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训练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01:57: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律思维训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文逻辑教学论文
[内容]
1987年,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修订时,删去了逻辑常识的全部内容。对此,中学语文教学界议论纷纷,语文报刊上也偶有文章评论,主张在中学恢复逻辑常识的教学。笔者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教研中,深切地体会到:中学不仅应恢复逻辑常识的教学,而且应该加强和改革这一教学。
一、恢复和加强逻辑教学是搞好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需要
近几年,笔者在教《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时,有意识地改变了过去那种按教材顺序讲解、训练的通常做法,运用了分类、比较、假设、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引导学生对有可比性的文言虚词,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文言虚词,如“之”与“其”、“而”与“则”等等,在词性、作用、含义、句中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感受在文句中把它们互换位置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分析归纳,找同中之异,求异中之同,列出条目,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学生普遍反映,这样做,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运用得活。另外,我还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文言文实词的教学,词法句法的教学,标点、翻译的教学,整体阅读的教学和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教学等等方面。在中学语文其它内容的教学中我也作过多次尝试,都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证明了有意识的运用逻辑方法优于常规做法。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中学语文的基本内容与逻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中学语文的基本内容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其实,听、说、读、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手段,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才是基本内容。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本身就是概念、判断、推理。它们之间,是表与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语法是规范遣词造句的尺度,修辞是把话说得好的手段,而逻辑则是各种文字符号和语言现象的实际内容,是各种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得以成立的内在依据。逻辑的东西,只有用逻辑的方法去学习,才能快速理解、掌握,快速形成能力。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不能离开逻辑。譬如现代文阅读吧,捕捉和提取明显信息,领悟和明确隐含信息,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段落层次的划分,段意层次以及整篇文章中心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分析归纳、比较假设、判断推理。目前,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是个薄弱环节,历年高考中得分率最低,与社会的发展很不适应。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多数学生缺乏最起码的逻辑常识,思维不上路子,不合最基本的逻辑规则。现代文阅读,所需要具备的最根本能力是理解能力。理解就是思维。正确的理解,要求思维主体对思维客体进行思维的过程、方法、角度符合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逻辑常识,没有经过比较严格的逻辑训练,就很难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也就很难有比较高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目前改进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措施就是恢复和加强逻辑教学,加强学生阅读现代文的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养成正确地运用逻辑常识和逻辑方法阅读现代文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记叙文与形象思维,议论文与逻辑思维,审题立意与概念判断、分析综合、假设比较,论据论证与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谋篇布局层次结构与种种推理和逻辑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十几年来,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历程,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前一时期,不少人很重视写作常识和技能的分项训练,把项目分得很细。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则越来越重视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算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章写得好不好,最根本的,不是取决于作者记住了多少名词概念,而是取决于作者对事物事理的认识是否深刻、全面、清晰。认识深刻了,才会立意新颖,表述准确,给人以教益;认识全面了,才能表述准确辩证,避免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认识清晰了,才会文脉贯通,条分缕析,章法精巧,并有较强的文势。认识能力的提高只能来自于严格的思维训练,而严格的思维训练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学生的思维变成符合逻辑的思维,变成符合思维的规律、规则的思维,正确运用逻辑方法的思维。只有这种逻辑思维训练搞好了,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才有希望再上新档次。
由此看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恢复和加强逻辑教学,使学生熟悉逻辑常识,运用逻辑常识,学会逻辑思维。这样做,看似旁逸斜出,增加了课业负担,实际正好相反,定会使学生学到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逻辑教学论文
[内容]
1987年,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修订时,删去了逻辑常识的全部内容。对此,中学语文教学界议论纷纷,语文报刊上也偶有文章评论,主张在中学恢复逻辑常识的教学。笔者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教研中,深切地体会到:中学不仅应恢复逻辑常识的教学,而且应该加强和改革这一教学。
一、恢复和加强逻辑教学是搞好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需要
近几年,笔者在教《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时,有意识地改变了过去那种按教材顺序讲解、训练的通常做法,运用了分类、比较、假设、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引导学生对有可比性的文言虚词,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文言虚词,如“之”与“其”、“而”与“则”等等,在词性、作用、含义、句中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感受在文句中把它们互换位置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分析归纳,找同中之异,求异中之同,列出条目,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学生普遍反映,这样做,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运用得活。另外,我还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文言文实词的教学,词法句法的教学,标点、翻译的教学,整体阅读的教学和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教学等等方面。在中学语文其它内容的教学中我也作过多次尝试,都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证明了有意识的运用逻辑方法优于常规做法。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中学语文的基本内容与逻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中学语文的基本内容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其实,听、说、读、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手段,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才是基本内容。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本身就是概念、判断、推理。它们之间,是表与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语法是规范遣词造句的尺度,修辞是把话说得好的手段,而逻辑则是各种文字符号和语言现象的实际内容,是各种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得以成立的内在依据。逻辑的东西,只有用逻辑的方法去学习,才能快速理解、掌握,快速形成能力。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不能离开逻辑。譬如现代文阅读吧,捕捉和提取明显信息,领悟和明确隐含信息,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段落层次的划分,段意层次以及整篇文章中心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分析归纳、比较假设、判断推理。目前,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是个薄弱环节,历年高考中得分率最低,与社会的发展很不适应。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多数学生缺乏最起码的逻辑常识,思维不上路子,不合最基本的逻辑规则。现代文阅读,所需要具备的最根本能力是理解能力。理解就是思维。正确的理解,要求思维主体对思维客体进行思维的过程、方法、角度符合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逻辑常识,没有经过比较严格的逻辑训练,就很难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也就很难有比较高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目前改进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措施就是恢复和加强逻辑教学,加强学生阅读现代文的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养成正确地运用逻辑常识和逻辑方法阅读现代文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记叙文与形象思维,议论文与逻辑思维,审题立意与概念判断、分析综合、假设比较,论据论证与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谋篇布局层次结构与种种推理和逻辑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十几年来,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历程,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前一时期,不少人很重视写作常识和技能的分项训练,把项目分得很细。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则越来越重视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算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章写得好不好,最根本的,不是取决于作者记住了多少名词概念,而是取决于作者对事物事理的认识是否深刻、全面、清晰。认识深刻了,才会立意新颖,表述准确,给人以教益;认识全面了,才能表述准确辩证,避免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认识清晰了,才会文脉贯通,条分缕析,章法精巧,并有较强的文势。认识能力的提高只能来自于严格的思维训练,而严格的思维训练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学生的思维变成符合逻辑的思维,变成符合思维的规律、规则的思维,正确运用逻辑方法的思维。只有这种逻辑思维训练搞好了,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才有希望再上新档次。
由此看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恢复和加强逻辑教学,使学生熟悉逻辑常识,运用逻辑常识,学会逻辑思维。这样做,看似旁逸斜出,增加了课业负担,实际正好相反,定会使学生学到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议法学教育中的多媒体
一、当前法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高等法学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素质与实践职业能力的角度划分,可分为理论科学型模式、职业实践型模式及两者兼顾型模式。其中,以两者兼顾型模式最为科学,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由于我国深受大陆法系传统影响,长期以来都以理论科学型模式作为法学教育的主导,认为法律作为一门科学有必要系统地进行讲授,从法学理论、法律历史、法律基本概念、原理到具体部门法的条文解释,从对法学理论的全面阐述到对专题问题的抽象讨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上都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此种模式培养的法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所学知识与法律实践很难顺利衔接。
2.学生学习缺乏能动性。应当承认,我国的法学理论尚未成熟,同时法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面对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中的疑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需要持一种探索的态度,从而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法学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植入“问题意识”,使其在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的授课方式是“授———受”式程序,老师在整个课堂上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在教师自说自话的讲课中,学生思索问题的时间被剥夺,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了。
3.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足。与我国当前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相比,法律课程中涉及市场经济、国际法、司法和律师实务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还远远不够,课程的内容也急需更新或充实。通行的法学教材普遍存在观点陈旧、知识老化、内容空洞的毛病,市场需要、社会需要的课程因受教务处课程、课时限制而无法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由于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不足,授课也往往是坐而论道,讲授内容过于注重法学原理和条文论述,严重忽视了法律实践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讲金融法的不了解金融的操作和运行,讲证券法的不知道各种票据的实际制作和使用,讲公司法的也不知道公司的具体结构和创立程序。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训练不足,将严重制约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使教学对社会的应有作用大大降低。
二、法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1.课件制作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明确授课目标是什么,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繁简相宜,尽量避免设计过于花哨的课件,造成学生上课不必要地分心。更有甚者,一些课件往往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到学习重点和难点上,造成授课的本末倒置。此外,在设计课件时还必须正确地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使多媒体课件机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或困难的线索。
创新型法学人才培育研究
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法律在文明社会中的价值与功能日益凸显。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被写入宪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历史性任务。在社会法治化和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下,经济全球化、知识商业化、学习数字化、发展可持续化等挑战也迎面扑来。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不仅对法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内在动力。自上世纪末教育部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出“大法学”的法学本科教育思路、确定14门法学核心课程以来,全国各地高校法学院掀起了法学教育改革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我院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办学经验,紧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国内法学院中率先开办德语法学本科班,致力于培养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认真总结和反思这五年多的创新实践,不仅有利于我院法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法学本科生培养现状与不足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法科学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其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担忧。人们普遍认为,法律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法科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将主要精力从课堂研习转向应对包括国家司法考试在内的各种职业考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法科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训练与法律实践诸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1]
1.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从社会对法科学生的反映来看,法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过于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虽然许多高校法学院把法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宽口径、复合型”、“经济与法律相结合”等,但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不少法学院的课程结构缺少实质性的创新,基本是在法学14门核心课程之外点缀一些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有关的选修课而已,没有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和合理的编排,导致法科学生的法律基础理论训练不足,而对法律以外的学科又只知皮毛。
2.法律理论基础薄弱,法理思维不足
高校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当前,国内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提出培养人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实践教学、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创新型和实践型的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大同小异的培养体系,并提出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条实施路径,构建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2现有的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2.1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并且脱离“互联网+”的时代特色。很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到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但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在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有效的得以规划。“互联网+”时代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培养不是在正常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授课形式进行培养的,更多的是需要在项目执行中,利用项目本身作为载体,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目标的设立调整及团队冲突的沟通解决来加以训练培养,这是很难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完成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具有广博的知识领域基础上,通过水平思维的运用,将不同领域的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形成的创新创造能力,这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学习自主性、知识理论的跨界连接性和思维的创新性,而这些也很难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完成的。执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具体事务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具体决策的操作与执行来加以训练的,这个在现有的培养体系中是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加以训练的。
2.2培养能力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法学教育学生法律思维锻炼
一、法律思维的基本内涵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法律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主要是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的品性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也有人认为,法律思维是根据法律的既有规定,通过推理、判断、程序和自由心证,也即通过法律方法给争议双方一个解决问题的结论,注重的是对法律事件的处理。概言之,法律思维是诸多思维中的一种,它以法官或律师的思维为典型代表,是指根据法律进行的思维,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义。法律思维包含诸多方面,法学教学中主要是对法科生进行思辨能力、质疑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训练,由此强化法律的理性判断,打破对所谓“权威”观念的崇拜,有质疑能力就有了创造性的能力,同时对于不符合法律价值判断或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则或错误思想要大胆地否定、揭露,进而提出新的规则,从而保证法律的适用性和革新性,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法律人”。
二、法学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贯彻实施,法制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法律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民众对法律的需求使得法律专业成为热门的专业,因此,我国的法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很快就出现了法学毕业生人满为患的表面现象,但另一方面却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仍有很大缺口。出现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的产品没办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法学教育与法制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法学教育水平总体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并由此导致了法科学生的素质总体不高。笔者认为,就现状而言,法学界中的不少同仁对于法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并不够,甚至是没有意识,法学界对于法学教育水平不高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近些年来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对于部门法学的研究和探索时所具有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很多专家学者忙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从事科研活动,研究具体问题,研究制度建设,并且著书立说形成成果,这些学术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相对于教师长期在课堂上“深耕”而去完成提高学生法学素养的基本任务,难免显得急功近利。目前,多数法学专家、学者对法学教育的研究现状是限于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例如“模拟法庭教学研究”、“法律诊所研究”、“某某课程案例教学研究”、“财经类(或其他类)院校法学课程设置研究”等等。同时,法学界一些从事一线教学的法学教师,即使是有重视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但是也不一定教的得法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知识教学的传授一项“显性”的目标,比较容易考量和实现,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课程计划、教科书、课堂讲授等外在的客观条件作为保障,还有方便的检测手段;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一项“隐性”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者的主观努力,特别是教师的积极态度、教学艺术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法律思维方式培养困难的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从事法学教育的院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育者更倾向于显性目标的选择,从而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就成为法学教育中被人忽略的价值目标。正如郑成良教授的精辟阐述:“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即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来思考问题时,才会有与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的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我们培养出的法律人才都只知道法律规定,却不能按照正确的法律思维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也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现。
三、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重要意义
从价值主义而言,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敢于担当,有历史责任感,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福祉。就工具主义而言,法学教育应该传道、授业和解惑,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建设法制社会、和谐社会。重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不仅是法律职业者对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显法治自身张力的积极尝试。从目前法学教育中教学研究的趋势来看,法学教学方法是法学教育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有助于法学教育水平的提升。第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激活、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系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和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第三,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四,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法律信仰,培养学生遵循法律思维方式之思路去解决、分析、判断问题的世界观,法律信仰的确立有助于对学生法律主动认同,并以法律为生活行为准则,以实现法治为理想,客观上使学生对法律产生尊重和信仰。总之,借助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来构建法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也必将为提高法科学生的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固然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是重要的,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且从根本上提升法科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和理论水平,才是法学教育的真谛,才能根本上达到法学教育的目的。因此,这一问题虽有学者论述,但是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并不断实践,从而明确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方法。
民法概念与生活实例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讲解民法基本概念引用审判案例与教学案例,因学生对其生疏而影响教学效果。采用生活实例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依托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经历见闻与生活场景等,广泛利用学生熟悉的文学著作、历史典故、影视作品、新闻时事、俗语俚语等材料,将抽象的民法概念还原为鲜活的生活事实。所举生活实例的范围应当以准确为底线,注意点面结合。
[关键词]民法教学;民法概念;生活实例;民法思维
一、何为生活实例?
在部门法学中,“民法中的法律用语都比较难懂,很难理解。”[1]P130民法课堂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讲清楚每一个抽象概念的含义。因为“法律规范是由概念组成的,欲掌握规范必先掌握概念。”[2]P599概念原本是从众多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而来,因此,在讲授民法基本概念时,需要还原回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以便于明确每一个民法概念所涵摄的基本类型。正如王泽鉴教授所说:“概念是‘抽象’的,必须具体化于个别事物之上,因此‘举例’阐释法律基本概念至为重要。”[3]P39在讲解民法概念时,目前通行的举例方法是引用审判案例或教学案例。审判案例是指审判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它们在我国主要被汇编于三套大型审判案例丛书之中:国家法官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于1991年开始编辑发行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编辑发行的“人民法院案例选”,以及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于2012年开始编辑发行的“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上述丛书选录的案例内容丰富,真实全面,证据详实,说理细致,成为教学举例时取之不尽的宝库。由于审判实录的功能定位,此类案例材料大多情节复杂变幻,篇幅冗长,横跨多重概念、多层法律关系,甚至是多个法律部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它们普遍存在针对性不足的缺陷,不便于针对某一概念进行专门讲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民法概念时,更多倾向于使用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指出于民法教学工作的需要,或者是对审判案例或真实纠纷删繁就简、改编而成的案例,或者是基于突出概念含义的考虑,虚构编撰而成的案例。相比于审判案例,教学案例的情节相对简化,争点鲜明,针对性强,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法基本概念。经过多年的学术积淀,这方面的教学案例资料堪称浩如烟海,近年更呈现出规模化与合成化的趋势。规模化主要是指学术界与出版界合作推出的成套的、系列化的教学案例丛书。此类从书以配合教学需要为目的,按照教材理论线索,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案情相对简明、争点相对集中的案例材料。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先后推出的民法课堂教学配套案例丛书,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合成化主要是指把民法理论体系与案例讨论融于一炉的教科书编写体例。相比于既有的教学案例书籍,此类教科书将案例作为理论铺陈探析的引子,力求强化理论的现实针对性。例如,近年翻译或引进的德国的施瓦布教授、布洛克斯教授、日本的山本敬三教授、近江幸治教授、我国台湾地区的王泽鉴教授、陈自强教授等学者所著的民法领域的教科书,在理论解说与案例结合方面,令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然而,在民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审判案例和教学案例,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到教学主体之一———学生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在讲解民法基本概念时,普遍存在事倍功半、效率低下的缺陷。(一)理解费时,缘于案例内容的陌生与复杂初学民法的大学生,距离结束“温室生活”与应试教育为主的高中生活仅一、二年之久,涉世未深,不谙世故,他们对于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纠纷、矛盾的负面性社会现实的民事纠纷所知尚少。上述教学案例以现实纠纷为蓝本,虽有改造,但是大多仍远离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经历见闻或生活场景。例如,在教学案例中,争议当事人往往不是此公司,就是彼法人,争议标的物不是钢筋水泥、农副产品,就是机器设备、房产土地等,所涉金额动辄百万至亿,至于法律事实更是紧贴商海沉浮,忽而融资抵押,忽而技术研发,忽而买卖租赁,忽而按揭楼花……总之都显得“高大上”,而不接学生的地气。对于此类案例,教师必须对学生先行完成案例情节的“去陌生化”工作,要将案例情节讲授清楚。等到主体、客体、内容、法律事实、权利争点等要素一五一十陈述完毕时,学生熟悉理解案情本身,就已经费去不少时间。此外,不少教学案例情节过于复杂,也导致课堂教学过程颇为费时。民法概念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位阶性构成一定的概念集群。[4]P125集群内的不同概念之间,其差别细致入微,前提条件稍有毫厘变化,法律定性就会差以千里。对于此类体系化的概念集群,目前的教学案例往往在学生与之初次见面时,就立刻迫不及待地将细节之处屡屡变形。例如,以“盗贼与手表”为主要情节的案例,就屡屡变换几乎一字之差的细节事实,先后涉及消灭时效、善意取得与盗赃的法律地位等。[5]P74-76又如,以“卖小艇”为例,辗转变换细节,讨论履行不能的各种类型,[6]P639前后这些“变形金刚”式的案例层出不穷,纷至沓来,著者或许会有智力上的优越感,但是,站在初学者———学生的立场上,当差别细微的“案例集群”蜂拥而至时,学生势必目不暇接,理解吃力。这种九曲回环、一波三折的案例教学方法,甚至被学者指为情节复杂的“言情小说”。[7]P9(二)内容无趣,同样缘于案例内容的陌生教学案例内容远离学生,民法概念给学生的印象大体上只能是硬梆梆,冷冰冰的知识。甚至学生有可能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民法概念只是他人的法律问题,而与自己完全是参商永隔的关系。对于学生而言,一旦民法沦为“事不关己”的远在千里之外的知识,最终恐怕难逃被“高高挂起”的厄运,学生对于民法概念的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三)民法思维训练不足,缘于前述的内容上的缺陷民法课堂教学固然应当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理解民法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则,但是,“法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如何理解条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8]P742民法思维属于法律思维的一种,其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运用抽象的民法的概念与规则,去分析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去解决千变万化的现实纠纷。而目前的案例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借助陌生案例掌握的陌生概念,必须先经历一个接受、熟悉的过程,之后课堂上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和余力将有关概念迅速举一反三地运用于其他案情或生活事实中。目前的案例教学不得不将重点放在知识讲授方面,而不太可能强化民法思维训练。学生在将现实生活中无限丰富的民法材料与抽象的民法概念的接合方面,很容易中途“断档”或“掉线”。鉴于现有的审判案例与教学案例的不足,民法课堂教学的举例,应当是结合学生特点所举的生活实例。所谓生活实例,主要是指依托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经历见闻、生活场景,广泛利用学生熟悉的文学著作、历史典故、影视作品、新闻时事等材料,将抽象的民法概念还原而成的鲜活的生活事实。利用生活实例进行民法概念的课堂教学工作时,出发点在于追求民法概念讲解过程的生活化、简练化、兴趣化,进而将民法的概念制度与精神理念实现普及化。
二、何需生活实例?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运用生活实例讲解民法概念,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生活实例充分体现了教学规律,能够满足教学时限、教学主体及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从而可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之所以可行,是因为生活实例教学符合了民法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特点。(一)就教学时限而言,生活实例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大缩短案情介绍与陈述时间,将学生精力投入到概念运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我国民法学教学课时基本上是两个学期、共108个小时,每个学时约40~50分钟。这一特点决定了民法课堂教学既不能与举例绝缘,同时又不能举例过于复杂,以至于影响教学进度。与现行的课堂教学举例方式相比,教师在举生活实例时无需先行费时、费力地交待复杂的案情,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案情。而学生更无需费脑、费神地理解波谲云诡的案情经过,可以一步到位,直指概念要害。就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而言,生活实例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建设性,能够有效防止教师知识老化,促进教师知识深化与更新,提升教学工作的乐趣与品质。民法基本概念往往常年不变,如果教师日复一日地讲授这些概念,有可能滑向枯燥乏味的机械劳动或重复劳动的深渊。而要使工作有趣,“第一是技巧的运用,第二是建设性。”[9]P183在利用生活实例从事教学工作时,教师会追踪最新时事热点、法律纠纷、文学影视等材料,这就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刺激,从而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例如,新的生活实例可能会与既往的案例有所差别,如何处理与认识这些差别?它们的存在,是否表明应当局部修正或彻底推翻既有的民法概念?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会激发教师持续深入地思考民法基本概念或基本规则。就教学活动的另一主体———学生而言,生活实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在知识层面与思维层面同时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实例因为是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经历见闻与生活场景等为基础,所举例子对于学生不存在任何疏离感与陌生感,仅仅是换上了民法学的视角而已。因此,学生不必把精力消耗在理解陌生复杂的案情方面,而是能够迅速掌握案情背后的民法概念。更重要的是,生活实例的亲近感与亲切感,还有助于激发民法兴趣,训练民法思维。在听讲生活实例的过程中,学生定会恍然大悟或者豁然开朗:“原来民法并不是遥不可及、深不见底的知识,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当学生对民法概念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后很容易增强民法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主动运用民法概念与规则去分析、参照、解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民法思维的训练机会。正如学者所说:“很多生活化的问题恰恰是考验我们法律思维的一个好机会。”[10]P35进而,良好的民法思维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对当下现实生活保持高度关注的思维习惯,从而纠正“中国的读书人,又是不注意世事的居多”的缺点。[11]P70此外,生活实例的举例方法,还能有力地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与阅读兴趣明显不足,除了教材课本与应试书籍之外,较少阅读其他课外书籍,至于“六经注我”式地阅读各类经典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即使从事课外阅读,阅读方法也多以浅阅读为主,深度思考、掩卷长思的并不多见,至于从专业角度尝试进行“我注六经”式地阅读的,更是稀如星凤。但是,如果在生活实例方面更多取材于文史经哲、政治社会等书籍,无形中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同时,也旁敲侧击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了正确的阅读方法。(二)就学科特点而言,民法与现实生活高度契合,这为生活实例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市民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民法作为“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12]P19“我们的生活也是由民法来规定的”,[13]P15民法的概念与规则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只要有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爱恨情仇、财货流通等生活常态,只要将这些生活常态结合学生特点,就一定能够发现层出不穷的民法概念的“写真版”或“实况转播”镜头。(三)就学生特点而言,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兴趣爱好,也为生活实例教学提供了举例基础目前我国法律本科学生以高中文科教育背景为主,其知识储备与思维训练在文学、历史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约数”或共识平台。在兴趣爱好方面,青年学生普遍擅长利用电子媒介,在获取各类信息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几乎可以说是独步天下。尤其是对当下流行的影视剧集、新闻时事、社会热点等,学生的兴趣与熟悉程度,可能比教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教师能够以这些生活实例讲解民法基本概念,或者动员学生从这些例子中寻找民法概念,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民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依法治国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张和约束下,全社会都要不断增强用法、守法、尊法以及学法意识。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有为的群体,应该成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因此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落实。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大学生只有树立宪法为上的法治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终成长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二)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校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校。只有科学、法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必须要与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相结合,高校才能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依法治校水平,即在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同时,也让高校的教师、学生处以及各个部门在进行高校的日常管理时,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行,最终才能构建高校依法治校的良好基础,提高大学生懂法、知法以及用法的水平和能力。(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国的保障。法治环境的建设和法治精神的普及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其中法治环境的构建和法治精神的宣传都离不开公民法治精神、方式、思维以及意识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大学生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员,因此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更容易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培养,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激励下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最终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成功实施。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内容
第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树立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推崇感和认同感,才能积极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打造法治社会的精神根基,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树立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内在权威地位,最终才能积极提升大学生对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认识;第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是法律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所谓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大学生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处理、分析以及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然而受法律本质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也是一种更具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出积极引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全体公民,靠法解决问题、遇到事情找法律以及日常生活自觉遵守法律的发展趋势。在高校的法律教育中更要积极把握大学生法治思维训练的方向,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守住法律底线;第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于法治方式的训练。所谓法治方式就是凭借法治思维的引导,按照法律的规范、规则、程序、方法以及手段执行法治化的实践和监督的过程。在当前的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提升大学生运用现在法治形式解决和处理法治问题的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所谓的法治精神即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以及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精神,同时我国的法治精神也是大学生法律教育最终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只有在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中慢慢渗透法律所主张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义务观念以及自由意识等,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彻底融入法治信息和理念。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
法学本科教育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知识的传授,容易造成学生对课本和法条死记硬背。在遇到真实案例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严重问题。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帮助其实现对法律理论、规范和案例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并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思维能力;法学教育;本科教学
1999年,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将法学教育设置为大学科培养模式。时至今日,我国已建成包括本科、硕士及博士培养在内的多层次法律人才培养体系。中外学者普遍认为,近几十年间中国的法律教育发展惊人,为我国的法治化建设和法律职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学教育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弊端。蔡立东教授和刘晓林教授指出,法学教育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而教育目的又是这三者中的关键,因为它是前提,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实现它的具体途径[1]。20世纪80年代初期,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批“懂法的人”,助力法律职业化建设。20世纪80年代至今,法律职业化建设已取得惊人成就。以笔者调研的广东某基层法院为例,80多名一线审判人员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一现状显然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助力——40余年的法学教育为法律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教育模式也逐步显露出弊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传统教育模式的人才供给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鸿沟。这一点在本科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高校依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训练和培养,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树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由于教育目的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地较为陈旧: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学方法则以讲授为主,轻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2],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独立钻研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普遍较差。鉴于此,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在《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展开论述。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众所周知,法律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法律知识,使学生具备“法律头脑”。法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一个合格的“法律人”,必须熟练掌握法律概念、规则等法律知识,而且能运用“法言法语”准确表达和交流观点。我国的法学教育在这一方面颇有建树,各大法学院校在传授法律知识方面一直孜孜不倦、不遗余力。然而,给学生换上“法律头脑”仅仅是人才培养的第一阶段目标,只能帮助学生从“素人”变成“法律人”,迈入法律职业的门,最终能否成为法律界的高素质人才,还有赖于其思维能力的训练程度。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社会经济生活已变得非常复杂。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规则,法律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这意味着,法律职业训练无法一蹴而就,执业者需要不断“解锁新技能”,学习新知识。因此,从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钻研和独立学习能力,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此外,司法实践并不是法律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简单投影,“书本上的法”与“实践中的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比如,笔者研究发现,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问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条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各地法院的判决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此类复杂的案件对法官和律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人不仅需要掌握法学理论知识,还要有能力对案件进行梳理,运用法律方法进行推理和分析,并创造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定纷止息。显然,这种能力难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因此,我国的法学教育亟待改革。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人类已处于世纪之交,全世界都在思索如何紧紧跟上21世纪的历史步伐。无疑,新的世纪将是人类全面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辉煌岁月,而教育将在其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即将迎来新纪元的中国高等教育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也是教育自身发展到今天提出的必然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少有五方面的含义:第一,过去推进素质教育主要在中小学,现在延伸到各级各类学校。第二,素质教育从学校行为变为全党全社会行为,变为政府行为。第三,素质教育推进方式从经验交流推广上升到科学化、法制化轨道,不是规范化单一模式,而是用法制保障,形成多样化模式。第四,区域实验变为全国全面推进。第五,从单项改革转入完整系统全方位推进,从教育思想、发展、结构、体系、体制等方面构成一个整体。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在要求具有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同时,更加强调培养的人才具有高度的对社会、对事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丰富宽广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阔的视野;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坚强的意志力,接受挑战和应变能力,学会适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全国50所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侧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策。本文就高等工科院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些看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意义对国家民族如此,对高等教育亦如此。有史以来,无论是科学进展、技术发展、经营管理、军事战略和战术等无不依赖于技术创新。尤其现代的社会,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乃至企业的兴衰,无不取决于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及其创造性的开拓和应用。社会的进步,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无疑是社会成员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结果。我国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知识传授、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也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步骤。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不能停留在技能训练中低层次上,应该向高层次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上发展。智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等特点,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开发智能和创造力的核心,因此,教育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学会思考,是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在过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薄弱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加上我们对全面发展的曲解,把全面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用“一刀切”的模式培养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培养创新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展开,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的优势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主导。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性的人才脱颖而出。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线。大学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如何实现知识的创新以及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特点。所谓“强”,即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所谓“两弱”,就是存在着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象。目前我国大学中单一的思维模式训练,是造成大学生缺乏创造力的主要原因,表现是只重视包括演绎、归纳和推理等形式的聚合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在创新活动中,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对主体个性的忽视也是造成创新障碍的重要因素。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要培养创造思维,就要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个性特征,这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坚韧性等等人格品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