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启蒙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23:15: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儿童启蒙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怎样启蒙儿童初级钢琴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迅速发展,学习钢琴的儿童是越来越多,学龄也日益提前,一方面推动了中国钢琴教学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育;教学方法
一、钢琴启蒙教学第一步
(一)了解学习钢琴的好处。毋庸置疑,首先作为一名钢琴老师,自己要绝对是喜欢钢琴的。有一条广告语是这样的“学琴的孩子是不会变坏的”,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变坏,一般从贪图吃喝玩乐这类物质享受开始的。但经常参加艺术活动的人,比如说音乐会,他更多追求精神境界上的完美,而对于物质的欲望会看得淡些。声音是看不见的,也是摸不着的,以声音构成的艺术世界,在这个抽象王国里,整天都与音响符号打交道的人,往往显得更超脱。学习音乐,又是必须练习和控制情绪,从小练习的孩子们总会比其他同年龄孩子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习钢琴还需要表现力,用音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可以让他的将来有更好的表现能力,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钢琴还有个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提升自己的魅力,当然这是“最肤浅的好处”。其实在孩子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自信和耐力是十分重要的品格养成,而练琴的过程中极大的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耐力。完美弹奏出一首作品的喜悦带给孩子的情绪体验是深刻的,学琴能让孩子去发现美。我们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哭会笑(当然个别动物也会),但编造故事、放声歌唱也只有人类会的事了,这就是个精神世界。孩子们想进入这个精神世界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学习弹琴。(二)家长学琴态度的重要性。孩子开始学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孩子自己看到别人在弹琴,自身产生了兴趣,所以想学琴;另一种就比较普遍,父母希望自己孩子能从弹琴中提升自身的修养,便在众多手艺中选择了钢琴,到最后都会领着孩子去琴行或钢琴老师那找到老师,开始学琴,从而构成了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组成的小团体。而这个团体是一个三角形,缺一不可。为什么?学琴不是孩子的事情吗?家长有这么重要吗?从现代心理学得知,二到七岁的儿童往往是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的,所以很难从理性上明白自己学琴的好处,自己学琴的目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也很难在练习中对自己提出目标,寻找方法来提升自己。孩子天玩,就算对钢琴的兴趣很浓厚,那往往也很难抵挡住好玩事物的诱惑。所以孩子的练琴大多情况下都是需要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的,若家长不配合,孩子很容易荒废掉。我们需要跟家长做的工作就是,能让家长回家以后能配合自己,陪孩子练琴,因为每天练琴是必须的,钢琴的魅力也在此,滴水穿石,厚积薄发。我们能跟家长谈的也无非是学钢琴的好处,还有各种优秀的品质等着孩子去磨砺,家长必须与孩子一同战斗,陪伴着孩子成长。(三)钢琴老师应高度重视第一节启蒙课。写到这里,其实已经慢慢摸索到,作为钢琴老师,任重而道远。教钢琴是狭义,做的最好的是陪孩子一起看人生。假如孩子之前从未学过钢琴,那他这趟来,就是启蒙课了。启蒙课至关重要,每个人对自己第一次总会念念不忘,第一印象也是最为直观的了解,所以在这第一节课里,不提倡直接“手握鸡蛋”开始摆手型,况且这并不是很不科学的方法了。在这第一节课的短短时间内,需要开始引导孩子踏入音乐宇宙,进入音乐世界了。“仔细看看这钢琴,来,把你所有看到的都跟我讲”,跟孩子的教学里,互动很重要。内向点的孩子得慢慢引导,在这第一节课里,把孩子对钢琴的任何好奇都爆发出来,然后一一为他讲解,当讲到白键与黑键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中央C的认识了。一步一步,从浅到深,孩子会逐渐领略这音乐世界的美妙。随着教学的深入,孩子的学习兴趣或许会有低谷期,那些繁杂的练习曲、音阶与琶音,或许会让孩子厌倦。所以在适当的时期,我们需要给孩子避免过多机械性的练习曲,而是正确的引导,再次带动起孩子的学习的兴趣,这或许是一种激励。此刻要增加孩子上台演奏的机会,可能是一种孩子与其他人之间的竞争,有了超越另一个人的想法,就会有目标和动力。练琴就会更努力,技能的提高会更容易。
二、启蒙教学第二步
(一)兴趣的培养。可以看到,孩子会在第一节开始非常感兴趣,上课的互动配合频繁,学得比较顺利。但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孩子在一定时期状态会下滑,在老师这儿可能变成了“老油条”,外向点的注意力会离开钢琴,屁股会坐不住;内向点看似在学,但或许已经神游窗外。如此一来,学习效率降低,问题很大。我们学琴的初衷是把孩子锻炼得更好,看似也无法实现,说好的坚韧,说好的耐力、信心、坚持呢?身为老师,应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也许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了培养孩子弹琴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先得了解下他们的心理,想使他们不间断的保持住对钢琴的兴趣,确实有点难,但我们可以找些有效的方法,比如四手联弹、给动画片配乐、开小小音乐会等,调动孩子学琴的热情。(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各自自身素质,教师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特征,用适合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去弥补学生的短板。先得了解学生,可与家长聊聊孩子,清楚些孩子的喜好、身体状况,并在上课互动时感受学生的性格和智力。学生有内向的,有外向的,因人而异,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上对他的评价也该有所变化。尤其是接受能力慢的且内向,一旦他突破了难点,必须称赞鼓励他,使他产生自信,从而让他得到对钢琴的热情和爱好。切记不能急躁发火,说不得那些打击学生自尊心的语句,这有可能抹灭孩子对钢琴的热情与兴趣。反之,有些学生很聪明,却又很调皮,有点小成就就沾沾自喜,那么拿出一些难点来制服他,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让他知道学海无涯。作为钢琴老师,应该适当的为学生做做示范,使自己学生对于这首曲子有一定的认识,并感性地演奏。一首熟悉的曲子和一首完全陌生的曲子,绝对是前者学起来比较快,这就是乐感帮助了练习。老师现场示范过,能让学生明确体会这首曲子弹奏的要点。示范时不能弹得太快,力度要求准确,对比鲜明,层次分明,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哪些学习重点。笔者多年教学体会就是弹奏的正确打开方法其实在教学最要紧,钢琴弹到后面诠释曲子和演奏技巧的处理,很需要正确的弹奏技巧,如果从小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么就糟糕了。好的钢琴老师,不应该磨灭孩子的个性来满足自己,而是引导这种个性,变成一种音乐上的惊喜。(三)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第一堂课最后阶段就是总结和布置作业,家长不免会问练琴时间的事。练琴的方法决定了练琴的效率,给学生布置作业得科学化,这需要一些长辈的经验和相关的科学知识,来规划好孩子将来练琴的时间。在陈朗秋编著的钢琴教学法中,笔者效仿地整理并安排了下儿童的练琴时间,具体是坚持他的这些原则:1.孩子练琴的时间要固定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能养成好的学习态度,需要跟家长沟通达成一致。2.学前的孩子年龄偏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所以家长在陪同孩子练习时,应把效率放第一,每次练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学前孩子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每天安排练习2次以上,当然是效率为前提。3.每一次练琴要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千万不要漫无目的地练琴,做无用功,练琴需要有质有量。4.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学习钢琴,是厚积薄发,是一种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
儿童钢琴启蒙教育教学探究
摘要:钢琴,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的艺术类型,近年来,钢琴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儿童钢琴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然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中而一些严重的问题,对儿童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文章对儿童钢琴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寻找积极有效的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儿童;启蒙;钢琴教学;探究
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音乐素质的培养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种类就是对钢琴艺术的学习,钢琴能够对儿童的音乐素质和整体修养进行培养,对儿童未来发展意义十分重要。然而,现阶段,儿童钢琴启蒙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儿童的自身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寻找需要的措施促进对儿童钢琴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关键。
一、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的主要缺陷
(一)儿童对钢琴学习缺乏有效的重视
对于儿童而言,他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报以强烈的兴趣,而钢琴学习时一项长久的工作。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儿童往往失去了最初学习钢琴的兴趣。一些对于钢琴仍然很感兴趣的孩子,会将钢琴演奏作为生命中的一种重要爱好,并将提高自身的钢琴水平作为人生的目标来追求。孩子的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在钢琴练习的过程中,一旦儿童失去了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就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一些教师总是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制学生学习钢琴,儿童没有兴趣也就不能提高自身的钢琴学习兴趣,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及时回答提出的问题,就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影响,久而久之,儿童就会失去对钢琴严重的兴趣和表现欲望,以至于在学习中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
体验式教学下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儿童钢琴启蒙的体验式教学,能够帮助儿童更为精准地将体验到的音乐情感通过演奏进行表达。儿童钢琴启蒙教育不应只是让声波与儿童的听觉感官发生机械的碰撞,也不能仅追求儿童对音符的识别和准确弹出。钢琴作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由不同的音乐要素组成,对音乐要素的准确体验,更易于钢琴启蒙阶段的儿童体会音乐的情感内涵,为今后的音乐学习积累更多主动体验的内驱力。文章旨在探索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如何引导儿童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体验。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情感教育;儿童钢琴启蒙
钢琴自诞生以来,以其动人心魄的力量、细腻丰富的音色成为培养儿童审美情感的有力手段。如何在启蒙阶段选择适合儿童情感发展的素材,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帮助下,笔者逐渐梳理出较为清晰的教学思路:用适当的音乐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和认知;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积极地唤起情感、表达情感,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情感体验经验和音乐实践能力。在笔者看来,儿童钢琴启蒙的体验式教学能有效结合启蒙阶段儿童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儿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并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变得更为轻松融洽。
一、钢琴音乐之情感体验
情绪与情感有本质区别,但二者却不可分割。情绪是情感体验多次积累的结果。什么是体验?《辞海》中将其定义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情感与体验二者相加,可以更直接地提取音乐中的内在情绪,全方位地进行音乐内涵的整体性体验。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展示鲜明的音乐形象,促进音乐技巧和情感的融合。教师注重儿童钢琴启蒙阶段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学习钢琴的主动性,尊重和培养儿童的情感品质,发展其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才可以保持儿童学琴过程中的身心平衡。由此可见,钢琴启蒙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具有突出的价值。音乐不受空间造型和语言概念的局限,可以充当连接所有艺术形式的桥梁,并使其互相沟通整合。如何引导儿童将钢琴音乐作品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最终转化为外显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体验式的钢琴启蒙教学方法与原则来解答上述疑问,并从两维度进行延展:一是抽象概念具体化,二是引导儿童进行感性经验积累。
二、体验式的钢琴启蒙教学之抽象概念具体化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法常见误区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精神需求也迅速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音乐行业蓬勃发展,不少地区都掀起了学习钢琴的热潮。因此儿童钢琴启蒙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文章首先论述了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特点与主要目标,其次对教学中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析,最终针对相关误区提出了对应的教学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规避相关误区,有效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教学方法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具有培养儿童艺术素养、审美观、音乐兴趣等重要作用,能让儿童在钢琴学习中感受艺术魅力,有助于儿童内在发育,因此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在现代备受人们重视。但结合现状来看,很多儿童钢琴启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粗放,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使得教学经常陷入误区,因此很难发挥启蒙教学作用,许多儿童在教学过后并没有太多变化,这种成果并不能让人们满意,故儿童钢琴启蒙教学需要改革,其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改革重点,故为了能够提高儿童钢琴启蒙教学质量,发挥其应有作用,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一、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特点与主要目标
1.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特点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几乎没有钢琴认知基础,且自控能力不足,但好奇心旺盛的儿童群体,该群体区别于青少年,行为上我行我素,难以控制,但旺盛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很容易被新奇的、符合自身兴趣取向的事物吸引,一旦被吸引就会对事物保持极高的专注度,能够长时间、持续不断地对事物进行太多,开展相关行为;第二,教学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的钢琴理论,也因此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目标比较特殊(具体见下文),区别于其他年龄段或其他形式的钢琴教学[1]。两大特点说明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不能与其他钢琴教学混淆,且要取得良好教学成果,必须结合这些特点采取对应教学方法。
钢琴启蒙阶段音乐教学论文
一、简要描述钢琴启蒙阶段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一)孩子沦为学习的机器
在中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所有家长都有共同的思想,即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一个孩子可能要同时上4到5个培训班,包括:音乐、美术、奥数、国际象棋和语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彻底沦为学习的机器,对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产生厌倦情绪,即使孩子原来对钢琴感兴趣,也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学好。
(二)教学模式落后
我国相对于国外,在音乐启蒙发展上比较晚,目前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阶段钢琴的学习。如今,我国钢琴教学使用模式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老师教导一个学生,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但是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按部就班、手把手教学的模式不感兴趣。
(三)师资力量薄弱
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在幼儿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科学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开发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而且还是一种简洁有效的科学启蒙教育方式。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中,对幼儿的成长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化学小实验;幼儿科学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科学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目标要求,要“保护并发展每个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幼儿科学教育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比我国要早很多,与我国相比,他们把化学小实验融入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中有着很久的历史。20世纪初期,法国的居里夫人就开始将特有的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儿童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美国,有很多社团和机构以多样的形式开展各类化学小实验活动,以此来让儿童接触化学、初识化学、融入化学、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如:“ChemistryAbounds”[1]“Chemistryforkids”和“SuperSaturday”等课外活动[2],他们还针对科学教师进行了“ScienceisFun”等培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化学启蒙教育中所做的努力[3]。1997年,德国也开始将化学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如巴斯夫(BASF)创建了第一个互动式“小小化学家”儿童化学实验室[4]。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并为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开展化学小实验启蒙主题的工作。如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已经联合相应的幼儿机构开始了化学小实验的实践研究[5,6],这些课题组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了一些有趣的、益智性较强的化学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深受儿童喜爱,教学效果显著,成效可观。幼儿科学教育与化学小实验间接地促进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对提升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幼儿的成长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1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化学小实验具有安全、卫生、环保、贴近生活、易于感知、操作简单等特点,并在其中加入了“魔术”的元素,使得化学这门学科更富有神秘色彩,易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化学小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感官性、智慧性,符合儿童生长和思维特征。小实验的“魔术”要素满足了儿童对新事物强烈的认知感,让他们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与要求,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观看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在可乐中放入曼妥思薄荷糖,形成“小喷泉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小朋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等实验结束后,再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说出来。有趣的实验一定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他们也会对实验过程有不同的想法,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踊跃发言,这样既可以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提升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达到了幼儿的培养目标,又为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化学小实验中含有大量的趣味性元素,生动有趣且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为幼儿将来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亲近化学,认识化学,激发幼儿的学习情趣
儿童钢琴教学节奏能力的培养
【摘要】节奏,作为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在音乐作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节奏直接反映了乐曲的音乐情绪。在音乐演奏过程中,不同的情绪需要不同的节奏进行艺术表现。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掌控力在钢琴表演艺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论述了如何使儿童节奏能力在钢琴教学中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节奏能力节奏
作为音乐的灵魂和骨架,赋予音乐鲜活的生命和表现力,但是,在儿童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多数钢琴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儿童手型和旋律上,节奏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儿童钢琴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对节奏最为敏感的时期,此时对儿童钢琴节奏给与系统、科学的训练,将有益于他们节奏感的建立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儿童钢琴教学中儿童节奏问题
(一)节奏掌控力弱。大多儿童钢琴学习者的智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未发育完善,对钢琴演奏节奏感把握能力不强,很难做到在钢琴演奏时保持作品演奏节奏的稳定性,例如自己察觉不到钢琴作品演奏越来越快。有些儿童学习者甚至在演奏过程中做不到双手协调,例如在演奏节拍强弱转换时表现生硬,需要合手演奏时显得非常慌乱。甚至有部分学习者不能做到听觉节奏感和演奏节奏相一致,缺乏对教师的节奏示范精准模仿的能力,弹奏不出与节拍器相契合的节奏。(二)对节奏符号不理解。由于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对文字符号几乎没有接触,尚没有形成理性认知,感觉这些文字符号异常复杂、难以理解。孩子们翻开崭新的《拜尔钢琴基本教程》《孩子们的哈农》等钢琴教材时,发现教材中有很多难以理解和记忆的规则线条与符号的各种各样的组合。由于对这些组合不能记忆和理解,不能独自对作品节奏进行掌控,作品弹奏只有借助课上钢琴教师对作品节奏的提示或者通过模仿钢琴教师节奏才能顺利完成。由于缺少对乐谱符号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对未曾接触过的乐谱进行阅读和独自演奏。(三)节奏专门训练未得到应有重视。无论在儿童钢琴教学实践中还是在儿童钢琴各种教材中,节奏能力培养均未得到应有重视。儿童钢琴开始启蒙,学生和家长对钢琴系统学习缺乏整体认知,片面地认为弹会曲子就是学会了钢琴。另外,钢琴教育市场化,钢琴教师和家长急功近利,只注重孩子可以大致演奏作品的“表面成绩”,这种拔苗助长的培养机制,使大家只注重明显的音乐旋律,忽视了对学生手型准确性、音色、音乐表情、速度和节奏掌控能力的基础训练。另外,儿童节奏能力训练教材匮乏也是造成儿童节奏能力锻炼得不到有效重视的原因。在《拜尔钢琴基本教程》《孩子们的哈农》等钢琴教材中,有关节奏训练的章节很少,仅仅穿插于个别少数章节,对音符介绍也很少,这些均不利于儿童节奏能力的培养。
二、儿童钢琴教学中节奏能力培养的路径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舞蹈教学与成人舞蹈教学有不同的特点,教授幼儿舞蹈时,需要根据幼儿自身领悟能力较弱、学习注意力时间短等特点,使用正确性理念对其进行指导,即:奥尔夫音乐理念。奥尔夫音乐理念具有创造性、活跃性、适应性、丰富性的特点,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幼儿舞蹈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幼儿容易接受,容易入门,极大加强了幼儿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奥尔夫音乐理念的引导下,尚在成长中的儿童足以遵循一条体系化、规范性的道路成长,既不过于松散随意,也不会抹杀创造力。本文着重在于探讨奥尔夫音乐理念如何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相互认证、相互促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理念幼儿舞蹈教学
随着学前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被当今的家长重视,艺术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被广泛选择,在学前教育的领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幼儿的艺术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广泛、丰富。舞蹈作为一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它既有与其他艺术学科相通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从古至今,艺术作为一种美的传达,人们认为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艺术都是以变现美为自己最崇高的目标,而舞蹈正是以人自身为手段,传达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所以舞蹈不仅会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美,也会使人拥有一种外在美感,外在的气质与内在情感融为一体,是启蒙儿童艺术感的钥匙。幼儿———作为接受教育的特殊群体,首先他们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他们没有完全符号化这个世界,也就是说,我们成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在幼儿看来是充满着新奇的,这使得幼儿身上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等待开发,也有巨大的可能性等待被充实。这是幼儿舞蹈教学的优势之处,可以在这个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对其进行正确的启蒙、引导,使儿童在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艺术语感,形成一种良好的美的感受能力。但是同时,幼儿的这一特点也意味着他们的自我意识薄弱,学习、结构化的能力较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也就使得教师必须耐心地进行教学,并且更需要一种正确有效的理念指导。由此学界发现了奥尔夫音乐理念,并将其运用到了幼儿舞蹈的实际教学中,本文旨在对此音乐理念以及实践活动作基本阐释与概述,并进一步反思其发展的潜力。
一、奥尔夫音乐理念及特点概述
奥尔夫音乐理念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传播广泛、影响力大。奥尔夫的音乐理念不单单是一种点对点的知识教学、动作教授,更在于教不可教之内容,传达出一种不可表达之氛围。在奥尔夫的音乐理念中,孩子们更容易去靠近那个最有趣、最具有启发性的艺术世界,艺术在那里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教师在其中也不再是一个古代圣人般的无所不知、无所不为的至尊形象,更像是一个指路人,不断地引导、启发,让幼儿那种尚未成型、尚未确定的想象力、认知力自己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触点,从而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发源于自身的艺术感悟,这种感悟有可能是简单的、幼稚的,但这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这也正是奥尔夫音乐理念最显著也最重要的特点———即关注幼儿的创造力领域,致力于在幼儿的内心深处打造一个原初的艺术世界,对于这个世界的探索就是对于个人心灵的探索。以往许多的艺术教育本末倒置了,比如在绘画中,孩子们往往先去学习素描,学习技法性的东西,先用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功夫去练习技法,当然这无可厚非,也不得不承认,任何伟大的艺术成就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法之上的。可是目前的很多艺术教育忽略了最初的审美开发,也就是对儿童最初的艺术世界的建立,在后期有需要或者遇到不足的时候才想到审美培养,这往往极大地限制了一个人的艺术生命以及他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并且同时,这样集中于技法训练的学习往往总是枯燥无味的,需要一定的耐力与坚持,可能会让很多儿童排斥学习,排斥练习。艺术的学习不仅没有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把他们限制在画板前或形形色色的练习室中。奥尔夫音乐理念力图打破艺术教育中的这种误区以及不平衡,将启发与教授同时进行,引导儿童自己爱上艺术,爱上艺术学习,并渐渐地学会用艺术去表达自己,将其变成自身表现的手段,这样掌握的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知识,而非僵死的知识。(一)交互。性在奥尔夫音乐理念的课堂中,老师不再是高坐于讲台上的指挥者,共处一室的同学们也不再是互不相关的孤岛,大家都是一起进入同一个音乐世界的伙伴。幼儿与老师可以进行一种集体创造、集体表演,并在这种合作的实践中学会团队合作,并且学会交流,因为舞蹈很多时候是以团队形式进行表演的,这种交流方式对于相互学习也非常有益。(二)一体化。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肢体动作,一种肢体表达,一种对人体结构的探索,同时也要求舞者对于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对于整个艺术情景有一定的理解,甚至很多时候也与表演息息相关。奥尔夫音乐理念认为,音乐世界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它是原始的,始源于人们或喜或哀的内心。音乐是综合一体的,舞蹈是综合一体的,我们的身体是综合一体的,我们的每一个体验都是综合一体的,是不可分的。(三)感受力、创造力。前文已经稍有阐述,由于奥尔夫音乐理念没有一开始将儿童限制在完备的技法练习中,给儿童的创造力留下了极大发挥空间。并且它倡导体验式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使儿童进入到想象世界、艺术世界中,对于儿童是一种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启蒙与训练,会使儿童受用一生。(四)启蒙性。奥尔夫音乐理念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学前教育中,正是由于它的启蒙性。对于三观稳固,具有知识基础的成年人来说不需要启蒙,或者在他们身上启蒙的效果微乎其微。而奥尔夫音乐理念本身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正好与儿童身上的可能性、开放性两相契合,正是开启了一个巨大的启蒙入口,是最适合于儿童的教学理念。(五)适应性奥尔夫音乐理念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最广为应用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是由于其出色的内容输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自身内含着的适应性,也可以说成适用性。顾名思义,奥尔夫音乐理念重在“理念”二字,没有一个硬性规定的标准课程或上课方法,它留下很大的空间给教育者,任其根据自己具体的文化传统以及课堂需要,将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奥尔夫音乐理念便可以超出国家、民族、文化的范围走向全世界,并且不会被固定下去,而是永远在发展,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
二、奥尔夫音乐理念与舞蹈教学实践的融合
儿童音乐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在形式上呈现单一化倾向,学校音乐课程出现“边缘化”危机,单一的教育载体让优秀音乐在儿童间的传播显得举步维艰,不利于儿童健康音乐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养成。因此运用调查统计、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具体手段,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统计项目所需要的相关案例,在新信息时掘更适合儿童音乐传播、发展及创新的途径,是推进中国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教育;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儿童音乐教育主要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隐性教育主要利用家庭环境熏陶等培养儿童音乐欣赏及活动技能;显性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开设音乐艺术类课程进行儿童音乐技能的训练。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时,最明显最直观的方式是显性形式,但在学校教育中,音乐课程的主要载体还是课堂,在形式上呈单一化倾向。儿童在学校接受音乐教育的形式也主要是歌唱律动、简易器乐演奏,儿童身心的日益成长,简单的课程已经难以吸引儿童兴趣,使学校音乐课程出现“边缘化”危机,单一教育载体让优秀音乐在儿童间的传播显得举步维艰。因此在新信息时掘更适合儿童音乐传播、发展及创新的途径,是推进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二、调查分析
作为音乐的传播媒介,音乐课程资源应该要有开放性。课程教材、师资、家长、社会公益活动等都应当成为充分可挖掘的资源。儿童音乐教育要走进现实生活,因此音乐教育须防止落入功利化的狭隘陷阱,要杜绝出现程式化,积极主动整合多样化资源,创新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有效传播媒介,为学校教育增加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由调查报告显示,近70%的家长都对子女进行音乐教育。在中国,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实地探查后我们发现,大型机构一般由正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的培训部门等组织成立,传统机构院校只占市场的不到3%。剩余97%的机构其实都是零散发展的小机构。这些机构一般发展上有两个极端:1、普通师资、教学环境差:学生少,口碑不好,续费学生很少;2、有名师、场地好,但成本高,有“名牌老师带走”风险。因此绝大多数的机构都是由这种“小作坊”组成,而今遇到教育机构正规化的“严打行动”,难合格就是自然现象了。很多这样的培训机构,为了取悦家长,而放弃真正的音乐启蒙原则,放弃个性化教学,转而进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一般的枯燥训练。在近350份调查问卷中,有75%的家长意识到音乐启蒙教育并非简单学习器乐演奏,但只有不到30%的音乐教师能够补充教学以外的知识,如基本乐科、音乐文化、音乐史等知识。音乐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硬件是很先进的,然而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以及对音乐教学的盲目、不理解,使得人们对音乐课的探索不及其他科目深入,从而影响音乐教育。如今新课标教育要求已将艺术类学科明确规定为必修甚至升学加分项目,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有84.2%的家长愿意投资孩子的音乐启蒙,64.6%的家庭愿意并已经接受了音乐教育。“少儿艺术教育”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的少儿达到2.56亿,按照城镇家庭每月为孩子艺术教育投资50元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少儿艺术教育消费额可达700亿元。从家庭经济收入来看,调查结果显示,67.4%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8000元以上;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或者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上,58.95%的家长选择了500-1000元,31.58%选择了1000元以上。由消费能力一项分析也可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投入十分重视,对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依旧是伴随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作为一项新的消费热点,音乐教育行业整体是一个火热的市场,因此如何在音乐教育行业里寻求新的产业突破点,如何将传统行业与新元素融合,是音乐教育行业亟待完善的问题。以音乐电台作为主要载体,与知名广播媒体合作,如:“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新兴付费广播形式进行儿童音乐文化的启蒙是“互联网+”音乐教育的探索。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或固定网络端就可享受到优秀的音乐启蒙式教育。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抓住“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契机发展,实现互联网创新与传统音乐行业的相互融合促进,加快行业间技术交流,推动产业链的形成。据调查,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线上消费已成为消费主流,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线上音乐教育具有物美价廉、与时俱进、更新及时等优势,对大多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如此优异的发展前景与政策扶持,儿童音乐教育可以牢牢把握这些机遇,以发展儿童音乐文化产业为有效途径,实现了商业运作平台的创新打造。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对策分析
科技发展飞速,国际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多元化世界格局已经逐步呈现于我们眼前。语言作为连通各国的交流工具,越来越被人们置于显眼的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母语能力、外语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此可知,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以及激烈的竞争中,除了母语是首要掌握的必备语言外,掌握第二种或者多种语言是具有竞争力的。在以上种种原因的影响下,学前领域的英语教育也在各个地区遍地开花。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幼教改革的综合工程,是英语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曾有资料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从当前看来,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其中,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儿童生理、儿童思维和与语言发展的研究表明,幼儿英语教育对于儿童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一书的编者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学多年的基础上,参考了许多同行专家的意见,并将其整理写入该书,以提供一部可用于中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的指导书。该书指出,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必须建立在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之上。在这一前提之下,教师还应创设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这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英语教育的方式或手段,也是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关键。语言的学习和习得与语言交际环境密不可分。从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方式来看,适当的环境创造尤为重要。
“启蒙性”是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根据对《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一书的研究以及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探索等,可以总结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相关对策。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表情或图像直观地教学。直观的思维方式使儿童必须通过直观的动作、表情、图片或特定情况来理解和表达语言。例如,每天早上老师用英语“Goodmorning”迎接小朋友的到来,通过反复观察,刚入园的孩子们可以逐渐建立起这句话与生活的联系,慢慢理解这句话。这种直观的思维方式使儿童的语言学习变得自然,他们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一门语言,但他们会主动理解和表达语言,以便与他人沟通信息和情感。在沟通过程中,他们也不会考虑什么是语言。其次,打破儿童语言学习中的沉默现象。虽然儿童通过听妈妈说“宝宝笑”来做出相关动作,但学习具有真实意义的词语需要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另外,孩子从听到一种句式到学会说出这种句式,或者是学会使用这种句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瓶颈期,但是时间不会太长。就像孩子刚刚听到“Comeheretome”的时候,不会马上说出一模一样的句式来,只有经过练习可以说出“Comeme”或“Cometome”或“Comeheretome”。
学前英语学习活动是第二语言启蒙教育,为培养儿童双语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建立儿童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儿童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组织方式的过程并非完全被动。在语言交流环境中,当孩子需要交流时,他们会积极地在记忆中搜索单词和句子并尝试表达。在这种沟通需求的情况下,当孩子由于缺乏词汇或语法错误而导致沟通中的理解障碍时,孩子们会感受到学习新单词的紧迫感,并会有意识地利用这个机会相互学习,积极地模仿。以上是对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对策的探究,也是笔者最为关注的地方。
作者:欧燕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