作者:金行达工作单位:上海市工商行政干部管理学校

查看全文

初中政治法治意识培养

【摘要】初中阶段作为青少年群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法律法治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导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还能够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因而,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教育在青少年群体健康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作为导向,结合实际的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具有计划性从认知、掌握、运用等层面,对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制定相关的策略方法,实现对中学生法治意识的进一步培养与加强,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法治意识。

【关键词】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

一、关于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立足于法律意识的一种意识形态,是法律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而所谓的法律意识,可以看作是人们对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看法,具体也就包括了法律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作用范围、约束能力以及社会效力等多个方面。结合法律意识的内容对法治意识进行分析,也就不难看出,法治意识是反映社会民众对法律认知水平的一种形态,在这一认知形态下,民众会表现出对法律内容、功能和效用自我判定。法治水平的高低,是民众对法律的信任、依赖以及准守程度的集中体现,进而也会反映在民众对社会秩序准则的准守程度上。对于国家而言,通过实行法治能够有效地在民众精神层面构建良好的社会行为秩序,进而为个体的自由解放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实现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

二、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意义

初中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新生力军,加强对初中生群体的教育培养,提高初中生群体的群体素养,一直是社会各层面关注的焦点所在。但由于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的影响,初中生缺乏对外界社会对与错的良好判别能力,他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行为的好与坏,甚至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意识,缺乏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因此,良好的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结合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意义来看:1.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是对初中生个体行为意识的有效引导,能够从学生的认知层面,加强学生对自我正确社会行为的判断。法治意识的培养会首先从基本法律内容层面着手,来向学生教学基本的法律条规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意识;2.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价值观念,进而实现育人教学价值。学生在基于对基本社会法律行为准则认知和掌握的基础上,会进一步结合实际社会生活对法律行为进行判断,形成自我的行为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一观念和准则的形成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自我社会行为的约束和导向,减少初中生群体的社会行为犯罪率;3.通过对初中生群体法治意识的培养,能够不断地通过社会群体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来加大法治意识对社会个体的辐射影响,促进社会各个群体的法治意识建设。初中生是一个不断向社会输入新鲜血液的群体,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与走入社会,他们将会遍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良好的早期法治意识培养,能够从最初的这个阶段,促进社会各群体法治意识的良好建设。

查看全文

法学问题意识缺失及合理导向

对某对象的研究,通常是受到特定问题的引导,或者围绕与研究对象有关的问题而进行的。而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则会影响研究成果。所以,在法学研究中,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决定着法学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一、原因分析

(一)受法学学科的影响。法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在“兰德尔模式”提出后,研究者认为法学的研究可以自给自足。也就是说,法学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就已经比较完备,思维方式比较固定,研究者只要根据这些条件,就可完成对法学的学术研究。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对现有的法学理论、原理和相关知识进行佐证,从而得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一些研究者对法学的研究只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完全脱离法学的实际应用,其研究的论题基本只是对法学这门学科的理解。比如,在对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研究中,研究者重视咬文嚼字,对相关法律中的某一个词语都能进行大篇幅的阐述和说明,但对于具体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程序和运作却不太清楚。(二)受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影响。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其问题意识的强弱,在法学研究中,当研究的内容属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范畴时,研究者基本能够驾驭。但是,如果法学研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法治实践,研究者仅凭自己所掌握的法学理论知识,无法应对实践问题,也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对法学问题进行研究时,需要将多个法学学科综合起来,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比如,在研究商事问题时,不仅会涉及到商法、民法,还可能涉及到刑法,如果不能将各法学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就无法得到透彻的解决。(三)受研究者法治态度的影响。我国的法治现实并不那么理想化,这是因为理想化的法治模式是在传统法治理论基础上构建的,这种模式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层真正完整的出现过,所以我国的法治现实与这种模式是不可能相符的。同时,在中国法治现实中,有些现象并不理性,导致某些严重的法治问题出现。比如,在薄某主持重庆的政务工作时,就出现公然践踏法治的情况,这是中国法治现实中的严重漏洞,不是光凭法治理论研究就能解决的问题。

二、途径分析

(一)了解中国法治运作情况。在法学研究中,研究者之所以缺乏问题意识,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对我国法治实践情况的了解不足,没有将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错位。比如,在对我国的司法改革进行研究时,许多研究者对于“法官”的认识是公正无私,是不会在工作中带有丝毫情感因素的,这是对“法官”的道德和能力的一种预设,而这种预设会对法院内部的权利配置结论产生影响。实际上,“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止是完全依据法学理论,还会参考各个方面的因素。如在对抚养权进行判别时,要综合考虑对孩子成长对有利的条件,考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等因素。(二)问题意识培养导向要合理。法学研究具有随意性,研究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主题的实际选择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引导。比如,各级组织会课题,由研究者从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而课题的提出是者根据某个问题意识确定的,不一定能够真实的反映法治现实的具体需求,而是课题者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认知。同时,某些期刊的选题取向,也会对研究者的选题产生影响。所以,在对法学研究者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时,要确保导向的合理性,才能提高课题设置的质量,使研究者能够将法学理论与我国的法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问题研究的深度,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三)注重对问题的转化结果。法学研究中都蕴含着一定的问题意识,而法学研究者在对问题进行研究时,却不一定能其认知下的问题转化成研究主题,所以其研究还达不到理论研究的水平。比如,在对某些微观法学问题进行研究时,对经验的依赖性比较强,很难对理论阐释进行延展,无法在学术方面获得广阔的发挥余地,因此不太可能形成学术论文的研究题材,或者与期刊发表要求差距比较大。所以,在法学研究中,研究者要善于对所研究问题进行转化,使其能够成为真正的研究主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要随时关注法治现实,在法治现实中去寻找自己的法学研究主题,结合现实的需求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要能够在理论与现实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使两者能够相互的融合,从而提升法学研究的深度。

三、结语

查看全文

税收法律意识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对依法治税理论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依法治税概念的界定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并进一步指出依法治税的观念基础在于“税收法律意识之重构”。税收法律意识应在现代法治观念总的指导下,以国家分配论和社会契约论中的合理因素——权利义务对等观念的有机结合为理论基础,从确立和开始培养“征税意识”以及重新培养“纳税意识”并明确二者的结构关系和逻辑关系等方面就加以重构。

关键词:依法治税税收法律意识重构征税意识

一、依法治税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第一阶段

依法治税理论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国务院于1988年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以法治税”的口号开始。次年(1989年)5月,由北京大学分校法律系和经济法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首届‘以法治税’研讨班”在京举行[1],可谓是掀起了学习和贯彻“以法治税”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阶段中,以法治税主要是针对治理整顿税收秩序而提出来的;虽然也有学者使用“依法治税”的表述,但并非是在对“以”和“依”作出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来使用的,往往是将二者混同使用,反映的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所体现的“人治”观念和法律工具主义优位的特点。但其中亦不乏有益的尝试和真知灼见。有学者就指出“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组成部分”[2];有学者还指出:“‘以法治税’……也就是说要在税收工作中贯彻法治原则”[3]。这是对依法治税和依法治国或法治之间关系的较早论述。又有学者将“以法治税”作为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4];或是将“税收法治(或制)”作为基本原则,并以“有法可依等十六字方针”对其进行了诠释[5]。还有的学者富有卓见地强调税务人员税法意识的培养尤重于纳税人或广大民众,税务人员应当“将目前严重存在的权力意识和自我优越感转化为义务意识,自我中心意识转化为人民公仆和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意识。”[6]该学者在当时能够提出这一间接地体现了以权利义务观念来纠正税务人员意识观念偏差的思想,实属难能可贵。

查看全文

依法治税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对依法治税理论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依法治税概念的界定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并进一步指出依法治税的观念基础在于“税收法律意识之重构”。税收法律意识应在现代法治观念总的指导下,以国家分配论和社会契约论中的合理因素——权利义务对等观念的有机结合为理论基础,从确立和开始培养“征税意识”以及重新培养“纳税意识”并明确二者的结构关系和逻辑关系等方面就加以重构。

关键词:依法治税税收法律意识重构征税意识

一、依法治税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第一阶段

依法治税理论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国务院于1988年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以法治税”的口号开始。次年(1989年)5月,由北京大学分校法律系和经济法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首届‘以法治税’研讨班”在京举行[1],可谓是掀起了学习和贯彻“以法治税”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阶段中,以法治税主要是针对治理整顿税收秩序而提出来的;虽然也有学者使用“依法治税”的表述,但并非是在对“以”和“依”作出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来使用的,往往是将二者混同使用,反映的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所体现的“人治”观念和法律工具主义优位的特点。但其中亦不乏有益的尝试和真知灼见。有学者就指出“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组成部分”[2];有学者还指出:“‘以法治税’……也就是说要在税收工作中贯彻法治原则”[3]。这是对依法治税和依法治国或法治之间关系的较早论述。又有学者将“以法治税”作为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4];或是将“税收法治(或制)”作为基本原则,并以“有法可依等十六字方针”对其进行了诠释[5]。还有的学者富有卓见地强调税务人员税法意识的培养尤重于纳税人或广大民众,税务人员应当“将目前严重存在的权力意识和自我优越感转化为义务意识,自我中心意识转化为人民公仆和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意识。”[6]该学者在当时能够提出这一间接地体现了以权利义务观念来纠正税务人员意识观念偏差的思想,实属难能可贵。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法治意识培养策略

【摘要】儿童时期正是品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祖辈的溺爱,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我国是法治国家,法律意识已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农村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更加注重培养这些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文章主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农村留守儿童法治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法治意识;策略

农村地区有许多家长外出打工,由于家长无法陪伴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法治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作为农村教师,应当重视对这些留守儿童法治意识的培养,因为只有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他们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渗透法治意识,引领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遵守社会规则、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内容谈谈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在话题探讨中引入法治素材

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的吃穿住行等方面一般都照顾得比较周到,甚至事事满足孩子的要求,这难免会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骄横脾气。《道德与法治》以儿童的生活为线索来编排教材内容,有机地把法治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之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提出话题引导学生探讨,引入法治素材。《班级生活生活有规则》一课侧重于进行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启蒙教育。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但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尤其是有些留守儿童,自由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经常会与班规的约束产生冲突,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行为与班级规范之间的内在关系。比如课堂上,笔者给学生播放学校颁发流动红旗的视频,让学生说说听到校长宣布自己的班级获得流动红旗的消息后的心情,再回顾一下大家是通过哪些努力才获得这个荣誉的。有的学生说:“在做操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很整齐划一。”有的学生说:“我们很爱卫生,每天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学生说:“碰到老师的时候,我们都很有礼貌。”“怎样获得流动红旗”的话题唤起了学生美好的回忆,由此深入下去,让学生继续说说在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加完美一些。有的学生就自我反思:“下课时,我在走廊里快速地跑,差点儿撞到隔壁班的同学,我觉得自己的行为很不文明。”“我在操场上玩,正好摸到口袋里有一张废纸,就把它扔在树根边。”笔者根据学生的发言,把守规则和不守规则的行为一一罗列出来,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种行为,不喜欢哪一种行为,为什么。在学生热烈讨论以后,笔者进行总结:遵守规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班集体获得荣誉,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每一个人在班级中生活得更安全、更愉快!新课改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互动式的交流与讨论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新知,避免灌输式的讲解,课堂上笔者以班级获得流动红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讲述流动红旗背后的故事,引入法治素材,帮助学生理解个人行为与班级规则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明白了遵守班规的意义以后,进步特别大。

二、讲述故事,在问题争辩中融入法治思想

查看全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普遍存在理论讲解不透、吸引力弱等现象。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逐步探索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课的“播、学、讲、练、赏、写、训”七字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在七字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果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以小组团结互助学习为依托,师生分工合作中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增强高职学生道德水平、职业技能、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劳动精神。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七字;教学法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主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即“做怎样的人,怎样做人”,如何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努力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情有义、有滋有味,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温度有情怀,按照问题导向、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逻辑,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创新。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

(一)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涵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播、学、讲、练、赏、写、训”七字教学法,以“构建师生命运共同体,提升教学幸福感”为核心理念,基于长期以来的专题式教学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经验,依照每个章节知识点的具体要求设计适当的教学任务。围绕教学项目,以新闻播报、学习榜样等任务促进师生关心时政热点问题,共育大局意识,激发师生的家国情怀,共育担当意识;以精讲理论、练职业素质等任务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掌握理论知识点的同时训练自己的职业素养,共育工匠精神;以中国梦歌曲欣赏、写训练感言和课后训练等任务促进师生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查缺补漏总结提升,共育教学幸福感和获得感。

查看全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教育策略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融入法治教育,既能够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又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与用法能力,实现高校育人的教育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法治教育的基础条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治教育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可以从二者的关系入手分析。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强化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大量的法治教育资源,其中的规则意识、法律常识等内容均能够引起学生对法治的思考;而法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可以提炼理论课中的法治元素与教材资源,给学生讲解法律常识,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将法治教育融入理论课中,能够更加直接、具体地塑造学生的法治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法治素养的知识体系,在未来的学习与社会工作中更好地落实法治行为,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让大学生在学习各种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法治精神,自然而然地形成依法办事的思维与习惯,使法治精神成为大学生思想中最坚固的防线,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基础条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不仅是因为法治教育能够强化思政育人效果,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与精神;更是因为思政理论课中包含丰富的法治教育基础与知识点,具备引入法治教育的条件。一方面,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法律常识、社会规则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理论课的教材之一,也是对大学生开展基础性、系统性普法教育的主要资源。在这本教材中,法律基础部分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知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治思维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也能够形成相应的法律素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知”“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法律产生的本质、法律的影响因素、法律基础知识的实践等。《形势与政策》教材中的“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章节重点描述了我国加强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对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国家等着重讲述,能够让学生对法治体系产生深刻了解。由此可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着大量的法治教育素材,其本身就具备法治教育条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规则意识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基础。规则是社会群体生活的共同原则与规定,是法律条例的基础形态。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包含了人生观、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规则,形成规则认同感,完成规则意识的内省与外显。法治思维的本质就是法律规则的思维方式,其也是一种规则意识。因此,在思政理论课中,教师在完成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之后开展法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搭建规则认知框架,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坚定的思维框架与思维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治教育实施策略

1.引入法治整体概念,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查看全文

依法治国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张和约束下,全社会都要不断增强用法、守法、尊法以及学法意识。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有为的群体,应该成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因此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落实。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大学生只有树立宪法为上的法治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终成长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二)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校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校。只有科学、法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必须要与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相结合,高校才能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依法治校水平,即在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同时,也让高校的教师、学生处以及各个部门在进行高校的日常管理时,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行,最终才能构建高校依法治校的良好基础,提高大学生懂法、知法以及用法的水平和能力。(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国的保障。法治环境的建设和法治精神的普及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其中法治环境的构建和法治精神的宣传都离不开公民法治精神、方式、思维以及意识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大学生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员,因此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更容易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培养,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激励下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最终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成功实施。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内容

第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树立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推崇感和认同感,才能积极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打造法治社会的精神根基,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树立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内在权威地位,最终才能积极提升大学生对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认识;第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是法律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所谓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大学生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处理、分析以及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然而受法律本质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也是一种更具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出积极引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全体公民,靠法解决问题、遇到事情找法律以及日常生活自觉遵守法律的发展趋势。在高校的法律教育中更要积极把握大学生法治思维训练的方向,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守住法律底线;第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于法治方式的训练。所谓法治方式就是凭借法治思维的引导,按照法律的规范、规则、程序、方法以及手段执行法治化的实践和监督的过程。在当前的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提升大学生运用现在法治形式解决和处理法治问题的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所谓的法治精神即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以及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精神,同时我国的法治精神也是大学生法律教育最终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只有在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中慢慢渗透法律所主张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义务观念以及自由意识等,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彻底融入法治信息和理念。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

查看全文

企业安全行为控制模式分析

摘要:企业安全行为文化是根据企业和员工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模式的变化,在安全理念文化引领下、安全制度文化规范下而创建的安全文化。它既是安全理念文化“内化于心”的折射,又是安全制度文化“外化于行”的具体体现。安全行为文化五阶段模式以控制行为风险为目标,将安全行为文化发展轨迹或行为本质化建设过程划分为五个递进梯次,并按照“五阶段”建设的思想,研究创立的由粗放松散、强制被动,到依赖引领、自我管控,再到行为养成五个阶段的安全行为发展轨迹或科学管控模式。通过五阶段建设,实现企业决策层依法决策高度自觉形成习惯、管理层依规管理高度自觉形成习惯、操作层按章操作高度自觉形成习惯。

关键词:安全行为;安全理念;安全制度;五阶段建设;行为风险管控

1企业安全行为文化五阶段建设模式

根据企业“理念引领行为”原理和“行为本质化”五阶段建设原理,借鉴安全业绩比较突显的杜邦、必和必拓等世界知名企业在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依托金川集团多年来在行为养成方面的科学先进做法,按照不同时段所表现出的安全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不同变化,结合国际国内对企业员工行为养成规律的研究成果,以控制员工行为风险为目标,将其安全行为文化发展轨迹或行为本质化建设过程划分为五个递进梯次,并按照“五阶段”建设的思想,研究创立了企业“五阶段”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理论模型,为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安全行为发展轨迹或科学管控模式。该安全行为“五阶段”建设理论模型将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划分为由粗放松散、强制被动、依赖引领向自我管控再到行为养成5个递进梯次:即,第一阶段:粗放松散型阶段(侧重人治管理,自然本能阶段);第二阶段:强制被动阶段(人制并管,要我管理阶段);第三阶段:依赖引领阶段(侧重法治管理,我要管理阶段);第四阶段:自我管控阶段(侧重机制化管理,能管会管阶段);第五阶段:行为养成阶段(侧重文治管理,常态化管控阶段)。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1.1企业安全行为文化五阶段模式“六大”考量评价要素

为了考量或评价某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程度,研究提出了“六大”评价要素:即观念认识层面、领导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法规层面和安全效果,如图2所示。观念认识评价要素主要是指企业在安全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定期考量或评价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建设、安全文化指导手册编制情况,以及层级员工所秉持的安全理念、观念思维和安全文化意识的先进性程度;制度层面是指企业应对制度文化建设的先进程度实施考量或评价的角度而提出的科学思考;领导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主要是指企业从其“三个层次”来考量或评价在安全行为文化建设中所做出的贡献大小;安全效果是指企业考量或评价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安全绩效、安全业绩。这里特别指出: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六大”考量或评价要素中的观念认识层面是属于“安全理念文化”建设的范围;领导层面、管理管理、操作层面是属于“安全行为文化”建设范围,制度层面是属于“安全制度文化”建设范畴,安全效果是属于行为文化建设的绩效、业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