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2:08: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学专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学专题

党校法学专题课思考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党校法学专题课,是党校法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党校法学教师对法学理论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形成的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如何上好党校的法学专题课是每一位党校法学教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要坚持党校姓党

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校教师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和坚守,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党校教师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党校讲台、公开场合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时,应自觉维护党的威信、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维护党校形象。3.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党校教师要按照党性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不断提升精神“钙质”,培养正能量,炼就坚强党性,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

二、要科学选题

选题即是确定授课的方向及范围,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选好法学专题是提高授课质量的前提。1.选题要结合实际。所选的题目要有针对性,要时刻关注中央会议精神,突出法治热点、难点问题。要了解授课对象,符合学员需要,如学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法学理论或实践问题,这样的课程才会受到学员的广泛关注。通过教师的讲授,学员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指导,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能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进而彰显学习成效。2.选题要体现教师的法学研究领域。党校法学教师要选择有研究基础、专业教学特长、自己熟悉的内容,把其转化为教学专题,如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不同的班次学员职务不同、来源不一、对法治问题的关注点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需求也就不同,所讲授的题目也要适应不同班次学员的需求,要符合各班的特点。3.选题要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果题目太大就会涉及较多的内容,不易讲深讲透,难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容易使学员感到蜻蜓点水似的不解渴。如果题目太小又会使涉及面太窄,过于具体不宜教师的发挥。

三、要精心备课

查看全文

民法学教学创新与设计

(1)(2)教学设计1.面授辅导设计《民法学》(1)(2)的计划学时均为81学时,学时分配情况相同,教学时间均为27学时;余下三分之二为学员自主学习时间。①关键的第一学时。民法学(1)(2)专题均为26学时,预留1学时作为首次面授课向学生说明情况、布置教学任务之用。详细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安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②专题教学的具体应用。民法学(1)基本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民法总论部分、物权部分。所划分的专题有14个:民法基础理论;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公民(自然人)与法人;合伙、个体、联营;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物;民事法律行为与时效;有权与表见;物权概论;财产所有权;善意取得与财产共有;相邻关系与其他物权。民法学(2)的主要内容是债权部分、人身权部分、知识产权部分、财产继承权部分、民事责任部分。所划分的专题也有14个:债权;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债的其他理论;合同分论;人格权;身份权;法定继承、代位继承;遗嘱与继承;违约责任;侵权责任。③期末复习课。在进行完全的专题教学之后,还要安排期末复习,教师将本学期全部考核范围进行梳理,学员可以理顺知识结构,把所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将知识点变成知识面。

2.针对各个专题都制作了相应的课件。课件的形式和内容丰富,效果直观,应用于课程教学也更符合远程教育的教学理念。③三维案例。案例教学乃法学专业教学之根本,在知识点的讲解上,绝对不可无案例。否则便是枯燥的脱离实际的,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因此,我在小课件中尽量加入一些生动的、能引起学生共鸣、并适合讨论的视频案例,使教学效果大大改观。④网上教学、网上答疑和BBS论坛。网上教学和答疑安排在教学过程的中前期和中后期,不早不晚,恰到好处。在专题讲座之外的知识点,为学员自学范围,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通过网上答疑向责任教师提出;当然,面授过程中有没理解,没消化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提问;网上答疑,可以使平时不方便参加面授课的学员得到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一些平日比较腼腆的学员因网络的平等性也可以放开手脚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⑤实时解惑E-MAIL信箱。针对平日的小问题,学员可以通过主讲教师公布的指定网络信箱来进行提问。相对于网上答疑来说,E-MAIL信箱具有灵活性,及时性的特点。⑥更新网上资源。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教学相关信息及辅助资料。例如: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最新法律咨询;与课程相关法律法规;教学活动信息;网上作业;网上自测习题及参考答案等。⑦中央电大的录像资料。此资料虽非我校自主资源,但对教学工作帮助甚大。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中央电大专家的讲授进行自主学习,既丰富了学员的学习方式,也又现了远程教育的真谛。

总结:针对《民法学》(1)(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媒体资源建设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操作价值。在教学中的试验推广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后将陆续全部投入实际教学工作。并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直至完全贴合远程教育需要。

本文作者:李智姝工作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查看全文

法学教学方法中的法学教学论文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源于英美法学教育传统中的判例教学法,从实际案例出发探寻法学原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1.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作为出发点,一个好的案例本身或许就是一个“故事”,较之枯燥的法学原理来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其中蕴含的法学原理,而是在“提问——讨论”过程中一步步得出结论,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成为教学的主体之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介入,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答案的宣示、法律原理的告知,而是引导学生剖析案例,找出案件涉及的法律原理、法律关系及相关法律条文,解释法官的裁判、推理过程,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就具体案例而言,人民法院所作的生效裁判并非唯一的、绝对正确的答案。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是主要目的,答案本身尚在其次。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当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各种结论性的意见,鼓励学生对已经存在的概念、定义、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教师要做的是对其逻辑推理的过程进行评析,能否自圆自说是判断正误的标准,这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立足真实的案件展开讨论,学生需要做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所学的法学原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案件中的纠纷,使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而法律思维恰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此外,由于案例通常已有司法机关或其他部门做出的结论性意见,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对比自己的答案与既有结论之间的差距并加以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有效连接“书本上的法”和“生活中的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交际式互动教学法

查看全文

法学教学方法研究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源于英美法学教育传统中的判例教学法,从实际案例出发探寻法学原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1.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作为出发点,一个好的案例本身或许就是一个“故事”,较之枯燥的法学原理来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其中蕴含的法学原理,而是在“提问——讨论”过程中一步步得出结论,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成为教学的主体之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介入,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答案的宣示、法律原理的告知,而是引导学生剖析案例,找出案件涉及的法律原理、法律关系及相关法律条文,解释法官的裁判、推理过程,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就具体案例而言,人民法院所作的生效裁判并非唯一的、绝对正确的答案。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是主要目的,答案本身尚在其次。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当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各种结论性的意见,鼓励学生对已经存在的概念、定义、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教师要做的是对其逻辑推理的过程进行评析,能否自圆自说是判断正误的标准,这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立足真实的案件展开讨论,学生需要做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所学的法学原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案件中的纠纷,使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而法律思维恰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此外,由于案例通常已有司法机关或其他部门做出的结论性意见,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对比自己的答案与既有结论之间的差距并加以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有效连接“书本上的法”和“生活中的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2、交际式互动教学法

查看全文

地方高校经济学论文

一、“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和达到普通大学生应必备的思想、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外,在知识、技能和专业业务方面还应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定要求:一是三个层面的知识要求,即法学理论知识、部门法学专业知识、经济学学科专业知识;二是两个技能要求,即法律实务操作技能和经济学实践能力,例如法务人员要求的技能、证券操盘手技能、国际贸易应用能力;三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融汇贯通。从这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培养“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要思考、关注和研究法学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的重大问题,要具备理论的敏锐性、创新性和前沿性。这种理论功底是法学人才学习、应用部门法的知识基础、理性支撑和智力支持,也是其形成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其次,要在法学专业教学时,兼贯穿经济学思维去教学,学校设置法学与经济学接轨的课程,也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好本专业知识之余,始终把法律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去认识,去运用。在全球化的时代,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并且能应用这些知识,是法学以及经济学专业人才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和素质要求。

二、“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旨在探索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条件下培养地方应用型、复合型,主要从事经贸、金融、法律等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的新模式。现代经济的特点是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空前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呈现出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趋势,这就要求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学科和专业调整,促进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创建多学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体制下,经济、和法律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我们进行的经济和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验,就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对现有的经济学专业、和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一套覆盖两个专业,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借助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实现培养地方特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二)分层培养模式

查看全文

论法学会研究的构想

一、中华民国法学会研究综述

近年来,社团与社会群体的研究渐为学界所重视,具体体现在法学研究方面是关于近代新法学界社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有直接论述学术社团的,也有论述学术流派而兼及社团的;有个案研究,也有关于多个社团的综合研究。目前法史研究的重点在于法律思想、制度和法律教育,关于近代法学研究团体组织的研究则属于一个薄弱环节,有关的研究论著不多,内容也相对简单,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代表性的有《新法学学术团体的诞生及特点》[1]等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其第五辑第二编内涉民国法学研究团体方面的资料,奠定了民国法学研究团体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法学卷》[2],其第四编中则专门介绍了二十世纪中国重要的法学研究团体,是一部关于民国法学研究团体发展史较为全面系统的学术性著述。迄今为止,学界对中华民国法学会这一民国时期法学研究的核心组织的研究难餍人望,但也渐为学界所注意。《新北辰》1936年第3期发表的消息《中华民国法学会近况》,较早介绍了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组织情况。《法学建设》一文介绍了中华民国法学会在当时法学团体中的独特地位[3]。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会刊《中华法学杂志》以阐扬三民主义法学原理、研究我国法律的制度与思想、讨议现行立法之得失、介绍各国最新法律思想及制度为宗旨有译丛、国内要闻、国外要闻、杂组等栏目,《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下)》中介绍了《中华法学杂志》对法学研究的贡献[4]。《留学生与中国法学》一书则列专节介绍了留学生与中华民国法学会[5]。但是,这些论著的介绍略显简单。除了上述论著之外,中华民国法学会各地分会的组织活动在各省集体编纂的司法行政志中也有所提及。《上海司法行政志》[6]、《福建省志•司法行政志》[7]、《安徽省志•司法志》[8]等等,多数在其民国社团类的章节中,介绍了中华民国法学会各该地分会的概况。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制度文本,及其核心成员在学会中的任职情况和著述成果,在资料辑要、人物志书类著作中也多有罗列。《中国法律图书总目》较为全面地收录了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制度文本及其核心成员的著述成果[9];湖北省司法厅1988年编的《清末民国司法行政史料辑要》中,辑有中华民国法学会纲要、章程等内容;《中国国民党全书》等,则提到学会核心成员在学会中的任职情况[10]。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于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专题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已有的研究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介绍显得语焉不详,甚至有些只是条目式的著录,历史文献搜集整理做得不够深入,论述也不够充分。而且,已有的研究大多将中华民国法学会置于诸学术团体之中,作较为笼统的介绍,不全面,缺乏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这样的研究状况给企图深入发掘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专题内涵的学者带来了借鉴上的困难,但也为进一步从事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专题学术探索的预留了广阔空间。因此,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专题研究,具有学术研究及现实借鉴的双重价值。一是通过加强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有助于完整的近现代中国法史的重建,有利于弥补对于近代民间社团及社会群体研究的不足,对于了解民国时期学术、团体、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有益的。二是通过研究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机理及其活动,呈现一个具有特色的法学研究团体全貌,有助于正确认识它在中国法学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探明中国近代法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对当代中国法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华民国法学会研究构想

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地介绍,当属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个有关该专题的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应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中华民国法学会作为一个法学研究团体,它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它是如何运作的?它的理论体系是什么?它都做了哪些事?它与外部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通过研究,呈现出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样态,勾画出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全貌。根据前段所阐述的研究思路,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重建中华法系论潮的兴起与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创立。这部分内容需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近代中国重建中华法系论潮的兴起、南京在中国法制近代化中的独特地位、近代中国各法学研究团体的出现、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创立。(2)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演变。这部分内容又可细分为: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会员结构,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理事会、监事会与各专门委员会,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分会,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期刊编辑委员会与出版事业委员会,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经费募集与会所变迁,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组织活动的结束。(3)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会务与学术活动。这部分内容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会务、《中华法学杂志》的出版与发行、《中华民国法学会会报》的编辑与出版、《中华民国法学会工作报告书》的编辑与出版、中华民国法学会其他法学业书的出版与发行。(4)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理论与实践。这部分内容可围绕以下几部分展开: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民族文化观、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新中华法系观、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法学教育观、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法治国家观、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改进法制活动、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对外交流活动、中华民国法学会养成近代法学人才。(5)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地位与影响。这部分内容需要论证以下几个观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成立是中国法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中华民国法学会与中国法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中华民国法学会对当时立法工作的影响,中华民国法学会对当时司法工作的影响。前述内容研究的目的在于厘清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线索脉络,从而重建其历史。研究的重心在于取得以下创新点:(1)中华民国法学会于1935年在南京创立,在中国大陆的活动于1949年结束。在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中,通过考察近代中国重建中华法系论潮的兴起、南京在中国法制近代化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居正、覃振等官员学者的地位和组织学术团体的经验等内容,来说明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创建具有必然性,反映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发展演变过程。(2)中华民国法学会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近代中国法学研究团体的发展历程。中华民国法学会有着明确的发展诉求,学会成立后即致力于研究法学与改进法制。在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中,除了体现中华民国法学会具有法学研究团体的一些共性内容,更多的是要展示它的特色。(3)中华民国法学会是一个近代综合性法学研究团体,组织结构较为严密。在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中,通过系统展现中华民国法学会的会员情况、学会各机构设置、分会组织、期刊编辑委员会与撰述队伍等内容,使人们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演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4)阐发法学理论和改进法制是中华民国法学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两大主要成就。在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中,应突出这两个重点,使人们对中华民国法学会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和评价。(5)中华民国法学会是民国时期中国法学界的重要组织。在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中,应将其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内,深入分析论证中华民国法学会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的复杂关系,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地位进行梳理。

三、中国民国法学会研究方法

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属于具体的个案研究。以往对法学研究团体的研究较偏向于进行宏观的、类似共案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能够提供对于法学研究团体史的整体认知,但因涉及的史实过多,难以充分发掘题中应有之义,这就使研究显得比较单薄;因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不深入,整体认识结论也就缺乏牢固支撑。鉴于此,通过对具体的历史个案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将一些与中华民国法学会有关的问题集中加以讨论,可收小中见大、管中窥豹的认识效用。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属于实证研究。在广泛查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应致力于相关史实的重建工作。在研究中,不仅仅局限于抽象的学理思考而忽略具体的事实建构,把对历史现象的思考置于事实建构的过程中,以重新构建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历史面貌。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尤应注重从中华民国法学会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角度,将中华民国法学会与外部关系置于社会的广阔背景中、置于近代中国法学研究团体历史的发展脉络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发展、变化的历史。对中华民国法学会的研究,资料来源约有以下几类:一是档案资料,包括上海市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地收藏的与中华民国法学会研究相关的档案资料。二是报刊,首先是中华民国法学会自创报刊,主要有《中华民国法学会会报》、中华法学杂志》和各分会主编的报刊等;另外还有民国时期的其他相关报刊,主要有《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政治评论》《法律评论》《现代法学》《法政学报》《法学季刊》《新法学》《法学丛刊》。三是时人著述,首先是中华民国法学会自编工作报告书、丛书和法令汇编,如《中华民国法学会工作报告书》《中华法学丛书》《袖珍六法新编》《全国司法行政检讨会议汇编》《司法公报》等;另外代表性的还有《为什么要重建中国法系》[11]、《中国法律思想史》[12]、《民国政制史》[13]、《法律教育》[14]、《中国法制史》[15],等等。

查看全文

基层党校法学教育论文

摘要:党校法学教育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法学教育,在学员、学习方式、培训需求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加强基层党校法学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落实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本文认为要加强基层党校法学教育,就要从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基层党校;法学教育;教学改革

一、党校法学教育概述

(一)党校法学教育的概念

党校法学教育是指各级党校在党委的领导下,为了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树立法治思维方式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综合运用党校教学方法,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内容开展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二)党校法学教育的特点

查看全文

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报告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多种方式结合开展,深入宣传《宪法》精神。今年来,全县采用“集中培训+分级消化”、“线上宣传+线下普法”、“全面学习+重点领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新修订《宪法》的宣传教育,务求宣传实效。我县将《宪法》修正案学习内容纳入党委(组)中心组学法重要内容、县委党校培训课程和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班必学内容。充分发挥“三团两队”(即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团、法律顾问团和法律志愿者队伍、法治文艺宣传队伍)的专业普法队伍力量。充分整合微信、微博、电视台等媒体公益普法平台以及法治宣传长廊等普法阵地优势力量。组织法治文艺宣传队编排演出歌曲、舞蹈、小品、诗歌、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节目。各乡镇、部门结合党员“双报到”,支部共建、“户户入、入户户”、“文明四风”、“扫黑除恶”等活动开展深入宣传宪法精神,有力实现了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使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普惠力度和入心入脑程度提升至最大。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共开展专题《宪法》讲座10余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开展《宪法》主题宣传活动超过56次,参加人员达8000余人次,制作发放《宪法》新修订内容对比宣传折页2000余份,《宪法》漫画读本3000本,口袋读本1000本。

二是精准区分普法对象开展宣传。针对领导干部队伍的宪法教育工作,主要采取将各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列为新修《宪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方式,将宪法宣传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主要课程,组织宪法专题集体学习,开设宪法学习教育专题班,不断深化“宪法进机关”宣传,增强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观念,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针对青少年群体,采取继续深化“新雨计划”等校园普法模式,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宪法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宪法知识进校园活动,发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宪法主题座谈会和班团队会,开设宪法学习课程,组织宪法晨读,宪法主题演讲,“宪法手抄报”比赛等,引导青少年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针对乡镇(村社)群众,采取组织普法宣讲团、法治文艺表演队在各乡镇开展宪法主旨巡回宣讲,结合“户户入、入户户”、“扫黑除恶”、“文明四风”等工作开展传播宪法精神,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事例,用直观易懂的宣传资料,让广大群众了解宣传宪法和贯彻实施宪法的重大意义以及宪法修改的核心要义,不断深化广大群众对宪法精神的理解。针对寺庙僧侣、医院和企业干部职工,采用送法上门、送教上门的方式,组织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寺庙、企业开展“我为宪法代言”等专题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寺庙、医院、企业已有法治宣传阵地,如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角、学法电脑等,促进寺院僧侣、医务人员、企业职工能及时利用碎片时间学宪法,巩固宪法学习效果。

三是用活用好普法宣传平台和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我县五大普法宣传平台(即手机微信、短信、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开展全方位宣传。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力量,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微”“司法”等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法治课堂》栏目、“县普法依法治理动态”手机彩信等现代传媒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形式,组织开展有深度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网上宪法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我与宪法”宪法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等新媒体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加强媒体履行公益普法责任考核,不断增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利用法治文化阵地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展播宪法宣传公益广告、宪法微电影、宪法微视频,打造宪法法治文化广场、长廊,设立宪法法治宣传专栏,协调公共场所宣传载体,户外led显示屏,公共交通载体,投放与宪法相关的宣传内容,不断提高社会对宪法的关注度,增强宪法学习宣传实效不断深化广大群众对宪法精神的理解。

四是积极树立普法典型,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等扩大新闻宣传,及时发现、培育、宣传先进典型,组织新闻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报道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提高法治新闻宣传的宣传效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对优秀普法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县人大制定并下发了《县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制度》,并将宪法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列为“七五”普法中期考核、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各乡镇、各部门宣传宪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特色亮点

查看全文

法学本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实施

摘要:传统法学教学方式束缚法学本科教育发展,在法学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需要。由于教学制度环境、教育理念、应试教育体制和司法考试导向性等因素,导致研究性学习理念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反思当前法律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的不足,通过改进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优化考核评价机制、保证实务课程质量和正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导向作用等措施,探索切实可行的研究性学习理念实施路径。

关键词:法学教育;本科教学;研究性

学习全球化教育改革趋势促使研究性学习理念在我国法学教育领域的发展。研究性学习理念对法学本科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理念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方式。[1]法学本科教育围绕研究性学习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高校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研究性学习理念实施路径。

一、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

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方式对我国高校法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缺陷与不足,如法科生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法学学科教育理论化倾向严重、法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法学教学与法学研究的矛盾等。虽然近年来法学本科教学多少受到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影响,但是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教学法等当前主要法学教学方法效果欠佳。(一)传统教学方式束缚法学本科教育发展。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法学本科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过多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简单记忆完成知识积累。传统的大学课堂是教师主控的课堂,这种主控性既表现为教师“一言堂”,也表现为教师“激情表演”下学生对教师的积极配合行为。[2]通过灌输具体法学专业知识达到教学目的的讲授方式,难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往往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通过听讲、记忆和练习等重复机械行为,达到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的效果。这种学习方式枯燥且被动,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法学理论知识背后的法理逻辑,浅层理解必然导致瞬间遗忘的低效后果。被动接受式学习无法锻炼学生的法学科研能力、法律实务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的开放发展,无益于提高法学本科教学质量。传统讲授式教学极大程度依赖于教材,更限制了法学本科生知识层面的广度与深度。(二)研究性学习理念实施陷入困境。法学院校为顺应教学改革趋势,将研究性学习理念作为法科学生培养的指导思想,并据此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法律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法学本科课堂。此类教学法在理论上应当能够推动研究性学习展开,但实践操作中其效果欠佳。1.法律案例教学法。法律案例教学法是用法律事件提供的虚拟环境进行情景教学,通过法律案例将所描述的法律事件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群体讨论中进入法律情景,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掌握其中法学理论并追寻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式。[3]法律案例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并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具备较高选取典型案例能力和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但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不会投入大量精力筛选案例并设置递进引导式问题,多数情况下教师倾向于简单摘录教材案例,教师讲授停留于对课本知识的解释说明层次。这样的法律案例教学难以引导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案例的学习依赖于教材,案例教学活动局限于案例和问题本身。如果案例选取不当会适得其反,对学生是一种误导。[4]如此,法律案例教学方式沦为一项教学任务,而学生怠于养成探究法律问题的主动性,法律思维和综合素质难以提升。2.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担当诸如法官、书记员、原告(或公诉人)、被告、诉讼人等特定角色去模拟审理案件。[5]在模拟法庭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案件办理,自主搜集、学习与案例有关的法律知识,从自身角色出发分析解决案件。模拟法庭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培养法律职业思维,提高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几乎所有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都会采取模拟法庭方式,但实施效果参差不齐。模拟法庭案件一般涉及众多法律规范,模拟真实案件庭审需要多个法律部门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学生必须熟悉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相关规定,这并不符合当前大多数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实际情况。受本科课程安排不科学的影响,在开展模拟法庭训练时,可能存在学生尚未完成案件所涉部分学科学习的情况。即使完成了全部所涉法律学科的学习,由于现阶段研究性学习理念未能全面普及实施,学生普遍缺乏研究法律理论和实务问题的能力,也难以保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准确分析案件。同时,多数院校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不会聘请专业司法实务人员讲授课程,没有开设庭审旁听课程,法学本科专业实习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导致学生不了解真实庭审如何展开、法庭程序如何进行。上述原因导致法学本科模拟法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模拟法庭过程中实体法和程序法上错漏百出,或模拟法庭流于形式,甚至一种表演。尽管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等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但其仍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当前多数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未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

二、法学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理念实施困境成因

查看全文

经济法多元化教学方法

摘要:经济法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手段等诸多原因,导致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围绕经济法教学的全过程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之路。

关键词:经济法;多元化;教学方法

高校经管类专业设置经济法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律意识,并提高其依法经营、合法开展业务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学生不具备这些工作岗位所需的经济法律知识。我结合多年从事经济法教学的经验分析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该课的改革有所裨益。

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特点

与普通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经济法不同,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更侧重微观经济领域活动所需的法律规范的介绍,既有传统法学学科中的民商法,又有经济法及经济司法部分,法律知识繁多、涉及面广,融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旨在培养具有法律素养、有坚定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信念的经管类人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结合听课对象的现实情况:他们是没有法学基础理论背景的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法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专门的法律课程。虽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少量涉及,但是内容非常浅显,而且只是对法律进行简单的宏观介绍,他们的法律基础知识极其薄弱。通过若干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建立了以本专业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所以要想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将拗口的法律术语和严谨的法律逻辑联系起来,就要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任课教师宽厚的知识背景,才能达到经济法课程在经管类专业中的设置目的。

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