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10:55: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动物医学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动物医学知识

诊断学教育结合人文教育

医学是维护生命和促进健康的科学,既是人学,更是“仁学”。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其《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写到:“为病家谋利益是作为医生的最高准则”,强调医生“应当具有最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认为“医学是人文科学中最科学的,在科学中是最人道的”。由此看来,古今中外医学的渊源都是以人为本,富含人文精神。然而,近年来“医疗纠纷”、“医患矛盾”、“信任危机”逐渐成为现今医患关系的写照,医学与人文渐行渐远。如今,呼唤人文精神已迫在眉捷。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我国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摇篮,承载着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任,因此把人文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相结合,使医学生成长为一名既有高超的医术本领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新一代医生,是医学院校正在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1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医学职业的必然要求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征,又有复杂的社会属性ll。这就应看到,人不仅是一个有血肉、有生命和有完整生理活动的动物,而且还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和有各种心理、社会活动的动物。所以,人的心理、社会活动也同其生理活动一样,必然会反映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医学应该是一个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由医学生而将成为医生的角色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要善于与病人进行情感交流,从精神上解除患者的痛苦和恐惧。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明确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l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也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人文要求。

1.2医学生人文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多年来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较少,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模式注重于医学知识的传输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因此,很多医务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课程教育,人文理念淡漠,人文精神缺乏,人文底蕴薄弱l3],加之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致出现了严重背离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诸多现象,部分医务人员甚至“收受回扣”、“索要红包”,玷污了白衣天使在医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对医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致使部分医学生把人生的价值尺度趋于功利化,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表现出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对社会的人情风俗缺乏了解,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对待病人缺乏同情心,导致医患矛盾增加;部分医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差,书写病历及医学文件语句不通,用字不规范,错别字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亟不可待。

1.3社会的发展呼唤医学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群的健康理念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患者法律观念日益增强,也日益重视自己的从医权利,对医师诊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病人不但希望从医师那里得到疾病的治疗,同时希望获得更多的医学知识以及心理的慰藉和改善。然而由于医务人员缺乏交流技巧,与患者沟通不充分,使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具统计资料表明,有41.6的患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医疗教育制度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医学不仅要解决患者的生理疾苦,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4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1977年美国GL—Engel教授提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概念,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这不仅仅是古代医学中简单的人文关怀精神,更是具备了科学内涵的人文科学精神。医生在接触患者时,不仅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而且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和精神状态对患者个体的影响,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厚重的人文素养,学会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个途径出发去对待患者和疾病¨6]。因此,如何使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相融合,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既是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查看全文

核医学与医学教学论文

1增加见习教学比重,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机会

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有着对实际操作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教”与“学”的方式,缺失了课堂及课后的提问讨论环节,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普通的课堂学习,多数同学对核医学理解都不深,缺乏直观的学习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增加见习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触和学习核医学相关知识,让学生克服对核医学的恐惧心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增加见习课的课时,让学生了解核医学科室的布局,亲手现场检测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进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核医学相关知识。通过见习教学,提供给学生更多与老师接触沟通的机会,充分的发挥师生间的互动性。在见习期间,可以让同学们参与到PET、SPECT等机器的实际操作,图像的采集、处理和分析,高活性放射药物的标记分装及注射等实际操作中,使同学们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2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核医学发展至今五十多年,从开始的甲功测定仪到放射免疫测定仪、再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化双探头及三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仪器在不断更新,技术在不断进步。正因为核医学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涉及了大量的解剖结构、疾病、正常及非正常的影像学表现,在核医学教学中,老师应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辅以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比如核医学的动态显像、血流灌注,获得的是一系列、连续的影像,这些都是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无法生动的体现的。核医学科的一些常见操作,如动态显像的床旁“弹丸”式注射、图像的动态采集,放射性药物的标记等过程都可通过多媒体投影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抽象的理论更加的直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在有效时间里取得很好的效果,使教学的实际效果得到提高。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核医学相关知识更多的作用是为临床及科研服务,在本科教学逐步增加综合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研室的动物实验。由本学科教师负责指导,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将科研成果的思维和科研的过程制作成课件引入课堂,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核医学的兴趣和创新性的思维,加强学生对核医学的理解。在核医学的教学中,将科研的成果融入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提高,使学生潜能得到发挥,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更加游刃有余的运用核医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核医学教研组正在加快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肩负治病救人与以身作则的两大重要任务的临床教师,不但要精于医术,还要善于施教。使我们的学生在核医学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的更好,更快,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运用知识更加灵活,更加扎实,接起医学事业的接力棒。

查看全文

语言文化差异与中医英译论文

摘要:从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中医学术语与西医学术语、医古文与医学英语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中医英译

中医西传历经300多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可见,二者至少具有三点共性,即研究对象相同——“人体生命过程”,目标一致——“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但是,二者的语言文化差异折射出中医学文化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和西医学文化,尤其是现代西医学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科学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查看全文

医院寒假实习实践心得体会

白云浮动,传奇被停留在过往,落叶沉睡于大地,孕育着一个希望的诞生。2005年的冬天,这是我进入石大的第一个寒假,美丽的石大,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新城红十字医院(原八毛职工医院)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查看全文

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的融入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然后分析了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重要性,接着论述了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路径,最后论述了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成效。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组织胚胎学”课程;实验课教学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先后有4.2万余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他们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和医者仁心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堡垒,使得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回顾这场无硝烟的战役,让人们敬佩的不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还有他们敬佑生命和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单纯的技术治疗只能治愈患者的疾病,而仁爱和信念鼓励等医学人文关怀不仅能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治疗患者受创的心理。现代医学把医务人员的角色设定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见,人文关怀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抗疫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我国将长期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挑战和压力。新的形势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业务水平,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卫生医疗事业的接班人,故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1]。基于此,下面笔者对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的融入进行了探讨。

一、相关背景

医学诠释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特性。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卢里亚说过,医学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2]。我国有学者指出,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面对生命充满仁爱之心,面对患者能自发救助病人、关心病人,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3]。因此,将人文思想、人文关怀渗透至医学活动之中才能彰显医学的精髓和灵魂。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其医学职业道德,使之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备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能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西方医学道德典范《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最早的医学伦理道德《黄帝内经》,到我国现在使用的《医学生誓词》,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医乃仁术”和“大医精诚”始终是医务工作者普遍信奉的职业伦理准则。因此,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学人文精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医学院校应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改革性措施,明确提出“加快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4]。因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素养,不仅是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但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文教育本质的理解较为片面,仅仅将人文教育定义为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而没有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得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未能真正实现融合统一[5-6]。由于临床医学课程更加接近临床实际,因此已有一些研究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7-9],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知识结合不深,故鲜有学者探讨人文教育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基于此,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医学教育中,如何把人文精神培养与医学基础课程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医院寒假实习心得体会

白云浮动,传奇被停留在过往,落叶沉睡于大地,孕育着一个希望的诞生。××年的冬天,这是我进入石大的第一个寒假,美丽的石大,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新城红十字医院(原八毛职工医院)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查看全文

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实践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开展整合医学理念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开展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更喜欢改革后的教学安排,对课程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思维等能力肯定度均>90%。结论整合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可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整合医学;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

21世纪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维、新模式、新的医学观[1]。在众多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中,整合模式毋庸置疑成为改革的主流方向。由于基础医学多以基因、生物大分子等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生命奥秘为主要任务,对人的整体认识缺乏[2]。而医学临床实践中要求医生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动态性、全方位的理念,因此整合理念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3]。“以器官系统为基础”(Organ-Systems-BasedCurriculum,OSBC)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在20世纪中期首次提出,并于1993年在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广大专家的推崇,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标志着全世界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始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课程整合模式改革[4-5]。医学课程整合方式主要有基础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临床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等。其中基础与临床整合强调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训练,进行临床前技能学习,有利于促进基础向临床转化,加强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这不仅符合整合医学的理念,也是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对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多依附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等单一学科,基于各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之上,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这种“学科式”、完全“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因此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医学人才的需求[6-7]。如何在医学实验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课程整合需要进行更多探索。基于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的探索,从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我校于2015年1月起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1~6班开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将机能实验学和病理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在原有综合性实验教学和PBL教学基础上进一步与临床内容进行整合。旨在探索整理临床教学内容的医学基础实验,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1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的实施

1.1医学机能实验学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原来开设机能实验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中的“呼吸运动调节•呼吸衰竭”“动脉血压调节•失血性休克”“血压测定•心音听诊”“胆碱酯酶抑制剂LD50测定”的4个动物实验项目与临床教学实验中心的多功能模拟教具衔接,在实验中完成正常生理现象的观察→制备实验动物病理模型→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人体模拟实验→分析作用原理的全过程。并在人体机能实验中开展了动脉血压测定、ABO血型测定、心电图的描记、心音听诊等内容,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具体实施过程以“胆碱酯酶抑制剂LD50测定”实验为例,学生首先进行动物实验,完成对药物LD50值的测定,同时观察药物对动物的影响,然后到临床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模拟教具实验,通过观察仿真模拟人的表现直观地学习药物对人体的作用。1.2病理学实验课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利用正常教学中的大体标本、病理切片,结合相应疾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将多个知识点都与相应的临床疾病关联。如在血循环障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实验教学内容中加入临床案例,让学生开展临床病理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如讲述血循环障碍实验内容时,结合一名肺动脉血栓患者的病例,从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到最终患者死亡的尸检解剖记录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思考患者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病变特点及各种病变之间的联系、临床病理联系以及患者的死亡原因。

2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查看全文

医学院大学生医院实习个人鉴定

白云浮动,传奇被停留在过往,落叶沉睡于大地,孕育着一个希望的诞生。我进入石大的第一个寒假,美丽的石大,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新城红十字医院(原八毛职工医院)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查看全文

寒假医院护理实习工作体会

我进入石大的第一个寒假,美丽的石大,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Xx红十字医院(原Xx职工医院)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查看全文

寒假医院护理见习感言

我进入石大的第一个寒假,美丽的石大,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红十字医院(原**职工医院)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