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4 09:05: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律与道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律与道德

法律与道德在司法实践的作用

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自法律出现以来就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笔者以埃尔默杀死祖父案和四川泸州遗产纠纷案为视角,比较研究两案在审判以及适用法律等方面的不同之处,阐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结合法律与道德更为合适。

关键词:法律;道德;司法实践

一、案情介绍

(一)埃尔默案。埃尔默知道他的祖父在现有的遗嘱中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但是由于最近他的祖父准备再婚,他害怕这位老人会因为再婚而改变遗嘱。为了防止老人改变遗嘱使得他失去大笔遗产,埃尔默将其祖父杀害。一审法院判决埃尔默监禁,但是并未剥夺他继承遗产的权利。上诉中,法官在对埃尔默是否应该继承遗产产生分歧,形成了以格雷法官和厄尔法官为代表的两种不同观点,最终埃尔默被剥夺了继承权。(二)泸州遗产案。黄某在婚内与张某同居,张某在他去世后手执其于2001年4月立下并经公证的遗嘱向黄某之妻蒋某要求继承遗产,蒋某拒绝后张某起诉至法院。法院一审认为,黄某之遗嘱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当认定为无效,原告张某不能获得黄某之遗产。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二、两案的不同之处

(一)适用法律原则标准不同。在埃尔默案中,当时美国纽约州的法律并未就杀死被继承人的继承人能否继承遗产进行规定,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对于有关继承的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并且两位法官所运用的解释方法也不尽相同。格雷法官按照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的方法,得出不应剥夺埃尔默继承权的结论。厄尔法官则依据立法者的意图即主观解释的方法解释法条,总结出人们不能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利的原则,得出应当剥夺埃尔默继承权的结论。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是使用法律原则作为判案依据,但是得出这一原则的过程是法官依据法律规则本身并运用各种解释方法,并在穷尽法律规则也不能找出判案依据时,可以依据法律原则进行判案。在泸州遗产案中,法院在有具体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排除了继承法的适用,而是适用了《民法通则》第七条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婚姻法》关于配偶间忠实义务的规定,判决张某不得继承遗产。法院在适用法律原则判案时并未穷尽法律规则的适用,依据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和具备更强的理由这两个标准适用了法律原则。[1](二)合理性不同。埃尔默案中我们需要评价的是杀人行为,杀人行为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法律对于杀人行为是无法容忍的必须进行调整。加之本案发生在1882年,当时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还不完善,我们可以理解并认同法官在当时情况下依据人们不能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利这一原则判案。我们再看泸州遗产案,在本案中必须考虑的就是“同居”和“杀人”在道德评价上是否存在差别。作为一个正常的理性的人,对于“杀人”的道德谴责程度明显高于“同居”,即“杀人”行为与“同居”相比显然更加恶劣。[2]既然已经确定“杀人”和“同居”的道德评价存在差别,那么应当认识到,法律对于“同居”这一行为是可以容忍的,这一行为必须谴责但并不是在法律上进行谴责而是一种道德谴责,法院不应该为了批评一个道德问题而越过已有的法律规则去适用法律原则判案。(三)对法律与道德伦理关系认识不同。埃尔默案中法官在法律规则穷尽的情况下适用了法律原则,本身就将法律与道德放在了一个相同的位置上,只是由于法律没有规定才适用了与道德有关的法律原则。泸州遗产案中法院在法律规则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所谓“个案正义”直接适用了法律原则,其实隐含着一种道德高于法律的思维,这显然与现代法理学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同。埃尔默案中,尽管两位法官观点截然相反,但是他们都是立足于对案件本身和法律所蕴含的法理进行分析,以法理入手总结出一条合乎伦理的法律原则,即先法理后伦理思维。泸州遗产案中,法院用法律谴责了一个本应由道德谴责的问题,更加侧重于伦理,体现我国几千年来一种传统的儒家思维,对于法理的考虑则比较忽视。法院谴责婚内同居,并以此入手寻找法律中能够支撑此种观点的条文,最终以公序良俗原则和婚姻法中有关配偶间忠实义务的条款等为判案依据,排除了保护张某权利的继承法的适用。这无疑是一种先考虑伦理,将法律设定为支撑伦理的支柱的行为,显然也并不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

查看全文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探索

道德与法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毕竟二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调整规范,有着各自的调整领域。对它们的调整范围界限不清的话,会导致社会评价标准不一,终将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产生方式上,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道德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共同认识;

第二,在调整对象上,道德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调整外部行为,而法律则直接指向人的外部行为;

第三,在调整范围上,道德调整的范围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相比较来说,法律调整的范围就很有限了,法律调整的主要是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产生实在影响的行为和关系;

第四,在表现形式上,道德存在于观念中,缺乏明确的标准,而法律是确定且逻辑严密的规范的集合;

第五,在调整手段上,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来发挥作用,而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查看全文

法律与道德作用机理研究论文

摘要:法治和德治都有其各自的功能优势与局限,且法治的优势即为德治的局限,德治的优势即为法治的局限,因此必须进行法治与德治的最佳配置,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局限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

关键词:法律;道德;法治;德治;协调

同志指出,“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1]法治与德治各有哪些功能优势和局限?其良性关系如何建立?其各自的功能优势如何发挥?功能局限如何克服?如何进行法治与德治的最优配置使总体的功能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功能局限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这是目前我们最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法律与道德的作用机理及关系

法律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的社会习惯,它们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即通过解决和预防冲突的方式在一个社会内部形成秩序、提高效率。在价值层面上,法律和道德之间是相容的,它们都为了秩序和效率而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正因如此,法律和道德自从产生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混杂在一起共同发挥其调节的功能,法律被道德化,道德被法律化,法律之中有道德,道德之中有法律,法律依赖道德而被认同,道德依赖法律而被贯彻。直到商品经济大发展之时,随着社会情势的变迁,出于最优调整的需要,法律和道德开始分野,它们的功能差异逐渐凸显,作用领域也开始专有化,法律和道德除共同作用于大部分社会领域外,还各自占据了其独有领域,在法律专有领域,道德受到排斥,在道德的专有领域,法律受到排斥。这种分野的结果使法律和道德从同质发展成为异质的社会规范,这就产生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如法律和道德各自的边界在哪里?法律和道德各有哪些功能优势和局限?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如何协调?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构成了法律与道德在规范层面上的良性关系,而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分析法律和道德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法律是通过既定规则的遵循和实施而发挥其功能的。规则的制定是一种集体的主观行为,因而存在着主观客观化的难题;规范的遵循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因而存在着强制力消失或不足时的法律遵循难题;规范的实施是以机构为主体的,因而存在着机构经济人特性与有限理性的克服、机构行为动力的不足及资源限制等困境。而道德则主要利用文化沉淀中的善恶标准而非既定规则及强制力来影响人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法律的不足,但道德的多元化及相对主义会导致规范的非普适性问题;道德的非强制性会导致对性恶之人的规制力不从心;道德的利益界限会导致利他的有限性。由此可见,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基于人性的恶而进行基本的制度架构,道德基于人性的善而设置各种社会规范。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既有恶的性格,也有善的性格;人既有利己的一面,又有利他的一面;人在行为决策时,既有理性的成份,又有非理性的成份。在现实中,纯粹的经济人和纯粹的道德人是不存在的,我们也很难找到绝对利己的人或绝对大公无私的人,历史证明,绝对利己而从不利他的人或绝对利他而从不利己的人对社会整体发展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恩格斯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一些或少一些,在于兽性与人性的差异程度。”[2](P140)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人只能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混合物,是善和恶、理性和非理性、利己和利他的矛盾统一体,至于哪一种性格占主导则因人而异,且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中也存在着主次的问题。如在市场领域,人的自利特性会占主导地位;在伦理领域,人的利他特性会占主导地位等。法律和道德分野正是对这种人的本性的多元性进行多元调整的需要。法律禁恶,道德扬善;法律抑制人的损人利己行为,而道德则激励人的利他行为,法律抑制人的非理性,而道德则激扬人的理性。这是法律与道德的最基本功能,正是从这一视角,我们认为,法律是一种外在性、他律性的规范,道德是一种已被内部化的、自律性的规范;法律规范不能覆盖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道德则可能影响人的所有行为;法律着重于抑制人的非理性,道德则更多地倾向于激发人的理性;法律依靠强制性命令而运作,道德则依靠内心服从而运作;法律的实施存在着被抗拒的可能,道德则会被主动遵循;法律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是以巨额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为代价的,道德对秩序和效率的贡献则是低代价的。法律与道德基于人的本性的多元性而存在,其各自独特的功能优势是对方不能替代的,其功能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可被对方所克服。法律与道德的良性关系就应基于此而建立,否则,法律不成其为法律,道德不成其为道德,其各自对社会秩序和效率的贡献将会丧失殆尽。

二、法治与德治的功能优势与局限

查看全文

小议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与道德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和公民隐私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其所带来的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则充斥着法律和道德的博弈。本文通过人肉搜索社会调查探究了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了解到了大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试图寻找在网络隐私权中法律与道德的平衡点,更以小见大,探讨了平衡道德和法治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空间隐私权人肉搜索

近几年的中国,各类网络隐私权案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案件背后暗含着法律和道德的交错。在中国,由于公众的法律根基不牢固,加上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导致在网络隐私权这一领域出现了法律权威与道德评价的混乱。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查看全文

透析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与道德

近几年的中国,各类网络隐私权案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案件背后暗含着法律和道德的交错。在中国,由于公众的法律根基不牢固,加上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导致在网络隐私权这一领域出现了法律权威与道德评价的混乱。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规定:对于在“人肉搜索”中擅自公布他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身高、年龄、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侵害他人私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可以依照司法解释追究侵权人的侵权责任。

(二)外国的立法实践

查看全文

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研究

我国从改革开放后,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也由原先的“计划经济”慢慢地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虽带来社会的大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的社会问题。纵使中华文化以其包容性来兼收并蓄国外优秀文化,但终究抵挡不住一些大国进行的文化渗透以及不良风气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少年强则国强”,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身为建设祖国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主力军——当代青少年,应该成为面对这一切困难的中流砥柱。

一、当代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匮乏的现象

“道德是依道之德、以德为道,是一定地域内人们共同遵守和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1],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所谓法律,“就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体系”。[2]道德与法律是两个重要的社会调控体系。不少青少年不能很好地认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导致作出一些合道德却不合法的行为、合法却不合道德的行为及既不合道德又不合法的行为。(一)合道德而不合法的现象。法不容情,生活中合道德却不合法的现象很多。我们的传统文化崇尚“士可杀不可辱”,我们的课堂教材歌颂英雄先烈的宁死不屈。然而,实际的法律实践从“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在最后的成果上否认了我们传统的道德认知,即否定了于欢在维护其母亲免受讨债者侮辱这一过程中的道德应激行为的正当性。(二)合法而不合道德的现象。考试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道德的立场上去看待。放在古代,一人作弊被发现了,不仅要承受牢狱之灾,更会受到世人的指责与唾弃,身心都会受到巨创;但是放在现在,学生不用承受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致使作弊现象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常见。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舞弊现象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但当舞弊逐步构成一种习尚,教育系统的价值观念慢慢变混乱,这能否代表着我们在道德诚信机制上的滑坡呢?(三)既不合法又不合道德的现象。在当代青少年中,也存在很多既不合法又不合道德的现象。例如发生在2016年的“篡改同学高考志愿”事件。山东青岛胶州高三毕业生常升高考志愿被同窗郭某某出于嫉妒的原因而修改,没有在道德信仰与法律信条的控制下,最终酿成了大祸。郭某某这种损人害己的行为致使他将面临道德的拷问和法律的制裁。

二、当代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匮乏的原因

当代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匮乏的现象严重,而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方面,社会环境方面。(一)家庭教育原因。马克思曾说“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3],自孩子出生那刻起,家长就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教孩子说话、行走、吃饭等,可以说孩子的第一堂课是来自于家庭的。某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方式上存在缺陷。“虽然说家庭教育方式已经显示出理性化的倾向,但是这并不绝对意味着大多数家庭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能够采取民主的平等的教育方式”。[4]很多家长,尤其是一些农村家长不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认为“棍棒底下出才子”,往往通过暴力手段甚至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来捍卫自己身为家长的权威。这种“高压型”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性格上会出现缺陷,以至于作出一些不符合道德并触犯法律的行为。(二)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是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学习的大本营,青少年在学校里由浅入深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和相应的法律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校教育决定着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水平和性质。许多学校教育工作存在弊端,学校法制教育乏力。在很多学校中,法制教育被看作思想品德教育的补充内容,认为法律教育包含于思想品德教育,青少年学到的法律知识只是局限于思想政治课本中提到的寥寥内容;到了大学,法制教育往往只限于大一时期公共课《法学基础》,教师在教的过程与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都不会放更多的精力在公共课上。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三)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环境错综复杂,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管机制。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化极易使人形成一切以金钱为中心的思想,一些青少年经不住吸引,又具有强烈的攀比心,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认为“金钱万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传媒的普及,一些充斥着打打杀杀的暴力网游、不健康的黄色网站等,容易使一些道德观念不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不1.完善立法,把基本道德义务纳入法律规范“道德需要法律强制力的支持和保证,法律的强制性、威慑力是道德规范得以遵守和弘扬的保证”。[7]通过立法,将基本的道德规范变为法律规范。再者是通过立法,以奖励性的方式可以提高当代青少年对道德素养的追求。邓小平讲过“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8],所以社会应建立道德回报机制,对青少年的行善之举给予物质或者是精神的褒奖。2.利用网络媒介的舆论导向,加强道德与法律宣传当代传媒具有涉及范围大、渗透力强、影响大的优势。首先应以法治网,让网络在法律的监管下健康运行。利用网络媒介的舆论力量,有利于把道德观念与法律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普及到各位青少年。学校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方式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结语

查看全文

法律与道德边缘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闻自由;社会道德;法律与道德

【论文摘要】:新闻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在遇到国家机密、他人隐私、公共利益及新闻报道缺乏社会责任等情况的时候,新闻自由理应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但如何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这不仅仅是我们立法层面上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法律和社会道德必须共同面临的难题。

新闻自由作为人类共同取得的政治文明成果,其形态虽因因各国历史条件、政治制度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包含出版自由、报道自由和批评监督的自由这几个方面。在新闻自由的前提下,采访、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权利,或公众利用媒体表达思想、讨论社会问题的权利被称之为新闻自由的保护性权利。在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新闻自由并非一种没有限度的权利,一切真正的自由必然包括某种限制,完全的自由和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一、限制新闻自由的原因--社会责任

对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来说’追求新闻自由,就意味着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自由才是正当的自由。不负责任的自由,是无限制的自由,就会对作为权力、权利的新闻自由滥用。当自由被滥用,变成了主体的某种为所欲为的行为,当支配它的精神便不再是真正的自由精神。自由与责任始终相伴相随的事物,追求自由就意味着承担责任。[1]自由社会,充分利用新闻手段的精神。"报刊必须自由地致力于保持和发展一个自由的社会。这意味着报刊必须是有责任的。它必须对社会承担满足公众需要和保持市民权利,并且保持几乎被遗忘了没有报刊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人的权利。[2]自由既是权利,又是能力,并且是通过能力来实现权利。新闻媒体和新闻职业工作者只有具备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才有能是自由的,才能担当自由的,才能担当自由精神、自由权利应负的社会责任。

理智的新闻传播者,始终承认现实的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自由,有约束的自由,不承认绝对新闻自由的存在。承担社会责任是新闻传播者的义务,对于非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者来说,如果其传播目的和事实上是面对社会公众的,起码应该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即使在所谓新闻最自由的美国,"没有人--即使是这个国家的奠基人,也从未认为新闻是完全自由的,也没有哪个有责任人和思维稳健的人希望新闻是完全自由的。"[3]

查看全文

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道德权利;法律权利;权利的制度化

论文摘要:“人权”在其静态上包括道德上的权利和法律制度上的权利。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有些道德权利对于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这就需要立法者适时地将它们提升为法律权利。两者在界限上应当保持清晰,在数量上应当保持协调,以实现良性互动。

权利不仅是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一个因子,而且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纽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权利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他们总是希望享有穷尽所有的权利,理论界亦热衷于从法律规范中寻找权利推演的可能性,继而凝炼出某种权利并使之定型化、制度化,将一些道德权利甚至难称之为权利的“权利”制度化。这种权利“泛道德化”倾向最终会走向了问题的反面——权利庸俗化,是导致“人权似乎什么都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是”的原因所在。同时,权利的实现又离不开理性制度的支持。鉴于此,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的界线划分,即,权利的制度化便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的关系

在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前,首先需要对相关的概念作一下解释和澄清。第一,所谓“权利的制度化”,是指将权利观念客观化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行为准则,通过建立和完善权利制度,确认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权利或道德权利具有规范约束力,以使这些“权利”得以有效实现的过程。我们将这些经过制度化的权利称为“制度性权利”。“制度性权利”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在狭义上指的就是法定权利或法律权利;在广义上除了法定权利外,还包括村规民约、政党与社会团体的政策、纲领与章程等非法律性的制度确认的权利。本文取其狭义:权利的制度化与立法或者说道德规范法律化密切相关。第二,所谓“制度性权利泛道德化”是指:模糊制度性权利与道德性权利的界域,任意扩张制度性权利的外延,以致将一些条件不够成熟的道德权利强行制度化的现象。

“人权”在其静态上包括道德上的权利和法律制度上的权利。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来讲,制度权利是道德权利客观化的产物,是道德权利物化形态。道德权利的存在早于制度性权利,在早期缺乏法律制度有效保护的时代,道德权利只是主体的自我主张,只能凭借主体自我力量予以维护,所以只具主观性,这是不完善的权利。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性认识的提升,法律制度逐渐确认各种主观性的道德权利,于是形成了法律权利。法律权利也因此取得了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属性,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权利。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某些道德权利的确定性需要主体以外的力量来维系,社会就会产生保障道德权利的法律制度。所以说,法律权利的产生是道德权利保障需要的产物,它使主观的、不完善的、确定性差的权利变为客观的、完善的、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权利。法律制度是保障人权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制度”从哲学意义讲,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和界限,反映了质与量的统一。制度的作用与功能就在于对个人、社会的活动和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协调社会关系的有序发展。制度对于人权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它给与道德权利以较为稳定和有效的手段,人权离不开制度,它并最终要以制度的形式来保证其实现。

查看全文

法律基础教学与思想道德论文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在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涉及两门学科,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教学需要。有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作用;另外还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在很多的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使得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很难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2.教学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在当前考试教学管理体制下,很多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刀切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受到体制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学范围比较窄,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当前的考试制度非常重视教材内容和知识,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不高,很难增强这一门课程的感染力,考试分数也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综合能力。因此,要不断深化改革考试制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

二、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措施

查看全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优化策略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新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及法律素养。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往往不能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化于心。究其原因,在于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该研究简要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同时分析当前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建合理的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等具体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时至今日,我国许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的课程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重点,重视说教,而忽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内化,讲解的内容浮于表面,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即面临这一问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低,尤其是对思政课程的学习,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整体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果,推动道德教育的落实[1-2]。

1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

1.1展现思政理论课程育人宗旨

为了把“大家”精神融入教材、课堂及学生头脑之中,新课程教学方案应该立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面临及最为关心的问题,借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法律素养,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引导学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及建设者,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优秀的思想基础及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不可背弃这一基本宗旨,需要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为这一宗旨服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