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2:22: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

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实践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开展整合医学理念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开展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更喜欢改革后的教学安排,对课程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思维等能力肯定度均>90%。结论整合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可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整合医学;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

21世纪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维、新模式、新的医学观[1]。在众多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中,整合模式毋庸置疑成为改革的主流方向。由于基础医学多以基因、生物大分子等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生命奥秘为主要任务,对人的整体认识缺乏[2]。而医学临床实践中要求医生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动态性、全方位的理念,因此整合理念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3]。“以器官系统为基础”(Organ-Systems-BasedCurriculum,OSBC)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在20世纪中期首次提出,并于1993年在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广大专家的推崇,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标志着全世界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始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课程整合模式改革[4-5]。医学课程整合方式主要有基础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临床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等。其中基础与临床整合强调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训练,进行临床前技能学习,有利于促进基础向临床转化,加强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这不仅符合整合医学的理念,也是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对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多依附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等单一学科,基于各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之上,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这种“学科式”、完全“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因此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医学人才的需求[6-7]。如何在医学实验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课程整合需要进行更多探索。基于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的探索,从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我校于2015年1月起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1~6班开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将机能实验学和病理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在原有综合性实验教学和PBL教学基础上进一步与临床内容进行整合。旨在探索整理临床教学内容的医学基础实验,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1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的实施

1.1医学机能实验学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原来开设机能实验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中的“呼吸运动调节•呼吸衰竭”“动脉血压调节•失血性休克”“血压测定•心音听诊”“胆碱酯酶抑制剂LD50测定”的4个动物实验项目与临床教学实验中心的多功能模拟教具衔接,在实验中完成正常生理现象的观察→制备实验动物病理模型→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人体模拟实验→分析作用原理的全过程。并在人体机能实验中开展了动脉血压测定、ABO血型测定、心电图的描记、心音听诊等内容,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具体实施过程以“胆碱酯酶抑制剂LD50测定”实验为例,学生首先进行动物实验,完成对药物LD50值的测定,同时观察药物对动物的影响,然后到临床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模拟教具实验,通过观察仿真模拟人的表现直观地学习药物对人体的作用。1.2病理学实验课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利用正常教学中的大体标本、病理切片,结合相应疾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将多个知识点都与相应的临床疾病关联。如在血循环障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实验教学内容中加入临床案例,让学生开展临床病理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如讲述血循环障碍实验内容时,结合一名肺动脉血栓患者的病例,从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到最终患者死亡的尸检解剖记录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思考患者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病变特点及各种病变之间的联系、临床病理联系以及患者的死亡原因。

2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查看全文

医学生理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展望

走过90余年时光的《生理学报》记载了近现代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承载了无数科学家科技强国的梦想,更见证了新时代生理学科振兴的荣光。学报发刊以来,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实验技术及特色综述为主要形式,刊载了中国生理学界近百年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为国内外生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是《生理学报》秉承的崇高使命与历史责任,其中也包括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当前,全世界都处于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对生理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我国生理学界在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生理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改革与实践,不仅有效地保证了我国生理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其经验也将在国际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此,《生理学报》在其90余载的发刊历史中,第一次组织和出版了“后疫情时代我国医学生理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展望”专栏,以“后疫情时代生理教育教学对接健康中国2030战略,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主旨,邀请了我国医学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德高望重的教学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以及长期扎根在一线的生理学教育教学管理专家撰稿。

本专栏共收录了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等8家单位共10篇特邀论文,包括如下重要内容:1、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学科国家基金资助现状与展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殷文璇处长和田艳艳就过去10年我国生理学科及各分支学科基金申请及资助项目的领域分布、研究方向及经费投入现状,梳理了我国生理学科的重点支持领域、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为我们介绍了未来我国生理学科基金项目的布局与展望;2、全球视野下生理学科教育教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陈应城教授系统介绍了基于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背景下生理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实践和未来的趋势以及方向,为我国生理学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指明了方向;3、系统整合教学模式改革。围绕器官系统的整合教学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大连医科大学管又飞教授系统介绍了该校以“六着力”和“五结合”为特色的基础医学整合教学改革与实施成效,为兄弟院校探索基础医学系统整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样板;4、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疫情时期我国在线教学的大规模成功开展,是基于疫情之前我国医学教育界长期的探索和积累。罗自强教授以中南大学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为例,系统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及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下与线上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路径;5、创新线上课堂教学方法。基础医学学科的传统教学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课堂讲授仍然是目前知识传授的主流方式。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着重介绍了该校创建的基于线上课堂教学的“激越四段式”教学法,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互教互学方面显示的良好效果;6、全新虚拟仿真实验模式。南京医科大学高兴亚教授就该校创建的以动物、人体机能和功能数字人(electronicstandardizedpatient,ESP)虚拟仿真实验“三位一体”的全新实验模式,及基于ESP内核的生理驱动虚拟人系统做了专题介绍,为使用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范例;7、新型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考核评估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检验教学效果,也能够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王韵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评估体系,及其在医学教育由传统线下教学向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为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方向;8、形成性评价实践及发展。吴立玲教授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系统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在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和启示,为基础医学学科考核评估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经验;9、终结性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蔡红星教授以徐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科为例,提出丰富评价方式、优化试卷内容、规范评价标准、提升教师评价技能、增加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等多项策略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为全面达成基础医学培养目标提供了重要思路。

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责任,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生理学报》作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一本重要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生理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担负着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神圣使命,任务艰巨但使命光荣!本专栏在全球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肆虐而我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背景下出版,这10篇论文不仅展现我国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建设成果,也向世界生理学界展现我国生理工作者在大疫之下卓有成效的生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也将开启《生理学报》关注我国医学教育和生理学教学的新篇章。我们相信本专栏的出版及后续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作者:管又飞

查看全文

整合药学发展战略分析

一、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1世纪以来,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因此,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也必须从单纯的生物学研究及治疗向生物学–心理–社会全方位的研究与治疗转变,应更加重视健康与疾病的综合影响因素。整合医学就是把已知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与生物学因素加以整合,把生命科学各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发现与临床医疗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经验加以整合,把自然科学的单元思维方式与哲学的多元思维方式加以整合,共同构建更全面、系统、科学的,可以促进人类健康、加快疾病诊断、完善治疗及预防的新型医学体系。药学作为医学实现治病救人的手段和工具,应全力推进整合医学事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整合药学。本文将浅谈整合药学理念及内涵,提出整合药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国整合药学发展与实践。

二、整合药学的概念与内涵

整合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从整体观、整合观、医学观的角度出发,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并把这个整体放在一个更大的整体(如自然、社会、心理)中考察,将医学研究发现的数据和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医疗经验,将临床探索中的新技术和与病人深入沟通的艺术聚合成医术,进而形成的[1,2]。在整合思维的基础上,整合药学力求将整合理念应用于传统医药创新、新药研发、临床治疗、学科建设等各领域,以融合药学各相关学科的方法与知识,构建促进人类健康、完善医疗体系的新型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整合药学是以现代药学为基础、随着人类对复杂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刻而提出的学科发展变革,通过有机整合药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旨在药学科学发展“高、精、尖”的基础上回归整体,不断深化各领域、各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前沿。整合药学是多学科、多部门、多系统、多视角的交叉,涉及一系列医药参与者之间的专业合作,如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新药研发与新药评审等。因此,多学科的整合能力是整合药学开展与实践的关键问题,也是有效整合药学合作、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3]。整合药学是现代药学理论及实践的变革与发展,内涵尤为丰富,包括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的整合、基于整合思维的新药研发、临床药学实践、药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

三、关于整合药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促进现代药学与传统医药的整合。传统医药以整体思维为导向,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传统医药重视从人体整体功能判断健康状况和疾病进展,重视个体化辩证施治,重视以人为本。现代药学是以系统思维为导向,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是揭示药物与人体、药物与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和规律的科学,属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系统的、非线性的科学。现代药学与传统医药的整合,将传统医药中的以人为本、辩证论治理念融入现代药学中,促进了整合药学在临床诊疗实践中的贯彻实施;传统医学的思维及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整合,将更加有助于产生原创性药物,促进中药新药的创制[3]。现代药学与传统医药的整合,不仅仅是现代医学与传统中药或其疗法的共同应用,而是要采用严格的、科学的方法,找到整合药学的发展方向,从传统医药和现代药学中获得进步,以更好地解决临床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满足医疗需求。1.建立健全整合用药临床实践指南。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愿意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药整合”的理念下开展疾病治疗。临床实践充分证实,传统医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循证医学对这种作用的合理阐释;另外,在医疗实践中,缺乏传统医药的用药指导和实践指南,限制了传统药物的整体应用和发展。因此,建立健全整合药物临床实践指南,保证整合医疗过程的高效性和高安全性非常必要。具体、有效的临床实践指南不仅为临床实践中整合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决策性基础,还会促进两种不同药学体系的信息交流,以便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上更全面地促进两种药学体系的统筹融合,推进整合用药实践的不断完善。2.基于整合思维的创新中药研究。创新中药研究的关键在于其稳定的疗效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中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资源,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中医药的宝贵财富,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具体来看,①在创新中药研发方面,应以思维方式的创新引领中药组方的创新。中医药理论强调“理法方药”,所谓“理”,即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对疾病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才能有新的干预策略、新的治疗方法;根据新的干预策略,才能有新的组方和用药选择;在药物组方中,应采用多成分、多靶点药物,重视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因此,基于中医理论和整合思维,将会大大拓宽中药的临床应用范围[4]。②中药需要用符合当代研究通则和标准的研究数据以证明其药效,让中药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认可[5],应全面建立从理论创新到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制剂、质量控制、临床评价等全套的技术体系。③在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方面,应不断提出新的假说,不断优化组方,提升疗效,建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在学科前沿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效实现创新中药转化[6,7]。3.规范整合中西药临床应用。在我国综合医疗保健系统中,传统中药的实践标准和指导原则缺乏,因此,整合药学在传统药物与常规西药的整合应用方面存在巨大挑战。在现有政策法规的规范下,中药药剂师与西药药剂师的专业实践范围不同,且不允许跨领域执业,药学专业人员未能充分发挥保证药物合理合用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仍缺乏传统中药与常规西药的整合临床应用实践规范。因此,应规范中、西药整合应用,提供政策性指导,为在临床实践中中药、西药的整合应用提供决策基础[8]。(二)推进基于整合药学的新药研发。临床实践是检验药物药效的最终标准。人体是由多细胞、多器官、多系统协调运行构成的生物体。疾病的发生也伴随着多个基因突变、多种蛋白表达异常、多个细胞组织功能失调、多个器官系统运行障碍等一系列环节。纠正一个异常环节,其他的异常环节会代偿性地发挥致病作用。虽然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发现了大量可调节疾病进程的分子或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靶点,但疾病的整体性使单纯靶向于某个分子或蛋白的药物和临床干预措施在疾病治疗中顾此失彼[9]。因而,有潜力的新药不应是拮抗特定的致病靶标,而应具有多靶点效应,即可通过干预多靶点纠正机体的整体异常,协调机体各系统使之生理功能协调运转。1.创新整合药物设计思路。在基于整合药学的新药设计中,应重视药物设计的原则性转变,即单成分药物向多成分药物的转变、单靶点药物向多靶点及网络调节作用的转变、由注重药物化学成分向注重药物整体效应的转变。(1)针对复杂疾病的多成分和多靶点药物设计。在20世纪,单体药物特异性激活或抑制某靶标分子是设计新型药物的主导思路和主要模式。生物医学试图通过寻找疾病的关键调控分子来阐明疾病的病因,然后将其作为药物的靶标。而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发现许多高发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是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参与下发生发展的。因此,单靶点、单成分药物对复杂生物调节网络所调控的复杂疾病的疗效不尽如人意。此外,即使已经通过离体细胞或大体动物筛选并验证为有效的单体化合物,也会因人体内各种疾病相关基因、蛋白及其他分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失去应有的疗效,止步于临床研究。基于此,多靶点和多成分药物的优势凸显,成为药物设计的新策略[10]。多靶点、多组分药物采用多种元素,针对诱发疾病的多种关键基因和蛋白发挥协同、整合作用,旨在纠正机体整体异常,改善患者预后。多靶点、多组分药物的设计策略主要有3种: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性药物组合,筛选并优化长期医学实践中已经建立的协同组合药物;筛选传统中药组方活性化合物,通过构建多组分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设计出成分更明确、更有效的多组分药物;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药物靶标识别和药物作用效果评价,描述多组分物质的潜在药理机制,鉴定多组分药物的靶标基因及分子标志物是否受到了特异性调控。此外,对特定疾病分子调控网络的深入分析,也会为设计与之相互作用的多组分药物提供思路[11]。(2)基于临床疗效的反向药物设计。基于临床疗效的新药设计,即从已有明确临床疗效的组方药物反过来发现新的化合物、新的组分,再重新进行组合、配比,使之药效更确切、物质基础更明确,是中药新药创制的新思路。在过去的新药研发中,通常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功能蛋白,从功能蛋白中寻找靶蛋白,根据靶蛋白设计药物,再进行药物体外活性分析、体内活性分析及成药性分析。然而,基于分子靶标设计的单靶点化学药物在大体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中不确定性较大,影响因素众多,如毒性、药物作用特异性等。因此,针对靶蛋白设计的单靶点化学药物的成药性普遍较差。复方中药在临床应用最广泛,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据。以这些临床有效的复方药物为基础,反过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安全性等是发现新药或新药组分的重要途径。其中,屠呦呦教授从青蒿中发现青蒿素就是基于临床疗效反向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的成功范例。基于临床疗效的多靶点中药新药创制,有望找到更好、更多的创新药物[5]。(3)挖掘已有药物的新适应症。对现有或正在研制中的药物的新的药理作用的检测与开发,已逐渐成为新药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即药物重定位。药物重定位可大大降低开发新药的风险和成本,缩短药物发现和获得之间的时间差。近年来,各国政府、学术机构均大力支持药物重定位这一举措。以美国为例,2013年,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84种药品中,采用药物重定位的药品占比为20%;另外,还创建了多个公共数据库,制定了大量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对罕见疾病药物重定位的相关研究。基于药物重定位的新药可采用3种策略:重新开发已经进入市场多年、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的常用药物的新适应症;基于一线临床医生的诊疗经验,开发药物的标外效应及潜在机制;重新开发临床研究失败的药物的新适应症,包括在临床试验、审批过程中失败的化合物,通常这些化合物的安全性是已得到验证的,但由于在二期临床试验中药效不佳而淘汰。然而,这些药物对其他疾病是否有效仍属未知。因此,可系统整理以上来源的相关药物信息,挖掘有重新研究潜力的药物,并确定该药物是否具有其他药用价值[12~14]。整体来说,药物重定位是发现新药物及新适应症的重要策略,可为新药研发带来新机遇[15,16]。2.开发适应整合药学的药物评价体系。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药物临床研究和后续临床应用的基础。然而,基于细胞或组织培养的离体实验方法无法做到全面评估生物系统中复杂的生理、生化调节过程。因此,以动物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进行药效评价时必不可少的阶段,它是分子水平发现与治疗方法临床实施之间的桥梁。然而,研究数据显示,经动物实验验证为安全和有效的药物中,约有92%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会因毒性或无效而淘汰,且在仅有的8%的药物中仍有50%的药会因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而被撤销许可或限制应用。不适当的动物模型使越来越多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针对慢性和复杂疾病的药物[17]。因此,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对药物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前采用的动物模型一般为复杂疾病的简化模型,但简化模型不能整合复杂疾病的所有特性,未经过临床、病理、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处理,缺乏慢性、年龄、合并症、性别、遗传相似性、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很多药物在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中并未显示出与以动物为对象的临床前试验中相同或相似的作用而宣告失败。此外,也存在一些药物由于在动物试验中未显示出明显疗效而止步于临床前研究的情况,但这些药物未必对人类疾病没有治疗效果。在转化医学研究的带领下,基础研究应进一步改进动物模型对复杂疾病多种病理因素的重现性和适用性,提高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效率,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治疗药物。除发展新的、更先进的疾病动物模型外,还要将基础科学发现和高度发达的检测工具相结合,使通过无创、定量方式研究的药物在体内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此外,某些高分辨率体内成像技术,如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显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icro-PET)、显微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SPET)等,具有重复、无创检测疾病进展和监测机体对治疗药物的反应等功能,可在较长的研究时间范围内提供多个时间点数据,并可提供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水平的信息,使每一只动物可独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不用因采集数据的需求而中途处死,且每只动物都可作为纵向时间轴的自身对照,降低了生物变异性。高分辨率体内检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药效学验证、检测药物转运蛋白作用、阐明药物清除途径及导致个体间变异的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及遗传多态性,为人体内药学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前期基础[18,19]。3.建立适应整合药物的新药研发体系尽。管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能力仍显不足,仿制药占比大,缺乏首创药物。创新药物研发能力较强的大型跨国药企,依靠品牌优势和临床新药专利权,占据了我国的主流用药市场。近年来,基因组学、生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创新药物研发仍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人才。因此,我国应从政策层面出发,鼓励原创药物研发,加大药品研发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技术支持、科研人员等,避免因投入不够或投入不力导致药物研发周期延长,影响创新药物的研发;鼓励有创新药物研发实力的医药单位集中精力开展创新药物研制。总之,结合我国实际,实现战略、思维转型,新药创制的开展可以分为三步:①仿创结合,即在国际新药产品基础上开发药效和安全性相似的药物;②在原有有效分子结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如改构、优化等,使优化后的药物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这是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也是国内创新药研发的主流方向;③设计合成全新创新药物,全新创新类药物的研发是我国迈向医药强国的重要途径[20]。新药研发是一个风险高、技术难、投入多、周期长的行业,新药研发能力是创新型制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药学为我国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将整合理念应用于新药研发,促进药学基础理论、最前沿的应用科学技术和最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新药研发中的碰撞、交融,可加快更多、更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药物的发现和转化[3]。(三)推进整合药学临床实践。我国现用药品数量多,存在临床药物治疗经验化、尝试化、随意化的严峻问题。新疾病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提高了医生及药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要求,并需符合安全合理用药的原则。整合药学为临床治疗中的药物应用提供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准则[21]。在临床实践中,整合药学的主旨是医学和药理学的整合。病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个体,综合评估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基本状况和疾病特点、进展、预后等因素,相应调整选药、用药及治疗手段,即治病的同时更要治人;从药物角度来讲,药物除具有主要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状外,还会对机体其他器官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某种药物时,也应充分评估病人的整体状态。基于此,要形成“病人–疾病–药物”的整体治疗思路,而非“症状–靶点–药物”的用药原则,提升临床治疗中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要以整体观、整合观的思维指导临床用药,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22]。1.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用药指导。医药科学的快速发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途径和方法。然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合理性、针对性是目前临床药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临床药学实践应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原则。然而,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用药实践,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需要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去解决的长远工程。以肿瘤的治疗为例,以单克隆抗体构成的常规靶向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大减轻了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靶向治疗从根本上改变了肿瘤药物治疗实践,可通过“药物–肿瘤特定诱发基因”匹配的方式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策略。目前190整合药学发展的战略思考全球约有50种化合物可应用于特定类型、特定诱发基因的肿瘤治疗,还有10种药物正在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评估。靶向治疗之所以有效,部分原因是由于解决了肿瘤发病中单个基因突变的问题,然而,在特定情况下,靶向治疗方式也并非有效。因此,以患者为中心的靶向治疗药物应考虑不同个体肿瘤发生的复杂性和肿瘤细胞的异质性。根据个体差异采用联合治疗策略,以协同解决肿瘤致病基因的复杂性、肿瘤细胞异质性及耐药性等问题。现有数据也表明,整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肿瘤病人的存活率。多种治疗方式应整合应用于肿瘤治疗方案中,如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等,进行更多可能的联合应用,为患者取得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基于更加精细的肿瘤特性,可进一步精确靶向药物的联合靶标,这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契机[23,24]。2.先进技术综合评估疾病表型,确定治疗药物,实现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不仅高度重视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在最合适的时间点以最合适的剂量进行治疗,而且更需要通过复杂、先进的方法在疾病早期就识别出患者尚未表现出的病理症状,以尽早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逆转病理变现和疾病进程。随着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成本的降低,单个细胞的深入分析、基因定量分析、“药物–基因谱–疾病谱”的分子匹配等将为疾病治疗和效果评价提供新的标准。将这些模式恰当地整合至多元化疾病模型中,可改善疾病治疗过程及预后。以肿瘤治疗为例,采用单细胞质谱流式术可对肿瘤细胞进行深层表型分析,确定肿瘤表型,全面诊断、分析、监测肿瘤侵袭能力,为特定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25]。此外,通过应用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测序与转录谱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可准确识别出患者基因组的改变,且通过这些改变提示使用某种已经批准上市或正在临床试验的药物作为靶向药物治疗特定患者,具有潜在效果和良好预后[26]。除测序外,金属同位素标记技术与激光消融成像技术相结合可准确描述肿瘤状态并确定细胞异质性,确定癌症的诱发因素,预测潜在的治疗靶点并监测该靶点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有助于肿瘤与治疗药物进行最大限度的匹配[27]。总之,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的治疗药物是提高针对性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目标。3.丰富整合药学临床实践内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临床药学的工作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如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仍未改变、临床药师缺乏与临床医生的有效沟通、缺乏对患者合理用药的指导、临床药学研究开展不足等。整合药学临床实践内容不仅涉及药学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应包括与不同专业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参与和监护、日常用药的指导与随访等。整合药学临床实践的总体任务应包含符合药物治疗愿景的基本组成部分,即对药物的合理选择、对药物使用过程的关注、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结果。在此过程中,应保证药物的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药物的使用应有理、有据,药物的合用能协调、协作、全面、整体。作为治疗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药剂师应加强与医生、护理人员的交流协作,帮助患者择药,监护和指导患者用药,参与患者用药护理,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等[28]。4.加强整合药物合理应用。整合临床用药应有章可循、有据可依。①要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的临床指导与科学依据,明确什么是合理用药、如何用药才是合理用药、如何评价药物应用的合理性;②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的监管标准和机制,明确合理用药由谁监管、怎样才能有效监督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合理用药原则;③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知识体系,持续收集、总结和凝练合理用药知识,将零碎的合理用药知识整合为系统的临床实践与规范;④建立健全合理用药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培训用药人员,评价医护人员的治疗行为,更好地落实合理用药。在综合医疗保健系统中,需要尽快建立此类实践标准和指导原则,以作为合理用药的专业实践基准[21]。(四)推进整合药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1.丰富基于整合药学的药学本科理论和实践课程。多学科交叉及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将有助于推进整合药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药学本科理论课程中,应兼顾中药、西药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促进药学理论及实践等多学科交叉及学科间的渗透融合。在药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中纳入中药学相关课程,在药学专业实践中应涵盖中药学相关内容,更好地促进传统药学与现代药学理论的融合;课程中加强与临床用药的关联性,避免专业知识过于理论化,促进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药学专业实践训练中,培养药学专业人员评估药物处方合理性、安全性等的能力,以便从理论、临床实践两方面完善整合药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2.加强专业协作,重视教育培训。整合药学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全力促进医师、药师的知识专业能力发挥和交流合作,以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尤其是促进传统中药和常规西药的合理、安全合用。应加强整合药学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性驱动,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实践标准,促进研究机构、高校、药企之间的合作,推动整合药学学科发展;制定药房药剂师、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开展高质量的持续培训,加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增强药学专业人员在药物信息、药物治疗、医患沟通等领域的教育及培训;积累临床实践经验,重视药物随访,增强药学专业人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查看全文

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运用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对检验实践技术操作能力方面的要求逐渐提升,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培养检验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实验教学的运用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所有课程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教学中,要立足学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专业知识传授、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注意职业理想和职业操守等内容的渗透。

关键词:高校;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职业道德

高职医学护理检验专业的教学任务,就是为国家的医疗卫生组织和医学实验室培养能够胜任医学检验和医学护理等相关医学专业岗位的优秀专业人才。尤其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施行,高职检验专业更加注重对医学检验理论基础的教育,专业实践检验技能的训练,为提高高职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但是受当前教育状况影响,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学生应付了事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课以手动操作为主,每门课程的实验安排较繁重。就目前来看,学生们往往把完成实验作为主要目的,在每次实验开始之前,对本次的实验内容是一知半解。由于大部分实验操作耗时较长,课堂时间又有限,实验指导教师只能简单快速地给学生讲解一下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很多学生实验课前没有做好预习工作,课上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听起来一头雾水。急匆匆地开展实验,教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被动参与其中,往往造成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过程漏洞百出,实验结果不理想等现象,更谈不上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和职业素养。再加上本专业的特殊性,实验教学需要配合使用大量仪器设备、一次性耗材和较贵的检测试剂。学校对专业投入的预算有限,实验室并不能将所需仪器设备配备齐全,只有加样枪、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细菌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等满足日常最基本实验教学要求的仪器设备。而理论课上反复强调,临床实操中必需涉及的大型设备,教师只能“画大饼”,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接触和动手的机会,只能停留在浅表的认识里。

查看全文

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的融入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然后分析了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重要性,接着论述了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路径,最后论述了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成效。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组织胚胎学”课程;实验课教学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先后有4.2万余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他们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和医者仁心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堡垒,使得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回顾这场无硝烟的战役,让人们敬佩的不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还有他们敬佑生命和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单纯的技术治疗只能治愈患者的疾病,而仁爱和信念鼓励等医学人文关怀不仅能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治疗患者受创的心理。现代医学把医务人员的角色设定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见,人文关怀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抗疫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我国将长期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挑战和压力。新的形势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业务水平,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卫生医疗事业的接班人,故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1]。基于此,下面笔者对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的融入进行了探讨。

一、相关背景

医学诠释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特性。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卢里亚说过,医学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2]。我国有学者指出,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面对生命充满仁爱之心,面对患者能自发救助病人、关心病人,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3]。因此,将人文思想、人文关怀渗透至医学活动之中才能彰显医学的精髓和灵魂。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其医学职业道德,使之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备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能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西方医学道德典范《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最早的医学伦理道德《黄帝内经》,到我国现在使用的《医学生誓词》,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医乃仁术”和“大医精诚”始终是医务工作者普遍信奉的职业伦理准则。因此,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学人文精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医学院校应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改革性措施,明确提出“加快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4]。因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素养,不仅是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但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文教育本质的理解较为片面,仅仅将人文教育定义为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而没有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得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未能真正实现融合统一[5-6]。由于临床医学课程更加接近临床实际,因此已有一些研究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7-9],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知识结合不深,故鲜有学者探讨人文教育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基于此,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医学教育中,如何把人文精神培养与医学基础课程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在线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摘要]在疫情突发及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免疫学通识课程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当前受疫情影响及授课需求,线上课堂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新阵地,而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思政教育也被赋予重要意义。本文以免疫学通识课“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为例,讨论了思政目标的确立、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教育的实施及目标评估等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免疫学通识课程中,以实现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智慧教学;免疫学;在线教学;课程思政

在疫情突发及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人们对病毒(19-nCoV)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博弈过程越发关注,对免疫学知识的需求逐步增加。随着疫情影响和实际需求的增长,线上授课已成为各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开展线上教学,即利用现代化工具,包括直播教学和线上资源同步教学,不仅帮助教师依靠获得的数据精准掌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还能使学生深度参与、积极互动[1]。笔者开设的免疫学通识课程也受到我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当前背景下,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多重影响。因此,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开展思政教育,通过通识课的教学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广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进步,还能够及时纠正偏离正确价值观念的错误思想。总之,线上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尤为重要。笔者以我校通识课“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的教学实施为例,浅谈线上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

1免疫学通识课线上教学中的思政目标

笔者开设的通识课程“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主要面向我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是一门与人文、社会紧密结合的课程。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来自我校文科、工科等多个学院,他们对免疫学知识具有较高的需求,且对医学知识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笔者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大纲中,将课程“思政目标”纳入考察内容,将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细化到培养要求,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中,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1提高免疫力智慧。作为一门全校通识课,“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主要面向非医学专业开设,根据医学免疫学学科自身特点,向学生传递提高免疫力的生活智慧,讲述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饮食、心情愉快、合理运动等可以帮助提高自身免疫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免疫学观念。1.2传递健康中国的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笔者认为,向学生介绍国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形势、政策也是医学通识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向学生传递这一概念的相关领域和内涵,呼应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有益于学生正确健康观念的培养。1.3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梳理我国免疫学领域的科学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和伟大成就,讲好中国免疫学家的故事,不断建立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1.4培养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并引申COVID-19爆发期间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疫情防控期间免疫学专家的故事,将团结精神、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1.5扩大国际视野。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基于免疫学科的国际视野和前沿进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专业特点和优势,积极挖掘这一课程的思想育人功能,发挥好通识教育的阵地作用,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通识课教育中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

2免疫学通识课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查看全文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分析

医疗技术可以说是凝聚着医务人员智慧的结晶,由于临床工作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如不加强监管,临床科室随意开展各种医疗新技术,很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医院的声誉。新技术管理是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准入、过程控制、效果评价、安全管理、伦理把握等方面。医疗技术的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既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开展医疗新技术给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带来技术进步、声誉和经济上的获益,另一方面开展医疗新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性实践,具有探索性特征,因此,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不断探索医疗新技术应用管理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在促进医疗新技术的健康发展的同时,维护患者健康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1]。

1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2015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家、省卫计委分别取消第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改为备案公示制度,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作为一种创新实践,具有探索性特征,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①技术风险。医疗新技术因其创新性和探索性,存在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医务人员对技术应用不熟悉等情况;②管理风险。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调配合,在临床应用过程及医疗保障环节,需要磨合、完善,必须全面、系统地管控,以达到预期实施目标;③法规风险。开展医疗新技术面临管理法律法规滞后,必须通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规避法规风险;④伦理风险。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可能带来医学及社会伦理问题。构建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学科建设,扩大医院辐射能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南京鼓楼医院重视医疗技术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制度和体系[2]。

2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2.1建立规范化制度,健全体系框架。2.1.1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方法,遵循“围绕临床工作需求,细化分类分级,突出管理核心”的原则。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健全完善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3]。2.1.2构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可以构建院科两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委员会下可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库。设置医疗技术管理办公室或指定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科室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技术管理。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及监督工作。2.1.3建立重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对重点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对本机构医务人员的技术培养[4]。如成立腔镜培训中心,配备多台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动物腔镜手术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前来授课等。2.2强化临床应用管理,构建评估体系。2.2.1重点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医疗新技术发展是医疗机构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力,医疗机构应重点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及评估管理等。开展医疗技术评估,实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保护患者利益,维护医务人员实施技术的合法权益,是不断提升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的有力手段。2.2.2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评估体系。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包括医疗新技术准入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等,利用定量及定性指标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医疗技术评估是新技术临床准入和应用推广的基础,是医院实施激励、扶持措施的前提也是项目推广的依据[5]。2.3加强过程监督控制,持续质量改进。2.3.1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医疗新技术开展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其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特征,实施风险远大于一般医疗活动,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如对批准医疗新技术开展的前5例应按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到医务处备案。在开展医疗新技术前要加强医患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记录,产生不良事件时及时处理并上报等。2.3.2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档案管理。医疗技术档案具有真实性、实用性、保密性、专业性的特点。医疗机构应重视并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档案管理,完善对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中的相关资料及患者随访记录,进行留档保存,便于随时查阅,总结上报。应以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档案管理体系,由指定部门负责部署、监控及协调技术档案的开展,指导临床科室规范开展医疗新技术。2.3.3对医疗技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管理模式,是指医疗机构制定禁止类医疗技术和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禁止类医疗技术不得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经医疗机构准入后开展,清单外技术由科室做好技术档案记录后可开展。医疗机构可以全面梳理本机构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机构《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目录,对存在多重身份的医疗技术进行统一、分类的管理[6]。2.3.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医疗技术授权及动态监管。设计开发“医疗技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加快信息传递、加强技术监管、规范评审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管理成本。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行授权及动态监管,建立医疗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手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不良事件直报系统等[7]。2.4实行公正评选,加大经费投入公平公正的奖励是提高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技术创新的增强剂。因此医院成立“医疗新技术”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医院内医疗新技术申报材料审查、评议和评选工作,每年组织对提交的医疗新技术项目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设有专门的评选指标。医院为鼓励医疗新技术开展,合理加大对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经费投入及保障,并扶持新技术的开展。如腔镜手术补助,晋升前强制进修培训,进修后待遇提升,腔镜及配套设备,医保政策的支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改善硬件条件;加强人才培养,满足医疗新技术人才需求。

3小结

查看全文

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临床教学的应用

摘要:动物医学模拟教学是通过各种模型和虚拟系统创建模拟某一疾病状态和临床诊治条件,从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掌握临床基本诊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从目前动物医学教学现状、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和优势、模拟教学应用中的教学用途和考核、模拟教学模型的研发及模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相应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动物医学专业开设和发展模拟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动物医学;模拟教学;模型;虚拟系统;临床技能

模拟教学是指在一种人造仿真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1-2]。在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中,采用现代智能技术、虚拟系统或一些仿真动物模型,以“模拟”来代替“真实”的疾病状态或临床诊疗条件,参照人类医学的相关教学内容,模拟动物的正常解剖结构(如骨骼形态)、正常生理机能以及模拟动物疾病的临床症状、疾病发展演变过程和诊疗过程,甚至采用现代智能软件创建出虚拟的患病动物或虚拟的临床现场(病房、手术室等)乃至虚拟的医院代替真实的患病动物或者真实临床场景(如动物的难产模拟救助)进行教学、学生的临床实践训练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评估等,目的是尽可能接近或复制临床病例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通过临床模拟实践,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诊疗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掌握临床基本诊疗技术,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在当前形势下,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教学中还很少应用,但可以肯定的是模拟教学在未来的教学中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动物医学模拟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

1动物医学临床教学现状

对于每个临床兽医师而言,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临床基本诊疗技术和实验室操作技术。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动物解剖学,到大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然后逐步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直到大学四年级和大学五年级阶段进入临床实践学习,更是要确实掌握每项常用临床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并了解不同诊疗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其适应症、禁忌症。对于必须掌握的临床常用诊治操作步骤与要领,必须要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训练才能准确、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临床基本诊疗操作技术历来是动物医学专业教学难点之一,学生必须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并应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几乎完全依靠临床实习或工作后才能真正遇到或开始锻炼并逐步掌握这些操作技能。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可以利用的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现代养殖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样使得学生在上学期间接触到临床病例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学习及临床实习困难重重,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受到严重影响。除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之外,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经费要高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经费。如果学校下拨经费不足,特别是实验动物经费不足,使得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变得越来越困难,极少数学校甚至没有条件让学生接触大动物(牛、马等)进行临床实习或实际操作,很多学生即使经历过临床实习并且毕业了,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一次在大动物身上进行基本诊疗的机会。这样的后果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对常规的操作和临床合理救助等必须掌握的诊疗技术及适用症、禁忌症等必须掌握的技术掌握不扎实,甚至对某些不当操作技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或严重后果更是心中无数。学生们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只能在工作后由养殖场的兽医“师傅”们来传授基本操作方法,由于“师傅”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相对匮乏或良莠不齐,操作手法各异,导致学生学到的东西也不标准、不科学,甚至有些是错误的。学生在工作后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能掌握常规兽医临床操作技术和诊断技术,而不是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正常的教学环节不断地巩固加强掌握的。当然,国内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具备开展相关教学内容的条件,但是可能部分学校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学生不能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全面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的情况。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对传统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产生重大的冲击,因此如何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和常规诊断技术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重要问题。

2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查看全文

学生生理学课程教学论文6篇

第一篇:研究型教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阐述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了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如何在植物生理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型实验的锻炼,培养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实施策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得以实现教育的价值。本研究将研究型教学引入传统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谈谈研究型教学在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的体会。

1理论教学方法体现研究型理念

1.1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查看全文

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取得学历、学位、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医学论文一般分为药学论文,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从事医学科研究工作的同志,经常撰写医学论文,不仅可以扩大视野,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而且能提高科研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反过来,如果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成绩显著,又能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论文一经发表,即被社会所承认,也是该项目取得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径。由此可知,医学论文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医学科学水平和工作风貌,更能反映出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撰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摆在每个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提高大家的医学论文写作水平,本文重点介绍医学论文写作必备的五个方面。

第一:思想性医学论文是专业性、探索性很强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具体讲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提出前人从未提出过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然而,医学论文同样要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科学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同时,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要遵守国家法令,执行著作权法、保密和技术专利等有关规定。做到尊重科学,讲究道德,反对作假,反对剽窃。让医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如其人”;所以,医务工作者有了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主题,有了好的主题才会有好的结论,最后才会有好的。

第二:创新性科学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医学科学也不例外。所谓“创”,是指医学论文所报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的“发明”、“创造”,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所谓“新”,是指医学论文所提供的信息是鲜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的,即指医学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此外,即所谓推广性课题研究:在此类研究当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他人课题或研究,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作者应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才会从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的推广应用,以及老药新用,古方今用等项目,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性课题。

第三:科学性衡量医学论文水平的首要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性。在评价医学论文时,主要看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据是否准确并符合统计学要求,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等。医学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包括“三严”和“五个体现”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贯彻“三严”精神。众所周知,按医学论文来源分类:

(1)、分为原著(包括论著、著术及短篇报道)和编著(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文献、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两类;

(2)、按论文写作目的分类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