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8 04:20: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多元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多元文化语境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简略陈述了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问题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概述了就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学术探讨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不同观点和主张的简单介绍,着力强调了文化身份问题的重要性;文化身份的问题,既是一个关于华裔美国人社会政治处境的问题,从全球化的角度讲,也是一个富有生存论意味的问题。
关键词: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亚裔文学;文化传统;族性;种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_0677(2003)3_0014_06
近二十年来,应和铸造“华人的美国身份”(ChineseAmericanness)的普遍吁求,关于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ChineseAmericanidentity)的探讨和研究越来越多,可谓与日俱增;事实上,这也是美国华裔文学建设工程的一部分。这期间,有关文化身份的讨论、描述、构建等不论是在华裔文学创作方面,还是在相关的批评领域,都受到了学术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化身份的表述成了创作和批评关注的焦点,因而也成了华裔、亚裔文学界以及学术界无休无止的争论的焦点了。近二十多年间,在文化身份的问题上,文学作品本身充满了或显在或隐含的描写和暗示,这种情形覆盖了各种体裁的文学写作乃至各类文章。金惠经(ElaineKim)是这个领域的一位先行者,她曾对美国亚裔文学进行了广泛的批评与研究,并提出这种写作是亚裔族探问自身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的观点。金惠经于1982年出版了她的力破坚冰的著作《亚裔文学写作及其社会关系导论》。由于她的影响,评论界开始以持续不断的热情积极介入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探讨与争鸣。
尽管她的书大部分内容探讨的都是美国华裔的文学写作,金惠经还是按照当时多数人的习惯采用了“亚裔美国文学”(AsianAmericanLiterature)这个术语;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所谓亚裔美国文学主要是指华人、日本人、朝鲜人写的作品,而“亚裔美国人”当时主要指美国的华人与日本人。这与现今的情况是不同的。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华裔美国人”(ChineseAmerican)的称法,因为,正如DavidLeiweiLi在他的《美国华裔传统的历史收成:置换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所说的:“‘亚裔美国人’的称法,其模糊性品格在1960年代固然加强了社会政治的一体性,同时也削弱了各亚裔族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1](p319)。这也就是说,对一个族群的称法越是明晰具体,就越容易了解这个族群的文化身份。在这里,如果不是因为不可避免的混淆的话,我们会尽量使用更具特殊意味、其含义也更加确定的称法——华裔美国人,而不用通常的说法“亚裔美国人”(AsianAmerican)。
再者,随着文化多元论以及差异论观念的逐渐走入市民社会,在主流文化建设中曾被忽略的亚裔及地方性少数族群20年来也开始出现寻求特殊形式的文化联盟的呼声(Cheung,Re_viewing3)[2](p1_36)。学术界对这种呼声也做出了积极反应,这在LisaLowe、ShirleyLim以及小圣胡安(ESanJuanJr.)等评论家的作品里可以看得很明显。他们热情地吁请人们在评论美国亚裔文学时重视异质性、多样性、文化间际性(heterogeneity,multiplicity,hybridity)等观念及相关研究。需注意的是,强调着重族群文化背景的文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亚裔美国人这一短语已经过时或其社会政治意蕴全被淘空。相反,各族裔间文化聚合作用以及趋同作用的重要性正好构成了通常所要求的普遍一致性,大部分亚裔创作及批评均能说明这一点。总的说来,在这一点上美国华裔文学并不例外。它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在书写美籍华人文化身份方面总是按照清晰的、富有社会政治意味的计划进行的。这种情形与这样的普遍看法是一致的:文化身份理论从来都是社会政治的角斗场。黄秀玲女士十分重视亚裔美国人在政治上的团结和在各自文化背景上的相互尊重,以上见解贯穿于她的所有作品。1990年,人口普查局采用了一款新表格,新设计的表格允许亚裔美国人在“亚洲及太平洋岛民”条目下以含义更加确定的词语填写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官方的这一举措遭到了亚裔团体的普遍反对。在她的《解读美国亚裔文学:从拮据到奢侈》中,黄秀玲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讨论。按照她的观点,文化背景不同的亚裔团体必须在政治上“保持团结以维护各自不同的利益”[3]。这是因为,一旦作家们——尤其是少数族裔作家——过于热烈地追寻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并为各自族群的自身利益而抗争,其结果便是,用萨伊德的话说,“将引发主流种族主义文化的反拨;这种文化是有着顽固而经久的霸权主义底蕴的”。正如黄秀玲所表明的,为了摆脱少数族裔被漠视的普遍社会现实,亚裔美国人必须在政治上团结一致,同时在文化上,又要保持各自的族性文化区别与特色。因此,在这里,我们将在政治学意义上使用“亚裔美国人”这一术语。
多元文化护理研究论文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摘要]护理学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护理专业知识,为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提高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并与多种学科、多方面文化相结合,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实践与自学,另一方面来源于护理教育者系统性的跨文化教育[1]。本文就护理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多元文化特征、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进行分析。
1多元文化相关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它包括由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的多元化社会,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多元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幼儿园多元课程文化特点探究论文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价值多元文化适宜
摘要:从文化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最优秀的人类文化(包括本民族的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的是人类或者是特定群体(如一个民族)的文化积累。然而,在全球化呼声铺天盖地的今天,多元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国家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协调发展的挑战,既要发展各民族的多元文化,又要保持国家的统一。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儿园课程在接纳多元文化的同时,应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适宜性问题重新审视。本文试图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反思当前幼儿园课程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初步的课程构建探讨,以期对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提供帮助。
一、幼儿园课程面临的问题: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文化断裂
应该说,“一部世界课程发展的历史,正是一部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交织融合的历史,是旧文化的衰亡、新文化不断被创造的历史”。
〔1〕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交流,使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问题。进入幼儿园,墙上贴的英语单词、走廊里挂的英语卡片随处可见,孩子用的图书上,西方的卡通和儿童形象比比皆是。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有的幼儿园英语教学竟占到了近50%的比例;课程中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常常被忽视,孩子们过的却是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戏曲、美术、歌谣、故事和传统民间游戏在课程内容中似乎不多见。另外,我国幼教改革在多元文化交流的同时,大量引入国外的幼教课程和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舒伯特的后现代课程论,还有瑞吉欧课程、美国生成课程、蒙台梭利课程、前瞻课程等。这些课程和理论一方面为我国幼教课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参照模式,对我国幼教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具体到实践层面中,这些幼教课程理论有的不过是昙花一现,有的则是几起几落而难以推行,有的虽被保持下来,但走了样,变了味。难怪有专家发出了“近来,断章取义,不明其源地讲别人东西的现象比较多”的叹息。
〔2〕以我国引进的蒙台梭利课程为例,在有关论文格式文章中谈得最多的是其规则意识或教具操作,而其强调关注儿童的一面却被淡化了,很多幼儿园用满屋子的蒙台梭利教具代替了蒙台梭利课程。我们并没有吸取其中的精髓,有时甚至还没有搞清楚某些西方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就忙于引进并用其来指导幼教课程改革。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我们的幼儿园课程如同浮萍,找不到落脚的根,始终漂浮于幼教本土课程的实践之外。幼儿教育就像四季之春,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但面对可塑性极强的孩子,该播什么样的“种子”,确实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后才能作出决定。因为对幼儿而言,正如洛克所说“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面对这些“水性极柔”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在“领略多元文化风情”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面对轰轰烈烈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我们真的应该沉静下来认真思考:国外的幼教课程在我国的文化适宜性如何?适宜本土课程的土壤在哪里?我们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土壤里绽放?
波兰尼共生理论多元文化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波兰尼的生平与著述;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述要及其贡献;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波兰尼家族产生了后来使匈牙利知识界引以为自豪的杰出人物、波兰尼应邀到美国的大学作有关当前国际形势及国际关系的巡回讲演、波兰尼的制度演化思想及制度分析范式、波兰尼的“嵌入”理论、波兰尼的“双重运动”(DoubleMovement)理论、波兰尼实在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想、波兰尼关于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思想、波兰尼“双重运动”理论的重要价值、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重要方法论价值、波兰尼文化理论的重要启示、波兰尼共生理论(co-Existence)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等,具体请详见。
一、波兰尼的生平与著述
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1886年10月21日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波兰尼家族产生了后来使匈牙利知识界引以为自豪的杰出人物:作为著名社会思想家、经济史家、经济人类学家的卡尔·波兰尼;作为物理、化学家和著名哲学家的迈克·波兰尼(MichaelPolanyi)以及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迈克之子约翰·波兰尼(John,Polanyi)。卡尔·波兰尼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及法律,于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取得律师资格。1924--1933年,波兰尼在维也纳作为副总编辑和专题分析编辑在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杂志社工作。在维也纳期间,受马赫思想的影响并作为马赫研究协会的一员,波兰尼撰写了大量关于科学、医学、人类疾苦及共产主义道德的手稿。1933--1935年,他移居到伦敦,继续为杂志社撰稿直到1938年。1935年发表《论法西斯主义的本质》的著名论文。波兰尼应邀到美国的大学作有关当前国际形势及国际关系的巡回讲演,先后在美国的38个州举办讲座。1940年他与彼得·德鲁克继续在美国讲座,并在德鲁克的推荐下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成为佛蒙牧州BenningtonCollege的访问学者(1941--1943),在此期间波兰尼完成巨著《大转型》的撰写,并于1944年在美国出版。1947年以后,波兰尼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并受聘为副教授,讲授经济史课程并主持经济增长制度因素的跨学科研究课题,1957年出版《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这一时期最终奠定了波兰尼经济人类学实在主义学派学术领袖的地位。
波兰尼晚年致力于创办经济学和政治学比较研究的跨学科《共生》杂志,致力于深入研究文化差异,改善人类生活状况并实现世界和平的工作。据波兰尼夫人所言:“直到死神来临的前夜,卡尔一直在伏案工作着”。在1964年4月23日《共生》第一期出版之夜,卡尔·波兰尼与世长辞。
二、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述要及其贡献
1波兰尼的制度演化思想及制度分析范式
文化多元化与文学艺术论文
【内容提要】当前文化呈现四种元素或层面:体现特定时代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的主导文化,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高雅文化,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大众文化,以及传达普通民众日常通俗趣味的、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民间文化。这四种文化元素往往呈现多元互渗景观,即多种文化元素交叉渗透于具体文本中,使不同文化层面间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以清晰地分辨的情形。需要从初级的多元互渗走向更高级的多元化生境界。多元化生意味着多元文化因子按照理想尺度组合成相互化合和相互生成的互动结构,包含多元共存、各行其道、优化组合、个性彰显等具体步骤,目的是在当今全球化时代重新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个性。
【摘要题】问题与思考
【关键词】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多元化生
【正文】
中图分类号:GO;IO;J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3)01-0113-09
文化,是当前学术界持续思考的热点之一,牵涉到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古典与现代、全球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精英与公众等许多方面,因而不无道理地一再引发种种讨论或争论。这些探讨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不过,其中留下了一个有待我们去填补的空白:当前中国文化的层面。在一种特定的文化内部,总会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共生的整体。梳理这些文化层面,考察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对于这种文化的整体发展是有益的,这尤其会有助于建构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系统。那么,就当前我国文化的基本构成来看,我们的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层面呢?它们之间结成何种关系?问题就提出来了。我在这里不打算普遍地纵论文化层面,而是着重从文学文本的文化层面角度来加以分析,即透过文学的文化层面而为揭示普遍文化层面提供具体的想象性模型和个案。因为,文学是文化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想象性形态,完全可以承担透视普遍文化层面的任务。
多元文化包装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包装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充满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创造性成果。包装设计的文化取向一直是包装设计师关切的课题,本文就包装设计的文化属性和人文特征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包装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包装设计的与时俱进特征,以期通过本文呼唤包装设计师对包装文化的特征,状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索。使包装文化从理论上对包装设计的思维流程和设计理念进行引导。
关键词:多元文化;现代包装设计;与时俱进;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文化,设计师如果不了解民族设计的文化特征、地域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就难以找准创新设计的出发点,难以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立足。诠释一件设计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的思辨及意蕴的解读[1]。从工业革命至数字化生存,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度、跨地域、跨文化的艺术、设计交流和贸易量成倍增长,就更需要包装设计师对他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设计品质、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
一.商品的流通性决定了包装文化的多元性
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其实用与视觉价值意义日益为人们所瞩目。进入商品社会以来,人们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寻求到了一种大众化的鲜明生动的传播、交换方式。就其包装意义而言,已成为运输商品,保障物品质量、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体。包装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人类又因这一成果创造出新的行为模式[2]。包装文化以追求效益、功能,美观为目标,是装潢设计与包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形态。因此,它是技术学与艺术学相结合,同时又融合了使用过程中人、物、环境因素,尤其是包装材料、造型、插画的结合,体现出器物的形象。而且,由于包装外在的界面以直接的、艺术化的形象诉诸于人的视觉,它能在商品营销活动中,引导人们消费选择,提高时尚消费品味。与消费者在文化心理上产生沟通。
成功的商品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商品的流通性决定了包装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性是理解创造力的内核,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包揽所有最好的想法。
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
一、问卷调查汇总
此次问卷调查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河北省各级地方院校的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了解、认识程度,接受情况,从而发现在高师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分析、探求多条可行之路,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铺开道路。这次调查用了五年的寒暑假,以问卷的形式发放,共发出100份有效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问卷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这100名学生,主要来自于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邢台、张家口、宣化、邯郸、廊坊各地各级地方院校。其中来自于高校的学生有50名。在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的调查中,采集的数据让人难以置信。8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8%学生能够讲出一些理解与认识,仅有2%的学生在其他院校的远程教育中接触过此类课程。在“列举几件外国民族乐器”的问题回答中,90%的学生为空白;10%的学生能够写出马林巴、班卓琴等媒体中常见的几件乐器。一般在短期培训结束之际,再做问卷中第三条调查,即“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40%的学生回答是当然愿意。但主张少讲传统艺能,多讲流行音乐;55%的学生表示愿意考虑,但自身积累不够,需要时间搜集资料;剩余5%表示没兴趣,不喜欢。被调查者中有50名学生,分别来自石家庄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本科学府,他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知之甚少,那些前往他们的院校进行培训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师就更无从接触了。大部分学生表示,在高校的课程中,民族民间音乐偏重于汉族音乐,而对世界音乐的了解途径只有音乐欣赏课,而此类课程大多以欧洲主流音乐为题材,有时会涉及少量媒体流行的民族音乐,比如:大河之舞等,很少涉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
二、现状分析
河北省高校普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虽是新兴学科,但很多学者早已提出高度重视的呼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民康教授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一些音乐院校,将“传统”太“森严壁垒”了,内容除了西方音乐外就多是汉族音乐,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科音乐的建设,这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化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但据笔者调查,河北省高校的音乐教育基本课程中,均未涉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而只是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讲到区域色彩音乐时,提及点滴;而河北省开设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课程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但又平等的音乐体系,学生们首先应学习本民族、本国的音乐遗产,才能学会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音乐。1教学中,偶有提到五声音阶,学生们只能想到宫商角徵羽五种中国民族调式音阶,主观的认为五声音阶就是中国特色音阶,是中国特有的音阶模式,且这五声之间只有大二度与小三度的关系。这种理解与认识,就是不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的体现,只有在学习世界民族音乐之后,学生们才逐渐意识到,五声音阶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音阶,且五声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模式。伴随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民族都在努力保护本土的传统礼俗、仪式,而伴随这些仪式的音乐,也被有效的记录下来。高校课堂,作为文化的传播圣殿,对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衍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河北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直接面向河北省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第一线,如果他们的音乐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缺乏多元化音乐因素,将直接影响下一代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三、几点思考
1.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必须是多元的、交叉的。
数学多元文化教育论文
摘要:多元文化教育虽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多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却贯穿古今,上一代人为后代留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创造以及那个时代所吸收的东西,当然包括他们接触到的外来文化,这个传承既有在外来影响下的横向开拓,又有对传统文化的纵向继承。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横向开拓意味着我国数学教育对国外数学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纵向继承意味着教育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的转化。
关键词:多元文化;数学教育;中学数学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建立人际关系,进而能够使自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优势互补,发展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自古至今,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经过长期相互碰撞借鉴、融合而不断发展,才有了人类的文明史。文化是超越个人存在的,由特定区域内的大多数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传承。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是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文化必然是多样的。数学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对全球范围的共同问题的意识理应打破不同文化间的时空关系,我们正在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深度广度认识一些新的文化以及其他一些不同于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成为必然。研究多元文化角度下的数学教学的学者极少,在中国知网上以“多元文化”和“数学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以来源于《数学教育学报》和《数学教学》的文章为主,其中题目中涉及多元文化形态下的数学教育的文章仅有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中的5篇和发表在《数学教学》中的1篇,还有2篇文章在正文中出现了关于跨文化教学的观点分别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和《数学教学》中。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中题目中涉及多元文化的5篇文章中,章勤琼和张维忠写的《多元文化下的方程求解》与王芳、张维忠发表的《多元文化的勾股定理》分别从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对方程求解以及勾股定理的证明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多元文化形态下的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均在文章的摘要中指出必须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应该在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之间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代钦的《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对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着重介绍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状态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而汪秉彝、吕传汉的《再论跨文化数学教学》除民族数学教育之外还谈到了跨国性的多元文化下的数学教育;张维忠与孙庆括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中借鉴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班克斯的研究成果结合数学学科及数学教科书的特点,重点从研究国别、民族、阶层、性别、区域文化等方面,得出人教版、浙教版和沪科版3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均存在的问题:介绍国外教学时存在偏颇、缺乏数学史料选取的平民性、性别刻板印象依然存在、忽视农村学生的文化背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缺失等。发表在《数学教学》的汪晓勤的《数学教学中一个多元文化之例》与上面提到的《多元文化的勾股定理》类似介绍了西方文献中毕达哥拉斯定理与我国《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勾股定理,并指出通过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对比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Thecivilrightsmovement)”,这一运动的主要目标在于消除公众在公共场所、住房、就业和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偏见。其结果对种族族群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1]。多元文化英文为Multicultura-lism,这一词最早由人类学家阮西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国内学术界,阮西湖把它翻译成“多元文化主义”。这一词在国内得到学术界的认同。1988年,费孝通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演讲活动之一———“泰纳演讲”(Tannerlecture)会上,他结合了自己半个世纪来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工作,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做了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中国的“多元一体化”教育,实则是一种国家范围内封闭型多元一体,即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多元与以汉族为核心的一体。跨入21世纪,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因为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具有越来越多的共性,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少,以前的各自封闭发展的民族科技、文化、经济开始全球化,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在原有“元”的基础上寻求更多的维度和元素来进行优化呢?
一、以国家为元素的多元文化数学教育
以西南大学牵头的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研究的总结性工作在2008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进行展示,在国际数学教育舞台上充分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的情况,使国内外同行较全面地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情况[2]。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已达到一定水平。在当今经济、科技、甚至某些物质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趋近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多元一体化教学中的“元”也应该打破55这个数字增加一些外来“元”。恰如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所说:“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罗马帝国。”[3]中国也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众所周知,印度佛教极大促进了中国哲学、宗教、文学与艺术等的发展。在数学教育上其他国家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借鉴?朱娅梅在《中美初中数学教材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以上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和美国PrenticeHall教材为例》中,通过对上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和美国PrenticeHall教材两本教材的对比发现,我国在运算、推理、知识含量方面做得很好,但在数学史教育上存在欠缺,在与历史联系的数学探究上也不足,这两点恰恰是PHM教材做得好的地方;张奠宙在《教育圈里的“性善说”与“性恶说”》中谈到美国教师培训的特点,美国的中学数学教师吃“大锅饭”没有晋级,工资按年资增加,没有批评表扬,大家埋头干就是了。校长尊重教师,一切交给教师处理,教师自觉做好工作。如果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能够满足教师的愿望,就一定会好好干,不需要外界压力。如果不满意,可以到其他学校去。校长绝不会阻拦,还会提供方便。这就是说,在美国这样鼓励竞争的社会里,中学教师的管理是完全信任教师[4];王林全通过对尼泊尔6-10年级的数学课程的研究得到尼泊尔数学课程特点如下:(1)核心内容引领,螺旋上升结构(学生的数学基础逐步夯实,从而让学生的数学观得到健康发展);(2)发展计算能力继承东方传统;(3)面向现实生活,解决常见问题(课程注意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4)对几何的处理超过一些西方国家(具有实践多,方法活等特点,课程对空间观念和几何逻辑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一些西方国家)。吴立建在《来自英国数学课堂的观察与思考———指数运算的教学设计》中写出了课堂教学中英国教师与我国的不同之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时,学生若给出错误答案,英国的教师不像我国教师一样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巧妙地给出一个问题串,让学生自己领悟,使新知识的教学水到渠成,一气呵成。我国的数学教育缺少这种弥足珍贵的过程教学;在《俄罗斯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概述》中,倪明通过对阿塔纳相的《几何(7-9年级)》、《几何(10-11年级)》、沙雷金的《直观几何》以及尼科利斯基的代数教材等多本教材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关于历史知识的问题方面,以前的苏联现在的俄罗斯,非常注重历史知识在教材中的渗透[5]。有的教材用较多的篇幅对数学家的生平与数学贡献作了阐述;还有的教材将数学内容与数学史料有机整合。而我国初高中数学教材关于数学史的知识多数放在自学部分或者没有涉及。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通过对比发现我国数学教育存在不少的缺点,那么在我们是不是应该全盘接受国外的数学教育的优点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学者比较多地看到国外教育的优点,却往往缺乏批判性的视野,把别人不好的甚至已经抛弃的东西也看成是好的加以盲目推崇,从而可能对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误导。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刘佛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讲授式,教师以高水平、启发式的讲解,让学生容易接受;另一种是活动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主动地获得知识。两者各有长短,那么我们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那就是兼容并包,不能走极端。”在我看来,我国的数学教育可以看作是一个极端,纵观今日世界的教育理论,包括数学教育理论,没有哪一种学说和体制是绝对正确的典范[6],我们不可以片面采取,兼容并包才能走出我们自己的数学教育道路。
二、以古今数学教育理论为元素的多元文化
儿童多元文化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文化教育关注度更高,同时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小学低年级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主要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的教育活动。以下就多元文化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儿童教育教学中重要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地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组成了一个“地球村”,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常态,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愈来愈多,并且各国面临的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不同,因而文化交流成为了解各国现状的主要突破口,所以要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而文化的交流学习从学校教育开始,下面就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多元文化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作用分析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兴起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也是教育的改革运动,他将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的文化交流渗透在了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儿童理解、欣赏他们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儿童从小能够学习各个地域的文化,既能打开儿童的视野,又能促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让儿童具备国际思维和全球理念,从而培养儿童的合作理念[1]。由于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儿童在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平视异族文化,并学习、吸收异族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促进各个民族共同成长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同时地域文化之间的对比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需要对各个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并能接受跨国文化,学会尊重、理解、欣赏异族文化,对儿童的成长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多元文化是一种跨国文化,儿童在学习期间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兴趣引导儿童学习跨国文化的语言,进而提升儿童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多元文化还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从小培养儿童具有国际公民思维,他们是社会人的概念越来越强,因而其社会化的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实施多元文化教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多元化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是艺术,音乐文化是音乐的精炼化。音乐文化在时代中洗礼中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性。音乐文化将音乐艺术变成更为形态化的概念,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音乐文化的内容丰富,包括各种音乐形式,并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音乐教育,是指将音乐知识、音乐文化、音乐内涵传递给受教育者而进行的传递过程。其中,音乐教育从属于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存在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必然受到音乐文化的制约。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多元的、相互渗透的。音乐文化是进行音乐教育的载体,而音乐教育是对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以,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离开音乐文化,就失去了内容和作用;音乐文化离开音乐教育,那么音乐就没有未来,因为再也没有比音乐教育更合适的方式来传承音乐文化。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总目标,指出要“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在《标准》中所阐释的,凸显了出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多元性、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是在多元文化上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产生的音乐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文化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更加种类丰富的音乐,并精炼为一定的教育形态。民族性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生活风俗、民族风情,更有着不同的音乐。时代性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另一特征。不同时代,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同的面貌,人们的追求、信仰、爱好都会有所变化。是人创造出音乐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状态,音乐更是如此。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