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9:06: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路径
[摘要]普通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学生的地学殿堂启蒙课,也是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该课程虽然涉及较全面的地学领域专业知识,但针对普通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当前仍处在摸索阶段,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普通地质学专业课程亟须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体系,要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素养,增强学生在地学领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有助于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思政建设;课程体系;课程评价
将课程专业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理念,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统一,深挖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1]。普通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专业综合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大家科学兴趣、了解地球、引导进入地学殿堂的启蒙课,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和普适性的特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技能,还能培养大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因此,将普通地质学引入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尤为重要。普通地质学思政课程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一)加强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是指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体现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效结合,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地质学的学习热情,增强地质专业知识的认同感。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以及地物类专业的地质基础课,也是核心课程。激发学生的地质学思想,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普通地质学教学效果是现今学生就业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探讨
摘要:依托高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网络建设,是目前高校重点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网络课程建设是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结合“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实践,探讨了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最终共享了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环境地质学;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建设
一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远程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给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每个学校都面临着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进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一普遍性问题[1]。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最早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研发,是根据实际需求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沟通平台,包括网上备课、课程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学习、网上考试以及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网络教学平台的实质就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教师把课程的相关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将网络平台上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进行学习,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课时少、课堂授课信息量小的缺点,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保证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桂林理工大学自2014年开始进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教育在线网络平台建设栏目,对自己的教学课程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环境地质学课程作为本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典范,是全校老师借鉴学习的对象。本文结合环境地质学学科的特点,总结了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二环境地质学学科特点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保护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的科学,它是地质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运用基础地质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3]。环境地质学课程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地质类高校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1994年,桂林理工大学开始设置该本科课程,至今已有20年历史,并主编出版了2版环境地质学教材。多年来,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建设不断进步,从没有教材、到自编教材、出版教材,再到尝试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凝聚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精力。为了响应桂林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号召,充分利用桂林理工大学教育在线网络平台的工具资源,《环境地质学》网络课程率先建设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示范作用。
地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国家顶层设计,也需要高校层面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同时也需要师生层面的关系和教育的配合。文章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为例,提出了地质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并根据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并揭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丰富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地质学;培养模式;教学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迫切需求,目前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新时期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体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1]。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涉及众多复杂社会因素的工程,不仅涉及到国家社会层面的机制、政策和传统,同时需要客观分析高校层面的大学精神和培养模式,也需要注意师生层面的关系和教学。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诸多经验,在国家层面上具有政策、资金、理念等方面的支持;在高校层面上也具有学术自由的氛围和理念;在师生层面也具有教师的自主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我国高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正处在摸索、改革和创新性阶段。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地质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的专业建设,总结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地质类创新型人才特点
创新型人才与常规型人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常规型人才主要是以常规思维为典型特征,采用常用、通用、原有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而创新型人才则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并且创新型人才也具有讲求实用、效率、成效和社会贡献等特点[2]。放眼地质学领域,地质学创新拔尖人才即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和在地质学理论及技术领域具有较高创新素养的人才。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建造知识的能力。创新并非凭空想象得来,而应该是建立在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新时代,作为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全面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创新型人才,其知识体系也一定是动态和发展着的,因此创新型人才也必须具备将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二)发现问题的能力。知识是进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作为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的前提则是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既需要对创新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也需要具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还有自主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三)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体现。为此,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要基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解决问题的流畅上来讲,基础是发现问题,关键在于分析问题,而目的则是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注重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聚合和发散思维,这样学生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全面而有系统的判断,从而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
地质专业建设实践综述
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是按照原国家教委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引导目录,由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改建设置的。由于受行业管理的影响,该专业原来主要为全国建材行业培养地质类人才,并且以非金属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为主。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受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出现了地质类专业学生招生难和就业难的现象。地质类专业应该如何办,成了新时期广大地质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研究了地质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后,我们决定按照专业引导目录,将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改造为适应面更广的地质工程专业。通过近5年的努力,在地质工程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文结合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建设的体会,就专业建设有关问题发表些看法。
一、正确确定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因此专业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依据学校所在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思路,确定专业定位和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科学的确定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完成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专业培养方案,首先涉及到的是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和依据,该目标必须适应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设定的专业口径应当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我校地处中国西部地区,西部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大量地区有待开发研究;西部地区以山区高原为主,地质灾害频频发生,需要研究、预测、治理;作为西部大开发三大工程之一的基础建设工程,需要大量地质工程方面的人才。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将地质工程专业定位为:主要为面向西部的资源开发利用、基础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治理,培养多层次高级专门科技人才;由现在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硕士授予权,发展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成为高级人才培养层次较全的重点专业。将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资源地质学、地质工程、工程管理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可在工程勘察、资源勘查、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应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为参照,以学科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从剖析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知识结构着手,在权衡原有课程体系利弊得失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重新设计,构建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新的培养目标要求,需要打破原有框框,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在2001级和2002级教学计划中已基本形成。该体系把资源地质与地质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了过去在高年级设立专业方向课组的作法,而是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中,就充分考虑了资源地质与地质工程对专业知识结构和拓宽知识面、加强能力培养的要求。除了设置公共的基础地质课程外,还设置了满足资源地质要求的课程(如地层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和满足地质工程要求的课程(如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基础工程等),同时,将部分涉及到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的课程进行整合和重组,避免重复,使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克服了过去专业方向只限于几门专业课,而缺乏相应基础课知识,知识结构不完整的缺点。另外,过去不论同时开设几个专业方向,学生也只能是在几个方向中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没有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适应能力。地质工程专业新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新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完成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是具体课程知识结构的微观载体。课程内容体系的总体设计,需要反映出课程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培养人才的科学规律;需要加强研究课程结构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关系,优化课程内容,协调各门课程内容的划分与衔接关系。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总的特点是突出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地位与作用,压缩了专业课的学时和深度,拓宽了专业面,强化了实践教学,改变了过去本科生专业课内容偏多、偏深,与研究生课程重迭较大的现象;在专业教学中增加了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的介绍以及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了解。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元素或组成部分,明确了每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地位、性质、任务、要求,使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优化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两者既有联系,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学科建设更多的强调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专业建设则更侧重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两者缺一不可。有了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才有保证,才可能办出高水平的专业。在科学研究时强调学术梯队建设,在专业建设时需要强调教学梯队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包括两个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学术水平的提高;二是教师的师德建设。在以前往往比较强调前者,注重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重的增大,而忽视了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提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重要性。教师工作具有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特点,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或感染受教育者。在短时期外部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而教师的教风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在较短时间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三、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
矿床学思政内容融入方法浅析
摘要:本文在总结矿床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实践的基础上,从教师合作、内容设置、实践路径、互相作用等多个方面简单探讨了矿床学教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方法;矿床学
矿床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等,这门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学生由基础地质工作能力向找矿工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桥梁。矿床学的理论性很强且知识点众多,因此在矿床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难度也比较大,本文作者与专业课老师合作,结合实际探讨矿床学课程中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方法。
1加强教师合作,落实全面育人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下,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很难结合。大学对于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性要求很高,专业课程教师在本学科内虽然非常突出,但对于其他领域和其他学科了解往往不足;而大学中的思政课程教师由于授课的学生所属专业非常分散,往往也忽略了这些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促进意义。这就造成了教学效果的片面化,无法完成全面育人的要求。在专业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方法上专业老师虽然很懂专业,但是对于思政内容把握的往往不够准确且不够深刻。因此专业教师在思政内容融入上必须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紧密合作,在矿床学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上,课程负责人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将矿床学划分为11个教学内容部分,针对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专业课程负责人首先拿出一个课程思政内容的预案,然后与思政老师对预案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讨论。思政教师在逐章梳理内容的同时,协助课程负责人总结出该课程课程思政内容的主线导向,并对课程思政内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事实证明这样多学科合作选择的课程思政内容既突出了全面育人的主题思想,在课程教学中也不会显得突兀,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课程思政内容的实用性。
2专业课为导向,设计实践路径
多元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
1前言
2016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指出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动校际校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1]。当前,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2]。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地下水资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内容丰富庞杂,且研究方法更新较为迅速。当前,我校针对该课程教学主要依靠多媒体图片展开教学,以教师、课本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过程在教室内完成,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有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地下水系统的抽象问题难以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为缺乏。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线上学习与线下班级授课相结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知识点丰富庞杂的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的讲授具有鲜明的生动性势在必行[3]。而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熟练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助,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核心[4]。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⑴目标设计:分析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⑵资源设计:梳理课程内容,丰富学习资源,构建学习路径;⑶活动设计:交叉设计,串联线上和线下活动;⑷评价设计: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学习重心。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2.1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明确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等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在分析研究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能力、知识、职业素质三个方面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⑴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水文地质专业知识和供水水文地质计算的能力,可正确选择水源和合理地设计取水构筑物。⑵知识目标:了解水文循环、水文学的一般概念,可进行水文测验;学习地质基础知识,掌握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地下水运动规律,了解不同地形地貌地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⑶职业素质目标:能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合理制定水文地质勘察计划,编写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能自主学习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到工作中。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method)开展教学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平台、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5]。线上学习结束后,学生走上讲台对研究课题内容进行分享,借助评价系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资源设计
石油地质资料数字化安全与利用
1数字化进程在试采作业中应用
试采工作是为石油地质资料提供测试数据,只有在试采工作中取得有效数据才能在石油开采中得到正确的实践,试采工作对石油地质资料的记录极其重要,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指引。数字化的发展是试采工作向智能进行的契机,试采工作在现阶段社会处于很大的竞争地位,只有使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稳步存在、晋升。1.1传统试采工作应用。石油的开采是相当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试采工作上需要工作人员在勘察数据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对于地形是否适合开采的测试会存在一些主观的问题,所得数据就会导致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偏差,为要实施工作产生问题,甚至因为数据的偏差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影响。传统试采工作人员在对勘测数据进行纸质记录,对数据的就会表现的杂乱无章,但石油地质中石油和天然气成分都具有独特的聚集规律,必须以准确的数据进行实施工作,这对于传统的试采工作却是极大挑战,本身存在性能没有具有太多灵活性,对一些不常见的地形勘测就会出现疑难问题;对于工作人员也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石油地质学所包含学科有一定程度上的专业知识为支撑,还需要对突发情况做到适宜的处理。正是因为种种缺陷上的限制,做出与现代科技化的技术进行融合协作,增进石油地质与时代相吻合的前进步伐。1.2数字化管理地质中应用。现代不断更新的科技发展技术离不开创新进步带来的巨大突破,各行各业从科技发展脚步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石油与天然气的存在形式与所处地质有很大影响,所以能够准确了解到油气的所处地形地貌,与新科技数字化管理结合进行工作,为勘测活动的进行大大提高准确性与工作效率。数字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统计和管理的过程,为我国石油地质勘测地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石油地质勘测中原本有着很多数据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和管理,增加工作难度;而如今的科技进步为该工作的进行减小了工作难度和工作质量要求,引进新技术对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更多时间进行决策方案,使工作能够更合理的展开。数字化管理技术不仅方便了石油地质勘测工作,此技术的简洁程度更容易被工作人员接受和掌握,在使用过程中可高效地完成所需工作进程。对地质勘测工作所需的基本数据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一些极端的地形地貌的勘测数据也进行了明了的标注,还会附加一些辅导操作的视频在其中。自身的数字就具有客观的反映出要测地形地貌基本数据,进行统计管理,可以消除掉传统试采工作中易乱、易混的弊端;数字化管理的智能型能对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升,面向现在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的局面,更应该选择数字化管理试采工作为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得到提升。数字化管理符合科学的实践性,在数字化管理体系中将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对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开采,为循环经济添砖加瓦。科技的不断创新也就同时要求只要不想被时代淘汰掉,就要针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研发、创新,为更有利使用条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改善,紧跟时代创新的步伐!
2全面加快石油地质工作
2.1地质分析工作。石油与天然气的存在方式很具有自身独特性,从石气在分散中不快朝一个方向聚集存在,这就要求具有很专业的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地质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现阶段对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石油勘测工作的难度也要加强,需要对工作进程进行系统化的统筹。地质的情况更是需要进行实践分析来计算,为后期开采石油天然气工作做准备。针对地质所处的环境、所处气候等外界影响因素进行实践分析,尽可能的对其内在因素去勘测,争取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率达到最高。一方面开采工作中所需的地质情况要在开采中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且合理得到开采,更高的要求是对开采地是否有人居住、如果有对所住居民怎样产生最小的影响为开采前提。另一方面因为地质分析工作为人们又影响,对开采工作人员安全的要求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最合适地质的开采要求才能为开采工作的安全得到保障。对勘测技术人员需要充足的技术储备,地质方面的科学本是很大一类问题,其中包含过多专业性的技能,尤其是对其开采方面,不知需要数据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经验来进行工作。需要的不单只是理论数据,更需要才开采前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然后进行有效结合地质的勘测需要很多科学技术,这本身也是一个严谨的工作,对于地质情况存在大同小异的特征,面对不同区域的地形特征要有不同方式的处理对策。对所测地质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采用与数字化管理结合来进行分析;做出使用科学技术对地质分析工作进行结合,对于地形的特异性做出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以备不时随需。只有对该地形的地质分析工作做足,在实践中充分获取数据,获取更多改进的空间使所需要的分析资料才能具体的得到使用,为资源的开采的有效利用得以提升。借助现在科技的进步,使用科技技术在工作中融入行动,采用更适合的勘测数据,为使地质分析工作更具有科学理论性。2.2加快地质工作进程科技的创新带动着石油地质中工作的进行的智能化,与科技接轨。在笔者看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资料还需要继续进行完善,为石油地质工作在数字化进程中能够稳步提升。在石油地质资料的智。能化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勘测工作更有序进行。对于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技术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在校期间就要让其多感受工作所需,及其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要以怎样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在正涌现的数字化管理员为该行业的实施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给该行业的发展朝智能信息化走近,为开采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给出保证。数字化管理更贴切地应用于石油地质资料当中,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数字化进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科技的创新技术日益增强,对行业发展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更新来完善,发挥出数字化管理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3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创新能力的不断更新,石油地质资料在数字化进程中提升。试采工作更占据有让数字管理员在智能信息时代突破崭新点,数据的科学性为实施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给出保证,实施为石油地质方面工作得到以有效保证。数字化管理人员将会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资源开采创新出更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特点的技术,与时代科技共进步!
“一带一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在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和可持续建设,越来越凸显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为此,可以通过组织中外学生人文交流、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营造国际化的校园语言和文化环境、加大外籍教师的聘请力度、开设全英文或双语授课课程、派出更多学生到海外联合培养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国际视野;创新人才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是中国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重要标志;“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在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下,中国的利益遍布全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更加强烈。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需求,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服务“一带一路”为抓手,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4年,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学院,致力于面向“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一带一路”地质资源环境的协同研究,为“一带一路”略和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1]。以丝绸之路学院为依托,学校启动了面向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培养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探索了新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以“一带一路”为导向,深化人文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自2013年主席在中亚和东南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了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一带一路”尽管是一个以国际经济合作为主旋律的倡议,但其体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理念,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将谱写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实质是直击制约我国长期发展的三个战略问题,即油气和矿产资源的获取问题、富裕优质产能的市场问题以及战略纵深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问题。油气和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世界上矿种配套齐全、资源总量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然而,当前我国的油气和大宗矿产资源已从原先的个别矿种短缺向全面短缺演变,石油、铁、铜、钾盐等重要矿产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6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34%,而“一带一路”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特别丰富。据2008年统计,“一带一路”上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伊朗、俄罗斯、利比亚等国的可采石油储量占世界的72%,而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伊朗、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的天然气储量的总和就占世界的65.2%。“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地质学上主要属于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洋构造域的范畴,地质演化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乏世界级矿床,可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供应的战略基地。其中,金、铂族元素、铬、铀、镍、铁等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俄罗斯、中亚、伊朗、缅甸、泰国等国家的石油贸易合作及油气通道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有益于保障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只有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考虑我们自己的合作利益时,为沿线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有助于实现“民心相通”,从而推动打造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沿线各国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各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形成了不同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基础设施的“投资鸿沟”现象,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中存在的大量缺失路段、技术标准体系不一、管理规范各异等问题。打通各国基础设施之间的障碍和瓶颈,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既能缓解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状况,促进能源和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也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例如,2016年11月13日正式实现货运联通的“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旗舰项目,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就为巴基斯坦沿线的民众创造了上万个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本土化的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凸显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国际视野”就是以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和全球眼光,关注社会和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思想,校订人生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最基本的是要鼓励学生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全球竞争的标准来分析自己应具有的智能结构和综合素养,用全球观审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自己参与国际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和国际交流能力。鉴于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别及区域研究,实施教育国际合作,增进学生对多元世界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是举办国际会议,开设“名家论坛”。从2012年起,我们先后成功主办了“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国际研讨会”、“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丝绸之路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丝绸之路青年领袖论坛”、“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先后吸引50余个国家的著名学者、大学校长、青年领袖、驻华使领馆官员参加会议。每次重要会议,都选拔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会议志愿者,承担会务组织、重要来宾接待等工作,组织学生旁听重要演讲,辅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参与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我们还以“科教联通丝路,青年引领未来”为主题,邀请世界著名地质学家和大学校长来校开设“名家论坛”,对“一带一路”地质演化、矿产资源禀赋、油气和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震、地质灾害和高等教育等进行专题研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兴趣和热情。在校内,我们从本科生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开设了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而只有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国家发展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强海内外学生的交流和互访,创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近10年来,我们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力度与国外和港澳台大学的合作,重点建立了本科生访学和交流机制。先后与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黎六大、里尔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密西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阿尔伯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建立学生互访和交流机制,接待了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师生到本校的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交流。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中外学生或海峡两岸学生混合编班的方式,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深化了师生交流。例如,接收了伊朗德黑兰大学、霍尔木兹大学、苏丹科尔多凡大学、巴基斯坦真纳大学的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来校交流,实现了与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和拉合尔政府学院大学的本科生交流访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校园内相处、交流,本身就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留学生群体的多元文化优势,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交流,既重视利用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和吸引力,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培养知华、友华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又重视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内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中国大陆学生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我们组织校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定期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支持中外学生发起“丝路论坛”,每周由一个或多个中国学生向来华留学生介绍所在省的省情、人文和社会发展状况,而“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来华留学生介绍他们的国情、区域发展和矿产资源概况。这加深了中外学生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也使校园文化充满包容和开放的特质。三是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国情、认识世界。我们参与了翟明国院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新常态下中国矿产资源需求、安全和风险预判”的研究工作,重点承担“矿产资源全球配置”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工作,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亚铜镍铀资源潜力评价示范子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这些面向“一带一路”的研究为基础,结合专业课教学、大学生业余科研活动的推动,我们组织本科生开展全球矿产资源分布调研与“一带一路”战略研讨,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在组织学生开展国别与区域的研究中,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为目标,以训练学生建立“全球视野,大数据思维,比较的方法”为重点,分别由学生承担了铁矿、锰矿、铬铁矿、铜矿、镍矿、铅锌矿、钨锡矿、汞矿、锑矿、金银矿、钛矿、铝矿、钼矿、钴矿、铂族矿、稀土矿、锂矿、铍矿、锆铪矿、铟、铼、锗、镓等金属矿产,钾盐、磷矿、石墨、萤石、硫矿、硼矿、菱镁矿、重晶石、石膏、宝玉石等非金属矿产分布状况的调研。学生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灾害效应、国别资源禀赋、国别法律法规、投资环境与合作风险评估等方面深入思考,注重交流,相互启发,认识国情,拓展视野,取得了好的效果。2013级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班长卢文华说:“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深感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数据库中记录了全球范围内所有矿种的资料,矿床总数就超过30万个。一个国家总的自然资源量是‘天生的’,但掌握的矿产资源却取决于人。看到了差距,要使我们的国家在矿产资源领域有更大的话语权,我们任重道远。”基地班团支部书记徐珍在调研了全球的磷矿资源后指出:“20世纪,摩洛哥和美国的磷矿石出口一直稳居全球前两位,1996年后,美国停止了磷矿石的出口,改为进口磷矿石,加工成磷肥后再出口,利润大幅度提升,摩洛哥的磷矿石出口也大幅减少。目前,中国的磷矿石出口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减少粗放型的磷矿石的贸易,更注重深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基地班的王富康同学指出:“我们国家以占世界二分之一的锑矿储量为世界提供了四分之三的产量,应该调整策略,以中国国家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这些本科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通过科研,他们不仅认识了国情,而且能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全球的背景下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显示了创新的意识。四是发挥地质学科重视野外实践教育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就是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2]。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义利观。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本质载体,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成为家国情怀的外延拓展,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赋予家国情怀新的内涵,以勇于奉献、恪尽职守展示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只有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能心系国家,胸怀天下,才能成为社会之栋梁、民族之未来。地质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地质学教育主要由室内课堂理论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这两大体系构成。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地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这也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国情,培养家国情怀和脚踏实地品格的关键环节。因此,作为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主战场的地质实习基地,历来被视为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地质人才质量的重要基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周口店、北戴河、秭归三大野外实习基地陆续建成并服务于广大本科生的野外实践教学。近年来,我们又选择鄂东成矿区和大别山区,加强了课间实习基地建设。同时,我们结合科研基地建设,形成了递进式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即针对一年级本科生的地质认识实习(北戴河教学实习基地)、针对二年级的“课间的针对性实践”和“课后的综合性实践”(鄂东和大别山)、针对二年级末的本科生专业教学实习(周口店和秭归教学实习基地),以及针对三、四年级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实习(教授的科研基地),把分层次、多尺度的野外实践教学与高水平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志在考察母校期间与学生交流时说:“我把母校对我的培养概括为三句话,母校给了我地质学知识,母校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母校给了我接触群众的机会。”[4]显然,突出地质学的学科特色,强化实践教育,有益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优秀特质的高水平人才。
二、构建双语授课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探究提升地质野外教育实习质量实践
近几年,由于经费不足,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时间和质量难于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在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探索中,经多方努力与论证,于1995年上半年,决定与陕西省华县人民政府协作,将92级和93级61名学生的地质填图实习和华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结合起来进行。1996年n月,该项成果通过最终验收,并得到与会专家的较高评价。这项任务的完成,为我院贯彻“三结合”的教育方针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也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地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一、华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组织与落实
华县地跨秦岭北缘,百分之六十是山区。区内岩石类型齐全、构造变形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摸清家底,查清资源,开发矿业,振兴经济,华县人民政府于1995年上半年有意让西安矿业学院承担华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地质系接到任务后,经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这项工作可以与地质专业本科生的地质填图实习结合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项目任务经费少、时间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内容单一、与矿产资源开发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后经学校和华县政府同意,决定将地质专业92级、93级学生地质填图实习与该项任务的完成结合起来进行。
为了切实搞好这次特殊工作,西安矿业学院领导、地质系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了由7名教师和61名实习学生组成的实习队,负责完成该项教学、生产任务。华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和主管副县长牵头,有关局、乡镇长参加的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先后对评价前期准备工作和野外工作期间的各项事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落实,并及时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995年8月,实习队教师会同华县政府矿产局有关同志对工作区进行了踏勘,收集了部分前人资料。踏勘结束后向华县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报告。1995年8月31日,在华县召开了由西安矿业学院领导、地质系领导、华县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和实习队68位师生参加的动员会。之后,实习队师生分金堆、柳枝、高塘、金惠、杏林、莲花寺6个小组对工作区27种80个矿(化)点开展了正式野外调查工作。1995年10月一1995年12月,实习队伍师生对野外工作成果及现有前人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化验测试、报告编写和制图。1996年元月,华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告初稿进行了初步验收,提出了修改意见。1996年2月至10月,以实习队教师为主,部分参加毕业实习、设计(论文)的原实习队学生参加,对报告初稿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最终提交了30万文字、含82张附图的华县矿产资源评价报告。1996年11月,该报告通过渭南市矿管局组织的最终验收。
二、加强管理,提高教学、生产质量
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途径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利用各种技术探索自然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趋势。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资源探索的需求,水工环地质专业的知识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对于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在不断的提高。文章基于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素质研究,探讨关于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实际对于自然资源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水工环地质专业中水文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发展都十分的迅速。近年来,随着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素养已经形成较为强烈的呼声,目前,在许多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相关素质教育,导致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应加强对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从多个途径探讨其解决的方法,保证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水工环地质的发展做出贡献。
1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1水工环地质专业师资力量配备缺乏。在目前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中,师资力量配备缺乏是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水工环地质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很久远,水工环地质专业的高端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水工环地质的专业师资力量配比不均衡,理论教师颇多,而实践课程教师较为缺乏的现象。另外,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长时间在高职院校任职,对于企业所用的新型技术和所需的行业的素质了解不够,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会出现知识体系较为落后的现象。因为水工环地质专业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对学生的培养中,要注意实践知识的教育。但由于资金状况不足等原因,一些高职院校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场地和师资十分缺乏,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也较为缺乏,所能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因此,导致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表现的较为不理想,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不能很好结合的现象,使得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素质教育中,师资力量的配比是其比较重要环节。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水工地质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场地和师资的缺乏,常常会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1.2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在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经验相分离的情况。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培养,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忽略,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缺乏的状况,影响学生在水工环地质方面综合素养的提高。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课程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高职院校在资金状况不充裕的状况下,往往会减少对水工环地质实践课程的投入,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较差,设备较为陈旧,相关专业的实践老师配备缺乏。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导致水工环地质学生的专业素质不高,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会受到极大的影响。1.3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模式单一及教学体系较为落后。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体系落实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其教学的改革过程较为缓慢,现有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体系较为落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依靠书本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单调死板;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的方式较为被动,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的效果不好,影响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之下,老师和学生的接触大多在课堂上,但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当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另外,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准确的掌握每一位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了解状况,因此,在对学生的指导方面也难免会出现疏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对水工环地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不深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2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途径